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路上》千字读后感
1、《成长在路上》千字读后感
在时间滴滴答答的的脚步中,我迈过了人生的第二个十年。二十岁,是一个很迷茫的年龄。刚刚走出校门,刚刚步入社会,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走过了半个年头。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不由得感慨,时间真是最奇妙的东西,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成为大人是一个遥远美丽的梦。而当我真的成为一个大人的时候,我却羡慕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才一百多天。但说短也不短,因为这半年里,很多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我选了一个我从没想过的职业——幼师。去了一个我从没想去的地方——定安。虽然这些选择和我最初的初衷相违背,但,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稚拙的动作、趣味的童言童语是我每一天的动力。
但是,在工作中,我也经常会碰到令我束手无策的事。例如,孩子们不听指挥时。和家长沟通时。课堂上孩子不配合时!这时我就会很迷惑,为什么搭班老师做起来是那么的轻松,为何我做起来就是那么的困难呢?我尝试着模仿,但同样的话,从搭班老师的口中说出来效果很好。但从我口中说出来就是没有那个效果。同样的活动,在搭班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井然有序。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吵吵闹闹。我尝试着创新,但效果也不怎么好。还真的让人有点沮丧!后来,园长和王老师让我们多看书,特别是和幼儿教育有关的书籍。是啊,我怎么忘记了,书籍是最方便的教师。于是,去网上选了几本自我感觉不错的幼儿教育书籍。
可是,买回来后我突然发现,大量阅读“速食文学”的我,已经很难静得下心去阅读、品味、思考那些文化书籍。我不由得一阵惆怅,从什么时候起,我对“速食文学”如此着迷,哪怕看了开头就能猜得到结局,我还是自得其乐。而那些真正有用的书籍,我却囫囵吞枣,食不知味。于是,我决定,这个假期,我就做一件事,并做好一件事。那就是,静下心来阅读、品味一本幼儿教育书籍。但是,从那本开始呢!经过一番选择,我选了《成长在路上》。
《成长在路上》共七章,从角色转化如何做,面对幼儿、家长、同事的问题怎样应对,常规培养的灵巧方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技巧,如何写计划、总结、观察记录和反思,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和新教师经验几个方面给了老师许多参照物。看完这本书,感觉很多以前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情好像抓到了一丝丝头绪。像怎么样如何和不同情况的孩子交流。
如做事慢的孩子。班上总有几个孩子总是慢吞吞的,吃饭吃最后,起床起最后,怎么催都没有。现在我才知道,是我太不了解孩子了,并不是孩子们故意慢吞吞的。像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我应该多多理解和体谅。有的孩子是习惯让大人帮,我应该帮助他提高动手能力。有的孩子是边做边玩,我应该随时注意,随时提醒。有的孩子是怕做不好老师批评,我应该适时地给以帮助和鼓励。
如“偷”东西的孩子。班里时不时会有孩子过来告状“谁谁谁拿了谁谁谁的东西”。每到那时候我就有点不知怎么办好,要严厉的批评吗?可是孩子还小,有的时候对一些事情还分不清对错。不批评吗,养成了习惯更不好。现在我明白了,孩子将随手玩的或地上捡的玩具无意间放进自己的衣袋里,这是自然难免的,他并不是故意的。这时我只要让他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要拿,并及时送回来就可以了。如果发现常常有这种情况那就该和家长配合,增强幼儿对物品归属感的认识,明白未经他人同意不能将其物品占为其有。
还有怎么样和不同的家长交流,如家长不合理的要求。班里面有不少隔代家长,老人带孩子总是比较宠爱,有的时候还有些不合理的要求。像是要求老师一定让他的孩子坐在前面。做操完孩子们自己背着书包排队回教室时,说孩子书包重,请老师帮忙拿。每当我碰到这些情况时,明明知道这是不合理的要求,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好。现在我懂了,我应该理解很多家长并不是专门研究幼儿的,养育和教育孩子时都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有时候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懂,不知道,而不是诚心为难老师。我只要和家长解释清楚这些做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后,家长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不过书中的`来的终究是理念,理念还是需要是实践的。真希望早点开学,让我好好实践一番。这本书不光给了我许多头绪,其中很多段话,也让我深深地反思起自己。
第一段:虽然说角色转换了,从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但心理和行为上还是潜意识地把自己当学生,愿意别人告诉自己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愿意别人出主意,自己去做。有种依赖,有点不自信,甚至于如果班上另一位老师不在,自己带班都觉得不踏实。是啊,刚开学的头几个月,我就是这样子,不知道做什么好,总希望我的主班老师告诉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自己却不会思考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直到后几个月才有所好转。书里面也提了四个建议,每一个建议的开头两个字就是“主动”。而这两个字也是我所缺乏的。看来,我想早点做到独当一面,首先我就得学会“主动”。
第二段:也许你心中还有十个、二十个甚至更多的问题需要解答。但是,你知道吗?最好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获取,本书只是引领你走好第一步。也许你还会碰到许多关于孩子、家长,还有同事的问题,希望你记住,无论是谁,他们都不会因你而改变,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啊,我总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但我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总是希望别人给我答案,给我一个通用的套用的模式,但我忘了,别人不一定和我有一样的境遇,他们只能从我的陈述中表达他们的观点。但并不一定是我所适用的。我应该在实践中自己寻求最适合自己的答案,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最好办法。
第三段:杂乱无章与井然有序,束手无措与游刃有余,喋喋不休与简单明了,这就是新教师与成熟教师带班时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难道仅仅是因为新教师缺乏带班经验吗?不,这不仅仅是经验的问题,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成熟教师比我们多了一样法宝,那就是——常规。难怪我的搭班老师调整纪律、主持活动时显得轻松自如,原来不光是经验的问题,还有常规的问题。以前我并不了解常规的重要性,但经过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常规真的很重要。它是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但我对幼儿的常规抓的不够,时常给孩子们钻了空子。时常忘记自己说的话、抓常规时时而强化,时而放纵。久而久之,我的话就没有那么大的说服力了。
第四段:“一日生活皆教育”,不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度组织集体活动仍然是幼儿园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一名优秀教师必然是一名教学有方的教师,只有追本溯源,了解幼儿、了解学科特点、了解教育规律,不断积累,灵活运用,才能锦上添花。回顾我这个学期上过的课,突然发现我只是流于形式。每次上识字课时,我总是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设计了很多游戏,尽力把课堂弄得丰富多彩。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表现也很活跃,但是到提问时,回答出来的孩子寥寥无几。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刚开始都好好的,但到后面就一团糟。或是雷声大,雨点小。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太在形式上下功夫了,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喧宾夺主,达不到我所希望的效果。同时,我也过于注重怎样教。设计课堂时总是“想当然”的设计每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对幼儿年龄特点把握不好。
《成长在路上》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记录了一个年轻团体的成长经历,这里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策略,还有专家精彩的点评。给我这位刚刚走上岗位的新老师很多很多的想法,很多很多的反思,但我不能单单是想法和反思,我应该把它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样,我才能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2、青少年《成长挫折的应对》读后感作文千字高二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少年《成长挫折的应对》读后感作文1000字高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成绩不错,到了高中,连续几次考试失利,平时都在努力读书,换不来一个满意的分数,对未来忧心,家长老师对自己关注,大多是在学习方面,压力很大……”
“与人交往,接触的人没有礼貌对待我,帮了他们,反而遭到指责谩骂,和家长沟通,得不到理解,从此对社交有一定的悲观想法……”
“他人对我的评价,伤害到了我的自尊心,平时,在一起玩的好友,经常以开玩笑的方式打击我,有时候想把我排除到圈子外面,我很苦恼……”
上面的几个同学遇到的问题,都是处在青少年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有些同学遇到挫折,便会祥林嫂附体,变成一个负能量满满的缺少魅力的人,让人觉得,开心的'事好像从来不会在这样的脑海里留下痕迹。
书中写道:“进入青少年时期,随着对外界认识得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积累,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并因此支配自己和调节自己的言行,慢慢变得有心事……对自己做出评价时有时会过分夸张自己的能力,突出优点,对自我的评价过高,沾沾自喜,或者由于对事物的识别能力不足,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往往走入另一个极端,产生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
我觉得作者分析青少年心理有关外界评价和自身评价的内容是到位的,观察过身边的同学和自己的内心感受,高中阶段是各种情感最敏感的时期,开始关注化妆品,借用妈妈的口红化淡妆,阅读有关时尚的书籍,为没有漂亮合适的衣服而烦恼,去理发店烫头发,关注暗恋对象等,可是这些都被学校的教条视为禁止项目。没有好看的衣服会自卑,特别是当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穿着老土时,不自觉的会联想到自己,这些负面情绪会想稻草越积越多,缺少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抑郁的情绪将慢慢放大,严重时伤害自己或他人。
如何处理遇到挫折后的坏情绪呢?
1、坏情绪必须得到合理发泄,不用等到决堤,有一个最好的解决方式:写日记,把我在想什么完整公正的写出来,不带一丝情绪,包括自己在这件事中的不足表现,都要完整记录,然后接受这样的自己,平静分析每个带来情绪的细节,积累经验,保持乐观的心态。
2、关于学习,不要给自己设定太大的目标,而是把大目标分为每天都能完成的小目标,提升自信,因为选择一时无法达到的目标,遭受的打击会越大。不要特别在意每次的考试分数,而更应关注学到的知识,是否在考试中都运用起来了。
3、与人交往,敢于暴露自己的真性情,待人真诚,语言幽默,知识丰富,嫉妒之心不能有,最后一点,交友须慎重。
3、亲历挫折,学会成长《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千字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历挫折,学会成长-《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喜欢,闲暇的时光,手捧一本书,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拥有一段快乐的旅程。在家里,我和妈妈都是“书虫”,常常都是各拿一本书,窝在各自的角落里默默看着。最近我看了一些探险类的书,其中有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值得多次翻阅。第一次看这本书你会觉得从内容上来说悬念迭起,趣味盎然。但是当你读第二遍时,你会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精彩的海底景观描写中,感受到作者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地理知识,仿佛自己正在与一位智者对话,让我在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的同时,也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并引发我的思考。
书中,巴黎自然史博物馆客座教授——阿罗纳克斯教授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他热爱科学考察事业,在做海底探索之旅的时候经历了种种危险,却仍不肯放弃。最后,他将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他那种不轻言放弃,为梦想奋斗终生的精神无疑是一种正能量。
我在妈妈手机微信朋友圈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经历挫折的机会不分年龄,追求梦想的脚步也不分年龄。现如今人们总是因为一点点原因,或者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追求梦想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总会有一点挫折,你不能因为这点挫折而放弃。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不怕失败,只怕没有承受挫折的勇气。
比如我,我在生活中也并没有这么勇敢。我记得有一次我学骑自行车,一开始我想:“不就是学自行车吗?还用爸爸教?”我一脚蹬上自行车,可是自行车一点也不听我的话,东摇西晃的,我的身子也随着它的摇摆扭成了麻花,一下子就从车子上摔了下来,摔了个四脚朝天,疼得我呲牙咧嘴。接下来几次都是这样,摔得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的。唉!骑车看着简单,学起来可真难。后来爸爸开始教我,他扶着我,我就感到不太害怕了。在爸爸的帮助下,过了一会儿,我开始有一点点会骑了。后来,爸爸趁我不注意放开了手,我摇摇晃晃地骑了好长一段路,回头一看,爸爸居然没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不到一秒钟就摔了下来。几次失败的经历把我彻底击垮,我正要放弃,抬头看到不远处比我还小的孩子骑自行车那飒爽自在的样子,我又立马清醒过来,那么小的孩子学会骑自行车,不知道要摔多少次呢,阿罗纳克斯教授的累累经验,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失败呢!我立马爬起来继续学骑,很快就加入到了自由骑行的行列中,并在反复的跌倒中学会了更多的花式骑行技能。蒲松龄曾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大概说的正是这个理。
“经历挫折的机会不分年龄,追求梦想的脚步也不分年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认识了这些勇敢、执着的人,欣赏到了奇幻的海底世界,还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放弃才能登顶成功的山峰,看到旖旎的盛景。
4、《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千字《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我早就盼着学了,因为我特别佩服鲁滨孙,也对他的荒岛生活十分好奇。学过以后我不但更加佩服他而且还在他身上懂得了道理。
这部小说是迪福的代表作,讲述了鲁滨孙不顾父亲的劝阻,决心出海去经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鲁兵孙是一个很有胆量而且喜欢冒险的人。但不幸的是第一次出海他在大海上遇险,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船上其余的人全部葬身大海了。读到这一部分,我不禁为鲁滨孙感到幸运。却又为他怎样生活而担忧,我接着往下读,令我欣慰的是他战胜了重重困难,乐观面对,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后,获救返回了故乡。
鲁滨孙是那样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面对,他顽强乐观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漫长的二十八年里包含了多少的恐惧、孤单、艰辛,可是他全挺过来了,只因心中有一个信念“好好活下去。”我们刚学过苏联的肖洛霍夫写的一句话: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没错,如果当时的鲁滨孙不这样乐观,心中希望自己活下去,他可能不会熬得过这漫长的二十八年,也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
说起鲁滨孙孤身一人来到小岛上独立生活,我想起了六岁时在南洋学校(寄宿学校)完全陌生的环境里独立生活的时光,记得当时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没有任何让我感到熟悉和亲切的东西。周围的小朋友都在哭着喊着要见妈妈,可我知道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哭,没有一点作用,我开始学着笑着面对。老师、同学他们总是看到我开心的一面,我把所有对妈妈的思念和各种我从未自己解决过的困难中的无奈,全都留在晚上悄悄哭泣,哭够了自己安慰自己要乐观面对。不会自己洗衣服就去问大姐姐,不会自己梳头发就去找生活老师学,那期间我曾与到多少困难呀!我都走过来了,是笑着走过来了。老师夸我是个坚强的孩子,从不哭泣,爸爸妈妈说我是个坚强的孩子,总能自己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可我总觉着自己其实并不坚强,只是什么事情总往好处想,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悲伤罢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乐观。正是这乐观面对现实的精神才使我克服了重重困难,让那片原本陌生的校园飘舞着快乐的音符,至今我仍记得那天早晨,同学们都红着眼圈扒在门口等待着父母来接时,我独自在温暖的阳光下,在操场边采下一朵盛开的紫丁香夹在语文书里的场景,是那样快乐、幸福。
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孙也正是凭着这乐观的精神让荒无人烟的小岛充满生机,自己快乐生活的。今后的生活里,我们还将面临着各种困难、挫折。只要我们向鲁滨孙那样坚强、勇敢、乐观的面对,就一定会闯过暴风雨,迎来春天般温暖的阳光!就像阿斯图利亚斯说的“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5、《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在时间滴滴答答的的脚步中,我迈过了人生的第二个十年。二十岁,是一个很迷茫的年龄。刚刚走出校门,刚刚步入社会,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走过了半个年头。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不由得感慨,时间真是最奇妙的东西,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成为大人是一个遥远美丽的梦。而当我真的成为一个大人的时候,我却羡慕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才一百多天。但说短也不短,因为这半年里,很多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我选了一个我从没想过的职业——幼师。去了一个我从没想去的地方——定安。虽然这些选择和我最初的初衷相违背,但,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稚拙的动作、趣味的童言童语是我每一天的动力。
但是,在工作中,我也经常会碰到令我束手无策的事。例如,孩子们不听指挥时。和家长沟通时。课堂上孩子不配合时!这时我就会很迷惑,为什么搭班老师做起来是那么的轻松,为何我做起来就是那么的困难呢?我尝试着模仿,但同样的话,从搭班老师的口中说出来效果很好。但从我口中说出来就是没有那个效果。同样的活动,在搭班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井然有序。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吵吵闹闹。我尝试着创新,但效果也不怎么好。还真的让人有点沮丧!后来,园长和王老师让我们多看书,特别是和幼儿教育有关的书籍。是啊,我怎么忘记了,书籍是最方便的教师。于是,去网上选了几本自我感觉不错的幼儿教育书籍。
可是,买回来后我突然发现,大量阅读“速食文学”的我,已经很难静得下心去阅读、品味、思考那些文化书籍。我不由得一阵惆怅,从什么时候起,我对“速食文学”如此着迷,哪怕看了开头就能猜得到结局,我还是自得其乐。而那些真正有用的书籍,我却囫囵吞枣,食不知味。于是,我决定,这个假期,我就做一件事,并做好一件事。那就是,静下心来阅读、品味一本幼儿教育书籍。但是,从那本开始呢!经过一番选择,我选了《成长在路上》。
《成长在路上》共七章,从角色转化如何做,面对幼儿、家长、同事的问题怎样应对,常规培养的灵巧方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技巧,如何写计划、总结、观察记录和反思,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和新教师经验几个方面给了老师许多参照物。看完这本书,感觉很多以前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情好像抓到了一丝丝头绪。像怎么样如何和不同情况的孩子交流。
如做事慢的孩子。班上总有几个孩子总是慢吞吞的,吃饭吃最后,起床起最后,怎么催都没有。现在我才知道,是我太不了解孩子了,并不是孩子们故意慢吞吞的。像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我应该多多理解和体谅。有的孩子是习惯让大人帮,我应该帮助他提高动手能力。有的孩子是边做边玩,我应该随时注意,随时提醒。有的孩子是怕做不好老师批评,我应该适时地给以帮助和鼓励。
如“偷”东西的孩子。班里时不时会有孩子过来告状“谁谁谁拿了谁谁谁的东西”。每到那时候我就有点不知怎么办好,要严厉的批评吗?可是孩子还小,有的时候对一些事情还分不清对错。不批评吗,养成了习惯更不好。现在我明白了,孩子将随手玩的或地上捡的玩具无意间放进自己的衣袋里,这是自然难免的,他并不是故意的。这时我只要让他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要拿,并及时送回来就可以了。如果发现常常有这种情况那就该和家长配合,增强幼儿对物品归属感的认识,明白未经他人同意不能将其物品占为其有。
还有怎么样和不同的家长交流,如家长不合理的要求。班里面有不少隔代家长,老人带孩子总是比较宠爱,有的时候还有些不合理的要求。像是要求老师一定让他的孩子坐在前面。做操完孩子们自己背着书包排队回教室时,说孩子书包重,请老师帮忙拿。每当我碰到这些情况时,明明知道这是不合理的要求,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好。现在我懂了,我应该理解很多家长并不是专门研究幼儿的,养育和教育孩子时都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有时候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懂,不知道,而不是诚心为难老师。我只要和家长解释清楚这些做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后,家长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6、《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我在阅览室借阅了何桂香老师的《成长在路上》,利用暑假的时间进行阅读,才刚开始读了几页,就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偏向实用性,从新老师一开始入园应该做好的心理准备,到后来一步步深入幼儿一日日常活动:包括正确与家长、同事相处、应对一些特殊的孩子、怎样上好教学活动等。里面没有大段的说理性内容,有的是一条条对新教师的宝贵建议。在工作一年后再读到这本书,就更加深有体会,除了获得了有益的建议,在阅读时,常常有这样的感悟:“原来我这里没做好,所以孩子们才会……”读完这本书,对我今后再带其他的班都很有帮助。
对于新老师来讲,做好常规工作很困难,但在这本书中小到一个盥洗都会给我支招,会先说明盥洗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什么程度,还有简单的儿歌介绍,并且列出在这一常规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的方法,内容贴合幼儿实际情况,不是似是而非的理论学习。
这学期我在大班任教,班里有几个孩子特别喜欢追逐打闹,这一点让我感到很困惑,在平时的教育中,如果他们做得好我也会及时鼓励,但是这样过后,他们反而更加兴奋;遇到做得不好的,我也会进行教育,“知道错了吗?你哪里做错了?”这样来问孩子们,可以事后他们完全不在意,继续打打闹闹。在书中就写到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先给予这些孩子一点小自由,不要一下子就要求他们一定要和其他幼儿做到一摸一样,“有的幼儿性格比较随意,不习惯条条框框的束缚,同样的要求,别的幼儿觉得很自然,但他却觉得很受管束。老师一味地要求幼儿遵守规则,和其他幼儿保持一致,也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里,增加教育难度。”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班级中的规则,例如午睡时要保持安静,但是有的幼儿穿衣服遇到困难,完全可以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三是让幼儿参与到班级规则的制定中来,大班的幼儿完全有能力去制定,“有的幼儿对规则本身并不理解,一是不理解为什么制定这个规则,二是不理解规则的具体含义。因此,在制定规则是尽量和幼儿一起商量,”“使规则更加合理,方便幼儿活动。”四是“赢得家长的配合,双方共同努力,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成长在路上》这本书中所记载的一个个案例,十分具有典型性,给了我许许多多工作上的想法,真是我们新教师的良师益友!
7、《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作为一个刚刚从校园走出迈向工作的新教师,因为担心自己第一年的职业生涯是否能够顺利走好,我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也有期待,因此我很想找一本关于新教师的书来帮我排忧解难。《成长在路上》这本书是我在当当网上看到的,第一眼就被封面上的那行“幼儿园新教师必读”的小字所吸引,觉得这本书正适合我这种初出茅庐的教师。
利用暑假我读完了这本书,书中内容涵盖的很全面。本书共有七个章节,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案例,而相对吸引我的是那些实践验证过的优秀案例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比如第一章从初入职场的新手教师在做好角色转换中遇到的问题说起,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幼儿园。例如对待幼儿园制度,家长、同事等,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工作等。第二章从新手教师遇到各种孩子、家长、同事时如何处理的具体案例所展开。第三章是教我们如何培养班级里孩子的常规。第四章是教我们如何备课、看课、说课、评课,并给出了案例。这些案例写的都特别详细,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有用的,在我现在的这个阶段,就应该去模仿着上这些内容比较详细,而且比较成熟的活动课。第五章是教我们如何写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如何写总结,如何写观察记录,个案分析等,并且都有样板给出来供我们参考。第六章是教我们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等。第七章则是汇集了优秀老师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虽然这本书章节不多,但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与新教师息息相关。
庆幸有这样一本书会给我这个菜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的解惑和帮助。这是一本令我在今后发展中可以一直受用的工具书,令我能够在感到手足无措时给予帮助的。良师益友,书中那些鲜活个案、精彩的专家点评、灵活的指导方法、有趣的儿歌、教案等都是我今后可以借鉴的内容,是令我快速成长的灵丹妙药。这些内容都给了我不少想法和反思,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将这些想法化为实际行动,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本书像是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让我成长在路上。而正是结识了这本书,才让我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累而乐之,苦而爱之”是很多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断提升自我,享受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
8、《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千字
不知哪个清晨,一朵蔷薇挂着露珠娇艳盛开,朝阳下的空气萦绕着若有若无的沁香。也许,那朵蔷薇只是盛开在一条潮湿的胡同里,蛇蝎纵横,蚁鼠穿行。也许,根本就没有人在意她,那些人,只顾陶醉在了阳光里。蔷薇说,我开放了,那一瞬间,就像太阳初升金光闪耀那么美好,我怀着热情,我爱这个宁静的早晨!
每一天,都有一朵蔷薇圣洁地开放,每一个清晨,都美好地令我愉悦。
巨人有他宽厚的肩膀,伟人有他崇高的精神,可如果宁静的蔷薇能创造出美丽,那么平凡,也拥有宁静的力量。平凡的人需要宁静的力量,就像清风拂过大地,能唤醒沉睡的'生命。既然平凡,就要守住那份宁静,一点点的增加,一毫毫的积累,和那蔷薇一样在某一时刻绽放。平凡的人不甘平庸,我选择黑夜,“像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我要用自己凝聚的力量,光明绝望的夜。
航天之路的艰辛我想象不到,可每一次的感动都铭记在心,每每想起,心里总荡起一阵阵涟漪。“此时,我们的出舱活动即将展开,所有华夏儿女都在翘首以盼,我们绝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生死不在我们的考虑范畴,只有完成任务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我们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留下永远的瞬间。”“那一刻,我们为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航天英雄的肺腑之言,哪是什么巨人伟人的话所比得上的,心里的感动是最实在的。很多人觉得他们很伟大,站在一个令我们昂首仰望的高度上。不!他们都是凡人,平凡的人,他们就站在我们中间,是全中国爱国青年中的一部分。他们心里怀着梦想,在宁静平凡中完成了巨人的事业。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是一名合格的中国人,他们爱祖国,祖国以他们为豪!
平凡不是平庸,谁也不必以平凡自谦,平凡是一种美德,太多的华丽只是虚假的大外壳,阳光下的小小影子暴露了浮夸的心。万众瞩目成为焦点是谁都羡慕的事,而我真正钦佩的,是那些成为焦点之后依然能保持平凡的人,简简单单,又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生活,清清爽爽,又充满生机的世界,没有人会去拒绝。
每个清晨,那朵蔷薇依旧一朵一朵地盛开,有时会有蜜蜂,有时会有和我一样惊艳于她的美的人,蔷薇大方地展现自己的美丽,散发自己的沁香。朝阳露出地面投下万道金光,蔷薇挺直了胸膛,她要在这金色的早晨,活出生命腾飞的姿态。
那朵宁静开发的蔷薇,是我最喜欢的花,也请你带着愉悦的眼光去欣赏她,她的努力,需要你来肯定!
9、《成长在路上》千字读后感
在时间滴滴答答的的脚步中,我迈过了人生的第二个十年。二十岁,是一个很迷茫的年龄。刚刚走出校门,刚刚步入社会,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走过了半个年头。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不由得感慨,时间真是最奇妙的东西,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成为大人是一个遥远美丽的梦。而当我真的成为一个大人的时候,我却羡慕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才一百多天。但说短也不短,因为这半年里,很多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我选了一个我从没想过的职业——幼师。去了一个我从没想去的地方——定安。虽然这些选择和我最初的初衷相违背,但,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稚拙的动作、趣味的童言童语是我每一天的动力。
但是,在工作中,我也经常会碰到令我束手无策的事。例如,孩子们不听指挥时。和家长沟通时。课堂上孩子不配合时!这时我就会很迷惑,为什么搭班老师做起来是那么的轻松,为何我做起来就是那么的困难呢?我尝试着模仿,但同样的话,从搭班老师的口中说出来效果很好。但从我口中说出来就是没有那个效果。同样的活动,在搭班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井然有序。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吵吵闹闹。我尝试着创新,但效果也不怎么好。还真的让人有点沮丧!后来,园长和王老师让我们多看书,特别是和幼儿教育有关的书籍。是啊,我怎么忘记了,书籍是最方便的教师。于是,去网上选了几本自我感觉不错的幼儿教育书籍。
可是,买回来后我突然发现,大量阅读“速食文学”的我,已经很难静得下心去阅读、品味、思考那些文化书籍。我不由得一阵惆怅,从什么时候起,我对“速食文学”如此着迷,哪怕看了开头就能猜得到结局,我还是自得其乐。而那些真正有用的书籍,我却囫囵吞枣,食不知味。于是,我决定,这个假期,我就做一件事,并做好一件事。那就是,静下心来阅读、品味一本幼儿教育书籍。但是,从那本开始呢!经过一番选择,我选了《成长在路上》。
《成长在路上》共七章,从角色转化如何做,面对幼儿、家长、同事的问题怎样应对,常规培养的灵巧方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技巧,如何写计划、总结、观察记录和反思,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和新教师经验几个方面给了老师许多参照物。看完这本书,感觉很多以前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情好像抓到了一丝丝头绪。像怎么样如何和不同情况的孩子交流。
如做事慢的孩子。班上总有几个孩子总是慢吞吞的,吃饭吃最后,起床起最后,怎么催都没有。现在我才知道,是我太不了解孩子了,并不是孩子们故意慢吞吞的。像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我应该多多理解和体谅。有的孩子是习惯让大人帮,我应该帮助他提高动手能力。有的孩子是边做边玩,我应该随时注意,随时提醒。有的孩子是怕做不好老师批评,我应该适时地给以帮助和鼓励。
如“偷”东西的孩子。班里时不时会有孩子过来告状“谁谁谁拿了谁谁谁的东西”。每到那时候我就有点不知怎么办好,要严厉的批评吗?可是孩子还小,有的时候对一些事情还分不清对错。不批评吗,养成了习惯更不好。现在我明白了,孩子将随手玩的或地上捡的玩具无意间放进自己的衣袋里,这是自然难免的,他并不是故意的。这时我只要让他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要拿,并及时送回来就可以了。如果发现常常有这种情况那就该和家长配合,增强幼儿对物品归属感的认识,明白未经他人同意不能将其物品占为其有。
还有怎么样和不同的家长交流,如家长不合理的要求。班里面有不少隔代家长,老人带孩子总是比较宠爱,有的时候还有些不合理的要求。像是要求老师一定让他的孩子坐在前面。做操完孩子们自己背着书包排队回教室时,说孩子书包重,请老师帮忙拿。每当我碰到这些情况时,明明知道这是不合理的要求,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好。现在我懂了,我应该理解很多家长并不是专门研究幼儿的,养育和教育孩子时都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有时候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懂,不知道,而不是诚心为难老师。我只要和家长解释清楚这些做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后,家长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不过书中的`来的终究是理念,理念还是需要是实践的。真希望早点开学,让我好好实践一番。这本书不光给了我许多头绪,其中很多段话,也让我深深地反思起自己。
第一段:虽然说角色转换了,从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但心理和行为上还是潜意识地把自己当学生,愿意别人告诉自己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愿意别人出主意,自己去做。有种依赖,有点不自信,甚至于如果班上另一位老师不在,自己带班都觉得不踏实。是啊,刚开学的头几个月,我就是这样子,不知道做什么好,总希望我的主班老师告诉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自己却不会思考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直到后几个月才有所好转。书里面也提了四个建议,每一个建议的开头两个字就是“主动”。而这两个字也是我所缺乏的。看来,我想早点做到独当一面,首先我就得学会“主动”。
第二段:也许你心中还有十个、二十个甚至更多的问题需要解答。但是,你知道吗?最好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获取,本书只是引领你走好第一步。也许你还会碰到许多关于孩子、家长,还有同事的问题,希望你记住,无论是谁,他们都不会因你而改变,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啊,我总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但我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总是希望别人给我答案,给我一个通用的套用的模式,但我忘了,别人不一定和我有一样的境遇,他们只能从我的陈述中表达他们的观点。但并不一定是我所适用的。我应该在实践中自己寻求最适合自己的答案,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最好办法。
第三段:杂乱无章与井然有序,束手无措与游刃有余,喋喋不休与简单明了,这就是新教师与成熟教师带班时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难道仅仅是因为新教师缺乏带班经验吗?不,这不仅仅是经验的问题,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成熟教师比我们多了一样法宝,那就是——常规。难怪我的搭班老师调整纪律、主持活动时显得轻松自如,原来不光是经验的问题,还有常规的问题。以前我并不了解常规的重要性,但经过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常规真的很重要。它是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但我对幼儿的常规抓的不够,时常给孩子们钻了空子。时常忘记自己说的话、抓常规时时而强化,时而放纵。久而久之,我的话就没有那么大的说服力了。
第四段:“一日生活皆教育”,不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度组织集体活动仍然是幼儿园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一名优秀教师必然是一名教学有方的教师,只有追本溯源,了解幼儿、了解学科特点、了解教育规律,不断积累,灵活运用,才能锦上添花。回顾我这个学期上过的课,突然发现我只是流于形式。每次上识字课时,我总是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设计了很多游戏,尽力把课堂弄得丰富多彩。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表现也很活跃,但是到提问时,回答出来的孩子寥寥无几。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刚开始都好好的,但到后面就一团糟。或是雷声大,雨点小。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太在形式上下功夫了,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喧宾夺主,达不到我所希望的效果。同时,我也过于注重怎样教。设计课堂时总是“想当然”的设计每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对幼儿年龄特点把握不好。
《成长在路上》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记录了一个年轻团体的成长经历,这里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策略,还有专家精彩的点评。给我这位刚刚走上岗位的新老师很多很多的想法,很多很多的反思,但我不能单单是想法和反思,我应该把它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样,我才能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10、《杨等等的成长时光》初一读后感千两百字
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都极其丰富多彩,又连连不断……它们就像拔节的玉米节,每经历一件,就长高了一截,长大了一岁。
暑假里,我读了著名作家章红的《杨等等的成长时光》,这好比一本中国版的《窗边的小豆豆》,书中讲述了一个名叫杨等等的女生在小学六年间的成长经历以及她在学校和家里的生活。
看完了这本书,我体会到了书中的主人公杨等等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你们看:她喜欢看窗外,喜欢看那两棵法桐树可那两棵树却没有什么特别的;班上同学去春游,走着走着,她会突然离开队伍,蹲下去看石头缝里的草;一盆由她负责的吊兰死了,她竟然哭了一场……可她的这种天真与可爱却让老师和家长们认为不懂事,他们认为,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学习!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们孩子的感受,因此,杨等等的童真都被大人给摧毁了!看着看着,我想:我们毕业班也不是如此吗?
一上到六年级,同学们就感受到了一种催促——学习。老师呢,每天都苦口婆心、反反复复地说:“要努力啊,准备小升初了!”同学们也变得急促起来。老师每天都发一大堆试卷,说要将所学的知识好好消化,每天晚上做作业做到十一点还没做完;“同学们,明天进行模拟二考试,大家回去要好好复习。”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在叫苦连天:“天啊,考了三次月考,模拟一也刚考完不久,又开始模拟二了,最后还有一次模拟三啊!”唉,这不正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考卷滚滚来!”在学校受的苦也就算了,就连回到家里,也逃不过爸爸妈妈的手掌心。周六周日,好不容易做完所有作业,想开一下电视看一会儿,爸爸妈妈立马拦住,“做完作业做练习题去!都准备考试了,怎么还那么不紧张呢?快去做练习题!”即使你再怎么撒娇,也只是“棉花着火——免谈(弹)”。这还不算什么,更可恨的是,家长们连我们的双休日都用来给我们上补习班了:英语提高班、奥数班、作文班……家长的理由只有一句:“就是让你们考上好的'中学!”我们的脑袋好像再往里面增加一些东西,就快要爆炸!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了,我想:哪怕只给我们玩那么一丁点的时间,我们也知足了。可却连着一丁点的时间也被侵占了!我们的脸上再也没有灿烂的笑容,每天就是埋头写堆积如山的试卷。学习就像一座山,重重地压在我们的肩膀上,使我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同学们都拉长舌头,苦啊苦!
《杨等等的成长时光》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啊!我希望大人们能呵护我们的童真,不要再让“学习”这两个字剥夺了我们应有的快乐,压得我们喘不过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