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的优秀读后感

2023-09-06 19:41:25

  致加西亚的信的优秀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的优秀读后感

1、致加西亚的信的优秀读后感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

  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

  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

2、九年级暑假读后感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暑假读后感: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

  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书中还提到了一种观点:“每天多做一点”。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艾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点事情,结果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了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艾伦并不是速记员,他也没有义务留下来帮那个律师做速记,可他还是留下来帮了律师的忙。他能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内在品质,正是这种良好的品质,使他获得了现金收入和更好的职务。每天多做一点,并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当然罗文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麦金莱的举重若轻,瓦格纳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奥,里奥等人的团结协作以及双方的共同价值目标,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都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员工必不可少的。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将《把信送给加西亚》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原则做事,本色做人。

3、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这是一本短小精悍,却带给人深深思索的书籍,请允许我首先来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急需求得在古巴丛林中反抗西班牙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的合作。然而,没有人确切地明白加西亚到底在哪里。有人对总统说:"或许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于是,总统把罗文中尉找来,果断决定让罗文去送信。罗文面对一无所知的境况,什么也没有说就出发了。而后,他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走过了一段充满艰难险阻、失败与死亡气息的艰苦历程,终于,成功将信件送到了加西亚的手中。

  局面艰难,罗文为什么会送信成功呢?那么我们一起来从这个真实故事中来找一下,罗文身上的“特别”之处,看看是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执行力——不推脱、有担当、反应迅速。这是我对罗文的第一印象。一个命令、一封信,听在耳中、执于掌内。这一刻,便已是罗文执行任务的开端。面对没有任何提示与帮助的命令,他没有提出疑问、接受时更没有丝毫的迟缓。而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征程。我相信他的心中是有信念的:不问前路,答案自在路上。

  忠诚——凡是读过这个故事的人,肯定会与我有同样的感觉。罗文无疑是忠诚的,从他不质疑开始,到他命悬一线之时也未曾放弃,都在诉说着他的忠诚。

  执着——他的执着精神,是令我最感动的。因为在当代社会,这真是太难找到的品质了。“坚贞不屈的执着,这一点使得他忠于信仰,敏于行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他执着于自己的使命,不会考虑其他无用的东西。

  踏实勤奋——这个品质使他总是能在不知前路之时、危机四伏之时、遭遇误解之时,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不浮躁、不退缩、不畏惧。踏实勤劳已烙印在他的灵魂,罗文处处都透露出了这迷人的品格。

  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执行力、忠诚、执着、踏实勤奋,这就是罗文身上的特别之处。没有执行力,罗文根本无法踏上征途;没有绝对的忠诚,遇到险阻时的罗文无法跨越障碍;没有执着的精神,罗文不会坚持到最后;若不是踏实勤奋,罗文又怎么能身体力行的支撑起他的种种优良品质?是的,就是这些品质搭建的桥梁,令罗文完成了如此艰巨的任务。

  反观我们自己,我们身在职场上,分配的工作我们能第一时间坚决开展吗?我们面对单位给我们的工作机会,内心是否是感恩的?我们对一电成不变的工作能坚持品质吗?我们对本质的工作能踏实完成吗?我们对分配的自认为无关的工作能无怨言的完美执行吗?

  感谢罗文给了我们启示,感谢这本畅销了一百多年经久不衰的人生导读一样的书籍,感谢能在愿意努力、愿意改变的岁月里遇到了这个故事。

4、致加西亚的信优秀读后感

  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句简单的承诺,罗文中尉毫不犹豫地接受使命,冒着生命危险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读罢《致加西亚的信》我不禁掩卷沉思,我深深的被主人翁那颗坚毅而勇敢的心所折服。

  成功总是眷恋那些有着坚定信念的人,那些忠于使命的人,罗文中尉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行动证明即使过去100年后,成功仍然离不开“坚毅的人格品质”。坚毅源于忠诚,忠诚源于信念,如果不是对美国总统所赋予的使命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罗文中尉又怎能无所畏惧,始终忠于职守。“如果一个人能将公司的利益放在心中,他就是公司的总经理,如果能将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中,就是国家总统,如果能将世界的利益放在心中,就是上帝。”不同的时代,共同的音符,在“格林豪泰”的日子里我更是加深了对公司组织目标、愿景的认同和理解。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何尝不是会有不可完成的任务呢?然而,又有多少任务是因为我们没有坚定的使命感而失败的呢?答案不言而喻,工作没有贵贱,岗位不分高低,一切服从安排、一切忠于使命,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自我价值,进而为公司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成功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罗文中尉从一开始不知道任务的内容到毫不犹豫的接受和圆满完成任务,他表现得既机智勇敢又沉着冷静。试问,在面对一项等同于生死抉择的任务时有多少人能做到迎难而上呢?当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就直接接受任务时,我相信他早已把个人生死放在一边,做好准备面对最严峻的生死挑战,不难想象如果罗文中尉要想推脱送信那会有很多个理由可以说出口,但是他一句都没说。心底无私者天地宽,只有在任务面前放弃个人的私心杂念考虑,专注于任务的解决方案本身,才可以获得积极乐观的工作激情。在格林豪泰有这样一句格言“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白干的活”,正是罗文中尉平日里看不起眼的磨练成就了他送信行动的成功。

  没有一颗“勇敢的心”你将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他们随时都可能把我当作一个间谍长,一旦被发现就意味着死亡。面对咆哮的大海,我在想,成功永远不是一次航行”在罗文中尉经历的长达20天的长途跋涉,敌人的威胁、大自然的折难一个接着一个,是退缩还是前进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罗文的勇气,这时候想是没有用的,要想成功就必须勇敢的行动,罗文中尉正是这样做的。如果在工作中怀着“勇敢的心”,我们就能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当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能与“勇敢的心”为伴,那我们的团队就会是如同橡树一样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了。

  “勇敢的心”也是睿智的心,勇敢的行为不退缩更不冒进。“加西亚将军就在巴亚莫,我急于与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于是建议夜行,但是我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罗文中尉在即将见到加西亚将军的关键时刻也没有让冒进取代睿智,他知道送信行动需要团队的统一协调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认识了这时的罗文,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失败者倒在了曾经触手可及的成功面前。勇敢的心不乏睿智,睿智源于内心的自省,或许勇敢的面对自己才是“勇敢的心”的起点。

  100年来,《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书中的敬业、忠诚、勤奋的理念激励着众多读者。我们在探索成功的路上可能会遇上太多不可预见的磨难,而我能给你的除了祝福还有一颗“勇敢的心”,朋友。

5、致加西亚的信优秀读后感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

  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

  (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

  (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

  (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

  (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

  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

6、《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是由几篇内容相关的文章合编而成的,它故事简单,但道理深刻。它反映的虽然是1899年的事,但它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每个员工,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安德鲁—罗文中尉服从总统麦金莱送信给加西亚的指示,不计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历尽艰险,把信安全送到了加西亚的手中。他的送信精神,已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象征。从他送信的行为,我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推动文明进步的价值观。通过《致加西亚的信》,我不仅看到了一个描写的罗文中尉,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还得到了一面时刻检讨观照自己和他人的镜子。用着面镜子,我们会看到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些公司的`员工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工作,总是频繁跳槽,他们总是觉得公司太委屈,太亏待自己,千方百计要寻找一份自己心目中的好工作。这样的人,他们是找不到好工作的。为什么?因为好工作不是找来的,而是自己干出来的。一旦他们心目中的好工作找不到,就只好频繁跳槽。爱跳糟的人,他们的理由一般都很消极,而且怨天尤人,总认为自己是在出卖劳动力,习惯性地把忠诚敬业视为老板们愚弄自己和剥削下属的手段。他们总是把自己想得高高的,埋怨老板们对自己不公。

  然而,他们很少想到的是,老板们要操心一个公司或企业的运作、生存和发展。老板作为一个公司的法人,要负责上缴各种税收和租金等费用,要为公司或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而积累所需资金,要筹划公司或企业各种业务拓展,还要付给员工的工资和奖金,等等。操心是很辛苦的,它会使人废寝忘食,使人身心疲惫不堪。忽视了这些因素,只想到个人的利益,必然会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眼高手低,频繁跳槽。这样的结局,只能是把自己发展空间和生存空间压缩得越来越小,最终成为一个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缺乏的不仅是忠诚和敬业,还有个人的生活自信心。相反,忠诚敬业的员工,他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一般都是很强的,并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他们会把压力变成动力,总是想方设法把工作干好,而且是越干越顺手,越干越有自信心,当然,他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空间也会随之越来越广阔。

  忠诚敬业属于道德范畴。我们讲员工的忠诚敬业,其思想基础必须是员工要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这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他对工作的忠诚敬业体现出的是一种必然性。缺乏了职业道德这个基础,其表现出来的忠诚敬业,只能是一种偶然性,而且,还具有伪装性和欺骗性,这是一种颇具危险性的表现,我们每一个公司或企业团队的每一个员工,必须加以警惕和制约。我们倡导“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忠诚敬业精神,最关键的是公司或企业的经理或老板,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和教育自己的员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手段可以是多方面的,方法可以是灵活的,奖罚必须是分明的,做到精神与物质双管齐下。建立职业道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也拖不得。关键在于教育方法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一旦员工具备了良好职业道德观,既使他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也能做到坚守职业道德的底线,不偏离职业道德的轨道,不在思想上走向错误的极端,从而自我约束地把忠诚敬业落实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

  我认为,忠诚是一个员工对自己的所在的公司和团队成员的负责。敬业则是一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怀有一棵责任心,对任务抱有一种焦急感,并由此而尽职尽责。这样的员工,对工作一般不会得过且过,而是会经常反省和检讨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得好不好?还有什么不足,那些方面还要再接再厉,等等。

  用这面镜子观照我自己,使我深刻认识到,在接受工作任务时,应该要举轻若重,因为这表现的是一个员工忠诚敬业的问题。在遇到困难时,应该要举重若轻,这表现的是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问题。一个忠诚敬业的优秀员工,必须要具有这种特质。否则,忠诚敬业就会成为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表达。对此,我就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要在工作中磨练出这样的特质,做一个忠诚敬业的员工。

  用这面镜子观察事物,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此,无原则的,绝对的忠诚敬业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相对的忠诚敬业。罗文中尉把信送给加西亚,其前提是对自己的国家和总统忠诚负责。同样,员工“把信送给加西亚”,其前提是对自己所在的公司忠诚负责。忠诚敬业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呼应的,是需要鼓励的。为此,我们有必要谈一下与员工忠诚敬业相关的话题,这就是每一个公司或企业的经理们,一定要用智慧去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忠诚敬业的精神;要用制度去规范员工的忠诚敬业的行为;要用宽广的心胸去包容每一个员工的缺点和不足;要用从容和挥洒自如气质和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员工;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让员工努力“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些做法,既是一种关心,也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鼓励!你需要员工的忠诚敬业,你就得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培育和回应每一个员工忠诚敬业的思想行为。

  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个忠诚敬业的员工,多开动自己的脑筋主动地想方设法“把信送给加西亚”,这就是我阅读《致加西亚的信》最大的心得体会!

7、有关《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

  如果你读过《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相信你会和我有同感:故事情节太简单了,没什么看头。书中无非就是说一个叫做罗文的人去给一个叫做加西亚的将军送信。如果一定要详细点,那就是: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国总统麦金莱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正在古巴作战的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但是没人知道他具体在什么地方。这个重要的艰巨任务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去完成。罗文,不讲究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成功把信交给加西亚。

  可是读完之后仔细想了想,我不禁为罗文的敬业精神和优良道德品质所感动了。

  罗文是一个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家和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罗文彻底的维护了一个军人的形象,当美国总统将信交给罗文时,罗文并没有问:“他在哪里?”“我有什么支持/危险?”“我完成任务了有什么奖励回报?”……之类的问题,而是本着一种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在我们的工作中,正是需要这样的一种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能推动工作的发展。试想,如果我们没有了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比如教师,他的学生学完一个学期之后回到家,名字不会写;1,2,3,……不会算;A,B,C……不会读;one,two,three…不会说;作为老师,今天想上课就上课,不想上课我就睡懒觉,要不我去逛街、玩电脑……学生们你们就在教室里自习吧!我们学校还能坚持办下去吗?我们的孩子还有明天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罗文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毫无疑问,是必须的;但是我们更要意识到,他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为他的杰出的军事才能,为是在于它优良的道德品质。一个有着优良品质的人,他将是高尚的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罗文的道德情操可谓高啊,在送信的过程中,他孤身一人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一直到他秘密登陆古巴岛,古巴的爱国者们才给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可他没有临阵逃脱,最终完成了任务。但是这样的艰险的经历,他却谦虚的说,仅仅受到了几名敌人的包围,然后设法从中逃出来并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

  我们作为各个行业的工作者,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是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我们除了要尽心尽责的做好日常本职工作之外,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积极主动及时解决并向领导汇报;如果无法解决,则要第一时间向上反映情况以寻求解决方法。切不可随意将问题丢一边,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或蓄意破坏。

  最后要提一下,派罗文去送信的美国总统和军事情报局,在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他们的伯乐精神。正是他们的慧眼识才和绝对的信任,给罗文的成功送信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精神动力。诚然,社会是现实的,人类也不是只求付出不要回报就可以活在世上。在完成任务之后,为了表彰他所做的贡献,美国陆军司令为她颁发了奖章,并且高度称赞他。

  总之,读完《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将会时时鼓励我尽心尽责,努力向上。

8、《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赏析

  接触到《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是因为一位朋友的推荐,他说是一位资深教授介绍给他的读物。而在此之前我没有听说过关于这本书的任何消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翻开了这本对我产生深远持久影响的巨作,才发现原来自己那么的孤陋寡闻。

  据了解《致加西亚的信》这本小册子是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一天晚饭后写成的,仅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读完这本书并没有花费我很长时间,然而它却引起了我的无限深思,让我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首先,我想介绍这本书的概况。

  到目前为止,这本书在全球各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被再版重印了多少次已无法统计,在中国,更是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热潮,直到现今仍然方兴未艾。这本历经百年畅销不衰的小册子,是一部讲述自立和主动性的经典教材,它成为了政府部门、企业、军队和学校的永久通用培训用书。《致加西亚的信》一书,长期以来备受瞩目,在全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致全世界无数的企业、老板、员工以及管理者都对它情有独钟,津津乐道,赞不绝口。为什么这本书会受到如此广泛的'青睐和关注?必定是因为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启迪。

  其次,我要描述这本书的内容。

  《致加西亚的信》正如美国总统布什所说:“这本书太震撼了,它简直把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致加西亚的信》通过生动曲折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个英雄的形象。故事中的英雄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马上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而加西亚正处在古巴丛林的深处,也就是说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位置,所以无法把信带给他,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一个叫罗文的的人被受重托,他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掉在胸口,三个星期后,徒步走过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割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世人想所关注的重点的。一直以来被强调的是:美国总统吧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罗文接到任务时,并没有作出丝毫的推诿和犹豫,而是毅然地接受下来,然后义无反顾地去执行去完成他的任务,尽管路途险阻、困难重重,但最终,他还是找到了加西亚将军,并把信交给了他。

  最后,我想着重说明它带给我的影响。

  《致加西亚的信》是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来的,它证明了一个通往成功的真谛。通过这个颇具象征性的事件,给我们的企业、个人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敬业、热忱、忠诚、等职业信念。它为那些渴望事业成功的人提供了一个成就卓越行动方式:主动、积极、自信,坚韧。

  《致加西亚的信》让我感慨万分,受益匪浅。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投机取巧为荣耀。有些人认为,《致加西亚的信》是一本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写出来的书,有失偏颇,甚至对员工是不公正的。但其实,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整个社会。一个值得信赖,值得委以重任的人永远都会被老板看中,永远都不会失业。因为全世界都需要像罗文那样的“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相反,那些慵懒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谤的人,几时独自创业,为自己做事,也无法摆脱自身品质的影响而取其成功。

  有些人成天都在忙忙碌碌,仔细一看却毫无热情,完全是被迫地在工作,更有甚者,他们从不认真工作,因为他们害怕挑战和竞争,害怕吃苦和逃避工作压力。这些人在学生时代就非常散漫,一旦侥幸通过了考试就把书本远远地抛在一边,幻想着以后可以一帆风顺,高枕无忧。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让工作变成一种乐趣。不管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处境怎样的不如人意,我们都不应该去抱怨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厌倦我们所身处的岗位。

  尤其是在当前金融风暴尚未远去,全球经济持续萧条的局面下,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铺天盖地。如何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更需要具备“送信人”的优秀品德。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难免会不满自己的专业,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一专业本身就很枯燥乏味。然而,事实上,所以的抱怨和不满往往都不过是逃避责任的借口和托辞。

  我曾经很被动,也很懒散,因为我觉得前途一片渺茫,全是未知之数。但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选择是自己的选择,为什么不乐观一点,积极一点,自信一点,努力一点,主动一点。说不定就是这些一点一点的量变就可以让我达到质变,能够使结果截然不同。

  一个企业或是个人的成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我们做到敬业,忠诚,自立,主动和坚韧,一心一意地完成任务,成功就不再遥远。这样,我们都可以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致加西亚的信》是世界公认的一部励志经典,我很幸运地目睹了它的风采,让我产生了新的启发,新的想法。《致加西亚的信》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因为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深远持久的。

9、致加西亚的信的读后感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

  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主观上讲,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其二,客观原因上讲:历史已走过百年,当时的罗文在当今社会恐怕要四处碰壁。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完善,包括人性的完善。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罗文他如同个傻子。既然临危受命,保证要完成任务,那么生存就直接关系到任务的成败,为何还要铤而走险?甚至我可以说他不负责,当然不为生死的精神也是他能够完成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缺乏科技的那个时候谁又会想到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统观全局高效完成呢?

  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我安排其今天的会议,而我不知道具体情况,顺便问一下主管会议内容,参会人员,布置要求,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

10、《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优秀

  单位领导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去读一本书,给出的书名是《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于是想起来之前朋友送给我过一本,但是因为向来对这类励志书缺乏兴趣的缘故一直丢在书架上落灰,正好这次借这个机会翻出来温习一下。首先,我挺喜欢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的这个精装版本。个人感觉,从中文的语境来考量,A MESSAGE TOGARCIA译作“把信送给加西亚”比“致加西亚的信”更能强调出事件过程的波折辛苦。去掉罗列着广告词的腰封,翻开标有黄金版徽章的绿色封套,是大红的、烫金中英文书名的硬质封面,非常励志的设计,像红宝书。

  很多人说这是一本“洗脑书”——精神xx、自欺欺人、精神奴役……等等。自然,当下是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但就像这本书的中文版序中所言:“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主动性、敬业、忠诚决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他们最大的愚蠢就是不懂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互惠的交换:投入才有回报;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当你人云亦云附和说“洗脑”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被洗脑”,如果时光倒流,在十几二十几岁的年纪读这本书,我想我说不定也会拿无知当个性,如今心态不同,会更多地理解到书中所表述、所赞扬的——踏实、信仰、行动。

  我觉得阅读本书应当从第六十五页开始,这篇是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执行人安德鲁·罗文讲述的送信经历——前言那些“日俄战争期间前线上的俄罗斯士兵每人一册”、“日本皇下令所有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均须人手一册”之类的噱头就不必花费心神去研究信息来源真伪了——让我们来关注事件和人物的本身。

  麦金莱总统需要一个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瓦格纳上校推荐的人选是罗文,总统立刻决定就派他去。罗文在接到命令后坐船从纽约去往牙买加,古巴联络处的人在牙买加安排罗文继续出发,在途中某一站罗文遇到了被指派来做他向导的格瓦西奥,随后他们乘一艘小船前往古巴,然后穿越丛林,攀登峭壁,里奥将军带了二百人骑兵前来接应,终于到达加西亚将军所在的驻地。返程同样艰难,罗文在3名军官的陪同下,再次穿越古巴,乘船返回目的地,向上级迅速作出汇报。

  然后来看第三页阿尔伯特·哈伯德关于这个事件的解读,他的重点在于赞扬罗文的主动性和执行力。文中哈伯德先生有一处强调这样写到: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事实上,从当事人罗文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的是,总统只是通过瓦格纳上校对罗文口头传达了他的命令,而罗文之所以没有问加西亚在什么地方,是因为瓦格纳上校已经告诉了他前行的大致路线,也就是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哈伯德先生先生的角度明显是俯视的,即基于雇主对雇员“无条件执行”的要求,他这样演绎,完全是为了引出本文的主题:“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要塑就一种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虽然对他的论据不以为然,我还是部分赞同哈伯德先生的这个论点,前提是上级的指令是靠谱的,而非无厘头。

  让我们从哈伯德先生的评论中抽离,回到“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个事件本身。没有瓦格纳上校对下属罗文素质能力的了解和信任,没有决策人总统先生的果断和明确指令,没有格瓦西奥等助手的团结协作,以罗文个体的一己之力,再怎么忠诚机智、坚韧不拔,绝对难以成就个人利益、团队利益和国家利益共赢的圆满结局。一部机器的有效运转的前提是每个零部件都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罗文,需要瓦格纳、需要麦金莱,也需要格瓦西奥。

  不管你处于机器的哪个部位,我们都应当从罗文精神出发来审视自己,尝试思考和沉淀:

  ——你愿意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不可复制的每一天?

11、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一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

  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书中还提到了一种观点:“每天多做一点”。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艾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点事情,结果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了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艾伦并不是速记员,他也没有义务留下来帮那个律师做速记,可他还是留下来帮了律师的忙。他能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内在品质,正是这种良好的品质,使他获得了现金收入和更好的职务。每天多做一点,并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当然罗文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麦金莱的举重若轻,瓦格纳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奥,里奥等人的团结协作以及双方的共同价值目标,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都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员工必不可少的。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将《把信送给加西亚》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原则做事,本色做人。

12、致加西亚的信的优秀读后感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

  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

  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