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等奖

2023-07-22 12:35:12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等奖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等奖

1、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等奖

  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一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能够通过等温线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特征。

  2.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

  3.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4.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理解其景观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各种图表,进一步巩固读图方法,能够快速的从地图上活动有用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温度带。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干湿地区。

  教学难点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当堂达标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本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学生活动:根据展示图片讨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区别,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二)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展示阅读学习目标,产生印象,带着目标去学习

  教师活动:展示目标,简单解释目标的内容。

  (三)冬季气温的分布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海口、武汉、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找出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在的小组和数值,计算温差,总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3.在课本图上描出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教师活动:

  1.展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

  2.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小组的气温变化,找出最高的最低的小组的位置,启发学生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3.强调0°C等温线的意义和位置

  (四)夏季气温的分布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和拉萨,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计算广州、哈尔滨和乌鲁木齐的温差和冬季温差比较。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

  3.讨论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

  4.观察图片,近一些理解我国气温各地的差异。

  教师活动:

  1.展示《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

  2.引导学生计算前三个小组的温差,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3.提示拉萨代表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鼠标点击,出示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4.展示我国气温最低和最高气温的图文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五)温度带的划分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提示下阅读32页材料,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2.在教师的指点下,找出我国温度带和名称和位置。重点注意家乡和北京所在的温度带和主要温度带的'分界线。

  3.讨论回答家乡的农作物

  教师活动:

  1.联系生活,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解释温度带的划分。

  2.展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引导学生读图

  3.提问家乡的农作物,介绍不同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

  (六)降水的空间分布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讨论我国南北和东西的降水差异

  2.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台北、武汉、兰州和乌鲁木齐,找出所在地区的降水范围,根据柱状图估计数值,给全班同学展示,一起标在课本相应的位置。讨论我国降水的总趋势。

  教师活动:

  1.教师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点击不同的地区,引入学生分析空间特点。强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把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分析我国降水的总趋势。

  (七)降水的时间变化

  学生活动:

  1.讨论说出家乡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

  2.读图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讨论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雨季的长短。

  3.读课本北京年际减少分布图,讨论完成1、2题

  4.观看视频,加深对于年际变大引起灾害的认识。

  5.观看图文资料,加深对于我国降水分布不均的理解。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一年中家乡降水的季节分配。

  2.展示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启发学生讨论和思考

  3.要求学生读图,讨论总结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

  4.播放视频,解释年际变化大引起的洪涝和干旱灾害

  5.展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图文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八)干湿地区

  学生活动:

  1.阅读材料,了解干湿的含义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2.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家乡和北京所在的干湿地区。

  3.读图了解各个干湿地区中地面景观、农业类型等的区别。思考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区别,课下去探究。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强调“干”和“湿”和含义。

  2.展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指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强调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3.展示不同地区农业类型图片,解释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范围,启发学生对于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思考和探究。

  (九)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

  讨论,发言

  教师活动:

  展示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

  (十)达标测试

  学生活动:

  读题、讨论,做出答案

  教师活动:

  提问,反馈测试结果

  板书设计

  一.气温的分布

  1.冬季

  2.夏季

  3.温度带

  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1.空间

  2.时间

  3.干湿地区

2、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阅读降水柱状图,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

  【课前准备】

  1.用雨量器和量杯观测近期的一次降雨或降雪,并记录降水量。

  2.教师搜集: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资料、阅读资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童谣《小松树,快长大》磁带与录音机

  4.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传统的居民房屋建筑形式中的平顶房、尖顶房、大土楼、竹楼、高架屋、窑洞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童谣《小松树,快长大》:“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快长大,快快长大!”优美的音乐告诉我们:小松树的长大,必需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阳光、雨露(及肥沃的土壤等)。雨露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

  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的概念

  活动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如果我们把洗干净的湿衣服晾在阳台外面,过不了多会儿,衣服就干了,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的讨论结果有很多种,教师归纳:衣服上的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

  教师: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接着讨论另一种现象。

  活动2:冬天的清晨,当你的父亲开车送你去上学的路上,车厢内必须开暖风,否则过一会儿,玻璃就模糊而看不清窗外了,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玻璃为什么会模糊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的讨论结果有很多种,教师归纳:车厢内的水汽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就会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

  教师:如果水汽升入到高空大气中,会凝结成小水滴吗?那就是雨吗?

  (学生讨论)

  活动3:水汽升入到高空大气中,气温降低也会凝结产生降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资料,找出降水的概念及其降水的各种形式。

  学生回答: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教师归纳: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如:雨)和固态水(如:雪、冰雹等),除了有雨、雪、冰雹外,还有霰等,一般把近地气层中水汽直接凝于物体上的霜(如:秋末冬初时草叶上有一层白色的物质)、露(如:夏季的清晨植物叶子上的小水滴)也作为降水物统计于降水量中。(强调加点字的内容)

  教师:在一年中,我们通常感觉到北京市的降水以哪一种形式为主?

  学生: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教师:肯定会有同学问这样的问题:云和雾是降水吗?

  学生:(回答的结果不一致。)(略)

  教师归纳:云和雾都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物,云悬浮在高空,不与地面接触,雾则与地面相连,悬浮在近地面的空中,没有降落到地面,所以它们不是降水。

  教师补充资料进一步解释:

  大气降水,如果温度在0℃以上即为雨;温度在0℃以下是雪;空气强烈抬升,则可以形成冰雹,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就要凝结为雾或云。

  霰: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团体降水,直径约2—5毫米。由过冷水滴碰在冰晶(或雪花)上冻结所致,通常在温度近于0℃时降落,常见于下雨之前或与阵性雨雪同时降落。

  雹:透明的球形或略成圆锥形的冰状降水现象。小冰雹直径约2—5毫米,冰雹直径大于5毫米。它是发展的特别快的积雨云的产物,持续时间不长,降落的范围也不大,但由于从几千米的高空降落,冲击力很大。因此往往损坏房屋、果树、庄稼,伤害人畜,是灾害性天气之一。

  2.降雨的等级

  教师:在炎热的夏季,我们经常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里经历不同的雨,你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描述一次你经历过的雨吗?属于小雨、中雨、大雨、暴雨中的哪一种?你是怎样理解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

  学生:描述的内容各不相同。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描述内容。教师归纳后,并把气象部门划分的雨的等级告诉学生,然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哪位学生的描述与气象部门的划分最接近: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降雨等级

  24小时降水量

  降雨状况

  小雨

  0.1—9.9毫米

  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

  10.0—24.9毫米

  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

  25.0—49.9毫米

  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

  50.0以上毫米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3.降水的观测

  教师:每一次降水的形式不同,降水的多少也不同,人们是怎样进行观测的呢?

  活动1:观看录像“降水的测量” (视频链接:降水量观测和记录)

  活动2:课前(后)进行一次实地观测降雨或降雪,让学生亲身感受降水量的测量。

  具体要求:①、请同学们关注每一天和近

  期的天气预报,及时作好测量准备;②、下雨(雪)时,用雨量器和量杯及时记录降水量。

  4.降水对人类的影响

  教师:我们了解了降水的及其观测,那么人们为什么专门建立气象组织来观测降水呢?你能举例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形式的降水对你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学生:从服装、交通、农业、工业、军事、建筑等方面说出很多例子。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资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了解降水对我们的影响:

  活动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观察了吗?在我国,传统的居民房屋建筑形式中,有:平顶房、尖顶房、大土楼、竹楼、高架屋、窑洞等。观察这些图片或照片,你能告诉同学们,这些建筑形式在我国哪些地区最合适,为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

  新疆等北方的很多地区——平顶房:降水少,干燥,风多而且风速大。

  南方很多地区——尖顶房:降水多。

  福建客家——大土楼:降水多,另外适宜客家人聚族而居。

  云南等地的热带雨林区——竹楼、高架屋:上层住人,风大凉爽,避免潮湿。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窑洞:降水相对少,气候干燥。

  活动2:阅读教材提供的活动

  1)在每张小卡片上写出每一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2)说一说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理解。

  (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年内时间变化)

  活动1:与同学讨论后,简单地分析:学校所在地在一年之中哪些月份降水比较多,哪些月份降水比较少?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能简单地说一说为什么吗?

  学生: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教师: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盛行偏南季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

  教师:怎样表示降水?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我们把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的图叫做降水量柱状图(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

  活动2:阅读教材提供的“A、B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说一说不同的地方一年内的降水季节分布情况有差异。

  师生:A地:降水多,季节变化不大;B地: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活动3:阅读教材提供的“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

  1)降水较多的月份是哪些?(10—3月);

  2)降水较少的月份是哪些?(4—9月);

  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活动4:阅读教材提供的“A、B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及“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请学生讨论归纳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主要步骤。

  师生共同归纳: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的刻度。

  (3)将表中各月的降水量数据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再着上相同的颜色或斜线。

  (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降水量柱状图。

  活动5:根据下表提供的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资料,绘制这一地区年降水量柱状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单位:毫米)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降水量

  43.2

  61.8

  79.3

  105.4

  123.5

  159.9

  月份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降水量

  135.6

  128

  154.5

  68.0

  47.5

  38.6

  (注:纵坐标以50毫米为单位)

  1.这一地区哪几个月降水最多?

  2.这一地区哪几个月降水较少?

  3.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板书设计】

  1. 降水的概念

  2. 降水的主要形式

  3. 雨的等级

3、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l.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及简单的绘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可在上本节课前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让学生注意收听连续三天的天气情况,每个小组分别关注一天的天气情况,每组代表作好记录并填在以下表格当中。

  天起状况

  时间阴晴状况风力大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一天都会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记录的天气状况表格,然后看看,在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是风力,阴天、晴天,还是气温?

  (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合理,都应当鼓励与引导,还能调动课堂气氛)

  现在天气逐渐转凉了,变冷了,我很想知道什么时候气温降到很低了,就可能会下雪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气温的有关知识。

  教学新课:

  一、气温与生活

  提出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气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

  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或几位代表站起来发言。

  (教师可在下面边巡视,边引导学生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几方面来思考)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 说一说

  学生回答完后,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活动"部分的五则生活实例,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每则例子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如果同学思维较活跃的话,还可引导学生说出气温与其他的人类生活、生产方面的关系。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个表格,最后两栏是什么?那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怎么测出来的?再看到书上的表3.1,请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从这个图表中,你能观察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

  大屏幕投影:看一看 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很容易地就能得出答案,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既然一天当中,会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呢?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横线上填出几个字,来概括一下气温状况。

  大屏幕投影:午   晨,冬   夏

  在一天中,一年中,我们这里的气温是不是相同的?那么,现在,这个季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温又是不是相同的呢?由此,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从而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二、气温的变化

  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看课本上的图3.12和图3.13(或者把这两幅图投影到大屏幕上),你们能从这两幅图上看出一些什么信息,然后又能间接地得出一些什么信息呢?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比较,老师也可适当地引导、提示)

  大屏幕投影:读一读 想一想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讨论、比较,然后经过整理,可能得出以下结论:

  1.图的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分析出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年变化情况)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数值约为31℃,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概4时左右,数值约为24.5℃。

  3.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约为24℃,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约为-6℃。

  4.图中的曲线形状都是中间向上隆起,呈波峰式。(当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时,可趁势引导他们得出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这是判读气温曲线图的.要领之一)

  5.可以间接得出的结论是: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是日较差,约为6.5℃;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年较差,约30℃。

  (学生在经过这样的自己分析读图,讨论整理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这种用曲线的弯曲变化来反映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情况的图就是气温曲线图,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出气温在一天或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好的,下面我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些什么知识?

  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先后回答出:

  1.了解了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知道了气温有最高值和最低值

  3.会计算气温的平均值

  4.学会了怎么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下面,我就想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我们自己动手来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根据书上表3.1中的气温数据,按有关提示的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大屏幕投影:画一画 比一比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可相互讨论,商量,教师可在下面进行适当地引导、指点,然后绘图,最后,各小组选出一到两幅画得比较好的图放到屏幕上投影,让大家进行点评,这样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把下面的“三城市气温比较表”投影到大屏幕上面)

  l月(℃)4 月(℃)7月(℃)10月(℃)

  北京4.310.222.710.4

  伦敦3.05.017.010.0

  开普敦24.612.99.816.2

  请同学们将这三个城市的气温数据变成气温曲线图,并且在同一幅坐标图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在同一幅图中,用三根气温曲线来反映出三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情况。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既复习了旧课,又增加了一点难度。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绘图,教师注意在下面引导和提示,然后把画的比较好的图放到大屏幕上投影出来)

  大屏幕投影:练一练

  画好之后,提出问题:这三根曲线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在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可以回答出有两根是波峰状,一根是波谷状,分别表示的是南北不同半球的气温分布情况。考察了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过渡:所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的分布情况。

  教学新课:

  三、气温的分布

  (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师引导读图并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

  提问:世界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先学会读等温线图。

  引导学生读书上图3.15,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学生答出这些问题后,再回到“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等温线,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

  (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

  (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3.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

  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太熟悉,教师先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比如,我们爬山的时候,会感觉爬到山顶就很凉爽;夏天,人们愿意去城市郊区附近的山地乘凉,然后再引导学生看看书上的图3.16,并根据有关的提示,计算出该座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4℃。所以说,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气温降的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

  归纳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会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得很复杂了。

  做一做:

  最后,让学生做一做书上53页的“活动”题,并进行讲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教后记:该教案对教材的处理合理,既考虑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考虑了学生接受能力,突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填鸭式"为"启发式",由"我要学"转变为"我会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绘制气温曲线图,计算山顶的气温来达到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会了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利用气温递减率计算山上的气温,关心身边的科学,利用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阐明学习科学知识,可以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的道理。

  通过上面对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时教案的设计知识学习,希望上面的内容讲解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4、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l.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及简单的绘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可在上本节课前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让学生注意收听连续三天的天气情况,每个小组分别关注一天的天气情况,每组代表作好记录并填在以下表格当中。

  天起状况

  时间阴晴状况风力大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一天都会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记录的天气状况表格,然后看看,在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是风力,阴天、晴天,还是气温?

  (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合理,都应当鼓励与引导,还能调动课堂气氛)

  现在天气逐渐转凉了,变冷了,我很想知道什么时候气温降到很低了,就可能会下雪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气温的有关知识。

  教学新课:

  一、气温与生活

  提出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气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

  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或几位代表站起来发言。

  (教师可在下面边巡视,边引导学生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几方面来思考)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 说一说

  学生回答完后,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活动"部分的五则生活实例,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每则例子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如果同学思维较活跃的话,还可引导学生说出气温与其他的人类生活、生产方面的关系。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个表格,最后两栏是什么?那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怎么测出来的?再看到书上的表3.1,请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从这个图表中,你能观察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

  大屏幕投影:看一看 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很容易地就能得出答案,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既然一天当中,会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呢?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横线上填出几个字,来概括一下气温状况。

  大屏幕投影:午   晨,冬   夏

  在一天中,一年中,我们这里的气温是不是相同的?那么,现在,这个季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温又是不是相同的呢?由此,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从而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二、气温的变化

  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看课本上的图3.12和图3.13(或者把这两幅图投影到大屏幕上),你们能从这两幅图上看出一些什么信息,然后又能间接地得出一些什么信息呢?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比较,老师也可适当地引导、提示)

  大屏幕投影:读一读 想一想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讨论、比较,然后经过整理,可能得出以下结论:

  1.图的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分析出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年变化情况)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数值约为31℃,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概4时左右,数值约为24.5℃。

  3.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约为24℃,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约为-6℃。

  4.图中的曲线形状都是中间向上隆起,呈波峰式。(当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时,可趁势引导他们得出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这是判读气温曲线图的.要领之一)

  5.可以间接得出的结论是: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是日较差,约为6.5℃;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年较差,约30℃。

  (学生在经过这样的自己分析读图,讨论整理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这种用曲线的弯曲变化来反映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情况的图就是气温曲线图,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出气温在一天或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好的,下面我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些什么知识?

  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先后回答出:

  1.了解了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知道了气温有最高值和最低值

  3.会计算气温的平均值

  4.学会了怎么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下面,我就想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我们自己动手来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根据书上表3.1中的气温数据,按有关提示的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大屏幕投影:画一画 比一比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可相互讨论,商量,教师可在下面进行适当地引导、指点,然后绘图,最后,各小组选出一到两幅画得比较好的图放到屏幕上投影,让大家进行点评,这样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把下面的“三城市气温比较表”投影到大屏幕上面)

  l月(℃)4 月(℃)7月(℃)10月(℃)

  北京4.310.222.710.4

  伦敦3.05.017.010.0

  开普敦24.612.99.816.2

  请同学们将这三个城市的气温数据变成气温曲线图,并且在同一幅坐标图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在同一幅图中,用三根气温曲线来反映出三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情况。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既复习了旧课,又增加了一点难度。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绘图,教师注意在下面引导和提示,然后把画的比较好的图放到大屏幕上投影出来)

  大屏幕投影:练一练

  画好之后,提出问题:这三根曲线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在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可以回答出有两根是波峰状,一根是波谷状,分别表示的是南北不同半球的气温分布情况。考察了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过渡:所以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的分布情况。

  教学新课:

  三、气温的分布

  (大屏幕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师引导读图并提问,这是一张什么图?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够回答出来。

  大屏幕投影:想一想

  提问:世界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先学会读等温线图。

  引导学生读书上图3.15,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学生答出这些问题后,再回到“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等温线,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

  (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

  (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3.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

  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太熟悉,教师先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比如,我们爬山的时候,会感觉爬到山顶就很凉爽;夏天,人们愿意去城市郊区附近的山地乘凉,然后再引导学生看看书上的图3.16,并根据有关的提示,计算出该座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4℃。所以说,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气温降的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

  归纳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会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得很复杂了。

  做一做:

  最后,让学生做一做书上53页的“活动”题,并进行讲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教后记:该教案对教材的处理合理,既考虑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考虑了学生接受能力,突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填鸭式"为"启发式",由"我要学"转变为"我会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绘制气温曲线图,计算山顶的气温来达到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会了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利用气温递减率计算山上的气温,关心身边的科学,利用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阐明学习科学知识,可以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的道理。

  通过上面对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时教案的设计知识学习,希望上面的内容讲解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5、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

  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教学方法:

  启发式、分层次教学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辨认、绘制常见天气符号。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他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

  讲授新课:

  一.气温

  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对,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二.测定气温

  教师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

  学生自己阅读书62页活动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注意事项。

  提问,总结,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

  (利用知识的迁移)启发: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计算日、日最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累计起来又可以计算月、月最低气温、月较差、月平均气温。以及年、年最低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强调几个最常用数值:一年当中的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气温等。

  三.世界气温的分布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某一个地方的气温状况,我们把世界各地的气温资料都了解到,就可以分析全球气温的状况了。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1、等温线

  由等高线引出等温线的定义: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温线。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读图,强调读图的方法:看图例注意观察颜色的差别,等温线的注明温度,某一地点的平均气温要看他属于那种颜色或是位于哪两条等温线之间。

  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图分析。世界各地气温的差异,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61页活动1)

  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③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世界之最:

  ①最炎热的大陆——非洲

  ②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

  ③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指导学生观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利用书63页活动1分析: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的事实

  同纬度海洋与陆地的差别,简单介绍其中原因。

  1月气温7月气温

  海洋高低冬暖夏凉

  陆地低高冬冷夏热

  这两幅气温分布图,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教师要给予指导。

  活动针对较好的学生能完全明白,一般的学生有难度,要分层次教学。

  内容小结:利用板书,强调重点

  课后作业:总结整节课重点,加深印象。

  课后小结: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备课讲课,可以活跃课堂。

  板书设计:

  气温: 概念、表示方法、观测方法。

  气温分布规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一些生活常识、自然科学道理,一知半解对于理解降水还有一定距离,有待补充,避开物理上的呆板、严谨,以生活常识,简化比喻来引导。

  复习提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之最?

  引入新课: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时候,除了要掌握气温的资料,数据外,还要知道降水的情况。

  讲授新课:

  二.降水

  降水顾名思义就是天空中水分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水分有可能是雨水,还有可能是雪或冰雹。

  1.形成条件: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以前所学知识解释,及时的评价学生

  总结答案: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补充:水的液、气、固三态;水分的蒸发、凝结、凝固过程及温度条件;热涨冷缩原理;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性质对比;地表一定范围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事实。

  2.主要类型:

  根据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并分析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

  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

  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海洋陆地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为什么?

  3.降水量的测量

  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推算: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月中每一天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年中每一月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地多年中每一年的降水量的平均值)。

  内容小结:通过板书总结重点。

  课后作业: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降水量的测量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三种主要降水类型?

  讲授新课:

  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启发学生根据等高线、等温线的定义推断等降水量线的定义(训练学生知识的横向迁移)

  等降水量线: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书上的活动学会怎样看图。

  学生从图中总结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订正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②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处受海洋湿润空气的`影响),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根据分布图列举世界之最。

  2、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东北部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

  ② 世界上降水稀少的地区:南北两极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

  ③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

  利用板书列出前部分知识的体系,找学生回答问题串一遍。

  练习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地形雨”多形成于:

  A.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C.沿海迎风坡 D.背风山坡

  5.青岛的主要降水类型为: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6.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

  C.沿海地区降水少 D.沿海迎海风地区降水多

  7.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33℃ B.17℃ C.20℃ D.23℃

  课后作业:复习并预习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板书设计:

  世界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降水的分布规律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有关气温和降水的内容

  引入新课:前面几节课讲的是世界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世界的某一地点,我们要学习在某一地点怎样通过当地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研究当地的气候特点。

  讲授新课: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绘制方法

  事先在黑板上画好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坐标底图

  为学生讲解坐标图的各个部分,使学生明白其含义

  根据书66页的“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表”逐月绘制表示气温的点在示范几个月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并找学生示范。

  用同样的方法逐月绘制表示降水量的条形。

  最终完成整张统计图表,并让学生总结其中的关键。

  (承接)统计图表是绘制出来了,怎么用呢?我们不光要会画,还要会用!

  2、阅读方法

  学生合作利用书66页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做练习活动

  1、 乌兰巴托的约19℃,最低气温约-22℃,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昆明的约28℃,最低气温约16℃,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乌兰巴托的温差为41℃,昆明的温差为12℃。

  补充:乌兰巴托的年平均气温约为-2℃,昆明的平均气温约为23℃。

  2、乌兰巴托的年降水量约300;昆明的年降水量约1100。

  3、冬夏季气温的高低不同,温差不同,降水量不同等等。

  教师总结: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方法。

  夏季气温热还是凉爽?

  冬季气温冷还是温和?

  温差较大还是较小?

  平均气温较高还是较低?

  降水量较多还是较少?分配平不平均?

  利用这一方法分析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候特征。

  内容小结:学生复述、强调分析气候的方法

  板书设计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温年变化曲线、逐月降水量、分析、图表绘制

6、《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本节课共45分钟,第1部分处理综训前一节出错较多的题目,大概花了7分钟左右。第2部分是新课讲授,这一部分3个班进度不同,1班、3班进度相同,剩余2个问题,2班慢一些,剩余4个问题。2班是这节内容开始的第一节课,我对节奏把握不好,在上课过程中维持纪律方面花的时间较多,有了2班的教训,在1班和3班开始上课之前我便跟学生交代清楚两件事情,第一件不许接话,第二件回答问题想好再说,所以1班和3班课程内容进展顺利。

  在1班讲述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3个规律后,我直接引入第2个规律的延伸问题“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怎么不同”,给学生展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结合两幅图回答3个问题:1.北半球1月气温和7月气温哪个高?南半球呢?2.北半球7月份,是陆地气温高还是海洋气温高?1月份呢?为什么?3.想一想:北半球海洋上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出现在7月和1月吗?,结果回答完这3个问题后学生糊涂了一大半,都被绕进去了。所以,在3班讲的时候,我立马调整了策略,前两个问题我不让学生全部看图了,而是直接问大家“我们生活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我们这里的.气温是1月高还是7月高?大家看图看一下南半球是哪个月气温高哪个月气温低?你夏季去过青岛吗?那里比我们这里凉爽吗?冬季呢?比我们暖和呢还是寒冷呢?”,除了最后一小问外学生都回答很快,因为这些知识贴近生活,最后一小问我准备下次再上这个课时给学生们准备1月份某一天的天气预报,让大家直观地看到冬季青岛的气温和泰安的气温谁高谁低。第3个问题时我问大家“北半球1月陆地气温更低、7月陆地气温更高,这说明陆地和海洋相比,是不是同样的时间段,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呢?海洋又是怎样的呢?所以海洋上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是比陆地早还是晚呢?”这样一点点问下去,反而是不看图学生回答快。不过回答完之后,学生要小组合作用图来验证。

7、《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一、教学成功之处:

  1、运用地图,以学生为小组找世界年平均气温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学的目的,同时,由于是学生们自己在试图找规律,达到了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以让他们更容易记住规律;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进行有效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空间性、运动性,将“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 、“南北半球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静态的地图转为动态,做到了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设问、以图释疑的地图教学。

  2、在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表,很直观地显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一目了然;

  3、讲授“世界主要降水类型”时,我运用边讲边画的方式,呈现三种降水类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更 “知其所以然”;

  4、本课知识讲解时始终贯穿对旧知识的复习,比如,等高线、等温线,它们与本节课的等降水量线联系起来,既复习了旧知识,也引出了新知识,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5、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既渗透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理念,又恰到好处的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6、用一些口诀来让学生记忆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二、教学不足之处:

  1、拓展的知识过多,也有点深,应该进行个别化教育;

  2、课后总结太简略,应该多花点时间在总结上。

  3、有效提问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4、问题设计过多,出现“满堂问”想象。

  5、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三、今后改进之处:

  1、注重教学语言的精炼;

  2、备课时把时间也备进去,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好时间,作好小结。

  这节课容量大、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限,要讲透彻很难。比如:日最高温、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的原因分析,为什么南北半球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相反,海洋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都比陆地要晚一个月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节课,需要做出的原因分析还有很多,比如,为什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为什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上海陆气温不同等等。但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只对前面三个进行了原因分析。在进行分析时,也是尽量围绕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展开的。比如,去海边游泳,中午时是沙滩气温高还是海水气温高,晚上呢?1月份我们即将迎来的是寒假还是暑假?澳大利亚的同学们呢?

  当然,不管多么枯燥乏味,不管多么难于理解,只要用心去准备,多搜集各方面的材料,每节课都有它的突破口,每节课都可以上得很精彩。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8、七年级地理上册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的教学反思

  本章教材内容作为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绪论,有相当重要的启蒙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探索世界的求知欲。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都是以现实的事例作为分析思考的对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能够通过古今中外的事例学习到地理的`概念,形成地理的头脑,对今后的地理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对现实问题的思索理解。

  在本章的教学设计方面,我针对学生对于地理的混沌认识状态,决定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精神,以教师的引导为方向,学生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活动讨论,提出质疑,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在教师引导下自行得出结论。

  在具体实施方面,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讨论活动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要分析总结完教材事例之后,让学生回到自己生活的环境,用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来进行讨论,进而展开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的学习方式和对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产生体验和感受。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安排就是围绕本土的问题讨论较多,力争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情开始,投入到以后的地理学习中去。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围绕我们身边地理事物和我们亲身体验过的地理现象展开的讨论题,我认为这些活动比较好。本节课我认为还有可以学习的方面就是师生互动较好,老师始终在和大家“谈”地理、“聊”地理,没有严肃的说教,我想这样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感觉更亲切。

  欠缺的一些方面:课件制作时我本想穿插一些视频资料给学生看,没有找到合适的视频。我认为国际长跑比赛中东非选手领先可以用视频播放一个比赛片段更好。以后我会补充上去。

9、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一直觉得不是非常的理想,反思了很久,总结出三点:1.准备不够充分2.教材吃的不透。3.课外知识扩充的不够,没有新鲜感和时代感。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没想过要表现的特别出色。其实现在未来,每一次充分的准备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要好好珍惜才是。内容安排真的很少,很没技术含量。虽然来听课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没有说我什么,但是我还是很惭愧。已上三点算是对这堂很不尽人意的课的浅薄反思,希望自己能以史为鉴,尽快提高,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

  在自主学习的部分,学生虽然很认真的看书,但由于是初一新生,对教材的`把握不准,耽误的时间长,而且不容易发现重点问题,即使小组合作后有了改观,但还需全班各组共同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重点突破的板块,主要是学会从图中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通过反复读图、识图,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比较准确,但由于这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到大屏幕前指图说出时仍容易犯错误,还需要不断巩固。对于拓展延伸板块,内容很好,又一定的难度,而且能够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也能够激起学生探讨的激情,但由于前面重点突破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这部分内容时间上有些仓促,下节课应适当调整。

10、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大洲和大洋》是初中地理学习里面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知识之一,通过对该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个星球被命名为地球是否合理?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他们在地球上是如何分布的?这些知识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的状况,因此上好此课十分关键!

  教学所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我想只要引导性的合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在愉快活跃的气氛中完成学习,应该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设计了:自由辩论(地球?水球?)、找“洲长”(七大洲)、一笔画“世界”(大洲大洋学完后)、知识抢答(知识巩固)、拼图游戏等活动,并用“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和“中国神舟五号”在太空中拍摄的视频及极富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和图片牢牢地抓住学生们的心,不断地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配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渡过了45分钟,较好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洲长”们还获得了锻炼口头表达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存在的不足:第一:本节内容知识容量较大,比如在“大陆、大洲、岛屿、半岛”的等相关概念的掌握中不需花费那么多时间讲解,只要学生能够看懂理解就行;第二,课件拷贝到教室后相应的链接出错,导致课件播放不够流畅,应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课堂效果更佳。第三,联系实际较少。

  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教学实践的观察和体验及科组老师们的探讨,我们发现,当授课时结合生活或生产实际时,学生的兴趣最为浓厚,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最为牢固。因此,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将课本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其实,学好地理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见识,其实地理还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无处不在,如广州、中山等地的“骑楼”,两周前中山市石歧区因咸潮的影响供水一度紧张,阜沙镇这片土地若干年前还是一片汪洋等等,只要我们地理教师细心观察、善于收集整理,记录生活点滴,将他们运用到地理课堂中去,让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样,我们的地理教学才会落到实处,才会受学生欢迎!

11、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除了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灵敏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获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索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爱好,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课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给学生创造多想,多练,多观察,多动手,多思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本节课在这方面主要做到的是: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吸引力,让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本节教材中穿插有许多地理图像,如《世界地形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阅读材料如: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和绘图题如书本P31活动4,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大洋洲、南极洲,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大洲、大洋的轮廓图,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落脚点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固有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学习地理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如在讲授海陆的各种形式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而理解海陆分布的各种不同形式。并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六块大陆、半岛和岛屿,并能具体说明最大的大陆是欧亚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三、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最大程度的兴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大势发展的今天,只有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适应教学和时代的要求。

12、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一、课堂教学精彩剪辑:

  甲同学:我认为应该叫“水球”,因为全球海陆分布中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全球71%,我们常说“少数服从多数”就应该叫“水球”。

  乙同学:我认为应该叫“地球”,因为全球海陆分布中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只占全球29%。我们常说:“物以稀为贵”就应该叫“地球”。

  A同学: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目前我们主要生活在陆地上,陆地对我们人类来说又非常重要,因而应该叫“地球”。

  B同学:21世纪被称为“蓝色的世纪”,人们将向海洋进军,变海洋为人类的第二家园,所以应该叫“水球”。

  C同学:老师我认为应该叫“气球”,因为地球表面有一个保护它不受伤害的大气层,而且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也是大气层的杰作,应该叫“气球”。

  D同学:老师我认为应该叫“足球”,用脚在陆地上行走。

  E同学:老师为什么要叫“什么球”呢,我说:‘球 表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我想叫“earth星”,既继承了“地球”的历史,又和其它星球统一。

  课后的思索:

  我最初只是想通过海陆分布比例的差异去认识地球的名字“水球”好还是“地球”好,孩子们的思维潮水一旦被调动起来想法真是五花八门,我惊叹他们集思广益后的异彩纷呈,让我越发感觉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思维震荡场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在“百家争鸣”中最大限度扩大了知识的.外延,同时在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

  (二)一场拼图游戏的心得体会

  为了让活动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冥思苦想,在海陆分布的教与学中“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位置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怎样能在乐学中学会是我的着眼点,游戏竞赛比较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于是我着手准备:

  教师明确比赛规则:

  A、先是小组讨论学习;

  B、在每大组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上台拼图;

  C、计时:用时最短为胜。

  D、不许带地图册或教材到黑板前拼图,在拼图的过程中不能回到座位上,发现问题,派另外学生代表来修改。

  课后的思索:

  课上实施这种比赛教师的组织者、激励者身份尤为突出:教师计时要公平公正。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调整学生们拼图时的一些心理反应:有些同学不敢出头露面,教师要鼓励他们“自古英雄少年”,“勇者先行”;有些同学嘲笑别人,自己在下面品头论足,却没勇气到前面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就提起纸上谈兵的赵括;有些同学仓促上阵,我及时提醒,“冷静思考,计划得好才能做得好。”教师对比赛的结果评价要把握分寸,注意多肯定优点但也要兼顾不足,同时提出期望。

  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活动中彰显个人的长处与短处,正确面对;虽然有大部分同学不能到前面拼图,但他们在参与,关注同学拼图过程中的得与失,有的看出问题后开始指指点点,有的自己冲到前面去……在大家齐心合力不断修正的过程中熟悉了七大洲的空间位置。这样的活动不用求快,要求稳,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激活大脑的思维,震荡出自己的智慧,从而在活动中真正有收获,这种获取知识的快乐也会令人回味无穷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