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2023-07-24 09:30:17

  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1、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是一项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音乐能力发展的活动。下面就我对中班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让幼儿充分地感受音乐。

  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因此,音乐音乐欣赏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在听的基础上,教师用简洁、准确、生动并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图片、电化教具去提示音乐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认知和了解音乐。如:在音乐欣赏《荷包蛋》的教学时,我让幼儿注意倾听歌词内容,幼儿边听边感受自己煎荷包蛋的过程及荷包蛋煎好后请大家尝一尝切身体验。在听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奏做煎蛋的动作。此时教师适当用图谱诱导,加上一些自由发挥的简单动作。让他们进一步投入音乐的意境。又如:《卡普里岛》的教学。如在引导幼儿欣赏《卡普里岛》时,首先我用语言把幼儿带入去卡普里岛旅行的情境中。“请闭上眼睛,我们要开船去卡普里岛旅行啦!”然后让幼儿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韵律平缓、反复的特征,想象卡普里岛有什么情景。听完音乐让幼儿说谎产卡普里岛可能是一个什么地方,再让幼儿看图谱,游览美丽的卡普里岛。这样音乐欣赏《卡普里岛》就编排完成了。

  (二)让幼儿创造的模仿来表现音乐

  幼儿的创造开始于模仿,脱离了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思维方式等这些“创造工具”,创造性发展就等于一纸空谈。所以在此模式中,首先由教师直接提出主题,或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然后由教师直接根据主题引出基本动作,并引导幼儿学习基本动作,最后再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探索的形式,创造出各种新的动作。

  比如我在进行音乐欣赏“化蝶”的音乐欣赏活动时,我在准备好相应的歌曲之后,请幼儿自由的创编,孩子们有的侧飞、有的向上飞、有的向前飞、还有的往后退着飞,一幅姿态各异、可爱的蝴蝶画面刹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相同,却只局限于单独动作,此时我只是稍加引导“哎呀,蝴蝶一个人飞多寂寞呀,这可怎么办?

  它们会怎么做呢?”孩子们在我的点拨之下,很快进入新一轮的创编,三三二二的做停在花朵上的动作,在此轮创编中孩子们不但随着音乐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充分的想象,而且还加入了更多同伴间的`合作,使自己的动作经验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三)发现典型,带动全面

  在活动中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同伴交流与合作,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他们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双向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心理上相互影响,情感上相互支持,行为上相互模仿,经过认同、内化,融入自己的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表现的欲望和信心会更足。所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为幼儿提供同伴间充分交流的机会,并善于捕捉幼儿创作中好的范例,引导幼儿相互学习、相互观摩、相互借鉴。因为,这个好的“范例”,对其他孩子来说是一个很直接的启发,他们可能模仿这个好的动作,也可能在此启发下,创作出更新的、更独特的动作,从而更好的以“典型”带动“全面”。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四)个别辅导,恰当地示范和启迪

  音乐一开始,幼儿就会马上进入到表现中去,这瞬间的反应,也就是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判断能力培养的时刻,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判断力和想象力,马上要随着音乐的韵律而动,投入到再创作——自我表现的阶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程序不同,对音乐、音乐欣赏反应的“潜质”各不相同,因此,反映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表现程度。有的一听到音乐前便知道用什么动作去表现;有的则要在听完音乐后,才能表现出组合的动作;而有的只能反复停留在几个简单的动作上。这时教师就要进行个别辅导,恰当地示范和启迪,帮助他们联想意境、理解音乐,让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在音乐欣赏《小红帽》这一活动时,用视频仪放大幼儿用书,指着图讲述故事情境,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说图谱:“小红帽去森林,她一会儿走,一会儿跑一跑,见到外婆嘻嘻笑。让我们一起跟着小给帽出发吧!走一走一迪笃迪笃”。然后让幼儿倾听音乐《小红帽》,跟着教师的伴奏一起有节奏地说。这时性格内向的幼儿动作幅度小,缓慢地表现出小红帽走路的情境。性格开朗的幼儿则动作幅度大,用一蹦一跳的动作表现小红帽走路的情境。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分析,肯定和鼓励,引导和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2、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是中班小朋友》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是中班小朋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配套音乐。

  2、大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

  小朋友开学了,我们现在是什么班级啦?那我们就是中班的小朋友了。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曲调。

  1、初次欣赏,初步欣赏曲调。

  我们来一起听一首专门为我们中班小朋友写的歌曲。

  2、第二遍欣赏,请幼儿随音乐哼唱做动作。

  喜欢这首歌曲吗?请小朋友跟着音乐声一起哼唱,还可以做一些你喜欢的动作。

  三、进一步熟悉歌曲,学习歌词。

  1、说一说歌曲的旋律、感受。

  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呢?这首歌曲是快是慢?怎么听出来的`?

  2、对照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我们在听一听音乐,你都听到了什么?(随音乐出示图谱)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

  3、初步讲解附点音符、切分音的唱法。

  这首歌曲的唱法和我们以前不一样,×、××/有一个小圆点的要延长,叫做附点音符。歌词下面有横线的符号是切分音,是加强语气的要用力地唱。

  四、增加练习形式,提高歌唱兴趣。

  集体合唱我们变成中班的小朋友了,开心吗?为什么?那我们一起开心地唱一唱

  活动反思: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天鹅湖》之《四小天鹅》。孩子们兴奋极了。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电脑上下载了《四小天鹅》的录像,找了跳芭蕾需要穿的芭蕾服和舞鞋的图片,还让学过舞蹈的小朋友提前做了表演节目的准备。就这样,我们的活动开始了。

  首先,由衣服和鞋子的图片入手,孩子们看了非常感兴趣,说出了这些衣服与我们衣服的不同。接着,我让孩子们看了《四小天鹅》的录像,孩子们更是看得津津有味,投入的不得了,当我提议要他们来当四小天鹅的时候,他们更是兴奋极了。我分组请他们来跟着音乐表演,大家不但从中感觉到了《四小天鹅》轻快的音乐,而且也对这个舞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谁学过舞蹈,让我们也来欣赏欣赏我们小朋友的舞力!”齐齐、凯宁、田子、宝宝,分分献艺,下腰的下腰,劈叉的劈叉,大家都拍手叫好!

  本次的欣赏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孩子的兴趣点和参与热情都很高,自然地接受了《四小天鹅》。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吧,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4、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在幼儿阶段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进音乐的天地,但是传统音乐教学的难点是教学手段单一,操作性不强,幼儿难以理解音乐内涵。我们尝试运用多种感官通道共同参与,以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这里提到的多感官通道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知觉等。其中听觉为主要通道,音乐欣赏当然强调以听为主,余者为辅助通道。各种辅助通道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

  运动觉的运用

  在音乐欣赏中,运动觉的运用主要表现在随音乐做动作、唱歌、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开展一定情景性的游戏等方面。这是一种最常用而且最易为幼儿接受和理解的辅助通道,让幼儿置身于音乐作品的角色情节中,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

  如在欣赏《水族馆>时,我们引导幼儿玩小鱼和水草的.游戏,通过游戏中水草舞蹈→小鱼跑来探望水草→水草继续生长→小鱼探望水草并与水草道别,水草收起枝条休息这样一个情节,让幼儿在随乐的动作中感受了曲中abab的段落结构,以及每一段的不同情趣。

  视觉的运用

  在音乐欣赏中,视觉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用幼儿理解的图示与图谱表现乐曲旋律、节奏的变化;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乐曲的故事情节。

  在欣赏音乐作品《啄木鸟》时,我用四棵苹果树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旋律、节奏的变化。我巧妙地用听音乐绘制心形树冠来表现第一段音乐的平稳、流畅,又用树干上的三个虫眼表现第二段音乐中跳跃的×××节奏,幼儿在美术作品的帮助下更形象地感知了曲子的旋律和节奏变化,在对曲子的把握上显得更为轻松了。

  语言知觉的运用

  语言知觉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恰当地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故事、儿歌进行烘托,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形象地理解作品的情节、内容、风格及艺术背景。

  如:聂耳的《金蛇狂舞》是一首情绪欢腾激越的乐曲,象征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b段音乐有明显的`对答乐句,且“越说越短”越说越情绪高昂,使人联想起中国狮舞中狮子争绣球的场面。由于整个曲子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因此在理解的时候我加入了诗歌《闹新春》,让幼儿在按节奏朗诵诗歌的同时,从儿歌的语言节奏中找到曲子所要展现的欢腾激越的乐曲结构。通过文学作品的辅助作用,有效强化幼儿的音乐感受和音乐享受。

5、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活动进行得有趣,孩子们快乐,老师感觉有劲,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分析其成功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的巧妙引导。在倾听乐曲后,教师提问:听了乐曲后,谁来说说你的感觉?龙卢皓小朋友举手回答:我听到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感觉像是解放军叔叔在走路,很精神的,第二段感觉很温柔。

  一下子把乐曲的性质说了出来。看他说得这么准确,而其它幼儿还有点似懂未懂的样子,我让幼儿再来听一听,看看你的感觉是不是和龙卢皓一样,在听的时候,你也可以把你的感受做出来。这样,在播放第二遍音乐时,孩子们的热情就一下子激发出来了,他们听出了三段音乐的不同,并且能够大胆地用动作来表现。

  二是图形卡的巧妙运用。两张图形卡的运用,既帮助幼儿明确区别了ABA结构,知道第一段有六个乐句,第二段有四个乐句。而且还为进行节奏谱的练习打下了基础。在我出示节奏谱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你们看得懂吗?孩子们说看不懂。

  这时,我将第一张图形卡放到了A段的节奏上面,用手比划了一下,然后再问:你们看懂了吗?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图形卡与节奏谱表现的是一样的句子。我接着引:是的,只不过我们要用身体动作把节奏拍出来。于是,孩子们在图形卡的帮助下,很快拍出了A段和B段的乐句,并且能够跟着乐曲连续地拍下来,表现非常棒。

  三是课前经验适度丰富。我利用日常生活中对比欣赏雄壮有力的歌曲与舒缓乐曲的播放,引起了他们对先前经验的回忆。再加上午饭、午点后让孩子们通过视频欣赏电影《闪闪的红星》和舞蹈《红星歌》,他们对此歌曲既不陌生,又不完全理解,只是从中了解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聪明、勇敢、坚强的精神,体验了歌曲的特性,这为理解乐曲、听乐曲创编动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6、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这次是“雁翔工作室”的一次展示活动。我的课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赶花会》。知道要上课的时候,心里就紧张起来了。毕竟音乐欣赏平时接触的也不是非常多,而且音乐欣赏是需要老师对这段音乐足够的熟悉,对每一个乐句、节奏都要吃透的。

  刚听音乐的时候,我是一头雾水,几个月段,几个乐句,每一句乐句里有几拍,都是模模糊糊的。经过师傅的指导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回家以后我就开始抱着录音机反反复复的听,随着听音乐的遍数逐渐的增多,我对这段音乐的乐句、节奏也渐渐熟悉起来。再给孩子们试上的时候也就心中有数了。

  经过谢老师、师傅和园长帮助我多次修改了教案后各个环节也清晰了。我这几天,天天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一点了。但我想,在我一次次的试教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我的问题所做出的反馈都是不一样的,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还是需要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尽量考虑到孩子们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进行问题的预设。

  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完了整个活动,我觉得我在整个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的东西还是太单一,《赶花会》中间的一段作为重点,我只让孩子们随着音乐去学一学花会上各种花朵的样子,其实让孩子们感受赶花会的人在看花卉的样子也是一个要点,我没有让孩子们也去学一学。但有一个比较成功的点就是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欢快,有一个情绪上的体验,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很强。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音乐欣赏活动有了更多的感想和想法,这是我的一次宝贵的经验。

7、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幼儿感受几首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音乐,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鼓励幼儿在不同音乐的伴奏下,尝试用身体动作来模仿或创编符合音乐特点的韵律。

  教学亮点

  在欣赏《民族音乐》之前,我带领幼儿收集有关于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生活习俗的图片,并组织幼儿进行观察、交谈。课上我请四名幼儿装扮成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小朋友;并教会他们跳会一个各自扮演的少数民族舞蹈,幼儿可以自己创编舞蹈动作。让他们在音乐声中充分的欣赏美表现美,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愿望。

  教学启示

  我引导幼儿思考:利用收集来的图片组织讨论这是哪个民族?你是从哪里来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这个少数民族有趣的事情。

  这节课的歌曲旋律很好听,充分体验幼儿那种愉快的心情,感受到各个民族的风貌、习俗、风情。

  问题与分析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同在教室表演,共同欣赏。

8、中班音乐欣赏活动《四小天鹅》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天鹅湖》之《四小天鹅》。孩子们兴奋极了。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电脑上下载了《四小天鹅》的录像,找了跳芭蕾需要穿的芭蕾服和舞鞋的图片,还让学过舞蹈的小朋友提前做了表演节目的准备。就这样,我们的活动开始了。

  首先,由衣服和鞋子的图片入手,孩子们看了非常感兴趣,说出了这些衣服与我们衣服的不同。接着,我让孩子们看了《四小天鹅》的录像,孩子们更是看得津津有味,投入的不得了,当我提议要他们来当四小天鹅的时候,他们更是兴奋极了。我分组请他们来跟着音乐表演,大家不但从中感觉到了《四小天鹅》轻快的音乐,而且也对这个舞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谁学过舞蹈,让我们也来欣赏欣赏我们小朋友的舞力!”齐齐、凯宁、田子、宝宝,分分献艺,下腰的`下腰,劈叉的劈叉,大家都拍手叫好!

  本次的欣赏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孩子的兴趣点和参与热情都很高,自然地接受了《四小天鹅》。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吧,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9、幼儿中班音乐欣赏教学所出现的问题及反思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在幼儿阶段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进音乐的天地,但是传统音乐教学的难点是教学手段单一,操作性不强,幼儿难以理解音乐内涵。我们尝试运用多种感官通道共同参与,以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这里提到的多感官通道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知觉等。其中听觉为主要通道,音乐欣赏当然强调以听为主,余者为辅助通道。各种辅助通道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

  运动觉的运用

  在音乐欣赏中,运动觉的运用主要表现在随音乐做动作、唱歌、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开展一定情景性的游戏等方面。这是一种最常用而且最易为幼儿接受和理解的辅助通道,让幼儿置身于音乐作品的角色情节中,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

  如在欣赏《水族馆>时,我们引导幼儿玩小鱼和水草的游戏,通过游戏中水草舞蹈→小鱼跑来探望水草→水草继续生长→小鱼探望水草并与水草道别,水草收起枝条休息这样一个情节,让幼儿在随乐的动作中感受了曲中abab的段落结构,以及每一段的不同情趣。

  视觉的运用

  在音乐欣赏中,视觉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用幼儿理解的图示与图谱表现乐曲旋律、节奏的变化;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乐曲的故事情节。

  在欣赏音乐作品《啄木鸟》时,我用四棵苹果树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旋律、节奏的变化。我巧妙地用听音乐绘制心形树冠来表现第一段音乐的平稳、流畅,又用树干上的三个虫眼表现第二段音乐中跳跃的×××节奏,幼儿在美术作品的帮助下更形象地感知了曲子的旋律和节奏变化,在对曲子的'把握上显得更为轻松了。

  语言知觉的运用

  语言知觉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恰当地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故事、儿歌进行烘托,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形象地理解作品的情节、内容、风格及艺术背景。

  如:聂耳的《金蛇狂舞》是一首情绪欢腾激越的乐曲,象征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 b段音乐有明显的对答乐句,且“越说越短”越说越情绪高昂,使人联想起中国狮舞中狮子争绣球的场面。由于整个曲子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因此在理解的时候我加入了诗歌《闹新春》,让幼儿在按节奏朗诵诗歌的同时,从儿歌的语言节奏中找到曲子所要展现的欢腾激越的乐曲结构。通过文学作品的辅助作用,有效强化幼儿的音乐感受和音乐享受。

  但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各种感官通道在音乐欣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研究。

  问题一:过分追求多感官通道运用,反而淡化了幼儿对音乐思想内涵的理解。

  如在引导幼儿欣赏《卡普里岛》时,为了让幼儿感受曲中浓浓的热带海洋气息,我绘制了精美的海岛风光图,并将曲中的主要节奏巧妙地设计在椰子树里,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来欣赏图片。在此基础上,我还请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海边嬉戏的场景,再请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听音乐后的感受。原以为整个活动中视觉通道、运动觉通道、语言知觉通道都用上了,孩子对音乐的印象会很深,对音乐的把握能力、理解能力会很好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几乎没有一个人对音乐有深刻的印象.很多孩子都对爸爸妈妈说:“今天我们玩海边的游戏了。”“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幅很漂亮的图画。”

  音乐欣赏中多种感官通道的运用不是“万能的钥匙”,还需要老师深刻理解音乐内涵,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他们的发展水平,只有结合了优秀作品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宜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灵活把握各种感官参与的“度”,才能使各感官充分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从而感受音乐内涵,使幼儿在欣赏中提高对艺术感悟能力,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

  问题二:感官通道运用不当,反而束缚了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对音乐自由的想象。

  如在欣赏《水族馆》时,我先听音乐播放了一段表现《水族馆》内容的录像,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录像里小鱼和水草嬉戏的场景。接着我提示道:“刚才我们听到的曲子让你想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是:“小鱼在和水草玩。”“小鱼和水草跳舞。”为了得到更多不一样的答案,我追问道:“还有呢?谁有不一样的想法?”孩子们都茫然地看着我,继续重复刚才的答案。孩子们的思维全局限在了刚才观看的画面上、没有感受到乐曲中所表达的诡异、神秘意境。而当我把这段音乐无意间播放给了邻班的孩子听时,他们有的说“像是仙女来了”,有的说“这听着很黑”,有的说“像小蛇在追我”,还有的说“像在一个黑黑的山洞里”…

  对音乐的感受力反而高于实验组的幼儿。

  反思:

  我们要允许并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自由地感受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产生再次参与聆听的兴趣和期待。活动的开始部分尽量少用或不用辅助手段,以免分散幼儿对音乐的注意力,固定住幼儿独特的思维和想象。要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欣赏的目标。支持幼儿的表现,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释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问题三:低幼阶段,多感官通道的运用使幼儿在欣赏音乐时感到不知所措。

  如在引导小班幼儿欣赏《加沃特舞曲》时,我设计了小免子、大熊、小老鼠等形象引导幼儿听音乐按节奏在不同小动物的脚印上走,以表现曲中的不同段落节奏的不同和情趣。但操作时我发现孩子们手忙脚乱,眼睛跟不上小动物走的频率,往往听了音乐忘了模仿小动物走,而模仿了小动物走路则乐在其中,全然忘记了音乐的引导。在我“费尽心思”的引导下,他们的眼神困惑,手忙脚乱。整个活动孩子在表演,在模仿小动物,却一点也没有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反思:

  各种辅助手段的运用要灵活,在运用辅助手段前教师必须对音乐进行深入地分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仔细研究各种手段在理解作品时应占的比重,避免盲目累加。运用辅助通道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仍要强调以听为主,不要让过多的辅助手段喧宾夺主,把音乐成为“辅助”的“背景”。对于低幼阶段的幼儿,在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时要注意以他们已掌握的运动觉参与为主。

  以上只是我运用多感官通道参与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中的几点疑惑和反思,为的是更好地让幼儿走进音乐,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让音乐欣赏教学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的快乐之源!

10、中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是一项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音乐能力发展的活动。下面就我对中班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让幼儿充分地感受音乐。

  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因此,音乐音乐欣赏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在听的基础上,教师用简洁、准确、生动并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图片、电化教具去提示音乐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认知和了解音乐。如:在音乐欣赏《荷包蛋》的教学时,我让幼儿注意倾听歌词内容,幼儿边听边感受自己煎荷包蛋的过程及荷包蛋煎好后请大家尝一尝切身体验。在听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奏做煎蛋的动作。此时教师适当用图谱诱导,加上一些自由发挥的简单动作。让他们进一步投入音乐的意境。又如:《卡普里岛》的教学。如在引导幼儿欣赏《卡普里岛》时,首先我用语言把幼儿带入去卡普里岛旅行的情境中。“请闭上眼睛,我们要开船去卡普里岛旅行啦!”然后让幼儿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韵律平缓、反复的特征,想象卡普里岛有什么情景。听完音乐让幼儿说谎产卡普里岛可能是一个什么地方,再让幼儿看图谱,游览美丽的卡普里岛。这样音乐欣赏《卡普里岛》就编排完成了。

  (二)让幼儿创造的模仿来表现音乐

  幼儿的创造开始于模仿,脱离了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思维方式等这些“创造工具”,创造性发展就等于一纸空谈。所以在此模式中,首先由教师直接提出主题,或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然后由教师直接根据主题引出基本动作,并引导幼儿学习基本动作,最后再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探索的形式,创造出各种新的动作。

  比如我在进行音乐欣赏“化蝶”的音乐欣赏活动时,我在准备好相应的歌曲之后,请幼儿自由的创编,孩子们有的侧飞、有的向上飞、有的向前飞、还有的往后退着飞,一幅姿态各异、可爱的蝴蝶画面刹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相同,却只局限于单独动作,此时我只是稍加引导“哎呀,蝴蝶一个人飞多寂寞呀,这可怎么办?

  它们会怎么做呢?”孩子们在我的点拨之下,很快进入新一轮的创编,三三二二的做停在花朵上的动作,在此轮创编中孩子们不但随着音乐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充分的想象,而且还加入了更多同伴间的`合作,使自己的动作经验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三)发现典型,带动全面

  在活动中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同伴交流与合作,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他们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双向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心理上相互影响,情感上相互支持,行为上相互模仿,经过认同、内化,融入自己的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表现的欲望和信心会更足。所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为幼儿提供同伴间充分交流的机会,并善于捕捉幼儿创作中好的范例,引导幼儿相互学习、相互观摩、相互借鉴。因为,这个好的“范例”,对其他孩子来说是一个很直接的启发,他们可能模仿这个好的动作,也可能在此启发下,创作出更新的、更独特的动作,从而更好的以“典型”带动“全面”。中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四)个别辅导,恰当地示范和启迪

  音乐一开始,幼儿就会马上进入到表现中去,这瞬间的反应,也就是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判断能力培养的时刻,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判断力和想象力,马上要随着音乐的韵律而动,投入到再创作——自我表现的阶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程序不同,对音乐、音乐欣赏反应的“潜质”各不相同,因此,反映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表现程度。有的一听到音乐前便知道用什么动作去表现;有的则要在听完音乐后,才能表现出组合的动作;而有的只能反复停留在几个简单的动作上。这时教师就要进行个别辅导,恰当地示范和启迪,帮助他们联想意境、理解音乐,让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在音乐欣赏《小红帽》这一活动时,用视频仪放大幼儿用书,指着图讲述故事情境,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说图谱:“小红帽去森林,她一会儿走,一会儿跑一跑,见到外婆嘻嘻笑。让我们一起跟着小给帽出发吧!走一走一迪笃迪笃”。然后让幼儿倾听音乐《小红帽》,跟着教师的伴奏一起有节奏地说。这时性格内向的幼儿动作幅度小,缓慢地表现出小红帽走路的情境。性格开朗的幼儿则动作幅度大,用一蹦一跳的动作表现小红帽走路的情境。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分析,肯定和鼓励,引导和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