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的教学反思
1、《自然之道》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然之道》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后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学反思:每次总是在完成教学过程后,才发现自身的不足。比如:教学目标的制定的合理与否,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环节的突破,是否采用了具体、有效的'方法、策略等等。现将执教这一课后的不足之处总结一下:
1、关于质疑,这是自胜利听课回来后,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本学期语文研究的重点。在自然之道这节课上,也设计一个质疑的环节,也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不懂的地方。但是,我在课堂上并没有做出适时、恰当的指导,而是按照自己的预设教案继续进行,使这个环节失去了它的意义。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自己对教材理解的不够深入,做不到收放自如,所以不敢放手给学生,也就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得学习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2、在教自然之道这课时,采取了以演促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走进角色。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抓住“突然”“啄”“拉”来评议嘲鸫的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想: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节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学生兴高彩烈的表演,如情入境的感悟。这样,走进学生视野的就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语言符号,而是一组组鲜活的可视可感的画面。当这些活动的画面在学生脑海中跳跃时,学生对词语的意思,对文章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但是,课后一位老师提出了这个环节是否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作用,仔细一想确实如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而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抓住描写小海龟动作的重点词语来理解,体会作者在写作上的特点。但是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太大的关系,还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才能取得你想要的教学效果。因此以后每上一节课前,我都要努力做到心中首先明了这堂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每一个教学目标都制定清楚,在自己心理形成一定的框架,上课的时候就能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有重点有难点的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地上课。
3、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但是在课堂上我的评价语言相当困乏,激励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这节课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的缺点还有很多。仔细反思一下,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平时明白的道理,但往往是明于心而未能成于行。
2、《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其实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并没有理好思路,不是我没有去备课,在上周六时,读着课文,我没有思路,没有找到切入点,尽管我也上网搜索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可是觉得并不满意。也不是觉得他们的设计糟糕或者吹捧自己,而是觉得他们的设计并适合自己的教学,或不适合自己的班级。
周日晚上,我再读课文,说来好笑,我的床头就放着自己的教学课本,睡觉前读读,寻找一些灵感。“勤能补拙”,因为有时无法给备课留太多的时间,于是就这样来弥补。
还是理一下头绪吧,即使什么都没有,就带着孩子去读一读课文,说一说感想,只要思从文中来,想从文中来,那么总能吸收语言,感悟文本。
释题入手
《自然之道》,那么先解决课题吧。课始,我说:“孩子们,放眼我们周围,自然界一切变得奇妙。你们有否觉察?”他们说了现在春季的动物、植物的特点。
“是呀,春暖花开,燕子归来,这是自然现象,也是自然——(学生齐答:之道),那么你们能明白自然之道是什么吗?”
“本来就是这样的。”“必须这样存在的。”“原由的规律。”
他们能意会了,我想在课后再让他们说说还有什么现象也是自然之道,那么他们就会领悟了。
初读置疑
我对孩子们的读书很放心,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他的困难也不在朗读上,最困难的一个也能在我上课前就将课文读熟的。但是这课的字词有些麻烦。解决“拦路虎”,他们也应该没有问题。
有时,我布置:自己将课文读读,想想你在预习中碰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问题?好了,与同桌一起交流字词。
他们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我到那几个孩子身边去,不过他们的同桌已在提示他们了。
然后,朗读课文,我觉得第一课时先保证读书的时间,不管怎样,只有将书读好,才能进行其他学习。
读完课文,我让孩子们将他们的疑问在小组内解决,还不会的提出,在全班同学中交流。这样,字词方面就比较少,有些也可以在结合课文学习进行理解。
释疑学习
小组学习好了后,我请小组长将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除了几个是一些“豆芽为什么会长出叶子“这样无聊的问题,有两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交流。
问题一:向导知道“自然之道”,为什么要抱起那只幼龟想大海走去?
问题二:向导既然知道这是一只“侦察兵”,为什么不干脆将这只幼龟重新赶回巢穴。这样后面的幼龟就不会出来了。
问题一我在上课之前考虑过,本来就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解决的,主要的是我心里也有底,这样才能引导他们。
孩子们的讨论也比较深入:
看法一:向导是知道这是“自然之道”,但他的同伴们不知道,反过来指责他,为了让他们见识一下这样的规律,所以就这样顺他们的意思去做了。
师:对呀,他们本来就是来见识幼龟是怎样爬向大海的,现在就让他们看看这中间的挫折吧。
看法二:向导被指责“是见死不救的人”,在面子上觉得过不去,就抱着幼龟朝大海走去了。
3、《自然之道》的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和几个朋友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想实地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出于好心帮助了一只幼龟,结果却给成千上万只幼龟带来了灾难,使不少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物。这件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感情朗读、对比体验等过程, 理解文章内容。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由辩论:一部分学生以原告——绿色海龟家族身份控告旅行团,并说明控告的理由;另一部分学生以旅行团成员身份为自己申辩;一名学生以审判长身份结案。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此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在审判长定案的环节,我还为他捏了把汗:如果他判得不公平或有一方不服怎么办,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审判长竟然当机立断宣判:旅行团成员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使海龟家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但由于他们也是出于好心,所以旅行团成员要向海龟家族公开道歉。真是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呀,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遗憾之处,如:课文内涵突出不够,挖掘不广泛。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强调不够,没有突出违反自然规律就会事与愿违的理念,另外,由于教师本人理解的肤浅,再加上课堂机智欠缺,所以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只停留在“好心办坏事”的这个层面,对于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能够引出的“弱肉强食、生态平衡、适者生存”等观点没能即使引导,实际上这些也是“自然之道”。
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观念,以学定教,不能以教定教;要拓展思维,备课时考虑既要周全又要深入。
4、《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第四届“东兴杯”教学大赛已经落下帷幕,回想自己历经说课、初赛、决赛的过程,无一例外都使我收获很多,受益匪浅,从心底有这样的感受:感谢“东兴杯”,感谢这次不同以往的教学大赛。
《自然之道》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后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现对自己本课教学设计评析如下:
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自己力图合理利用教材和层层深入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学过程中力图使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得以整体落实,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体会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
⑵ 初步了解概括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⑶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⑵ 体会文中重点词语,感受自然之道的含义。
⑶ 通过对文本空白处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一、由情景进入文本
为了突出重点,充分展开学生的自主探究,从根本上摆脱冗长的情节分析和烦琐的提问应答。我从谈话导入:
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结伴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那我们在岛上都看到什么情景了?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并随机板书:
嘲鸫 幼龟 救 食肉鸟 群龟
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我们”在岛上都看到什么情景。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概括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语言文字的感悟
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整体感知和领悟。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课文中有这样一段: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到:“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其中向导的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我从引导学生理解“若无其事”的.词义入手,进而体会向导所说的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是哪样的呢?初步体会向导说这番话的意思。当课文学习到后面的内容,即向导和作者以及同伴们奋力拯救幼龟后,带着震惊与深深地自责再回读向导说的话,相信此时学生的感悟会更加深刻,从而更好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学习到课文第7自然段时,在统领问题“面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我和同伴以及向导有是怎样表现的?”提出后,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到“我们奋力拯救幼龟”的情景中去,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摘”、“抓”、“放”、“奔”“奔跑”等一系列动词,随后又运用对比句,即:
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我们的向导摘下棒球帽,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引导学生理解“我们”当时那种万分焦急的心情,为学生想象做好铺垫。
三、想象能力的培养
文本有限而想象无限,许多文本会留下较多的空白,给读者以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文本”的“留白”而展开想象的超文本阅读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文的第7自然段中有这样的内容: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用想象拓展课文的:在播放一段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穴爬出的视频后,画面定格在众多幼龟爬向大海,这时,我引导学生想象: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学生成功地对文本进行补充,使得群鸟叼食龟群的画面在学生的想象中更具震撼力,更让人感受到违背自然规律带来的恶果是无法弥补的。从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课文的空白处成了学生驰骋想象的空间;而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实现了对文本的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节课,就要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设计进行“精雕细刻”,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锻炼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5、《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是本单元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钞鸫啄咬时,不顾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小龟,但任然感到十分震惊和后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在3班和4班的教学都完成后,才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环节的突破是否采用了具体、有效的办法、策略等等。
其实在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时,从内心深处不太喜欢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因为它们都是说明文,文章缺少美感。那么,如何上好说明性课文呢?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有所悟:在教学中,应制定一个合适的的教学目标,目标不要太多,太花哨,而要集中一点以攻之。
就本篇课文来说,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感受违背“自然之道”:上课开始,我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找出这件愚不可及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抓“愚不可及的蠢事”,以“蠢,蠢事,愚不可及的蠢事”为主线感悟情与理的冲突,以达到对自然之道不仅要认识,而且要遵循的这种想法。
其次,明白遵循“自然之道”:向导极不情愿的抓起那只??我就抓“极不情愿”解读向导为主线,引导学生辨析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冲突时应该怎么选择才是正确的。
第三,明确听从“自然之道”:“蠢”不只是该不该救的问题,还有怎么救的问题。要么不救,要么选择正确的方式救。不救,绿龟会有自己的自保方式,我们遵守这个“自然之道”,它们或许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食肉鸟也自能按弱肉强食的原则觅食;如果救,也得
要看清情况,了解清楚规则,顺应“自然之道”,选择正确的方法。我们不是不能改变事实,而是要依照规则改变。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不足主要在环节的衔接上,设置的问题出现过于突然,没有进行很好的烘托和自然的过渡,没有放手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的探究学习。
语文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如何让教学的设计更灵活的应对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经验不足的青年老师,仍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磨练。
6、《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是人教课标本第八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和同伴在南太平洋的一个海岛上旅游时,看到一只想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食肉鸟叼啄,于是焦急万分,迫使随同向导施以援手,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我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为此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印象中,我是带第三批学生学《自然之道》了。按理说,该老马识途、轻车熟路的。但是,这些天带学生读《论语》,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名言又反刍了一番:“有知识、有创新”是孔子提出的一条为师的标准,今年我教《自然之道》,还能“老调重弹”吗?
“老调”,乃大部分语文老师所沿用的“调”,乃照搬教参的“调”。具体到《自然之道》一课,就是“先入为主,引诱为辅”:教师脑海里已经认定向导知道“幼龟离巢进入大海时会先派‘侦查兵 探路”这一自然之道,再引导学生认同并讨论:既然他知道,为什么还要救幼龟?翻看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里面就写着这样的建议:向导的态度、做法也是一个激活学生思维发表个性化感受的引发点,可以引起课堂的争辩: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不过,不弹“老调”,先该怎样改弦易张呢?我想,干脆简单点,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倾听他们读文后的真实想法。
所以,完成课文的初读、生字识记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任务之后,我请学生快速默读一遍文章,再互相交流体会。
很快,有孩子发言时提到对“小泡泡”的理解。我相机板书“向导”二字,让他们把目光聚集过来。接着,抛出一个开放性的探究问题:向导到底知不知道“幼龟离巢进入大海时会先派‘侦查兵 探路”这一自然之道?没想到,学生畅所欲言,一下子说了四种意见:1、向导深知幼龟是侦察兵,救它会引发更大的灾难。无奈游客催促,被迫出手相救。2、向导虽然是生物学家,但并不知道加拉巴哥岛绿龟的'秘密,所以一同前往观察。3、向导应该知道一点。他可能隐约觉得大自然的生物都有生存之道,食肉鸟啄幼龟是自然规律,贸然出手可能不好。4、向导深知幼龟是侦察兵,但游客们很焦急、很顽固,不听向导的。为了教育游客,他决定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说实话,一些孩子从未这样欲罢不能,表现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自我见解。所以,我及时夸奖学生,说他们比我所听过的《自然之道》公开课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还要棒!
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以后,我再引导他们聚焦:想清楚,你支持或反对哪种猜想?再回到课文,细致阅读,画出相关“证据”。
不出所料,大多数同学细读文本后,首先否定了第2种想法。证据就是描写向导态度的两个重要词汇:“若无其事”和“极不情愿”。没想到的是,几个孩子认为第1种观点也经不起推敲:游客催促,向导长了嘴巴呀,为什么不马上说明不能救啊?!嗯,这真是合乎情理的推测。更有意思的是,预想中的争辩发生在第3、4种观点的支持者身上。
支持观点4的学生(恰好是性格比较急躁的几个顽皮男生)觉得,向导有“若无其事”地暗示过游客,但那些游客听不懂,所以必须让不听劝告的人好好看看,违背自然之道的下场。在残酷现实面前,才可以转变某些人的固执。观点3的支持者则从文中找到了很有利的证据:“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如果向导决定拿更多绿龟的生命去教育游客,为什么还会“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几十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文章最后向导是后悔地悲叹“我们……”,而不是说教式的 “你们……”
试想,如果没有把课堂真实的思考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权利充分还给学生,能闪现出那么多可贵的思维火花吗?能产生那么多你来我往、有理有据的激烈交锋吗?
真实课堂的惊喜,还在延续。
当我请学生交流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所得知的人们生活中遵循自然之道或违背自然之道的事例时,张祺同学谈到一个她认为人们违背自然之道的小事例,很有趣:一些小猫、小狗被主人穿上鲜艳华丽的衣服,不好。小动物的毛就是天然的衣服,人类却要多此一举,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它们,它们内心一定不喜欢这样。听到这里,调皮的陈源广趁机假扮小狗喊:“我不想穿衣服!”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不知怎的,我灵感顿生,找到了这些天苦寻不着的“钥匙”:“太好啦!上星期我动员大家参与全国小学生‘新思路 作文大赛,虽然也给你们专门做了《观察想象》的写作指导,却发现交上来的文章要么拿旧作充数,要么还是打不开思路,平淡无奇。想想看,张祺说的不就是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吗?如果融进她刚才的感悟,配以好的形式,比如写成童话《我不想穿衣服》,该是多么的生动、新颖啊……”
教学之道贵在“真”。有了“真”的前提,教师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呵护他们的个性,孕育他们的灵性。持之以恒的真实课堂,也一定会出现创新的曙光。
7、《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俺们为自身维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平安,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教学难点在于品味向导的语言,理解他的行为。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如何突破难点,力求使同学的理解不停留在泛泛地理解“人类不能破坏自然规律”这个再明显不过的道理上,而是引导同学在感悟了“我和伙伴们”由焦急到高兴,最后到悔恨、震惊的情感积淀后,讨论向导的所说所做。 我从题目中的“道”入手,引导学生抓住游客是如何“自作聪明”使得结果适得其反,通过这种“知果寻因”的学习方式,解决的难点:明白是如何通过具体事实来揭示道理的表达方式。同时,我又抓住另一条线:游客和向导对待同一件事——救幼龟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们的情绪变化为辅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作用联系上下文学习方式来理解,体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悟,悟中读,感悟人们的情绪变化,同时也感受语言魅力。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用想象拓展课文的:在播放一段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穴爬出的视频后,画面定格在众多幼龟爬向大海,这时,我引导同学想象: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同学对文本进行补充,使得群鸟叼食龟群的画面在同学的想象中更具震撼力,更让人感受到违背自然规律带来的恶果是无法弥补的。我们不难发现,课文的空白处成了同学奔驰想象的空间;而同学在丰富的想象中,实现了对文本的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节课,在教学实践中不时地进行“再加工”、“再发明”。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时提高的过程,我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锻炼自身,使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时提高。
8、《自然之道》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然之道》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后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学反思:每次总是在完成教学过程后,才发现自身的不足。比如:教学目标的制定的合理与否,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环节的突破,是否采用了具体、有效的'方法、策略等等。现将执教这一课后的不足之处总结一下:
1、关于质疑,这是自胜利听课回来后,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本学期语文研究的重点。在自然之道这节课上,也设计一个质疑的环节,也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不懂的地方。但是,我在课堂上并没有做出适时、恰当的指导,而是按照自己的预设教案继续进行,使这个环节失去了它的意义。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自己对教材理解的不够深入,做不到收放自如,所以不敢放手给学生,也就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得学习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2、在教自然之道这课时,采取了以演促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走进角色。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抓住“突然”“啄”“拉”来评议嘲鸫的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想: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节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学生兴高彩烈的表演,如情入境的感悟。这样,走进学生视野的就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语言符号,而是一组组鲜活的可视可感的画面。当这些活动的画面在学生脑海中跳跃时,学生对词语的意思,对文章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但是,课后一位老师提出了这个环节是否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作用,仔细一想确实如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而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抓住描写小海龟动作的重点词语来理解,体会作者在写作上的特点。但是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太大的关系,还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才能取得你想要的教学效果。因此以后每上一节课前,我都要努力做到心中首先明了这堂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每一个教学目标都制定清楚,在自己心理形成一定的框架,上课的时候就能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有重点有难点的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地上课。
3、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但是在课堂上我的评价语言相当困乏,激励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这节课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的缺点还有很多。仔细反思一下,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平时明白的道理,但往往是明于心而未能成于行。
9、第八册《自然之道》的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是人教课标本第八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和同伴在南太平洋的一个海岛上旅游时,看到一只想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食肉鸟叼啄,于是焦急万分,迫使随同向导施以援手,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我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为此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印象中,我是带第三批学生学《自然之道》了。按理说,该老马识途、轻车熟路的。但是,这些天带学生读《论语》,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名言又反刍了一番:“有知识、有创新”是孔子提出的一条为师的标准,今年我教《自然之道》,还能“老调重弹”吗?
“老调”,乃大部分语文老师所沿用的“调”,乃照搬教参的“调”。具体到《自然之道》一课,就是“先入为主,引诱为辅”:教师脑海里已经认定向导知道“幼龟离巢进入大海时会先派‘侦查兵 探路”这一自然之道,再引导学生认同并讨论:既然他知道,为什么还要救幼龟?翻看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里面就写着这样的建议:向导的态度、做法也是一个激活学生思维发表个性化感受的引发点,可以引起课堂的争辩: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不过,不弹“老调”,先该怎样改弦易张呢?我想,干脆简单点,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倾听他们读文后的真实想法。
所以,完成课文的初读、生字识记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任务之后,我请学生快速默读一遍文章,再互相交流体会。
很快,有孩子发言时提到对“小泡泡”的理解。我相机板书“向导”二字,让他们把目光聚集过来。接着,抛出一个开放性的探究问题:向导到底知不知道“幼龟离巢进入大海时会先派‘侦查兵 探路”这一自然之道?没想到,学生畅所欲言,一下子说了四种意见:1、向导深知幼龟是侦察兵,救它会引发更大的灾难。无奈游客催促,被迫出手相救。2、向导虽然是生物学家,但并不知道加拉巴哥岛绿龟的秘密,所以一同前往观察。3、向导应该知道一点。他可能隐约觉得大自然的生物都有生存之道,食肉鸟啄幼龟是自然规律,贸然出手可能不好。4、向导深知幼龟是侦察兵,但游客们很焦急、很顽固,不听向导的。为了教育游客,他决定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说实话,一些孩子从未这样欲罢不能,表现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自我见解。所以,我及时夸奖学生,说他们比我所听过的《自然之道》公开课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还要棒!
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以后,我再引导他们聚焦:想清楚,你支持或反对哪种猜想?再回到课文,细致阅读,画出相关“证据”。
不出所料,大多数同学细读文本后,首先否定了第2种想法。证据就是描写向导态度的两个重要词汇:“若无其事”和“极不情愿”。没想到的是,几个孩子认为第1种观点也经不起推敲:游客催促,向导长了嘴巴呀,为什么不马上说明不能救啊?!嗯,这真是合乎情理的推测。更有意思的是,预想中的争辩发生在第3、4种观点的支持者身上。
支持观点4的学生(恰好是性格比较急躁的几个顽皮男生)觉得,向导有“若无其事”地暗示过游客,但那些游客听不懂,所以必须让不听劝告的人好好看看,违背自然之道的下场。在残酷现实面前,才可以转变某些人的固执。观点3的支持者则从文中找到了很有利的证据:“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如果向导决定拿更多绿龟的生命去教育游客,为什么还会“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几十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文章最后向导是后悔地悲叹“我们……”,而不是说教式的 “你们……”
试想,如果没有把课堂真实的思考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权利充分还给学生,能闪现出那么多可贵的思维火花吗?能产生那么多你来我往、有理有据的激烈交锋吗?
真实课堂的惊喜,还在延续。
当我请学生交流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所得知的人们生活中遵循自然之道或违背自然之道的事例时,张祺同学谈到一个她认为人们违背自然之道的'小事例,很有趣:一些小猫、小狗被主人穿上鲜艳华丽的衣服,不好。小动物的毛就是天然的衣服,人类却要多此一举,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它们,它们内心一定不喜欢这样。听到这里,调皮的陈源广趁机假扮小狗喊:“我不想穿衣服!”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不知怎的,我灵感顿生,找到了这些天苦寻不着的“钥匙”:“太好啦!上星期我动员大家参与全国小学生‘新思路 作文大赛,虽然也给你们专门做了《观察想象》的写作指导,却发现交上来的文章要么拿旧作充数,要么还是打不开思路,平淡无奇。想想看,张祺说的不就是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吗?如果融进她刚才的感悟,配以好的形式,比如写成童话《我不想穿衣服》,该是多么的生动、新颖啊……”
教学之道贵在“真”。有了“真”的前提,教师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呵护他们的个性,孕育他们的灵性。持之以恒的真实课堂,也一定会出现创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