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一等奖

2023-07-07 09:30:11

  三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一等奖

1、三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一等奖

  本课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这篇散文由9个或长或短的段落错落成章,却又形散而神不散。开篇由两个设喻精巧的疑问句引领全文,接下来,用是春天的竖琴、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也就不露痕迹的回应了开篇的问题。结尾是作者由衷的赞美,直抒心意,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已经流进了爱上它的人们的心中,已经为它深深着迷、沉醉。课文结构清晰,线索明朗,文字优美,韵味无穷。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紧紧相连的。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词句,并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再糅合了作者浓郁的喜悦、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怀。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具准备: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 弦 纤 和(多音字) 袅 茵 掬 裹(衷) 淌(躺) 犁(梨) 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

  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

  (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如果没有明显的错误,就不要否定学生或幼稚或离谱的回答,因为这是孩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即使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教师要重在适当引导,而不是强调唯一答案。也可以就此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完整、准确地表达。)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课件展示。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

  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5、小组自学: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6、教师提问:

  课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

  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

  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2、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形近字组词:

  梨 鞠 纤 瓣 鸟 裹 琴 犁 掬 迁 辩 袅 衷 铃 辫 衰 辨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什么声音?

  竖琴

  沉醉

  什么光芒?

  明镜

  教学反思: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丽,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有句式的重复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

  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包括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性的自学朗读和课后巩固性的朗读;课堂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熟悉生字词的字音,初步了解课文意思、课文结构,以及初步感知课文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让学生有感情、有意境的朗读。另外在本文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在预习中,在朗读中,在小组活动中,在各个思考问题的设置和回答的过程中,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再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串讲课文,教师只要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学生就能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的与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

2、三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运用摘录笔记自学生字词。

  铃铛、丝绸、绚丽、流淌、琴弦、敲打、节奏、应和、纤细、催促、开犁、沉醉、袅袅炊烟、绿草如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如诗如画的意境。

  3、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言、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

  4、体会文中多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言、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多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对比感受对于此文的学习会比较有效。

  切入举偶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春潮》的宏大气势。本节课,我们再去领略别具风姿的《三月桃花水》。

  你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

  学生各抒己见。

  其实,“三月桃花水”即春水,文章让这个名字更加富有诗意,更加优美、宁静。一弯小溪潺潺流过,叮咚作响,那份宁静与优美会时刻萦绕在你我心间。

  2、老师范读(配乐)

  学生听过谈感受。(神奇、千变万化……)

  (通过范读课文,让学生领略那如竖琴般婉转、如明镜般夺目的三月桃花水,创设如诗如画的课堂意境。)

  对话平台

  一、自学

  1、学生自读,读正确、流利。

  2、汇报读文。

  提示:其中“纤、和、种、盛、呵”为多音字。

  形近字:裹、衷瓣、辨

  3、随堂检测。

  二、交流

  1、文章写得很美,你们读够了吗?

  没读够,那是自然的。让我们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汇报读。

  学生汇报自己喜欢读得段落,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赛一赛、评一评,看谁读得好。读到一定数量时,要让学生谈一谈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

  (学生可从内容上、情感上、表达手法上、表达效果上……来谈。)

  3、教师相机引导。

  A、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完成书后思考题2。

  一方面写声,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二方面写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三方面是对全文的总结,赞扬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叫人沉醉。

  B、增强对文章语言美的把握,体会文章中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如:呵,河流醒来了!用拟人化的写法把被束缚一冬的河流写活了,一个“呵”字也写出了作者惊奇、兴奋的心情。

  ……

  4、赛读,积累感悟。

  三、延伸

  对比读《春潮》和《三月桃花水》。

  体会两篇文章截然不同的意境。

  四、小结

  在用词方面,《春潮》用“冲开、山崩地裂……”写出了势不可挡的阳刚之气;《三月桃花水》则用“流淌、回旋、袅袅……”写出了秀丽、清柔舒缓的阴柔之美。

  在语速上,《春潮》读得急促些,《三月桃花水》则舒缓些。

3、三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具准备: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学重点:

  重点是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在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如果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语言应力求优美,从与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几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水声如音乐)

  (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

  三、精读悟情

  师: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4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得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3段,全班感情朗读第4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4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认字、读书就行了,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西,发展学生的思维。即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创造思维的培养。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思维等容易忽视的问题。]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7—9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4、三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写景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背诵喜欢的段落;

  2、继续学习针对课文的层次结构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学习旁注心得笔记。

  教学重点:

  重点是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在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课前准备: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预习检测

  1、师:学习了春潮,我们感受到了春潮的势不可挡,不可抗拒的力量。今天我们走进《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另一幅画面。

  (农历三月江河水涨,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所以被人们称桃花水或桃花汛。)

  2、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学生相互评价。

  (2)、开火车读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注意;琴弦、应和的读音

  (3)、在学习《春潮》时,我们学习了一把金钥匙,尝试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我们一起回顾下(出示)。为了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条理,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对《三月桃花水》可以提出哪些疑问呢?

  出示问题:①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②三月桃花水是怎样的?

  ③作者笔下的三月桃花水为什么这样美?

  二、深入文本,课内探究

  1、出示课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和下面两句话相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2、指名汇报,随机指导在第3、4自然段旁边写“声音”,在5、6自然段旁边写“光芒”,在7、8、9自然段旁边写“赞美”

  3、展示交流,品读感悟

  (1)水声如音乐

  默读课文3、4、自然段,完成填空

  是_________的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是可以换成那个词?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划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有节奏的鼓点、水波声、鸣响、低语、叮咚、铃声、水浪

  小结:这些可爱的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了村边,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配乐生读3、4自然段)

  (2)水清如明镜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映照着蓝天,你从这面明镜中看到了什么?

  引读:它看见……它看见……它看见……它看见……

  三月桃花水仅仅只是看见这些吗?从哪里看出来?(有……号)

  小练笔:(自己完成)

  出示填空:是啊!三月桃花水它看见……;它看见……;

  它看见……;它看见……

  过渡:我把看见的美丽景色制成了图片,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把刚才的小练笔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互相修改一下。

  小结:所以说,(出示)三月的桃花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春天画卷。

  4、对比阅读,感受风格的不同

  1、师:“三月桃花水,我们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诗情画意,处处洋溢着阴柔之美。女生配乐朗读三月桃花水第3————6自然段。(生谈感受)

  2、孩子们,还记得气势磅礴的二月《春潮》吗?让我们一起朗读《春潮》第3自然段,再次感受春潮不可抗拒的威力。(男生读)

  三、总结课文课堂检测

  1、总结:孩子们三月桃花水像竖琴,像明镜,更像一把小提琴,弹奏着春天美妙的旋律。因此,作者赞美

  (引读):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2、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说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课文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因为桃花水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美丽,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四、拓展延伸

  思考

  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三月桃花水》

  语调舒缓,如轻柔的小夜曲,表现出秀丽阴柔之美。

  《春潮》

  语调急促,如大江东去,势不可挡,表现出雄健的阳刚之气。

  板书设计:

  是春天的竖琴

  三月桃花水

  是春天的明镜

5、三年级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三月桃花水》是北师大版试验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春水图。课文篇幅虽然较短,但由于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多种句式,语言优美,适合学生反复品读,积累语言。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易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认真阅读,边读边思、边思边圈画,综合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具准备: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难点在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如果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语言应力求优美,从与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几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水声如音乐)

  (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

  三、精读悟情

  师: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4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得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3段,全班感情朗读第4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4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认字、读书就行了,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西,发展学生的思维。即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创造思维的培养。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思维等容易忽视的问题。]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7-9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点评:

  1、以读为本贯穿课堂始终,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读的指导手段丰富多彩,重视了默读的训练,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这有利于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有利于培养语感,加强情感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师把握住了这一点,没有因泛泛的拓展、想象、联系实际谈感受而占去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2、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具有启发性(激发思考)和开放性(各种角度寻求答案;富有引起对话的魅力)的问题,给学生以广阔的读书、思考空间,鼓励自由学生发言,自由交流,自由质疑,以各人独特的生活经验、感受和体会相互启迪。如:“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个牵动着全段的问题,几乎从整段课文中都能找到有关句子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但给学生创设了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也会使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的共鸣等多方面谈自己感动的原因,让多个孩子交流感受,读议结合中,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对话的舞台。教师还重视指导默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

  3、体现了学习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无论是创设情境、识字、阅读还是说话,处处体现了方法与过程的指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6、四年级语文课《三月桃花水》教学反思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丽,还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有句式的重复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

  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贯穿课堂始终,首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包括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性的自学朗读和课后巩固性的朗读;课堂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熟悉生字词的字音,初步了解课文意思、课文结构,以及初步感知课文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让学生有感情、有意境的朗读。另外在本文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给学生给学生以广阔的读书、思考空间,鼓励自由学生发言,自由交流,自由质疑,以各人独特的生活经验、感受和体会相互启迪。

  让学生在预习中,在朗读中,在小组活动中,在各个思考问题的设置和回答的过程中,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再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串讲课文,教师只要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学生就能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的与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

7、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本次练习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五项内容。所安排的内容与本组专题紧密联系。

  1、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说我自己”。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教材对如何介绍自己提出了要求,“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对如何听别人介绍也提出了要求,“要注意听”,看看“有哪些补充”。教师要把握好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你对自己是不是很了解?自己性格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平时别人是怎样评论自己的?然后,抓住自己最突出的一两方面特点,同桌或小组互相介绍、评议。教学时,教师可以范例激趣,引入情境,归纳出介绍自己的一些方法。如,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在同桌练说、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以推荐同学在全班作自我介绍。注意在自我介绍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大家进行补充、评议,也可以让被评议的同学再说说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议是否有道理,在听、说、评中进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

  为了增强口语交际的趣味性和目的性,老师要努力创设一些生动活泼的交流形式。如,模拟课余兴趣活动小组招收新成员,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主考官或应试者,进行一场竞聘面试,引导学生在对答交流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2、习作:

  中年级习作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课前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有关写自己的文章,以启发思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胡编乱造。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紧密结合。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然后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教材里列举的三方面的内容,提示了习作的不同角度,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可以是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如《爱笑的女孩》;也可以是多角度介绍自己,如《这就是我》。

  3、我的发现:

  安排的是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对比的两组句子。教材编排的这两组句子,第一句分别是从课文《南辕北辙》《想别人没想到的》选取的原句,都是否定形式的反问句;第二句是根据这两个反问句转化成的肯定句。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感知反问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发现每组句子的意思是相同的,但在语气上存在差异。但不要讲解修辞知识。

  在学生初步感知反问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化练习。老师可以先说几个学生易于理解的肯定句,让学生试着改成反问句,如,“认真学习正是好学生的表现。”“翠鸟美丽机灵,我们喜欢它。”分别可以改成“认真学习不正是好学生的表现吗?”“翠鸟美丽机灵,我们能不喜欢它吗?”然后让学生互相举例并变换句式,以加深对反问句的感悟和理解。

  4、日积月累:

  “读读记记”选取的是课文里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这些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积累这样的词句,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语言现象,使学生领悟语言更多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可以读一读,记一记。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再举出一些这样的句子进行交流,但不要讲解修辞知识。

  “读读背背”选取的是五句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学习这些谚语,重在鼓励学生熟读背诵,在读书、背诵中体会,教师不要过多讲解谚语的意思。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最好引导他们讨论解决。还可以鼓励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思想方法的谚语,以不同的形式组织同学交流。

  5、成语故事:

  《买椟还珠》选自《韩非子》,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人。这个故事生动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引发思考,体会其蕴含的道理。成语故事的教学应与略读课文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学成语故事,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如有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小组里或同桌讨论,然后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8、六年级语文下册《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桃花心木》是一篇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的文章,作者林清玄借种树喻育人。写了一位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层层铺垫,深挖中心

  我先让学生找出种树人是如何培育桃花心木的段落,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种花养草的经历谈如果换成你会怎样培育桃花心木,得出种桃花心木的人培育桃花心木没有规律性,这一铺垫让学生产生了矛盾心理,种树人这样做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在此时,我利用课件出示重点段落,让他们边读边悟种树人说的一番话,让学生谈出种树人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并让他们联系实际谈谈“不确定”指的是哪些因素,树的“不确定”及人的“不确定”分别指什么,让他们自己从文中找到答案,领会出文章的写作用意,教师此时只起到了牵针引线的作用,把发言权完全交给了学生。

  二、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在课前我就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朗读,学生用奇怪的语气朗读浇水的句子,让学生相互评价朗读结果,在语气不到位的情况下再及时点拨。对种树人说的一番话,也让学生反复揣摩语气来读,让学生读出并感悟出作者的写作用意。由于朗读充分,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自然的`明白了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也就顺利得以解决。

  遗憾之处学生谈体会时浅尝辄止,联系实际挖掘中心时,让学生谈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正面事例,学生尚能谈出体会,若能从反面谈谈一些人被优越条件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等反面事例,学生深悟中心的效果会更好。

9、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桃花心木》的教学反思

  今天讲到《桃花心木》一课时,期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读文,带着这样的问题,当你通篇读完后,你觉得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只要用心读书的孩子,问题很好解决,很明显,大家一直认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这个句子不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我便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教学。这句话的一个关键词又是什么呢?孩子们反复读了两三遍,已找到了答案,迫不及待的告诉我是“不确定”。是啊,生活中的不确定太多太多,在文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桃花心木苗的生活不确定,用心读书的孩子们找到了根据,说出了理由。这些不必细说。

  把握人文目标,激发学生情感,自然到了火候,由树我们也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人,联系我们自己的生活实际,你的生活也定会不确定,在不确定的生活中,你是怎样做的?是否经得住生活的考验?是否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是否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是否在此基础上努力生长?当然这一连串的问题是相关联的。其实孩子们都有话可说,觉得很多事情似乎难于启齿,在我的一再引导下,孩子们还是没有勇气站起来谈到自己的“生活逆境”。在我的一再鼓励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仍没有站出来,我冒昧的点到了张XX的名字,她怯生生的谈到了她的生活,尽管语言有些支离破碎,当然这不是她平时的水平。她的情况我十分清楚,在我的帮助下,她完成了一次超越自己的心声流露。“爸爸得病后,我觉得天都塌下来了,爷爷上了年纪,腿脚不便,我们家本来就不富裕,现在更是雪上加霜,从爸爸得病那一刻起,我暗暗下决心,以后我一定好好读书了,再也不贪玩了,我要努力学习,找到工作,改变我们家现在的样子…”

  感谢她,我话音刚落,掌声已经响起来了。在不确定的生活中,你变得坚强了,懂事了,很大的收获,是一笔财富。

  有一个开头的,大家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看透了大家的心思,我也不再点名了,想说的便主动站起来交流了,李XX也谈到了他的生活环境,不确定正是姥爷的离世,他十分悲痛,因为是姥爷一直把他带大的,妈妈的改嫁似乎对他打击也不小,他也信誓旦旦的说,“我也不知将来干什么好,我只想好好学习,不给妈妈惹麻烦,想姥爷,我要更听姥姥的话…”又一次掌声雷动,我不知道大家是佩服他的勇气,还是和他有类似的'经历,产生了共鸣?还是被他的真情实话打动?总之,掌声许久。

  孩子们的所想所思在笔尖流淌,停笔片刻,如释重负,眸子也明亮了许多,看到这一切,我似乎也看到了他们的未来,她们才是一棵棵真正的,能经历风雨的“桃花心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