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完美的教师读后感
1、做不完美的教师读后感
当我拜读了《做不完美的教师》这本书,心里为之一颤。不抱怨工作,获得工作的乐趣。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正因为不完美,所以在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今天读完这本书让我的心灵仿佛释然了许多,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慰藉了心灵,我将用它的理论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工作
俗话说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体,好身体不如好心情。”的确,愉悦快乐的心情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们整天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你纵使工作条件再好,职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劳无用的。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乐趣,自然就会怨声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也是如此,倘若我们没有好心情,如何将快乐传达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愉快学习呢? 高尔基曾经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一个人之所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么的糟糕,而是因为他没有用一种良好的心情,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二、把学生当朋友
作为初中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群特殊年龄的孩子,这些孩子正处于人生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有着鲜明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别看他们当中有的已经长得很高大,但他们毕竟还只是一个个正待成长的孩子。我们教师应该把这些学生当成真正的孩子,好好去把握他们这个年龄段特殊的心理活动和发展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并遵循这样的规律。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去调节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充满期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以主动的态度投入学习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怎么怎么样,而不注意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那么我认为教育就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刚刚毕业的初中生,身心各方面潜藏的发展可能性,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还不是很稳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他们的品德、观念、行为习惯等都在形成之中,他们容易受到正面的引导,也容易接受负面的影响。他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尚未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完善,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如果教师愿意做学生的朋友,用自己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学生就会比较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并主动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品格。这应该是教育中的高境界了。
其实,没有哪个学生喜欢高高在上的老师,学生更喜欢的是具有童心的老师。初中教师除了要把学生当孩子看,也应该常常把自己当成孩子,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当学生有了新的发现,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往前走,以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当学生犯错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去认识是与非,教他们学会把好人生的方向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工作都是有压力的,但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让你一败涂地全军覆没,要么让你一鼓作气地扶摇直上。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关键在于自身不断追求完美,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进而追求人生更高层次的发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一个阳光老师,“做不完美的老师”,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三、肯定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管是人的身体特征、精神特征还是行为习惯等等,都是不同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不同的个体,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集体灌”有时会忽略个体的差异,使个体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才能用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个学生的不同,才能更好去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教师如果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用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学生,就会扼杀许多“童第周” 、“爱迪生”。
就算是“问题”学生,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要只是一味地关注好学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多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让他们的长处得到发挥,让老师和同学都来肯定他们的优点;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对于“累教不改”的个别孩子,教师更应该有慈母般的胸怀,应该包容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注,用自己的温暖去融化他们心里的坚冰,关爱他们,引导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我始终坚信,只要精心去培育,再顽固的“种子”也会发芽,也许还会开出漂亮的花朵。只有擦亮我们的眼睛去寻找,才能发现学生身上星星点点的美!多给学生机会,我们将会发现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的。
我们平时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努力促使每个学生有个性地成长。也许他现在学习成绩不理想令人失望,也许他现在调皮捣蛋使人头疼,但他将来可能在别的方面有所建树。只要教师用心观察,就容易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如果教师引导得当,也许他们就是未来的“达〃芬奇”, “莫扎特”,“林肯”……假如教师都来当伯乐,那么我们的学生肯定都是千里马。
四、激励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爱听表扬是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做作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教师如果只是泛泛批评,那么效果不会很好。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还容易伤了学生的自尊。倘若从马虎中找些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同学便会仿效。有了榜样,孩子们才有了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认可的需求。教师应该走近学生,观察和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并利用机会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经常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例如,班里有一个小个子男生,他学习很糟糕,书写也很不像样,甚至穿着也邋遢,他简直就是一只十足的丑小鸭,同学们都不愿意接近他,但我发现他常常有奇思妙想,课堂上我就常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他的回答也总是独具匠心。因为我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同学们也开始从心底里佩服他,他终于在班里抬起了那张灿烂的笑脸。激励能够使学生找到自信,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五、修养成就习惯,习惯成就未来
魏书生老师曾经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我一直在坚持让我的学生参加这项“长跑”。我还把日记当作师生沟通的一把金钥匙。鼓励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收获和感受都写进日记。通过日记,我能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我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点滴表现,不仅在日记本上,平时的作业本和测试卷上,都有我对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的话语。有时,作业本里也常常夹有学生的字条,他们戏称为“快乐邮递”。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要关心的不应该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善于与学生沟通,理解和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并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学生不是完美的学生,老师也不是完美的老师,让我们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也帮助我们自己,师生共同进步。
2、《如何做最好的老师》教师读后感
最近读了魏书生老师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从古至今,教师是最受尊敬的职业,也是最值得尊敬的职业。因为,教师,人之师也,是传授知识、承袭文明、启迪品行之师。修炼教师之贤主要在于修炼教师之贤能、贤明和贤品,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教师之名,更在于教育,在于国家和社会。书中国内外教育大师的经典感言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那么我们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进行点滴修炼?如何成为最好的老师呢?“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也许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老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在现代学校中的学生,不仅希望教师成为他们步入科学殿堂的引路人,也非常希望教师成为他们真诚、坦率、无话不说的挚友。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首先必须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其次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学习氛围,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师爱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是师生的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之中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也是不由自主的: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还他们一张热情的笑脸;当我们感觉冷时,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学生上下楼梯连蹦带跳,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只有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才会以相同的爱回报给我们:当我在擦玻璃忙得晕头转向,一个学生端来了一杯水;当我在埋头寻找掉在地上的笔套,一个学生乖巧的把它拣给了我,当我吃力的抱着一大堆作业,一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来帮你……这样为学生所信任、所喜欢,我怎样不感到高兴,感到欣慰?赢得学生,方能教育学生;成全学生,才能铸造学生,我们,还等什么呢?
做最好的是每个人都想的,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如何才能做到最好,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之河。只要不断的超越,就不断会出现最好。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是不断超越自我最好的途径。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知道自己的缺憾,才能查缺补漏,不断完善,更快得向最好靠拢。但“反思型教师”之“反思”决不仅仅是想,更有学、做、读、写。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不停进行情感性、科研性的实践;不停进行专业性、人文性的阅读;不停进行独立性、批判性的思考;不停进行日常性、叙事性的写作。
“做最好的老师!”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我不由得想说“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平平庸庸是当,争做最好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不断为自己树立新的目标。教学工作仿佛是一场马拉松,既然目标准确但又遥远,不如我们把它分成若干段落,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有目标,都充满创造的乐趣。只有不断的树立目标才能一步步的前进着。也只有一步一步地前进才能汇就最终的飞腾。
超越自己其实就是一场把点连成线的人生轨迹。我坚信只要我们每天做的都比昨天好,不断的超越自我,做成今天的最好,那么明天的最好也必定会是我们的。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在教育这个乐园里,我学会用智慧和师爱去开启学生的心锁,让他们走正道,求上进,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我本是一个极平凡的人,因为做了一名教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凡的意义。努力做最好的老师吧!
3、《如何做最好的老师》教师读后感
利用周末的时间,我不间断地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完后,感触很多。真实的感受是要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
翻开序言,里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 ,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以来我都很自卑,认为自己不管在哪方面都不如别人,虽然我也曾努力过,虽然我也曾迷茫过,虽然和别人比我也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读了李老师的这本书后,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和昨天的我比,我在进步,我在超越,今后我要做得更好!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教师,爱孩子就应该尊重每一位孩子学习的不同方式、能力和感受。
一、纯真的爱心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这些话听得多,看得多,而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过,只要你发言,没有对和错,只有自己的不同想法。因此在我的课堂,每个学生的起点都一样,都是平等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不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
二、真挚的情感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曾经有个同学上课总是不太专心,后来有一次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立即表扬了他,还请他当小老师,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从此在课堂中他大变样了。
三、尊重学生
最好的教师要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爱学生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
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在课堂中,我不仅自己做到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思路总给予正面评价,还要求学生不轻易取消别人,评价别人时先说优点。每次当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如意时,我总是将学生单独留下来,先问清楚原因,再和他交流应该怎么做,因此有学生给我写到:您虽然很温柔,不像有些老师很严厉,但同学都很听您的.。看着这些话,我很欣慰,也很幸福。
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4、《如何做最好的老师》教师读后感
读了《如何做最好的老师》这一教育专著,收获极大,书中的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本书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点燃了一盏明灯,也为我能走出“教育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了信心。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让我更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老师想做到最好,对孩子、对教育事业的爱便是那深深的基石。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
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曾经班里有个同学,骂人、恶作剧、作业经常不做,上课经常迟到和做小动作,批评教育他当耳边风,嘴上说改,事后还是屡屡犯错,真让人头疼。
在一次劳动中,我发现这个学生劳动起来竟那么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回家后他把我表扬他的事告诉他妈妈。不过我私下里又把他叫到一边,指出他的许多不足之处,最后我还充满信心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在表场之后批评,他进步了很多,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后来他变了许多,纪律明显好转,作业也完成了,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向同学请教。
做最好的老师,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热爱你这位老师,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才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做最好的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轻轻关心几句,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开水,学生是不会忘记你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爱,我想没有的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做最好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还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
做最好的教师,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学生偏爱,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几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懂得,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信任、爱戴的老师敞开心扉,学生的心灵之门打不开,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的生动活泼,卓有成效。
做最好的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学生时,学生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
5、《做最好的老师》教师读后感
当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心有戚戚,欣欣然向往。李老师的讲述不是刻板的学说,而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为例,让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也让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动着。
人说书如其人,《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正是对李镇西老师教育人生的最好的诠释。它展示了李老师教育的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案例,是李镇西老师25年来教育智慧的精华。一句句朴实中浸着诗意的句子,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忠诚。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便是许多从教多年的的老师们大概也有着同样的疑问,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李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 ,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日的自己和这天的自己相比,不但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到达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其实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最好”都是相对的,它只是每个老师心中的一个理想。然而每个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又都是无止境的,虽说我们无法做到“最好”,可我们却能够做到更好。我们经常会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争取每一个“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每一个“更好”融会在一齐时,我们就已经做到了“最好”。
6、幸福地做老师读后感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最近读了《幸福地做老师》一书,里面的内容讲述了荆老师在自己生本道路上所做的,所想的。其中第四章“魅力在哪里”这部分内容,让我感触颇深,荆老师花了很多的篇幅来讲自己平时与学生相处中,是如何尊重学生,如何以真诚地心善待学生的,当时读到这些内容时,有点纳闷:明明是一本关于生本实践方面的书,却花那么多的篇幅来写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荆老师偏题了吗?直到一直往后读,才知道作者的用意何在,假如没有尊重学生这样一个基础,生本又怎么能顺利开展呢?
荆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给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很多的启示,也让我们反思,实施生本之前,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学生。有一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班里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地关心他们,他们才会用认真学习地行动回报老师,那时的师生才是幸福的。前一段时间,和学校的一个今年刚教完六年级毕业班的老师聊天,从三年级接这个班开始,老师对班里的学生就是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即使是班里的后进生,他也善于发现她们的闪光点,让班里的孩子知道,自己身上有老师欣赏的地方,自信心一下子增强了不少。从一开始,老师的魅力就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于学生们的每一次考试,老师都是采用鼓励的方式,虽然毕业考之前的大小考试,都没能拿第一,但是最后一次毕业考,他们依然带着老师的鼓励,终于他们没有让信任他们的老师失望,拿了年级第一,为自己六年的小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位老师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尊重信任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在低年级呆得时间比较长,接触的都是一些好动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地时间也比较短,有时候总想用一些生动的课堂情节来吸引吸引他们,但是这也带来一个后果,一旦你的课堂恢复平淡,这些孩子马上会游离课堂,毕竟不可能每堂课,每个环节都很生动。荆老师和学校这位老师的例子,让我顿时有了另外一种想法:平时多花时间和孩子交流,并不一定要学习,可以聊他们的生活,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愿意和他们做朋友,真心地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可能慢慢地学生会从因为关注你而开始关注你的课堂。
要想你的学生学得怎样,你就得对你的学生抱以怎样的希望,充分信任学生,真心对待他们,总有一天,他们必将还以你惊喜。
7、读幼儿教师读后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这是教育者应该读的好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范文之心得体会: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陶老师说,“在我的记忆里,就一直没有和书疏离过”“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审美追求,特别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没有停止过。”陶老师特别注重了对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为数十年不断地对经典作品的广泛涉猎,潜心地钻研,陶老师才具有了温温尔雅的大师一样的儒家风范,除此之外,陶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记者工作的热爱,更是养成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以前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我想现在这句话恐怕就很不恰当了。一则现在的孩子知识面之广甚至已经超过我们老师了,也就是说人家的碗比你的桶还大呢,你说这怎么行?二则社会的发展要求孩子越来越全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两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你说光有一桶水够吗?三则世界越来越小,都成为一个地球村了,知识的需求日新月异,你桶里的水都臭了,还怎么给学生?所以,当代的教师你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而这活水从何而来?从书中来。你说我们教师怎么能离开读书?这正所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想一想我们熟知的那些特级教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又有哪一个是死抠教科书而终有所成?所以从教师这份职业的需要来说,教师离不开读书。另外书中的有些内容受时代和作者经历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得有清醒的头脑和睿智的目光去判断,去选择,从这方面来说思考也很重要。鲁迅先生曾提到过“拿来主义”,就是要我们审慎地对待书中的内容,有用的我们吸收消化,最后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没用的甚至有害的我们要毫不惋惜地抛弃,从这个角度讲,光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
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两种,即常态的肉体形式和内化的精神和心灵维度。大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很好地诠释了生命的这两种形态。对于常态的生命来说,空气、阳光、食物和水是必需的养料;而对于精神和心灵维度的生命来说,它需要的养料来自于读书。用陶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通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
8、《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感受颇深。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知道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要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哭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9、《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老师优秀读后感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有幸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一书,并且深深爱上了它。
该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要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
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真可谓是思想的好向导,前进的指明灯。
10、《做最好的老师》教师读后感
不久前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 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上学期,我接下二年二班班主任的工作。那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立志做一名受学生喜欢和家长爱戴的好老师。而学生也确实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那份热情,课堂学习和交流非常积极,但我得管理工作并不尽如人意。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我在看了李老师这本《做最好的`老师》后,对这方面找到了一些灵感。李老师提供的班级管理方法很多,现在我管理班级不再手忙脚乱,工作也不感觉那么累了。
李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是的,只有和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才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之处,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记录下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才能体现老师的真正价值!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我还是要把李老师的一段话献给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11、做不完美的教师读后感
当我拜读了《做不完美的教师》这本书,心里为之一颤。不抱怨工作,获得工作的乐趣。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正因为不完美,所以在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今天读完这本书让我的心灵仿佛释然了许多,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慰藉了心灵,我将用它的理论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工作
俗话说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体,好身体不如好心情。”的确,愉悦快乐的心情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们整天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你纵使工作条件再好,职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劳无用的。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乐趣,自然就会怨声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也是如此,倘若我们没有好心情,如何将快乐传达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愉快学习呢? 高尔基曾经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一个人之所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么的糟糕,而是因为他没有用一种良好的心情,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二、把学生当朋友
作为初中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群特殊年龄的孩子,这些孩子正处于人生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有着鲜明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别看他们当中有的已经长得很高大,但他们毕竟还只是一个个正待成长的孩子。我们教师应该把这些学生当成真正的孩子,好好去把握他们这个年龄段特殊的心理活动和发展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并遵循这样的规律。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去调节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充满期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以主动的态度投入学习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怎么怎么样,而不注意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那么我认为教育就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刚刚毕业的初中生,身心各方面潜藏的发展可能性,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还不是很稳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他们的品德、观念、行为习惯等都在形成之中,他们容易受到正面的引导,也容易接受负面的影响。他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尚未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完善,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如果教师愿意做学生的朋友,用自己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学生就会比较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并主动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品格。这应该是教育中的高境界了。
其实,没有哪个学生喜欢高高在上的老师,学生更喜欢的是具有童心的老师。初中教师除了要把学生当孩子看,也应该常常把自己当成孩子,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当学生有了新的发现,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往前走,以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当学生犯错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去认识是与非,教他们学会把好人生的方向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工作都是有压力的,但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让你一败涂地全军覆没,要么让你一鼓作气地扶摇直上。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关键在于自身不断追求完美,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进而追求人生更高层次的发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一个阳光老师,“做不完美的老师”,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三、肯定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管是人的身体特征、精神特征还是行为习惯等等,都是不同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不同的个体,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集体灌”有时会忽略个体的差异,使个体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才能用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个学生的不同,才能更好去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教师如果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用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学生,就会扼杀许多“童第周” 、“爱迪生”。
就算是“问题”学生,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要只是一味地关注好学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多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让他们的长处得到发挥,让老师和同学都来肯定他们的优点;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对于“累教不改”的个别孩子,教师更应该有慈母般的胸怀,应该包容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注,用自己的温暖去融化他们心里的坚冰,关爱他们,引导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我始终坚信,只要精心去培育,再顽固的“种子”也会发芽,也许还会开出漂亮的花朵。只有擦亮我们的眼睛去寻找,才能发现学生身上星星点点的美!多给学生机会,我们将会发现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的。
我们平时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努力促使每个学生有个性地成长。也许他现在学习成绩不理想令人失望,也许他现在调皮捣蛋使人头疼,但他将来可能在别的方面有所建树。只要教师用心观察,就容易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如果教师引导得当,也许他们就是未来的“达〃芬奇”, “莫扎特”,“林肯”……假如教师都来当伯乐,那么我们的学生肯定都是千里马。
四、激励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爱听表扬是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做作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教师如果只是泛泛批评,那么效果不会很好。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还容易伤了学生的自尊。倘若从马虎中找些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同学便会仿效。有了榜样,孩子们才有了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认可的需求。教师应该走近学生,观察和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并利用机会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经常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例如,班里有一个小个子男生,他学习很糟糕,书写也很不像样,甚至穿着也邋遢,他简直就是一只十足的丑小鸭,同学们都不愿意接近他,但我发现他常常有奇思妙想,课堂上我就常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他的回答也总是独具匠心。因为我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同学们也开始从心底里佩服他,他终于在班里抬起了那张灿烂的笑脸。激励能够使学生找到自信,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五、修养成就习惯,习惯成就未来
魏书生老师曾经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我一直在坚持让我的学生参加这项“长跑”。我还把日记当作师生沟通的一把金钥匙。鼓励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收获和感受都写进日记。通过日记,我能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我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点滴表现,不仅在日记本上,平时的作业本和测试卷上,都有我对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的话语。有时,作业本里也常常夹有学生的字条,他们戏称为“快乐邮递”。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要关心的不应该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善于与学生沟通,理解和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并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学生不是完美的学生,老师也不是完美的老师,让我们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也帮助我们自己,师生共同进步。
12、《做不抱怨的老师》教师读后感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挫折,假如一个人以充足的精神、足够的理由和信心生活下去,用努力代替抱怨,那么我们就用困难和挫折铺平我们前进的道路,为自己的未来加分添彩。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一味地抱怨呢?诚如一句话所言:“人总有一块自己看不见的地方,那里是这个人的盲点,那里就是自己所站的位置。”人的盲目性让我们毫无意义地抱怨自己,而不会主动去反思、改正自己的行为。心理学上说:“抱怨自己其实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因为自己不够强大,自己没有信心更没有毅力去完成这件事,所以当事情完成的不够好时,他们就会开始埋怨自己倒霉。事实上,很多人能够承受的压力、能够挑战的强度,要比自己所想像的大得多。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开双脚,跨出自己所熟悉的范围,实现自我开发、自我超越,就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高尔基曾经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一个人之所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糟糕,而是因为他没有用一种良好的心情,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法国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名言:“没一样工作都蕴藏着诉说不尽的乐趣,只是有的人不知道怎样去发现它罢了。“的确,教师这个职位是平凡的、普通的。()很多人甚至认为一旦进入教育领域,便无非是与学生打交道,根本上不了社会上流阶层,终生没有出头之日。其实不然,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当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在教育的第一线上,终有一日,你也将成为被人仰望、受人尊敬的模范。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自己完全满意。正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应当让自己对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教师压力之大,同行者人人皆知。但正是压力充实了看似平凡的教学工作。只有教师将工作当成一种学习、一种锻炼,并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人生才不会空洞,才会充满希望。
人之生存,全借天地。若想让自己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像青松一般坚韧不倒,就要学会不抱怨环境,并怀着一颗平常心,让自己更加理智地改变自己,扎稳根基,适应环境,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一生的荣耀。
13、《做不抱怨的老师》教师读后感
这个暑假学校为我们介绍了一本好书——《做不抱怨的教师》,刚开始心里还在想,哪有什么不抱怨的',我的抱怨多着呢。可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就被它吸引了。他好像一个心理学家在为我看病,让我回想过去走过的路程,先不说教师,就说我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平时在生活中埋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埋怨父母给的太少了;别人有的我什么都没有,内心充满了那么多的不满。可是在这本书里的第一章就看到这么一句话:“抱怨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他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饶人不安。”想想也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一味的抱怨呢?其实,爱抱怨的根源就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懦弱的表现,如果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就会勇敢地正视周围的困境,全力以赴去解决困难,哪里还会无休止的抱怨呢?
以前,我总在抱怨,抱怨教师工作的艰辛,抱怨身体不适,抱怨生活的压力等等,一切的不顺心的事都会放在心上,挂在嘴边,为了什么,只博同情和理解?抱怨过后,发现这些不但不能改变我的处境,而且还传染着周围的人,也影响了别人的情绪。看了这本书后,让我知道,教师的身份和职责决定了我们势必要承载更多的压力,既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何不在认清事实的前提下,放弃抱怨呢?西方国家有句谚语:“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是啊,与其抱怨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不如正视自己的不足。当我们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时,应当理性地判断:我究竟为什么比别人差?分析原因以后,要坚信自己有能力,也有机会取得同样的成就。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比一般人还要多,如果没有与之对抗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只知道一味地抱怨和苛刻自己,那么在面对诸多问题时,只会束手无策。只有自己满怀信心且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待同事和他人,就像一位哲人说过:“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接受别人的批评,让自己获得成长。
当我开始在心里关注这件事后,我开始有意识的去注意我的言语,说话前经常会考虑我是不是在抱怨,有没有在抱怨,尽量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段时间后,发觉,自己原来有这么多的事情想去抱怨,我慢慢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抱怨,努力的接纳自己、确定自我的价值。遇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渐渐的感受到它慢慢的在改变我的生活。我也感觉自己轻松多了,也多了自信,发现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多闪光的地方。
在工作当中,我借用高尔基的一句话:“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我会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情,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怀着快乐的心情,我相信,不管是什么工作,不管是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快乐的面对,而且我相信我会在工作中收获更多的乐趣。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自己完全满意。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应当让自己对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一个阳光老师,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