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小班《结构游戏》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2023-06-19 14:45:13

  小班《结构游戏》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小班《结构游戏》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1、小班《结构游戏》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刚走进班,“朱老师早”,冷昱瑾已经早早来到幼儿园,在等老师了,我刚想问怎么来这么早时,她先问了起来“老师,今天是不是又要玩桌面游戏了,我可喜欢玩。我来帮你放,好吗?”。说完她拿起玩具玩了起来。

  还记得宝宝刚上幼儿园那会儿,他们拿到结构玩具不是在地上滚,就是为了一个积木争得面红耳赤,当老师提出要求要孩子们拼搭出一件作品时,孩子们一脸茫然的样子,似乎看到玩具都不大感兴趣,为了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让孩子们走向玩结构游戏的正轨。我从网上找了很多建构作品让幼儿观察,了解什么是一件完整的建构作品,怎样玩才是真正的玩。为了激发幼儿兴趣,玩之前我总会让幼儿讨论“今天你想做什么”,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纷纷议论着,孩子们自然也就兴致勃勃。在幼儿游戏后将孩子们好的作品用照相机拍下,让每个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只要我们今天玩建构游戏,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会说“我要拼个照相机。”“我要拼枪。”“我要拼美丽的花儿。”在幼儿游戏中我还多加了一个重点“颜色的.搭配”,形成一种颜色合理搭配的审美感。

  但是小班的孩子年龄很小,他们喜欢模仿,模仿老师的和其他小朋友的。讨论时,我有意识的问了肖丁铭想搭什么,他一说是房子,很多幼儿也跟着说我也要搭房子,最后这组的小朋友都搭的房子,而且形状都差不多。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经过一段时候后我发现孩子们没有以前那么爱玩结构游戏了。还有的幼儿喜欢将玩具乱丢,收拾材料的习惯并不是很好,而且如果几个人同时看中了一个玩具,他们会争吵,甚至还会打架。我想这也许是孩子们对这一活动失去兴趣的预兆吧。

  为了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在下一阶段,我将通过环境上的调整,将一些作品贴到墙上,同时增加难度,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有的设计图上的内容过于的简单,他们一会儿就完成了,所以提供稍有挑战性的建筑图片,供能力较强的幼儿建构。增加一些废旧材料,如:瓶子、椰奶罐、大纸盒等,这些材料会使整个结构区更像是一个整体。因为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拼搭”的经验,所以有选择的将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同时带领幼儿参观中大班哥哥姐姐们搭建的房子、建筑物,以及带领孩子参观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如:我们的幼儿园,欣赏、讨论幼儿园的房子,不断的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结构游戏中获得快乐,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小班反思为什么总是穿反呢小班教学反思

  反思:为什么总是穿反呢?

  入园已经将近四个月了,我们班还有四五个孩子,每次睡觉起来都把鞋穿反,每次都告诉他们穿反了,换过来,有的孩子“碰巧”换对了,有的孩子换了好几次还是反的,最后我就看着孩子让他们换过来,如果还是反着我就帮助他们。《纲要》中健康领域一个重要的目标: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这样我总是帮忙不就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尝试的机会了吗?我该想想办法了。

  其实小班孩子具有具体形象思维,分不清左右很正常,对小班的要求是上下,而中班是前后,到了大班才是左右。小班鞋子穿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小班孩子对他们说桌子上,桌子下,他们都能明白,原来有个参照物呀,这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那么我们也给鞋子找个具体的.参照物他们不就明白了吗,趁着孩子午睡时候,我认真观察孩子的鞋上的特征,有的是有图案的,有的是有站链的,有的时候有拉锁的。这样在他们穿鞋的时候就和他们说:这两个粘链是好朋友,要挨在一起,这另个喜洋洋是好朋友要在一起等等。结果这几天下来孩子穿反鞋的现象好多了。在放学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有的孩子虽然是嘴里念叨着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可是最后还是前后穿反了,所以我就和他们说有商标的对着别人,结果就很顺利的自己把衣服穿上了,孩子很开心,我也很开心。这个办法很好用。

3、小班游戏《娃娃家》教学反思

  最近我在关注孩子们区角活动的情况,发现去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少。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娃娃家游戏时总是重复类似的活动内容比如:烧饭,吃饭,喂娃娃吃饭和给娃娃过生日等。作为老师的我,我敏感的意识到这样的游戏活动状况处于停滞状态,于是我在游戏分享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关于娃娃家孩子们能作什么事情的讨论!

  幼儿们听了纷纷举手,样子十分激动,很想说给大家听。

  通过讨论,孩子似乎对娃娃家又有了新的游戏欲望,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到“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还会换着角色玩,这次指引让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当它不再前进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像是一缕海风轻轻的吹动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们只有默默在内心祝福每个孩子走好人生!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幼儿期是“疑问期”,它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好问和好尝试,在这一时期,许多成人看来是视而不见的事物,却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对他们来说,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接触到的,都是新鲜的。“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

  多营造一个儿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途径,在与孩子嬉笑游戏时,当你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儿童越会对你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4、小班游戏《娃娃家》教学反思

  娃娃家是学前幼儿最喜欢并善于模仿学习的`角色游戏。2-3岁的孩子在游戏的表征水平大都是停留在摆弄玩具上,进入小班后,为了丰富游戏的清景,我们增加了角色的扮演(如:爸爸、妈 妈、姐姐、宝宝等),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

  区域活动开始了,瑞瑞和小李在娃娃家玩,只听见“哇”的一声,我赶紧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瑞瑞哭了,我问:“瑞瑞你怎么了?”瑞瑞:“他抢我的煤气灶。”小李大声说:“我没有煤气灶怎么烧菜呀!”说着也快要哭出来了。我赶紧让他们放下手中的煤气灶,问:“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 ”“我当爸爸,我当妈 妈”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那你们的爸爸妈 妈在家里是不是也像你们现在一样抢东西呀?”他们俩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 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 妈,所以也要相亲相爱,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个听后使劲的点了点头。然后小李把煤气灶递给了瑞瑞,说:“家里妈 妈做的饭最好吃,你今天当妈 妈,你来做饭吧。”

  反思:我班幼儿进入小班集体生活才一个月,大多数初次接触角色游戏,所以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当爸爸妈 妈。但是一旦他们真正玩的时候有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于是就出现了“爸爸”和“妈 妈”争夺东西的场面。

  指导策略:在游戏中,教师应该经常提醒幼儿,生活中的爸爸和妈 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宝宝可不可以碰煤气灶?爸爸和妈 妈能不能抢东西?相信多一些这样的引导孩子间的争抢行为会慢慢减少。

5、小班游戏《娃娃家》教学反思

  娃娃家游戏小朋友都很喜欢玩。星期二上午区域活动时,玩娃娃家的小朋友是XXX。XXX把娃娃家的玩具(饼干、馄饨、刀、锅等)在手里摆弄一番后,马上就开始了分工。XXX做妈妈,左手抱着一个娃娃,拿着饼干,正在喂娃娃吃。XXX说:“我去上班了,我不吃饭了。”朱沁雪说:“小娃娃饿了,你等会儿。”这时,我看到XXX抱着娃娃,XXX把馄饨放在锅里,正在煤气上烧呢。XX和XX是动手能力比较差的,XX又是未上过托班的新小朋友,在玩的时候显然没有XXX和XXX熟练,有时候显的手足无措,有时候又在拿着玩具乱敲。

  分析与反思:

  小班的幼儿好模仿,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主体意识,他们渴望像成人那样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会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实生活,而"娃娃家"又比较接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所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

  丰富的玩具材料是发展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有效途径。通过玩具材料可启发幼儿产生联想、引起游戏愿望,并可以使幼儿游戏活动更有目的,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由于幼儿模仿多,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在游戏初期投放的玩具种类不宜过多,而相同的玩具数量要充足。

  再有,小朋友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把能力好的和能力差的搭配起来,让他们互相带动和感染,共同感受游戏的快乐。

6、小班《结构游戏》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刚走进班,“朱老师早”,冷昱瑾已经早早来到幼儿园,在等老师了,我刚想问怎么来这么早时,她先问了起来“老师,今天是不是又要玩桌面游戏了,我可喜欢玩。我来帮你放,好吗?”。说完她拿起玩具玩了起来。

  还记得宝宝刚上幼儿园那会儿,他们拿到结构玩具不是在地上滚,就是为了一个积木争得面红耳赤,当老师提出要求要孩子们拼搭出一件作品时,孩子们一脸茫然的样子,似乎看到玩具都不大感兴趣,为了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让孩子们走向玩结构游戏的正轨。我从网上找了很多建构作品让幼儿观察,了解什么是一件完整的建构作品,怎样玩才是真正的玩。为了激发幼儿兴趣,玩之前我总会让幼儿讨论“今天你想做什么”,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纷纷议论着,孩子们自然也就兴致勃勃。在幼儿游戏后将孩子们好的作品用照相机拍下,让每个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只要我们今天玩建构游戏,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会说“我要拼个照相机。”“我要拼枪。”“我要拼美丽的花儿。”在幼儿游戏中我还多加了一个重点“颜色的.搭配”,形成一种颜色合理搭配的审美感。

  但是小班的孩子年龄很小,他们喜欢模仿,模仿老师的和其他小朋友的。讨论时,我有意识的问了肖丁铭想搭什么,他一说是房子,很多幼儿也跟着说我也要搭房子,最后这组的小朋友都搭的房子,而且形状都差不多。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经过一段时候后我发现孩子们没有以前那么爱玩结构游戏了。还有的幼儿喜欢将玩具乱丢,收拾材料的习惯并不是很好,而且如果几个人同时看中了一个玩具,他们会争吵,甚至还会打架。我想这也许是孩子们对这一活动失去兴趣的预兆吧。

  为了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在下一阶段,我将通过环境上的调整,将一些作品贴到墙上,同时增加难度,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有的设计图上的内容过于的简单,他们一会儿就完成了,所以提供稍有挑战性的建筑图片,供能力较强的幼儿建构。增加一些废旧材料,如:瓶子、椰奶罐、大纸盒等,这些材料会使整个结构区更像是一个整体。因为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拼搭”的经验,所以有选择的将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同时带领幼儿参观中大班哥哥姐姐们搭建的房子、建筑物,以及带领孩子参观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如:我们的幼儿园,欣赏、讨论幼儿园的房子,不断的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结构游戏中获得快乐,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7、小班数学《接龙游戏》教学反思

  水果是小朋友每天接触的一种食物,尤其在夏天的季节,水果随处可见,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好几种水果来。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学习观察、操作,将相同的水果图案头尾相接;理解接龙游戏的规则,能按照要求自主地进行接龙游戏;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操作的乐趣。

  在活动中,我用谈话导入,问小朋友喜欢吃水果吗?吃过哪些水果?过渡到活动中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接着用拟人化的语气,水果娃娃想要玩开火车的游戏,提出了活动要求,一样的水果拉拉手,排好队,帮助幼儿掌握接龙的方法,由于一套卡片有12张,前面的讲解的时间比较长,导致后面的操作时间比较短,教师的.操作讲解比较简单,有些幼儿还没听清楚要求,拿在手上无从下手,通过老师的提醒后,也能愉快的参与游戏,大部分幼儿还是比较好,能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能从外形上区别他们的相同与不同,能将相同的水果头尾相接。

8、小班音乐教学反思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纲要》中提出:给予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我是棉花糖》选自《甜甜蜜蜜》这一主题。孩子们在喜爱糖果、亲近各种各样糖果的同时,对糖果中的棉花糖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发现棉花糖很软,可以像橡皮泥一样捏来捏去,非常有趣。这首乐曲旋律欢快,歌词浅显易懂,很有趣味性,适合小班进行歌唱活动。孩子可以自由做变变变的动作,可以变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充分地发展了孩子的思维以及对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我利用看一看、摸一摸、变一变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在创编的过程中考虑到歌曲比较简单,所以让幼儿自由模仿各种动物,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变的东西,让孩子在一遍一遍的游戏中体验到歌唱活动的快乐。这节课的`目标和难点就在于发挥幼儿的想象用肢体语言创编动作。

  这个活动我在三年前也上过,在一亲的基础及不足上,在方法和过程中都做了修改,使活动能够更加顺利、有序、有效。第一环节:奇妙的棉花糖(出示实物棉花糖),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更加直观地了解棉花糖的特征,以棉花糖的口吻来介绍给小朋友,这样很快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接着我让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棉花糖,以朋友喜欢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记歌词,这一环节孩子都较感兴趣,基本上在三遍之后都能记住歌词。这样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显得比较顺利,幼儿很容易记住歌词和旋律。这个环节让幼儿适当的学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为下面歌曲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学唱环节中,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让小朋友们先一起唱,在分男女唱,由于小班幼儿上学还不到一个月,对于男女还不是很清楚,虽然我一直提醒妹妹小朋友和弟弟小朋友来区分,

  可还是有个别幼儿搞不清自己是男是女,在这个环节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再者这一环节也是整个活动的主要环节,在孩子完全学会歌曲的情况下开始下面的创编环节,并把自己编出的小动物唱到歌曲里,使孩子对整首歌的完整性把握的很好。在做变小动物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变,转动手腕、转体、摇动身体、甩手变等等,整个过程孩子们显得兴趣浓厚。为了防止以前出现过的过度兴奋,我就引导幼儿先想好某种动物,然后再歌曲结束时,要在最后一个字“XX来”全部变好,静止不动,让我看一看都变出什么来了,避免了以往教学中碰到的个别小朋友总是要变很久,才变出来,让其他小朋友等很久;还有调皮出来瞎胡闹的现象。通过我的不断启发和幼儿的表演以及生生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能把自己当成棉花糖变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东西,每位幼儿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空间,有的孩子变出了小鱼、有的变出了小鸟、有的还变出了奥特曼、灰太狼、美羊羊等各种不同的物体。

  总之,整个活动在唱唱变变棉花糖的过程中比较顺利地结束了,在音乐的伴奏下体现了那种愉快、活跃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9、小班科学活动教学反思有趣的陀螺小班教学反思

  一、观察活动记录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陀螺是他们并不陌生的一种玩具,怎样在小小的陀螺中发现科学的秘密?怎样有效的引导幼儿在玩陀螺的时候,能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的愉快,充分体现玩中学的教育原则,是我们一直探索研究的方向。

  活动前我请家长朋友们为孩子每人准备了一个陀螺,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和孩子之间产生一种无意识的讨论,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家长朋友们的密切配合下,我的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带来的陀螺可谓是多彩多样,让大家打开眼界。有简单的塑料陀螺、有抽拉式的陀螺,更有带来古老的木质陀螺。我们先从了解陀螺的样式开始了这次的活动。我首先让孩子们自己介绍自己的陀螺,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怎样玩?引导幼儿边演示边说一说。上来演示的幼儿更是兴趣盎然,因为他们感到自豪,这说明了自己带来的陀螺本领高。壮壮第一个上来,他大声说道:“我这个陀螺可贵了,是这样拉着玩的。”他边说边玩,当陀螺飞速旋转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兴奋的响起了掌声。“这太好玩了,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一个。”飞飞自言自语说。接下来是棋棋的简易塑料陀螺,红颜色的用手一拧就能旋转。最好玩的'要数木质的陀螺,冉冉拿着自己的陀螺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带的这个陀螺只有大人会玩。”我笑了笑,我当然知道掌握这个陀螺的玩法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先向孩子们介绍了这个陀螺的一些相关知识。我说:“这种陀螺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抽老牛。在以前没有这些先进玩具的时候,人们都用木头自己做一个这样的陀螺,再用一个绳子不停的抽着玩,所以就叫做抽老牛。”我接着给孩子们演示它的玩法,这次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都很好奇这个玩具怎样玩,纷纷站了起了睁大了眼睛看。当我把陀螺成功的抽起来时,孩子们高兴的欢呼起来。 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不但了解了有关陀螺的发展进程,同时掌握了对不同材质的陀螺有不同的玩法。其实快乐就这么简单,当孩子们沉浸在有趣的活动中,玩具本身所含有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已经潜移默化的吸收了,所以活动目标也已经到达了。

  二、反思

  陀螺是孩子们喜欢的事物,能在愉快地游戏中和孩子们共同探索出其中的科学秘密,收获甚丰。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掌握科学知识是其次的,对活动感兴趣、有探索的精神、敢于展现自己是我们开展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是最终的目的。

  三、后记

  第二天,琪琪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电动陀螺,她自豪的将电动陀螺的玩法向大家展示。孩子们更是欢声雀跃,为什么电动陀螺能不停止的转动?不需要人力?这成为孩子们争论的话题。我没有直接给予孩子们答案,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询问、实践的方法自己发现问题,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我组织家长朋友们收集有关陀螺演变的相关资料,举办陀螺图片展、陀螺知识普及活动以及陀螺比赛,引导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的从由浅入深的感受着中国文化发展和特色,让这项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到孩子们美好的童年世界里,涂抹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