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三复习教学计划
1、物理高三复习教学计划
一、复习计划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搞好复习备考,就要制定出科学、周密、完整、详细和符合本人实际的高考物理总复习计划,计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年九月到第二年三月初,大约需要六个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训练,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大综合(包括理科综合和学科内综合)复习训练,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和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
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但训练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训练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
第二阶段:
本阶段可根据各知识块的特点,将有关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训练。
第三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训练知识的大综合,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整个物理知识分为几个重要大专题,着重训练某些重要规律的应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如:动能定理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交力做功问题的.分析方法、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假设法解题技巧等等。 本阶段要突出训练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法,在本阶段要进行大综合模拟考的套题训练,试题要求在难度、覆盖面上均接近高考或达到高考的要求。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高考物理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考纲”与“教纲”的关系“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复习的纲领;而“教纲”即“教学大纲”,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纲领,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时,应以“考纲”为准。
(二)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你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并选择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料辅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三)点与面的关系在高考复习备考时,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四)基础与能力的关系在高考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特别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四、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一)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通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
(二)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应用问题一般都是运用物理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如:用物理科学技术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在实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几大重点工程中有关问题。
(三)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是高考物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可以提高实验技能:
1、对基本仪器使用训练
物理实验要通过各种基本仪器来完成,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做好各种实验,并提高实验技能。
如:要掌握各种电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等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训练
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
3、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
物理实验思维、原理、方法与技巧是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电流表的内、外接)、作图时对个别点的舍弃、图线的“曲化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画图象)等等,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才能提高实验能力。
4、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物理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按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或只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与技巧。如:在电学实验中,要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自己设计方案,自选器材进行实验,看谁设计的方案多(有十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佳?通过这样的训练,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题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能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类比推导法将已知或新给出的原理、知识或方法横向类推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以解决新问题或得出新知识,即已知(或新知A)类推新知(或新知B),其关键在找好横向类比迁移的“参照点“。
2、逆向思维法物理学中有些问题按常规正向思维分析不方便,此时可改变思维方向,由正向思维改为逆向思维,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如光学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匀减速运动倒过来考虑就变为匀加速运动等。
3、等效思维法物理学中的问题,有时直接分析有困难,此时,可用效果相同的模型来等效代换,使问题便于分析解决,如: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力的分解与合成等。
(五)加强学科交叉渗透训练,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物理科学与化学、生物、地理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热学与化学之间,光学与生物之间,天体运动与地理之间都有较好较强的联系,还有“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贫铀弹风波”等问题都是物理与其他学科综合渗透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就能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加强上述几个方面的训练,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要搞好高考总复习,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
2、物理高三复习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工作,使复习备考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素质提高,应考自如,做到:
(1)帮助学生构建并形成知识和能力网络体系;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现状
(一)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遗忘快、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2、学生的迁移能力缺乏,灵活地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解题的规范性较差,学生还没有建立规范解题意识,或者说平时的要求松了点。
4、对实验重视程度不高,基本技能过关率不高,实验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5、女生畏惧物理的心理严重。遇到计算题不认真分析、不结合平常所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选择题解答往往落入圈套而错选,实验题在没有搞清原理的情况下去解题往往得不出正确答案。
因而我们需花大力气培养学生探求物理规律,解题方法,提高物理复习效率。
(二)教情分析
我校高三物理复习教师做到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记忆,查补知识缺漏的能力。
复习采用单元结构教学法,并初步构建了单元结构复习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单元梳理辨析运用深化。在导入复习课内容后,通过梳理建立单元知识网络,并通过辨析、运用,进而达到深化提高,梳理是单元结构复习的重要环节,辨析是在梳理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的再加工,而通过运用和深化,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深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我们做的还不是很好,不能将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和科学技术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复习目标
第一轮复习要帮助学生精确、完备地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构建所有高中阶段的物理模型,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从而正确地运用它们解决物理问题。加强主干和核心知识的复习,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滚动复习达到查漏补缺、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教育让全体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德育的渗透,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必要基础。
在江夏区教研室以及武汉市教科院组织的各次统一考试中,各批次有效分上线人数超额完成目标数,特别是一批上线人数达到目标数的200~300%,高考成绩更上档次。
四。教学标高
1、实验班标高
总的原则是:在最主干的力,电及力、电综合上适当地深挖一点,但范围应控制在中等生以上,就日常教学而言,应避免三高:高起点、高难度,高密度,应摒弃三做:陈题死做,活题呆做,难题大做;提倡三解:陈题新解、难题精解、活题巧解。
2、重点班标高
立足基础,着眼能力,做好选择题,实验题和高考第一个解答题的训练,精讲精练。
3、普通班标高
立足基础,知道知识的联系。做好单选题,多选题选好确定的选项。做好实验题,尽量做好这个35选修题。
3、物理高三复习教学计划
物理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的学科。
一、时间按排:20xx年2月至2016年4月底
二、内容安排:第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第二专题:动量和能量,第三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四专题: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第五专题:物理学科内的综合,第六专题: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第七专题: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第八专题:论述、计算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第九专题:物理解题中的物理方法。
三、其它问题:我们认为要搞好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光学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限流法、分压法)
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6)半偏法测电流表(限流并联)、电压表(分压串联)的内阻。
2、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应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二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的训练
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等刚好一类的词,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考虑重力时而考虑了重力),原因一是因为思维定势所引起的,二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
②、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零(因弹力和摩擦力是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最大值追击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点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1V2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合外力为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当合外力为0,加速度为0,而速度达到最大两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
③、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阅卷以后,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聊聊几句就完事。同时,因运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但这谁也不能原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
首先是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②、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③、说明研究对象划研究的过程;
④、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其次是列方程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
一是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要把公式与题目内容联系起来)。
二是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R=mv/qB,而应用向心力公式:qvB=mv2/R。
四是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因为这样往往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如上例中不要写成
最后对结果也要注意:
1、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2、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3、尽量不要以分数作计算结果,如1/2等应把它换成小数。
4、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1到2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
5、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3、在模拟训练中告诉学生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在后阶段中的模拟题练习时,一般会遇到三种类型:
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
二是心中无底的题,即解答过程中能找得到一些头绪,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解答;
三是难啃的题,即有时反复看题都看不懂,很难进入物理情景的生题、难题,有时甚至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不明白的题;
对于以上三种题型,分别应以三种不同的对策应付。
对第一类型:可以采取做过且过,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对第二类题:要作为重点对象,做到坚决不放过,坚持到底,因为只要你跳一跳,树上的那棵桃就能摘得到,是可望且能可及的目标。往往这类题大都是隐蔽性强、有一定的情景迁移性,只要能正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你就会恍然大悟,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也只是一些概念、规律的基本、直观的应用,(在信息题中这种类型占绝大多数)。一般在做完这样的题以后,更要反思,回味一番,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欠缺,使自己能通过解答这一道题在知识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内涵和规律的外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和收获。这样才能使你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做到会一题而懂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每个高三学生都希望达到的目标。
对于第三类题:只好舍痛割爱,得过且过,因为这类题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在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差距),否则会得不偿失,毕竟高考中这类题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仍是基础题,其中80%以上为中、易题,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会使自己钻死胡同,浪费大好时光。
4、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可谓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样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讲评要细,即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每次在讲评时,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同学的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重视个别的指导,对问题较大或问题比较明显的单独进行点评。
5、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精读课本,不留死角。
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虽在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够,二次,二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如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题)。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只要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信一定能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
4、物理高三复习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与阶段目标
大部分同学对物理学习有兴趣,学习也刻苦努力,但物理就是学不好,这部分同学显然没有掌握适合物理学科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会学物理。高中物理的研究对象已经从实物上升到模型,过程从单一到复杂,一定的物理过程对应一定的分析。如在解题时,必须找出各种物理状态及其对应的物理量、临界状态及纽带作用的因素,分析关系,再解决问题。故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是凝结在物理知识后面的灵魂。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和表达,本来就是一个科学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如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建立物理图景————建立模型————物理处理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是一种物理方法的具本应用。只有逐步掌握思维和方法,才能克服困难学好物理。调查中发现,有42。8%的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除了智力因素,基础的不足等,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去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习惯有好坏之分。比如,学生把大量时间化在题海上机械重复,思维只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入思考,而物理恰需要深入思考,只有对概念规律贯通领会,才能举一反三。又如,有很多同学认为预复习是浪费时间,调查发现43%的同学仅凭兴致偶尔预习一下,至于课后,很多人认为作业就是复习。调查还发现,很少有同学自觉在上课记笔记,老师强调则偶尔动一下笔。物理学习是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物理思维,掌握方法,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过程。而物理思维和方法等,又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隐藏在物理知识后面的,所以学习习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第一轮复习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勤思考;老师要注意备教法,备学法,备学情,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建立物理图景————建立模型————物理处理边审题边画草图的习惯。
二、复习策略
1、教师尤其要注重加强学生对物理基本功的训练。这种基本功应包括: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熟练记忆和透撤的理解;对头脑里已形成的正确知识能够与习题有机地结合,即把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而要做好这些,教师首先就要持一种稳扎稳打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学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物理过程的条理性剖析能力,注意重在方法引导。把做习题的目的着眼于对知识的巩固、对方法的总结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上。对学生做过的每一道习题,最后都应归结到:本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运用了什么样的物理思维方法。即注重还原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的本来面目。
3、重视物理教学中物理思维的培养以及物理运算能力的训练。
4、引导学生学会对已学内容自我总结,不断提高。用新知识和新方法来调整、潜化原有的认识结构,避免人为的走弯路而加高学习物理的台阶;选做的例题或作业不宜太难,以免丧失信心;对自己想当然的错误经验要想方设法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要从生活实际中积累正确的分析物理的方法,从较低层次开始,经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使知识扩展和加深,这样能力也得到提高。其次要树立信心。物理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掌握知识来培养思维和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养。物理学习过程,需要从分析单一的物理过程转向会分析复杂的过程,要将研究实实在在的物体转变为特定的物理情景中物理模型。这是复杂的过程,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不能知难而退,应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任何深渊的题目,都可以简化为我们熟悉的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模型,都可用我们掌握的基础知识一步一步解出来的。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心平气和一步步分析,就一定能接近并达到最后结果。有了信心,学习才有动力,坚定信心,学习才能成功。
三、具体措施
1、重视物理概念的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重规律、轻概念是学物理的通病。不少同学认为概念是名词解释,学习概念就是背下定义,理解也仅留在字面上。他们常常忽视了概念学习在物理学习中的基石作用,忽视了包含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更谈不上通过概念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其实,物理概念是以事实为基础,通过观察和实验之后概括和抽象得出的。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结合观察、实验、想象和物理推理,用一定的语言逻辑和物理逻辑表达出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规律。故物理概念既是构建知识的基础,又是物理思维的基础,更是物理规律的基础。物理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大多源于概念不清。概念掌握不好,就无法根据题意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2、重视物理方法的提炼:学习物理,练习宜精不在多,关键在于明确做练习的目的。从练习中体会概念和规律的应用,明确物理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因此,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要重视物理方法的提炼和运用。学生不仅要知道有哪些方法,关键是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首先,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中渗透学习方法。要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外延、来龙去脉,掌握规律的表达形式,各物理量意义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概念规律的区别和联系,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其次,遇到物理问题,一定要先读懂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情境,找出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然后再根据所遵守物理规律进行处理。下面为一个分析物理问题的大致思路:在上面过程的处理方法中,学生对实物模型和运动状态模型的建立是关键的,为正确选择规律指明方向。
3、重视物理思维的培养:学习高中物理一定要根据直观形象的物理情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首先,注意在实验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实验直观、形象,体现物理规律,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手段,是激发、启迪思维的良好载体。学生要认真做学生实验和课后小实验,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其次,直观教学受生活常识、思维定势影响,会干扰学生对物理本质的认识,形成思维障碍。因此,学习新知识时,要尽力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知识对比,理解知识本质,掌握知识运用的条件和范围,在分析对比过程中体验、感悟并抽象概括。
4、养成自主阅读教材的习惯: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物理教材中既有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定性定量的分析;既有作解释说明的文字语言,又有数字语言,还有插图、照片和图象构成的图象语言。正是由于教材的特殊性,故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可以说,高中物理的所有问题,包括高考、竞赛,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现成的答案或相似的借鉴。阅读教材,不仅要看结论,还要看推导过程;不仅看例题解法,还要看解题提示和题后小结及拓展与延伸。方法上,可预习看;可先练后看,以练促看;可看、讲、练结合;可先听后看,减少、扫除看的障碍;可先议后看,提高兴致和效率。
5、养成有效参与教学探讨的习惯:物理学习过程是充满问题的过程。探讨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激发动机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学生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讲而听、读而记、做而看的被动局面,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参与一系列物理活动,在参与物理问题探究过程中,主动地感受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在教师创设的宽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下,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思考,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充分咀嚼,彻底剖析物理知识。只有这样的参与,亲自经历,尽情感受物理课的浓浓的探索味,这将在学生的脑海中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也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很多同学反映,参与学习过程的热烈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议,对知识和方法的记忆是最为深刻的,对问题进行讨论总结,也有助于培养终生探索的习惯和乐趣。
6、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学习物理离不开解题。学生在解题中,碰到一道题,往往靠生活印象的直观去作答,首先想到的是这道题我是否做过,和我平时解的哪道题一样,也不管题有没有变,从而造成错误。就其原因,还是缺乏练习后的反思的习惯。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整理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它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抽象和概括。显然,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因此,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教师应该重视自己的反思学习,并积极创造反思条件,自觉反思。但是,目前,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反思学习这一环节比较薄弱。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知识容量,很少要求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也不给学生以反思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学生也很少自觉地进行反思。这使得中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发展远远地落后于其它心理能力的发展。由于物理很多内容的抽象性和物理学习的计划性、逻辑性和程序性,反思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物理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把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由不会反思变为善于反思,是学生物理学习的燃眉之急。
高三年级物理一轮复习备考教学计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高三物理复习教学计划
1、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分层作业
一轮复习将完,在进入高三复习冲刺阶段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是相当明显。针对我校采用的A、B班制而言,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状况,应分别提出不同的分阶段学习目标,课堂教学内容与训练体系应立足中等学生,适当照顾两极。
对于基础较差的B班同学防止他们疲于应付繁重的作业,被些难题弄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时间消化巩固复习基本知识,甚至对高考丧失信心。对于这样的同学,应引导他们立足课本基本知识,对于难题一律放弃,把他们的复习目标定位在确保完成高考试卷中的双基题目上。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精力和充分的信心去实现他们的目标。对于A班同学,首先应提醒他们防止滋生骄傲情绪,因为一些竞赛得过奖的同学在高考中栽跟头的也比比皆是。另外,除了要求他们完成正常作业和认真听好课外,还可以给他们增加一些能力型题目和易错题目的训练,尤其对于北清班的同学,让他们在复习中多一些灵活性与自主权,使他们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2、精心编制讲义,提高训练质量
第二轮复习的练习应以综合训练为主,如分块综合,把整个高中物理分成若干个专题,加强知识横向和纵向联系;或者是大综合训练,使学生能逐渐适应高考试题中知识点的跳跃性。第三轮复习的训练应注重其回归性与总结性,可以挑选一些前面训练中失误率高的题目反复训练,或回到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上去,适当做一些查漏补缺,使整个复习疏而不漏。
3、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迁移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历来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尤其近年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所以在高三物理复习中既要重视知识积累,又要注意培养能力。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是非常注意物理和实际生活、科技、科研相结合,往往这些题目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也没有什么诀窍,其实也不要寄希望于找很多很多这样的题目,熟悉了这些情景,到高考的时候就会迎刃而解了,因为这类案例太多了。最关键的是,教师适当选择一些典型例子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根据给出的数据求解。告诉学生有好多时候,前面给出的一些信息,很多和科研结合的问题,有一些很大的帽子,比如这是什么原子核实验等等的,大家不要害怕,耐心地把这个题读下去,慢慢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就在后面,只要学会复杂问题简单化分解;实际问题模型化建模,还是按照自己解平常的问题的方法、思路去要想,就没问题了。
关注上海、江苏、山东高考题。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年命题方向,从近年上海试题看,可归纳为下列几种题型:观察想象的判断题;估算估测的信息题;联系实际的操作题;运用规律的实验题;反思评价的辨析题;构建体系的创意题。为了让学生涉及到更多的新型题,可印发新题赏析小报。总之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适当的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正确指导我们的复习工作。
4、建立备忘录和错题集,提高复习质量
备忘录:做用心人,及时记载将疑问扼杀在萌芽状态,进入良性学习循环。首先,错题本是对自身错误的系统汇总。可能很多同学会说,这些错误就让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样吗?将来看卷子就是了。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统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统计的效用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把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性,尤其是当我们对错误进行了总结之后。其次,很多学习比较浮躁的同学满足于知道自己这道题错了,但是,认识往往不是很深。有时,即使让他马上重新做一遍原来的题目,可能还是拿不到满分,其关键是步骤和过程。这时,建立错题本,将错题抄录下来,并重新分步解出就显得很有检验效果了,而且很有巩固作用。错题本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
这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会让自己对这一类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对于一些题目很长的错题,剪切下来错误的题目,粘贴在错题本上。再认真订错。用好错题本要经常阅读。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如果各科都建立错题本,这样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学生的高考成绩至少会提高20分。错题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通过错题本的'使用,可以提高思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
6、高三物理复习教学计划
物理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的学科。
一、时间按排:20xx年2月至20xx年4月底
二、内容安排:第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第二专题:动量和能量,第三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四专题: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第五专题:物理学科内的综合,第六专题: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第七专题: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第八专题:论述、计算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第九专题:物理解题中的物理方法。
三、其它问题:我们认为要搞好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光学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限流法、分压法)
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6)半偏法测电流表(限流并联)、电压表(分压串联)的内阻。
2、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应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二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的训练
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等刚好一类的词,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考虑重力时而考虑了重力),原因一是因为思维定势所引起的,二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
②、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零(因弹力和摩擦力是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最大值追击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点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1V2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合外力为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当合外力为0,加速度为0,而速度达到最大两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
③、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阅卷以后,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聊聊几句就完事。同时,因运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但这谁也不能原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
首先是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②、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③、说明研究对象划研究的过程;
④、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其次是列方程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
一是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要把公式与题目内容联系起来)。
二是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R=mv/qB,而应用向心力公式:qvB=mv2/R。
四是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因为这样往往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最后对结果也要注意:
1、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2、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3、尽量不要以分数作计算结果,如1/2等应把它换成小数。
4、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1到2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
5、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3、在模拟训练中告诉学生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在后阶段中的模拟题练习时,一般会遇到三种类型:
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
二是心中无底的题,即解答过程中能找得到一些头绪,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解答;
三是难啃的题,即有时反复看题都看不懂,很难进入物理情景的生题、难题,有时甚至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不明白的题;
对于以上三种题型,分别应以三种不同的对策应付。
对第一类型:可以采取做过且过,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对第二类题:要作为重点对象,做到坚决不放过,坚持到底,因为只要你跳一跳,树上的那棵桃就能摘得到,是可望且能可及的目标。往往这类题大都是隐蔽性强、有一定的情景迁移性,只要能正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你就会恍然大悟,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也只是一些概念、规律的基本、直观的应用,(在信息题中这种类型占绝大多数)。一般在做完这样的题以后,更要反思,回味一番,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欠缺,使自己能通过解答这一道题在知识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内涵和规律的外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和收获。这样才能使你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做到会一题而懂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每个高三学生都希望达到的目标。
对于第三类题:只好舍痛割爱,得过且过,因为这类题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在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差距),否则会得不偿失,毕竟高考中这类题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仍是基础题,其中80%以上为中、易题,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会使自己钻死胡同,浪费大好时光。
4、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可谓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样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讲评要细,即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每次在讲评时,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同学的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重视个别的指导,对问题较大或问题比较明显的单独进行点评。
5、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精读课本,不留死角。
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虽在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够,二次,二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如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题)。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只要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信一定能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
7、高三物理复习教学计划
一、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
xx年9月至xx年1月上旬。
三、复习具体措施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
四、复习策略
(一)去年可借鉴的经验
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
(二)今年在吸取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1、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以新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两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
3、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据大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4、精留作业,严格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要强,全批全改,重点目标生作业经常面批面改。督促目标生独立、认真、保证质量完成作业,以保证当天内容得到消化和巩固,通过批改作业反馈学生情况,共性问题课上集体订正,个性问题通过面批面改和辅导解决。
5、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
7、学法指导:第一,指导好学生听课方法,改变被动去听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第二,指导好学生作业训练方法,克服不良习惯。第三,指导好课堂记物理笔记,即典型题解题心得,解不出的原因,和老师一再强调的物理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方法。
8、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精心挑选各地各类训练试题。
8、高三物理复习教学计划
一、复习计划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搞好复习备考,就要制定出科学、周密、完整、详细和符合本人实际的高考物理总复习计划,计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年九月到第二年三月初,大约需要六个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训练,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大综合(包括理科综合和学科内综合)复习训练,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和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
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但训练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训练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
第二阶段:
本阶段可根据各知识块的特点,将有关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训练。
第三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训练知识的大综合,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整个物理知识分为几个重要大专题,着重训练某些重要规律的应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如:动能定理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交力做功问题的.分析方法、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假设法解题技巧等等。 本阶段要突出训练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法,在本阶段要进行大综合模拟考的套题训练,试题要求在难度、覆盖面上均接近高考或达到高考的要求。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高考物理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考纲”与“教纲”的关系“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复习的纲领;而“教纲”即“教学大纲”,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纲领,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时,应以“考纲”为准。
(二)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你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并选择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料辅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三)点与面的关系在高考复习备考时,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四)基础与能力的关系在高考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特别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四、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一)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通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
(二)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应用问题一般都是运用物理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如:用物理科学技术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在实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几大重点工程中有关问题。
(三)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是高考物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可以提高实验技能:
1、对基本仪器使用训练
物理实验要通过各种基本仪器来完成,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做好各种实验,并提高实验技能。
如:要掌握各种电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等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训练
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
3、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
物理实验思维、原理、方法与技巧是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电流表的内、外接)、作图时对个别点的舍弃、图线的“曲化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画图象)等等,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才能提高实验能力。
4、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物理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按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或只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与技巧。如:在电学实验中,要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自己设计方案,自选器材进行实验,看谁设计的方案多(有十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佳?通过这样的训练,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题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能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类比推导法将已知或新给出的原理、知识或方法横向类推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以解决新问题或得出新知识,即已知(或新知A)类推新知(或新知B),其关键在找好横向类比迁移的“参照点“。
2、逆向思维法物理学中有些问题按常规正向思维分析不方便,此时可改变思维方向,由正向思维改为逆向思维,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如光学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匀减速运动倒过来考虑就变为匀加速运动等。
3、等效思维法物理学中的问题,有时直接分析有困难,此时,可用效果相同的模型来等效代换,使问题便于分析解决,如: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力的分解与合成等。
(五)加强学科交叉渗透训练,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物理科学与化学、生物、地理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热学与化学之间,光学与生物之间,天体运动与地理之间都有较好较强的联系,还有“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贫铀弹风波”等问题都是物理与其他学科综合渗透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就能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加强上述几个方面的训练,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要搞好高考总复习,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