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我的阳光小屋》教学反思
1、六年级科学《我的阳光小屋》教学反思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科学教学要积极遵循主体教育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切实体现探究式的教学观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探索建立“符合教育者全面发展、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教学要实现从“教科学”转向“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学生的学习要从“学科学”转向“做科学”。而导学课堂又是最能体现“三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教学思想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符合科学学科教学理念,为此,我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科学教学采取实验导学,是否让学生参与探究更有效?,带着这个问题,对《我的阳光小屋》“制造人工彩虹”这节内容,我用“导——学——练”为主线实验导学方法做教学尝试,获得如下启示:
利用生活现象 “导问”,让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源于问题,问题的产生源于生活,科学课教学的灵魂在于问题,而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在《我的阳光小屋》“制造人工彩虹”教学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我的阳光小屋”设计,我让学生汇报自己理想中的阳光小屋,有的学生说,多开窗户,窗户开大点,让阳光照射的多,空气能流通;有的学生说,屋面用透明玻璃做,让房间得到更多的阳光;有的学生说,墙壁刷成白色,反射更多的阳光;还有的学生说,在室外安装平面镜,将更多的阳光反射到屋里……,说到了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就是说不到小屋要充满色光上来,于是,我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彩虹的图片,生活中这一自然现象的引导下,学生自然就想到理想的'阳光小屋还要充满色光,接着老师说,彩虹这么美,要是在我们设计的小屋里该多好啊!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思维自然而然集中到要探究的问题。可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教师在交流中适时点拨、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炼问题的能力。
利用实验现象“导学”,让问题探究源于实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是一个“观察发现,猜测假设、实验验证、交流总结、知识应用”的过程,而实验验证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学生既要参与实验,又要设计实验。可见,科学学科组织学生的“学”就是要学生学会寻找验证的方式或实验设计,积极的参与实验,在合作学习中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我的阳光小屋》教学中我的实验导学是:“制造人工彩虹”实验(引导实验),我用教师演示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欲望;用课件展示实验要求规范实验操作,强化实验过程;用小组讨论欣赏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用汇报展示分享实验成果、体验成功喜悦。“物体的颜色”(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我用问题 “红花绿叶这些物体的颜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作引导,将研究引向深入,在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探究中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参与这样的“导学”过程,学生既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也能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利用现象解释“导练”,让知识应用回归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要源于生活,又要回归到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是把探究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我的阳光小屋》导练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颜色衣服,特别是白色的,不喜欢穿深色衣服,特别是黑色的。这是为什么?二是房间里人们为什么总喜欢把墙壁刷地又光滑又白?三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都是要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要用到前面所学光的反射知识和今天所学的光的颜色,通过这些问题把科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科学知识的应用渗透到学生的生活,既强化了科学知识的应用,有培养了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采取实验导学组织科学教学能把实验当成科学知识探究的游乐园,教师带着学生在知识探究的园地里游玩,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探究活动丰富起来,是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的有效方式。
2、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分别是“认识杠杆”和“研究杠杆的秘密”。这节课上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不顺畅,很纠结!问题出在哪呢?作为教师,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安排探究活动,已经做得够到位了。反复斟酌,我觉得应该是这一课的教材存在问题,那就让我来给教材挑挑刺吧。
第一根刺:从撬棍引到杠杆,太急!
本课开头如下: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右边是一幅卡通插图,画的就是一个人在用撬棍撬木箱的情景)然后马上就引出来: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并马上介绍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对学生来说,“撬棍”是个新概念,它有什么特点,它的工具原理是什么,在学生对这些知识还没有明晰的前提下,就轻率引出杠杆,还说“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学生能知道哪些是像撬棍这样的机械呢?
我觉得,这个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点,标题为“撬棍的秘密”。让学生看图或者实践,充分讨论撬棍的工作原理,知道它能省力以及省力的原因,再类推出螺丝刀撬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盖,都是和撬棍相似,它们共同点就是有个支点,另外还有用力点和阻力点。这个时候,再提出“杠杆”的标准,就比较恰当了。
撬棍和类似撬棍的机械是由一根杆组成,那剪刀、钳子、筷子这些工具和撬棍形状明显不同,那它们是杠杆吗?学生肯定有争议,那就让他们继续深入讨论吧!当他们在这些工具上也找到了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我们就可以总结:这些工具也是杠杆。
第二根刺:概念名词不合理,烦琐!
中学科学老师抱怨,小学科学常常把错误的概念教给学生。这个问题出在哪?除了是因为许多科学老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不高之后,还有就是教材编写中的问题,在教材中有些编者生造的概念名词,和通用的科学术语不一致。
比如本课中的“用力点”,在初中科学上描述为“动力点”,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名称不统一肯定会制造麻烦。还有在分析杠杆的时候,有一种情况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字多,学生常略写成不省力,导致表达不准确,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这里不用初中的`“等臂杠杆”来描述呢?
第三根刺:问题描述不严谨,有歧义!
书本第4面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下面出示了6幅图,分别是:羊角锤拔钉、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棍擀面。
粗粗看,好象没问题。仔细分析,有4幅图仅仅出示工具的名称,容易产生歧义。比如螺丝刀,如果用来拧螺丝,那它就是轮轴而不是杠杆,可如果是用来撬盖子呢,那就要归类到杠杆了。再比如老虎钳,用来剪铁丝是杠杆,用来钉铁钉也是杠杆,用来夹拧螺帽就是轮轴。
延伸到我们的作业本和考卷,有些出题人小气的连图都不给,就提供一个工具名称让判断是不是杠杆,真的是很过分。
第四根刺:探究活动难掌控,耗时!
书面提出“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好笑,难道用撬棍还会故意采用费力的方式吗?然后提出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作用,又说把“杠杆尺”当“撬棍”,我是真的被搞糊涂了,到底是研究杠杆呢,还是研究撬棍?算了,还是按小标题“研究杠杆的秘密”来理解吧。问题是我们的实验材料不够精确,比如两边都挂一个钩码,左边挂在第三格右边挂在第四格,居然也差不多平衡。还有的学生在杠杆尺的一侧选了两个地方挂钩码。看来这个探究实验设计还需改进或更换。
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第一步,认识杠杆和杠杆上的三个点,抽了不爱发言的学生到大屏幕前,就上面的跷跷板、天平、钳子、剪刀找三点,完成不错。对于正常使用情况下不是杠杆的擀面杖和锥子也进行了分析——找不到支点,所以不是杠杆,大家学得也不错。
第二步,研究杠杆的秘密。为了让同学们收集数据的时候能有规律,我先进行了示范,选定左边第二格,作为固定的阻力点,分别在上面挂一个、两个钩码,看右边第几格挂几个时杠杆平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进行了尝试,成功后列出数据,让大家看我记录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学生动手的时候了。我在教室里巡视,这个组看看,那个组看看,发现没有章法的就指导一下。可是这一看不得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有的组只列出三四组数据,稍一仔细看,发现有的数据根本就不对。一共十五行呢,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测完?放学铃响了,我等不及了,就让大家看着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进行指导,得出左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然后让大家加快速度继续测。我继续巡视,发现有的组把原来的数据全擦了,有的组组长和组员争执,有的组里一部分人在测,一部分人在打闹或者趴在那不动。这哪是科学实验课?于是,我叫停了测试,让大家就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分析,生拉硬拽着总结了杠杆省力或不省力的规律,让大家放了学。
放学后,我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费了这么大的劲,用了这么多的时间,连想要的基本效果也没达到,原因到底在哪呢?我在懊恼中反思着。
首先,天时不对,上这节课时已经是自习了,而且学生二节课后没下课休息,直接上的自习课,还学的是新课。
其次,地利不利,窗外面有一个办丧事的,鞭炮声、音乐声,念词的声音那么响,直接传到了教室里,学生难免分心。科学探究课,分了心怎么行?
第三,人和不和。作为教师,我没有考虑到以上具体情况,只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就能去上课了;在1班上好了,就能在2班上好。作为学生……算了,他们毕竟是学生,还处在可塑阶段,如果说学习习惯有待养成,或者合作状态有待磨合,那也首先是我这个教师该考虑的问题。也许,这个班就是锻炼我的一个班呢!抱怨没用!
接下来,想想补救措施。下节课上,
1、复习杠杆有三个点。
2、说说杠杆处在平衡状态时的意义(可以清楚地看到哪边力大)。
3、挂钩码,让学生尝试利用乘法口诀使杠杆平衡。
4、观察杠杆省力时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进行作比较,看能发现什么共同点;依次找出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时的共同点。完成这四步,学生难道还不会?那就得让会的去教不会的了。
4、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是六上科学第一单元的第2课,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会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并且通过杠杆尺的实验,来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本课我加强了实验前的指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学科学,尽可能用好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整堂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杠杆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而我们科学的教学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因此在第一部分的教学时,我先呈现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图,让学生判别这两种杠杆,它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又出示了羊角锤拔钉子、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杖,让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不是杠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通过老师的引导,再加上一些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判断,并说理由。
二、加强实验指导,发展能力
本课的重点部分是最后一个环节杠杆尺的研究实验,由于有了前一年上课的经验,我在实验前加强指导,强调:
1.暂时规定把杠杆尺左边挂的钩码,看作是重物,当作阻力,钩码挂的格数就是阻力点的位置;右边挂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钩码挂的格数就是用力点的位置。
2. 问学生: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几格?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又是几格呢?(一个小孔就是一格)左边挂1个钩码,右边挂2个钩码达到平衡了,你认为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
3. 我们要求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并且演示。
4. 尽量挂出更多的平衡。有了这些实验前的指导和提示后,学生实验效率明显大大地提高了。
三、用好课程资源,拓展思维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出示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图,最后在拓展运用时,我又再一次地出示,并且问学生:他们是属于什么杠杆呢?为什么?让学生马上用课上所学进行判断并作出解释,不但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5、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分别是“认识杠杆”和“研究杠杆的秘密”。这节课上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不顺畅,很纠结!问题出在哪呢?作为教师,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安排探究活动,已经做得够到位了。反复斟酌,我觉得应该是这一课的教材存在问题,那就让我来给教材挑挑刺吧。
第一根刺:从撬棍引到杠杆,太急!
本课开头如下: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右边是一幅卡通插图,画的就是一个人在用撬棍撬木箱的情景然后马上就引出来: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并马上介绍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对学生来说,“撬棍”是个新概念,它有什么特点,它的工具原理是什么,在学生对这些知识还没有明晰的前提下,就轻率引出杠杆,还说“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学生能知道哪些是像撬棍这样的机械呢?
我觉得,这个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点,标题为“撬棍的秘密”。让学生看图或者实践,充分讨论撬棍的工作原理,知道它能省力以及省力的原因,再类推出螺丝刀撬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盖,都是和撬棍相似,它们共同点就是有个支点,另外还有用力点和阻力点。这个时候,再提出“杠杆”的标准,就比较恰当了。
撬棍和类似撬棍的机械是由一根杆组成,那剪刀、钳子、筷子这些工具和撬棍形状明显不同,那它们是杠杆吗?学生肯定有争议,那就让他们继续深入讨论吧!当他们在这些工具上也找到了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我们就可以总结:这些工具也是杠杆。
第二根刺:概念名词不合理,烦琐!
中学科学老师抱怨,小学科学常常把错误的概念教给学生。这个问题出在哪?除了是因为许多科学老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不高之后,还有就是教材编写中的问题,在教材中有些编者生造的概念名词,和通用的科学术语不一致。
比如本课中的“用力点”,在初中科学上描述为“动力点”,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名称不统一肯定会制造麻烦。还有在分析杠杆的时候,有一种情况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字多,学生常略写成不省力,导致表达不准确,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这里不用初中的“等臂杠杆”来描述呢?
第三根刺:问题描述不严谨,有歧义!
书本第4面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下面出示了6幅图,分别是:羊角锤拔钉、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棍擀面。
粗粗看,好象没问题。仔细分析,有4幅图仅仅出示工具的名称,容易产生歧义。比如螺丝刀,如果用来拧螺丝,那它就是轮轴而不是杠杆,可如果是用来撬盖子呢,那就要归类到杠杆了。再比如老虎钳,用来剪铁丝是杠杆,用来钉铁钉也是杠杆,用来夹拧螺帽就是轮轴。
延伸到我们的作业本和考卷,有些出题人小气的连图都不给,就提供一个工具名称让判断是不是杠杆,真的是很过分。
第四根刺:探究活动难掌控,耗时!
书第5面提出“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好笑,难道用撬棍还会故意采用费力的方式吗?然后提出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作用,又说把“杠杆尺”当“撬棍”,我是真的被搞糊涂了,到底是研究杠杆呢,还是研究撬棍?
算了,还是按小标题“研究杠杆的秘密”来理解吧。问题是我们的实验材料不够精确,比如两边都挂一个钩码,左边挂在第三格右边挂在第四格,居然也差不多平衡。还有的学生在杠杆尺的一侧选了两个地方挂钩码。看来这个探究实验设计还需改进或更换。
6、六年级科学《相貌各异的我们》的教学反思
本课从对动植物的研究,推演到对我们人类自己的分类观察研究。
教学时,先举例各种相貌特征,说说有哪些不同,按照学生的说法,教师板画,以此来确定分类的方法,并指导学生了解一种相貌特征的'不同类型,指导学生该如何描绘不同的相貌特征,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组内的观察活动,描绘同组内同学的相貌特征。
全班的相貌调查、统计活动,课内让学生自行面向全班开展调查活动,有一定难度,纪律不好控制也浪费大量时间,课后调查,又无法保证学生是否会去完全。所以,我安排了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带来小镜子,观察自己各方面的相貌特征,然后教师进行统计,学生记录数据。
相貌是唯一的吗?这项活动是分类统计的应用。多种相貌的组合排列结果有几种?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应该可以利用数学的方法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个问题居然难以理解应用。教材中举例了两种特征分四种,可三种、四种特征分几种学生不能理解,可能太抽像了。本有个想法,将全班同学依据相貌特征进行现场分组,多一种特征就会产生两倍的结果,这样有几种相貌特征能分成了几大类别就一目了然了。但是考虑到纪律难以控制,最终改为了现场画圆形性状图,使学生了解到每增加一种相貌特征,分类结果就多一倍。最终了解自己是属于哪一编号的相貌特征,班级中哪一种相貌特征的同学较多,哪一种较少,也比较直观。不过,还是很想试试将学生现场分组,呵呵。
有学生会说娈生兄弟的相貌特征是一样的,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况再进行分析,事实上,就算娈生兄弟也有部分相貌特征是有差异的,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这里可以说说“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这个道理。
7、六年级科学《太阳系》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系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他们能说出太阳是恒星,能说出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甚至个别学生还能说出更多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浅意识的,尤其对于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组成、行星的大小、位置排列等,更是知之甚少。通过本课教学,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建立对太阳系的完整认识,并在建模过程中,认识到太阳系的辽阔,宇宙的浩瀚。
对于太阳系的组成,学生知道八大行星,有的还知道它们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还知道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了。我们教学时,应重视这些信息,不要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应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知就不再强调,对于学生知之甚少或有疑问的,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冥王星是矮行星,那有多少矮行星?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告诉学生有四个矮行星(冥王星,查龙星,齐娜星,谷神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搜索相关信息的兴趣。整个教学中,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的简单介绍,结合图片或视频媒体加以说明,就比较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了。对于太阳系成员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课外再搜集,待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小结交流,课堂上就不再一一详细介绍了。
本课的一个重点活动就是建太阳系模型,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各行星的大小、距离远近排列,获得最直观形象的感知。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令学生惊讶万分的活动。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按比例将太阳系八大行星缩小进行比较,学生对八大行星谁最大,谁最大,大小差异有多大就一目了然了。
8、六年级科学《我的阳光小屋》教学反思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科学教学要积极遵循主体教育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切实体现探究式的教学观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探索建立“符合教育者全面发展、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师教学要实现从“教科学”转向“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学生的学习要从“学科学”转向“做科学”。而导学课堂又是最能体现“三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教学思想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符合科学学科教学理念,为此,我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科学教学采取实验导学,是否让学生参与探究更有效?,带着这个问题,对《我的阳光小屋》“制造人工彩虹”这节内容,我用“导——学——练”为主线实验导学方法做教学尝试,获得如下启示:
利用生活现象 “导问”,让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源于问题,问题的产生源于生活,科学课教学的灵魂在于问题,而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在《我的阳光小屋》“制造人工彩虹”教学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我的阳光小屋”设计,我让学生汇报自己理想中的阳光小屋,有的学生说,多开窗户,窗户开大点,让阳光照射的多,空气能流通;有的学生说,屋面用透明玻璃做,让房间得到更多的阳光;有的学生说,墙壁刷成白色,反射更多的阳光;还有的学生说,在室外安装平面镜,将更多的阳光反射到屋里……,说到了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就是说不到小屋要充满色光上来,于是,我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彩虹的图片,生活中这一自然现象的引导下,学生自然就想到理想的'阳光小屋还要充满色光,接着老师说,彩虹这么美,要是在我们设计的小屋里该多好啊!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思维自然而然集中到要探究的问题。可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教师在交流中适时点拨、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炼问题的能力。
利用实验现象“导学”,让问题探究源于实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是一个“观察发现,猜测假设、实验验证、交流总结、知识应用”的过程,而实验验证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学生既要参与实验,又要设计实验。可见,科学学科组织学生的“学”就是要学生学会寻找验证的方式或实验设计,积极的参与实验,在合作学习中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我的阳光小屋》教学中我的实验导学是:“制造人工彩虹”实验(引导实验),我用教师演示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欲望;用课件展示实验要求规范实验操作,强化实验过程;用小组讨论欣赏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用汇报展示分享实验成果、体验成功喜悦。“物体的颜色”(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我用问题 “红花绿叶这些物体的颜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作引导,将研究引向深入,在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探究中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参与这样的“导学”过程,学生既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也能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利用现象解释“导练”,让知识应用回归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要源于生活,又要回归到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是把探究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我的阳光小屋》导练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颜色衣服,特别是白色的,不喜欢穿深色衣服,特别是黑色的。这是为什么?二是房间里人们为什么总喜欢把墙壁刷地又光滑又白?三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都是要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要用到前面所学光的反射知识和今天所学的光的颜色,通过这些问题把科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科学知识的应用渗透到学生的生活,既强化了科学知识的应用,有培养了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采取实验导学组织科学教学能把实验当成科学知识探究的游乐园,教师带着学生在知识探究的园地里游玩,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探究活动丰富起来,是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