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9》教学反思
1、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9》教学反思
推荐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中出现了四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平十的方法,先减3,再减6;四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13减9就等于几。
教学十几减9时,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3-9=4这一算式后,我问大家是怎么想的。学生们有的说是根据9+4=13来想的。在我的启发下,也有学生根据情境,指出可以先从10个里去掉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盒子外面的3个合起来是4个……
在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我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几种算法。我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以致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说。不过还是有学生说出了平十法,但说得不是很到位,其他小朋友没有办法听明白,在经过我的引导后小朋友就对这个方法有些了解了。但我对这种方法没有进行特别的强调,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在教学中只要正确的引导就能激活学生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但在这个方面我做的不怎么好。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而是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所以这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在请学生发言时,却又出现了学生与我一对一的'局面,回想起来似乎这个学生只是和我在交流,我倒是理解了这个学生的发言,但是是不是学生之间也相互都听懂了呢?这节课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是有了,但实质呢?
另外,有些学生的发言在重复别人已说过的内容,还自认为想到了新的算法,说出来却是已交流过的,是学生不注意倾听吗?另外多半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对其他同学的算法不怎么明白,有的学生由于受我的夸奖,选择了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而未把别人的好方法接受。另有一小半的学生掌握了两种或三种算法。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那么这就是 我的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
课后,想着这样几个问题:如果学生的表述意思正确,但不规范,该怎么办?怎么评价学生不规范的表述?学生的各种算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想出的方法很多,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今天我在设计这一课时想了很多,反复理解教材设计意图,最后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充分交流活动,学生能较快的理解算理,掌握多种算法,从计算11减几的思维过程,掌握破十的计算原理,至少学会一种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熟悉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习11减几的知识。
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富有童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交流来突破本课学习重、难点,通过对主体图中寻找数学信息,在培养学生主动提出一些简单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下,列出相应的算式后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全班汇报交流。这些过程我认为进行得很顺利,学生通过动手摆学具很快得出结论。
不足之处:
最后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那种算法进行计算,进行算法的优化过程时就不是很顺利,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别人的算法,选择算得又对有快地方法进行快速的计算。可是学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时有深有浅。总结不出来自己的算理,为了照顾到那些有困难的学生理解11减几的算理,我充分加入学生交流活动,通过你是怎样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节课的内容很重要,是以后借位减法的基础,虽然学生的方法很多,但引导学生怎样破十是重点,我大概急于求成,引导学生说出这种方法,造成了有部分学生糊涂的感觉。
课后反思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应该让学生慢慢理解,先从简单的方法逐渐牵引,这样会更好些。希望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缺了哪一部分都不行。例如在教学11减几时,发现部分学生对10减几的计算问题较大,这部分知识在利用“破10法”来计算11减几时显得非常重要,在整个计算过程中问题也大都出现在这里。
第一步把11分成1和10,基本都能掌握分解;
第二步从10里减去几,问题比较大;
第三步把减出的结果加上前面的1,基本掌握。
针对以上学生掌握情况,课后进行了10减几的练习,主要从加法入手,也就是凑十法。1+9=10、2+8=10、3+7=10、4+6=10、5+5=10,教会学生根据这些加法算式来思考10减几,如:根据1+9=10,想:10—1=9、10—9=1。
利用破十法是计算11减几和今后的12减几、13减几等等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所以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增加学生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才能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交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表现不同思维过程和方法,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拓展学生思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习11减几的知识。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富有童趣的教学情景,由到玩具店买玩具方式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交流来突破本课学习重、难点,通过对主体图中寻找数学信息,并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还剩几个?”,在培养学生主动提出一些简单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下,列出相应的算式后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全班汇报交流。最后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那种算法进行计算,进行算法的优化过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别人的算法,选择算得又对有快地方法进行快速的计算。学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时有深有浅。
为了照顾到那些有困难的学生理解11减几的算理,我充分加入学生交流活动,通过“你是怎样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通过充分交流活动,学生能较快的理解算理,掌握多种算法,从而达到算法多样化的目的。在最后设计练习时也采取了多样的趣味游戏,巩固深化,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游戏“摘智慧果”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过小桥”中穿插了数数得题,不仅很好维护了课堂纪律,也增强了学生对时间观念的培养,同时在对自己做题中也加入了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愿望。进一步巩固掌握11减几的算法。
5、一年级数学上册《15减几》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
第一,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我想通过课件出示口算题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没有注意口算的形式与方法,采用集体口答的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
第二,没有有效的利用旧知的迁移作用。十几减几教学的重点内容是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几的口算,但15减几的学习已有前面11减几、13减几知识的学习为基础,13减几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15减几。我在教学15减几例题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算理和算法,在教学过程中,进 一步让学生巩固“破十减”,“连减”,“想加做减”的不同计算方法, 所以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说计算方法的时间过长。这样做一方面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给后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时间就比较短。
第三,没有注意算法多样化的`与算法最优化并重,在教学中仅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说出了众多的方法,但没有鼓励学生选择最简单,最方便的方法,选择自己合适的算法。
第四,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一定的层次性,数学学习的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让学生从感知、理解、运用到熟练一步步的深入, 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完成了新课的学习,接下来就是应是知识的应有用和检验阶段了,但可惜的是因面占用的时间太长,在这步骤的练习没有充分的展开,从而让整堂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同时在上课时,可能由于自己对学生表扬、鼓励性的语言较少,缺乏儿童化语言,难免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成功之处:
在学习的重点部分如果能让学生说的更多,做一个更鲜明的对比,相信每个孩子会掌握得更好,更快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常规教学中,我更应该注重后进生的学习理解过程,多留意学生的解答过程,多用游戏等方式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给孩子鼓励与肯定的目光,充分的激励孩子。让孩子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是我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最大理想。
6、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9》教学反思
推荐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中出现了四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平十的方法,先减3,再减6;四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13减9就等于几。
教学十几减9时,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3-9=4这一算式后,我问大家是怎么想的。学生们有的说是根据9+4=13来想的。在我的启发下,也有学生根据情境,指出可以先从10个里去掉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盒子外面的3个合起来是4个……
在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我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几种算法。我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以致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说。不过还是有学生说出了平十法,但说得不是很到位,其他小朋友没有办法听明白,在经过我的引导后小朋友就对这个方法有些了解了。但我对这种方法没有进行特别的强调,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在教学中只要正确的引导就能激活学生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但在这个方面我做的不怎么好。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而是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所以这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在请学生发言时,却又出现了学生与我一对一的'局面,回想起来似乎这个学生只是和我在交流,我倒是理解了这个学生的发言,但是是不是学生之间也相互都听懂了呢?这节课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是有了,但实质呢?
另外,有些学生的发言在重复别人已说过的内容,还自认为想到了新的算法,说出来却是已交流过的,是学生不注意倾听吗?另外多半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对其他同学的算法不怎么明白,有的学生由于受我的夸奖,选择了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而未把别人的好方法接受。另有一小半的学生掌握了两种或三种算法。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那么这就是 我的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
课后,想着这样几个问题:如果学生的表述意思正确,但不规范,该怎么办?怎么评价学生不规范的表述?学生的各种算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想出的方法很多,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7、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缺了哪一部分都不行。例如在教学11减几时,发现部分学生对10减几的计算问题较大,这部分知识在利用“破10法”来计算11减几时显得非常重要,在整个计算过程中问题也大都出现在这里。第一步把11分成1和10,基本都能掌握分解;第二步从10里减去几,问题比较大;第三步把减出的结果加上前面的1,基本掌握。针对以上学生掌握情况,课后进行了10减几的练习,主要从加法入手,也就是凑十法。1+9=10、2+8=10、3+7=10、4+6=10、5+5=10,教会学生根据这些加法算式来思考10减几,如:根据1+9=10,想:10-1=9、10-9=1。
利用破十法是计算11减几和今后的12减几、13减几等等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所以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增加学生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才能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