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反思优秀
1、落花生教学反思优秀
近日,和孩子们再次学习经典文章《落花生》,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感受。
课文围绕“落花生”分别讲了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三部分,在学习“种花生”这一段时,我问孩子们看到种花生的过程了吗?孩子们抓住“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来讨论,我问孩子们,这句话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来表达吗?孩子们立刻转换了句式:我们姐弟几个都很喜欢——有的买种,有的动土,有的灌园。我接着问:这两种表达有何异同?孩子们思考片刻回答到:这两种句子都有分工合作的意思,但是文中的表达更能体现孩子们的激动,好像一下子就散开,各干各的活去了!我借势创设情境:孩子们集合了!谁去买种?孩子们争着喊“我去!”我问你是谁?为什么选择这个任务?孩子们立即进入角色:我是哥哥,我的速度快!(这么着急啊!)谁去买种?“姐姐”马上举手,说道:我最细心,一定挑选最好的种子回来!谁去灌园?“弟弟妹妹”们都喊着:我们来,我们把家里的水盆、水桶都找出来,赶快把这片隙地浇灌好,湿润的土地才好让花生发芽!(这简直是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啊!)此时,有个学生又问:种花生的过程不止这些呀!我借势一导:你能用文中的句式来表达一下吗?孩子们立即接道:除草的除草,清理的清理,后来还有施肥的施肥,捉虫的捉虫等等。是啊,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买种、动土、灌园”这三件事呢?孩子们立即明白了:这三件事最重要,做好这三件事花生就可以种了,后面的事情就在期待中度过了了!课文中说“短短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刚好,重点词句出现了,我问学生,“居然”表示什么?孩子们都说,体现了文中的兄弟姐们对于花生收获的惊喜,对自己第一次种花生就能成功的开心,对终于可以吃花生的期待、兴奋!就这样,体验了这个“看似辛苦、实则快乐”的种花生的过程。
对于“品花生”这一部分,文中描述得挺简单,但是,读到这里,我总觉得应该读出点什么。我问孩子们:从这一段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及家人对花生的喜爱吗?孩子们说:妈妈把花生做成几样好吃的食物,说明妈妈能干的同时,对花生也是了解的,指导它可以怎么变成让我们喜爱的食物。同时,为了花生我们特意举办“收获节”,这是多大的爱啊!可是有学生质疑:既然这么爱花生,为什么把收获节放在后院的茅亭中,不在家里呢?细心的学生立刻发表自己的发现:后院的茅亭可以赏月,环境多好啊!借着这位学生的发现,我引导学生发现这里适合举办收获节的更多原因:赏月、吹风、传递欢笑声,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才是”收获节“的氛围!
在”议花生“部分,通过父子共议、父亲评议、全家合议来展示对花生的认识。对于父亲和孩子们的谈话部分,我让学生尝试用关联词来表示花生的好处,四年级学生对此已经信手拈来了:花生不但味美,而且可以制油,更重要的是谁都可以贱价买来吃。我进一步提升要求: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孩子们立刻想起了”物美价廉“,这就是我们眼中的花生!作者用父子之间的对话展示花生的这个特点,好不好?孩子们明白:家人一起谈论,才能展示其乐融融;而且每个孩子都很喜欢花生,都知道它的特点。那么,对于父亲的评议,有用什么方法展示花生的什么特点呢?孩子们通过自读思考后,了解父亲用对比的方法,体现了花生的不爱炫耀(谦逊低调、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最后”全家合议“部分突出重点的句子: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我问孩子们:爸爸的心里,“有用的人”、“伟大、体面的人”各指怎样的人呢?孩子们结合上文学习明白,“有用的人”要懂得默默奉献,“伟大体面的人”只顾着别人对自己的夸奖,只顾炫耀自己。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细致地理解,我让孩子们以我为例,告诉我该怎么样做呢?孩子们说道:老师,你不要总想着去参加什么比赛争第一,就平平凡凡地当好老师,教好自己的学生就好了!老师,即使你是个优秀的老师,也不要到处去炫耀,还是要做好自己平常事情!我一听,这是对我进行“谦逊平凡”的教育啊!这时,我们班的“智多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这个说法,谁说优秀、伟大、体面的人就一定是骄傲的,就像花生一样,你看不见它地下的果实,只有接触才知道。人也一样,我们只有去接触和了解才能知道这个人的真心!孩子们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啊!
学习结束之后,我也觉得“花生”越品越有味道!我爱“落花生”!
2、《落花生》优秀教学反思
近日,和孩子们再次学习经典文章《落花生》,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感受。
课文围绕“落花生”分别讲了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三部分,在学习“种花生”这一段时,我问孩子们看到种花生的过程了吗?孩子们抓住“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来讨论,我问孩子们,这句话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来表达吗?孩子们立刻转换了句式:我们姐弟几个都很喜欢——有的买种,有的动土,有的灌园。我接着问:这两种表达有何异同?孩子们思考片刻回答到:这两种句子都有分工合作的意思,但是文中的表达更能体现孩子们的激动,好像一下子就散开,各干各的活去了!我借势创设情境:孩子们集合了!谁去买种?孩子们争着喊“我去!”我问你是谁?为什么选择这个任务?孩子们立即进入角色:我是哥哥,我的速度快!(这么着急啊!)谁去买种?“姐姐”马上举手,说道:我最细心,一定挑选最好的种子回来!谁去灌园?“弟弟妹妹”们都喊着:我们来,我们把家里的水盆、水桶都找出来,赶快把这片隙地浇灌好,湿润的土地才好让花生发芽!(这简直是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啊!)此时,有个学生又问:种花生的过程不止这些呀!我借势一导:你能用文中的句式来表达一下吗?孩子们立即接道:除草的除草,清理的清理,后来还有施肥的施肥,捉虫的捉虫等等。是啊,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买种、动土、灌园”这三件事呢?孩子们立即明白了:这三件事最重要,做好这三件事花生就可以种了,后面的事情就在期待中度过了了!课文中说“短短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刚好,重点词句出现了,我问学生,“居然”表示什么?孩子们都说,体现了文中的兄弟姐们对于花生收获的惊喜,对自己第一次种花生就能成功的开心,对终于可以吃花生的期待、兴奋!就这样,体验了这个“看似辛苦、实则快乐”的种花生的过程。
对于“品花生”这一部分,文中描述得挺简单,但是,读到这里,我总觉得应该读出点什么。我问孩子们:从这一段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及家人对花生的喜爱吗?孩子们说:妈妈把花生做成几样好吃的食物,说明妈妈能干的同时,对花生也是了解的,指导它可以怎么变成让我们喜爱的食物。同时,为了花生我们特意举办“收获节”,这是多大的爱啊!可是有学生质疑:既然这么爱花生,为什么把收获节放在后院的茅亭中,不在家里呢?细心的学生立刻发表自己的发现:后院的茅亭可以赏月,环境多好啊!借着这位学生的发现,我引导学生发现这里适合举办收获节的更多原因:赏月、吹风、传递欢笑声,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才是”收获节“的氛围!
在”议花生“部分,通过父子共议、父亲评议、全家合议来展示对花生的认识。对于父亲和孩子们的谈话部分,我让学生尝试用关联词来表示花生的好处,四年级学生对此已经信手拈来了:花生不但味美,而且可以制油,更重要的是谁都可以贱价买来吃。我进一步提升要求: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孩子们立刻想起了”物美价廉“,这就是我们眼中的花生!作者用父子之间的对话展示花生的这个特点,好不好?孩子们明白:家人一起谈论,才能展示其乐融融;而且每个孩子都很喜欢花生,都知道它的特点。那么,对于父亲的评议,有用什么方法展示花生的什么特点呢?孩子们通过自读思考后,了解父亲用对比的方法,体现了花生的不爱炫耀(谦逊低调、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最后”全家合议“部分突出重点的句子: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我问孩子们:爸爸的心里,“有用的人”、“伟大、体面的人”各指怎样的人呢?孩子们结合上文学习明白,“有用的人”要懂得默默奉献,“伟大体面的人”只顾着别人对自己的夸奖,只顾炫耀自己。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细致地理解,我让孩子们以我为例,告诉我该怎么样做呢?孩子们说道:老师,你不要总想着去参加什么比赛争第一,就平平凡凡地当好老师,教好自己的学生就好了!老师,即使你是个优秀的老师,也不要到处去炫耀,还是要做好自己平常事情!我一听,这是对我进行“谦逊平凡”的教育啊!这时,我们班的“智多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这个说法,谁说优秀、伟大、体面的人就一定是骄傲的,就像花生一样,你看不见它地下的果实,只有接触才知道。人也一样,我们只有去接触和了解才能知道这个人的真心!孩子们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啊!
学习结束之后,我也觉得“花生”越品越有味道!我爱“落花生”!
3、《落花生》优秀教学反思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第四组课文《落花生》,这是许地山先生的名作,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课文内容已经是烂熟于心,讲起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
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一番许地山先生,孩子们还是蛮有兴趣的。按照课前的计划,然后是标记生字词,给孩子们范读课文,自由读,分角色读,随着大家对课文越来越熟悉,课堂也逐渐进入高潮。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把你认为含义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父亲赞美了花生怎样的品质。”我笑着给大家布置任务。随后,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书上做着标注,有的在静静思考。
“老师,我画的是这一部分‘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谁都喜欢吃。这就是花生的好处。 我觉得这里写出了花生是一种好吃的食品,而且又非常便宜,说明了花生很实用”。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
“很好!”我微笑着点点头,“但是不是更应该从父亲的话里想一想,赞美了花生的怎样品质。”
这时,好多同学开始举手,前边的几个同学把手举得老高,唯恐老师看不到。
“老师,我画的是‘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象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他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他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觉得这里赞美了花生不象苹果那样,爱慕虚荣,默默无闻的好品质。”
“你理解的真好!”我对这个同学竖起了大拇指。
同学们更踊跃了,好多同学“我我我的”叫成一片。
又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我画的是‘你们要象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觉得这里赞美了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却很实用,不象苹果那样只是外表好看,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
我刚要说好。
正在这时,突然有一个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他们说的不对,苹果、桃子有什么不好?他们既好看,又好吃,我觉得他们比花生要好。我们应该做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的心里也一阵紧张,下意识的从讲桌上摸起了教师用书(我一般是不看教师用书的),我快速翻到《落花生》这一课,书上不也正是这样吗?赞美花生的实用、默默无闻、不是只讲体面的。
这时,又有几个同学嚷:“老师,我也是觉得花生不如苹果和桃子,他们既体面又实用。我最爱吃了!”
“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种事,多少年来都是赞美花生的默默无闻,怎么这里又成了苹果和桃子好呢?怎么办?”我暗暗问自己。
“但是大家说的也对啊,苹果和桃子就是既好看又好吃的食品,这没有什么不对啊!这可怎样引导呢?”
我又想:先象花生那样做一个实用的人,然后再做到既将体面又实用,不是更好吗?
于是,我对大家说:“刚才这些同学说的很好!苹果和桃子是既好看又好吃,但是课文里面并没有光赞美花生而贬低苹果和桃子,我们做人,首先要做花生那样实用不求外表,然后做到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更好!”
课的最后,我让大家把学了本课的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下午刚上班,语文课代表把日记本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我翻开一本,上面写道:“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我们应该象花生那样实用而不炫耀自己,但我们更应该象苹果那样既好看又好吃,做一个既讲体面而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我飞快的用红笔在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优”,接着又翻开了第二本。
4、《落花生》优秀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学生可以顺利理解花生的特点,做人的道理不一定理解到位,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课文通过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品尝花生时谈论花生的话题,告诉我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和收花生。第二段(第2——14自然段)写一家人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好处。所谈内容可分两层:一是讲花生的好片面性特点;二是以花生喻做人。第三段(第15自然段),写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心上。课文通过议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发人深思。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语言质朴简洁、清新自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19、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三)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板书:(一)种花生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板书:(二)母亲的建议)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板书:(三)尝花生议花生)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
(板书:兄妹们议花生父亲议花生)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板书:果实理在地里鲜红嫩绿的果实矮矮地长在地上高高地挂在枝上)
(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
(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4)练习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两个义项。一是泛指生物由发育到完备阶段;一是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师据此指导学生造句。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而的东西。”
(板书: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约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
(板书:略写详写)
3、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七)总结:
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八)作业。
1、用“居然”“成熟”造句。
2、背诵课文。
5、五年级《落花生》优秀教学反思
每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像很少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一节课中有败笔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去发现,总结,提高!今天讲的《落花生》,对于一心想上出最佳境界的我来说是一堂不成功的课。当下课的铃声响起的时候,天平的一端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天平的另一端却有些遗憾。在整节课中老师讲得稍多,学生说的偏少,读的还不够。
《落花生》是篇传统课文,尽管自己也花了很多时间去查找去设计,但却未能推陈出新,整个教学环节是比较清晰的,但落实到小的环节具体的环节,其教路和学路还有些零乱,自己没能做到成竹在胸,提的问题零碎,没能很好的给问题做些铺垫,有些学生回答无所适从,有时只好胡乱而猜之,使得师生双边活动受到限制,而自己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做得很不够,使得课堂气氛有些沉闷,不活跃!
教学时以谜语导入是好的,若能充分利用语文资源,如先出示谜面,让学生读(给学生读的机会),然后学生猜,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因为谜面是围绕谜底花生而设计的)先让学生了解花生的一些习性和特点,为后面的理解做更好的铺垫,这样可以避免陷入为导入而导入、为教学而教学的浅滩中!此外,在教学中与内容无关的尽量少说或者不说,比如在问学生花生有什么好处时,我却随兴说多吃花生可以延年益寿,这是以前历代想长生不老的君王都不知道的秘密,这些话与教学中心无关,没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也冲淡了教学内容。
6、五年级《落花生》优秀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语)。在教学中,我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父亲说的话,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两段话这一环节时,父亲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花生与三种水果的不同特点,体会出花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
学生体会出花生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父亲”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7、落花生教学反思优秀
近日,和孩子们再次学习经典文章《落花生》,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感受。
课文围绕“落花生”分别讲了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三部分,在学习“种花生”这一段时,我问孩子们看到种花生的过程了吗?孩子们抓住“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来讨论,我问孩子们,这句话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来表达吗?孩子们立刻转换了句式:我们姐弟几个都很喜欢——有的买种,有的动土,有的灌园。我接着问:这两种表达有何异同?孩子们思考片刻回答到:这两种句子都有分工合作的意思,但是文中的表达更能体现孩子们的激动,好像一下子就散开,各干各的活去了!我借势创设情境:孩子们集合了!谁去买种?孩子们争着喊“我去!”我问你是谁?为什么选择这个任务?孩子们立即进入角色:我是哥哥,我的速度快!(这么着急啊!)谁去买种?“姐姐”马上举手,说道:我最细心,一定挑选最好的种子回来!谁去灌园?“弟弟妹妹”们都喊着:我们来,我们把家里的水盆、水桶都找出来,赶快把这片隙地浇灌好,湿润的土地才好让花生发芽!(这简直是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啊!)此时,有个学生又问:种花生的过程不止这些呀!我借势一导:你能用文中的句式来表达一下吗?孩子们立即接道:除草的除草,清理的清理,后来还有施肥的施肥,捉虫的捉虫等等。是啊,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买种、动土、灌园”这三件事呢?孩子们立即明白了:这三件事最重要,做好这三件事花生就可以种了,后面的事情就在期待中度过了了!课文中说“短短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刚好,重点词句出现了,我问学生,“居然”表示什么?孩子们都说,体现了文中的兄弟姐们对于花生收获的惊喜,对自己第一次种花生就能成功的开心,对终于可以吃花生的期待、兴奋!就这样,体验了这个“看似辛苦、实则快乐”的种花生的过程。
对于“品花生”这一部分,文中描述得挺简单,但是,读到这里,我总觉得应该读出点什么。我问孩子们:从这一段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及家人对花生的喜爱吗?孩子们说:妈妈把花生做成几样好吃的食物,说明妈妈能干的同时,对花生也是了解的,指导它可以怎么变成让我们喜爱的食物。同时,为了花生我们特意举办“收获节”,这是多大的爱啊!可是有学生质疑:既然这么爱花生,为什么把收获节放在后院的茅亭中,不在家里呢?细心的学生立刻发表自己的发现:后院的茅亭可以赏月,环境多好啊!借着这位学生的发现,我引导学生发现这里适合举办收获节的更多原因:赏月、吹风、传递欢笑声,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才是”收获节“的氛围!
在”议花生“部分,通过父子共议、父亲评议、全家合议来展示对花生的认识。对于父亲和孩子们的谈话部分,我让学生尝试用关联词来表示花生的好处,四年级学生对此已经信手拈来了:花生不但味美,而且可以制油,更重要的是谁都可以贱价买来吃。我进一步提升要求: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孩子们立刻想起了”物美价廉“,这就是我们眼中的花生!作者用父子之间的对话展示花生的这个特点,好不好?孩子们明白:家人一起谈论,才能展示其乐融融;而且每个孩子都很喜欢花生,都知道它的特点。那么,对于父亲的评议,有用什么方法展示花生的什么特点呢?孩子们通过自读思考后,了解父亲用对比的方法,体现了花生的不爱炫耀(谦逊低调、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最后”全家合议“部分突出重点的句子: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我问孩子们:爸爸的心里,“有用的人”、“伟大、体面的人”各指怎样的人呢?孩子们结合上文学习明白,“有用的人”要懂得默默奉献,“伟大体面的人”只顾着别人对自己的夸奖,只顾炫耀自己。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细致地理解,我让孩子们以我为例,告诉我该怎么样做呢?孩子们说道:老师,你不要总想着去参加什么比赛争第一,就平平凡凡地当好老师,教好自己的学生就好了!老师,即使你是个优秀的老师,也不要到处去炫耀,还是要做好自己平常事情!我一听,这是对我进行“谦逊平凡”的教育啊!这时,我们班的“智多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这个说法,谁说优秀、伟大、体面的人就一定是骄傲的,就像花生一样,你看不见它地下的果实,只有接触才知道。人也一样,我们只有去接触和了解才能知道这个人的真心!孩子们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啊!
学习结束之后,我也觉得“花生”越品越有味道!我爱“落花生”!
8、五年级《落花生》优秀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课程”理论,《落花生》这片课文反映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很有教育意义,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花生虽然外表不美,但心灵很美值得赞美,喜欢,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式:
1、重视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利用插图和录音等多种媒体,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2、对重点字、词、句、段进行富有实效的训练,使本课的知识点落到实处。
3、围绕学习提示语,把学习提示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与课文理解融合在一起,文章第二段是重点段,着重理解父亲说的话。父亲拿花生跟石榴、苹果比,赞美了花生藏而不露的特点,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学生进行比较真正体会到做人的美德:
⑴ 花生、核桃──外表丑陋,果实香、实用。
⑵ 桃子、石榴、苹果──外表美,果实又香又甜。
5、小组合作,自主构想,自主探究设计,互相交流引导、评价。
6、在过程性自我评价中提升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具有生活化的学习点明文章主题,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用“藏而不露”埋在地里象征革命前程无限美好,光明灿烂,表现出父亲有一颗爱祖国、爱劳动的心,教学中紧紧抓住父亲教育子女的话去读,从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
7、不足之处:
学生理解的能力有层次的差异,今后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使每位学生学有所长,可采用“扶──半扶半放──放”的顺序进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9、落花生的优秀教学反思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第四组课文《落花生》,这是许地山先生的名作,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课文内容已经是烂熟于心,讲起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
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一番许地山先生,孩子们还是蛮有兴趣的。按照课前的计划,然后是标记生字词,给孩子们范读课文,自由读,分角色读,随着大家对课文越来越熟悉,课堂也逐渐进入高潮。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把你认为含义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父亲赞美了花生怎样的品质。”我笑着给大家布置任务。随后,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书上做着标注,有的在静静思考。
“老师,我画的是这一部分‘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谁都喜欢吃。这就是花生的好处。 我觉得这里写出了花生是一种好吃的食品,而且又非常便宜,说明了花生很实用”。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
“很好!”我微笑着点点头,“但是不是更应该从父亲的话里想一想,赞美了花生的怎样品质。”
这时,好多同学开始举手,前边的几个同学把手举得老高,唯恐老师看不到。
“老师,我画的是‘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象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他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他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觉得这里赞美了花生不象苹果那样,爱慕虚荣,默默无闻的好品质。”
“你理解的真好!”我对这个同学竖起了大拇指。
同学们更踊跃了,好多同学“我我我的”叫成一片。
又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我画的是‘你们要象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觉得这里赞美了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却很实用,不象苹果那样只是外表好看,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
我刚要说好。
正在这时,突然有一个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他们说的不对,苹果、桃子有什么不好?他们既好看,又好吃,我觉得他们比花生要好。我们应该做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的心里也一阵紧张,下意识的从讲桌上摸起了教师用书(我一般是不看教师用书的),我快速翻到《落花生》这一课,书上不也正是这样吗?赞美花生的实用、默默无闻、不是只讲体面的。
这时,又有几个同学嚷:“老师,我也是觉得花生不如苹果和桃子,他们既体面又实用。我最爱吃了!”
“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种事,多少年来都是赞美花生的默默无闻,怎么这里又成了苹果和桃子好呢?怎么办?”我暗暗问自己。
“但是大家说的也对啊,苹果和桃子就是既好看又好吃的食品,这没有什么不对啊!这可怎样引导呢?”
我又想:先象花生那样做一个实用的人,然后再做到既将体面又实用,不是更好吗?
于是,我对大家说:“刚才这些同学说的很好!苹果和桃子是既好看又好吃,但是课文里面并没有光赞美花生而贬低苹果和桃子,我们做人,首先要做花生那样实用不求外表,然后做到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更好!”
课的最后,我让大家把学了本课的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下午刚上班,语文课代表把日记本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我翻开一本,上面写道:“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我们应该象花生那样实用而不炫耀自己,但我们更应该象苹果那样既好看又好吃,做一个既讲体面而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我飞快的用红笔在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优”,接着又翻开了第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