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用眼睛观察家乡小学品德教案一等奖

2023-09-12 18:44:17

  用眼睛观察家乡小学品德教案一等奖

用眼睛观察家乡小学品德教案一等奖

1、用眼睛观察家乡小学品德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回答: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二、教师介绍广州。(虽然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来自广州,但广州算是这班学生的第二故乡。故选取广州作为学习的对象。)

  教师展示有关于广州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广州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广州的特色食物。(白云猪手,早点等)

  3、广州的名胜古迹。(陈家祠等)

  三、大家开口说。

  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广州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原来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四、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2、用眼睛观察家乡小学品德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3、用眼睛观察家乡小学品德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才智。

  2、了解家乡的名人、普通劳动者及其对家乡的贡献。

  3、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

  教学准备

  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收集的资料或生活用品可能会涉及很多内容,教师事先做一些说明,不论是一座建筑,还是一件小的日常用品,都渗透着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汇报调查的过程,谈一谈在这次调查活动中都有些什么收获。提问:“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你们去了哪些地方?访问过哪些人?查阅过哪些图书资料?”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8页的课文,把调查的结果引导到“家乡人的智慧”这一主题上来。

  2、演讲。“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下面,请同学把自己调查的结果讲给大家听,让我们共同分享你的成果。”引导学生将演讲的落脚点放在家乡人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发明这一主题上。

  3、科书第59页的课文,并引出如下问题:“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在乐乐家乡的历史上出过有名的中医大夫华佗,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针炙和麻沸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家乡的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什么贡献?除了名人,还有哪些人对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贡献?”

  4、填写名人简历卡。要求学生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格式,填写一份大家认定的“家乡名人简历”。向学生说明,名人的范围是从古到今做出了突出成就的劳动者。

  5、谈感想。“今天,我们对家乡人为家乡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么多伟大的人物,你自己又有什么打算?”

  6、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承担收集不同时代家乡名人的资料,拟出版一册“家乡名人录”。

4、用眼睛观察家乡小学品德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加深对各种地貌的认识。

  3、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貌,感受祖国的博大。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和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地貌,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些地貌的名称和它们所具有的特点。(展示相应地貌的图片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的判断。)

  二、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貌,这些地貌用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有条件的话,展示实物地形图;若没有,则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地形图。)

  三、学习地形图。

  这个凹凸不平,色彩缤纷的地图就是地形图了。

  地形图有什么用呢(学生举手发言。)对了,地形图能够帮我们清楚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地貌。那怎样来判断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貌怎样来阅读地形图呢

  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四、了解不同地貌里生活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以及这些生活习惯与当地地貌的关系。

  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地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然后以小组的名义发言。

  五、教师小结。

5、用眼睛观察家乡小学品德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准备

  督促学生用切合本地实际的方法完成调查任务,并准备好调查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家乡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问题,引导新的学习内容:“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做适当的记录,以此引导学生的学习。

  2、讨论。“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仪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3、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并在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结合讨论所得到的结果,阅读并分析教科书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及时总结各种不同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4、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可根据教科书上提供的计划格式,分项进行指导,重点应放在内容的确定上。

  5、小结,建议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根据居住地的远近,分小组落实调查任务。

  家庭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调查计划,完成各自选择的调查任务。

6、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可爱的家乡人》教学反思

  5月30日虞校听了我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内容是第12课《可爱的家乡人》。

  课始我便用讲解加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家乡人”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变化的:一个村一个乡的是家乡人,一个市的是家乡人,在外地求学碰到同一省就是碰到家乡人。嘿!一个小家伙按奈不住了,还没举手站起来就说,同一个国家的也是家乡人,如果在国外碰到就算啦……真不错!

  虽然课前做了一些布置:让他们收集家乡名人、身边可爱人之例,也的确有些孩子如此完成了,但课堂上教学资源仍显匮乏,所以也未能营造出那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氛围来。

  在读“家乡美丽的传说”时,不谋而合竟有三个孩子都质疑“既然济公和尚法力无边,为什么不直接把飞来峰搬走呢?”倏地有三五人抢着作答,有的回答还颇有几分道理,搬到另一处去另一处不也要遭殃吗?……最终我没有作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说实话,我也无法作答),只是大加赞赏了这三个提问的孩子,还有那三五个抢着作答的孩子,前者和后者都是边看书边思考的孩子,告诉他们“善于思考”对于学任何一门科、做任何一件事都很重要。我想,此刻答案的正确与否已索然无味,我们需要咀嚼品尝的是这一份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

  “我是小小家乡人”本来是要激发学生的小主人翁意识的,但课堂上显然很“冷清”,近乎冷场了,一方面有客观原因——30分钟的铃声响了,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孩子们主人翁意识的薄弱。

  家乡是可爱的,家乡人也是可爱的,带领孩子们发现真善美是我——一个教师的本意。从教近十年还是第一次执教《品德与社会》,教材资源的开发真的不那么得心应手,有时面对着书上一页仅两三幅图、两三句话甚是苦恼,但没有捷径只有摸索。

7、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看中国地图,识别方向、图例、比例尺。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的方法,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及家乡虎林各方面的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中国地图上获得了解家乡的有关信息,激发学生想了解家乡的兴趣,进而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借助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教具:

  中国政区图、黑龙江地图、虎林地图。

  一、导入新课(1分)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从小喝着家乡的水长大,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让我们在地图上找一找。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地图找家乡(探究性学习)(12分)

  1.多媒体:出示中国行政区图、黑龙江省地图、虎林地图。

  生:想我们黑龙江省在地图的位置,黑龙江省的省会在哪?我们家乡的虎林具体在什么位置?

  2.看书,认识图例、比例尺,会计算哈尔滨到首都的实际距离。

  (设计意图:此环节看地图找家乡(探究式学习)。从中国地图上获得了家乡的有关信息,借助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了学生想了解家乡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家乡,画家乡(自主学习)(15分)

  1.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根据课前调查)。

  2.课件展示:虎林概况。

  3.出示课件:虎林轮廓图。

  (1)学生按课件的轮廓画家乡虎林图。

  (2)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展示作品。

  (4)评价作品。

  (设计意图:此环节了解家乡,画家乡(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性学习,把课前学生调查收集家乡的相关信息与课内虎林概况的课件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三、拓展,找朋友的家乡。(7分)

  1.出示课件:不同的5个省、自治区轮廓图。

  2.小组讨论:

  (1)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轮廓,在教材第3页中国政区图中找出省或自治区

  的位置;

  (2)分别标出它们的位置和名称。

  (设计意图:此环节拓展知识,找朋友的家乡(合作性学习)。通过合作性学习,拓展教材,丰富学习知识,使学生不但能找到自己的家乡,还能找到朋友的家乡,进一步了解其他省市的位置和名称,使学生产生想到朋友的家乡去看一看的愿望,搭建朋友间的桥梁,增进了友谊。)

  三、总结:师生共同总结。(4分)

  歌曲欣赏:《乌苏里船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欣赏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使学生在寻找家乡、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赞美家乡虎林——这颗祖国东北边陲璀璨的明珠,使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布置作业。(1分)

  五、板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

  寻找

  了解家乡虎林

  赞美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反思

  虎林市第一小学 王珀

  虽然本节课在虎林市第八届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中荣获第一名,但是为了今后在教学上能迈向新的台阶,我在上完《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后,静下心来对本节课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成功之处:

  1.我课前有目的安排学生读书学习和调查活动,为课内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铺垫,学生把自己调查结果进行了充分的展示,使学生从中了解家乡的人文与地理,经济与社会的美好景观,进而增强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体验。

  2.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多媒体内容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契机,将整个教学活动快捷、形象、有序地组织起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升华。

  3.我所设计的画家乡虎林轮廓图和拓展延伸活动找朋友的教学环节恰到好处,给本课增添了亮点,学生很有创意,不但形象地画出家乡虎林的轮廓图,而且还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能说出为什么涂上这些颜色,学生说得真是太好了,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说金黄色是代表我们家乡虎林位于祖国的最东部,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是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还有的说是丰收、是收获,绿色代表家乡虎林的自然景观,山绿、水绿、食品绿、是绿色的虎林,学生不仅把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描绘在画中,而且还能把家乡和自己的情感态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唤起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不足之处:

  1.对学生了解的不够。我备课时侧重于备教材,忽略了备学生,在让学生说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有多少这一环节时,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说出对家乡的了解就更好了。所以作为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应要备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了解学生。

  2.教学过程后半部分时间有些紧。课前设计帮朋友找家乡的拓展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但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虎林,还能帮助其他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家乡,如果在此环节再加上做小导游活动,向外地朋友介绍家乡虎林,这样不但使教学拓展了,而

  且得到了延伸,教学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学真正有成效,教学水平有所提升。

8、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家乡的明天更美好》优秀教学反思

  《家乡的明天更美好》主题设计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来认识家乡的美丽、可爱,从而使他们萌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因此,我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家乡的变化,通过找变化来全面认识和感受生活地方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

  同学们在交流中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学习欲望格外高涨,整个课堂成为学生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场所,从而使课堂上形成了信息流动的“场”,学生们不仅在介绍家乡,更是在赞美家乡,更向往明天的家乡,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油然而生。此时此刻,孩子们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为“家乡的明天”设计了一幅又一幅蓝图,有的用图画来描述,有的用文字来表达……

  实践证明,“找变化”这个切入点设计的很好,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