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美味的汉堡包》美术活动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2023-06-22 11:42:10

  《美味的汉堡包》美术活动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美味的汉堡包》美术活动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1、《美味的汉堡包》美术活动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用简单的图形装饰画面。

  2.初步接触油水分离的画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幼儿使用棉签自由涂画玩色

  2.幼儿在涂画过程中先用油画棒,再使用棉签。

  活动准备:

  课件、汉堡包图片若干、油画棒、棉签、水粉颜料、抹布、塑料盘、操作场景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出示动画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动画,请小朋友一起看一看。

  师: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位熊妈妈,它是个面包师,每天都能做出各种漂亮又美味的汉堡包,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它,可是今天它生病了,怎么办呢?

  师:我们对熊妈妈说:别难过别难过,我们来帮助你。

  二、观察体验

  1.出示装饰好的.汉堡包。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熊妈妈是怎样做汉堡包的?(幼儿欣赏)你看到了哪些图案?都有哪些颜色?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现在,如果你就是一位小小面包师,你想怎样来打扮汉堡包?

  师:你除了给汉堡包设计漂亮的图案,你还想给它加点什么美味的作料,让变得更美味呢?(幼:撒点芝麻,涂点奶油,加点果酱…。)

  三、尝试操作

  师:我们一起来当小小面包师,做出美味又漂亮的汉堡包吧!

  请小朋友先用油画棒画出漂亮的图案,然后选出自己喜欢的果酱涂在汉堡包身上,做出美味的汉堡包。

  幼儿尝试用棉签蘸颜料涂画。

  教师指导:指导幼儿将颜料涂满。

  鼓励幼儿积极自主涂画。

  四、鼓励评价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做出了许多漂亮的汉堡包,你最喜欢哪个汉堡包?为什么?我们一起听音乐,把这些汉堡包送给森林的小动物吧!

  活动反思:

  本活动自然的将语言、美术、等综合在一起,运用情景游戏的方式,来引起孩子产生兴趣及用油画棒、棉签涂画涂色的兴趣,并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己尝试用油画棒、棉签操作。通过这个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接触油水分离的画法,活动时不要求幼儿知道和了解其科学道理,主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初步的探索欲望,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轻松愉快的学习,特别在涂画过程中,幼儿用油画棒、棉签的涂画方式也很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涂画。在活动中,我尽量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设良好的环境。

2、《美味的汉堡包》美术活动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大的爸爸》美术教案及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目的】

  用夸张的手法画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教案准备】

  爸爸的衣服一件,范画一张、蜡笔、勾线笔若干。

  【教案流程】

  一、引出课题。(请一名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毛衣进活动室)

  XX小朋友今天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的,很大)

  你穿的是谁的衣服?(爸爸)

  你们看,爸爸的衣服穿在小朋友身上是怎么样?(很大、肥肥的)

  为什么?(爸爸的个子很高,爸爸身体胖胖的)

  二、讲解示范。

  你们想不想穿一穿爸爸的衣服,(想)教室里没有爸爸的衣服,我们来画一件爸爸的'大衣服。(示范画爸爸的大衣服)

  我们来穿一穿爸爸的大衣服。(添画上幼儿的头、脚)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要把爸爸的衣服画的大大的,显示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四、结束。

  让我们穿上爸爸的衣服到外面去。

  【课后反思】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所选教材必须新颖,毫无新奇的学习内容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怎样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好大的爸爸》感兴趣,我反复地思考决定用“我穿爸爸的衣服真滑稽”这一形式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活动一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谢沐杨小朋友穿上一件大毛衣到活动室,让幼儿观察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看到谢沐阳这一滑稽的样子,小朋友都很开心地笑了,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孩子们很好奇,很想知道谢沐阳为什么要穿上这件大毛衣到活动室。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我对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能接着我的话题马上回答:“衣服太大了。”“手看不见了。”“肚子也看不见了。”……“对,那沐阳你告诉小朋友你穿的是谁的衣服?”沐阳大声地说:“是我爸爸的。”哦,原来是爸爸的毛衣,孩子们恍然大悟。在这一环节里,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同爸爸相比,“爸爸个子很高,自己个子很矮”。在第二个环节里,我是这样设计地,请小朋友画一件爸爸的大毛衣,让自己穿一穿,感受一下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的样子。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一个个都很快地描绘出这样一副画:爸爸的毛衣大大的,自己的头会变得很小,手会藏起来看不见,衣服下面只能看见自己的一双小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真滑稽。

  在整个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舒适地学习环境,使他们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3、《美味的汉堡包》美术活动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聆听:猜猜“是什么发出这样的声音”?(陶瓷乐器)引出课题《陶泥的世界》。

  环节二:直观感知

  教师出示陶艺花瓶,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了解有关陶器的知识吗?生活中,见到过陶泥制品吗?

  教师讲解: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艺品,陶泥艺术有着古老的历史,中国有着“陶瓷之国”的美誉。

  环节三:形式分析

  1.教师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古代陶器生活用品,并提问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它们都是用泥土做成,都是器物,可以用来盛东西,样子各不相同。

  2.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谈一谈陶泥作品,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陶泥成型的方法: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片拼接。

  环节四:示范讲解

  教师讲解泥塑创作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介绍泥条盘筑制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①搓泥条:泥条要柔软、粗细要均匀,这样作品不易扭曲、倒塌,而且外观整齐漂亮。泥条粘接要捏牢固,每盘筑几圈,需要整理外形,加固。②装饰:方法不限。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制作造型独特、有创意的作品。

  环节五:实践展评

  1.教师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彩泥作品,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2.展示作品,并从造型特点、技法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环节六:小结作业

  1.总结:泥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传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现在社会进步了,新的泥塑材料也相继问世,为泥塑爱好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

  2.作业:采用上网查阅或者其他方法,看看我们祖国和世界上其它的国家都有哪些让你感兴趣的泥塑艺术?他们又是怎样来创作的?下节课与你的同学一起分享。

4、《美味的汉堡包》美术活动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教学目标:

  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陶(媒体展示陶文化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媒体出示黑陶图片

  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三、玩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四、用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二课时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作品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制陶工具和泥巴

  四、教材赏析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3.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4.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5、《美味的汉堡包》美术活动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陶泥的世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中的第11课。其课型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本课我采用了“品—评—练—赏”的教学模式,执教时我实践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体验掌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运用陶泥塑造立体的生活用品,指导学生在常见的造型上,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新颖独特的造型。

  2.通过欣赏,指导学生在表现技法中运用揉、搓、粘等技法,及点、线、面的组合,制作成生活用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欣赏学生制作的陶泥作品图片启迪学生,既使学生了解到陶泥作品的造型丰富多变,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艺术美,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继而出示三种陶泥作品,通过让学生欣赏、观察的同时,他们也在思考这些作品美在哪里,并分析、交流如何制作,从而总结得出陶泥作品的三类制作风格。在学生大致探讨出制作方法后,及时的深入到陶泥作品装饰的方法,扩展学生的思维。然后将技法点击着重讲解并示范,这是本课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到发展。在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与教师的点拨之下,思维由浅入深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最后的学生作品千变万化,各有风格,本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存在不足:

  1、对陶泥的介绍欠缺,开头引入不够清晰。

  2、由于时间问题,在学生评价环节较为薄弱,很多学生没能展示自己的作品,自评互评较为形式。

  3、在语言表达上欠丰富、优美,引导性语言欠缺。

  以上是我对该课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通过这次教学要吸取不足,不断提高自己,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学有所获,这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

6、中班美术活动《美味棒棒糖》教学反思

  本学期,线描画的教学继续成为我园的课题,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幼儿对于基本的点如:十字点、沙点;线条如:锯齿线、螺旋线、相连弧线、弧线、波浪线、直线、竖线、凹凸线、弹簧线;

  一些常见形状的面都有所了解,因此尝试将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尝试根据已有经验能画出各种形状的棒棒糖。

  2.能用点、线、面装饰棒棒糖,并尝试将点、线、面创意组合变成新的图案。

  反思本活动,存在许多不足。

  1.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明确,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并能遵循线描画教学的循序渐进的

  原则。但目标二前半部分能用点、线、面装饰棒棒糖与后半部分尝试将点、线、面创意组合变成新的图案出现了重复啰嗦的'现象且不能体现活动重点。

  2.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没有较好的处理好时间上的分配。一般而言,美术活动最忌讳的是老师的讲解时间长,减少幼儿的绘画时间。而在这次活动中我讲解的时间较长,以致作画时间推迟,讲评环节仓促。

  由于在导入环节担心小朋友们绘画时糖与棒的比例不协调,我在导入环节示范了棒棒糖的绘画方法:先画大大的糖,再画长长的棒。又担心小朋友在学习点、线、面创意组合时手足无措时我又和小朋友回忆了以前学过的点、线、面,所以导致整个导入活动所花时间较长而且节奏不够紧凑。

  3.交代要求时不够简洁明了。

  交代要求是幼儿获得绘画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技巧的主要来源,在本次活动我在交代作画要求过程中重点不够突出,可以结合活动目标2提出重点要求,帮助小熊设计一至二根不同形状的棒棒糖,并用各种点、线、面组合的图案来装饰棒棒糖。

  当然,发现失误的才会进步,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活动将进行以下调整。

  1.目标二调整为:尝试用点、线、面创意组合变成新的图案装饰棒棒糖。

  2.导入环节省略棒棒糖绘画步骤图及教师示范已学过的点、线、面环节,结合目标二将重点放在讨论哪些点线面可以创意组合?并将组合的图案制作PPT给幼儿欣赏。

  3.交代要求尽量语言简洁明了,结合目标一、二中技能方面的要求用简单的话告诉幼儿,使幼儿明确方向。

  本次活动存在困惑:

  在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所有常见的一些点、线、面后如何开展层层递进教学?点线面创意组合教学是否从点与点的结合、线与线的结合、面与面的结合逐步递进至点线、点面、线面教学?

7、《有趣的汉堡包》美工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之前我以为孩子们都知道汉堡包,所以便没有准备汉堡包的图片,但是当我提出汉堡包时,却只有少数孩子说吃过汉堡包,所以更别提让孩子们说说汉堡包的种类了。于是,我就直接出示我做好的汉堡包,借助这个实物向孩子们介绍汉堡包的几个组成部分。孩子们经过我的介绍和示范也都了解了汉堡包的组成和制作步骤。但是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问题,孩子们制作的汉堡包外边毛糙、不光滑;大小偏小;还有的甚至都没有成形。为什么会出现这几个问题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1.材料的不足和揉搓力度不够

  因为现在进入冬季了,天气寒冷,橡皮泥本身就容易变硬,再加上小朋友的收拾习惯没有中大班那么好,很多时候橡皮泥的盖子都没有盖上,导致橡皮泥与空气接触过多而硬化。还有就是孩子在玩橡皮泥之后没有把橡皮泥揉成大团再放到橡皮泥盒子里,都是一小团一小团的,这样也容易使橡皮泥变硬。这样硬的橡皮泥自然就不好搓光滑了。搓不光滑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们力气小,揉搓的力度和时间不够也会不光滑,使得作品边缘毛糙。

  2.动手能力的差距

  虽然孩子们的作品参差不齐,但也有个别做得比较成功的。这些成功的作品外形上就能看出来了,而且我在孩子们制作的时候强调汉堡包里面是有菜和肉的,让他们制作时候一定不能忘记放进去。能力较强的幼儿已经能够把自己做的汉堡包主动展示给我看,并介绍他的汉堡包里面有什么。而那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要么把作品遮盖起来不给我看,要么索性团了一个团给我。针对这些孩子,我觉得需要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给他们做些指导,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作品示范的大小不合理

  孩子们做的汉堡包普遍偏小,可能是我示范时做的汉堡包过小有点关系,因为我拿了一盒橡皮泥少的来做示范,为了节省时间,就没有重新去拿多一点的橡皮泥,以至于做的时候汉堡包有点小了。虽然制作的时候我跟孩子们说“要做大一点大一点”,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仍旧照着我制作的大小来制作汉堡包了。如果我把制作好了样品可以把样品放到视频转换仪上投放到电视机屏幕上,这样可能孩子们制作的汉堡包会大一点。

  这次的汉堡包虽然制作的不是很理想,但是我没有去评那些做的不好的孩子,而是把他们的汉堡包都集中在一起展示了,还请他们把汉堡包放到娃娃家请宝宝一起吃,这样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做的汉堡包是有用的,这样他们才有下次制作的欲望。

8、《有趣的汉堡包》美工教学反思

  《有趣的汉堡包》是一个美术活动,让孩子们综合运用搓长(圆)、捏泥、压扁的技能及分泥的方法,借助辅助材料制作“汉堡”。在此活动之前,经过一段时间的捏泥,孩子们以上的技能基本都已经掌握,利用这个活动能帮助孩子们巩固及综合运用这些技能。活动中的“汉堡”这一事物是孩子们喜爱而且在他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食品,取材生活,孩子们也会更有兴趣。

  活动开始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展开:出示汉堡图片,引出主题内容,孩子很快被吸引,眼中流露出期待。我先请孩子们说说他们对汉堡的感受,从形状、味道等几方面展开,孩子们说的有模有样,情绪进一步激发。之后以情境导入的方式进入制作:“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小厨师,制作一个自己的汉堡包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有的孩子已经开始介绍自己想要做的汉堡包的口味了。有的说“我要做草莓的”、“我要吃牛肉汉堡包”……这时的孩子们有很多话要说,根本不愿停下来,我顺势让孩子们继续讨论,将他们的新奇想法与朋友们分享。等待时间差不多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可是小厨师们,美味的汉堡包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孩子们开始了它们的思考。我出示了橡皮泥。然然说:“捏一个圆的,再压一压。”“这是什么呢?”“汉堡包的上面的。”“然然小厨师说的很棒哦,我们看汉堡包是怎么样的?”“一层一层的”有的孩子说。“对啦,汉堡包是一层一层叠起来的。”“有蔬菜的、有肉的、有香肠的……。”讨论过后我进行了汉堡包制作过程的示范,完成后妍妍说:“老师那个上还有芝麻的。”“你的小眼睛真仔细,芝麻可以怎么做呢?”“一点点的压一压。”根据孩子们说的,我进行了芝麻的示范制作。之后孩子们开始了它们的制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环节的介绍评价活动没有展开。

  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比较浓的,但这其中存在了一些问题。

  1、材料方面比较单一,只有同色的橡皮泥。在材料上需要进一步讨论,可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加入制作,既不会让橡皮泥粘在上面拿不下来,又可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

  2、其中的整个过程示范是多余的`。汉堡包的形象孩子们很熟悉,且制作时需要的技能都已经学过了,在这里只要帮助孩子们解决他们认为是难点的地方就可以了,这样对孩子不会有太多的局限,孩子们制作出来的汉堡包也会有更多的不同。

  3、最后的评析活动不应该备舍去,这是孩子们互相交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互相学习的机会。

9、大班美术《咏鹅》活动设计及反思

  活动目标:

  在幼儿熟练朗诵古诗的基础上大胆表现鹅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会熟练念古诗《咏鹅》、黑色卡纸、白色、淡蓝色、深蓝色、红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国家,我们有很多外国人都没有的,谁来说说看?”

  幼:长城、长江、黄河、京剧等

  师:我们中国古诗也是很有名的,最近我们也学念了好几首,今天我们来念一首《咏鹅》给客人老师听听好吗?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我们把它画出来吧!

  二、欣赏感知,理解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情景化语言,让幼儿感知鹅的表现方法,使技能学习融入到情景中。)

  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示范。

  师:两个蛋宝宝在草地上很孤单,小蛋宝宝想跟大蛋宝宝做朋友,于是小蛋宝宝拿起电话跟大蛋宝宝说:“你好啊,我们做个朋友好吗?”

  大蛋宝宝回答说:“好啊,朋友。”(添画鹅的脖子)小蛋宝宝听了很开心,它睁开眼睛,戴上了一顶红红的帽子,张开扁扁的嘴巴说:“你好,你好!”

  师:你们猜猜看,两个蛋宝宝变成了什么?(大白鹅)

  师:你们真棒!猜对了!大白鹅很开心,张开翅膀,(添画翅膀),跳起舞来了!

  三、幼儿创作,大胆表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情景化的语言来指导,幼儿的创作,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不同动态的鹅。)

  草地上还有许多蛋宝宝也想变成大白鹅呢,你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好吗?

  指导语:

  1、提醒幼儿要找一大一小的蛋宝宝来变鹅宝宝。(引导幼儿画出不同大小的蛋,区分鹅的头与身体)

  2、鹅宝宝可喜欢洗澡了,身上的羽毛都是白白的。(要求幼儿用白色油画棒均匀着色)

  3、提醒幼儿要变出神气的大白鹅。(特征:细细长长的脖子)

  4、鼓励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鹅,并添画背景。

  四、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找找谁的大白鹅最神气!我们一起来学学自己画的其中一只大白鹅的动作,边学动作边念古诗。(特征、动态方面)

  活动反思:

  在绘画材料的选择上我选用黑色卡纸和白色油画棒,这在颜色上形成了很强烈的黑白对比,给孩子一个视觉冲击/也为我下面的活动过程起到了铺垫。在教孩子们画鹅时我采用了情景化的比较童趣的语言让孩子比较有兴趣并且易于理解和接受。

  但是孩子们在表现鹅的动态时比较有困难,从而让交流评价这一过程也比较的枯燥,主要原因是我对孩子们的前期经验的准备缺乏了考虑,孩子们 的前期经验对于一节活动是极其重要,因此我门老师在选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多去考虑。

10、绳子游戏《水果丰收了》活动反思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适合低学生发展的呢?怎样上好低年级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一次次试图在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美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

  我觉得运用赏识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我在孩子作业本的背面都会写几句激励性的评语,比如:“你真棒!”“进步了!”“ 小画家”等。学生画的更认真了,还会经常和别人比“谁的星星多”。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教师的赞美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低年级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更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孩子们稚嫩的心灵需要老师用心地呵护。通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科任教师,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一切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爱为基础。或许在这方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表现地更加小心细致。结果一年级的学生更喜欢上我的美术课,每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便会兴奋地欢呼“耶”!在孩子们那活泼又充满稚气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反应让我了解他们在学习中也能体验快乐。让学生在自主、自愿、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

11、绳子游戏《水果丰收了》活动反思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劳动动态美,树立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我们要利用好文中一些素描、速写和版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思考、体验和想象人体活动时各部位的变化,体会各种劳动的动态。

  劳动,身体各部分之间为保持平衡会发生相关动态。因此,在劳动中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的动态美。比如画家王文彬的油画《夯歌》是描绘一群姑娘在打夯。在夯悬于半空的最紧张的瞬间,表现了年轻姑娘蓬勃的朝气和建设新农村的崇高理想。画面构图以倾斜的不稳定形式来加强打夯的动势,生动地表现出劳动的美感。

  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劳动之美,树立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描绘劳动中的动作、工具以及周围环境,不仅可以提高造型表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也是美术课程的学习价值之一。

  教材还重点展示了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作品《拾穗》,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外画家对劳动动态美的不同风格的描绘作品中进行比较、欣赏。同时还选择了一些素描、速写和版画作品,为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思考、体验和想象人体活动时各部位的变化,体会各种劳动的动态。教材还演示了不同动作的动态线,让学生对人体的动态有直观的感悟。“试一试”和“提示”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一化解。“学生作业”的展示和“学习建议”都提示了对学生创作的要求。

  教学时,教师讲劳动的故事,让学生回想自己在劳动的时候或看爸爸妈妈在劳动的时候是怎么样子的'——例如扫地,人是弯着身子的,头是向下的,双手拿着扫把等等。为了更好的强化学生们心中的印象,我让学生进行模拟,通过模拟不但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而且为学生更好的表现人物打下了基础。最后是学生欣赏书中作品,感受作品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再进行人物动态定位指导,学生就能够创作出不错的作品了。

  但是,在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对人物构图必须进行巡视指导。构图的好坏是一幅画成败的关键,否则就不能表现出人物劳动中所体现的动态美。

  所以,这节课人物动态线定位和构图指导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