教师总结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2023-08-20 13:11:05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1、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继续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指导下,紧抓常规管理,加强对高考模式、新课程与校本开发的研究,地理科组将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要求,团结全组教师,同心协力,努力完成各项具体工作。

  坚持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进行专题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并结合新教材、新理念,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利用每堂展示课及教学研究课的机遇,不断修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鼓励教师撰写有关新课程的研究论文或经验总结、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教学实效。学习专业杂志理论文章,提高教学水平;认真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积极投稿。

  我们要抓住每次外出听课、学习的机遇,不断充实、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将学习体会在组内进行交流。在进行专业进修的同时,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博闻强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艺术修养,并熟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丰富教学内涵。

  按照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研组全体教师团队合作精神。

  一、教法研究、学法指导的目标和措施:

  1、以课改为核心,以现代课堂教学为根本,有效地推进教学、教研工作,探索积累适合新教材理念的教学方法。加强各教学内容和各课型的典型课例研究,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集体评议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效果。

  2、各任课教师重点做好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工作,分层次认真做好差生的辅导工作,防止两极分化,提高整体水平。

  3、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用校本教研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常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解决,增强自身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理解。

  二、教学常规的实施和管理措施:

  (1)备课、上课要求及检查措施

  1、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用校本教研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常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解决,增强自身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理解。

  2、加强学习和落实新课程标准;加强对高一与高二新教材、新教法的探讨与案例分析。

  3、上课时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和教学情景,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精讲,善导,激趣,引思”,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独立见解”,形成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作业量、测验次数及批改。

  根据授课进度和教学内容,注意对练习题的精挑细选,做到“典型、启发”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一些热点、考点要让学生做熟、做烂;注意全批全改,及时反馈。积极开展作业设计研究,推动作业形式、内容的改良,精心推敲、选取,提高作业效率,使之成为课堂的有效补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在学校和年级组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好月考和统考,平时适当做些单元练习,尤其是选择题的训练。做到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进一步加强爱心教育,做到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和表扬,以情动人,让学生真正做到自觉学习。

  (3)课外辅导和考试

  针对班级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性,落实分层教学。做好培优工作,进一步地提高重点班、尖子生的地理成绩,更要落实补差工作,对普通班成绩稳步提高,增加学习地理的信心。注重会考和高考的信息,认真研究新教材,研究考纲和教学大纲,关注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多做练习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2、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5个班的地理课。由于升中考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当作是副科,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还有些学生认为地理非常难学。就这些现象我觉得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最主要的,我是一名刚刚任教的老师,对教学工作比较陌生,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认识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请教有经验的地理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第一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抓住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讲好第一节课,这是学生对地理是否有兴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强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我在讲第一节课时,由于新教材没有绪论,我也没急着上新课,我以聊天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高中地理的结构以及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在讲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时,让学生先看阿拉伯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人们所穿服饰的不同,以及为什么南方和北方所建的房子形状不同,让学生展开讨论这些现象与地理的关系,这样不仅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同时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身边,是学生有兴趣并渴望知道的东西,因而能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能增长见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新课部分,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导入。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低压、高压与天气》这一课时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三国时期的小故事:“在三国时期,诸葛老师设计把司马懿及其部下引致上方谷中,然后截断谷口,实施火攻。诸葛老师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冲天,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没想到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司马懿乘机杀出。诸葛老师大叹:‘谋事在天,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再通过抛出问题“葫芦峪的降水是天意吗?峪中降水是怎样形成的?”。这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间的非学习状态转移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例如在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之前,我引用漂流瓶的故事,提出“为什么台x的小朋友能捡到来自旧金山小朋友丢的漂流瓶”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

  三、穿插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例如,在讲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时,我讲了粤菜与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形成清淡与辛辣的特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小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设计好提问,启动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否则学生昏昏欲睡,根本打不起精神,更别提兴趣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好提问,由浅入深,启发学生思考。

  五、采用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1、要多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手段给地理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对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高一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运用多媒体,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部分的内容时,对学生想象空间的能力要求较高,如果运用多媒体形成三维空间,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就比较容易理解;在讲《冷暖锋与天气》这部分内容时,如果运用多媒体演示冷暖锋的移动,能更直观地使学生理解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讲“地球公转运动”时,可先播放地球公转的动态画面,用箭头移动显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要求学生思考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再进一步放映显示正午太阳高度角及昼夜长短变化过程的旋转画面,要求学生思考这两个变化将会导致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又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两个变化就导致了地面所获太阳热量的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利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识记、理解。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学习地理能力大大提高。

  2、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彩图。形象生动的画面,能给学生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六、灵活运用谚语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可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例如我在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讲准静止锋时我用“贵阳天无三日晴”来描写准静止锋所带来的天气现象。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

  七、让学生动手,搞好双边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我讲到南方与北方的建筑不相同时,我就叫住北方的学生和住南方的学生把他家房子的特点说出来,并叫学生进行讨论,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讲的学生,课后还绘声绘色的给同学们讲他们家的房子构造。这种方法,犹如“一石击破千层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八、设计好提问,启动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否则学生昏昏欲睡,根本打不起精神,更别提兴趣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好提问,由浅入深,启发学生思考。

  九、注重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日记、随笔、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师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是教师对付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挑战的尚方宝剑,可见反思的重要性。

  一堂课下来,我们总能发现不足,找到改进的地方,但是每一堂课也都有它的精彩之处,这就是课堂的“亮点”。好的方法,好的问题,好的习题,精彩的教学片段等等,这些都是教师的财富,我们应该把它们收集起来,久而久之,我们将收获到一个沉甸甸的硕果。这对于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的目的。

  总之,通过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新课程,继续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3、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眨眼间,一个学期就在弹指间匆匆临近了。回顾这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是有很多的感慨和想法,也有许多的心得。现在,我就从如下几个方面,简要的总结下这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成就。

  一、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段四个班的地理科任老师,其中2个文科班2个理科班。课堂上落实学生做好笔记,养成认真听讲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成习惯的培养,学生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气氛。大多数同学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很好,成绩较为优秀。

  2、课堂教学情况

  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3、作业完成情况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抄袭作业现象。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主要教学心得

  1、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

  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走捷径。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小测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总之,在今后教学中仍然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4、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学方面

  重新来到高一年段教学,让我有了想要突破以往模式的欲望。第一年是懵懵懂懂的,不知所措的,那么经历了两年教学和一次会考后,我会有什么不同了?我自信了,想改变,想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想知道不同教学的操作方式和效果会有什么不同。为了改善教法,我积极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借鉴他们的教学成果和多年的经验,从课堂的把握,语速、时间的安排,作业布置,批改到平时的抽查,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力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善方法,如:上课时,语言不够精炼,话过多,容易导致听力疲劳,也容易听力混淆,所以我应注意语言尽量简练不过多重复,不过多解释。学生不会太笨,只要有看书没什么大问题。

  重点集中在课堂的前半段时间,而把次要的知识点放后面,还可以穿插些幽默的片段和基础练习。这些其实以前就有经常提,但总以为课程内容较多,没多少时间剩余。而事实上,讲多讲少其实没多大差别,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吸收的就那么多,讲多了也没用,还不如把重点讲清了,其他的略讲,或练习时再讲。

  语速放快,简练,清楚了就可以了,也不用担心剩太多时间,可多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学得轻松,他们才愿意学,这才是最重要的。作业布置方面,题量不要太多,应适量删减,留时间给预习作业。抽查方面,可利用每节课前十分钟小测。利用本身的自习,在走动时,主动给学生解答疑问,提点方法等。如果要使教学更加行之有效,除了教学有度外,教师课外也需要做许多工作,如整合习题,提纲,材料,课件等等,回归到最原始的一句话就是:勤能补拙。

  二、自身学习方面

  工作之余,我也没放松个人的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学习,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不断的阅读教育教学著作。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通过网络学习,培训交流等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

  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收获颇多,让我倍感欣慰;但看到结果,差距仍然存在,又颇感路途漫漫,其修远兮。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努力,希望下学期会有更大的进步。

5、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继续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指导下,紧抓常规管理,加强对高考模式、新课程与校本开发的研究,地理科组将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要求,团结全组教师,同心协力,努力完成各项具体工作。

  坚持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进行专题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并结合新教材、新理念,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利用每堂展示课及教学研究课的机遇,不断修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鼓励教师撰写有关新课程的研究论文或经验总结、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教学实效。学习专业杂志理论文章,提高教学水平;认真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积极投稿。

  我们要抓住每次外出听课、学习的机遇,不断充实、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将学习体会在组内进行交流。在进行专业进修的同时,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博闻强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艺术修养,并熟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丰富教学内涵。

  按照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研组全体教师团队合作精神。

  一、教法研究、学法指导的目标和措施:

  1、以课改为核心,以现代课堂教学为根本,有效地推进教学、教研工作,探索积累适合新教材理念的教学方法。加强各教学内容和各课型的典型课例研究,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集体评议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效果。

  2、各任课教师重点做好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工作,分层次认真做好差生的辅导工作,防止两极分化,提高整体水平。

  3、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用校本教研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常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解决,增强自身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理解。

  二、教学常规的实施和管理措施:

  (1)备课、上课要求及检查措施

  1、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用校本教研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常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解决,增强自身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理解。

  2、加强学习和落实新课程标准;加强对高一与高二新教材、新教法的探讨与案例分析。

  3、上课时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和教学情景,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精讲,善导,激趣,引思”,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独立见解”,形成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作业量、测验次数及批改。

  根据授课进度和教学内容,注意对练习题的精挑细选,做到“典型、启发”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一些热点、考点要让学生做熟、做烂;注意全批全改,及时反馈。积极开展作业设计研究,推动作业形式、内容的改良,精心推敲、选取,提高作业效率,使之成为课堂的有效补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在学校和年级组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好月考和统考,平时适当做些单元练习,尤其是选择题的训练。做到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进一步加强爱心教育,做到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和表扬,以情动人,让学生真正做到自觉学习。

  (3)课外辅导和考试

  针对班级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性,落实分层教学。做好培优工作,进一步地提高重点班、尖子生的地理成绩,更要落实补差工作,对普通班成绩稳步提高,增加学习地理的信心。注重会考和高考的信息,认真研究新教材,研究考纲和教学大纲,关注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多做练习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6、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一班和一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转瞬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反观这个学期我走过的路,有许多的收获,也有不少的遗憾。由于我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浅,又处在学生走入真正教育的初始阶段,深怕的自己的言谈举止,教育方法不当会影响学生对今后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态度取向,所以我丝毫不敢懈怠,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深入研究教学,向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半学期下来,自己感觉对教书育人也算是入了门。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而加强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1)备教材——首先通读教材,要做到"瞻前顾后",一方面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为切口,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新知。如冀教版下学期第四章的《认识图形》和上学期的第三章《认识物体》同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体系,为了让学生将认识具体简单的几何体到认识抽象的平面图形的过程更自然顺畅,我找出上学期教学时几何体教具和学生自制的学具,进行新旧知识对比教学。实际课堂反应很好,学生表现的很兴奋,一下子找出了自己上学期制成的几何体,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我心里暗喜,赶紧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小手工作品,动手、动脑,体会"面在体上"。这部分知识我在课前和教过一年级的教师们探讨过,大家一致反应这部分由抽象到具体,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而我这节课下来知识传授比较流畅,基本上将知识让学生当堂理解,当堂巩固运用,不用加班加点,增加学生的负担。

  (2)备教法——所谓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得当,运用灵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和求知的欲望,现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普及率非常高,时代感很强,要想让学生配合你的教学,就要与童心牵手,用儿童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所以我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需求创设童话、游戏、故事、动画等等,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授《0的加减法》时,我讲述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入加减法的新知,又通过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巩固新知,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发现数学知识。在讲顺序时,我将家里用水晶珠子串的五个福娃的模型拿到课堂,让学生轮流摆放顺序,并说出谁在谁的什么方向,起初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而班内有个孩子将福娃摞起来,并说出了上下的相对性,看来只要精心备课,孩子们总会有惊喜回报你的用心。

  (3)备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例子,有助于他们将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将知识内化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例如在讲《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材中设计的是超市购物的情境,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学生可能对超市比较陌生,而对自己村子里面的小卖部更熟悉,所以我以课本为蓝本进行加工,设计出更符合自己学生生活环境的情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1)多方面充实充电,加大知识的存储量。

  走进教育,才发现现在的教学与我小的时候比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教材内容很丰富,涉猎的知识面很广。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必须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天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等知识都要掌握一些,这样备起课来才能更加的得心应手。所以闲暇时,我总是随手从书橱中拿出一本书来读一读,期望每日都有一些斩获,上网时,我会先登录第一课件网,看一个关于成语故事或者故事的flah。登录博客时,我总是先读一篇自己收藏的文学读物。我坚信着对自己的日常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博学广识的老师,才能教出笃学志远的学生。

  (2)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

  著名数学家陈建功有个精辟的比喻:理论好比老鹰,实践好比小鸡,一旦掌握了理论就能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由此可见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本学期我学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觉受益匪浅。

  三、存在的不足

  1、自己教完课,教学后记记录有些不及时,阶段性总结不到位。虽然我也深知教学后记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捷径,但有时太忙太累,未能及时记,事后也未能及时追记,致使教学实践中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如电光火石般失而难复得。今后一定要克服惰性,挤时间及时记录。

  2、课容量小,对教学的秩序和节奏把握不到位。低估学生的能力,一堂课老是翻来覆去的说,将知识掰得很碎去为学生,生怕他们没能掌握,导致授课速度慢,今后要努力提高课容量,多放心、放手,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接受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内容。

  3、课堂语言不够精炼,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不到位,没能寻找到真正的更适合的小组学习方式。这也是一年的教学中比较遗憾的事。

  4、总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题做的很快,但出错率很高,出现丢题,漏做,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学生读题目,要求每个人至少将题目读上两遍再做题,做题前先看看一个大题里面有几道小题,逐题做,将学生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上,每天上课前读一读这些生字。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生进步不小,但让我遗憾的是,我没能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许多学生不会演算,做完后不会检查,这学期还剩几天的时间,估计习惯很难养成了,自己感觉很遗憾,没能将良好的学习习惯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相信耕耘总会有收获,风雨之后是彩虹!

7、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5个班的地理课。由于升中考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当作是副科,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还有些学生认为地理非常难学。就这些现象我觉得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最主要的,我是一名刚刚任教的老师,对教学工作比较陌生,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认识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请教有经验的地理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第一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抓住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讲好第一节课,这是学生对地理是否有兴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强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我在讲第一节课时,由于新教材没有绪论,我也没急着上新课,我以聊天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高中地理的结构以及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在讲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时,让学生先看阿拉伯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人们所穿服饰的不同,以及为什么南方和北方所建的房子形状不同,让学生展开讨论这些现象与地理的关系,这样不仅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同时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身边,是学生有兴趣并渴望知道的东西,因而能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能增长见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新课部分,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导入。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低压、高压与天气》这一课时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三国时期的小故事:“在三国时期,诸葛老师设计把司马懿及其部下引致上方谷中,然后截断谷口,实施火攻。诸葛老师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冲天,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没想到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司马懿乘机杀出。诸葛老师大叹:‘谋事在天,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再通过抛出问题“葫芦峪的降水是天意吗?峪中降水是怎样形成的?”。这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间的非学习状态转移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例如在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之前,我引用漂流瓶的故事,提出“为什么台湾的小朋友能捡到来自旧金山小朋友丢的漂流瓶”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

  三、穿插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例如,在讲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时,我讲了粤菜与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形成清淡与辛辣的特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小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设计好提问,启动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否则学生昏昏欲睡,根本打不起精神,更别提兴趣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好提问,由浅入深,启发学生思考。

  五、采用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1、要多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手段给地理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对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高一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运用多媒体,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部分的内容时,对学生想象空间的能力要求较高,如果运用多媒体形成三维空间,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就比较容易理解;在讲《冷暖锋与天气》这部分内容时,如果运用多媒体演示冷暖锋的移动,能更直观地使学生理解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讲“地球公转运动”时,可先播放地球公转的动态画面,用箭头移动显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要求学生思考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再进一步放映显示正午太阳高度角及昼夜长短变化过程的旋转画面,要求学生思考这两个变化将会导致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又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两个变化就导致了地面所获太阳热量的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利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识记、理解。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学习地理能力大大提高。

  2、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彩图。形象生动的画面,能给学生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六、灵活运用谚语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可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例如我在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讲准静止锋时我用“贵阳天无三日晴”来描写准静止锋所带来的天气现象。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

  七、让学生动手,搞好双边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我讲到南方与北方的建筑不相同时,我就叫住北方的学生和住南方的学生把他家房子的特点说出来,并叫学生进行讨论,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讲的学生,课后还绘声绘色的给同学们讲他们家的房子构造。这种方法,犹如“一石击破千层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八、设计好提问,启动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否则学生昏昏欲睡,根本打不起精神,更别提兴趣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做到这一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设计好提问,由浅入深,启发学生思考。

  九、注重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日记、随笔、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师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是教师对付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挑战的尚方宝剑,可见反思的重要性。

  一堂课下来,我们总能发现不足,找到改进的地方,但是每一堂课也都有它的精彩之处,这就是课堂的“亮点”。好的方法,好的问题,好的习题,精彩的教学片段等等,这些都是教师的财富,我们应该把它们收集起来,久而久之,我们将收获到一个沉甸甸的硕果。这对于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的目的。

  总之,通过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新课程,继续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8、高一第二学期地理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来,我们地理备课组三位老师:我、时常武老师和史丽萍老师认真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及业务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坚持真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立足岗位,与时俱进,履行职责,扎实搞好本职工作。把良好的师德化为实际的行动,把教学的高质量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精神强。我们三位老师总是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共同讨论问题,共同商议,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小结,期末有总结。特总结如下几点:

  (一)研究新课程,实施新课程

  如何实施新课程,这是摆在全组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

  开学时,我们组织全组老师对新课程教学进行精心安排,使全组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老师们通过认真阅读新教材,发现新教材的实用性,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二)实施“青蓝”工程,培养新教师

  本学期开学初,在学校安排下,我和史丽萍老师分别与时常武老师结成师徒关系。新教师做到听一节课,上一节课,学期总听课已超额完成所规定的课数;我们每听一节课,都相互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使我组的教师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三)加强教学科研工作

  青年教师充分利用我组的资料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收到较好的效果,所有配合新课程的教学课件、录像、影片均为本组教师收集和自制。

  充分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教案。所有教师都认真学习了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了全级地理课的教学任务。

  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在本备课组内安排我和史丽萍老师新课程教学研讨课,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

  (四)加强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教学形式疑问化和开放化。该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这有利于展开学生思维,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通过案例学习促进学生形成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