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的工作计划
1、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的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6)班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生有几个。学生总体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习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 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 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公倍数和公因数 这一单元的要求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数的运算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 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图形平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 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 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
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
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
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优生名单:
周某、汪某、陈某、许某、葛某、张某、刘某、陆某
学困生:
教师如果想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做好教学计划。提供的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2、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的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6)班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学困生有几个。学生总体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习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 点)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 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公倍数和公因数 这一单元的要求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数的运算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 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图形平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 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 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
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
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
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优生名单:
周某、汪某、陈某、许某、葛某、张某、刘某、陆某
学困生:
教师如果想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做好教学计划。提供的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1班,共有学生31人,男生17人,女生14 人。
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平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加上某些同学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和班上的学习风气不太浓,所以数学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该班也有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平时学习比较懒惰,加上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经过期末考试,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是太差,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深厚的兴趣,学习刻苦认真,且有一引起数学方面的尖子,同时也有部分的差生,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习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4.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5.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6.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对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通分约分等知识理解。在正确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
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算法及灵活应用。
2,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怎样分解质因数。
3,对分数单位,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应用,使学生熟练掌握通分,约分的技巧。
4,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2,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抓好班级数奥兴趣小组的辅导,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4,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六、 具体作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三个面各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和任务,以五年级教材为根本,以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双基,但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备课:备课严格依据大纲要求,灵活处理教材,做到以本为本,不脱离大纲和学生的实际,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认真钻研学生,做到既备教法又备学生,并能配备难度相当适当的习题。
2、上课:多学习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上课思路清析,板书清楚,思维逻辑严密,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作业:配备难度适中和数量适当的课内课外习题,按时批改作业。
4、考试:科学命题,严格组考,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试卷能提示问题的实质。
5、思想教育:认真做好优生、中等生差生的工作。使优生更优、中等生赶优,差生丢掉差的思想包袱。
6、辅导:课中和课后辅导,做到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惑必解。
教学研究重点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是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重点。
七、课时安排
第1.2周(一)图形变换5课时 第14-15周(五)分数加法和减法 10课时
1.轴对称 1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 旋转1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欣赏设计1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整理复习 2课时
第2-5周(二)约数和倍数 17课时 第16.17周(六)简单的统计(一) 6课时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 2.求平均数 2课时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4.最大公约数 5课时 第18周(七)数学广角 3课时
5.最小公倍数 2课时
4、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册教材的总目标:
第十册教材的语言表述、标点符号、图形标注等方面都考虑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正数和负数:先介绍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其后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再给出“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初步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数轴:从数射线出发,通过对数射线的延长得出数轴,给出数轴的画法;使学生能够“借助书周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简易方程:简易方程是第九册《简易方程》的延续,主要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相关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行程问题”等最基本问题的方程解法,特别强调了在利用方程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等量关系”的关键作用,并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几何小实验:本章给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探究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安排了初步的组合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的内容。
问题解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数学价值的初步认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解决简单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
整理与提高:是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二、主要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概念的辨析、知识形成的过程等方面的训练。
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加强习题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他们在家认真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遇到疑问主动请教。作业书写端正,作业本子整洁。
4、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学中能注重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成功愉悦感。成功的教学依赖予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蹲下身来与学生说话”,使学生感觉教师自己的对话并不是居高临下的。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5、课堂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教学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的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紧张的学习变得轻松与自在。
6、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注重课外的拓展。课堂上的学习不能满足于学生的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
7、重视辅优补差工作。在平时的学习中,优生与学困生互相配对,互相帮助,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予学困生发言板演。面批他们的作业多与他们交流,使班级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三、辅优补差
辅优:
1、在课堂上注重优生的辅导,在教学中注重挖掘优生的内在潜力,思考题力求做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地向纵深学习和发展。
3、课外注重鼓励优生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或问题去学习,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4、提供机会让他们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5、鼓励他们结对帮困,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补差:
1、多与学生沟通,了解这些差生的思想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他们共同学习有关伟人、科学家等好学习、出成绩的掌故,进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3、课堂上注意关心这些差生,新知的教学注意坡度,力求使他们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掌握知识。
4、注重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5、每次的作业做到面对面的批改,及时纠正他们学习上的错误。
6、组成一帮一的结对,使这些学生及时得到帮助,从身边的榜样中汲取力量。
7、做好家校的联系工作,力求争取家长的配合。
5、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
基本情况:
本班共学生4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2人。本班学风较杂实,纪律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书面作业,成绩较好。不足之处是个人表现能力不够强,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解决问题缺乏创意,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够关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将严谨治学,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使他们各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工作目标及要求: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具体措施:
1、关注教改动态,不断探索新课程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的。
2、精心备课、上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的的数学问题。
4、改革学习评价机制,过程与结果并重,全面考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5、加强师生交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6、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组织好学生活动。
7、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他们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逐步达到有机融合、同步,老师、家长、学生统一思想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8、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6、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1班,共有学生31人,男生17人,女生14 人。
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平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加上某些同学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和班上的学习风气不太浓,所以数学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该班也有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平时学习比较懒惰,加上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经过期末考试,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是太差,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深厚的兴趣,学习刻苦认真,且有一引起数学方面的尖子,同时也有部分的差生,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习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4.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5.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6.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对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通分约分等知识理解。在正确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
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算法及灵活应用。
2,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怎样分解质因数。
3,对分数单位,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应用,使学生熟练掌握通分,约分的技巧。
4,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2,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抓好班级数奥兴趣小组的辅导,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4,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六、具体作法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三个面各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和任务,以五年级教材为根本,以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双基,但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备课:备课严格依据大纲要求,灵活处理教材,做到以本为本,不脱离大纲和学生的实际,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认真钻研学生,做到既备教法又备学生,并能配备难度相当适当的习题。
2、上课:多学习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上课思路清析,板书清楚,思维逻辑严密,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作业:配备难度适中和数量适当的课内课外习题,按时批改作业。
4、考试:科学命题,严格组考,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试卷能提示问题的实质。
5、思想教育:认真做好优生、中等生差生的工作。使优生更优、中等生赶优,差生丢掉差的思想包袱。
6、辅导:课中和课后辅导,做到学生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惑必解。
教学研究重点
七、课时安排
第1.2周 图形变换5课时
第14-15周 分数加法和减法 10课时
1.轴对称 1课时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3.旋转1课时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5.欣赏设计1课时
6.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第2-5周 约数和倍数 17课时
第16.17周 简单的统计 6课时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课时
3.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
4.求平均数 2课时
5.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
6.整理和复习 1课时
7.最大公约数 5课时
第18周 数学广角 3课时
1.最小公倍数 2课时
2.总复习 5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合计大约81课时
第6-8周 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第9-13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6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4.约分和通分 6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