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1100字

2023-09-04 18:44:24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1100字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1100字

1、《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在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是时,作者高万详老师提到今天的基础教育从总体上看有许多令人痛心之处,其中也谈到了应试教育之痛:分数几乎成了中小学教育的唯一的评价标准。书中提到一位特级教师的感慨:让学生做了这么多的题目,往往也是为了考试,而将来能能派上用场的东西恐怕了了无几。那么现行的教育体制无法改变,作为一线老师也只有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不断反思,就象教育家朱永新所说的如何“戴着镣铐跳舞。”

  前几天我堂弟从美国回来,向我介绍他儿子在美国的读书情况:一天老师给他10岁的孩子留的作业是谈谈《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放学之他儿子后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作业。”还不时解释到:“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过了几天,他儿子终于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洋洋洒洒,热热闹闹。

  听到这我就不仅为我们的学生感到汗颜,早期布置的班队活动“制作水果拼盘”,让班委组织讨论方案至今下落不明,让学生填写的有关“好牛牛”的优秀事都让家长越俎代庖了……是学生某些能力的退化,还是老师教育教学中所缺失的某一块?

  现在想想在课堂上可能比较注重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传递,而没有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其实我们更应该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少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以及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也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我们可能也喜欢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其实细细想来对人的创造能力而言,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让学生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得更好,过得更好,发展得更好。

2、《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读了《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总感觉优秀的教师总会有自己非常远的目标。有时会想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高老师如一位聪明的长者,慈眉善目,善于教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是启发我们心灵的明灯。这本书的九个部分都写得非常好,高老师从本身的实践写起,好多地方都是对老师们的成长建议,叙述的真切感人。看完后不自觉地让老师们飘浮的心渐渐平静,引燃思维的火花,大脑开始了新的探索。

  一、做一个读书人和反思人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一个读书人。读书,天天不中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毕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实的备课。书中还提到李镇西,现在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当作者问及他怎样取得这样的成绩时,他的回答是,只是比他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我相信只要坚持读书,加上我们的不断反思和记录,我想我们已向优秀教师的门坎迈进了一步,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我们打开的。

  说到反思,我们经常谈到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可经常是说说而已。在这方面,我深知是很欠缺的。虽然我们每天也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但反思起来实在不满意自己,觉得自己工作的没有条理。我们都知道,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经常看到身边的老师,有的比自己年龄还大,却日日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所以我们要向这些老师学习,在工作中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

  书中高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写作的方式:第一,像写情书那样真诚。第二,教师应当是反思者。第三,诗意地生存。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是是我们的大师,他几十年如一日,天天凌晨从5点到8点写教育手记,点滴积累加上长时间的坚持不懈,便有了他身边的传世著作。人称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事业功名,也和他长时间勤奋写作教育随笔分不开。李镇西老师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所写的日记随笔是他最宝贵和最重要的成功之道,有了这么成功的经验和大师的指导,再加上我们本身的努力,相信我们也会成功的

  二、在教育事业上学会追寻快乐

  书中高者师还告知,我们教师的工作平凡、琐碎、辛劳,只有具有热情的教师,才能享受教育工作独占的快乐。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杂事,关键是我们自己调整好心态,心态是你真实的主人,真正的快乐一定属于有良好心态的人。

  走进《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恍如漫步在一片聪明之林,让我从中体会到事情的解决需要教育的聪明,而教育聪明的源头,就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在不断反思和积累进程里。教育的聪明,就是教师综合应用各种教育能力到达了成熟地步的表现。

  这是一次寻觅之旅。曲径通幽处,聪明在彼岸闪现,指引着我不断向前走去。

3、《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读了《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总感觉优秀的教师总会有自己非常远的目标。有时会想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高老师如一位聪明的长者,慈眉善目,善于教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是启发我们心灵的明灯。这本书的九个部分都写得非常好,高老师从本身的实践写起,好多地方都是对老师们的成长建议,叙述的真切感人。看完后不自觉地让老师们飘浮的心渐渐平静,引燃思维的火花,大脑开始了新的探索。

  一、做一个读书人和反思人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一个读书人。读书,天天不中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毕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实的备课。书中还提到李镇西,现在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当作者问及他怎样取得这样的成绩时,他的回答是,只是比他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我相信只要坚持读书,加上我们的不断反思和记录,我想我们已向优秀教师的门坎迈进了一步,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我们打开的。

  说到反思,我们经常谈到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可经常是说说而已。在这方面,我深知是很欠缺的。虽然我们每天也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但反思起来实在不满意自己,觉得自己工作的没有条理。我们都知道,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经常看到身边的老师,有的比自己年龄还大,却日日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所以我们要向这些老师学习,在工作中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

  书中高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写作的方式:第一,像写情书那样真诚。第二,教师应当是反思者。第三,诗意地生存。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是是我们的大师,他几十年如一日,天天凌晨从5点到8点写教育手记,点滴积累加上长时间的坚持不懈,便有了他身边的传世著作。人称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事业功名,也和他长时间勤奋写作教育随笔分不开。李镇西老师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所写的日记随笔是他最宝贵和最重要的成功之道,有了这么成功的经验和大师的指导,再加上我们本身的努力,相信我们也会成功的。

  二、在教育事业上学会追寻快乐

  书中高者师还告知,我们教师的工作平凡、琐碎、辛劳,只有具有热情的.教师,才能享受教育工作独占的快乐。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杂事,关键是我们自己调整好心态,心态是你真实的主人,真正的快乐一定属于有良好心态的人。

  走进《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恍如漫步在一片聪明之林,让我从中体会到事情的解决需要教育的聪明,而教育聪明的源头,就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在不断反思和积累进程里。教育的聪明,就是教师综合应用各种教育能力到达了成熟地步的表现。

  这是一次寻觅之旅。曲径通幽处,聪明在彼岸闪现,指引着我不断向前走去。

4、《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一所好学校,应该是充满阳光的学校,是让孩子享受学习、热爱人生的学校; 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孩子像小树一样享受爱的阳光,自由健康生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快乐地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爱心,是燃烧的火,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点燃。有爱就有希望,有心就有力量。

  身为教师我们通常能够很大方地给学习成绩好、表现优异的学生积极的爱、支持与鼓励;对学习成绩不理想及令人头痛的学生常常是挑剔和指责;对于表现平平的学生则把他们放在无须多加照顾的领域。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说的那样:“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教育者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尊重学生,尊重他的人格,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心至关重要。对感情的敏感和珍惜,对人格平等的追求,是当代学生强烈的心理意识之一,作为教师绝不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人格更应尊重,因为后进生同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够被人重视。也许有的孩子永远达不到我们眼中的“优秀”,但只要给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快乐的成长,而不是畏首畏尾,卑微地长大。

  正如巴特尔说的:“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作为老师,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给予其平等的关爱、温暖,以便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潜能。因此,公正就成为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具体的表现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中,对未来的文盲有这样的表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自学能力的高低,将要影响到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老师要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来完成。从而达到叶老强调的“特别致力于引导学生善于自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历来受到重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教师的责任不公在于教,而更在于教学,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重提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许多新的意义。首先我们处于知识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许多新学科、新知识不断得到开发,知识的更新大大加快。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总量中的极少部分,大部分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在课余生活中自主学习。

  现实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从课堂改革入手,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种认为自学就是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去看书。正是其于这两种认识,有人认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应加以干涉,也无法去组织实施。

  其实,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它并不一定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加以体现,而是以课程教学为载体,融合在各科的教学之中。它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是教师怎样把培养自学能力寓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教师不仅在知识传授中起主导作用,也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起着主导主用。

  总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过程,而且是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所教学科出发,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

5、《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在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是时,作者高万详老师提到今天的基础教育从总体上看有许多令人痛心之处,其中也谈到了应试教育之痛:分数几乎成了中小学教育的唯一的评价标准。书中提到一位特级教师的感慨:让学生做了这么多的题目,往往也是为了考试,而将来能能派上用场的东西恐怕了了无几。那么现行的教育体制无法改变,作为一线老师也只有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不断反思,就象教育家朱永新所说的如何“戴着镣铐跳舞。”

  前几天我堂弟从美国回来,向我介绍他儿子在美国的读书情况:一天老师给他10岁的孩子留的作业是谈谈《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放学之他儿子后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还不时解释到:“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过了几天,他儿子终于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洋洋洒洒,热热闹闹。

  听到这我就不仅为我们的学生感到汗颜,早期布置的班队活动“制作水果拼盘”,让班委组织讨论方案至今下落不明,让学生填写的有关“好牛牛”的优秀事都让家长越俎代庖了……是学生某些能力的退化,还是老师教育教学中所缺失的某一块?

  现在想想在课堂上可能比较注重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传递,而没有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其实我们更应该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少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以及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也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我们可能也喜欢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其实细细想来对人的创造能力而言,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让学生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得更好,过得更好,发展得更好。

6、《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怎样才能在工作中感到快乐?看过全国优秀教师高万祥所著《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让我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方向和目标。

  书中前序就说到,要真正的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就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九件事:第一件,读书修身,读书致远。第二件,仰望星空,自我反思。第三件,教育科研,拯救自己。第四件,大爱圣心,大德厚生。第五件,一流口才,莲花巧舌。第六件,我写我心,我思我在。第七件,生活教育,注重细节。第八件,学校沟通,必有我师。第九件,调整心态,享受快乐。如果做好这九件事,那么你就一定可以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

  高老师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和思考,用十七万字真诚地与我们分享,一起作最美好的教育憧憬。从字里行间让我看到了高老师毫不保留的真诚,也让我自己受到了一次次的触动,可以说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

  什么是成功?就是简单的事重复做,坚持做。那么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功又是什么呢?我想在外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在内感到快乐和无愧于心。作为教师就应该静下心来,温起情来,动起脑来,那么你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静下心来,远离喧嚣,耐得住寂寞。点一盏小灯,伴一杯清茶,翻一卷文字,在文字中丰盈自己的内心,在书香中沉淀自己的灵魂。只有静下心,才能阅读,或者乱中求静;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深刻反思,回顾过去;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走进你喜欢的名人佳作,潜心钻研,用一份淡定从容的心态来丰富自己的底蕴。

  温起情来,收起愤怒,熄灭掉火气。嘴角上扬,用心灵去沟通去感知去抒发。作一个有爱心的教师,会让自己的内心也柔软起来,用这份敏感的心志去感知生活乃至生命中的瞬间,并抓住它,展示人生的五味杂陈;用这份细腻关爱每一个学生,串起文字的珠链,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动起脑来,凭借理性,大智更开慧。用尊严与宽容的语言润物无声,你会惊喜地看到胜利之光;在讲述与倾听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关注细节,生活中,许多感人的东西都来自细节;校园里,许多伟大的力量都来自细节。人格浓缩在细节里,大爱浓缩在细节里,人的精神和风貌也可以通过细节处透视。别忘了,与你学生的家长沟通,请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激情燃烧、乐观憧憬的人生,应该是一个能够享受教育幸福的快乐人生。

  快乐就如安宁的感觉,如果把我们放在完全隔音的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们不见的会感到宁静,甚至会因为有一种嗡嗡的声音进入体内而感到发慌。反倒是置身林野之间,鸟语虫鸣、竹韵松涛不断流入耳际,能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的快乐,正是在有忧虑有负担之间,在有压力有希望之间,所能享有获得的一种欣喜。尽情地投入,用欣赏的慧眼去观察,你会发现,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地方,就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就在孩子的心田里。

  超越自己,你就可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就可以欣赏一切你能到达的风景。你可以一切环境中得到能量,使你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永开不败的鲜花。

  珍藏美好是寻找和制造快乐心态的良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学校和学生中美好的故事,善于珍藏和学生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点点滴滴,从而使自己永远快乐幸福。

  用一份认真去对待工作,用一份恬淡去面对生活,张弛有度,我们会拥有一个丰富多彩充实快乐的人生。

7、《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教师节,我们收到学校李校长一份特殊礼物——《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毕业至今,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总是觉得事务越来越多,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自己迎来了第就个年头。我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吗?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吗?我经常这样叩问自己。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我捧起书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本书的主要内容由九部分组成。九堂课引领专业发展,九堂课成就优秀教师。这段时间,再读这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是《细节就是力量》。

  工作室主持人黄志煊校长说过一句话:把细节做到极致就是创新。在我们教师工作中决定成败评价一个教师的素质,除了学识与教学水平,言行与爱心的细节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细节虽细,但对孩子们的影响却不小。

  说到这些细节,我想到了学校、班级中的德育工作。人们都说德育工作要管的是琐事、碎事,但德育却无小事。很多时候,德育工作的成败就在一些小细节上体现出来。记得黄校长的一节《四大件的变迁》课上,有一个环节是请义工冯爷爷上去给孩子们讲讲过去的事。黄校长把坐在教室旁边七十岁的老爷爷请了上讲台;细心的为他夹好麦克风;讲完后,黄校长扶着老人家下了讲台;下课了黄校长对老爷爷表示了感谢并且亲热的交谈。一切细节都是那么自然。我相信每个孩子都看在眼里,什么是尊老、什么是尊重无需太多的诠释,黄校长的这些小细节已经无声的教育了孩子们。

  关注细节,也为师生的沟通搭起了一座桥梁。我记得上个月的一节课上,一向基础较差的小邓在随堂听写中居然全部听写正确了!我感觉很意外,当时表扬了他,但他脸上却没有太多兴奋的表情。课后,我找到他,就刚才的听写事细细聊了起来。原来这个孩子父母离异,没有人管。近段时间爸爸给他找了个新妈妈,新妈妈管得严,天天抓他读书,他心里烦。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赶紧给孩子多起了辅导工作,分析新妈妈管他学习的原因,让他感受自己在新妈妈的帮助下有了进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最后,孩子点点头,算是对我开导的认同。之后的几天,这个孩子总会把他与新妈妈生活上的一些事告诉我,他和新妈妈的感情也在我的调解下越来越融洽,孩子也越来越信任我了。我常在想,如果不是那时我多看这个孩子两眼,关注他与往常不同的细节,也许我就错过了一次与他成为朋友的机会。

  关注细节,也往往成就成功的课堂。这一点在我跟岗学习的几天感受特别深。在李瑞雪老师的《我们的节日——春节》课堂上,她让一个孩子贴春联。孩子贴完春联后,李老师并没有马上点评,而是问了孩子们:“他贴得令你满意吗?”有几个孩子说不满意,一个女孩子还上去把春联调了位置再贴。那为什么要调过来呢?孩子们说不出来,李老师不急着解谜底,而是让问女孩子为什么那么肯定要把春联调过来贴,女孩子说因为他们家过年就贴了这样的春联,是调过来贴的,多么会观察生活的孩子呀。这不就是我们品德与社会所提倡的要让孩子通过课堂走进生活吗?多精彩的课堂呀!

  记得在我的《为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这一课中,我让学生采访教室里的老师,我的预设是孩子们对什么这么多坐在教室后的老师肯定很好奇。但是事实上,孩子们在采访时却一股脑跑向黄校长及邹老师,我走下去问问孩子们:“为什么不采访其他老师?”并把他们引导老师们面前,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后来,孩子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了解到的面更广了,课堂也就更为深入了。

  在生活,在课堂如果我们都时时关注细节,做好每个细节,我们将会有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在跟岗这几天再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这本书的收获。

8、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一

  读了《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总感觉优秀的教师总离自己非常的遥望,有时会想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高老师如一位智慧长者,慈眉善目,谆谆教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是启迪我们心灵的明灯。这本书的九个部分都写得非常好,高老师从自身的实践写起,好多地方都是对老师们的成长建议,叙述的亲切感人。看完后我很自觉地让浮躁的心渐渐平静,好久没有思索的的大脑开始了新的探索。

  一、做一个“读书人”和“反思人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一个“读书人”,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接下终身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书中还提到李镇西,现在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当作者问及他怎样取得这样的成就时,他的回答是,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我相信只要坚持读书,加上我们的不段反思和记录,我想我们已经向优秀教师的门槛迈进了一步,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我们打开的。

  说到反思,我们经常谈到要及时反思的自己的工作,可往往是说说而已而懒于记录。在这方面,我深知是很欠缺的。我们经常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诚然我们平日的工作的确也很忙,尤其是本学期,自己突然感觉很忙乱,两趟头得教学弄得自己没有头绪,天天忙着,但反思起来并不满意自己,觉得自己忙的没有条理,尽管如此,自己却是觉得忙着累着充实着,但日子过的很快乐。可是我们都知道,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平时总想自己年龄不小了,精力达不到了,可也经常看看身边的老师,有的比自己年龄还大,却日日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所以我们要向这些老师学习,在工作中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书中高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写作的方式:

  1、像写情书那样真诚?日记随笔写作;

  2、教师应该是反思者?学生个案写作;

  3、诗意地生存?文学和学术写作。

  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是我们的大师,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从5点到8点写教育手记,点滴积累加上长期的坚持不懈,便有了他身边的传世著作。人称“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事业功名,也和他长期勤奋写作教育随笔分不开。李镇西老师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所写的日记随笔是他最宝贵和最重要的成功之道。有了这么成功的经验和大师的指点,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相信我们也会成功的。

  二、在教育事业上学会追寻快乐

  书中高老师还告诉,我们教师的工作平凡、琐碎、辛苦,只有拥有热情的教师,才能享受教育工作独有的快乐。在我们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那种烦躁、不安的心情常常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事后想想其实没有必要在这些无所谓的事情费心劳神。关键是我们自己调整好心态,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真正地快乐一定属于拥有良好心态的人。

  走进《优秀教师的九堂必须课》一书,仿佛漫步在一片智慧之林,让我从中体会到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的智慧”,而教育智慧的源头,就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在不断反思和积累过程里。教育的智慧,就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了成熟地步的表现。

  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二

  最近,我研读了高万祥老师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九堂课引领专业发展,九堂课成就优秀教师。书的主要内容由《读书是教育之母》、《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教育就是爱》、《我写故我在》、《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细节就是力量》、《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九部分组成。

  掩卷沉思,高老师如一位智慧长者,慈眉善目,谆谆教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是启迪我们心灵的明灯。他谈读书、谈反思、谈科研、谈大爱、谈写作、谈口才、谈细节、谈家庭和人生的快乐,于是,伴着他的轻风细雨,我们浮躁的心渐渐平静,灼热的目光逐渐清澈,好久没有思索的的大脑开始了新的探索。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源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源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作为教师,真的是非常不同地“人”。

  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教育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缺乏专业素养的教师或许永远只有遗憾而没有艺术。因此,教师要想减少遗憾,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就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而《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正是教师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葵花宝典”。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提醒我们的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教育,是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要通过阅读来拯救自己,提升素养;要反思教育生活,追求成功体验;要学会释放压力,从教育过程中能够寻找到快乐,从小处着手,从高处着眼,既立足现实,又站在高处。教育就是教师的专业生活,生活是一种过程,快乐是一种体验,幸福是一种感受,教师应该追求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优秀的教师不仅拥有人格魅力,而且具有专业品格。我们有太多的教师习惯于重复,重复过去的方法,重复过去的经验,重复过去的思路。于是,激情在重复中逐渐消失,理想在重复中逐渐泯灭,信念在重复中逐渐淡化。告别重复,意味着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改变自己,锤炼自己的专业品格,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然路径。

  读过《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欣然感叹: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多元的,而教师自身的努力则是一种最具活力、最持久、效果最明显的内生源泉。教师应在“修心、修情、修性、修行”中生活,锤炼教育行动,提升教育能力;精练教育生活,感悟教育人生。

9、《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优秀读后感

  写作是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能不能写作是一个教育家和一个教书匠的基本区别。随笔日记既是一种写作形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理念、方法和课程,是学校中的学校。能坚持抓好日记写作和日记教育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公德无量的好教师。写教育随笔日记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李镇西的成功就是与他写随笔日记分不开的。只要我们勤于实践,善于观察,不断反思,坚持写作,就会有更大的成功。

  写作是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能不能写作是一个教育家和一个教书匠的基本区别。一个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政治家,算不得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一个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商人,只能算是一台赚钱的机器。而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教育的简单的劳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是我最敬仰的教育家,原因是他既伟大又亲切。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从5点到8点写教育手记,点滴积累加上长期的坚持不懈,便有了他等身的传世著作。没有什么抽象的深奥的名词术语,也没有多少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议论,读他的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相互聊天谈心,但细细咀嚼品味,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和诗意的享受。因为他的著述都来自他的校长手记、工作笔记和生活日记,都来自最真实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人称“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能成就非同一般的事业功名,也和他长期勤奋写作教育随笔分不开。

  日记,不仅是一种写作形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理念、方法和课程,是学校中的学校。真正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优秀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写日记,应该督促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是一个能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日记是一种写作长跑、道德长跑、意志长跑,因此,坚持下去必有好处,坚持就是胜利。我敢说,坚持天天写日记的孩子,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坚持抓好日记写作和日记教育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好教师。

  周国平先生曾说:“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是灵魂的密室,是忠实的朋友,是作家的摇篮。”成功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勤于实践,善于观察,不断反思,坚持写作,若干年后,也许你也会成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成为第二个李镇西。

  写作是实践和思考的结晶。

10、《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的读后感

  一所好学校,应该是充满阳光的学校,是让孩子享受学习、热爱人生的学校; 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孩子像小树一样享受爱的阳光,自由健康生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快乐地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爱心,是燃烧的火,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点燃。有爱就有希望,有心就有力量。

  身为教师我们通常能够很大方地给学习成绩好、表现优异的学生积极的爱、支持与鼓励;对学习成绩不理想及令人头痛的学生常常是挑剔和指责;对于表现平平的学生则把他们放在无须多加照顾的领域。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说的那样:“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教育者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尊重学生,尊重他的人格,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心至关重要。对感情的敏感和珍惜,对人格平等的追求,是当代学生强烈的心理意识之一,作为教师绝不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人格更应尊重,因为后进生同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够被人重视。也许有的孩子永远达不到我们眼中的“优秀”,但只要给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快乐的成长,而不是畏首畏尾,卑微地长大。

  正如巴特尔说的:“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作为老师,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给予其平等的关爱、温暖,以便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潜能。因此,公正就成为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具体的表现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中,对未来的文盲有这样的表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自学能力的高低,将要影响到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老师要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来完成。从而达到叶老强调的“特别致力于引导学生善于自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历来受到重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教师的责任不公在于教,而更在于教学,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重提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许多新的意义。首先我们处于知识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许多新学科、新知识不断得到开发,知识的更新大大加快。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总量中的极少部分,大部分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在课余生活中自主学习。

  现实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从课堂改革入手,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种认为自学就是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去看书。正是其于这两种认识,有人认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应加以干涉,也无法去组织实施。

  其实,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它并不一定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加以体现,而是以课程教学为载体,融合在各科的教学之中。它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是教师怎样把培养自学能力寓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教师不仅在知识传授中起主导作用,也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起着主导主用。

  总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过程,而且是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所教学科出发,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

11、《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的读后感

  花了近二个月的时间,我读完了全国优秀教师、当代著名教育家高万祥的专著《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作者应用大量的事实给我们上了九堂生动且耐人寻味的指导课,这本书对当今广大处于摸索阶段感到迷茫的老师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对每个教师而言,这九堂课是自我进修的九门必修课程,是职业爬升的九个台阶,也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九个生命密码。简单来讲,第一堂课:读书是教育之母---读书修身;第二堂课:无愧于知识份子的称号---自我反思;第三堂课:从特点教师到特级教师---教育科研;第四堂课,教育就是爱---大爱圣心;第五堂课,我写故我在---积极写作;第六堂课: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第七堂课:细节就是气力---重视细节;第八堂课: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校合作;第九堂课: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追寻快乐。

  我对这九堂课理解,简而言之,就是读书在先,学然后知不足,只有经常自我反思的人,才能意想到自己知识的欠缺,才会萌生读书的渴望。在工作中,通过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仔细加以概括和总结并诉诸笔端,积极写作,构成文字,就会变成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只要每个老师都能怀揣一颗大爱之心,重视爱的细节,留意和学生交换的语气和方法,重视家校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成功,自然就会享遭到幸福的教育人生。

  可以说,我们中的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就像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一样。但事实上实在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或工作思路。有的人工作态度不认真,应付领导、应付学生的同时也应付了自己,而对大多数老师来讲,表面上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但为甚么就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呢?最根本的缘由,就是对自己不够狠,太轻易放纵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得过且过,这样的生活是苍白的,除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之外,是没甚么意义可言的。

  现在,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这个题目的答案,就是上面所罗列的那九个方面。或许我们中的某些老师已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错了,但是还不够,还需要在其它方面做得更好,只有经历了全方位的历练和修行,才能修成正果,到达自己的终究目标。到了那个时候,回首来时的路,我们或许会感叹:哦!原来只要保持那份坚持和执着,成功也不算太难啊!

  金秋时节,人们都繁忙着,收获着庄稼,收获着果实。稻香和着果香混合在空气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漫步在风景怡人的东城校园里,我深深的感遭到了浓厚的书香味,手捧着《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细细品味。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的作者高万祥是一位喜欢读书、思考的校长,是一位鼓励和引导教师读书、思考的校长。本书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绩优秀教师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书中结合作者近30年从教的经历,从古今中外很多优秀教师的事例,从浏览、观察、思考中,作者总结提炼了优秀教师在专业修炼、职业提升和事业寻求的进程中,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的`9件事。实在作者所提出的9件事,也正是教师职业爬升的9个台阶,也正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9个生命密码。

  第一件事,读书修身,读书致远。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本身就应当是一个真实的读书人。优秀的教师应当是生活在书籍中的人。应当是渊博如一座图书馆的人。

  第二件事,仰望星空,自我反思。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人格特点便是具有反思意识、批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反思自我,要时时怀着一种畏敬感,仰望自己心中这一片教师天职的星空。

  第三件事,教育科研,解救自己。一个优秀教师和一个平庸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无科研寻求和科研能力。

  第四件事,大爱圣心,大德厚生。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有爱心、仔细、耐心、恒心和责任心的教师。教师事业成功和生命的灿烂之花,一定盛开在这类大爱情怀当中。

  第五件事,一流口才,莲花巧舌。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口才的背后是学识、教养、自信和自我实现。

  第六件事,我写我心,我思我在。写作是实践和思考的结晶。中国最好的老师,一定是最能写作的老师。魏书生如此、李镇西如此,钱梦龙如此、窦桂梅也如此。还没有哪个老师课上得非常得好,不会写作的。名师都是著作等身。

  第七件事,生活教育、重视细节。假如我们不能做伟大的事情,那就怀着一颗伟大的爱心,去做好那些平凡的小事。特蕾莎修女的话,为细节决定一切的行为理念作了最好的注释。

  第八件事,家校沟通,必有我师。好父母实在一定是真实的好老师。家校沟通和合作的进程,也是教师接受教育和熏陶,从而不断优秀起来的进程。

  第九件事,调剂心态,享受快乐。教师是最光辉的职业,也一定是最快乐的职业。然而,现在的中小学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普遍偏低。缘由何在?除客观因素,便是自己的心态。

  我们做不了魏书生、李镇西、钱梦龙、高万祥、窦桂梅那样的名师,只要我们依照这九件事的提示去践行,我们也能够做优秀的教师,退一步说,做不了优秀的教师,我们也能够做快乐的教师,最少在自己原本的专业基础上,水平有所提升,教出学生的学业质量能有更大的进步。不过,话又说回来,你的专业水平提升了,你的学生学业进步了,你也就快乐了,下一步你也就优秀了。

  读了《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总感觉优秀的教师总离自己非常的远望,有时会想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高老师如一位聪明长者,慈眉善目,谆谆教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是启发我们心灵的明灯。这本书的九个部份都写得非常好,高老师从本身的实践写起,好多地方都是对老师们的成长建议,叙述的亲切感人。看完后我很自觉地让浮躁的心渐渐平静,好久没有思考的的大脑开始了新的探索。

  一、做一个读书人和反思人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一个读书人,读书,天天不中断的读书,跟书籍接下毕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实的备课。书中还提到李镇西,现在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当作者问及他怎样取得这样的成绩时,他的回答是,多是比他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我相信只要坚持读书,加上我们的不段反思和记录,我想我们已向优秀教师的门坎迈进了一步,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我们打开的。

  说到反思,我们经常谈到要及时反思的自己的工作,可经常是说说而已而懒于记录。在这方面,我深知是很欠缺的。我们经常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诚然我们平日的工作的确也很忙,特别是本学期,自己忽然感觉很忙乱,两趟头得教学弄得自己没有头绪,天天忙着,但反思起来实在不满意自己,觉得自己忙的没有条理,固然如此,自己却是觉得忙着累着充实着,但日子过的很快乐。可是我们都知道,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平时总想自己年龄不小了,精力达不到了,可也经常看看身边的老师,有的比自己年龄还大,却日日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所以我们要向这些老师学习,在工作中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知己。书中高老师给我们先容了写作的方式:1、像写情书那样真诚?日记随笔写作;2、教师应当是反思者?学生个案写作;3、诗意地生存?文学和学术写作。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是我们的大师,他几十年如一日,天天凌晨从5点到8点写教育手记,点滴积累加上长时间的坚持不懈,便有了他身边的传世著作。人称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能成绩非同一般的事业功名,也和他长时间勤奋写作教育随笔分不开。李镇西老师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所写的日记随笔是他最宝贵和最重要的成功之道。有了这么成功的经验和大师的指导,再加上我们本身的努力,相信我们也会成功的。

  二、在教育事业上学会追寻快乐

  书中高老师还告知,我们教师的工作平凡、琐碎、辛劳,只有具有热情的教师,才能享受教育工作独占的快乐。在我们的工作中,假如碰到不顺心的事情,那种烦躁、不安的心情经常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事后想想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些无所谓的事情费心费心。关键是我们自己调剂好心态,心态是你真实的主人。真正地快乐一定属于具有良好心态的人。

  走进《优秀教师的九堂必须课》一书,恍如漫步在一片聪明之林,让我从中体会到题目的解决需要教育的聪明,而教育聪明的源头,就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在不断反思和积累进程里。教育的聪明,就是教师综合应用各种教育能力到达了成熟地步的表现。

  这是一次寻觅之旅,曲径通幽处,聪明在彼岸闪现,指引着我不断向前走去。

  开学初,我研读了高万祥老师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九堂课引领专业发展,九堂课成就优秀教师。书的主要内容由《读书是教育之母》、《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教育就是爱》、《我写故我在》、《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细节就是力量》、《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九部分组成。

  掩卷沉思, 高老师如一位智慧长者,慈眉善目,谆谆教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是启迪我们心灵的明灯。他谈读书、谈反思、谈科研、谈大爱、谈写作、谈口才、谈细节、谈家庭和人生的快乐,于是,伴着他的轻风细雨,我们浮躁的心渐渐平静,灼热的目光逐渐清澈,好久没有思索的的大脑开始了新的探索。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源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源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作为教师,真的是非常不同地“人”。

  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教育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缺乏专业素养的教师或许永远只有遗憾而没有艺术。因此,教师要想减少遗憾,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就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而《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正是教师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葵花宝典”。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提醒我们的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教育,是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要通过阅读来拯救自己,提升素养;要反思教育生活,追求成功体验;要学会释放压力,从教育过程中能够寻找到快乐,从小处着手,从高处着眼,既立足现实,又站在高处。教育就是教师的专业生活,生活是一种过程,快乐是一种体验,幸福是一种感受,教师应该追求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优秀的教师不仅拥有人格魅力,而且具有专业品格。我们有太多的教师习惯于重复,重复过去的方法,重复过去的经验,重复过去的思路。于是,激情在重复中逐渐消失,理想在重复中逐渐泯灭,信念在重复中逐渐淡化。告别重复,意味着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改变自己,锤炼自己的专业品格,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然路径。

  读过《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欣然感叹: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多元的,而教师自身的努力则是一种最具活力、最持久、效果最明显的内生源泉。教师应在“修心、修情、修性、修行”中生活,锤炼教育行动,提升教育能力;精练教育生活,感悟教育人生。

12、《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1100字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怎样才能在工作中感到快乐?看过全国优秀教师高万祥所著《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让我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方向和目标。

  书中前序就说到,要真正的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就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九件事:第一件,读书修身,读书致远。第二件,仰望星空,自我反思。第三件,教育科研,拯救自己。第四件,大爱圣心,大德厚生。第五件,一流口才,莲花巧舌。第六件,我写我心,我思我在。第七件,生活教育,注重细节。第八件,学校沟通,必有我师。第九件,调整心态,享受快乐。如果做好这九件事,那么你就一定可以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

  高老师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和思考,用十七万字真诚地与我们分享,一起作最美好的教育憧憬。从字里行间让我看到了高老师毫不保留的真诚,也让我自己受到了一次次的触动,可以说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

  什么是成功?就是简单的事重复做,坚持做。那么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功又是什么呢?我想在外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在内感到快乐和无愧于心。作为教师就应该静下心来,温起情来,动起脑来,那么你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静下心来,远离喧嚣,耐得住寂寞。点一盏小灯,伴一杯清茶,翻一卷文字,在文字中丰盈自己的`内心,在书香中沉淀自己的灵魂。只有静下心,才能阅读,或者乱中求静;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深刻反思,回顾过去;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走进你喜欢的名人佳作,潜心钻研,用一份淡定从容的心态来丰富自己的底蕴。

  温起情来,收起愤怒,熄灭掉火气。嘴角上扬,用心灵去沟通去感知去抒发。作一个有爱心的教师,会让自己的内心也柔软起来,用这份敏感的心志去感知生活乃至生命中的瞬间,并抓住它,展示人生的五味杂陈;用这份细腻关爱每一个学生,串起文字的珠链,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动起脑来,凭借理性,大智更开慧。用尊严与宽容的语言润物无声,你会惊喜地看到胜利之光;在讲述与倾听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关注细节,生活中,许多感人的东西都来自细节;校园里,许多伟大的力量都来自细节。人格浓缩在细节里,大爱浓缩在细节里,人的精神和风貌也可以通过细节处透视。别忘了,与你学生的家长沟通,请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激情燃烧、乐观憧憬的人生,应该是一个能够享受教育幸福的快乐人生。

  快乐就如安宁的感觉,如果把我们放在完全隔音的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们不见的会感到宁静,甚至会因为有一种嗡嗡的声音进入体内而感到发慌。反倒是置身林野之间,鸟语虫鸣、竹韵松涛不断流入耳际,能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的快乐,正是在有忧虑有负担之间,在有压力有希望之间,所能享有获得的一种欣喜。尽情地投入,用欣赏的慧眼去观察,你会发现,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地方,就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就在孩子的心田里。

  超越自己,你就可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就可以欣赏一切你能到达的风景。你可以一切环境中得到能量,使你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永开不败的鲜花。

  珍藏美好是寻找和制造快乐心态的良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学校和学生中美好的故事,善于珍藏和学生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点点滴滴,从而使自己永远快乐幸福。

  用一份认真去对待工作,用一份恬淡去面对生活,张弛有度,我们会拥有一个丰富多彩充实快乐的人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