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课堂教案一等奖设计
1、《种子》的课堂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种子探出地面的过程演一演。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趣的习惯。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把种子探出地面的过程演一演。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用生字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6自然段。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把种子探出地面的过程演一演。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种子实物,种子发芽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春天,激趣导入(5)
1.小朋友们,春天到了,你们身边发生什么变化?
2.是呀,春天到了,雪化了,草绿了,花开了,一切可美丽了,睡了一冬天的种子也该发芽了。(教师板书课题)
3.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4.你们知道什么是种子吗?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0)
1.教师示范读。
2.教师读,学生一句一句的跟读。
3.学生和学习伙伴合作,互相帮助,试着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可以请教老师。
4.指名读一读,集体正音。
5.老师大声读,学生跟着老师轻声读。
6.再指名读一遍。
三、认识生字,积累词语(15)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对照着圈出本课的`生字。
2.引导学生借助学过的拼音,自学部分生字。
3.指名反馈学生自读生字情况。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独立认读。
6.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7.进行组词练习,积累词语。
四、图文结合,理解内容(10)
1.学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什么专访告诉我们春天到了?
2.读句子,想像句子所描绘的。
3.教师出示春天的美丽图景,感知春天的美丽。
4.导读课文。
5.种子妈妈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们读课文,找一找。
6.指导感情朗读相关句子,让学生扮演妈妈的角色读一读。
7.听了妈妈的话,种子是怎么做的?
五、熟读课文(3)
六、布置作业(2)
1.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种子
2、《种子》的课堂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学设计背景
三维动画是CAXA创新设计作品功能演示的实用工具。需要在学生灵活掌握三维球操作的基础上,学习难度比较高。在三维动画的设计中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需求。
二、教案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充分运用三维动画例题演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由于本节课为新授课,故选用了与学生经验和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三维贺卡为任务驱动,让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室现有的硬件设施(门)和自编教材进行三维旋转轴演示。教学设计中注意课程的衔接,将学生的作品与整个三维动画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
三、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图素的修改与扩充命令、智能渲染的基础上,来学习旋转类型动画的使用,利用新年贺卡的主题式设计为载体,最后以视频文件形式输出。根据《劳技课程目标》,结合CAXA软件的特点,现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旋转类型动画。
2.掌握智能动画编辑器。
3.掌握生成动画文件。
4.学习三维设计命令的综合使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主题式设计(新年贺卡)三维作品的尝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2.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分享与交流,让学生在教学互动中进行设计,达到学习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明确目标,合理设计,并最终实现。
2. 通过在设计中的相互协助,培养合作意识,共享信息,互相交流。
3. 以贺卡设计为任务驱动,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关爱他人的爱心。
四、教学对象及时间
高中一年级学生 45分钟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旋转类型动画、智能动画编辑器。
难点:综合运用三维命令设计三维动画贺卡。
六、教学准备
自编教材(教具)、电脑、网络、投影仪、电子教室软件、数码照片。
3、《种子》的课堂教案一等奖设计
元月9日,我们参加了焦作市基础教研室举办初中思想品德特色课堂观摩研讨会,总共听了两节课,对张庄中学米媛老师的《学会合理消费》印象很深。这节课是九年第七课第三框的内容,承接前两节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之后,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一.课堂导入
观看视频。让学生观看国庆节期间消费市场的火爆场面,谈感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内容)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摆脱盲目攀比心理,确立节俭消费、绿色消费的理念。
2.知识技能:学会合理消费,提高理性消费的能力
3.过程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消费调查、生活实例,在体验、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更显示出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说理明理是最重要的,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三.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手中的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然后进行小组的讨论)
四.新授
1.活动一:我的零花钱哪去了?
(上课前,老师先对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出示调查结论:我们班学生每月最低消费0元,最高消费300元;零花钱主要用在买零食上的占百分之五十;有同学甚至不吃饭,用零食替代。有将近半数的同学有自己的银行卡。)
出示思考问题:⑴这样消费合理吗?
⑵在学校有必要买零食吗?
⑶如果需要,你认为多少合适?(学生回答)(调查学生的消费情况,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观看视频:三无食品的新闻调查,有致人死亡的事件,引出“消费首先要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通过观看视频,起到了震撼的效果。)
2.活动二:我的零花钱怎么花?
设计自主购物的环节,图片出示选购的商品,每人有2000元,你会买什么?可以向别人借钱,时间:2分钟。图片出示:⑴购物袋:塑料袋和纸袋,选择。 ⑵选购商品:小米手机:999元;四大名著合订本:300元;李宁牌的运动鞋:300元;阿迪达斯运动衣:500元;著名歌星演唱会门票:1200元;焦作景观五日游:300.(这个环节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主的欲望,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个人认为,在商品的`设计上可以再巧妙一些,体现出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学会购买物有所值的商品)
晒晒自己的购物袋:(学生回答)
⑴你够买了哪几种商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⑵你为什么购买这些商品?
老师提问:有借别人钱的吗?在我们班有经常借钱的同学没有?借钱买什么?(因为是自己选购的,学生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今年双十一,淘宝的成交637亿元。很多人买过后又很后悔,恨不得把自己的手剁了,这些人被称为:剁手党。他们购物不是因为需要,而是跟风,看到别人买自己也买。所以我们要学会理想消费,不能盲目的攀比。)(由此可见,米老师是一个很时尚也很幽默的老师,有很强的亲和力,更容易走近学生)
看刚才的购物袋选择:你选择的是塑料袋还是纸袋?有没有更环保的选择呢?引出“绿色消费”(让学生找到教材中绿色消费的概念。)图片显示:过度包装而浪费资源的情况,让人触目惊心。
学生列举绿色消费的例子。
除了绿色消费我们还要把目光放长远,学会理财。(观看视频:李博,25岁,自己用多年攒的压岁钱和零花钱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个案例的选择很有说服力,学生一片唏嘘,效果很好。)
3.活动三:我的零花钱这样花。
零花钱之年度计划:写出目标,算出零花钱总数;怎么安排?(一分也不花还是消费一部分积攒一部分?)
(在以上铺垫之后,这个拓展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又回到生活,促进学生由知到行的升华)
我认为,思品课堂就应该这样,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寻找学生关注的话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兴奋点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教材知识服务于学生生活,最终落脚到:提升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这才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
因为 期末复习期间各种工作很忙,没有立刻写出来,总有如鲠在喉的感觉,现在终于一吐为快了。
4、《种子》的课堂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第四节 种子植物。
2.通过对松树雌、雄球花;球果及叶片横切等的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在引导学生对松树的球花、球果与桃树的花、果实的比较和对松树与铁线蕨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4.通过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的比较,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通过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两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更适于在陆地生活,由此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应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前边学过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殖过程中孢子显著,且脱离母体发育,称为孢子植物;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都能产生种子,称为种子植物。孢子和种子都脱离母体发育,但孢子只是单细胞的生殖细胞,而种子则属于生殖器官,其结构远比孢子要复杂得多,加之种子有种皮保护,所以使它抗旱能力比孢子要强得多,这样就决定了种子植物比泡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因此,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的概念也应作为本节的重点。
2.难点分析:
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观察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所以松树的球花及球果的结构应作为本节难点。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蕨类植物不同,与绿色开花植物也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这样就决定了松的生殖过程也应作为本节的难点。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到雌、雄球花的着生位置,了解两者主要的不同,观察到球花和球果的不同,而且观察球花、球果要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较为复杂的松叶结构,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引言的教学
出示松树、桃树、槭树等种子植物标本,请学生指出它们的名称,并提出问题:这些植物一般是以哪种器官来进行繁殖的?
当学生答出种子时,可让学生明确这些通过种子繁殖的植物叫种子植物。而前边学过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都不产生种子(这点也可以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但是产生孢子,孢子显著。而且脱离母体发育,所以这三类植物叫孢子植物。在学生了解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概念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种子的结构比孢子要复杂得多,而且其外有种皮保护,所以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于在陆地生活,它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本质区别
先提出问题,我们平时买来的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何种器官?买来的杏仁是何种器官?当学生答出:都是种子时。可让学生观察,松树的带种子的雌球果和杏的果实,提出观察思考题: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雌球果选择鳞片裂开的,这样的雌球果俗称松塔;观察杏的种子,可先把杏纵剖开,再把内果皮砸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不裸露。松树的雌球果和杏的果实,其相同点是:都有种子。不同点是:松树的种子外边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杏的种子外边有果皮包被,种子不裸露。因此他们虽然同属于种子植物但属于不同的类群,前者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后者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由此引出裸子植物的课题。
(三)关于裸子植物的教学
1.松树:
(1)生活习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中,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然后展示松树的生境图(生活在高山岩石上的松树),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生物教案《第四节 种子植物》。
(2)形态结构:
事先给学生准备好油松和白皮松的枝条,让学生从叶的形态上找出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特征,并思考为什么?当学生观察到针形的叶,并答出,针形的叶可以防止体内的水分过多地散失出去时,可告诉学生针叶常常成束生长,让他们继续观察以上两种松都是几针一束的,学生观察后能答出,其中一种是两针一束,另一种是三针一束。此时,告诉学生两针一束的是油松,三针一束的是白皮松,使学生了解松叶几针一束,是区分各种松树的一个重要依据。
下面请学生结合生活在岩石上松树的挂图,找出根和茎在形态上的适应特点,并思考为什么?若答不出来,可启发学生,松树是高大的乔木(讲清乔木与灌木的概念),它的根系会怎样,为何土壤干旱贫瘠时,还能郁郁葱葱。学生能答出:它的根系十分发达,可以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和无机盐,它的茎很粗壮,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较快地向上运输。并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抵抗恶劣的陆地环境。
接下去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松叶横切面的切片,提出观察思考题:①松叶有哪些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②这些特点对它的蒸腾作用会产生什么影响?观察时可要求学生对照课本上松叶横切面图,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并注意与蚕豆叶对比进行观察。强调观察的重点:表皮细胞的大小、细胞壁厚薄、排列状况、有无角质层、气孔特点。学生经观察、思考、讨论后能答出:松叶与生活习性相适的'结构特点有:它的表皮细胞很小、细胞壁厚、排列紧密,有角质层,气孔深陷在表皮下面,这样的结构特点,使针形的松叶能进一步减少蒸腾作用。
最后,由教师简要小结一下,松树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生殖:
事先准备好带有雌、雄球花和成熟球果(珠鳞开裂,内有种子)的松树枝条,充分利用标本和松生殖过程的剪贴图(或挂图),加强直观性,以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
首先让学生对照挂图观察松枝上雌、雄球花的着生位置,然后用放大镜观察雌、雄球花的内部结构,提出观察思考题:
①雌、雄球花分别着生在松枝的什么位置上?
②它是雌雄同株还是异株植物?
③雌、雄球花内部各有什么主要结构?学生在观察思考后回答:雄球花着生在新枝的基部,雌球花着生在顶部,所以,松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春天,在雄球花里能产生大量花粉,在雌球花内,生有胚珠,其内有卵细胞。学生回答后,可让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胚珠外有无子房壁包被,提出问题:
①花粉带有的气囊在传粉时有何意义?
②在雌球花内着生的胚珠是否裸露?(此问题解决,除认真观察雌球花外,还可认真观察成熟的球果,联系球果内裸露的种子考虑)学生经观察能答出:花粉具有气囊利于风媒传粉,通过风把花粉传送到雌球花上。雌球花内着生的胚珠是裸露的,无子房壁包被,这样胚珠形成的种子也裸露,无果皮包被。
学生了解了松的雌、雄性生殖器官后,可利用剪贴图或挂图,了解生殖的过程。提出问题:
①松树从传粉、受精到种子成熟需要多长时间?
②球果是由什么结构发育来的?其内的种子有何特点?为什么?
③松的生殖过程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是什么?这部分内容,可充分利用剪贴图和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归纳出生殖的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边启发、边贴剪贴图、边由学生答出:春天时,雄球花内产生的花粉借助风散落到雌球花的胚珠上,并在胚珠内萌发形成花粉管,其内的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此时,胚珠也就发育形成种子,雌球花也就发育形成球果了。从头年春天开始传粉到第二年秋天球果才成熟。
球果内的种子带有翅,可随风飘散,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松树。从松的整个生殖过程来看,受精过程已脱离了水的限制,所以比蕨类植物更适于在陆地生活。
最后,教师小结一下松的生殖过程,强调松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是: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所以它能生活在干旱的地方,比蕨类植物高等,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2.其他的裸子植物:
让学生观察侧柏、圆柏、银杏、水杉等裸子植物的标本或实物,了解这些裸子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陆地上。
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让学生与孢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对比归纳出: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因此,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并与蕨类植物对比归纳出: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所以,适于生活在干旱的地方。
教师进一步小结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4.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给学生放我国各种各样的裸子植物及其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片,使学生了解我国裸子植物资源丰富,居世界之首,是裸子植物的故乡,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根据录像内容及日常的生活经验、讨论归纳出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复习巩固题:松为何比铁线蕨更适于在陆地生活?裸子植物与绿色开花植物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种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
(一)松树
1.生活环境:干旱、贫瘠的陆地。
2.形态结构:
3.生殖: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
5、《种子》的课堂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导入课题。
师:回忆本单元的主题是“心愿”,凡卡的心愿是脱离苦海,回到爷爷的身边;《职业》中“我”的心愿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小贩、园丁、更夫。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谁的心愿呢?板书课题《种子的梦》。
师: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和词,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和生词,学生汇报。)
二、整体感知,突破重难点
师:谁想来展示展示你的朗读,请听的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说一说思考种子的梦到底是什么?(一生朗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带着问题去读书,思维、探究,交流,我们就应培养学生这样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生1:种子的梦是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是。
生2:开出鲜艳的花朵。
生3:是长出累累果实。
生4;是让明年的春天更美丽。
(板书:发芽 长叶 开花 结果)
师:一粒小小的种子的生长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他的艰难的奋斗历史,你知道它要经历哪些困难么?
(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并勾画,同桌交流。)
生1:冰冷的世纪。
生2:土层的压力。
生3:冰雪的妒嫉。
(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对种子的梦的实现所要经历的挫折做一个整体感知。训练学生关注诗歌的行文思路。)
(学生自己读一、二小节,把自己有感受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学习
生1:第一小节有比喻句:“冰冷冰冷的世纪”——是比喻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是比喻这一粒种子。
生2:还用了拟人的写法,比如:沉默、潜身这样的词语。
师: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这是怎样的一种期待,又是怎样的一种渴望呀!你能读出种子的期待与渴望吗?
生1读第一、二小节。
师: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一小节在文字表述上有什么特点?
生:有词语重复的现象:“冰冷冰冷,褐色褐色,潜身在潜身在……”
师:去掉重复,只保留一个你读读试试?
生读。
生1:我感觉不好,读着不通顺。
生2:我感觉去掉一个词,我自己读不出感情来了。
师:是呀,词语重复一次,表达感情更强烈,更细腻,就好象一个球,抛出去又反弹回来,欲断还续……
生再一次集体有感情的朗读第一、二小节。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也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中的人物和作者之间情感的碰撞与交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和思想变化,均以饱满的激情为基础。在这里,教师确保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师:冰冷的世纪,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嫉,象三座大山一样压在种子的头上,这么多的困难,它要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第三小节)
生;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种子一点一滴的积攒着力气。
师:种子实现梦想的方法多么简单,就是一点一滴的积攒着力气。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种子呀?
生1:坚强的。
生2:勇敢的。
生3:知难而进的。
生4:伟大的。
……
师:好的,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你就是那粒被压在泥土下,甚至是压在岩石下的微小的种子,怀着你美妙的梦想,你想破土而出!抵抗着巨石的压力,你要破土而出!你的小拳头握起来了,你在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在冰冷漆暗之中春天满怀柔情地呼唤你的名字,那久违的呼唤宛如夜晚的火,穿越并点燃你沉寂已久的梦想。 你在酣睡中渐渐醒来,借着爱的微光,依稀看见自己灵魂,正以积聚了整整一冬的力量,顽勇地攻破冰冻的土层,四十颗坚强的种子睁开眼睛读出来吧!
(齐读四——八节)
(自己汇报你喜欢这几节的什么内容,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师:从你们的读中,老师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许多的困难,现在,老师给你这样几组词,看看你想结合课文谈些什么,小组讨论。
A、困难 B、付出 C、帮助。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小组理解了,关于A困难,我们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
生2:我们小组找出了种子在生长过程中自己付出的努力: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
生3:“水分、阳光、蜜蜂、大地……”这些是外界事物对种子生长的帮助。
师:同学们理解和感受得很深刻,那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
师小结:是呀,种子的生长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它要自己不断地付出努力,还要借助许多外界的力量。那它为什么还如此执着于这样一个梦想呢?
生1:因为她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
生2:因为她思念大地,思念阳光,她渴望自由。
生3:因为她想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师小结:是呀,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因为它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教师适时点拨:体会诗的主题——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好。遇到困难时要相信明天会更好,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三、欣赏课件,感悟种子的精神。
师: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钦佩的心一起来观赏种子的生长过程
(播放种子的生长录像)
师:从种子的生长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种子是坚强的!
生:种子是勇敢的!
生:种子的生长真的很困难,我觉得它真的是伟大的,顽强不屈的!
(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视频资料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使学生对种子那种不放弃,勇于拼搏的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题解。帮助学生把作品感悟到位。)
师:再回想一下我们上课之初谈到的有关作者,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把自己比作一粒种子,到底有什么用意?
生:作者希望自己具有种子一样的精神:坚强,勇敢,不在困难面前低头!
师:是的,作者怀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迈气慨,相信终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日月”,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因为诗歌的理解不能像平常的文本那样去处理,在学生思想充分交流的情况下,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体会诗人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惧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师:这不仅仅是种子的梦,更是柯岩的梦。这个梦伴着柯岩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心中的那个梦想给予她的光芒,带领她穿过那片无尽的黑暗,最终能再次拿起笔来,为生命歌唱,为梦想歌唱。所以说,梦是希望之光。同学们,你们认为梦是什么?
生:梦是一颗流星,它会划破黑暗,给予人们希望。
生:梦是一缕阳光,为你带来希望。
生:梦是一扇门,在你遭遇困难时,它将敞开大门让你走出困境。
师:孩子们,请把你的梦写下来吧,把它或珍藏于心,或赠予他人。我相信这一定都将为我们每一种人生点亮一盏希望的烛。
(音乐响起)学生在音乐声中写作。
(汇报小诗)
师总结:孩子们,让我们在这给予我们希望与力量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请记住,就算阳光不再,就算希望不再,也一定请相信:
所有的梦想都会开花,
所有的翅膀都能翱翔。
让梦恒久比天长,
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6、《生活中的平移》课堂教学反思设计
生活中的平移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成功之处在于:
1.能驾驭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灵活的解决办法,《生活中的平移》课堂教学反思。
2.在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争议的时候,教师能放能收,处理的到位,符合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3.在处理课堂练习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来回答,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反思《《生活中的平移》课堂教学反思》。
4.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5.我觉得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本节课,若按老的教学路子,应先告诉学生什么叫做平移,然后让学生把平移的特征和性质背下来,最后应用平移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在这点上,我处理的比较好。
7、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教学设计及课堂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三种液体和空气)、牛奶、醋、水、石头、木头、树叶、网状图、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的材料:
7种物品名称的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看浩瀚的宇宙中这蓝蓝的星球是谁呀?(地球)
2、师:地球上大片大片的蓝色代表的是什么呢?(水)
3、师:对。有人说,地球其实是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我们今天就要来探究关于水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观察水。
3、生汇报。
4、小结: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物体。
5、师:除了水的样子,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水的知识呢?
6、学生质疑。
7、观看动画片《水的故事》。
8、学生汇报。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找水的游戏,老师把水藏在7个袋子中,这些袋子中装的也可能是:石块、木块、树叶、醋、牛奶和空气。有没有办法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找出水是哪一袋呢?
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辨认?
3、生汇报。
4、出示记录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脑海中对水的零星感性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面上,并在概念提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认识物质的方法,使学生在初次进入“物质世界”这一领域时,就能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质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以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本着观察、体验、验证的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能够有所收获。在立足学生个人需要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逐步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以四个活动贯穿始终:
第一个活动按照教材原有的网状图的设计思路来执行教学,对“关于水你知道什么”谈话就进行活动,通对水的观察以及观看动画片,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从零碎的回答到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如何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物体,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
第二个活动操作前的方法交流和引导是实验操作有效开展的铺路石,根据三年级孩子们对事物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对研究缺乏耐性,因此观察方法的引出和方法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让学生自己试着从众多物质中去找出水,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到“观察、分析、假设、解释、交流、质疑”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让学生思考自己判断的依据,保证了学生的活动的有效性。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三个活动让学生根据上一个活动对七种物质的了解进行分类,让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本堂课,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在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课堂学生合作的效益。
8、《磨砺意志》教学课堂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意志的含义及其意志的主要特征,了解坚强意志的表现,懂得坚强意志在个人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培养和磨砺自己的意志。克服意志薄弱的缺点,为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而开始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
坚强意志的重要性、怎样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
三、教学方法
游戏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小游戏《谁是大赢家》比一比哪位同学坚持的时间长。游戏规则是双手手心向上,伸直向前平举,双脚离地(成 90 度),然后看谁坚持的最久。(时间一分钟左右)教师示范标准动作。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能否在这个游戏坚持下去是与我们的意志有关的,进而开始新课的讲授。
新课讲授
1、先了解什么是意志?通过游戏,让学生懂得我们要想达成赢得游戏的目标,中间一定要克服一定困难,这时候内心就会有想法激励我们完成这个游戏。这样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意志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质。意志有优劣、强弱之分。(每个人在游戏中坚持的时间都不一样)
2、通过一些意志的词语,让学生区分那些是坚强意志、那些是薄弱意志表现。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并加以补充其它的一些词语。
再从这些描述意志的词语中,归纳优良意志品质的特点。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并适当解释。
3、通过课本 P36 页故事会,轮椅上的科学巨人霍金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霍金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是怎样面对的?结果怎么样?霍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让学生懂得坚强的意志就是我们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个人成长和成才有重要作用。继而得出坚强的意志对我们走向成功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4、再通过名人伟人们完成作品著作所用的时间表,再次让学生感受坚强的意志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恒久的毅力对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
过渡语:名人伟人们有坚强的意志一点也不奇怪,那我们中学生有没有?当然也有。表现在某一方面或者具有阶段性,和名人伟人们还有一定的差距。
进行课堂小调查:以下你都做到了吗?
1、上课的时候,你能做到认真听讲,不开小差吗?
2、双休日的作业你能按时完成吗?
3、制定好的计划,你能坚持下去吗?
4、早晨你能不赖床,按时起床吗?
5、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你能克服吗?
6、遇到突发事情,你能自己拿主意吗?
看来我们都有存在这个意志薄弱的问题,但没有关系,不要灰心,因为意志是可以磨练和培养的。
5、非常任务:当一回磨砺意志的专家(挑出 4 点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给出有用的建议)
( 1 )双休日的作业总是要拖到星期天的晚上才开始做
( 2 )早晨睡觉特别香,不愿起床,所以老是迟到
( 3 )上课总是管不住自己,总爱和同学说话,注意力总是集中不起来
( 4 )虽然制定学习计划,但是多则一个月,少则三五天,计划就无疾而终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学生的建议以及结合书本上的一些做法,总结磨砺意志的方法。
那我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从今天开始我们可以尝试怎样去做呢?引导学生把所学切实落实到生活实际中去。
6、板书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科组老师的评课以及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教学反思:
整一节课,我自己设置的教学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让学生了解意志的含义及其特点,通过故事会和作品完成时间表,让学生懂得坚强意志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取得成功有重要作用,然后再让学生针对自身存在的意志薄弱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最后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但这一节课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1、在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小声的时候,可以鼓励其再大声点 ;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因为想引出自己要讲的知识点而去打断学生的话,这样会降低学生回答的积极性。
2、在最后的讨论环节时,学生所说的磨砺意志的一些方法,如果和课本上的知识有重合的,应加以导,回到书本上,往考点靠拢。
3、不要在遇到学生不会答的问题,自己就先说出答案,应该引导学生说出来,让学生多说,课堂上要敢于放手。
4、在展示名人完成作品时间表时,可以整张展示而不是用动画效果一个个放出来,这样可以减少点时间。
5、表扬学生的话语可以再多变些以及课堂口语化的语言不要太多,像“那”和“吗”。
6、课堂上可以适当加点练习,学练结合或许会更好。
在之后的时间里还需要不断努力和学习,反思,希望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9、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
《三视图》在《技术与设计1》的教学内容中,是比较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然而三视图在工业设计中又是表达与交流设计构思、设计方案的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语言。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
本节课的得失与收获做深入地反思。
一.设计的初衷:
1.课题:
《技术与设计1》——三视图
2.《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三视图内容的教学标准:
能识读三视图,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3.教学设计构思:
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习三视图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自建三投影面体系,利用实验台上的物体模型,观察体验、研究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采用由简单物体三视图的画法入手,由简至繁,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基本绘图能力。采用自学辅导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案例解说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学情分析:
有关物体投影的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只有数学学科在高中二年级课程(立体几何)涉及到。因而本节有关工业制图的知识,例如,物体投影的绘画方法,三视图的原理及画法,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而言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5.教材分析:
本小节在“设计的表达与交流”章节中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三视图在工业设计中是最常见的技术语言。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识读三视图,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本节教学内容实践性强,而且要求用图样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三视图等工业制图知识内容,非常抽象;学生缺乏相关的投影知识,因此理解会有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由简单物体三视图的画法入手,由简至繁,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基本绘图能力。讲解三视图的作用和形成原理,使学生认识这种工程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技术语言,并通过“技术学习”提高识图能力。
二. 教学过程与反思:
1. 课题引入方面:
采用问题情景设置的方法:学生喜爱打篮球,而用直尺测算出篮球的.表面积是学生平时不会想到或实践过的问题。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解决问题的兴趣。问题提出来后,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了许多办法。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利用墙面与地面相互垂直这一条件。目的是打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而空间想象能力是学好三视图,理解三视图以及绘制三视图的必备能力。这也是我设计此问题情景的初衷。
问题情景的设计,我认为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或异想天开,或奇思妙想,有些测量的办法,是我事先没想到的。如:将篮球放气,压扁成半圆,用直尺测量篮球直径等办法。而我在这些突如其来的环节上的处理以及应变手段上还稍显不足。这是我今后应加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2.三视图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与注意事项:
1) 研究性学习法学习三视图,要有一定的学习资源。
这些必要的学习资源,要靠教师在课前预设。
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查阅互联网等手段,结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组织了一份文图并茂的材料,作为辅助教材,并在教学电脑上,准备了供学生查阅的资料和图片。在课堂上,为了把抽象的三视图更直观化,与学生一起用课前准备好的彩色硬纸板,做了三投影面体系,每生一份。要求学生在阅读资料或研讨学习中,运用手中的三投影面体系,观察体会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物体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情况;分析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和规律。实验用物体为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球体、椎体、台体等,结构简单物体。由于教室的限制,只好将实物台设在学生座椅的最前面。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自由离开座位,到实验台前,做试验,体会观察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情况,体会物体的三视图图形。在学生学习全过程中,教师作个别辅导。
2) 研究性学习法学习三视图,要确立研究方向即问题的设置。
我用电脑图片打出问题:三视图是如何把物体的各个表面形状表达清楚的?如何绘制三视图?
我提出这两个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已经学会了运用绘制草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其他人进行设计方案的交流。学会用两点透视法绘制简单的透视图。并能理解透视图的应用和局限性。而三视图可以把物体的各个表面形状表达清楚。这一点要是理解了,对三视图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就可以说容易多了。这个问题也是学生最困惑的问题。直接提出来,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容易激起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绘制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应该说,经过学习能够达到,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要想达到可以绘制简单的三视图的程度,只得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去研究,去解决问题。
想理解三视图为什么可以把物体的各个表面形状表达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依据的是什么原理?三视图的展开以及三个试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是什么?画图步骤有哪些? 怎么选择主视图?而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资料并结合教材很容易找到。我认为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述这些概念性知识,即便是举出相当多的图片和视图实例,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去发现、去体会、去理解。三视图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识读和绘制三视图,以便学生在今后学习和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运用三视图——这个在工业设计中最为常见的工程技术语言;学生能够运用三视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并运用三视图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与他人进行交流。简单的说就是,拿图来,学生知道是什么物体以及物体的各个表面情况;拿物体来(简单物体)学生可以绘制出三视图。换句话说,三视图的学习应该在自学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辅导绘图实践和识图练习。而采用研究性探究式学习方式来学习三视图,正是基于以上因素。
3) 研究性学习法学习三视图,教师要做必要的学法指导。
我在布置任务环节中,借用本章所学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要求,收集和处理信息等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学习。学生很容易地进入了角色。
但在提示学生使用三投影面体系,观察物体在其中的投影情况时,学生将实验台上的物体纷纷拿回座位,理由是小组共同观察。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使我措手不及。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的。学生习惯于以往上课时的小组活动方式,而不知道我的真正用意。这是我在布置任务时的失误。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还有,预先考虑不周,我只是考虑物体的样数多一些,学生可以在实验台处观察,并能尽可能多地观察到不同形状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情况,而忽略了各种物体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些,以便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应用教学资源。或者说,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理想的方式应该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座,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各种物体,这样更便于学生观察学习。但由于我校的条件因素,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实现。
4) 研究性学习法学习三视图,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学生学习程效检测方式和内容,给与学生中肯的评价并做出相应的激励。
教师预设学生学习程效检测方式和内容,给与学生中肯的评价并做出相应的激励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达到了什么效果,知道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在学习中忽略了或不理解的内容。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使学习成为一种实践任务,并能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从而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做到课堂角色的转变。
我在本节课中,成果检测环节作的不是很理想。由于我自身对工业制图知识的匮乏,我设置的检测问题设置得不到位,在某些问题的讲解上还不够深入。坦率地说,下课后,心里很没底,总感到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效果。这也是好事,我了解了自身的不足,所以在今后要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业务素养,尽快成长起来。
在后来的学习成效检测中,我发现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好,因此,我认为,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三视图,是一种比较适合的学习方法。我想,如果有更多的同行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探索,是一定会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完善的。
5)研究性学习法学习三视图,遇到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生的理解能力程度不同,学生对此项学习方法的认知度,使学习效果不均衡。
第二个问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
第三个问题:是否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支撑。
第四个问题:教师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五个问题:对此教学方式的不同认识。
以上问题,是我在反思中想到的,我想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资源设置,不同的任课教师,还遇到不同的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要靠全体同仁共同探索。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提高。
三. 学习成效检测:
我的做法是:
1)绘制三视图测试
让同一班的学生(探索课使用的班级,共59人),绘制折形物体、圆台、四棱台的三视图(不考虑比例,也不标注尺寸)。
测试卷收上来,统计正确率。
折形物体 圆台 四棱台
绘制正确人数 59 59 59
正确率 100% 100% 100%
分析:全班59人全部绘制正确,这说明学生基本理解了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了解了绘图规律,掌握了主视图的选择规律。三个简单物体三视图的绘制,是课堂上已经训练过的,所以,还可以说明,课堂效果比较理想,达到了预期目的。
2)图、物互识测试
给出8种实物模型草图。选择简单物体,包括:折形物体、圆台、四棱台,《技术与设计1》(地质版)76页,技术练习上的物体模型图。同时绘制出10幅三视图(教师手绘,试卷形式)。三视图多于实物模型图,目的是增加可信度。分别标号,让学生对号入座。
测试卷收上来,统计正确率。
选对8幅 选对7幅 选对6幅 选对5幅以下
人数 17 26 11 5
比率 29% 44% 19% 8%
分析:这些图形实际上是课后的作业(《技术与设计1》(地质版)76页,技术练习),再加上折形物体、圆台、四棱台的三视图和物体图形。检测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三视图的识图规律,以及识图技巧。其实技巧很简单,就是将物体模型图与主视图相对照,并参考俯视图或左视图即可。从上表不难看出,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三视图的绘图原理以及识图规律。
四.再实验,再检测:
作为一种教学法的尝试实践,仅仅一堂课的实践、一个班级学生、和一次成效测试是不够的。但由于学校课时的安排情况,没能进行对照班级的再次实践和课后的再此次检测。不过,这样可以给我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总结。一边完善和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边进行探索和实践。也希望广大通用技术教师积极参与进来,让通用技术教师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五. 总结:
以上是我依据《三视图》这一节公开课后的所思所想。就教学设计的初衷而言,我是想把“公开课”作为“问题课”,就此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和经验。同时希望各位同行,利用公开课这一载体,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和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成果,而少一些表演的成分,那么,我们的教师会迅速地成长起来,我们的学科会更完善、更有发展。
有了问题,才有可能进步;有了交流,才有可能提高;有了探索,才有可能发展。
10、《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课堂反思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次,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组词,造句等多种方法复现生字,以达到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另外,给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对象分析】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内容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将自然知识寓于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之中,浅显易懂语言朗朗上口,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目标阐明】
〖知识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媒体
CA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课件演示:
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理念: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
三、学习生字
1、学习我会认的字:
⑴ 圈出生字,在语言环境中读一读。
⑵ 出示生字,说说你会认哪个字,有什么方法记住它?
⑶ 给生字组词,造句。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组词,造句等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并把生字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运用,从而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2、学习我会写的字:
⑴ 要写的字,如:
已、娃、纷、好。
学生认读。
⑵ 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⑶ 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⑷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设计理念: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挑苹果游戏:
(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2、思考:
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出去旅行的办法呢?
二、分组合作学习
你喜欢哪个植物妈妈的办法呢?选择相应的小组:
1、自由练读,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朗读比赛,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4、重点引导学生讨论:
⑴ 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⑵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设计理念:给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三、演读课文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设计理念: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四、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理念: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五、拓展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设计理念: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教学资料】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教学评价】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接受,尤其是对降落伞,铠甲等词的解释很形象。
2、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如对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
3、注重给学生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儿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的阅读:
1、教学中,我能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把直观形象的画面、实物等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落实了新课程中提出的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2、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一开始,先让学生自己说,交流已经知道的各种知识;揭题后,让会写的小朋友们自己板书今天要学的课文,通过小老师的提醒,学生很快学会了植字,记住了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学习目标的确定,也是由学生自己提问题定下来的,我紧紧围绕植物妈妈有哪些传播种子的办法时时处处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他们读,让他们想,让他们说,尽量提供一个让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当点拨一下,巧妙引导。整个过程,我始终让学生说话,让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达,重视语感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图,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尽量体现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
11、课堂《与象共舞》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
(播放泰国风光资料片)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风光美丽、文化独特的国家,那就是泰国。今天我就要带大家去感受它的风土人情,它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的誉称。
(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泰国和象的资料)
二、出示学习目标:
A让我们认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C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自由通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通过读书又产生了什么疑问?比一比谁读得最认真。(小组内检查字音:熟视无睹、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彬彬有礼、松弛、按摩、尴尬、绅士、气氛、芭堤雅)(3分)
(二)找个别差生读词读文,检查全班掌握情况。
四、出示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想一想,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找出有关部分,在小组中多读几遍。(2分)
2、检查学生回答人与大象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写作特点:中心句的写法。
3、出示“堂堂清A”: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 )的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 );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 )的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 )的;在农场里,泰象就是( );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 )的。
五、出示自学指导
1、用———画出文中你最兴趣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把有关词语圈画出来。
2、找学生回答。
3、文中人与大象关系是如此和谐,让我们真心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密切,如果让我们把题目加个字,你会加个什么字呢?
六、出示“堂堂清BC”:
仿照课文用总分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或其他内容,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1) 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2) 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
(3) 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要求:中心句明确精炼,分写部分具体生动。
七、板书设计:
和谐融洽
人与象共舞 相互信任
欢欣笑颜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备课比较充分,首先我在布置预习时就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泰象和泰国的知识资料,认真读课文,以便对全文内容和思想感情有较好的理解。
然后我查阅了很多书籍,还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泰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精心进行了教学设计。因而在正式上课时,学生的兴趣盎然,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有浓厚的兴趣,我在旁边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因而课上气氛活跃,学生对本文的理解非常好,也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想,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文理解较好,但在做堂堂清A时,有一部分学生所选的词语不准确,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自学的效果。今后要多加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