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教案一等奖设计
1、《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材分析
一、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小学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二课,本单元从地球运动所引起的自然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本课由从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世界各地存在时间差,北京和纽约昼和夜刚好相反这些现象开始,通过研究得出这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而且在不停的自转造成的。
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这一事实来开头,引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第二部分用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为下面几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 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认识地球仪,了解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能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纽约的地理位置。
过程与方法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⒉学生能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探究出纽约和北京的时间刚好相反的原因。⒊学生学习模拟实验,能围绕研究课题有条理地进行实验。⒋学生能够对“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纽约是夜晚时,北京是白天”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培养、促进学生乐于研究有关地球的问题的兴趣。⒉培养学生科学学习中,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三、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能够对“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这一事实做出自己的解释,从而理解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地球仪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应突出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法设计
明确事实,提出假设和模拟实验,验证假设是本节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创设情景质疑激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等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同一时刻,世界各地的时间会不一样。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因此对于问题的提出,我采用创设情景,由问题引领,得出初步的假设和解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中营造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的问题质疑氛围,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来肯定自己原来的假设,最后再选出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探究结果。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正确观点的认识,又通过这些观点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行为和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教法我设计为实验探究法、质疑诱导法相结合,组织学生获取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提升了科学味。
教学准备
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每组1个,小球每组1个,手电筒每组1个,实验记录单每组1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玩地球仪。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小组同学充分观察地球仪,并让学生放开说:“你们小组在地球仪上看到了什么?”
新课开始:一、明确事实,提出假设
1、课件出示北京小朋友和纽约小朋友打电话的画面:“早上好!”“晚上好!”你看到怎样一个情景?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创设情景,由问题引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2、师打“?”当纽约是早上时,在北京却是晚上。你们认可这一事实吗?
3、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地方,用红色的笔圈出来。你们能试着来解释一下这一现象吗?
4、认识地球仪。
看地球仪上还有什么?(让学生充分观察地球仪,并重点认识赤道,经线,纬线.)(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
二、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1、看看刚才的假设,能不能用实验来证明呢?老师现在手里有一个小球和一个会发光的手电筒,你也可以利用你身边一切能用的工具,怎么来证明呢?我们先来制定小组的实验计划。
2、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3、全班交流汇报(2组)修正实验方案
4、小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验过程。)
在实验时还要注意什么呢?按照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师巡回适时指导。(注重实验的有效性。)
5、汇报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请小组边汇报边演示,其他同学评价、补充)(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倾听、评价的能力。)
得出结论:同一时刻,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晚上(板书)
6、Δ想一想:太阳和地球的位置是怎么样的时候,北京是中午12点呢?此时,纽约又是什么时间呢?(师边说边板画)
Δ当太阳和地球的位置怎么样的时候,纽约是中午12点?此时的北京是什么时间呢?你们能像老师那样用图表示出来吗?(指名板画)
7、全课小结。
8、2007年世界各地的新年钟声会在同一时刻敲响的吗?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吗?
三、总结拓展延伸
四、猜一猜,老师今天最喜欢哪一个小组?哪一个同学?为什么?(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想,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而且在教法设计上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依靠学生的质疑、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形式来获取和掌握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2、《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随文识字、理解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和感悟“有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学准备:
小蜜蜂、小燕子、小鹿板贴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谈话解题,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美丽的世界。那么,你认为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呢?(生各抒己见)
板书课题: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现在,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看看森林里的那场动物智力比赛中小动物们找到的答案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看课文,自由、轻声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标出自然段。
2 接下来,老师想请几名同学读课文,注意听要求:看谁能读得正确、流利,而且声音洪亮。谁有信心?(指名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全班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都有谁参加了比赛?(生自由发言,师板贴小蜜蜂、小燕子、小鹿图片)
三 、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过渡:(指板书)“孩子们,瞧,他们个个像赛场上的勇士,就要整装出发了!那么,他们是怎样寻找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的.?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4、5、6自然段吧!”
学生汇报交流:
1 谁能把小蜜蜂寻找美的那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2小燕子是怎样寻找美的,你找到了吗?(第五自然段)
3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小鹿在比赛中的表现。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第六自然段。(出示课件:读一读,体会一下小鹿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是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动笔画一画。)
四 角色朗读,揭示中心。
1 分角色朗读。
2 拓展练笔:
课文中“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小鹿放弃比赛去就小刺猬;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小伙伴哭鼻子时轻轻递上一块手帕;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同学们,你愿意将这首传递爱的小诗继续写下去吗?那就把它写到今天的日记里。
五 总结全文。
同学们,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美好的事物,他们装点了我们生活,让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而这其中最美的是那看不见、听不到,但它却让我们感受得最真切的—一颗美好的心灵。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同学朗读全文,读出感情。
二、积累内化
1、学生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2、完成课后第三项练习。
三、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巩固识字。用同学互读、小组赛读等游戏方式巩固识字。
2、学习新偏旁部首,指导书写生字。
3、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的字形特点,说说写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4、学生练写。
四、实践活动
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写到你的日记上。
板书设计:
小蜜蜂 颜色
小燕子 声音
小 鹿 心灵
3、《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5课 最后时刻
教材分析:课文生动地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的情景,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无比忠贞、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学情分析:当代的孩子对革命时期的故事了解很少,革命家所表现的崇高的品质他们不一定理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2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革命者的敬仰,学习作者以饱满的激情,用悲壮的色调,突出主人公对革命无比坚贞的的描写的方法。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对革命者敬仰的情感。
重、难点: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件中体会革命者的精神,学习描写人物心里、表情的句子。
教具:搜集有关革命者为革命视死如归的名言警句。
教法:朗读法。 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学生汇报有关革命者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的名言警句,请学生谈自己对革命者的敬仰,再板书最后的时刻。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阅读思考。
1.在江姐就义前本文介绍了她那些事情?
2.在这最后时刻江姐心里会想些什么
3.描写江姐的神情、动作和语言的句子画一画,并体会江姐的所表现的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以上问题,并讨论和交流,汇报时结合文中的重要语句,教师相机训练朗读。
启发学生思考:1.你从江姐身上看到了她的那些品质?
2.在最后时刻江姐和狱友的心里又是怎样的? 3.江姐是怎样巧妙处理文件的?
4.在与战友话别时,江姐的那些举动令你感动?
4.领悟写法:此故事,先写了什么,接下来又是怎样写的?怎样巧妙表达人物的品质的.?
读文,带着崇敬的心情及平缓的语气读。
5.思考总结:读了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获得的最大启发是什么?
五:作业: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第二课时
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课堂迁移:
1.识字写字:注意字黎,注意强调书写习惯的培养。
2.自选词句。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
(1)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是要参加
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2)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时候,都应该脸不变
色,心不跳﹗
4.实践活动:
让学生复述江姐的故事和自己所了解的《红岩》的其他故事。
5.课下阅读《红岩》这本书。
五:作业: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板书:
敌人提押江姐
最后时刻 江姐巧妙处理文件认真整理着装 视死如归
与战友深情话别 从容就义
挺立 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4、《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庇米约合不兜姆椒ㄑ习本课的生字。
2蹦茏プ≈氐愦示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想象“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感受发射场面的壮观,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3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4彼鸭相关资料,完成课堂练笔。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壮观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自豪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参与,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感知内容
1苯涣髯柿希和学们,昨天我们查了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前苏联、美国……)
2币入课题。飞天,是多么让人激动的梦想啊!你们知道吗?进入新千年,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梦,还记得是哪一天吗?(20xx年10月15日)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弊执嗜隙痢W蛱煳颐窃は傲丝挝模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字词卡片,指点认读。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4备兄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吗?
二、理清脉络,直奔重点
1弊远凉椿:默读课文,把让你感动的地方用“”画出来,画好之后,读一读,体会体会。
2碧致劢涣鳎耗憔醯媚男┑胤饺媚慵ざ?从15日凌晨4时到16日6时54分长达26个多小时里,作者写了哪几个时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00,6:15,7:30,9:02等等。)
你们很会读书,对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在这些时刻里,你觉得最让你激动的又是哪里呢?(从倒计时开始到火箭升空)
三、切入重点,自读自悟
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就要变成现实,这怎能不叫人激动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最激动人心的场面。
1蹦读4、5、6段,边读边想,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读一读,反复体会。
2备据学生反馈,相机引导重点词句的学习。
(1)10秒倒计时。
多媒体配图(字幕):“现场指挥员不时传出的各种指令……5,4,3,2,1。”
①引导想象:此刻,看着高高耸立的“神舟”五号,人们会想些什么?(激动、紧张、担心、期待、幸福)
②你们体会得很好!谁能把你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抽读、齐读)
③千年的等待,千年的梦想,在今天,在这一刻,就要变成现实,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引读10秒倒计时,紧接着展示飞船升空录像。
(师配乐解说:伴着浓烟,伴着巨响。“神舟”五号稳稳地冲向了辽阔天空。全世界为之瞩目,全中国为之雀跃……)
(2)火箭点火升空瞬间。
多媒体(字幕):“只见发射架两边淡黄色的浓雾腾空而起……‘神舟 五号稳稳地冲向辽阔碧空。”
①多么感人的瞬间,多么壮观的场面,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吗?请同学们自己边读边体会。抽读,评议。“腾空而起”、“震耳欲聋”、“稳稳地”这三个词要重读,才能体现出声势的壮观。
②自己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
③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齐读。
同学们读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酒泉发射中心和作者一起感受到了火箭点火瞬间的壮观场面,这的确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接下来,我们再去感受一下“神舟”五号在天空描绘的那一幅美丽的图画。
(3)飞船在天空中的变化。
多媒体(字幕):“9时02分……成为太空里一颗晶莹夺目的星。”
①默读这段话,画出让你激动的词句,边读边体会。
②你能有感情地朗读给同桌听吗?读完后交流各自的体会,互提意见。
③谁来读?其余同学闭上眼睛专心听,想象那美丽的画面。
讨论:“好像银练当空舞”中的“银练”指什么?
联系前后文,从“晶莹夺目”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④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画面啊,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齐读)
四、小结全文,引读最后一段
多媒体(字幕):“啊,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自强梦!”
1币M着这颗晶莹夺目的星,人们流下了幸福的泪花。让我们一起朗读。师引读,生接读。
2毙〗崛文。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我们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五、复习检查
1蔽颐茄习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你能动情地复述一下课文吗?
2敝该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及时纠正字音。
六、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学生自由朗读—抽读—引背—齐背。
2笨挝闹泻芏嗟胤蕉既梦颐羌ざ,你愿意把让你感动的语句抄写下来吗?
七、交流资料,拓展视野
1闭故就计:同学们,这就是“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举国欢庆的场景,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同学说吗?
小组内讨论,然后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汇报。
2“嫦娥奔月”的梦想已变成了现实,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梦想成真的事例?给大家说一说。
八、正确抄写生字词语
九、课堂小练笔
请你以“读《激动人心的时刻》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8 激动人心的时刻
(20xx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飞天梦 凌晨4时
6时15分
7时30分
9时02分
16日6时54分
自强梦
5、《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5课 最后时刻
教材分析:课文生动地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的情景,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无比忠贞、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学情分析:当代的孩子对革命时期的故事了解很少,革命家所表现的崇高的品质他们不一定理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2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革命者的敬仰,学习作者以饱满的激情,用悲壮的色调,突出主人公对革命无比坚贞的的描写的方法。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对革命者敬仰的情感。
重、难点: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件中体会革命者的精神,学习描写人物心里、表情的句子。
教具:搜集有关革命者为革命视死如归的名言警句。
教法:朗读法。 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学生汇报有关“革命者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的名言警句,请学生谈自己对革命者的敬仰,再板书“最后的时刻”。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阅读思考。
1.在江姐就义前本文介绍了她那些事情?
2.在这“最后时刻”江姐心里会想些什么
3.描写江姐的神情、动作和语言的句子画一画,并体会江姐的所表现的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以上问题,并讨论和交流,汇报时结合文中的重要语句,教师相机训练朗读。
启发学生思考:
1.你从江姐身上看到了她的那些品质?
2.在“最后时刻”江姐和狱友的心里又是怎样的?
3.江姐是怎样巧妙处理文件的.?
4.在与战友话别时,江姐的那些举动令你感动?
4.领悟写法:此故事,先写了什么,接下来又是怎样写的?怎样巧妙表达人物的品质的?
读文,带着崇敬的心情及平缓的语气读。
5.思考总结:读了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获得的最大启发是什么?
五:作业: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第二课时
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课堂迁移:
1.识字写字:注意字“黎”,注意强调书写习惯的培养。
2.自选词句。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
(1)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是要参加
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2)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时候,都应该——脸不变
色,心不跳﹗
4.实践活动:
让学生复述江姐的故事和自己所了解的《红岩》的其他故事。
5.课下阅读《红岩》这本书。
五:作业: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板书:
敌人提押江姐
最后时刻 江姐巧妙处理文件认真整理着装 视死如归
与战友深情话别 从容就义
挺立 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6、《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义。
2.能够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小组学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3.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拓宽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过升旗仪式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1—3自然段,思考:升旗仪式之前,广场上是怎样的情景?
(重点体会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人们静静等候时的期待心情。)
2.观看升旗仪式的录象,看后发问: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观看录象后的感受,小组学习4、5自然段。
※学习要求:先读一读原文,体会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可以在书上画一画,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或读书,或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的演示文稿,引导学生感悟。)
三、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四、再谈一谈曾经参加升旗仪式时的感受。
板书设计:
18.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庄严肃穆
威武整齐
气宇轩昂
激动人心
课后反思:
《国旗和太阳一同或起》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绘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写出了人们崇敬、激动的心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导人:我们每周一都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也有参加过或观看过其他场合的升旗仪式的,请谈谈你的感受。因为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在讨论这个话题时,这生也比较踊跃,纷纷谈到了自己记忆中令人激动的升旗仪式:奥运会上、天安门前、香港、澳门回归时等等。此时教师继续引领学生进人课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情,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进入课文后,首先引导学生学习l、2、3段,在读中思考:升旗仪式之前,广场上是怎样的景象?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了文章内容,并能从重点文字和关键的'标点符号中体会出广场的气氛庄严肃穆,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期盼着升旗仪式的开始。当学生带头自己的这些体会再读课文时,能够看出他们已慢慢地进入角色。
第4、5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们也都期盼着升旗仪式的开始时,教师适时地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实况录相,并配以慷慨激昂的讲解,让学生们亲眼看一看气宇轩昂、英姿疯爽的战士,亲耳听一听有力的脚步声和雄壮的乐曲声,亲身体会一下升旗仪式的庄严、神圣。以此点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掀起学习的高潮。但是在当天的课堂上,由于电脑的故障,播放的录相只有画面和微弱的声音,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其实如果将电脑重新启动一下可能会恢复正常,但当时不够冷静,没有灵活处理。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要学会灵活机智地解决突发情况,学会随机应变。
看完录相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与神圣,体会人们激动不已的心情。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始终遵循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懂课文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再带着感受读。学生都能够比较充分地谈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教师结合课文最后一句发问:国旗为什么要和太阳一同升起?学生的回答谈到了国旗的重要意义,谈到了和太阳一同升起意味着祖国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
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真切地体会到了各项旗仪式的严神圣,进一步认识了国旗的重要性。这堂课也激发了学生对国旗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
7、《奇妙的童话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理念:
第三单元是以中外童话故事为主题的一组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也是内容之一。(教材p45)
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知识文学宝库,为了引导学生由走进文本到感受文本体验文本走出文本感受快乐感受生活,走进社会大语文天地,我设计了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抓一条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主线。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设计中力求体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了解童话的内容,感悟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2、 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尽情体验童话的乐趣,提高阅读积累能力,培养听、说、读、写、演的能力。
3、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在熟读本单元内容和阅读课外童话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形式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乐趣。
教学难点:
讲童话、演童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言
浓浓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过渡: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她那优美的语言和动人的故事,引人入胜,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境界里感受其中的真,善,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去感受一下童话的魅力吧。
(自评:开门见山地导入,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展示交流
1、说童话。
师:近来,老师发现同学们的一个小秘密:在学习有关童话这一单元以后对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谁来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生畅所欲言)
(自评: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句话就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说:老师真牛,是怎么知道的?我就说:是老师观察到的啊!你们不是有好多的同学带有一些童话书来了吗?)
2、讲童话。
师:真了不起!没想到,同学们都读了这么多童话故事,真令人佩服!那你们谁愿意为大家讲一个?好!下面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学生思考)
师: 哪个童话故事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配上动作演一演。(学生很活跃)
(自评: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地进行或讲或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编童话。
同学们或创编或续写了不少童话故事,下面请同学来展示一下,其他同学当评委。(好多的学生想当评委)
(1)先回忆童话的特点,后据此点评:①主人公往往有超常能力;②想像丰富;③包含一定的道理。(板书)
(2)学生展示、师随机点评。
师:同学们真行呀!个个能说会道,还会画呢!下面请大家欣赏同学制作的手抄报。(事先布置学生准备)
(自评:这一环节给学生创造学习提供空间,发展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童话的理解和感悟。)
4、展示台。
出示童话手抄报,生介绍,师生共同点评。
( 自评:出示课前布置学生的作品,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
师: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童话故事,但这只是沧海一粟。走进童话世界,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只要你用心灵拥抱这片沃土,它就会让你的智慧之树开花。
四 教学反思: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来讲来演,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欣赏、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说说初读课文应该做什么?
1、标出自然段,画出认读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画出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自学情况
1、读认读生字词 理解词义。
2、按自然段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1、分组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五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五、
师: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请你快速的读读第七自然段看看魏格纳是怎样进行推理的。
出示幻灯,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六、出示课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
七、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八、留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
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选作)
【教学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但此文对于启发学生平时做事要仔细观察、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两个重点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2、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又做了什么?我在课前准备了大陆漂移的有关资料、图片和动画,通过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的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接体会魏格纳的发现。学生在读中感悟,在看中体会,同时领悟出观察仔细的重要性。
9、《一模不一样》的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教学督导,针对我教授的四年级课程。每一次督导都是一次磨练,一次进步,我很珍惜这个机会,以往被督导的课型多为“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课,这次选择了“设计应用”的领域课程——《一模不一样》。
本课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精彩。宁静夜空中的一抹弯月,平静湖面上鱼的跳跃,红花地里的一朵黄花。这些特异形打破了沉闷的规律,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将他们应用在设计领域,可产生画面的节奏感和形式美感。本课的教学要点较多,针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如何降低接受难度,又能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呢?现将我教学中较为有效地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一模不一样。
首先出示了很多一模一样的图片,如井然有序的建筑,一排排整齐的小树,穿着队服的运动员。然后出示一组与之前一组的内容相同,其中又有小变化的特异图片。导入今天的课题——《一模不一样》。通过对比,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回忆起身边的特异现象,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特异美。
二、特异图形的设计师由基本型、特异形和骨式构成的。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本课的重点,我设计了图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小组探索,希望通过同学们集体的智慧发现图片中的知识点。在小组探讨中,教师巡视辅导,也顺便了解同学们自主探索的学习效果如何。毕竟,教学设计只是预设,学生学情也会随时发生着变化,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发展状况,做好随时调整的准备。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个别小组同学对基本形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便做出了解释。帮助同学们完成表格填写。
三、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平面设计的内容,在一节课时间内学习并设计出特异构成图形是有一定难度的。
很多同学会分析图片中的基本形和特异形,自己设计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根据以上学情分析,我搜集了一些作家作品和学生作品,通过欣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四、本节课的内容是新鲜又令人惊喜的,知识点较多,课后的总结尤为重要。
通过总结能帮助学生梳理本课重难点,同时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我出示了一副几米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通过自己穿衣搭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了解设计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设计再有创意也不能本末倒置。
当然,再顺利的课堂也有其不足。本课在设计之初,有许多美好的设想,但是由于学情分析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造成一些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
一、一模不一样中的基本形和特异形的概念虽然不提倡跟学生讲明,但应当点一下告诉学生什么事基本形,什么是特异形。这样在分析图表时,学生就不会产生疑问,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教学时间。
二、在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特异形时,有同学回答:“看到一排排自行车中间有一辆汽车。”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的美术审美,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纠正不文明行为,也是美术教师的职责。
总之,通过本课的督导教学,通过自我反思我在教学中不断成长。感谢老师们的热情讨论和耐心指导。
10、《一模不一样》的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教学督导,针对我教授的四年级课程。每一次督导都是一次磨练,一次进步,我很珍惜这个机会,以往被督导的课型多为“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课,这次选择了“设计应用”的领域课程——《一模不一样》。
本课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精彩。宁静夜空中的一抹弯月,平静湖面上鱼的跳跃,红花地里的一朵黄花。这些特异形打破了沉闷的规律,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将他们应用在设计领域,可产生画面的节奏感和形式美感。本课的教学要点较多,针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如何降低接受难度,又能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呢?现将我教学中较为有效地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一模不一样,首先出示了很多一模一样的图片,如井然有序的建筑,一排排整齐的小树,穿着队服的运动员。然后出示一组与之前一组的内容相同,其中又有小变化的特异图片。导入今天的课题——《一模不一样》。通过对比,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回忆起身边的特异现象,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特异美。
二、特异图形的设计师由基本型、特异形和骨式构成的。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本课的重点,我设计了图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小组探索,希望通过同学们集体的智慧发现图片中的知识点。在小组探讨中,教师巡视辅导,也顺便了解同学们自主探索的学习效果如何。毕竟,教学设计只是预设,学生学情也会随时发生着变化,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发展状况,做好随时调整的准备。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个别小组同学对基本形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便做出了解释。帮助同学们完成表格填写。
三、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平面设计的内容,在一节课时间内学习并设计出特异构成图形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同学会分析图片中的基本形和特异形,自己设计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根据以上学情分析,我搜集了一些作家作品和学生作品,通过欣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四、本节课的内容是新鲜又令人惊喜的,知识点较多,课后的总结尤为重要。通过总结能帮助学生梳理本课重难点,同时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我出示了一副几米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通过自己穿衣搭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了解设计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设计再有创意也不能本末倒置。
当然,再顺利的课堂也有其不足。本课在设计之初,有许多美好的设想,但是由于学情分析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造成一些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
一、一模不一样中的基本形和特异形的概念虽然不提倡跟学生讲明,但应当点一下告诉学生什么事基本形,什么是特异形。这样在分析图表时,学生就不会产生疑问,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教学时间。
二、在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特异形时,有同学回答:“看到一排排自行车中间有一辆汽车。”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的美术审美,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纠正不文明行为,也是美术教师的职责。
总之,通过本课的督导教学,通过自我反思我在教学中不断成长。感谢老师们的热情讨论和耐心指导。
11、《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解读】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这个理念,始终重视“以读为本”,突出感悟;重视“三维”目标的评价,突出素养;注重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
1、紧扣“春天”,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意情感体验,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当中,我紧紧抓住了“享受春天”──“春天幻灭”──“再享春天”这一情感主线激发学生憎恶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感。先让学生学习改编的诗歌《享受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再学习课文1~4小节体会战争的苦涩,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最后,在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后激发学生说出心中的希望,停止战争,还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
2、“读悟”为主,促进内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本课教学设计中,阅读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诗文,享受春天
1、第一次到咱们四年⑹班上课,送给大家一首诗吧!诗的题目叫:《享受春天》
板书:享受春天
示:享受春天
蔚蓝的大海
是海鸥们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
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得发黑的夜空
属于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我们在鲜花中读书
享受春天……
2、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读通顺,能读出感情最好。
3、再读课文,选择你认为最美的一小节反复品读,边读边想象:读了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交流:
学生描述眼前的景色之后,读相应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在学生描述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并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描述想象中的画面,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与宁静。
5、齐读小诗,说说:
读了这首诗,你们想对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说些什么?
此处的说话训练让学生体会到享受春天的幸福和快乐,也为下文体会战争的残酷,不能享受春天的遗憾奠定情感对比的基础。
二、研读诗文,回味苦涩
1、是呀,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多么幸福,尽情享受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漠(……享受着出天)然而此时此刻,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在隆隆的战火中,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
2、示:诗歌1~4小节,自由读,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课件演示:战争摧毁了平静
随机重点指导朗读诗歌后两句。
当学生说到“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挤走了蜥蜴和甲虫的梦幻”时,教师追问:“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还挤走了什么?”
学生回答:“挤走了人和动物们的家园、挤走了宁静的生活、挤走了亲人的生命、挤走了快乐……”
“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
“痛苦、悲伤、憎恨,还有残缺的家庭、残缺的梦幻……”
通过观看战争的画面以及老师的引导,学生感受到了战争了战争强大的破坏力以及带给动物和人类的伤害,体会到了战争的苦涩,从而憎恶战争的情感早已悄然萌发!
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四小节有一个共同点?(每一小节都有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自己再去读课文,你能根据每小节的内容把作者心中的疑问说出来吗?
示练习:
为什么?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四句“这究竟是为什么?”语气一样吗?该怎么读?指导练习朗读。
这一练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一次次的提问和朗读激发出学生对战争的厌恶,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
4、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些问题我们无法解答,我们唯有通过朗读再次去品味战争的苦涩。齐读1~4小节。
5、读到这,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的吗?
示:我想对________说。
三、充满希望,再享春天
1、如果这时有个希望,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这是我们×年×班的孩子的心声,让我们说出我们的心声吧!
示:最后一小节,生读最后一小节。我想这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心声,让我们代表每一个善良的人,大声地说出我们的心声吧!生再读最后一小节。
3、我想有这么多人美好的祝愿,这些处于战火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摆脱战争,不再有战舰和水雷,不再有坦克和大炮,不再有频频发射的导弹,不再有到处散落的地雷碎片,不再有伤害,不再有痛苦,他们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板书:和我们一起。再读小诗《享受春天》。
4、反复引读课题:
我想不久的将来这些处于战火中的孩子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到那时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漠,美丽的夜空,绿茵茵的草地,所有美好的东西也会属于他们,到那时他们会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经过前两个环节情感的对比、积淀,学生情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自然地流露出希望战争停止,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心愿。
四、作业拓展(二选一)
1、就让我们带着美好的祝愿结束今天的这堂课,最后留给大家一个作业:上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请你把它写下来。
2、搜集、阅读一些关于战争的作品,然后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拓展作业环节,让学生搜集相关的作品,写下感受,可以促进学生对战争的多元理解,让维持和平的信念一直贯穿下去,融入内心!
【教后反思】
语文课要以情动人,不须明言。从这节课上,创设了“享受春天”──“春天幻灭”──“再享春天”这一情感主线激发学生憎恶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感。教师以情启情,以情动情,以情激情,以情燃情,整堂课情味盎然,情丝丛生。但语文课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这节课上,不仅有师生情感的互相激荡,还有师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四十分钟里,师生共同经历了享受春天的幸福,又遭受战争的苦涩,最后希望停止战争,重享幸福的春天。整堂课师生一起享受激情,享受心灵的震撼,享受和平的春天!
12、《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海底植物、海底的地形和矿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海面与海底的对比;动物们的声音;活动方式等)
2、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配以音乐,使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
六、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2、教师推荐的网页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
2、那么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视频录象)欣赏海底世界。
3、看完录象,你想说些什么?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字词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注意正音:“烁、属”是翘舌音;“缩、私、贼、藻”是平舌音;“旅”的声母是舌边音;“官、峡、窃、甲”都是三拼音。
3、请大家默读课文,在书上找一找能概括海底世界的特点的词语,把它画下来。(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三)、精读课文
1、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同学们,让我们快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去仔细看看吧!(轻声自读课文)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走)
(1)“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a、“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课件理解“波涛汹涌”。
b、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