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学点评课文案例教学反思
1、太阳教学点评课文案例教学反思
听支老师上《太阳》一课,真使人有清风扑面,耳目一新之感。窃以为这种“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时新的素质教育要求
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面向全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在这两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都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实现,主体精神得到了发扬,主体意识得到了增强。这充分地表现在如下方面:
1、全员参与。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全民教育,因而教育十分注重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参与训练。如上课伊始个个边默读边动笔勾画。这“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使得人人都有语言实践的机会。此外,在两节课中进行“单兵作战”的说话、朗读、辩论、板书、板演的学生有近百人次。支老师还特别关照那些没有发过言的学生,用征询的口气请他们先举手,请已发过言的或板写过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他们。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在这两节课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2、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的语言训练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两个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开始时人人“三读”课文,个个勾画语句;而后多人次的概说和板书内容要点、上黑板标序号;后半段的众人争相说、读、议、辩、写等。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则以“主持人”的身份时而点拨、时而设疑、时而导引,既相伴又导行。
3、主动参与。支老师特别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如读课文时,让学生想读站起来就读;讨论问题时,想说站起来就说;在参与板书时,想写跑上来就写。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拓展。教者还注意运用“商疑”、“存疑”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如在确定“没有太阳就没有可爱美丽的世界”这句话在“系统表”中的位置时,老师让学生自由辩论,各说各理。学生兴致高涨,“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了进来。他们弄清了这句话在“系统表”中的位置,实际上是认识了它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的同时,还进行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关联词语说话训练。如果没有这们的教学环境,只是单单拿出一个这么复杂的多重复句让学生造句,我想,学生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二、“自主发展~点拨启导”——全新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摸索出“自主发展—点拨启导”的阅读教学方式(见本书附录)。这一方式的实质是为了进一步地改善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太阳》一课的教学,可以说是对“自主发展—点拨启导”教学方式的最佳诠释,其新意着重表现在如下方面:
1、令人耳目一新的“群书堂”。曾几何时,课堂上的板书可以说是老师的专利学生的禁区。“板书”是老师设计、板写出来,学生只是有时可以抄一抄(不管它有用没用)。而在支老师的这两节课中,教师打破常规,别出新意地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自己读明白了的内容要点写出来,而后又标出序号,最后又排列组合成一个“系统表”。在这三个过程中,就有30多人次上台板写。当然,这种“谁想好了就上来写”的“自由式”板书,又是在老师的导引下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这两节课是实实在在地把教师的“一书堂”变成了学生的“群书堂”。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一言堂”变“群言堂”较易,“一书堂”变“群书堂”要难得多。支老师这一“群书堂”的创意,绝不亚于他当年在四川成都下那《第一场雪》时,曾在全国首创使用的“诗化板书”的影响。
2、十分富于新意的形象比喻。比喻,是运用形象手段描述抽象内容的修辞方式。在认识句、段、篇、题的逻辑关系时,支老师没有使用惯常的“总分”这样的概念,而是形象地用“少先队员”、“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辅导员”来作比喻,用“建立领导关系”来表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学生听起来新颖,有趣,而且感到贴身亲切,便于学习理解。如果不用这种“少先队序列”,而是采用更加“正规”的“总分说,”倒真的是非常复杂的;太阳的“一般情况”相对于“太阳”,是“总中之分”;而相对于“远”、“大”、“热”,则又是三个“分”之“总”。如此“总分”、“分总”,真的使学生坠入了“关系网”。而采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少先队系统”,则各层次间的领、属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三、科学地选准训练点——语言文字训练的新视角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而进行这种训练的具体内容及方式又应因课文而异。这篇课文生词不多,用语明白,一读就懂。那么,语言文字训练该训练什么呢?训练说明的方法?然而,本课中的数字说明法和举例比较法,在第七册《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两篇课文中已经学过。在本课的教学中,只能作为复习巩固性训练而非训练重点。支老师依据本文特点,把语言训练重点落在了说明的顺序和层次上(实际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这是教者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这一训练重点主要通过多人多次的发言和板写完成。学生就这样在“无形”之中,接受了扎实的训练。支老师没有着力进行段落划分和层次分析的训练,但学生对课文层次结构的认识却十分明晰。这就是上述“无形”训练的“无形”成果;这可能就是支老师常说的“不为而为之”——不去刻意地做什么,实际上却已经做了。
读、说、写结合,也是本课语言训练的特色之一。学生“三读”课文后,老师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读明白的内容,然后再在黑板上写出经过提炼的内容要点(说是口语,要写出来成为书面语言,必然要进行概括)。在学生由读到说,由说到写的过程中,教师多次提示学生“再简练些”、“把话说通”、“声音高点,叫人听得舒服”。学生就是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读书、学习了说话,学习了书写书面语言,真正展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升华提高过程。
此外,支老师的“引说”和课文的“三读”亦是颇具特色的,这些训练方式的指向都非常明确。如通过“引说”,让辩论的双方最后都“英雄所见略同”地统一了意见。“三读”课文时,初读声音响亮,要求读通读顺;再读,强调主动、竞争,读得流畅有情;三读,无声默读,眼看心想手画,意在找出内容要点。
支玉恒老师是我国小语界颇具影响的特级教师,他当年在四川成都“下”的《第一场雪》开了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代讲”之风。今天《太阳》一课展现出的清新的素质教育的时代性、全新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新颖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样令众多的小学教师们关注、思考、吸纳、借鉴、出新。“第一场雪”后的“太阳”将更加光明和灿烂。
2、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点评二教学案例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神话体裁的文章。正是这一课带我们走入了神话教学的研究领域,也正是这一课把神话带进了两岸四地的教学观摩研讨会。回顾这一路的探索,我们硕果累累。
一、精心设计省赛夺魁
2005年8月,为了迎接福建省第六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赛,在林钦校长、杨铃校长的带领下,我们组成了备课小组,研读《新课标》,钻研实验教材,了解学情,我们的教学预设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创设神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精心的教学预设使课堂的生成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1.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
生:想!
师: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教师配乐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熔岩滚滚)
(开始学生双眼紧闭,听得很投入。听到音响后,学生有的不禁睁开眼睛,有的捂住了耳朵)
师: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踊跃:仿佛看到一个巨人正拿着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仿佛看到天地分开后,轻的东西往上升,重的东西往下落
学生闭眼,感受漆黑一片的世界,老师伴着悠悠的音乐生动地描述,学生仿佛进入了奇妙的神话世界中;一声巨响,学生如临其境,感受着盘古开天地的力量以及天地分开时的神奇。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极富神话特色,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朗读盘古劈开天地一段奠定了基础。
2.品读文本,走进神话故事。
师:你读书很认真!书上说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始终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出示:盘古顶天立地的图片和相关语句。)一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的?读!
生:(齐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神情专注,若有所思。)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生:(齐读)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加重语气、情感投入。)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生:(齐读)头顶着天, 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为之感动,情绪激昂。)
学生三次朗读,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时,根本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老师那撼动人心的语言,加上激情的朗读足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情感,因为朗读原本就有如此大的魅力与韵味,它能让人走进人物的心中,与之同喜、同忧!
3.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
师:真美呀!刚才有位同学发现了省略号的秘密,那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内容与要求:
他的_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___的.。
每位同学自己写一写。
在小组中说一说、改一改。
试一试把大家写的连成一段话。
派一位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交代了小组合作的要求之后,学生小组合作、老师巡视指导,之后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写的这么多变化,如果都加到书上,这省略号可以擦掉吗?
生(部分):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6:因为省略号是代表永远都写不完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我们抓住了省略号这一语言信息,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展开想象,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提出了十分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先个别自主学习(展开想象、模仿写话),再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修改、连句成段、汇报评价)。这样,环环相扣,步步落实,一一到位,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营造了愉悦轻松、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这一课在省赛中得到专家的肯定与好评,龙岩教研室的胡和春老师在评课中肯定了本课的优点:
1.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转变学习方式的目标。
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要很重视训练语言的训练、语言的发展,《盘古开天地》有两点做得好:①以读书为重点发展语言,如:盘古顶天立地段落的引读就很精彩。②以感悟为过程发展语言,第四自然段的教学,老师启发学生读后说发现了什么?学生有发现内容方面的,有发现语言表达方面,这就是在语言当中训练语言。
2.教材的处理方式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
《盘古开天地》的教学,轻重分明,第一自然段一笔带过;第二自然段重读,第三自然段简易地导,第四自然段细细地品味,对教材大胆的取舍,合理巧妙地进行组合。
3.自主合作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形式。
《盘古开天地》第四自然段的小组合作很有实效!
二、以学定教顺学巧导展现大陆教学风采
省赛第一的好成绩带来了参加两岸四地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机遇,我们的教学预设该如何更贴近他们的学情?我们又展开了新一轮的研讨!
问题预设生成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融洽师生关系呢?设计介绍老师、说家乡、游戏等热身活动。这些方式,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心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在游戏中融入了学生对身体部位名称和反义词的复习,为学习本课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知识铺垫。教师还借机了解学生口语表达、发言心理等学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如何最快地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呢?我们将第二课时调整为第一课时,在导入部分增加了质疑环节。
用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引导学生自由质疑。学生在阅读中有两类困惑,一类是对神话体裁的表达内容超越现实而产生的,另一类则是对文本具体内容难以理解而产生的。对于第一类的疑问,老师顺学而导,巧妙地借助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浅显地进行了解答,帮助孩子了解神话的特点,区分想象与现实、虚构与科学。而第二类的疑问作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成为教师以学定教的依据,接下来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了。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
如何展示大陆实验教材的特点呢?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切资源,包括小泡泡和课后练习。根据泡泡1的内容,设计了课前热身的说反义游戏,并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提醒;根据泡泡2的内容及课后练习设计了了小组合作环节,取得良好的课堂实效。
如何充分展示我们朗读教学的特色呢?
保留了创设情境,为读铺垫;三次引读,升华感悟;自主发现,自由品读;尊重感悟,个性朗读的环节,并根据学情适当调整朗读教学的策略。借助音响、范读、图片等各种手段,采用了情境创设、读好关键词、想象体验、角色扮演、递进引读、画面再现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受与想象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感受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由读得不够好到读得好,同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避免了千人同腔。
在这堂课上,读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读得入情,不仅读通了文本,而且读出了神话的韵味,读出了学习的乐趣,展示了大陆美读教学的风采!
如何借助这篇神话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呢?最后,布置去寻找你喜欢的神话故事,尽情地阅读的作业,激发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兴趣。神话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孙悟空、哪吒等神话形象早已留在孩子们的心中。在最后环节中,将神话人物图片送给准确说出人物名称的学生,既满足了孩子们拥有图片的渴望,又激发他们了解更多神话的兴趣,将学生从文本中带出,引领着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畅游美丽的神话故事。
总而言之,这堂课以读为主,以学定教、顺学巧导,渗透学法,较充分地实现了本课创设神话情境,感受盘古形象,培养丰富想象,激发孩子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的人文目标,又实现让孩子们在读神话、说神话、写神话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的工具性目标,达到文道结合的最高境界,取得很好的课堂实效!得到两岸与会专家及教师的一致好评。
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肯定本课基本上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为福建、为大陆增光了,如果能把最后学生小组合作填的纸条用展示台展示出来,再指导一下,那就完美了!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听完本课及教学说明后评价:这堂课上得好,课后交流说得也好。
台湾与会教师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感受:
在板书中自然地出现生字,学生掌握得很容易。板书虽然简单,可将故事的关键都体现出来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重点。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融合了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的。课堂评量很好,一直用鼓励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孩子们为同学鼓掌时老师还不忘追问一句:你为他鼓掌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学会正确评量同伴,表达真实的感受,不盲从,表扬显得真实亲切。
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美读指导里,让小朋友先赞美盘古,然后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感受来读,尊重了每个小朋友的个性。
回顾省赛与两岸四地的教学研讨过程,我们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我们发现:两岸的语文教学都有着大语文的理念,课堂教学只是一种引导与点拔,它提出方法、思路、示范,而语文的真正学习则要在社会中、生活中实践实现。台湾教师苏兰用一堂精彩的课告诉我们:要教给孩子生活中随处可印证、随地可感受、随时可运用的知识,这才是真正有用的、孩子们感兴趣并能掌握好的知识。听者受益非浅。
作为同根同源的少年儿童,两岸的孩子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与学习兴趣,只要教法得当,课堂中所焕发的是同样鲜活的生命力。在《盘古开天地》的教学中,考虑到学情的不同,在朗读指导中加强了范读的比重,引导学生就自己的真实听感进行同伴的朗读评价,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台湾学生善于针对性强的讨论和明确分工,也使课堂中频频出现亮点;相对内地学生的大方大胆,台湾学生显得安静,但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样让我们感受到课堂实效
一路探索,一路收获,我们深知教学领域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漫漫教学长路,我们还得不断学习,努力前行!
3、课文《太阳是大家的》教学反思案例
综合性学习准备
1.阅读单元导语,了解本组主题。
2.自由阅读本组课文及语文园地,整体感知全组内容,简单交流感受。
3.讨论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活动步骤、成果形式。
4.收集资料:有关世界各国的人文风情、体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根据3的内容补充)
学习目标
1.认识“彤、陪”。会写“彤、霞、陪、趁”4个字。能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等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背诵诗歌。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太阳是大家的”,感受世界人民是一家。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诗歌,理解“太阳是大家的”。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太阳是大家的”所表达出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愿望。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资料。(师生)
了解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师生)
准备世界地图。(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配乐朗读课文《阳光》
学生听后自由谈感受。板书:太阳。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学过的21课《太阳》介绍你所了解的太阳。
2.提问:太阳是谁的?
揭示课题,板书:大家的。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组词。
区别:陪、倍、培、赔
抽读词语。
2.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不懂的语句。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指导朗读,背诵
1.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同桌互读,交流读后感受。
3.指名读,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指导背诵。
自由朗读,读熟诗歌。
尝试背诵,与学习伙伴互相抽背。
指名背,交流背书的方法。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四个要求写的生字,组词。
2.指导生字书写。重点指导“霞”。
3.抄写五个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背诵。
2.配乐背诵,会背的一起背。
3.听写词语,订正。
二、朗读感悟,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重点引导
太阳做了哪些事?说一说。试仿照课文再写几句。
一天中太阳做了好多好事: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她把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朗读一、二节。
3.朗读三、四诗节。小伙伴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猜猜她会说什么?先说给身边的伙伴听,再说给大家听听。
再次朗读三、四节。
4.朗读全文。
三、拓展认识,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1.“在别的国家里,也有快乐的小朋友……”你知道哪些国家?(出示世界地图引导,注意帮助学生区别国家和地区)
2.你最了解哪个国家,给大家介绍一下。(简要介绍即可,旨在激发学生了解世界的兴趣)
四、积累优美词句
1.你对哪些诗句最感兴趣?有感情地读一读。
2.摘抄诗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25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二,太阳是大家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4、太阳教学点评课文案例教学反思
听支老师上《太阳》一课,真使人有清风扑面,耳目一新之感。窃以为这种“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时新的素质教育要求
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面向全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在这两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都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实现,主体精神得到了发扬,主体意识得到了增强。这充分地表现在如下方面:
1、全员参与。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全民教育,因而教育十分注重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参与训练。如上课伊始个个边默读边动笔勾画。这“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使得人人都有语言实践的机会。此外,在两节课中进行“单兵作战”的说话、朗读、辩论、板书、板演的学生有近百人次。支老师还特别关照那些没有发过言的学生,用征询的口气请他们先举手,请已发过言的或板写过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他们。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在这两节课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2、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的语言训练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两个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开始时人人“三读”课文,个个勾画语句;而后多人次的概说和板书内容要点、上黑板标序号;后半段的众人争相说、读、议、辩、写等。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则以“主持人”的身份时而点拨、时而设疑、时而导引,既相伴又导行。
3、主动参与。支老师特别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如读课文时,让学生想读站起来就读;讨论问题时,想说站起来就说;在参与板书时,想写跑上来就写。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拓展。教者还注意运用“商疑”、“存疑”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如在确定“没有太阳就没有可爱美丽的世界”这句话在“系统表”中的位置时,老师让学生自由辩论,各说各理。学生兴致高涨,“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了进来。他们弄清了这句话在“系统表”中的位置,实际上是认识了它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的同时,还进行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关联词语说话训练。如果没有这们的教学环境,只是单单拿出一个这么复杂的多重复句让学生造句,我想,学生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二、“自主发展~点拨启导”——全新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摸索出“自主发展—点拨启导”的阅读教学方式(见本书附录)。这一方式的实质是为了进一步地改善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太阳》一课的教学,可以说是对“自主发展—点拨启导”教学方式的最佳诠释,其新意着重表现在如下方面:
1、令人耳目一新的“群书堂”。曾几何时,课堂上的板书可以说是老师的专利学生的禁区。“板书”是老师设计、板写出来,学生只是有时可以抄一抄(不管它有用没用)。而在支老师的这两节课中,教师打破常规,别出新意地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自己读明白了的内容要点写出来,而后又标出序号,最后又排列组合成一个“系统表”。在这三个过程中,就有30多人次上台板写。当然,这种“谁想好了就上来写”的“自由式”板书,又是在老师的导引下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这两节课是实实在在地把教师的“一书堂”变成了学生的“群书堂”。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一言堂”变“群言堂”较易,“一书堂”变“群书堂”要难得多。支老师这一“群书堂”的创意,绝不亚于他当年在四川成都下那《第一场雪》时,曾在全国首创使用的“诗化板书”的影响。
2、十分富于新意的形象比喻。比喻,是运用形象手段描述抽象内容的修辞方式。在认识句、段、篇、题的逻辑关系时,支老师没有使用惯常的“总分”这样的概念,而是形象地用“少先队员”、“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辅导员”来作比喻,用“建立领导关系”来表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学生听起来新颖,有趣,而且感到贴身亲切,便于学习理解。如果不用这种“少先队序列”,而是采用更加“正规”的“总分说,”倒真的是非常复杂的;太阳的“一般情况”相对于“太阳”,是“总中之分”;而相对于“远”、“大”、“热”,则又是三个“分”之“总”。如此“总分”、“分总”,真的使学生坠入了“关系网”。而采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少先队系统”,则各层次间的领、属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三、科学地选准训练点——语言文字训练的新视角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而进行这种训练的具体内容及方式又应因课文而异。这篇课文生词不多,用语明白,一读就懂。那么,语言文字训练该训练什么呢?训练说明的方法?然而,本课中的数字说明法和举例比较法,在第七册《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两篇课文中已经学过。在本课的教学中,只能作为复习巩固性训练而非训练重点。支老师依据本文特点,把语言训练重点落在了说明的顺序和层次上(实际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这是教者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这一训练重点主要通过多人多次的发言和板写完成。学生就这样在“无形”之中,接受了扎实的训练。支老师没有着力进行段落划分和层次分析的训练,但学生对课文层次结构的认识却十分明晰。这就是上述“无形”训练的“无形”成果;这可能就是支老师常说的“不为而为之”——不去刻意地做什么,实际上却已经做了。
读、说、写结合,也是本课语言训练的特色之一。学生“三读”课文后,老师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读明白的内容,然后再在黑板上写出经过提炼的内容要点(说是口语,要写出来成为书面语言,必然要进行概括)。在学生由读到说,由说到写的过程中,教师多次提示学生“再简练些”、“把话说通”、“声音高点,叫人听得舒服”。学生就是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读书、学习了说话,学习了书写书面语言,真正展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升华提高过程。
此外,支老师的“引说”和课文的“三读”亦是颇具特色的,这些训练方式的指向都非常明确。如通过“引说”,让辩论的双方最后都“英雄所见略同”地统一了意见。“三读”课文时,初读声音响亮,要求读通读顺;再读,强调主动、竞争,读得流畅有情;三读,无声默读,眼看心想手画,意在找出内容要点。
支玉恒老师是我国小语界颇具影响的特级教师,他当年在四川成都“下”的《第一场雪》开了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代讲”之风。今天《太阳》一课展现出的清新的素质教育的时代性、全新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新颖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样令众多的小学教师们关注、思考、吸纳、借鉴、出新。“第一场雪”后的“太阳”将更加光明和灿烂。
5、和时间赛跑教学建议案例课文的教学反思
1.课前,教师准备挂图或课文插图的投影片,以及文中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同时,可以布置学生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古诗,以及身边的人珍惜时间的事例。
2.本课要求认、写的生字,可以灵活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梭是平舌音,不易读准,也较难识记,可以与形近字进行比较,如俊棱;若不易读准,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音。本课要求写的字比较多,可以让学生独立观察,提出较难写的字,或不易写好的笔画、结构,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赛的中间部分是三横,不是两横;疼是病字旁,不是广字旁;忧的右边是尤不是龙,不能多写一撇;赢的几个构成部分要仔细观察,摆好位置;益的上半部分是,不是兴;若的中间部分是,不是十,要同苦字区别开来。
3.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是怎么认识的。他们对时间的理解可能很肤浅,或许仅仅停留在数学知识的层面,而非生活的高度,哲理的高度。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时间的宝贵,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先谈一谈读懂了什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也可以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或者让学生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个句子最能表达我和时间赛跑的体会,抓住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教学。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力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读自悟、质疑、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4.在引导学生研读的过程中,能够提出重点语句共同讨论。可以边读书,边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或难以理解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可重点指导学生讨论以下语句。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句话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一是引导学生先读读爸爸的话,看看爸爸是怎么理解的:昨天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如果不是一个人的亲身体验,感受就不会那么深刻,所以,我感到爸爸像是给我说了一个谜。二是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读后面的语句,感受我的生活体验,看看我是怎样理解的: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的是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三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看待时间的流逝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两句话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解决。光阴指时间,金即黄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说时间的宝贵。箭和梭的`运动速度都很快,用来比喻时间过得飞快,这两句话可以使人们从中体会到时间的宝贵。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建议学生用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明,也可以用其他人的事例来说明。
5.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把握朗读语气。这篇课文的朗读语气应该是亲切、自然的,好像在和朋友谈心,谈自己的人生经验。
课文前半部分写我体验到了时间的流逝,朗读声调应缓慢些,低沉些,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怎样的一种滋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可以通过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感受作者的这种心情。课文后半部分写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成功的。教材以文中泡泡的形式,安排了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的问题: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着急和悲伤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太阳落山鸟儿飞翔这两个自然段中。高兴和快乐的心情,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文中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和太阳比赛谁能更快地回家,结果我跑赢了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了,我跑赢了时间;读三年级时就做五年级的作业,走在了时间的前面。)再读读写我的感受的句子,体会我跑赢时间的快乐心情,这时,朗读的声调略高些,速度略快些,朗读中要有一种跑在时间前面的喜悦。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我和时间赛跑的体会,抒情的色彩很浓,读时语速稍慢,语调稍重。要指导学生在体验到了时间的珍贵和与时间赛跑的快乐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6.本课的生词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举例、想象等方法理解。如,忧伤哀痛,指的是我失去外祖母后心情十分悲伤、痛苦、忧郁,可以联系上下文,从我的表现中加以体会,如,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持续,在文中指的是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此悲伤痛苦,而且这样的心情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可以联系上下文,通过每天很久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来体会。安慰,可以联系自己伤心痛哭时父母如何用话语劝告、用手轻抚,使自己的心情舒坦起来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受益无穷的意思,可以结合所在段落几句话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文中是指我珍惜时间所得到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理解假若的意思,可以用换词法,分别在句中换成如果、假如、要是等词语,让学生理解体会。
7.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要在学生充分自读、充分讨论、有了自己的感受的基础上,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认真体会,并积累下来。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可以发现课文中的含义深刻、值得细细品味的语句(见教学建议3),并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可以建议学生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背一背,再抄写下来。除了教学建议3列举的句子外,如果学生认为其他的语句也有一定的含义,可以抄一抄。
课后还有四句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以学习伙伴的口吻说这是我收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既给学生提供了可供积累的材料,又提示学生收集其他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找一些类似的格言、警句或者古诗进行交流。
8.学生读了这篇发人深思又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定有很多感慨,可以开展一些拓展活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并加强实践。如,
让学生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或自己读课文的感受写一写。让学生想想,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还可以想想自己平时有没有浪费时间的情况,有没有得到改善;或亲身实践,感受跑在时间前面的快乐滋味。
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在晨会时间或通过学习园地、手抄报的方式交流。
建议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惜时名言贴在桌角或床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6、太阳五(第二课时)课文案例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了解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准备:
投影、贴图
一、导言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太阳》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的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的受不了了,就找了一个名叫后羿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二、授新
师:老师讲的故事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不可能呢?请你们打开书,读一读1~3自然段,找出答案。
生:因为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所以后羿射不到太阳。
板书远
生:因为太阳太大了,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小小的一支箭根本射不下太阳。
板书大
生:因为太阳表面温度有三千度,箭还没有碰到它就熔化了,所以后羿不可能把太阳射下来。
板书热
师:太阳的三大特点决定了后羿不可能射下太阳,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三个特点写具体的呢?请大家看投影。
投影:(1)太阳离我们有( )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
生:(填空)
师:作者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生:数字
投影:(1)太阳离我们很远,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要走很远;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长时间。
师:再来看下面这句,你觉得哪句更好,为什么?
生:第二句不好,意思表达的不清楚、不具体、不明确。
师:说的真好,下面请你们分小组讨论后面的两道题。
投影:(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里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3)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生:2个人汇报
师:太阳的这些特点到底和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从4~7自然段中找出太阳和什么有关系。
生:植物、动物、天气、煤炭、细菌、人类生活。
师:老师把你们说的都画了出来,那么它们和太阳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老师投影上的方法来学习。
投影五个方法
生: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分别汇报了太阳和植物、动物、天气、煤炭、细菌、人类生活的关系,说的真好,这样看来,太阳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那你们说,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光明和温暖,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没有人。
师:大家说的这么多,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总结一下?
生: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板书出示中心句
师:现在你从4~8自然段中任选一段你喜欢的大声地读给自己听。开始。
师:刚才我看咱们同学读的都特别好,老师再给大家一次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那现在你就把你最喜欢的那一段读给在场的老师听,想给哪个老师读你就走到他面前读给他听。
师:看你们读的那么好老师也想读一段,这样吧,咱们师生合作读第8段,我读前两句,最后一句咱们齐读。
三、总结、发散
师: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谁能说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利用太阳进行了哪些发明?
生:太阳能汽车
师:你们将来还想利用太阳发明什么?
生:
师:真不错,希望有一天老师和更多的人也能用上你们发明的东西。
板书设计:
远
大 热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