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总结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23-12-05 09:11:08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1、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xx年下半年,我任教高三文科xxx班和高三理科xxx班两个班的'语文课,一期来,我努力学习,辛勤耕耘,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好像找到了实现自己跨越发展的方向和平台。

  语文教学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我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教材的背诵篇目和各个知识点,我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我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有自以为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

  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也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

  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

  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

  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

  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

  ① 大量讲述;

  ② 大量训练;

  ③ 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

  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

  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

  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

  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

  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

  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

  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才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

2、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现实告诉我,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这么做:我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六册书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我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我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讲得昏天黑地、心力交瘁,讲得教师茫茫然不知所云,讲得学生如堕五里雾中无所措手足……我纳闷着这样做能取得多大成效呢?实践告诉我们这样做只能“事倍功半”。

  因而,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探索研究,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有自以为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业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

  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3、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xx年高考已经结束了。回顾这紧张而扎实的一学期,我的心中涌动着无限酸甜苦辣。在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领导的正确引领和悉心关怀下,经过我与学生共同努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基本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1)准确定位学生的基础水准,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方法。

  对学生,主要采取“以优带劣”的方法和灵活的提问方法,通过课堂上阅读考试时学生的优秀习作来带动写作能力欠缺的同学,以促进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用激励表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准确记忆古诗词名篇名句,愉悦身心,调节课堂气氛,我利用课间和部分晚自习播放《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谜语大会》等节目。

  (2)用细心和耐心促成学生学习的持续性。

  对于后进生而言,最害怕的是遇到困难,即就是一两个字不会写,他们也会放弃继续学习,因此课堂上我尽量讲解慢点,让大多数学生都能跟上。对于每次考试中反复出现的错误,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共性问题把它作为专题讲解,个性问题则辅导到人,努力促成学生做到不间断地学习。

  (3)给予“临界生”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临界生应该是学得最辛苦的学生,一方面他们付诸了很多的努力,但成绩却不太突出,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压力又较大,若连续一两次都考得不好,他们就可能彻底放弃,所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是很有必要的。一两句安慰或点拨的话,或许能促使他们保持那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4)重视试卷的讲评。

  每次讲评试卷前,我都要做大量的统计工作,如各大题答得好的和不好的学生,失分率高的题目,易出现失误的题目,不规范答题的学生等等。在讲评试卷时,我点名到人,当面指出错误,以引起该生的注意和重视,而对于那些有进步且做得较好的学生,我又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他们保持好的做法,再接再厉。

  (5)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规范地答题。

  高考中,每一道题如何答、分几步答,都有规范的要求,考生若犯规,就会吃亏。因此,平时的考试,不管是大考还是小考,我从不放松对学生规范答题的要求。同时,印发了《20xx年高考语文答题范本》讲义。

  我所带两个班级同学在黄山市第二次质量检测等大型月考中,成绩都名列同类班级前茅。其中xx、xx、xx、xx等10多位同学本学期的优秀考场习作在《语文报》、《语文周报》、《语文学习报》、《作文指导报》和《疯狂作文》《中学语文》等报刊发表。还有其他等一大批同学的作文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考场习作目前已经被录用,即将刊登。树立了高考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在高考时能自信、从容、稳定地发挥。感谢学校、年级组和教研组领导对我的工作大力支持,感谢备课组各位同仁的精心协作,感谢朱志龙、潘时年两位班主任对我的大力协助,特别感谢全体同学能365天如一日地对我工做的密切配合,让我辛苦而快乐地走过了20xx—20xx学年这段值得我久久回忆的苦辣酸甜的岁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学期的艰辛付出自不必说,而所得的收获让人倍感欣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会更加努力地探索、思考,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会继续快乐地奉献我的才智与汗水。

4、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xx年下半年,我任教高三文科xxx班和高三理科xxx班两个班的'语文课,一期来,我努力学习,辛勤耕耘,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好像找到了实现自己跨越发展的方向和平台。

  语文教学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我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教材的背诵篇目和各个知识点,我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我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有自以为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

  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也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

  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

  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

  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

  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

  ① 大量讲述;

  ② 大量训练;

  ③ 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

  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

  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

  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

  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

  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

  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

  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才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

5、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学生现状

  进入第二学期,学生和老师的干劲更强了,针对性更强了,大多学生都取得明显的进步,但不足之处仍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薄弱点很多,综合做题能力较差,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

  2、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仍很多。

  3、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

  4、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艺术生受特长学习影响。

  5、不善利用零碎时间,闲散事比较多。

  6、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动学习质疑少,学习被动,不爱动脑、动手。

  7、有时易灰心,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

  8、写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二、本学期提高成绩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学生的具体问题和情况,本学期特制定并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实现学校制定的高考目标。

  1、情感上,用细致的工作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鼓起学生自信拼搏的勇气,确定学生具体的奋斗目标。

  (1)在课堂上,经常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积极自信情的感染和干劲的鼓励,使学生一直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热情,努力克服高三特有的紧张心理和压力,不断学习进步。

  (2)选取高三学子成功的典型事例,给学生讲、读,在鲜活的事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励学生奋进。

  (3)指导学生指定每月具体提高目标,要求学生结合知识点的薄弱处指定具体进步目标,以此促进学生不盲目、高效率。

  (4)用作业批语与学生交流,给他们激励。平时经常在作业本上、卷子上给学生写点短信,用贴近他们心理的话语来帮助他们,使他们明确不足,努力进步。

  (5)课下及时与学生谈心,学生有问题就给他们做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原因,树立积极奋进的心态。

  (6)做好尖子生和艺术生及个别困难生的心理工作,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稳定学生。

  2、备课上

  (1)深入备课,充分利用中学语文资源网等的资料和学校、个人资料,深入研究高考,保证备课质量。

  (2)充分根据学生实际实行有效教法,保证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活动。

  (3)认真设计每课学案,精心设计各项练习,尤其是知识点汇总练习和错处反馈练习。

  (4)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

  3、课型上

  (1)原则:一切围绕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落实扎实、练习有效、效率高、动手动口动。

  (2)候课抓名句成语的落实。

  (3)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复习刻、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

  4、授课上

  (1)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继续改进教法,采取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方式授课。

  (2)保证每一堂课都让学生听、说、读、写、练。按照高考复习计划逐步让学生听写名句,读背课文,练做要点,整理学案,记笔记,练卷子、巩固提高。

  (3)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4)狠抓知识点落实,印发学案、专题练习,补充大量高考知识。

  (5)认真布置作业,突出重点和知识整理。

  (6)严格课堂纪律,保证每一个学生能认真学习、练习。

  5、辅导上

  (1)分层培优补困,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2)自习课上专题辅导,设计练习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3)课下个别辅导学生。

  (4)对艺术生加强文化专题训练和能力训练。

  6、阅读写作上

  (1)上好每周阅读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2)印发每次学生佳作,阅读并讨论,借鉴并提高。

  (3)分题材和体裁印发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指导学生欣赏学习写作感悟。

  (4)印发美文专题,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

  (5)指导做摘抄笔记,定量定质定范围,同时进行交流。

  7、培优补困上

  每周定自习课进行培优补困,每次印发培优补困专题学案,进行练习,讲评时结合高考考点。

  8、复习方法指导上

  强化落实,狠抓及时性的复习巩固,反复不定期练习某个知识点,进行周复习,进行周检测、月考。

  9、学生习惯改进上

  一抓二提示三检查:抓听课状态;提示改进不良行为,提示做好笔记;检查落实复习效果,进行爬黑板、听写训练,检查知识点。

  10、教师业务提高上

  广泛读书,虚心学习;深入教研,积累资料;积极听课,业务培训;努力写作,积累经验。本学期写论文三篇,将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坚持语文积累》一文。

  11、教研教改上

  进一步探索分层教学和帮困教学,在有限时间内狠抓语文成绩的进步,使学习相当差的学生取得进步;同时,探讨阅读教学对写作和课文学习的促进作用,以更好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

  三、教学效果

  1、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使有效生的成绩与开发区一中持平,使尖子生语文拔尖。

  2、改进了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树立了高考自信心,使学生在高考时自信、从容,发挥稳定。

  3、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感觉满意。

  4、初步摸索出辅导学生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如何教基础差的班更有信心了。

  四、教学体会

  1、任何时候,都要学习、进取,钻研业务,永远谦虚务实,认真敬业。

  2、要结合教学实际,敢于创新,敢于探索。

  3、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4、不要怕学生基础差,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从实际出发,用真诚感动学生,用激情激励学生,用方法指导学生,用知识充实学生,用毅力推动学生,用创造改变学生。

  5、教师更要自信,更要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态。

  6、放手按计划让学生读书,大量的读,用真正的作品陶冶学生、塑造学生。

  7、教学要善于引导和激发热情兴趣。

  8、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

  9、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

  10、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风格。

  11、与时俱进,真诚做人,扎实做事,精湛业务,提升素养。

  12、有一颗奉献之心,关爱自己和他人,尊重学生。

6、高三第二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XX年高考结束了,回顾这紧张而扎实的一学期,我的心中涌动着无限酸甜苦辣。在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正确领导和悉心关怀下,我与学生共同努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完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按要求顺利完成教学进度

  1、从2月2日补课开始到2月底(共4周),结束第一轮复习。

  2、3月1日——4月20日,第二轮复习,共50天。

  3、4月21日——5月31日,第三轮考讲阶段,共41天。

  4、6月1日——6月6日,自由调整阶段。

  二.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我带的是理科普通班,许多学生认为考本科没有希望,因此,一部分学生就开始打退堂鼓,甚至有些学生开始得过且过。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配合班主任为全班学生举行一次树立信心的主题班会,班会中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其次,让学生认清自己的现状,制定合理的目标,我告诉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上高等大学,而是掌握一门技能,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能放弃学习的机会。再次让他们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最棒的”之类的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寻找机会表扬学生。

  三、严抓教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在最后的三个月的复习中,我紧密围绕备课组的复习备考安排,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教学,练习课既重知识、又重能力训练,题目的设计由易到难。评讲课前经行统计采样,对错得多的题详细讲解,对典型的错误进行个案分析;特别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不照本宣科;在做 “试题评讲”时,对试题特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试题的不足作概要介绍;对错误多的题类,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作业尽量全批全改。要求有错题本,做好学生错题记载,以便评讲或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

  四、狠抓了“提优补差”工作

  只有“补差”效果好才能促进“提优”工作。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对于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尤其要关注他们的考试卷,试卷能折射出学生学习的漏洞,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的1、2、3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的主观题,还有作文。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找出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对症下药。

  感谢领导对我的工作支持,感谢学生对我的配合,让我艰辛而快乐地走过了那样一段值得我久久回忆的苦辣酸甜的岁月。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会继续快乐地奉献我的才智与汗水。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