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资从哪里来的读后感
1、你的工资从哪里来的读后感
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在外工作十来年,说实在话每个月都在领工资,但是真正还没有去思考过我们的工资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有幸在空余的时间拜读了《我们的工资从哪里来》一书,书中深入剖析了工资来源决定的几个大的要素:即工资与公司利润的关系、工资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工资与工作方法的关系、工资与个人品德的关系、工作与服务态度的关系。确实,作为一个企业,他的第一任务就是创造利润,只有在初级阶段创造了利润才能像“王老吉”这样的企业一样最终创造社会责任。
但是,前提下,如果企业没有创造利润,企业就无法起步,甚至被日益竞争残酷的市场所淘汰,毋容置疑,企业是否盈利直接决定我们的工资收入的多少!市场是个整体,公司是一个个体,而我们则是这个个体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我们”包括研发、销售、生产、甚至公司老总等等组成的一个一个的领导,也包括一个一个的劳动参与者,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一员工作的绩效、方法、品德、态度均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利益。譬如吧,如果一名操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注意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上班期间玩手机或者是睡岗,有可能造成小的事故或更大的人身安全事故,有事故肯定公司会带来损失,有损失肯定就减少了盈利,如果一个公司天天有这样那样的.事故,还会盈利吗?
再比如吧,如果一个公司的业务员平时不注意与客户进行经常性的沟通或者是在与客户的沟通中不注意形象或缺少礼貌等素养方面的东西,让客户比较反感的话,在同位价格的基础下客户还会选择下一次的合作吗?没有合作,公司肯定就会蒙受损失,一次一次的损失,公司还会盈利吗?再比如吧,如果一个工作人员没有好的品质,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总是骄傲横蛮,不能与其他人员打成一片、拧成一股绳、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如果公司都是这样的人,还会有1+1﹥2的效应吗?不会,绝对不会!书中有句话说的好“节约也是盈利”。
是的,如果我们没有更大的才能为公司创造利益,那我们就想尽办法为公司进行节约吧。根据统计,电器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关闭后不将电源切断)所消耗的电量占所有家庭用电量的11%,这些小小的举动在平常的工作中难道没有吗?有!太多,太多,如果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从这些细节做起,公司的盈利还会很难吗?让我对书中感受比较深刻的还有一句话“完成任务≠结果”确实,有些人为了应付了事,经常对上级交代的任务草草收场,谈不上质量,对于上级来说,你确实完成了任务无可厚非,但是因为你没有严谨的思维,没有科学的计划,你的交差只会是一张白纸,苍白无力,说到底你是在自己骗自己,骗自己的水准,骗自己的能力极限,最终是骗自己的少发工资。
其实,公司的盈利在我们每一个参与公司的任意活动中,在我们公司任意人员的思想中,在我们公司每一人员的素养中!只有我们持有爱公司的信念,每时每刻把公司的信誉、形象、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永远放在心上的时候,我们参与的每项工作才会每时每刻眷恋着我们的公司利益,同时也才会眷恋我们自己的工资收入,正如有人讲过的一句话:好工作就是好好工作!做好了我们的工作才会为自己证明这是一份好工作。
2、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近期拜读了王晓春先生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教育案例和问题。这些问题既细小,又普通,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天天更替出现,如学生不做作业、上学迟到、调皮捣蛋、破环公物等等;却又是我们为师者不能绕过的一道道坎。生动的教育故事,具体的教育细节,真实的教育主体……细细品读,一问一答间,作者深刻的理性思考,严谨的逻辑判断,使人在轻松的阅读引发思考与共鸣,一股强烈的教育智慧跃然纸上。
谈到教育的智慧,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课堂上的一些巧妙的教学技法,但是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课堂上的随机事件,这些突发的事件,也就是课堂上随即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让看似冰冷枯燥的数学变得温柔丰满。因为在课堂上,因为我们的教育智慧,会让优异的孩子灵机闪现,会让吃力的孩子在错误之后一步一步的引向成功,感悟到思考的神奇。在一节数学课上,当我问到植树节是什么时候时,大多数学生都哑口无言,我就抓住契机适时教育他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与生态意识。三尺讲台,40分钟,孕育了无限的智慧,捕捉教育机会,闪现教育智慧。
有些时候,我们老师、父母确实是缘木求鱼,我们忽视了最宝贵的做人教育。我们心甘情愿地、一门心思地把自己、孩子绑上了"分数"的应试车,尽管历尽颠簸和坎坷,甚至中途翻车、抛锚,我们也乐此不疲,前赴后继。孩子们也为了一个又一个高分绞尽脑汁,以至他们错过了人生旅途中许多美丽的风景,错过了生活中酸甜苦辣丰富多彩的滋味品尝……所以在家庭,要培养孩子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应格外重视孩子情商的培养,在学校,要以爱育人,以情育人,以境育人。
我们经常会发出如此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事实上我们没有反思过:"我们老师、父母究竟怎么啦?"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老师要么是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呵护孩子,造就生活无能儿;要么是在学习上让学生俯首帖耳,造就了书呆子;要么是在社会利欲的熏陶下,培养了俗人。对于孩子,我们必须呵护好心灵,这是教育的底线。力促孩子求真、求善、求美;生活和学习上,放放手,多让孩子自己去闯荡,去体验;为他们擦擦伤口,听听倾诉,为他们的行囊补充食粮,对孩子们说,()继续去闯,前面风光旖旎……我想,一旦我们的教育做到了让孩子时刻保持舒展的心灵这个境界,那么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该是多么幸福!
想成为一个好教师,就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向专家、向同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同时也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积累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的奇思妙想、精彩提问和回答;也重视收集学生们出现的共同错误;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他们发展的平台,同时促进自己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也许是我们容尽一生也不能回答全面的问题。但是,走进《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与王先生晤谈,却能得到一点启示:关注教育现象,揭示教育问题,为了我们光荣的育人职责,执着地思考,教育智慧将从中汩汩生成。
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是王老师对100个教育案例的点评。当我翻看目录时,那一句句经常萦绕在耳旁的话出现在我的眼前。“他硬是不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怎么办”“学生对我出言不逊”。这些不都是我们为之烦恼的问题吗?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想从中寻找答案。
一口气读完这部书,我却没有找到我要的答案。我只是觉得,王老师真是位有责任心,充满智慧的老师。针对每个案例,他总不断地提出问题,寻找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在工作中,他总是做到一个“勤”字。他勤观察、勤思考、勤于问、勤于学。这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才能做到的。
可是在教育中,光有责任心,还远远不够。学生感受到你的关心,他就会认真从你的教诲吗?我们知道,学生的行为是反复无常的。要让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到底还需要什么呢?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一直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中,成为学生眼中独具魅力的老师呢?
我再次翻开这部书,仔细研读,我不禁深深为王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所折服。做表面功夫谁不会,但只有像王老师那样真正去热爱教育事业,把每一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去教,才能成为一名魅力老师吧!到底该怎么做呢?
一要有外表的魅力。
外表是学生接触教师的最直观的一面。仪态举止端庄大方,学生自然赏心悦目。你每天面带微笑,学生更是如沐春风。假如你是一位气质与美貌兼备的老师,学生就更易亲近你,愿听你的谆谆教诲。当然,只靠外表去吸引学生注意力,未免太小看他们了。那是华而不实的。我们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具备由内而外的吸引力,才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
二要有语言魅力。
语言是课堂的生命所在。语言风趣、幽默,学生听来乐呵呵,但是不是能真正学到东西呢?我想,教师要想把话说到学生的心里,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思考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那么不管你是什么教育内容,学生都理易于接受。例如,有些班级的学生特别容易受老师的影响,无论是写字还是读书,一看(听)便知道是谁的学生,据我了解,这样的教师,都是在课前经过认真的练读,反复的训练,课堂上更是用心去读、去写。教师首先入境,学生才能设身处地。融进感情的教学语言是最美的,我想这是勿庸置疑的。
三要具备艺术魅力。
于永正老师是我们熟知的一位教育专家,他并没有突出的外表,但他的亲和力随处可见。他的教学语言平易,其意蕴却充沛,表现形式更是自然生动,为学生所乐于接受。记得于老师教学古诗《草》,结束时,亲自扮演学生的奶奶、哥哥。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老师把单向的考问变得富有情趣。正因有了新的立意,新的教学,加上于老师惟妙惟肖的模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接受了加深印象的教育。比起枯燥的抄、读、背,学生怎能不喜欢这位满头银发的于老师。
四要具备人格魅力。
曾读得一则新闻:篮球明星姚明签订了自愿捐赠骨髓的协议,并表示只要有人需要,他随时捐赠,当记者追问:假如当时你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呢?姚明简短地答道:“当然是去捐赠骨髓,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一句简短的话,让我深深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一颗懂得施爱的心灵,永远值得敬重。一位体育明显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教师,处处为人师表。更应以自身为表率,把爱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中,让师生之间都以付出一份关爱为追求目标。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教育出品格高尚的学生。
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才更有动力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做一名魅力老师,我将孜孜以求。
4、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这本书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五个方面节选了100个发生在小学的典型教育案例,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些教育案例进行了点评和剖析,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要真正成为一个好的教师是多么不易,
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丰盈一个人的智慧,开阔一个人的眼界。
王老师做教育确实是有心人,正是由于他对教育的那份全身心的投入与激情,从而让他对案例研究情有独钟,书中的一个个教学故事他似乎是信手拈来,而细细读来,每一个案例是那么真实、科学、经典而又富有典型性。以前我也和很多老师一样,认为一个好老师只要有爱心,有耐心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后来我发现在那些问题学生面前,即使一个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靠老师的爱心和耐心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开始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尝试着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家庭,然后采取一些相应的办法,反而取得了好的效果。像我们班的随班就读生,王琼瑶同学是班中一位女同学,这个孩子智商不足,有时候自己都无法照顾自己,身上总有很重的臭味,大家经过她时,都要捂着鼻子走,还有人骂这个女孩子了,王老师常常见她低着头坐到了教室最后面。经了解,这个孩子根本没人管她,王老师找出自己孩子的鞋子衣服给她穿,现在这个女孩爱干净也变得漂亮了,不再自卑,能快快乐乐地跟大家一起玩。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的100个案例,无一不是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碰到的真真切切的事情,实实在在的问题。王老师在对多篇的教学案例的剖析中,用他切身的体验给我们做教师的一忠告:教师应形成研究与反思的习惯,要学会思考,学会理性思考。王老师注重于深沉的思考和理性的.诊断,想办法把原因和结果分析得深入浅出,让人心服口服,应该说书中的每一个案例经得起质疑和推敲。我会好好的思索,细细的去品味感悟学习教育的智慧,把它应用的教学当中。
5、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今年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我深深地感到,做一名教师,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由地想到了北京教育学院的张红老师:面目清秀,温文尔雅,学识渊博,气质非凡。我深深地被她吸引。与其说被张红老师吸引,不如说是被她的理论深深地吸引了。
我参加教育工作几十年,也算是一名老教师。但我对教育的理解是如此的浅薄,让我倍感愧对“人民教师”的这个光荣的称号,愧对敬仰我的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
教育相对软,管理相对硬。管理追求“有序”——公正,教育追求“向善”——仁慈。不断提升,不断遇到更好的你,这就是教育。
学生在你的强权之下屈服,是因为他惧怕,那是生存教育;学生在你的关爱之下绽放,是因为他喜悦,那是生活教育。这是教育的本质转变。我们教师要有爱,要把爱传递给学生。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就越有勇气去尝试不一样。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会害怕,会犯错,会有挫折,陪伴他的始终是爱和指导。只有爱,才能让一个人改变。
爱固然重要,但拥有智慧更重要。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农村学校的高一班会,主题是“花开应有时”。显然,这节班会是针对学生早恋而开展的。老师的理论不外乎三点:1、年龄小2、成不了3、影响学习。这是传统经验。(我从上学到现在我依然这样认为。)不曾想,学生把这三项理论,统统推翻。学生问:老师,您知道世界平均法定结婚年龄吗?是16岁。(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相对较晚,非洲、东南亚比较早)所以年龄刚刚好。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希望曾经拥有。再说,不努力,怎么知道一定成不了。宁可过错,不可错过啊!关于影响学习,也不尽然。有一年北京市的理科状元和第三名就是一对儿。老师素手无策,向听课的张红老师请教。张红老师莞尔一笑,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读过《爱情三元论》吗?”听者恍然大悟,教育要有智慧啊!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觉得不仅仅是书,还有……
原来这就是教育:不断提升,不断遇到更好的你。对于学生是这样,对于教师同样如此。
6、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读后感
我今天读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这本书,它的作者是贾兰坡爷爷。主要介绍了中国人类的进化和各种类人猿、智人、直立人以及古猿。
这本书讲了人类的起源以及进化问题,人类很早就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由于科学知识的落后,人们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就说人是用各种所谓的“神”创造出来的,也就是“神创论”。贾兰坡先生首先肯定了人类的起源是从猿到人一步一步演化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书给我们先介绍了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和挖掘。为了找到比“北京人”更早的人,贾兰坡他下广西,过敦煌,这些磨难也不足以让他放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决心,如果换做是我们呢,我们也许会在中途放弃这个挖掘工作,也许自暴自弃,消极的逃避。而贾兰坡爷爷为了中国的考古事业和自己的梦想而选择了继续……这不得不让我敬佩!在内蒙古他出了车祸,他不仅没有怪罪开车的司机,反而在民警面前替他开脱,因为他考虑到了司机还要养家糊口。这足以看出贾兰坡爷爷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格。最终,他们发现了比北京猿人还要早一些的蓝田猿人。最终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人与猿在500万年以前就分开了,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中最重要的一环。等到了会使用工具,那就是名义上真正的人。
这本书属于科普读物,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人类的起源,进步与发展。我也对人类祖先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对作者也深深地敬佩。我以后也要像他那样,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下定决心,不畏困难。
7、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读后感
我用了一周的时间来阅读《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这本少儿科普名人名着,它使我学到了许多的科普性小知识。这本书的作者是贾兰坡,他是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生动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有关人类的起源问题。他非常热衷于科普方面的写作,他曾写过《中国猿人》、《山顶洞人》和《河套人》等等。主要内容是:从“神创论”的蒙昧时代,到发现人类起源的来之不易;从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知道了北京人是较早的人类,到贾兰坡爷爷不懈的努力,对人类的起源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本书十分不错,非常值得一看!
读了这本书以后,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1、只有努力学习、工作,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收获成功!
2、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3、面对每一次失败,都要从中吸取教训,吸取经验,这样才能在下一次取得成功!
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会像贾兰坡一样,做一个成功的人!
8、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这个学期,学校送了我们一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全书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等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每每闪烁着王老师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令我读后深受启发.纵观全书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发觉无一不透射出老师对学生那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大公无私不求任何回报的爱。是的,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育之爱首先应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孩子生活在老师爱的目光里,拥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目的。但在部分教师头脑中,“师长”、“尊者”的封建师徒伦常意识依旧残存,对教育“上施下效”原始内涵的理解还是那么根深蒂固。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陶行知一生提倡“爱满天下”,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楷模的显著标志,张扬了爱心和人剃精神。在这里,我所理解的爱应该是大爱而非小爱,大爱应该是对学生思想上的关爱,即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的偏颇,通过与学生的真诚沟通,让学生相信你,并且教师也应该有能力给处于迷惑中的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指导。我想特别对于班主任,更要求有这样一颗敏感细致的心去发现和感受每个学生的心灵,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
因此,前进的路上,需要我们的教师拥有更多的教育智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活蹦乱跳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里的时候可是一刻也不停歇的。而且,孩子们是那么的好奇、好问,什么都有可能随时成为他们观察的对象。他们对是非的分辨还不是很明确。有的只是单凭自己一时的喜好爱恶来表现对事物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孩子,喜欢孩子,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孩子的爱,会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孩子,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孩子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也只有做到了对孩子有爱,才会生发出源源不断的教育智慧来。
教师对那些给自己找麻烦的孩子也应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这些孩子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孩子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我们班有个孩子,脾气大的吓人。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要么用手脚踢打别的孩子,要么就把教室里的玩具、货架踢到在地。她喜欢的玩具一定要给她先玩,和同伴之间经常发生骂人、打架的事件。还经常威胁我们老师:“我要回家去了,我再也不读这个幼儿园了”。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没有对她另眼相看。而是给了她和别的孩子一样的爱。对她经常给我们出的难题、招数,我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睡午觉时,我们坐在她的小床边,抚摩着他的额头陪她睡。游戏时大家都不肯跟她一起。我们就帮她找到小伙伴和她一起做游戏。并且告诉她:只有和大家团结友爱了,不打人不骂人了,小朋友才会喜欢她。有一次中午午睡,睡到半中间,她开始胡搅蛮缠起来,一会说肚子疼,一会又说要吃糖,还要老师给他放录音机听故事,我告诉她现在小朋友睡着了放故事会把小朋友吵醒的,明天再听。她就开始号啕起来,把一屋的小孩全给吵醒。我当时真的有些火。但我还是强压怒火,把她抱在怀里,并轻轻地拍打她的后背。最后,总算把她哄睡着了。
我想正如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教师把爱洒向学生自然也会收获满天下的爱,爱的付出与收获是双向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爱的教育是我们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孩子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习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的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成功可以给人带来荣誉和喜悦,而挫折或许能给人更多的思考,往往孕育超凡的智慧。经过挫折的历练,教育智慧才会生成,教育品质才会升值。可以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曾经过挫折的历练,他们的脚下也曾经泥泞不堪,然而正是不堪的“泥泞”,才滑出了他们的智慧灵光、丰盈了他们的智慧之囊。教育智慧源于点滴的学习和深厚的积淀,源于教师对孩子的真爱!
9、《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的读后感
中队长方芳同学,被全票评选为三好生。可是她却沉默了。
我轻轻的搂着她,关切地问:“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应该很高兴啊,你怎么会闷闷不乐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我能帮你吗?”
她说:“赵老师,你一会儿有空吗?我有事找你。”我把她带到了教师阅览室。
她从衣袋里拿出一封信说:“赵老师,这是我爸爸妈妈让我交给你的信--------”我接过信,说:“我现在看行吗?”她点点头,同意了。
信是他爸爸前天深夜亲手写的。“赵老师,方芳又说谎了。上周六,她居然瞒着父母,没去参加英语班的学习,和她的朋友到公园里玩了一个下午-------人的品质是最重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再次说谎,我们很担心。为了给她留下深刻的教训,我们要求取消她评三好学生的资格。”
我说:“你父母这样做,是在给你机会,让你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并用行动改正,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知道你把这交给我,需要很大的勇气,可你还是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所以我真的为你感到高兴!,别怕,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正这个缺点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方芳不禁流泪了。
晚上,我们全家来到了方芳家,对方芳的父母说:“我今天不是来家访的。今天在学校看到方芳爸爸给我写的信,我为你们对孩子成长的高度负责所深深打动。我今晚带着爱人和孩子,是来向你们夫妇俩学习的。”
方芳的满怀歉意地说:“赵老师,一年前,你曾经为了方芳说谎的'事来过我们家访问,我们也一起努力帮助她改正缺点,没想到她现在居然又--------哎。
我说:“她现在还在说谎,我也有很大的责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让方芳改正缺点。取消她的三好学生,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如果我们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处理这件事,或许对她会有更大的触动。
“谢谢你为孩子的成长考虑得那么周到------”方芳的妈妈说。
在一旁默默流泪的方芳再也忍不住了,她坚定地说:“请你们相信我,这一次我一定会彻底改正,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我高兴的对她说:“相信这张奖状已远远超出了它原有的意义。好好珍惜,为它争光吧!”
10、你的工资从哪里来的读后感
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在外工作十来年,说实在话每个月都在领工资,但是真正还没有去思考过我们的工资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有幸在空余的时间拜读了《我们的工资从哪里来》一书,书中深入剖析了工资来源决定的几个大的要素:即工资与公司利润的关系、工资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工资与工作方法的关系、工资与个人品德的关系、工作与服务态度的关系。确实,作为一个企业,他的第一任务就是创造利润,只有在初级阶段创造了利润才能像“王老吉”这样的企业一样最终创造社会责任。
但是,前提下,如果企业没有创造利润,企业就无法起步,甚至被日益竞争残酷的市场所淘汰,毋容置疑,企业是否盈利直接决定我们的工资收入的多少!市场是个整体,公司是一个个体,而我们则是这个个体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我们”包括研发、销售、生产、甚至公司老总等等组成的一个一个的领导,也包括一个一个的劳动参与者,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一员工作的绩效、方法、品德、态度均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利益。譬如吧,如果一名操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注意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上班期间玩手机或者是睡岗,有可能造成小的事故或更大的人身安全事故,有事故肯定公司会带来损失,有损失肯定就减少了盈利,如果一个公司天天有这样那样的.事故,还会盈利吗?
再比如吧,如果一个公司的业务员平时不注意与客户进行经常性的沟通或者是在与客户的沟通中不注意形象或缺少礼貌等素养方面的东西,让客户比较反感的话,在同位价格的基础下客户还会选择下一次的合作吗?没有合作,公司肯定就会蒙受损失,一次一次的损失,公司还会盈利吗?再比如吧,如果一个工作人员没有好的品质,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总是骄傲横蛮,不能与其他人员打成一片、拧成一股绳、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如果公司都是这样的人,还会有1+1﹥2的效应吗?不会,绝对不会!书中有句话说的好“节约也是盈利”。
是的,如果我们没有更大的才能为公司创造利益,那我们就想尽办法为公司进行节约吧。根据统计,电器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关闭后不将电源切断)所消耗的电量占所有家庭用电量的11%,这些小小的举动在平常的工作中难道没有吗?有!太多,太多,如果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从这些细节做起,公司的盈利还会很难吗?让我对书中感受比较深刻的还有一句话“完成任务≠结果”确实,有些人为了应付了事,经常对上级交代的任务草草收场,谈不上质量,对于上级来说,你确实完成了任务无可厚非,但是因为你没有严谨的思维,没有科学的计划,你的交差只会是一张白纸,苍白无力,说到底你是在自己骗自己,骗自己的水准,骗自己的能力极限,最终是骗自己的少发工资。
其实,公司的盈利在我们每一个参与公司的任意活动中,在我们公司任意人员的思想中,在我们公司每一人员的素养中!只有我们持有爱公司的信念,每时每刻把公司的信誉、形象、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永远放在心上的时候,我们参与的每项工作才会每时每刻眷恋着我们的公司利益,同时也才会眷恋我们自己的工资收入,正如有人讲过的一句话:好工作就是好好工作!做好了我们的工作才会为自己证明这是一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