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美术《小圆点的魅力》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6-26 16:22:10

  小学美术《小圆点的魅力》教案一等奖设计

小学美术《小圆点的魅力》教案一等奖设计

1、小学美术《小圆点的魅力》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2、小学美术《小圆点的魅力》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运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能够表现出光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探究等方式,学习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有关光的艺术作品,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光所带来的魅力,提高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一件凸显光魅力的作品。

  难点:合理利用材料制作出体现光的魅力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设置卡通影子戏活动: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卡通玩偶拿出来摆放,并用光源对画面的场景进行照射,营造舞台剧效果。表演“大闹天宫”,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有了光的照射带来怎样的新体验?

  学生大胆发言,教师总结:通过光的照射,比单纯的场景更加像舞台剧。光除了照明功能之外,还可以运用到艺术领域,从而揭示课题《光的魅力》。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光的应用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绚丽多彩的光?

  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并总结出:霓虹灯、烟花等。教师小结:生活是离不开光的,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绚丽多彩。

  2.光与艺术

  播放奥运会焰火加配乐的节目片段,感受光在艺术中的运用,并提出问题:视频中是什么内容?给你怎样的感受?(29个焰火依次燃放,组成29个脚印,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

  光还可以运用到哪些艺术中?(皮影、冰雕、摄影作品……)

  3.发光材料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绿色穿过绿色》,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件作品是运用了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运用光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件装置艺术作品将两排绿色的荧光灯交错排列,而其影子重合在一起,充分运用了光的.魅力来表现“绿色穿过绿色”这一主题,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发光材料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创作。

  4.无光材料加入光的应用

  (1)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装置艺术(无光),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哪些材料?想象加入光后会产生什么效果?(布、塑料板等透光材料多样,看起来很普通。)

  (2)教师接通电源,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产生了什么效果?(灯光的运用使本身无色彩、无发光的物体产生了不一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更加的绚丽。)

  活动三:示范讲解

  1.教师更换灯光的色彩,思考:不同的光色产生什么不同的变化?(蓝色的光更加冷静,橘黄色光更加温馨。)

  2.教师模拟小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变身小试验员,仔细观察光盘、矿泉水瓶等材料在光的照射下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主动去寻找身边其他的材料。

  学生实验后发表看法,教师总结:制作的方式不同,材料不同,光的颜色不同,最后所产生光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活动四:实践展评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身边的材料,创作出一件能展示光的魅力的作品。

  2.巡视指导。

  3.在学生创作完成后,举办“魅力光影”引导学生给自己的作品取上好听的名字,最后邀请同学自评、互评,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放到展览区进行展示。

  (如《光影》:内容——卡通影子戏;材料——矿泉水瓶、毛线、纽扣、光;效果——生动有趣。)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光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五光十色不同类型的光,创造出了那么多艺术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光的魅力,才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2.课后请学生排练一个舞台剧,将自己的作品运用到舞台中,下节课请同学们进行表演。

3、小学美术《小圆点的魅力》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造型及反色处理技巧。

  教学难点:造型及色彩的选择。

  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学生:在家练习电脑画图,熟练掌握色彩的填色操作。

  教学过程:

  一、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准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

  二、欣赏经过色彩反色处理的电脑装饰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色彩的对比色与反色之间的关系。

  三、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图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知识内容。

  1、教师演示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方法,并展示改变后的效果,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2、教师带领共同完成一些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

  四、学习新内容

  1、教师演示依照课本范图的作画步骤操作,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自己看图操作。

  2、教师演示改变图象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特意在色彩上色时运用所学过的对比色上色,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

  3、将反色的两张图片并置,分析其色彩联系。

  五、布置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

  状和橡皮大小等设置,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操作,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然后进行改变图象大小、反色等处理。

  六、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新和绘制,鼓动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上色。

  七、在教室网络中评价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八、收拾与整理: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源,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九、课后拓展。

  教师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


4、小学美术《小圆点的魅力》教案一等奖设计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以学生的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注重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经验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无疑这是新课程以来的重大变化。设计应用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设计应用”的课程内容占到了30%。“设计应用”课到底承担什么作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常锐伦先生认为:“所谓设计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将构成作品的材料、元件或单元,通过策划、安排构成协调统一的整体,旨在功能适用、舒适,又给人以美观,且取得与环境与人相协调的艺术效果。”“应用即实用于生活,强调设计要联系生活实际需要。联系实际应用的设计,需要动手制作的实践。这是预想、策划、创意、制作等整体构成的统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显然,设计并非是一味去创造新的东西。关键是要从人的需要角度出发,培养人的一种创新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九册中的第十四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明确“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启发学生通过各种设计的手段,从实际出发进行杯子的设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多对设计的理解有偏差,设计并不是要创造新的东西,而关键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创新设计就是要体现个人的特色,本课围绕创新进行课堂设计,较好的完成了创新这一设计理念的表达。

  目前学生自主性学生比较差,不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当中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各组分别对杯子的造形、材质、功能、进行讨论、分析、概括。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的,教学设计采用这样的方式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学习中体验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设计的方法和 设计的知识,并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

  2、 技能目标:在通过设计操作和材料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了解设计的服务对象,培养创新的意识

  课时课题: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方便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3、情感目标:了解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设计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功能,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难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随堂欣赏法、比较欣赏法等

  手段:视听教学手段、人工智能教学手段

  使用教材的构想

  《课标》中指出“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正因为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设计应用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

  《杯子的设计》课堂设计以学生探究为切入点,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感受不同的杯子设计的微妙之处,从而体验设计者表达的设计思想,使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方便实用美观的杯子。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明确“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启发学生通过各种设计的手段,从实际出发进行杯子的设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分目标:语言交流直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教师设问内容: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来一起做个小游戏,请你在我的描述猜出一件物品,(投影逐一出现)

  1、这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2、我们天天都在使用它

  3、他有各种形状,颜色也丰富多彩

  4、我们喝水时也要用到它

  学生行为:猜谜并逐渐靠近答案。(杯子)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杯子的设计(出题)

  二、第一环节 赏析探究

  (分目标:小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直观的让学生了解杯子的功能)

  1、合作学习 小组探究

  问题设计:他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小小的杯子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它。那就请你仔细看看黑板上的这个杯子,(用手指示贴着的杯子他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呢?)

  学生行为:杯体、杯把、有的有盖子…….

  教师追问:杯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

  学生行为:杯体盛水,杯把手握,盖子可以保温也可以防止灰尘……

  2、小组分析

  问题设计:今天我给每组同学都都准备了一个各有特点的杯子,那你找一找这些杯子特点在哪里?它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请小组一起找一找会有什么新发现呢?

  (小组分析各种杯子特点和功能)

  问题设计:

  同学们讨论的真热闹,哪组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们组的杯子特点在哪?

  第一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一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保温杯,它可以保温。

  问题设计:

  1、我们都知道钢是很容易导热的,那这个保温杯为什么会保温呢?

  2、是什么材质的?

  3、两层的设计可以有效的保温,对吗?

  4、那你再看看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呢?(过滤网)

  学生行为:观察分析杯子的设计可以总结出,材料的特性。以及杯子滤网的设计可以让茶叶喝不到嘴里。

  5、那你觉的这个杯子谁用最合适呢?

  教师导语: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下面看看其他组又会有什么发现

  第二层次:学生行为:汇报 (第二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玻璃杯,

  问题设计:

  1、为什么要用玻璃材质?

  学生行为:分析玻璃的材质特点,根据已有经验得出玻璃最大的特点就是透明,可以看见里面的东西

  2、那你再看看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呢?(杯体的刻度)

  学生行为:察是刻度,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到像科学课里面用的烧杯一样

  3、为什么要在杯子上面设计刻度呢?

  学生行为:再次引发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总结得出,想要服液体药物的人需要这样的设计。

  第三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三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可以伸缩的,

  问题设计:

  1、为什么要这样伸缩设计呢?

  2、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呢?

  3、这是什么材料呢?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呢?

  4、那你再看看为什么要在盖子部分设计个小盒子呢?

  学生行为:学生分析材料,和伸缩的设计中包含的要素。最后逐步分析观察杯盖里面的设计,里面可以放药品,在旅游时方便喝药。

  第四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四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套杯,里面有5个杯子

  问题设计:

  1、你认为这个杯子适合什么时候使用呢?

  2、那你再看看在盖子里藏着什么秘密呢?(起瓶器)

  学生行为:通过分析联想,指出人多聚会或者郊游使用, 并发现杯盖中隐藏的起子,可以方便外出喝酒使用。

  第五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五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小孩喝水的杯子

  问题设计:1、你怎么知道杯子是小孩子使用呢?

  2、为什么要设计两个把呢?

  学生行为:通过引导分析观察,两个把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小孩拿稳当,这样的设计符合服务对象的特点。

  第六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六组)我们组的杯子是卡通的杯子

  问题设计1、为什么要把杯把设计成弯的,而且上面凹凸不平呢?

  2、你觉的这个杯子适合谁用啊?

  学生行为:分析观察分析发现花纹的设计,可以防止滑落……..

  无论是保温杯子,还是套杯,他们的设计都考虑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逗具备了实用的功能。

  板书:实用的功能。

  问题设计:(手指大屏幕)大家往这里看,其实这6个杯子,都有个共同点,你找到了吗?

  问题设计:你说的没错,可他们在结构上也有个共同点,为什么大多数杯口为什么是圆形而不是其他形呢?(引发学生思考)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圆形更适合我们的嘴唇,这样我们喝水才更方便。

  学生行为:学生发现杯子都是圆口的,进一步引发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儿女不是其他形状。

  教师总结:看来无论是杯子的结构还是个部分的功能,都是根据人的需要来设计,这样的设计才是 以人为本的设计, 是吗?

  问题设计:

  方便实用的杯子就能受到顾客的欢迎,那么只要方便实用就够了吗?我们在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什么? (师手拿一个没有花纹的白色杯子)

  学生行为: 还应该有花纹、颜色…….

  师:就是让它们更加美观,对吧

  板书:美观

  你们考虑的真周到,我们也应该注意他的 造型 色彩 图案 要美观

  板书: 造型 色彩 图案

  4、 欣赏设计开拓思路

  (分目标:欣赏古今各类设计作品,开拓思维思路,)

  师:老师也带来一些这样美观的'杯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请看大屏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我们的古人就十分注重杯子的装饰

  这是新新石器时代折线纹彩陶杯、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的象牙雕夔鋬(kuí pàn)杯、玉云形杯 唐朝

  这些杯子都有很美的图案,而且他们使用的的材料也不尽相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杯子的也悄悄发生着变化,请你仔细观察他们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师:这是水果造型的、还有你们最喜欢的卡通造型,看这是什么造型的?

  这个造型真巧妙,电脑键盘也跑到杯子上了,我不得不为这个设计师竖起大拇指。

  我们看这些杯子多么与众不同啊,你看 你再看

  这些杯子除了方便使用,造型美观它也许会有深刻的含义在里面

  你看看这组杯子有什么特点呢?(点击家庭的杯子)

  学生行为:观察得出一组杯子是家庭套杯,这样的家庭实用的杯子,爸爸大杯子,妈妈用中杯子,孩子用小杯子

  师:你说的真好,真的老师看到了这三个杯子就想到了自己温馨的家,看这小小的杯子给人多么美的享受啊。

  实用美观的杯子就能受到我们的欢迎,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设计,又有什么创新之处。

  三、教师示范

  (分目标:教师示范有助学生了解较有难的步骤,互动中解决难题,再次突破本课难点)

  问题设计:我日常实用杯子时总希望无论何时都能喝到温水,又希望自己的杯子很有个性。你能帮我想想我应该怎么样设计吗?

  学生行为:提供建议共同完成设计。保温、加热、散热……

  师:你的想法很新颖很独特 很有见解,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你的想法真实用 ,你的想法真奇特,以后我也会试试

  我也想了许多的解决办法,你们来看,(示范)

  同样造型的杯子我们可以加上不同装饰,会有不同的效果。

  我仅这张图纸去生产,可能还缺点什么,你帮我看看缺什么啊?

  学生行为:指出颜色,样子……

  师:你们说的都很重要,老师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就会更加清楚明白

  再给他来点装饰 这样一张设计草图就完成了。我相信这支多功能笔肯定会受到众多人的欢迎。

  四、作业设计

  1、设计建议:设计一个方便有美观的杯子。并注意环境卫生。

  2、学生创作设计。

  五、展示评价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五位同学的设计。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你的设计。

  师:你真是个富有爱心的孩子。我们来看下一位同学的设计。

  学生行为: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提出建议意见

  我设计的是个大炮形的杯子,我很喜欢兵器,这里的炮管是个吸管,坦克车里面可以放饮料…….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的设计,有方便使用的功能,有的有新颖的造型,还有鲜艳的色彩,我真的很佩服你们,我相信在若干年后,你们中间一定会出现很多的设计大师。谢谢大家

  希望你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把设计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 ,体验其中的乐趣,设计出快乐生活、幸福的人生,同时也希望在坐的老师工作顺利,生活美满!谢谢大家

5、小学美术《小圆点的魅力》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三课的内容《我设计的卡通形象》,是通过对卡通形象的欣赏,感受卡通形象的特点,并大胆想象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卡通形象,本课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在卡通画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外,还进一步与生活相联系,感受卡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美感,领悟卡通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教学内容力求通过各种卡通艺术形象及其鲜艳的色彩、生动可爱的造型和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对卡通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同事在“卡通的主要表现手法”知识点的学习中形成初步的卡通艺术设计能力,并与生活中的物品相联系,设计出生活中的卡通形象,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各种可能和困难障碍分析,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对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估计)

  由于卡通是一种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绘画形式,普遍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并使其在情感上乐于接受。对于小学生来说,卡通画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但学生们对卡通艺术的概念、特征和表现手法缺乏深入的了解、探讨和运用能力,更没有尝试过自己独立进行卡通艺术形象的设计,并运用于生活实际中,所以教师要从风利用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掌握卡通设计特点和方法,发展学生对卡通的持久兴趣。

  二、目标要求

  1、认知目标:认识卡通,初步学习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

  2、技能目标:学习卡通形象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工具和方法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卡通形象。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卡通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掌握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所学方法设计卡通形象‘

  三、设计意图:

  (一)、欢乐卡通MTV

  上课前的课间活动时,教室播放学生熟悉的卡通片头曲串联,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有的学生甚至还可以表演其中卡通形象的有趣动作。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的课间活动时间播放卡通歌曲,不仅增加课间的轻松气氛,而且预先调动了学生对卡通的兴趣,为将要学习的卡通内容预先创设一种情境。

  (二)、走进生活的福娃卡通形象

  1、教师播放北京2008奥运福娃宣传片,学生观看。

  教师提问:这些宣传片里有哪些卡通形象?这些卡通形象是由哪些事物变化来的?

  教师小结:福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将“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这五个福娃名字的读音组成谐音“北京欢迎你”,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教师提问:请你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教师小结:“福娃”是五个拟人化的娃娃,每个娃娃都代表一个美好的祝福,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首次把动物和人的形象完美结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可以看到其他卡通形象?

  【设计意图】从北京奥运热门的话题和学生熟悉的福娃入手,便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感官上接受即将进行的课程信息,通过深入联系生活,寻找周边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卡通形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卡通的热情。

  (三)、巧用卡通

  1、教师展示一件T恤,说明其特别之处:这件卡通T恤是市场上买不到的,因为它原来是件破了的衣服,老师就把女儿旧衣服上的卡通花朵图像剪下来缝到这件衣服上,遮住了上面的破洞。变成了一件别致的衣服,我很喜欢它!其实我还想把它变漂亮一些,你看:(教师在原来的形象上勾画出更好看的卡通形象)

  2、教师画一个茄子的形象,让学生尝试在这基础上勾画出一个更漂亮可爱的卡通形象,要求:(1)用较短的时间,(2)尝试用概括简洁的线条勾画,(3)用钩线笔勾画在白纸上。(4)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教师播放《蓝精灵》片头曲,五分钟后,让画好的同学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用较短的时间画出了一幅幅可爱的卡通茄子的形象,其实从一些同学的画面和谈话中已经表达出了卡通形象的一些表现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学习卡通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教师用卡通图像把破T恤变成了别致的衣服的例子有利于启发学生自己来画卡通图像。其次,通过教师的课堂演示,学生感受到了卡通的`公用和美感,使学生对卡通设计产生了兴趣。

  5、教师介绍卡通形象的山歌主要表现手法:

  (1)夸张、变形:展示照片和幽默卡通人物两类作品,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卡通画的表现手法。

  (2)简化:展示兔子的照片和兔子卡通作品,让学会僧对比卡通动物的皮毛与照片中动物的皮毛有何不同,发现其简化的表现手法。

  (3)拟人:教师展示大树的照片,接着老师出示卡通形象的树,然后问学生是运用什么手法来画的,教师示范画一画,再次强化拟人化手法的认识。

  6、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卡通艺术作品,通过夸张、变形、拟人的手法,这些卡通形象具有了人类的表情或身体,用它们来装饰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会使生活增添不同情趣!

  7、随后,教师把前面演示的花朵卡通图形剪贴到展示的那件T恤的背面,并又向学舌根展示了这种装饰效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卡通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法,初步了解卡通形象的创作方法,为下一步的设计奠定基础。

  (四)、我想象,我表现

  1、布置课堂作业

  2、教师巡回辅导学生作业,电子白板屏幕上展示一些卡通形象图片,供学生参考。

  3、组织学生展示完成的作品,并要求作者说说其创意和得意之处(自评)

  4、最后问其他同学:如果你拥有这样一件卡通物品,你最喜欢它的哪一点?(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卡通化的常用物品,让学生突破卡通形象概念化的框框,而进入创意设计的新天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能使同学更好地理清自己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是语言能力的一种锻炼。

  (五)、课堂小结,课后拓展。

6、小学美术《校徽设计》教学反思

  在四年级美术教学中,校徽作为一种标志开始进入到学生的设计练习中,并且和学生已有的对生活的接触与理解相关联,作为小学生初次接触标志在这一课堂该如何启发呢,为此,将我关于这一课《校徽设计》课堂教学实践和一点感受记录下来,以便提高对小学生所设计的校徽中表现形式的指导水平。

  首先,我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所熟悉的标志,标志是什么,标志本身表达了什么意思,从回答中发现学生对已知事物本身了解并不深,为此,我结合了演示来启发学生,如交通标志,这次从学生回答中发现対实物标志的理解是有条件的',比如标志本身所处在的环地点等。有了以上简单的对标志的理解后,进而引申到校徽作为一种标志也应该是我们所熟悉和理解的,以此导入课题《校徽设计》。

  其次,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都有哪些所熟悉的标志,它们分别有什么寓意,如麦当劳、奥运会、美术馆……,从而激发学生对标志的设计产生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已知生活中的事物是理解一点的,但是在语言组织和表达上还是要加强的。

  接着出示一枚校徽案例,请学生谈一谈一个完整的标志由哪些要素组成,通过演示法和思考法步步启发学生,总结出三要素:图案、色彩、文字,那么,在了解标志本身三要素后,难点就出现了:怎样向学生传达既能体现图形、色彩、文字三要素又构图合理、造型美观的标志图形;另外,能否以欣赏法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标志,并从中引申出标志的表现形式:a.以文字为图形,b.以具体形象为图形,并且要始终将标志的表现手段:简约、概括和夸张等手法贯穿与上述难点教学中。

  针对上述思路,展示了以文字为图形的学校标志和以具体形象为图形的学校标志,并结合演示同步讲解标志的三要素是否都具有及要注明该标志的设计意图,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标志的理解和创作思路,最后在评价上应本着学生自主、大胆的精神能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与创作思路,并且是否符合了该学校的特色,通过几节实践教学我发现并且思考到:该如何通过作业收集并展示来反思去指导小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特思路创作设计作品。

7、小学美术优秀教案《船》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船的发展史,使学生懂得船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2.引导和启发学生用艺术的形式把自己对船的认识和感想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点

  了解船的结构组成,绘制一艘自己喜爱的船,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船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船的发展史图片、实物图片以及有关船的儿童画)、船的模型、工艺品、蓝色台布等。

  2.收集、查阅各种船舶的挂历、图片资料;跟船有关的历史故事、航海家的故事、传说或童话故事;玩具船、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调色盘、小桶、剪刀、各种废旧物品、针线、固体胶、双面胶等。

  3.创设情境,将黑板布置成一幅漂亮的海景图,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海滨;循环播放有关船的精美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猜物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智力大冲浪

  看到下面一组成语,你会想到一种什么交通工具?

  乘风破浪  一帆风顺 满载而归

  2.板书:船

  (二)引导回忆,体验经历

  1.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在电视里,在资料上都见到过哪些船?它们有什么用?

  2.乘过船吗?坐船有什么感觉?船的外形是怎样的?船上有什么?

  3.出示船舶艺术品。(老师还带了一些船的玩具工艺品,想看吗?)

  4.出示一只玩具:瞧,这是一只玩具船,小鸭子的妈妈正在用桨划船呢,它们玩得多开心啊!

  5.出示一艘红木帆船:有一个成语“一帆风顺”,所以帆船工艺品还常常作为礼物送给友人,祝愿友人鹏程万里,事业有成。

  6.出示一艘军舰模型:这是一艘军舰的实物模型,看看怎么样?除了舰身之外,舰身上还有许多现代化的装置,如监控台、雷达扫描仪、炮弹发射塔……这是一艘保卫和平的军舰!

  (三)出示图片,感受文化

  1.过渡: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船相继问世,船的家族也越来越庞大,从古代的船发展为现代的船,中间经历了大约一万年呢!可以说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那么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请看大屏幕

  2.很早以前,人们看到木头能浮在水面,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继而出现了木筏、竹筏、皮筏。后来利用风力发明了帆船,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发明利用机器动力前进的'船(轮船厂,内燃机船)如今,气垫船,水翼船又以其崭新的面貌谱写着船的发展史。

  (四)范作导航,赏析激思

  1.前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他们那个时代最先进的船,你们能开动小脑筋,创造出未来属于你们时代的最先进的船吗?那么,在你们的想象中,未来的船是什么样儿的?同桌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现在谁来说说,同学们想出了许多新功能、新造型,想得真奇妙(板书:一、构思奇妙)

  2.出示课件,分析学生范作中的船。(这些是小朋友设计的船,先看看它们的造型怎样?相机板书:二、造型独特。这些同学在作画的时候都是先确定船身的形状和大小,画出船的整体外观造型,表现出大体轮廓,再画出局部结构,如划桨、桅杆、栏杆、船帆,船蓬等部分,注意了局部结构的大小比例与整条的船的比例相协调,他们还注意了船体的造型和设计与船的用途的联系,如:儿童游乐船的外形设计,可以像小动物水果等造型,具有童话色彩,再看看它们的色彩如何?(板书:三、色彩美观)

  (五)小组合作,提示步骤

  1.大家都知道我县正在开发一个深水大港——洋口港。想不想自已设计一般船去那儿参加世界船舶比美大赛呢?

  2.画好后,可以给你设计的船起个好听的名字。

  3.董浩叔叔主持的《奇思妙想》栏目,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看就知道。——耶!

  4.小朋友们都准备了吧,赶快行动吧!

  (六)自由表现,老师点拨

  1.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同时循环播放有关船的图片资料。

  2.教师巡回指导,因材施教,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3.鼓励学生就创作中出现的困难互相帮助,教师参与解决。

  (七)展示评议,授奖激励

  1.作品完成后,可以送到前面来展示。好了,同学们的船只开始驶进美丽的洋口港准备参加世界船舶设计大赛了。

  2.针对学生的制作情况进行自评与互评引导

  评价引导:大胆选材、与众不同、有创意(谁觉得自已想得特别新颖,设计得非常有趣?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看一看——在这些船当中,你最想乘坐哪一艘船?为什么?如果让你进一步改进,你有什么建议?)

  3.评出优秀设计奖若干个。

  (八)总结延伸,整理环境

  1.现在老师宣布,今天的世界船舶设计大赛圆满成功!小朋友们设计的船新颖、独特,令人向往,我相信小朋友们长大了一定会成为杰出的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和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2.下面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荡起双桨一起去游玩!(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Flash)

  3.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你们可以把今天的设计的船作为礼物送给你们的同学、朋友和后面听课的老师,连同你们的祝福,行吗?

8、小学美术《美术的节奏》的教学反思

  节奏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通过学习美术的节奏,让学生观察、体验美术节奏的特殊美感,并尝试通过绘画、剪贴的形式表现简单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培养学生设计和感受美的能力。教学中,我通过玩音乐节奏游戏、变美术节奏图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方法是先从音乐入手,直接用木棍敲击桌面,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然后再在黑板上写出节奏,并将其依据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排列,感受线条里的节奏,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敲击桌面,把线条变换成为适合的声音,比如短线条是短促的音符,长线条是轻缓的音符,细线条是柔和的音符,粗线条是沉闷的音符,密集的线条声音急促,疏朗的线条声音平缓……如此寓音乐于美术教学之中,学生很快就感受出了藏于画面中的节奏。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作品,结合“知识窗”和教师的讲解,从而理解美术节奏的概念,了解各种不同的变化形式。学生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美术节奏的'美。图片的设计更多是结合生活日用品,让学生充分感知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的区别与应用,所以在进行剪贴、绘画创作时,学生都能较好的表现出自己喜爱的纹样内容和排列组合规律,创作出丰富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但是对美术节奏在生活中的应用上,学生还缺少细心的观察和发现,但在教师课件展示和引导下,使所学内容与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没有留下什么缺憾。这是一节成功的绘画设计课。

9、小学美术《色彩的冷暖》的教学反思

  一、发现问题:

  在《色彩的冷暖》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四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似乎缺乏激情,尤其是对教材上的内容他们也似乎是非常的“清楚”,感觉过于“简单”,总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课堂教学活动问题频频出现。具体表现在老师讲解学生自己看书;到实际练习了学生不按要求操作;我把部分学生作品频频出示以便让学生从中明确要学的知识点,但效果相反只是笑声不断纪律更乱。整堂课下来我感觉到较难把握,尤其是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想法。

  二、确定问题:

  通过查阅了网络教学中对小学美术的改进要求,对照实际我确定了问题的所在:主要是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感性的缺乏,不知道怎样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对学习美术失去了兴趣。其实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是以实践操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抓,但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缺乏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学生在作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也就失去了对美术课的兴趣。而作为教师不能用一种所谓的标准去教,而应在教学中勇于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心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

  深刻反思之后,更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心态以及对美术的认知水平,于是我在第二天特意找了几位学生交谈,从沟通中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

  从学生方面:1、通过欣赏、了解名家名画,叙述艺术家们的光辉人生。用美的作品熏陶、感发学生。2、引导学生对范作进行鉴赏:可以赞赏,可以批评,可以临摹,更可以改头换面,或者“移花接木”,或者创造更新更美的形象来替换它、否定它。充分让学生的心灵说话,让学生的作品说话的自主性、主体性。

  教学方面:我把课程作了调整修改,认为色调练习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冷、暖色调的辨别能力和运用能力,油画棒同样能达到教学目的,既然学生提议用油画棒,在不影响教纲要求的同时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愿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教案作了适当的调整:1、改用学生喜欢的美术用具;2、增加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暖色中的红色我用专业词写在黑板上:深红、朱红、大红;而黄色:土黄、中黄、淡黄、柠檬黄;绿色:深绿、中绿、淡绿、橄榄绿、草绿;蓝色:普蓝、深蓝、棝蓝等等,学生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有些学生很认真的记了下来;3、教学中增加了图案的设计创造一例,让学生在优美的图案中进行色调运用,这样既达到了教纲要求同时又拓展了知识点,更符合小学的教学改进要求,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锻炼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拓展和操作能力的设计。


10、小学美术《纸品乐陶陶》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利用各种纸材进行艺术造型的有趣活动,根据材料性能运用合适的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所表现的形象装饰性较强,能够产生浅浮雕的效果。纸条具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张力,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卷、折、压、扭等基本制作的方法,如卷是将纸条由大而小反复绕卷,不断拉紧,将其卷拉、挤压成圆柱状,这是塑造圆、弧、涡等形态的母体。

  教学中,我让学生先随意的折编纸条小零件,在制作中了解基本方法;接着,让他们根据自己折编的纸条进行大胆联想,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随后,再引导学生根据组合零件的形态变化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限定的时间内共同创意、构思一件新作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即掌握了纸条工艺品,也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创造思维。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更深刻体会到分组合作练习这一环节安排的重要性,无论是讨论还是美术创作,合作学习能开启学生的新思路,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从旁协助、引导的角色。学生之间积极地讨论、交流、创作,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当然,这里也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这种场合下也只是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学生在这里体验到了平等、民主、友情,也体验到了在集体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这种合作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事实上也证明了他们在这种欢快的环境中被激发了潜能,张扬了个性,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

  本课是湘版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三课,是一堂手工课。而手工课最紧张的就是时间,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准备好这堂课所需要的材料,原本以为没几个同学会响应,但走进教室几乎每个同学面前都有一堆彩色皱纹纸、还配好了剪刀、胶水和双面胶,整堂课上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创作欲望很强,互动非常热烈,搓、卷、折、压、扭、揉等方法运用恰当,个个都是能手,学生创作也是各有千秋,不拘于教材,有的制作钟面、有的制作动物、还有的制作卡通和人物,令我折服。可惜的是时间有限,部分同学的作品未能完成,个别作品底稿设计还缺少创意。

  我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我想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11、小学美术《快乐的回忆》教学反思

  纸版画制作的方法很多,我在教学之前尝试了几种简单的方法,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选择了用纸板进行绘画剪贴再拓印。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生活中的趣事,通过展示、讲解,让学生了解几种常用的纸版画制作方法。

  因为三年级时所学的《天然的斑纹》一课,已让学生了解了“拓印”这种绘画表现形式,所以对于纸版画,学生通过我的讲解、演示,很快便理解了剪贴制作的原理,学生兴趣浓厚,纷纷制作出了合格的底版。在学生拓印时,我引导学生采用反复拓印的'方法,来弥补因为时间关系而造成的底版上人物景物制作太过单一的缺点,使画面显得丰富了起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着拓印成功的喜悦,感受着纸版画的特殊效果。我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却并没有完全采用这种方法,而是把凸版和凹版相结合,制作出一幅特殊的纸版画作品。

  我想,怎样让学生的纸版画表现形式和表现效果变得丰富多样一些呢?制作工具和材料不难找到,难在该如何引导和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对材料工具进行创造性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

12、小学美术《百变团花》的教学反思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比如,我在教《百变团花》时,先播放幻灯、音乐把学生带进了剪纸世界,这种形象逼真的方式比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要好得多。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因此,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地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才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为老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唯一规范。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