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一等奖

2023-07-20 17:27:11

  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一等奖

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一等奖

1、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材内容简析: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它主要通过对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江南美丽的风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能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

  2、用自己的方式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三个偏旁。

  3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利用生活经验、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树木密、禾苗、江南、鱼米乡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结合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反复诵读,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读画画,理解课文。

  2、在指导学生认记字形时,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指导写字时,引导观察,范写指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学生喜欢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和背,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笔画、偏旁和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字形的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生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师:小朋友们坐过竹排吗?(板书:竹排)

  (如果有,请他来说一说,再出示课件。如果没有,就直接出示课件“竹排”。学生看图理解,随机正音:排。)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小小竹排画中游。(指名读课题,正音。)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起来,想想怎样才能认识它?(提示: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问老师或同学。)师巡视检查。

  2、小组内齐读,个别读,当小老师教读,评选出参赛选手。

  3、参赛选手读,其他学生评议、正音。

  三、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学生自由读生字词。并用自己的方式识记12个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

  2、同桌互读并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3、全班交流。

  4、认识3个偏旁,找找带有该偏旁的字。(课文中学过的、自己知道的)。

  5、结合课件、图片、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义。

  顺水流:可以请学生边读句子边用手势表演,然后自己读句子做手势最后共同边读边表演。

  树木密:先请学生说说,再出示课件,让学生懂得这是指树木多,枝叶茂盛,一棵挨着一棵。

  禾苗:你见过禾苗吗?(见过,就追问: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的?没见过,就带孩子们看看禾苗的图片。)最后引出:绿油油。你还见过绿油油的什么?

  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那个词与米有关?(鱼儿游,禾苗绿油油)教师介绍。(课件出示)学生读有关句子。

  四、学习写字

  1、比一比:口-日-中

  2、认识笔画横折和横折钩并书写。

  3、课件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字,引导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师范写。

  4、读一读: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5、描红、书写。

  五、扩展运用

  在生字卡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想想江南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在插图上画一画。

  第二课时

  预设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能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开小火车认读12个生字。

  2、游戏:一字开花(口头扩词)

  二、读中感悟

  1、观察画面,情感体验。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江南风光)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江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它的美表现在哪里?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并设法理解。

  2、讨论交流

  江南风景美在哪里?为什么说江南是个鱼米乡?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

  (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3、带着对祖国江南喜爱的感情,齐读课文。

  三、背诵课文。

  指名读,自由准备,同桌互背,指名背,集体齐背。

  四、扩展延伸

  1、出示“绿油油”齐读,请学生自由说说“绿油油的什么”。

  2、照样子说说“abb的什么”,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3、请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旅游资料和照片,进行介绍,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它主要通过对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江南美丽的风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

  在学习“竹排、树木密、禾苗、江南、鱼米乡”等词语时,我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先小组讨论理解,再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在学习生字词语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勾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再在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语的,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然后全班交流。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理解了字词、理解了课文后,我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采取自读、自背,小组内读、背,全班赛读、赛背等多种方式,有很多同学学完课文就会背了。而且很轻松,效果非常好。

2、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一等奖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和同伴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2.游戏激趣,巩固识字。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在玩中认字,巩固识字效果。

  3.注重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是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在课上以即时性的口语评价鼓励和赞赏每一个人,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4.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激趣,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快给大家介绍一下。

  2.这节课老师也想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你们愿意吗?课件演示江南水乡图。

  3.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不想对同学说点什么吗?看看谁观察得认真仔细而且说话完整,试一试吧!

  4.同学们看得很细,说得也很好,我也想把自己观察到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小小竹排顺水飘流,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油油的禾苗,鸟儿在尽情欢唱,鱼儿欢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呀!15.同学们听得都陶醉了,有首诗歌仅仅用了琅琅上口的几句话就把江南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你们想读读吗?赶快打开书读读第3课。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你能试着读好吗?先把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动脑筋想一想,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大屏幕出示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介绍3个偏旁“山、木、”。教师适时出现带有“山”“木” 的字,启示学生关注其偏旁与本字的区别。

  4.你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字呢?

  5.游戏:拼飞机

  同学们愿意做游戏吗?小组每位同学都读对词才能拼好飞机,飞机轮廓内有“江南、江水、禾苗。树苗、树本、树叶、竹排、木排、两岸、两天、绿色、绿地”等词。

  (屏幕出示没有注音的儿歌)

  6.在诗歌中再认生字。

  这些淘气的生字又跳回了诗歌中,在没有拼音提示的情况下你能把诗歌读准吗?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认识句号。

  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句话?

  2.读中感悟。

  (1)自由练读。

  这首诗每句都描写了江南的美丽,柳对确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

  (2)选句朗读。

  你最喜欢哪一句,然后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你怎么读,才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句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

  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简单地评价评价。教师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进行指导点拨。

  例:第一句“游” 和“流” 押韵,读出韵脚。

  你怎么读才能读出鸟和鱼自由自在可爱的样子呢?

  板贴:竹排、鸟、鱼

  第二句“密” 是什么意思?“绿油油” 是什么样?要把绿绿的感觉读出来。“油”要读成“you”。

  你还会说类似“绿油油”这样的词吗?

  板贴:树木、禾苗

  第三句:借助保件演示渔民捕鱼、收割等场面,理解“江南鱼米乡”。

  板书:小小竹排画中游

  (3)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除了熟悉之外,你还有哪些好的背诵方法,不妨介绍给大家。

  四、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1.质疑问难

  你有哪些问题提出来,老师和同学想办法帮你解决。

  教师从江南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等特点给予提示讲解,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适时语言鼓励学生是爱提问题的好孩子等。

  2.扎实积累

  介绍描写江南风光的诗词。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让人神往的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一些文人墨客也拿起笔赞美江南。你会背哪些描写江南的诗词?

  描写江南的诗词很多,不妨在课下搜集。3.课外作业江南确实很美,我们的家乡也有自己独特的地域风情,有兴趣的同学搜集东北的图片或资料,记在(知识小宝库》里。

  学 生 活 动

  学生兴致勃勃地回忆并说出旅游的地名或景点名称。

  生可能概括“这个地方的景色真美”“太美了” 或其他独特感受

  生观察至“竹好”“鸟”“树”“禾苗”等并把看到的景物用带有个性风格的语言加以试述。

  生仔细倾听教师的语言描述。

  学生迫不及待地读书。

  学生选择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小组长组织学习,每名同学读生字,其它组员仔细听,纠正读音。

  学生正确读准字音,认识3个偏旁,并相机点拨“岸”“排” 的字义和“南”的反义词。可能还会说出许多带有三个偏旁的字。

  生可组词造句,或说出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并回答相关的问题,同学们齐心协力合作愉快。

  生试读后再指名读。

  学生可能会各抒己见,但经过点拨后会正确数出有三句话。

  学生自由练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内心的情感。

  让学生读后点拨,感悟一些重点词,然后再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丰富感受。生把自己当成荡着竹排的孩子,顺水飘游,把自己当成鸟儿和鱼儿,读出欢快的语气。

  学生说出“红彤彤”“白花花”“亮晶晶”“光闪闪”等同语,相机积累语言。

  生通过录相片了解江南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和老师带动作、有感情、有表情地表演背诵。

  学生可能会提出“江南怎么会有竹排呢?”“江南和东北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江南有江北吗?”等等。

  学生可能会背《忆江南》《采莲曲》等诗词。

  设 计 说 明

  “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指导学生按照整体一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教给方法。

  民主的交流、声情并茂的解说,配以美丽迷人的画面,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了性情,更为读文做情感的铺垫和示范。

  针对孩子的知识点和基础,激发自主识字的信心,并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交流达到知识共享,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语文素养是靠点点滴滴的语文基础和长期持之以恒的语文实践积淀、整合而成,低段语文教学的基础和能力是语文素养摩天大厦的基石根基,扎实和牢固程度至关重要。

  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之后,教师要检查自主学习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并相应随机点拨。

  “学以致用” 充分发挥语文植根于现实,应用于生活的重要作用。

  一个字由陌生到熟悉乃至识记在心,是需要反复巩固练习的,而这种富有童趣的识字游戏有效地避免了识字的枯燥,巩固了生字识记。

  生字教学在学生逐步发展和层层提高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构建。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评价成为学生朗读提高的推动力,同时也在正面、互动的评价中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干个哈姆雷特”,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并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词语。

  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感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教材更显其生动有活力。

  教师随学生读文。相机在黑板上贴画,最后整体感受,再现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语文学习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靠积累。因此要在一年级就打好积累的基础,使学生语文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

  由爱江南到爱祖国、爱家乡、情感再次升华。

3、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排等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会写口等3个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标】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初步感受

  1、导入:

  我们祖国有着秀美的风光,北国的冰雪,高耸的白杨,南国的椰林,婀娜的杨柳。刚毅秀美,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就要来欣赏一下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课件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看,江南的风光多美啊,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条河,河里有小鱼跳出了水面。天空中有两只燕子飞来了。河的两边还有很多的树、禾苗、草地,都是绿色的。远处还有几幢房子,很漂亮

  2、师:江南的风光那么美,树木都是绿油油的,那里的`人也很美。你们看,谁来了?(课件演示:小朋友撑着竹排慢慢过来。)他是怎样来的呢?

  3、板书:竹排:

  ⑴ 解竹排的形状与用途。

  ⑵ 看图说说竹排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用处?

  (通过交流知道竹排是江南水乡重要的交通工具,也可在此联系竹排的形状来记排这个字。)

  ⑶ 在那么美的风景里,撑着小竹排,欣赏着两岸秀丽的风光,真令人陶醉。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吧!

  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

  师:书上又是怎样来描写江南美丽的景色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注意要读准字、词、句。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师:请小朋友看看上面的这些生字朋友,你都认识它们吗?赶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3、小组合作,认记生字:

  师: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你们想想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字,看哪组记得最多。

  4、游戏:捉气球:

  课件演示:每个气球上标有生字,读对了就用鼠标点击生字,把气球定住。)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谁愿意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小组交流汇报。

  5、全班齐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掌握结构

  1、谈话导入:

  小朋友,我们已经会写了好多字,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写几个新的字,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口,学生认读并组词:

  ⑴ 仔细观察,掌握结构:

  师:观察口这个字,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怎样写才好看?

  ⑵ 师范写,生书空。

  ⑶ 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⑷ 展示学生作业,生评议。

  ⑸ 继续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3、同样方法学写其它的汉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疑质疑

  1、读读想想,鼓励学生质疑:

  ⑴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⑵ 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上做记号。

  ⑶ 四人小组交流问题,能在小组中解决的就直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待会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密是什么意思?

  ② 为什么说江南是鱼米乡?

  ③ 小竹排是在水里游的,书上为什么要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2、小结:

  江南一带河流很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因此人们都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正因为这里很美,就像一幅山水画,所以才会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3、师补充课题,生齐读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

  4、朗读指导:

  ⑴ 在这么美的地方,撑着在竹排,看着两岸优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

  ⑵ 那你能用快乐的心情来读一读吗?你自己来试着读一读。

  ⑶ 谁来试试看,把你高兴的心情读给大家听?(指名读,齐读。)

  ⑷ 拓展活动:

  评选金嗓子。(小组推荐人选,师生共同评比。)

  ⑸ 配乐朗读课文:

  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景,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激发想象,丰富情感

  1、悟江南:

  小朋友都去过江南的很多地方,你能把你在旅游时看到的、听到的说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吗?

  生交流介绍,师点评并指导说话。

  2、画江南:

  在课本的江南插图上填上美丽的一笔。

  3、诵江南:

  让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改编课文。

  4、赞江南:

  小竹排顺水游到了江南的其它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四、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收集江南风景图片在教室中展览。

  查找自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下节课向同学介绍旅游风景点的美丽风光。

4、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赞美江南水乡秀丽景色的诗。一个男孩撑着小小的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之情,旨在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无比欢畅的心情。全诗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流畅,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认识偏旁“山、扌、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文

  1、课件出示竹排:

  ⑴这是什么?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⑵仔细观察竹排和“排”字,你有什么发现?(联系竹排的形状来记“排”这个字)

  ⑶小结:通过小朋友仔细地观察,我们知道了“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而且,它还是江南水乡重要的交通工具呢!你们想不想坐上竹排去游览江南的美景呢?(课件出示一张小朋友的剪贴画)

  ⑷这是一位江南的小朋友,他叫丁丁,今天他要带我们坐上小竹排一起去旅行,欣赏美丽的江南风景,你们想去吗?

  2、创设情景:

  让学生想象自己坐上了竹排。课件一边播放江南风光乐曲,一边播放江南美景。

  3、告诉丁丁,你刚才坐在竹排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同伴间自由说)

  4、有一首非常好听的儿童诗就是写刚才我们看到的景色,你们想读吗?

  5、出示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

  ⑴生齐读课题。

  ⑵你们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举手说,师对提出问题的孩子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孩子,只要自己肯动脑,自己也和他们一样的。)

  “我们能自己提出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正音。(注意“两”是后鼻音,“绿”是撮口音。)

  3、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师激趣:丁丁说,在这儿歌中藏了几位生字宝宝,他要带我们去认识它们。课件出示12个生字

  2、看看这些生字宝宝,哪些是你的老朋友,请在课文中找到后打上勾,和它打个招呼;哪些是你还不认识的新朋友,也在课文中找到,用圈圈出,然后读读拼音,看看字形,争取认识它,和它交上好朋友。

  3、反馈:

  ⑴你和哪个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你是怎么认识它的?(随机认识偏旁“山、扌、艹”)

  ⑵小老师带读。

  ⑶击鼓传花游戏巩固生字。

  ⑷生字宝宝们出去找朋友了,组成了一个个词语,你还认识他们吗?

  齐读──师范读──齐读──开火车读。

  四、课中操

  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一下子学会了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丁丁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他正把这首儿歌编成歌曲在唱呢!我们一边听他唱,一边自由做动作好吗?(全体起立)

  五、美读课文,升华感情

  1、这收歌好听吗?你们能不能读得比他唱的还要好听呢?自己试一试。

  2、齐读(认为自己读得很棒的,请一起站起来读,其他同学可以坐着读。)

  3、课件范读,指名读(认为自己已经超过丁丁唱的,大胆站起来读给小朋友听。)

  4、师生共同朗读:

  师:丁丁听见我们小朋友读得这么棒,忍不住要和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了。现在我就是丁丁,你们欢迎我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美美地把课文读一遍。

  5、小朋友们已经美美地将课文朗读了好几次了,你现在可以解答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了吗?指名说说,现在你读懂了什么?

  六、拓展

  小朋友真会读书,丁丁可要奖励你们了,他要领着我们再去看看江南的美景。(课件播放江南美景)

  小结:江南的美真像一幅画。顺着哗哗的流水,我们听到了鸟儿在欢乐的歌唱,看见鱼儿在快乐地游着,河流两岸到处是茂密的树林,还有绿油油的禾苗和庄稼。江南真是一个鱼米之乡。乘着小小的竹排,真如像在画里游一样。怪不得我们古代有位叫白居易的诗人也写了一首诗《忆江南》。(课件播放忆江南。)你们会念吗?

  七、写字

  师:这时,我们来到丁丁家,丁丁家墙上贴了他写的一个字,是什么?

  1、课件出示“中”,让学生读一读。(注意翘舌,后鼻音)

  2、生观察“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该注意什么,然后跟着课件书空。

  3、给“中”组词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小结:今天,我们跟着丁丁,乘着小竹排进行了快乐的旅行,现在,小竹排回到了教室里,下节课,我们还会跟着丁丁乘坐小竹排进行新的旅行。

  【设计理念】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自由组、指名读、同伴读、师生同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积累词语。

  2、游戏激趣,巩固识字。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在玩中认字,巩固识字效果。

  3、情景中学文。根据,课文创设情景,让学生始终在情景中读课文、学生字。

  4、注重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是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在课上以即时性的口语评价鼓励和赞赏每一个人,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5、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5、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一等奖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和同伴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2、游戏激趣,巩固识字。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在玩中认字,巩固识字效果。

  3、注重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是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在课上以即时性的口语评价鼓励和赞赏每一个人,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4、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师活动

  一、谈话激趣,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快给大家介绍一下。

  2、这节课老师也想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你们愿意吗?课件演示江南水乡图。

  3、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不想对同学说点什么吗?看看谁观察得认真仔细而且说话完整,试一试吧!

  4、同学们看得很细,说得也很好,我也想把自己观察到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小小竹排顺水飘流,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油油的禾苗,鸟儿在尽情欢唱,鱼儿欢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呀!

  5、同学们听得都陶醉了,有首诗歌仅仅用了琅琅上口的`几句话就把江南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你们想读读吗?赶快打开书读读第3课。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你能试着读好吗?先把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动脑筋想一想,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大屏幕出示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介绍3个偏旁“山、木、”。教师适时出现带有“山”“木”的字,启示学生关注其偏旁与本字的区别。

  4、你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字呢?

  5、游戏:拼飞机

  同学们愿意做游戏吗?小组每位同学都读对词才能拼好飞机,飞机轮廓内有“江南、江水、禾苗。树苗、树本、树叶、竹排、木排、两岸、两天、绿色、绿地”等词。(屏幕出示没有注音的儿歌)

  6、在诗歌中再认生字。

  这些淘气的生字又跳回了诗歌中,在没有拼音提示的情况下你能把诗歌读准吗?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认识句号。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句话?

  2、读中感悟:

  ⑴自由练读:

  这首诗每句都描写了江南的美丽,柳对确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

  ⑵选句朗读:

  你最喜欢哪一句,然后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你怎么读,才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句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

  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简单地评价评价。教师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进行指导点拨。

  例:第一句“游”

  和“流”

  押韵,读出韵脚。你怎么读才能读出鸟和鱼自由自在可爱的样子呢?板贴:竹排、鸟、鱼

  第二句“密”

  是什么意思?“绿油油”

  是什么样?要把绿绿的感觉读出来。“油”要读成“you”。你还会说类似“绿油油”这样的词吗?板贴:树木、禾苗

  第三句:借助保件演示渔民捕鱼、收割等场面,理解“江南鱼米乡”。板书:小小竹排画中游

  ⑶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除了熟悉之外,你还有哪些好的背诵方法,不妨介绍给大家。

  四、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1、质疑问难:

  你有哪些问题提出来,老师和同学想办法帮你解决。

  教师从江南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等特点给予提示讲解,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适时语言鼓励学生是爱提问题的好孩子等。

  2、扎实积累:

  介绍描写江南风光的诗词。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让人神往的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一些文人墨客也拿起笔赞美江南。你会背哪些描写江南的诗词?

  描写江南的诗词很多,不妨在课下搜集。

  3、课外作业江南确实很美,我们的家乡也有自己独特的地域风情,有兴趣的同学搜集东北的图片或资料,记在(知识小宝库》里。

  〖学生活动

  1、学生兴致勃勃地回忆并说出旅游的地名或景点名称:

  生可能概括“这个地方的景色真美”“太美了”

  或其他独特感受。

  2、生观察至“竹好”“鸟”“树”“禾苗”等并把看到的景物用带有个性风格的语言加以试述:

  生仔细倾听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迫不及待地读书。

  3、学生选择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小组长组织学习,每名同学读生字,其它组员仔细听,纠正读音。

  学生正确读准字音,认识3个偏旁,并相机点拨“岸”“排”

  的字义和“南”的反义词。可能还会说出许多带有三个偏旁的字。

  4、生可组词造句,或说出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并回答相关的问题,同学们齐心协力合作愉快。生试读后再指名读。

  5、学生可能会各抒己见,但经过点拨后会正确数出有三句话:

  学生自由练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内心的情感。

  让学生读后点拨,感悟一些重点词,然后再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丰富感受。生把自己当成荡着竹排的孩子,顺水飘游,把自己当成鸟儿和鱼儿,读出欢快的语气。

  6、学生说出“红彤彤”“白花花”“亮晶晶”“光闪闪”等同语,相机积累语言:

  生通过录相片了解江南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和老师带动作、有感情、有表情地表演背诵。

  学生可能会提出“江南怎么会有竹排呢?”“江南和东北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江南有江北吗?”等等。

  学生可能会背《忆江南》《采莲曲》等诗词。

6、一年级《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句。

  在备课过程中我想了一些法子去解决这个难点;另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主要从以上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在教学中,以下几点还是比较可取的:

  1、利用插图、突破难点。

  针对“江南鱼米乡”,我让学生欣赏了几幅江南小桥流水图,让学生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有学生说:小河很多,桥很多。)接着请学生回答:小河多,河里的什么可能也会多?(鱼、虾……)又问:小河多,田里的`什么会长得好?通过层层深入,学生不难理解:为什么江南又被称为“鱼米之乡”了。了解完江南后,我让孩子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家乡在江南!”这时,我从孩子们喜悦地眼神中已经感受到他们对家乡的喜爱。我觉得利用课件对与帮助孩子理解“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还是很有帮助的,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美。

  2、重视朗读,读中感悟。

  其实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课文,别看这么短的儿歌,有些孩子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读通顺,所以要读得有感情就更难了。因此在课上我给了学生充分拼读的时间,先做到读正确、流利。在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孩子们说的也不错,这是让我欣喜的。在逐句朗读时采用了指名读、比赛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朗读还是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

  这堂课上还暴露了一些问题,不免有些遗憾也有些担忧:

  一部分学生的听课习惯比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特别有几个调皮的男孩上课比较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常规上还应该加强训练。

7、《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三课《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的诗歌,短短几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下面是我对《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反思:

  教学后感觉还不错的地方:

  一、课前预习,降低难度

  把《小小竹排画中游》作为教研课,比进度稍微早了一点,对学生来说,朗读起来比较难,所以我在上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读通课文,认读生字。从课堂的效果上看,大部分学生完成的还是不错的。

  二、课件辅助,形象直观

  “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让学生自己发现江南什么最多?桥多,河多,从而引出江南水乡的概念,引出竹排,接着利用直观的竹排图片,让学生理解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感觉很顺利。而后在课文的第一、二句的学习中,也充分利用了插图,让学生感受到了树木的密和禾苗的绿。为朗读好课文打下了基础,也为后面“鱼米乡”的理解作了铺垫。

  三、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在识字的过程中,第一环节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第二环节是去掉拼音进行识记的巩固。有比较归纳识字,就像“江、流、游”,还有像猜字谜、利用图片理解词语……让学生在不同的识记方式中,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记的效果。

  教学后感觉需改进的地方:

  一、课堂教学机智有待加强。

  就像这节课上发生的:

  师:课题告诉我们小竹排在哪里游?

  生1:小竹排在水里游。

  生2:小竹排在河里游。

  虽然小孩子没有听清楚问题,可是他们回答的却是我预设中下面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跳到:那么为什么课文说小竹排在画中游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而我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再一步步的按照预案进行上课。

  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提高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积淀解决问题的底蕴。

  二、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多样化和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一句简单的“很好”说明不了问题,学生仍旧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好在哪里?其他学生没有学习的方向。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中,感觉精神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虽然小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维持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我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增加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于《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反思我只能想到这几点不足了,但我相信不足还有很多,可谓当局者迷。希望今天听课的老师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更好更快的成长吧!

8、《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同学个体。因此,我们必需重视同学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呵护同学的灵性、个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同学的阅读期待,让同学的阅读过程始终随同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1、通过平等对话,激活同学思维: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同学学习的伙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同学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与生,尤其是同学乐于、善于对话。无论是教师对于同学感悟体验时充溢鼓励、赏识的话语“你说得真好”、“小朋友真棒”……还是对于同学遇到困难时诚实的协助、引导“不错,妈妈做的鱼和米饭都很香,但‘香 是这样写的……”,抑或是教师的体态语言“走到小朋友的身边,指了指自身的嘴,提醒他注意说话先举手”……无不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同学因老师善意的提醒而乐于接受,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兴奋自豪,更因老师一句句充溢赞赏激励的话语而激动不已。在这样的氛围中,同学的心态才干坚持开放,才干激活同学的思维,发生充溢活力、充溢发明的体验,也才干在对话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2、善用阅读期待,开放课堂教学:

  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同学发生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故事,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预期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等。在教学预设时,对“江南鱼米乡”和“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两个理解难点,原准备在同学充沛感悟课文语言后,由老师提出并逐一引导同学体会理解。但课堂是在不时地生成的,在实际教学时,同学缘于自身的阅读期待,提出了这两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一在对话过程中闪现的同学思维的火花,能予以敏锐地捕获,利用同学即时生成的资源,引导同学展开讨论,不轻易否定,使不同的感悟、理解有交流和争辩的机会,在动态生成中让同学的心灵自由飞翔起来。于是,课堂上精彩的语言纷至沓来:“竹排漂下来,看到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丽的画一样”、“我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这些小河里的鱼呀、虾呀,也是很多很多的”、“我们这里种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婆家去,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里种的都是稻子”、“我从图上看到田里种了很多很多的禾苗,禾苗长大了就会长出谷子”等等,这是小朋友的视野,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的感悟,相信在最后进行课文朗读时,必定有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江南美景图出现在每一个小朋友眼前。

  3、注重体验感悟,落实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因此,它对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定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语文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认识,感悟就是在感受中领悟。以体验感悟为手段和过程的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个体在情感驱动下的感性化的直觉性的阅读理解过程。这样的过程自然不需要“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说教,而是需要对话、交流和表示。以上案例没有教师的代替代替,没有繁琐的分析讲解,有的只是同学自身对文本的体验感悟,同学通过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理解文本、发展文本,这一过程体现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过程和方法:读与看(看课文插图、看课件演示)、读与说、读与思有机、巧妙地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同学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知识得以内化,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熏陶。这样的朗读感悟是一个立体感受、多元发展的过程,同学在这样的体验感悟过程中,必定经历一个语言转化、情感体验、语感积累,个性张扬的过程。

  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同学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同学、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同学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才干在对话中充溢活力,才干出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