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校园里的画》教案一等奖
1、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校园里的画》教案一等奖
第一课时(略)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新词,知道课文有7个自然段。
2、阅读课文, 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初步了解文中人物“我”“卡佳”其人其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故事情节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理解“不服气、得意、诚恳”,体会故事中“我”的情绪变化过程。
3、学习卡佳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记前嫌的好品质及“我”有错就改的好品质。
教学内容
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待人宽容友好。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 2、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
1、指出学习目的,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我是怎么认识卡佳的?
(2)我怎样和卡佳较量画画,结果怎样?
2、解决问题(1),学习一、二、三段。
A根据学生表达情况,读一、二、三段。
B从刚才这几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些什么情况?
卡佳是新来的、我的画不错、卡佳画的也不错等等
C再读一、二、三段。
3、解决问题(2),学习四、五、六、七段。
A引入问题(2),读四、五、六、七段。
B看图,从图中找出卡佳和我,并从人物的动作中体会内心活动,引入读(第四段),体会“不服气”。(表演)
C如果你画了一幅这么漂亮的画,被别人破坏了,你会怎么办?(谈话引入,学生自由发言后学习五、六、七段)
[1]卡佳怎么处理这件事呢?指名读第五段。
你能想想看,卡佳当时心里怎么想的呢?(讨论)
[2]我为什么有点生气?你能说说当时我心里想些什么呢?引读第五段最后两句,体会我当时的得意心情。
[3]自由读第六段。讨论理解“下午,我看见黑板前聚集了很多同学,他们说着,笑着。”说什么?笑什么?(再读第六段)
[4]你佩服卡佳吗?(自由表达)学习第七段,体会卡佳的`好品质。
A 出示卡佳的话,指导读。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诚恳”)
B 自由表达。(可联系旧知《骆驼和羊》)
C 小结: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待人宽容友好。
4、齐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
1、课文填空
新来的卡佳画画画的很好,她先在黑板上画了一群( ),又画了一艘( ),引起了我的不服气,于是我一次次地破坏,可卡佳却( ),主动与我( )。这让我感到( )。也说明卡佳是个( )的好孩子。
2、课后练习
2、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校园里的画》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四字格下面的双横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使学生了解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互信互爱,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出示图画,设问揭题
1.在学习之前,教师出示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进行猜谜活动。(谜底:画)
2.谈话揭题:学校里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这两幅“校园里的画”(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利用学过的古诗《画》导出课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l)读准“板、弹、恳”的前鼻音,“炸”的翅舌音,“思”的平舌音以及多音字“血”的音。
(2)注意“夸、划、救、串”的间架结构以及笔顺,指导书写练习。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说明: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前提】
二、观察插图,运用比较,培养能力
1.依文看图,训练观察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观察图画。
(2)分别指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画。提问:想一想谁在画画儿,都画了什么画?
【说明:从图入手,使学生从画面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缘图悟文,强化学法指导。
(1)看图找段:
①指名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一些什么图画?
②让学生围绕这段内容回答,从而理清写作顺序:卡佳画一艘军舰——“我”画炸弹炸军舰,水兵们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水兵,坐上小船驶向岸边——“我”画鲸鱼张开大嘴吃水兵。
③教师总结:通过他们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你知道了什么?
(2)品词诵读:要理解自然段中语句的意思,必须要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以词义贯穿句义。
①图文结合,形象理解词语:“不服气、救起、生气”等。可以教学生看插图解释“生气”、“救起”,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服气”,变抽象为形象。
②诵读指导:在读第四自然段中的“说实话”“可是”时语气强调得要重些,表示“我”的心虚;“拿起”朗读时语速要快,强调“我”的嫉妒心;“一个个”读时语速要慢些,表示“我”的得意。
【说明:本课的插图再现了卡佳针对“我”在校园的一块黑板上画的两幅画而作的'修改图画。这里图文对照,一方面示范了图文结合方式的多样性,既有从图到文的顺向结合,又有从文到图的逆向结合,还有图文同步进行的双向结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理解能力,也使教学方法更趋炎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注重了图文结合的可操作性,克服了图文结合的笼统性、肓目性。】
3.自学第六、七自然段。
要求:
①回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图找段、读文析句、品词诵读;
②依照这个方法进行自学。
【说明:教学不仅传授学科知识,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里,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方法、技巧独立阅读、思考、批注、钻研、揣摩、质疑、切磋,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三、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续编故事
1.朗读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分组竞赛朗读,集体朗读)。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的主要情节,加深理解。
2.复述故事:指名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看图简要地解说课文内容。
【说明:运用朗读表演,可以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理解、感知、玩味课文内容。读熟了,文章的语言就进入到了学生的语言里。通过读,可以吸收、咀嚼、消化文章中的种种表达方法,将文章的语言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语言储备。】3.续编故事,发展思维:卡佳看到“我”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说明:教学中续编故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注意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神态表情怎样,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动,为学习描写人物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校园里的画》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的
1、通过故事情节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理解“不服气、得意、诚恳”,体会故事中“我”的情绪变化过程。
3、学习卡佳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记前嫌的好品质及“我”有错就改的好品质。
教学内容
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待人宽容友好。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 2、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
1、指出学习目的,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我是怎么认识卡佳的?
(2)我怎样和卡佳较量画画,结果怎样?
2、解决问题(1),学习一、二、三段。
A根据学生表达情况,读一、二、三段。
B从刚才这几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些什么情况?
卡佳是新来的、我的画不错、卡佳画的也不错等等
C再读一、二、三段。
3、解决问题(2),学习四、五、六、七段。
A引入问题(2),读四、五、六、七段。
B看图,从图中找出卡佳和我,并从人物的动作中体会内心活动,引入读(第四段),体会“不服气”。(表演)
C如果你画了一幅这么漂亮的画,被别人破坏了,你会怎么办?(谈话引入,学生自由发言后学习五、六、七段)
[1]卡佳怎么处理这件事呢?指名读第五段。
你能想想看,卡佳当时心里怎么想的呢?(讨论)
[2]我为什么有点生气?你能说说当时我心里想些什么呢?引读第五段最后两句,体会我当时的得意心情。
[3]自由读第六段。讨论理解“下午,我看见黑板前聚集了很多同学,他们说着,笑着。”说什么?笑什么?(再读第六段)
[4]你佩服卡佳吗?(自由表达)学习第七段,体会卡佳的'好品质。
A 出示卡佳的话,指导读。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诚恳”)
B 自由表达。(可联系旧知《骆驼和羊》)
C 小结: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待人宽容友好。
4、齐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
1、课文填空
新来的卡佳画画画的很好,她先在黑板上画了一群( ),又画了一艘(),引起了我的不服气,于是我一次次地破坏,可卡佳却(),主动与我( )。这让我感到( )。也说明卡佳是个( )的好孩子。
2、课后练习
4、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校园里的画》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酸的和甜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⑴ 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⑵ 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⑴ (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 葡萄 狐狸 一串串 迫不及待 硬说
⑵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⑶ (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⑷ 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⑴ 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⑵ (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
⑶ 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吃过,就说葡萄是酸的,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不敢去尝试了。现在,你们知道小猴子聪明在哪里了吗?(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5、出示句子:
⑴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⑵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
出示练习:
⑴ 小柳树笑了。
⑵ 小柳树( )笑了。
⑶ 丁丁关上窗户。
⑷ 丁丁( )关上窗户。
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现在,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读,表演读,为三位小朋友戴上头饰。)
五、课堂小结
这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酸的呢?
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校园里的画》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酸的和甜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⑴ 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⑵ 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⑴ (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 葡萄 狐狸 一串串 迫不及待 硬说
⑵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⑶ (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⑷ 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⑴ 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⑵ (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
⑶ 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吃过,就说葡萄是酸的,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不敢去尝试了。现在,你们知道小猴子聪明在哪里了吗?(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5、出示句子:
⑴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⑵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
出示练习:
⑴ 小柳树笑了。
⑵ 小柳树( )笑了。
⑶ 丁丁关上窗户。
⑷ 丁丁( )关上窗户。
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现在,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读,表演读,为三位小朋友戴上头饰。)
五、课堂小结
这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酸的呢?
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六年级下册数学《画一画》第二学期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中,我主要让学生先读懂图的意思,如横轴竖轴表示什么,各个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经过了解之后让学生连接各点,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形象地看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利用图,进行一些估计,解决一些问题。
课后作业反应效果良好。
7、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反思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有效方法。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就创设了“可比克”情景,要求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如何求一个曲面的面积?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再有就是练习的设计,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生活中求圆柱侧面积的`问题(如,压路机前轮压过的路面的面积大小;油漆圆柱状的柱子需要多少油漆?……)
2、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本节课的第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情形,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
3、重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当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后,先后设计了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已知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及已知半径和高求侧面积的梯度练习,使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在巩固阶段,我又设计了判断、填表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处处从生活入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课前的导入,可以不用教具,用和学生一样的“可比克”,和学生更加贴近。
2.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柱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充分思考,在这里我让学生很明显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暗示,让他们要注意研究的方向。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要有长远的培养计划。
8、二年级下学期《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活动区活动刚刚开始,娃娃家就传来了争吵声:“我想当爸爸!”“我当!是我先拿到进区牌的!”“我先拿到的!”我随声望去,只见小于浩与大冯东正在争夺爸爸的角色牌儿。
于浩的小脸儿气得通红,一双小手却毫不放松地紧抓着角色牌儿。大冯东也不甘示弱,一手抓着牌儿一手还叉着腰。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都不让谁!
“有意思,我倒要看看他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来到娃娃家的隔壁――小小餐厅,边吃水饺边“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他们的争吵已经升级:小于浩瞪圆了眼睛,大冯东的脸涨得通红,两人就像两只好斗的小公鸡,僵持不下,互不相让。这时,娃娃家的妈妈着急了:“别抢了!老这样抢谁都玩儿不上!”两只“小公鸡”听到妈妈的话,就像见到了“大救星”。
“是我先拿到!”“不对!我先拿到的!”两人争着向“妈妈”诉说,期望得到“妈妈”的同情。做“妈妈”的听了也很为难。
“妈妈”歪着小脑袋,紧锁双眉想了又想:“要不你们两个猜拳吧!谁赢了谁就当爸爸。”两人想了想,同意了。
“了磕!丁丁磕!”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冯东赢!虽说这一结果使于浩有些不高兴,但他只好服气,去别的组游戏了。
一场风波终于过去了。“吃”水饺的我暗暗高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幸亏我没有急于纠正,幸亏我给了孩子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幸亏―…?
游戏结束时,我把这个小故事讲给了全班小朋友听,并请孩子们想更多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可以换着玩儿,他当一会儿爸爸,我当一会儿爸爸。”
“可以一个人当叔叔,叔叔也能在娃娃家玩儿,也能像爸爸一样干活。”
“今天他当爸爸,明天我再当。”
“做两个爸爸牌儿,让两个人都当爸爸!”
每个孩子的发言都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而这些良方是孩子间的经验分享和经验积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每个孩子都难免与人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忽略了,恰恰是这些让孩子、老师头痛的小问题给了孩子可贵的发展机会,他们从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不妨在发生问题的时侯多一分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9、二年级下学期《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基础上教学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功之处:
1.重视解题策略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教材中画出线段图直观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先求出实际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即14-12=2(公顷);再求出增加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即2÷12≈16.7%。二是先求出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单位“1”或100%。用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减去100%,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通过两种方法的教学对比,使学生明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不同解题思路,同时应用线段图加强学生图形结合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题目的变式,训练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例2的问题后进行变式训练,再让学生解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为防止负迁移,可以提出问题:能不能说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是谁和谁比?使学生明确这道题实际求的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占实际的百分之几,列式为(14-12)÷14≈14.3%。或者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12÷14≈85.7%,再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100%-85.7%=14.3%。通过变式练习,即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14-12)÷14≈14.3%这个算式习惯上用等于号,而不是用约等号。
再教设计:
在教学中要说明(14-12)÷14≈0.143=14.3%,而不是等于14.3%。
10、二年级下学期《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第六单元的解决问题例8,这个例题要求学生通过看直观图,将抽象的数学信息具体化,进而探讨如何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以买碗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先算出一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在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算出最后的结果。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不强,在课件的设计中,主要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从课堂表现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个别差生开始不理解,到后来的练习也能基本完成。本节课的两个例题同属于归一问题,但略有不同,第一个是正归一,后一个是反归一,我在处理这两题时,采用了对比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之下发现不同,进而减少了正反归一问题的混淆。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我会提问题”的环节,给出学生一个条件,让学生补充提问题,巩固了学生的新知,但是由于例题时间用了过长时间,本环节没有顺利完成。
本次课后,通过听课教师的提点和自我反思,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讲的太多,不敢放手给学生。在讲例题时,总是怕学生不会,课堂上只是教师主要在讲,学生被动在听。
2、分析题目时重复过多。在分析问题时,总觉得学生没读懂题目,就反复带领同学分析,这就是造成教学内容完不成的主要原因。3、教学中不想让学生犯错。总想着要让学生一次就对,不懂让学生先犯错。
4、课堂中口头用语过多。
5、在全课小结时,学生对于“求单一量”这一问题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只能我自己总结,这个环节就没有起到效果。今后改进的方向:1、课堂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能不讲的就不讲或少讲。2、学生学习要以优带差。让优生教差生,这样既巩固了优生,也帮扶了差生。3、多让学生说自己的做题想法,不能只灌输老师的想法,让学生“活起来”。4、教学中不能怕学生出错,要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自己,然后在错误的基础上发现正确的知识。5、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积累教学经验,让自己不断进步。6、尽量减少口头习惯用语。
本次课给我的启发很大,揭露了我的诸多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让课堂尽量向优质与高效靠拢。
11、二年级下学期《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设计“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情境,以“问题”为线索,以“动脑筋”为媒介,以“口语交际”为目的,展开饶有兴致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在“发现”中交际,在“讨论”中交际,在“评价”中交际,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实现信息传递和思想感情的交流。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做的比较好的:
一、给学生一个生活的课堂。口语交际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世界有多大,生活有多大,口语交际的空间就有多大。教师能在广阔的生活中选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如“家里有了蟑螂怎么办?”,“队徽容易刺到皮肤怎么办?”等,让学生觉得有本之源,有话可说,学生的兴趣度和参与度极高。
二、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课堂。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走向社会的现代人,这就要求口语交际要实践性。这节课里,学生针对“夏天戴队徽很容易刺到皮肤该怎么办”、“晚上起床找不到开关怎么办”等展开对话。体现出“语文的综合性的实践性”,加强了课堂与课外生活 的联系和沟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三、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学生间的对话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双向互动,“你来我往”中才能形成,在本课里采用了三种互动方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正是这些互动使学生打了思路,激发了兴趣,锻炼了胆量,在多听,多说,多想中得到了发展,从而避免了那种“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单向传递状态,思维交流、碰撞较少”的弊病。学生在互动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并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神采飞扬中真正展示自我,释放本真,实话实说。
一节课下来,学生交际的兴趣浓厚,基本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懂得与人交际时应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认真倾听,教学目标的达成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孩子在小组内大胆说而站起来说却很胆小,教师对个别学生具体的引导还不是很到位;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学生出现表达困难时,欠缺机智的引导,这些都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