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2023-06-20 17:27:12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1、《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当周五上午听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之后,令我觉得汗颜。课堂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引领学生对一首诗歌进行剖析与感悟,更是一次与诗歌、民族经典文化的零距离面对。整个70分钟的授课过程,不光台上学生投入学习,台下几百个师者也沉浸其中,给人感觉那不单单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种文化的追根溯源,一份美的享受。

  整个上午,我都沉醉在诗一般的课堂氛围中,跟随王老师的每一步教学,专注中时光转瞬即过,那味却悠悠不绝。心灵最大震撼之一——师之功底。

  教师本人身上、言语间所传输出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作为一个师者最基本也最凸显的地方。王老师的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信手拈来,都使人感到师者本身的功底。也许正是这份功底使师者的教学风格更显从容淡定,自然深远。不论是诗歌教学以后报告讲座,教师自身的这份文化修养和学术魅力,都犹如诗之有韵、有味、有境,让人听罢仍语音萦绕,回味深长。

  古之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论“传道”“授业”“解惑”都需教师有扎实而深厚的底蕴,这底蕴,来自于文化素养,来自于个人修为,是“知”与“识”的合二为一,是教育之源头活水。

2、《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学校总是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各种办法为我们教师搭建张扬个性、提升自我的平台,我认为学校的每次教研活动更是我们每位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大好时机。

  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大多时候都会把阅读教学作为公开课或竞赛课的首选。由于本次教研活动时,我班的教学进度的关系,我大胆尝试进行了古诗教学,讲的是《枫桥夜泊》这首诗,也想通过本次活动与领导、同行们探讨古诗教学究竟怎样进行,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我认为本节课的可取之处在于:

  融方法于潜移默化中按常理,这仅仅28个字的一首诗,学生读读背背,按注释理解诗意,哪能用上40分钟,然而,我将引导学生学古诗的方法在悄无痕迹地渗透给学生,激趣导入,板书课题,直接强调“泊”在本课的读音,提问还有哪个音,只是强调,学生便很自然地熟记了这个多音字,并动笔积累在书上,然后,引导学生看着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接着初读感知,我引导学生自由反复读诗,直到读流利。再如:当学生没能很好地读出韵味之时,我采取了与学生合作读诗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了读这首诗的节奏、语气、语速。一切都不用多说,全靠学生心领神会。再如最后:引导学生把学会的同类的诗句归纳到一起,做到熟记于心,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积累。

3、《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伴着乌啼、钟声,交织成一幅凄美的秋江夜泊图。“愁眠”是《枫桥夜泊》的诗眼,因为愁眠,诗人才看到月落、江枫、渔火,感受到霜气满天,听到乌啼、钟声。月落后,天地之间一片昏暗,江边枫树影影绰绰,江中渔火星星点点,霜气袭人、乌啼凄厉,景中无不带着作者的愁思。诗人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或许,只有城外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才能与诗人相伴。在教学时,我从诗题入手,引出“愁眠”,在反复品读中感受诗人内心的孤独。

  一、读诗题,谈所得,引出“愁”。

  “枫桥夜泊”简单的四个字,交代了地点、时间、事件。“枫桥”在苏州西北的枫桥镇,诗人夜间在此停泊。诗题不难解读,学生在课前也做了充分的预习准备,能够准确说出生字“泊”的意思。理解诗题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枫桥在苏州,距离诗人的家乡湖北襄阳千里之外。此时,诗人不是一个游客怡然自乐,而是一个科举考试的失败者。此时,夜深了,诗人独自一人,他的心情如何?”愁,自然引出。

  二、读诗文,勾画面,体味“愁”。

  诗人挥不去几多愁,无法入眠。正因与愁相伴、睡不着,诗人才能看到眼前景,听到耳边声。“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诗文,闭上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看到的景物在诗中用‘—— 画出来。”学生读完,我先请学生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这是整体的描绘。然后,我让学生按顺序说出诗人看到的景物“月落、江枫、渔火”,并思考“如果让你来画这些景物,你会选择什么色的画笔,怎样画”。让学生想象作画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情的过程。学生说“月落”在画面中不好表现,我说:“是啊,月亮落下,可不好画啊,那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张继一直守着天边的月,一直到月落。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月落就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那是忧郁、孤独、伤感。受到插图和现实生活的影响,几个学生在说画“江枫”时选择红色的画笔。我没有急着否定,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顺着学生的话:“是啊,‘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树是火红的。可是,此时月亮已经落了,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没有灯光,你能看得很远、看得很清楚吗?”学生摇摇头。“是啊,四周黑洞洞的,借着微弱的渔火,江边的枫树在诗人眼里也是模模糊糊的,会透着火红的色彩吗?”月亮已经落下,江边的枫树模模糊糊,船上的渔火星星点点,一切都不是那么清楚。“此时,在昏暗的夜色中,诗人会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诗人很孤独,在秋天的深夜,会感到瑟瑟寒风,诗人甚至感到了——“霜满天”。接着,我和学生辨析,“霜能不能满天,是不是诗人写错了,用词不当?”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诗人凄凄冷冷,感觉到霜气满天,实际上是到处都冷,没有一丝温暖啊。

  三、品钟声,抒情感,解落“愁”。

  “乌啼”、“钟声”是诗人听到的。乌啼透着凄凉,但是钟声是复杂的。我播放了钟声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钟声的深远、悠长,并补充了寒山寺钟声的特殊意义:过年时,夜里11点40分寒山寺的钟声都会敲响108下,最后一声敲响正好第新年的0点。这108声钟声,预示着人的108种烦恼都会随钟声消除。“这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写话训练水到渠成。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张继啊,请你不要再发愁了,这108声钟声之后,一切都会好的。”“张继啊,科举落榜不算什么,你还有机会。”……

  寒山寺的钟声响了千年,你听,在陈小奇在《涛声依旧》中这样写道:“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歌声在教室内响起,孩子们沉浸在音乐声中,此时下课铃已响,可他们坚持要听完这首歌。我想,“枫桥夜泊”的风景和“枫桥夜泊”的钟声一定会留在孩子们的心中。

4、《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在备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来体会诗人的“愁”很难,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网上看了几篇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后,收获很不多,总觉得二升三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感悟能力,毕竟在他们的脑海里,由景抒情的文章他们一般只会体会出高兴、兴奋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哀怨忧愁的似乎很难,更何况是古诗呢!面对这样的古诗,我想只能从诗句中的字词理解,进而来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在课上,我简要地复习了一下上次所学的古诗《山行》,背诵、提问等等,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以便更好的引入新古诗的学习。开始教授《枫桥夜泊》了,我直接挑明了作者的情感,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所学的新古诗,跟《山行》可不一样。虽然两首都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可作者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大家要注意体会哦。”开门见山的说法,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听范读过程中,我都注意让孩子们聆听,听听录音老师是怎么读的,语速如何,哪儿停顿,哪儿缓慢,并让大家在书上标好记号。在反馈意见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小耳朵果真听出了不少地方,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看来,孩子们已经站在了这首诗的门口。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他说:“我听了之后,觉得作者好像在叹气。”“叹气”,多朴素的词语,可他却已经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我为他的精妙词语而鼓掌。

  围绕着“叹气”,我就开始讲解古诗。一些费解的字词解释,我一边口述,一边做板书,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并开始不约而同地做笔记了。由景抒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叹气”,我从“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这六景,和“乌啼”、“钟声”二音入手,让孩子们来亲临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配上插图,加上诗句的讲解,孩子们开始点头:“是啊,诗人在叹气。”“所以,整首诗都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那就是……”我马上接着孩子们的体会,步步深入。“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真棒!你们已经读懂了。”我由衷地赞叹他们。后来,孩子们已经能够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读出诗人忧愁的情绪。我想,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比较成功了。

  古诗是难理解的,尤其是这样的古诗,读好难,要读懂更难。我们作老师的要扶着学生,一步步的走进诗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且要时时注意抓住孩子们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不定他们的回答会更好地让自己来感悟诗中的精华,更好的引领自己走进诗,喜爱诗。

5、《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了古诗《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诗题意为夜晚停船于枫桥,全诗写的是一位旅途中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愁绪。

  在课始,我通过“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样一段话激起学生对《枫桥夜泊》的阅读兴趣,紧接着又以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古诗,让学生产生自己也想试试的迫切愿望。正如徐校说的:此处的教师范读,为学生把好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给学生起了一个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进一步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时,我紧紧地抓住了课文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从哪看出诗人张继很愁?”“诗人张继愁的又是什么?”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

  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月亮落山了,乌鸦在哇哇地叫着,整个大地都被大雾笼罩着。江边的枫树映衬着点点渔火,诗人张继独自站在船头,难以入眠,只听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在耳畔萦绕,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孤独、凄凉、寂寞。此时的愁是为自己而愁,是思念故乡、故乡的亲人而愁。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段内容的解读,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愁不仅仅是愁自己,愁家乡,更是愁国家的命运,愁百姓的疾苦,层次分明。但是在引导学生赏析品味诗人张继的愁绪时显得空洞、凌乱,没能让学生们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愁,正如徐校说的:此处没能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诗人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没能利用对比、移情,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诗人夜泊枫桥时的心境。若此处教学,能够把串讲诗意改成:如果这个愁是有颜色的,你认为应该是什么颜色,你是从哪感受到的?如果这个愁是有声音的,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声音,你又是从哪感受到的?这样,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将会更透彻,对愁的体会也会更深刻。

  在结束本课教学时,我没能很好地利用课前谈话这一资源,抓住课前谈话画龙点睛,使诗人张继的人格得以升华,而仅仅是在做一项无谓的猜测、揣摩,浪费了整整10分钟。

6、《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歌作品,由题目可知讲的是诗人夜晚停船于苏州枫桥时的所见所闻。全诗讲述了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枫桥,月落秋霜之夜见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听见的哀愁的声音,进而由此产生了对自身的愁、对家乡的愁、对国家的愁、对百姓命运的愁。

  在介绍作者时,我联系了诗人张继所在的时代,介绍有关的历史时代背景。在备课时,我这样安排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最后感受诗人愁家国的理解上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联系,便于知人论世。令我意外的是,当我讲到唐肃宗是唐玄宗的儿子,玄宗末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而衰,诗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客徙他乡的时候,孩子们都十分的感兴趣。这样的小插曲让古诗教学的课堂突然活跃起来。

  在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关注“愁”这个字,为全诗找准情感基调。接着,以“从哪里看出来诗人很忧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一部分,首先是引导学生对诗作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然后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诗人此时的孤寂与哀愁。以“诗人愁的是什么?”来联系之前对诗人的介绍,感受诗人的羁旅之愁、家国之悲。

  课程结束后,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他将诗中诗人的所见所闻进行了串讲,询问学生,如果“愁”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从哪里感受到?如果它有声音,又是什么声音的,你从哪里感受到?虽然都是讲所见所闻,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相较于我就显得诗意多了,也更加便于学生自主的学习理解,也会对“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看来,要教好一首古诗,教的有诗意,让学生学的有体会,须得多花心思。

7、《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当周五上午听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之后,令我觉得汗颜。课堂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引领学生对一首诗歌进行剖析与感悟,更是一次与诗歌、民族经典文化的零距离面对。整个70分钟的授课过程,不光台上学生投入学习,台下几百个师者也沉浸其中,给人感觉那不单单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种文化的追根溯源,一份美的享受。

  整个上午,我都沉醉在诗一般的课堂氛围中,跟随王老师的每一步教学,专注中时光转瞬即过,那味却悠悠不绝。心灵最大震撼之一——师之功底。

  教师本人身上、言语间所传输出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作为一个师者最基本也最凸显的地方。王老师的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信手拈来,都使人感到师者本身的功底。也许正是这份功底使师者的教学风格更显从容淡定,自然深远。不论是诗歌教学以后报告讲座,教师自身的这份文化修养和学术魅力,都犹如诗之有韵、有味、有境,让人听罢仍语音萦绕,回味深长。

  古之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论“传道”“授业”“解惑”都需教师有扎实而深厚的底蕴,这底蕴,来自于文化素养,来自于个人修为,是“知”与“识”的合二为一,是教育之源头活水。

8、《枫桥夜泊》的教学反思

  在备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来体会诗人的“愁”很难,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网上看了几篇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后,收获很不多,总觉得二升三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感悟能力,毕竟在他们的脑海里,由景抒情的文章他们一般只会体会出高兴、兴奋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哀怨忧愁的似乎很难,更何况是古诗呢!面对这样的古诗,我想只能从诗句中的字词理解,进而来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在课上,我简要地复习了一下上次所学的古诗《山行》,背诵、提问等等,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以便更好的引入新古诗的学习。开始教授《枫桥夜泊》了,我直接挑明了作者的情感,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所学的新古诗,跟《山行》可不一样。虽然两首都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可作者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大家要注意体会哦。”开门见山的说法,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听范读过程中,我都注意让孩子们聆听,听听录音老师是怎么读的,语速如何,哪儿停顿,哪儿缓慢,并让大家在书上标好记号。在反馈意见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小耳朵果真听出了不少地方,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看来,孩子们已经站在了这首诗的门口。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他说:“我听了之后,觉得作者好像在叹气。”“叹气”,多朴素的词语,可他却已经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我为他的精妙词语而鼓掌。

  围绕着“叹气”,我就开始讲解古诗。一些费解的字词解释,我一边口述,一边做板书,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并开始不约而同地做笔记了。由景抒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叹气”,我从“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这六景,和“乌啼”、“钟声”二音入手,让孩子们来亲临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配上插图,加上诗句的讲解,孩子们开始点头:“是啊,诗人在叹气。”“所以,整首诗都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那就是……”我马上接着孩子们的体会,步步深入。“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真棒!你们已经读懂了。”我由衷地赞叹他们。后来,孩子们已经能够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读出诗人忧愁的情绪。我想,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比较成功了。

  古诗是难理解的,尤其是这样的古诗,读好难,要读懂更难。我们作老师的要扶着学生,一步步的走进诗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且要时时注意抓住孩子们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不定他们的回答会更好地让自己来感悟诗中的精华,更好的引领自己走进诗,喜爱诗。

9、《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歌作品,由题目可知讲的是诗人夜晚停船于苏州枫桥时的所见所闻。全诗讲述了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枫桥,月落秋霜之夜见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听见的哀愁的声音,进而由此产生了对自身的愁、对家乡的愁、对国家的愁、对百姓命运的愁。

  在介绍作者时,我联系了诗人张继所在的时代,介绍有关的历史时代背景。在备课时,我这样安排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最后感受诗人愁家国的理解上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联系,便于知人论世。令我意外的是,当我讲到唐肃宗是唐玄宗的儿子,玄宗末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而衰,诗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客徙他乡的时候,孩子们都十分的感兴趣。这样的小插曲让古诗教学的.课堂突然活跃起来。

  在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关注“愁”这个字,为全诗找准情感基调。接着,以“从哪里看出来诗人很忧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一部分,首先是引导学生对诗作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然后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诗人此时的孤寂与哀愁。以“诗人愁的是什么?”来联系之前对诗人的介绍,感受诗人的羁旅之愁、家国之悲。

  课程结束后,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他将诗中诗人的所见所闻进行了串讲,询问学生,如果“愁”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从哪里感受到?如果它有声音,又是什么声音的,你从哪里感受到?虽然都是讲所见所闻,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相较于我就显得诗意多了,也更加便于学生自主的学习理解,也会对“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看来,要教好一首古诗,教的有诗意,让学生学的有体会,须得多花心思。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