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

2023-08-28 15:02:02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

1、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早已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年级的学生学习已有一年了,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化已有了初步了解,收到了启蒙教育,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实践活动:每天一次固定时间的诵读,师生共同进步;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本学期举行了年级国学经典比赛活动。让老师、学生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带来勃勃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操与文化底蕴。下面总结一下自己的具体做法及得失:

  一、教学的形式

  1、趣味化的形式。小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所以在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画画法: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2、内容“不求甚解”化。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在阅读教学中要力求甚解,但古代经典的学习意在提高文化底蕴,是远离功利的一种精神修养。因此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目标单一,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

  3、多样化诵读形式。重视朗读,强调背诵,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读出节奏、音律,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也可以个人读。多样的诵读延续了学生的诵读热情,使得他们深深地喜爱上了诵读诗词。现在,每到开学初,孩子们总会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学期我们背哪些诗啊?什么时候学啊?”看着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我感到异常欣慰。

  二、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

  3、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和活动体会。

  三、具体的教学方法

  1、 要求每位学生都有一本摘抄本,将所学课文,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喜欢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摘抄记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2、课前朗读古诗词积累成语。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感悟能力,并进行记忆积累。

  3、在教学中,针对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美的古诗文,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并且要求学生在日记中写学完古诗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4、诵读经典,我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用最俊秀的字在黑板上抄写优美的古诗文和学生一起诵读。

  四、教学中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1、要重视经典诵读教学,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把经典诵读工作做实、做细。实实在在的上足经典诵读课程,再也不会为了其他科目的教学而占用经典诵读课时。

  2、可以在展示形式上再下功夫,如可以从一幅画引出一首诗或一个成语,再从诗或成语中的一个字引出一首诗或一个成语等。在今后的展示中要有师生互动,教师参与展示。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背诵的量上可以分常量和变量,如每周按常量布置学生背诵必背的内容外,再给那些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一些课外收集到的古诗词等背诵,使他们能够多得一些。

  4、注意保护学生的背诵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学生对诵读感兴趣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

  5、保证每天的诵读时间,并不断提高效率,可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合作、学生间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促进经典诵读工作的开展。

  一年来,我与孩子们一起行走在这开满鲜花的诵读之路上,体验着诵读的快乐,欣赏着经典的魅力,收获着成。的喜悦。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思维开阔了,兴趣广泛了,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2、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校于4月29日成功开展了以“中国梦 爱国情 成才志”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这次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信心百倍,赢得了现场老师及同学的阵阵掌声。由校领导带头做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比,评委老师根据诵读比赛的标准,评出了一等奖7个,二等奖6个,精神文明奖2个,整个比赛进行得非常顺利并圆满结束。 以下是对本次朗诵比赛活动的总结:

  一、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1、学校制定了《xx二小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2、在比赛前及时收取了各班参赛选手的信息以及要参赛的题目,确保比赛内容及出场顺序准确无误。学生家长根据比赛内容选定了比赛服装。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使得比赛顺利有序地圆满结束。

  4、提前培训了小主持人。

  二、选手们创意十足,比赛形式多样,各班级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等经典诗文为原型,以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茶艺、表演等不同形式,生动诠释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深刻内涵。诵读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声音洪亮,感情充沛使得会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为这次比赛的完美谢幕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习。

  (3)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总之,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诵读经典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打造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

3、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

  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

  (2)广播领路,配乐美读。

  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

  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教师对诗歌的背诵还不够。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2、对学生可以把这项内容设为作业,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

4、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

  从9月11号到今天学生在校时间是8天,我每天领着学生诵读校本教材《三字经》。学校安排的八周的内容我在八天就进行完了。现把自己这段工作总结如下,以备今后查看。

  一、满意的地方:

  1、保证了学生的诵读时间,每天早读20分钟,学生自由读,语文课的前15分钟,老师讲解意思后,再让学生阅读、背诵。学生在校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经典吟诵时间。

  2、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如果兴致所至,甚至可以脱离座位在教室内来回晃着走着背。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都是正襟危坐,我不喜欢我的学生一个个是木偶,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因为国学经典,对于学生来说太深奥,太难懂。我希望学生读这些的时候能够咀嚼到经典的美味,能够把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国学经典中展现出来,并且不把经典当做僵化的教条的。越是宽松的氛围,学生的兴趣越是浓。每次一说读《三字经》学生都高兴得拍手叫好。

  3、师生比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才能够保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文化内涵。于是,在要求学生背诵的同时,我也一起和学生背诵。我还经常和学生PK,我向学生发出单挑的倡议,但是结果往往是学生赢,我输。

  因此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候并不正确。我不能背会,就不让我的学生背了,我写的字不好,就不让学生把字练好,这是谬论。

  4、理解作为背诵的基础。

  怎样读经,这是一直困惑着老师的问题。以前我总认为学生记忆力好,也为了自己省事,学生背诵内容的意思从来不做讲解,把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自由背诵。那样的做法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对于《三字经》的字面意思我都对学生做了大概的讲解,牵涉到典故我也查阅资料,讲给学生听。当背诵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背得相对轻松得多。

  二、欠缺的地方

  1、检测反馈需要改进。

  这两周的背诵检测的方式单一,都是组长检查组员,对于会背的没有采用奖励措施,会背的学生也没有采取任何帮助手段。致使部分学生不会背的内容越积越多,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以后检测、激励措施要跟上。准备这样进行:老师每天抽查两人背诵当天内容,如果被抽查者会背就有权利当当天班长,班长负责管理学生背诵时间安排和抽查学生,如果有能力还可以给大家讲有关典故等。不会背的同学需要在同学的监督下把当天内容读二十遍,并且第二天必须会背。

  2、讲解方式需要改进。

  虽然我改进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我的讲解太灌输,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解,耗时费力,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后的方法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边读原文边看后面的注释,学生读不懂的,提出来再让老师帮助解决。

  3、与家长联盟需要改进。

  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家长,我班家长非常同意和支持孩子积淀古典文化,但是我没有引导家长参与到背诵的行列。以后打算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0分钟,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让诵读成为一种好习惯、让诵读成为父母与孩子拉近距离的途径,共同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在诵读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5、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

  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

  (2)广播领路,配乐美读。

  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

  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教师对诗歌的背诵还不够。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2、对学生可以把这项内容设为作业,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

6、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

  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活动的实效性,周密布置,精心安排,提高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全体教师能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人人读经典,书香满校园的喜人景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和班主任会议,与教师达成共识,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教师基本功大赛,提高教师品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的水平。

  每位老师都认识到,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语文水平、审美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普遍的提升,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

  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与各班级要结合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活动教育效果。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圣贤书,怀天下志,立君子品,做博雅人。

  二、营造良好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学校充分利用楼道和教室的空间,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悬挂学生的诗文书法作品,举行书法比赛。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成果,包括读后感、手抄报等等。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每天定时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三、科学整合安排时间,确保诵读活动扎实开展

  学校根据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坚持做到让学生每天诵读时间在20分钟以上。为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穿插安排。即每天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进度,总结交流诵读的经验,更可以开展有趣的诵读活动。

  四、灵活运用多种诵读形式,有效提高诵读成效

  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的背诵,学校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穿插其间,例如:师生对诵、男女生对诵、接龙读、擂台诵、诗词诵读大比拼等生动活泼的愉快形式;有时还积极引导学生经典诵读手抄报,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有时也指导学生在课外游戏中借用琅琅上口的诗文诵读。

  本学期还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7、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早已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年级的学生学习已有一年了,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化已有了初步了解,收到了启蒙教育,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实践活动:每天一次固定时间的诵读,师生共同进步;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本学期举行了年级国学经典比赛活动。让老师、学生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带来勃勃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操与文化底蕴。下面总结一下自己的具体做法及得失:

  一、教学的形式

  1、趣味化的形式。小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所以在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画画法: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2、内容“不求甚解”化。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在阅读教学中要力求甚解,但古代经典的学习意在提高文化底蕴,是远离功利的一种精神修养。因此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目标单一,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

  3、多样化诵读形式。重视朗读,强调背诵,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读出节奏、音律,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也可以个人读。多样的诵读延续了学生的诵读热情,使得他们深深地喜爱上了诵读诗词。现在,每到开学初,孩子们总会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学期我们背哪些诗啊?什么时候学啊?”看着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我感到异常欣慰。

  二、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

  3、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和活动体会。

  三、具体的教学方法

  1、 要求每位学生都有一本摘抄本,将所学课文,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喜欢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摘抄记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2、课前朗读古诗词积累成语。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感悟能力,并进行记忆积累。

  3、在教学中,针对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美的古诗文,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并且要求学生在日记中写学完古诗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4、诵读经典,我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用最俊秀的字在黑板上抄写优美的古诗文和学生一起诵读。

  四、教学中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1、要重视经典诵读教学,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把经典诵读工作做实、做细。实实在在的上足经典诵读课程,再也不会为了其他科目的教学而占用经典诵读课时。

  2、可以在展示形式上再下功夫,如可以从一幅画引出一首诗或一个成语,再从诗或成语中的一个字引出一首诗或一个成语等。在今后的展示中要有师生互动,教师参与展示。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背诵的量上可以分常量和变量,如每周按常量布置学生背诵必背的内容外,再给那些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一些课外收集到的古诗词等背诵,使他们能够多得一些。

  4、注意保护学生的背诵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学生对诵读感兴趣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

  5、保证每天的诵读时间,并不断提高效率,可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合作、学生间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促进经典诵读工作的开展。

  一年来,我与孩子们一起行走在这开满鲜花的诵读之路上,体验着诵读的快乐,欣赏着经典的魅力,收获着成。的喜悦。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思维开阔了,兴趣广泛了,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