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岁月留痕日记
1、但愿岁月留痕日记
乘坐从大庸到长沙的火车,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猛洞河站,出了车站,天已经很黑了,带着旅途的疲劳,糊里糊涂被带上了一艘可以坐十多个人的机船,借助微弱的灯光,知道船是从罗依溪开往王村的。在十分吵人的马达声中,远远地,看到岸边的灯火,船家说,芙蓉镇到了。
在中国的地图上,哪怕是在湖南省的地图上,要找芙蓉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地方,芙蓉镇就是眼前这个交通不便的王村。
王村不是一个村,它是湖南永顺县下辖的一个小镇。1986年,谢晋执导的电影《芙蓉镇》结束了王村沉寂的历史,传媒的力量一下子将文化气息赋予了这个拥有土家吊脚楼,拥有正宗桐油以及小背篓的小镇——于是,王村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并不存在又被人们所向往的芙蓉镇。
夜晚的芙蓉镇睡得很早,8点多钟街上已经漆黑一片了。这里是旅游点,但和一般的旅游点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少了人群的走动,少了外乡人的口音,少了旅游商品交易的热闹,有的只是一个西南小镇该有的一切:寂寥、本分和安逸。
好吧,让我们冒着湘西山区的密密细雨,走进王村的小巷深处吧。
电影中刘晓庆扮演的苦命女人胡玉音当年卖的米豆腐,现在仍然是王村的`当家小吃,来到这里的人都要去尝一尝。米豆腐是一种混合着油盐酱醋辣的家常小吃,可惜吃起来感觉并不出色,往往是到了王村没有吃米豆腐觉得遗憾,吃了之后同样遗憾。每条街上都有打着正宗刘晓庆米豆腐的店铺,游客不多,生意不太好。倒是小镇上的房屋建筑极有特色,或新或旧、或临水或临街的吊脚楼为小镇平添了几许风韵。
然而,愿意住吊脚楼的王村人是越来越少了,真正住在老旧的吊脚楼里的人大多是没有办法的老人,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便会把吊脚楼用桐油认认真真地刷一遍,泛出很漂亮的老黄色,而外墙则用牢固的混凝土做好,然后用白线勾成青砖的样子,本来想修旧如旧却最终弄得个刺眼的新。剩下的吊脚楼要么被废弃,成了画者写生的最佳素材,要么被毁于不久前的一场大火,已经成为灰烬或者是残垣断壁,房屋的拥有者看来并不想去修复它们,大家希望能住进坚固明亮而且有卫生设施的新式楼房,在王村,我们能不时地看到当地人高兴地在自己的新楼房前忙碌着。
密织如针的雨悄然地落在古镇的水面上,水塘边是洗衣服的女人。镇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女人和老人们维持着家里家外的一切,顽强地继承着王村的历史,这样的努力从他们的婚丧嫁娶习俗中能清晰地感受得到。这户人家刚刚有老人去世,上联“严父永别千载去”,下联“子孙泪洒何时干”,横批是“噙泪切思”,多么悲伤的文字,好像每个字都饱含着伤心的眼泪和对亡父的追忆。而新婚更是不能马虎,虽然小辈们早早地围坐在一起打扑克等待喜宴的开始,但老辈们在程序上是一个都不能少的,谁是礼官、执事,谁又负责接新人、打喜把、放鞭炮、洗菜切菜,酒席上哪些菜,需要些什么原料等等都要用红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巧借三秋吉日良辰迎淑女,善将九月芙蓉吐艳贺新郎”——够喜庆,用最时髦的话形容可以这样说:很中国!可是,老人们这样做能给年轻人起到示范作用么?恐怕不会,小孩子留下的印象可能只有痛快地吃肉,新人们更顾不到复杂的礼节了,他们需要赶到州府所在地吉首,拍一组婚纱摄影照挂在墙上,那才叫流行。于是,渐渐地,王村只剩下了一个躯壳,在吊脚楼和小背篓的里面,装着的是大同的经济和文化。
哦!王村,开满木芙蓉的王村,充满欲望的王村,是芙蓉镇帮助你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你醒来了,还是这扇窗户让你再次迷失了自己,我们应该送给你怎样的祝福呢?但愿岁月留痕,把王村还给芙蓉镇。
2、尘封的岁月抒情日记
当某天,生命因空虚而飘渺,我的心早已布满蛛丝,如同多年未开启的小屋。
夜深沉,风卷帘拢,独坐在绿苔滋长的木窗下。不去管,那南飞的燕子,何日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扁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
无声的夜悄然蔓延,不知不觉,那尘世的风,带着宁静的倦容,撩动了尘封的心弦,吹疼了我记忆深处的落红,轻易的俘获了我荒芜的流年,抖落了一地的记忆尘烟。我伫立窗前,却无心欣赏窗外的万家灯火,静静的品味老时光里,凝然静止的`碎片。
只是偶尔翻一翻那些书。
对着一本粉色的笔记本发呆了很久。
一动不动,仿佛感觉到了什么。
来不及叹息,已纷纷散落在旧苑荒台上,斑驳了久藏的梦,在春暖花开时,惊扰那隔世的孤影。
又一次进入那华丽的曾经,此刻,忧伤如同风般一场一场的刮过,风干了所有潮湿的心结。曾经的我们,欢乐过,伤心过,愤怒过,那一切,如今只刻在这张泛黄的纸上,或如暗香般悄然逝去,乍然间觉醒,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我细数着每分每秒,落寞如荒草般疯长,我用尽了力气,然而终究飞不到你的天空,太远,不是吗?但我知道,那只是一场朦胧而美丽的梦,这一切美妙得如此不真实。
明知它是一场不值得的梦的我,仍傻傻的痴迷之中,看着它,和那尘封的岁月,等着,这则童话最完美的结局。
而今,我将心事搁在秋水之岚,默默体会那细纹间弥留下的温柔。
游荡,空空落落,繁华街景,唯落寞驻满心头,不敢抬头仰望这太过璀璨的夜空,因为每每对峙我总是输,还得吞回眼泪藏起脆弱。
这本笔记虽全是空白页,但在我眼里,上面记满了关于你的尘封的岁月。青色的第一页上没有署名,因为我还不知道,它最终属于谁。
3、岁月有声心情日记
就要走了,离别在即。
很早的,四十好几的母亲,就用她走来走去、穿进穿出的脚步声敲破黎明的寂静,熟练而轻巧地为我奏响了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作为女儿,我只能静静地躺着,尽管我真的很想为母亲分担一下家务事,但我每次都会给母亲赶回来,只好作罢。
“啪——啪”,一声,两声,是母亲把灯开了,又关掉了。我赶的是早车,她怕弄醒父亲,也想让我多睡一会儿。可这个时候的我,哪里还会睡得着呢?就这样醒着。清清楚楚地聆听着一种来自天地间的声音。窗外,寒风“呼呼”掠过,打得窗玻璃“啪啪”直响。狭小的空间,好象有一些什么,在缓缓地流动着。
“虹,起床洗脸,可以吃饭了。热水在锅里。”母亲细声细气地在我耳边叫着。我装着刚醒来的样子,在母亲跟前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偷眼望去,我看见母亲笑了。
来到桌前,香喷喷的菜摆了很多碟。母亲一再地叫我吃多点,我不断地应着,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连同母亲心满意足的笑容,一起放进嘴里,细细地咀嚼着——很多时候,我都不自禁地想过,倘若能够把这所有的情景都描绘下来,该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吧。终于,离别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母亲用肩托着我沉沉的一袋书送我到车站。一路上,她总是以她作为女人特有的温柔叮嘱我要注意生活上的'一些琐节,好象她这个女儿,都已二十岁了,还是个三岁的孩子,才是第一次出远门。其实也不远,一百多公里,她就是放心不下。
“虹,太夜了,就不要洗头冲凉啊。”听着这句话,我的鼻子一酸,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呵,母亲,就只因为我在一次闲谈中,和您说过我经常是上完自修才洗头的,您知道女儿体质不好,竟一直记挂在心!可对于您自己,您总是不在乎。您看,您的皱纹,您的白发,您的苍老,是这样地明显呵!
忘记是谁说过的,母亲的爱无以回报。求学路上,我做好我能够做的一切,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该是我这个做女儿的唯一能做的事情,也是告慰母亲的最好方式吧。
谁说岁月无痕?在我的一生中,母亲用她特有的挚爱,为我弹奏了一曲世间最真最纯最美最动听的乐曲。这是一种岁月划过生命的声音,我可以每天聆听,并且永远铭记在心中——还会有什么比它更加美妙呢?
4、大学岁月心情日记
时间过得是如此之快,当还清晰得记得高中生活时点滴,现在又要面临大学毕业!如此这般的匆匆的岁月,真的在一挥间消逝!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禁要问一下自己是一个合格的读书人吗?这似乎问得有点荒唐。如果按照易中天先生的标准来看,显然不是。古代读书人必备的书籍包括:经、史、子、集。其他的都视为闲书。当然不同的时代它的定义就有所不同。用现代的概念来概括我们,算半个知识分子。现在读书尤其是大学期间的读书生活最难能可贵。读书有读书的道理。
读书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良好的途径,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取得上百甚至上千年的先人的文化成果。不用交辅导费,我们就可以站在他们的终点,展望我们的前程。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史记》、《孙子兵法》。“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啊!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其具有可悲的一幕;但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则结果不尽相同。历史会告诉我们的人生定位。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虽然吃得不是自己的亏,但也足够我们受了!由此引发的历史沧桑感更是无尽,结果会让人无限欣慰!
读书可以算得上是一件美差。第一、不用为自己的生计担忧;第二不用处于龙蛇混杂的交际场;第三不用看上司的脸色行事;第四不用担心无缘无故地被炒鱿鱼。
我的读书生活算得上的是无忧无虑。除了几次的升学考试弄得我手足无措之外。其他的不愉快一概可以忽略。与其说读书好,还不如说读书的生活好。在大学尽可以享尽以前读书生活中所没有享受过的待遇。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遇到书中佳处可提笔稍稍摘录,读到慷慨激昂处尽可拍案叫绝。在路上可以回想今天的收获,今天的感悟,今天的满足。偶尔邀几个要好的去小酌一番。亦可聊以情怀。意到兴发时,也可提笔抒怀
当东方泛白时,尽可驻足观望;看朝阳冉冉升起,微风拂面;当落日镕金,残阳当照时,停下脚步注视西方,目送夕阳,告别一天的匆忙;当星辉交映,仰倒在青青草地上,听听夜的寂静。安放烦躁心灵,思绪飞扬——“恰同学少年”,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之时,策马前程期盼成功指日可待!
回想高中的话题涉及的往往会有关人生的。现在回想起来不觉的有点幼稚,上次看到金庸先生说他的每部作品中都包含的他众多的情感,没有丰富的情感是写不出来这些!而这些来自于个人的.人生阅历。所以那时的我们真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我们众多的人生感叹还是缘自前人的感叹!也包括现在的我!不食人间烟火,不知柴米油盐的为何物!更不知白驹过隙!正如蒋捷所描绘得那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际遇到自己真的有所感触时,早已鬓发斑白。从而引发人生众多的悲哀!王昭君虽是“入眼平生几曾有”但还是出了汉宫的门,心理明白“一去心知更不归”。最后客死他乡,魂归不得;东坡先生“何时忘却营营”的无奈,辛稼轩料拍遍栏杆,了却君王的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却叹出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问君能有几多愁","对景难排",终究还是"一晌贪欢"之后匆匆告别尘世的苍凉。还好陶潜以悠然见南山扫区,“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苍凉。当然也有豪迈洒脱的手笔的,明知此路已是绝径,何必再行到底!人在世本来就不是那么的顺心,“归去来”也罢,吟啸徐行也罢,这都是他们的人生态度。而大学的人生态度又是怎样的?
每当听到《当》时,仍然给我当初的感动。回想当初的迷恋与痴狂。一眨眼已过了十个年头了。当初初中生的我现已经面临大学毕业,即将告别学堂时代,迎来自力更生的岁月。这是当年的我不敢想象的事情,也包括现在。大学时代的结束真的是让人从梦中惊醒的感觉。浪漫的学生时代就这样的将与我告别。我依依不舍得将这身的行囊收拾起来,将它束之高阁。没有人理解这时的心情。就像当初盼望早点长大一样,成长的过程在进行当中。当初的愿望是模糊的可以当作儿戏,而现在的长大是现实的,不可回避的。不得不考虑自己的人生定位是什么了。在初长成的年代里,一切都是让人憧憬着。
5、寄情留痕明信片心情日记
岁末寒冬,走在大街上,商店卖场里火热的“贺元旦”、“迎新春”等促销场景,很有节日氛围、很温暖,面对这些熟悉的画面,我裹紧衣服,匆匆而过。拐到一条小街,在邮局门前,我的脚步停了下来,一张关于“邮政明信片”的广告招贴画让我瞬间感动,不为别的,就为画上“寄情留痕”那四个字。
如今,对于节日、新年的问候,人们往往是“拇指”一按电话问情,或“鼠标”一点网络传情,而把手还可以用来写字的功能忘记了,不肯静下心来,用一段深思熟虑的文字在明信片上寄情。其实,小小明信片,妙笔书心声,文字不老,真情永留!
纯真的少年时代,每到圣诞、新年,我都要精心挑选一些五彩缤纷并带着香味的明信片,附上名言名句或质朴的心声,端端正正地贴上邮票,寄给亲人、老师、同学。而这几乎是我们那个年代学生祝福新年时必须做的一门“功课”。课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收到的明信片,比张数,看谁收到的贺卡最多;查邮戳上的地址,看谁收到了来自最远的问候;读寄语,评谁的最温馨。一张张明信片就这样被同学们轮流品评,没有隐私,只有真挚无瑕的情感,简约而又美丽。
考上大学,到了一个新环境,身处异乡的我兴奋中也少不了有点孤独,便常常给父亲写信,分享我的所见所闻和寂寞心情。同学间渐渐熟悉之后,笔我就有些懒得动了,可父亲的信依旧按时地寄来。那年冬天,我告诉父亲,元旦节后不久将放寒假,我打算和同学结伴回家,请勿牵挂。可是,新年前夕,班长嬉笑着递给我一张明信片。我一看,是父亲的字迹,除了“新年快乐”的祝福之外,还有详尽细微的十几条回家注意事项,什么“注意保管好随身物品”,什么“留心可疑人员,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等内容,落款是“父亲的唠叨”。顿时,我的'眼眶有点湿润,都说父母的爱是默默的、无声的,可他们的情却是有痕的,就在明信片的字里行间积沉着……
工作后,虽然手中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但我很传统,问候新年,明信片是首选。寄出祝福,收获幸福,对于收到的每一张明信片,我都很珍视,无论它来自何方,来自何人。“笔下留香,美文寄情”,这是文友的明信片;“语文:九十九;数学:一百”,这是偏远山区希望小学的一名学生向捐助人祝贺新年并汇报成绩的明信片;“感恩常在,情谊永记”,这是汶川地震灾区一个乡镇政府寄送的新年明信片……一段段美好的情感,它不会随着时间而流逝,它永远定格在明信片的方寸之间。
明信片,寄情留痕,不是为了怀旧,而是品味人间的真情。
6、无情岁月带来的忧伤日记
奶奶住院已经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当中,没有一天不挂液体。从最初的一天五六瓶,到这几天的一两瓶。两个月下来,手上的血管已经没有一处好扎。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描述此刻,坐在电脑前的心情。内心无比凌乱,且有点语无伦次。
曾经,爷爷奶奶就是我最温暖的依靠,有他们的地方,我就有一种归属感。小的时候,感觉爷爷奶奶就是我的大树,他们为我遮风挡雨,可以在任何人任何事情面前保护我,给我无限安全感。
而如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开始逐渐变的脆弱,变得需要别人寸步不离的来照顾。我不能接受,我曾经心中最坚实的依靠,会变得脆弱到今天这种地步。奶奶的生命,几乎要靠液体来维持。每天连自己起码的事情都几乎不能自理。即便是如此,心衰的出现,依旧让我们在心里无时不刻的担心着突发情况的发生。
这些日子,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显得有些沉重。繁忙的工作,只身一人且不会做饭的爷爷,和躺在医院里的奶奶,让父母姑姑和大爷他们陷入奔波与忙碌。尤其是在医院上班的姑姑,这两个月来,白天边上班边陪床,就连晚上,也住在医院里。家里和孩子,干脆无暇顾及。
每当奶奶说她感觉有所不适的时候,姑姑就会像疯子一样的推着奶奶跑遍医院的每一个科室,去做各种检查。这些日子下来,除心脏无法承受有生命危险的检查以外,奶奶全身上下所有能做的检查都做过了,甚至有些检查已经做了好几次。
可是,毕竟,姑姑不是院长。人情不是好欠的,求人多了也难免有所不便。
其实,我特别能够理解姑姑的辛苦与不易。奶奶不是姑姑一个人的妈妈。可这些年就因为姑姑在医院上班,所以每次爷爷奶奶身体不适时,都是姑姑跑在最前面。父母大爷不是不管,只是第一,他们不懂医,对细微病症不及姑姑敏感;其次,反正姑姑在医院上班,看病也好,陪床也罢,相对更比别人方便一些。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惯了,有钱一起出,有力也一起出着,但无形中,还是姑姑最辛苦。
之前的,就不说了。就这两个月,真心累坏了姑姑。加上姑姑心里最清楚奶奶目前的状况,心情也是格外忧虑。
那日,我做了点吃的,送去医院给奶奶,姑姑正因为奶奶的一句胸闷气短而跑了一上午做检查回来。感冒中的姑姑,连嘴角都起了泡。送回奶奶后,姑姑一个人站在卫生间,像个孩子般的哭了好久好久。
把奶奶扶上床以后,我拿了面巾纸,来到卫生间,站在姑姑身后,看着姑姑难过的样子,我知道,那些眼泪中,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多。两个月下来,姑姑也瘦了一圈。看着她颤抖的肩膀,我轻轻的抱住姑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人到中年,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有时候,真的是有点吃不消。我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毕竟,我只是个孙女,只是个晚辈,很多时候,不容我太多言语,也由不得我去做主。
可是,姑姑真心让我好心疼。也感谢姑父的无限宽容与理解。这些年由于奶奶身体不太好,每每不适,姑姑就刻不容缓的为奶奶的身体操劳,上小学的孩子,连同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交给同样在上班的姑父,姑父从无怨言,默默的支持与配合着。有夫如此,此生何求?
等姑姑的情绪稍微平定之后,我去给奶奶热饭。姑姑没有吃,红着眼睛出去了。饭后姑姑回来给奶奶吃药,其中两颗胶囊可能有点没有吃顺,奶奶随后就开始较为剧烈的呕吐。我是看不了别人吐的,不管是谁,别人一吐,我就吐。姑姑就忙着收拾。等我缓和了回到病房,奶奶已经不吐了,姑姑给不停的用空心掌拍打着奶奶的后背,奶奶的表情,是那么的难过,默默的.用纸巾擦去了正要流出的眼泪。我知道,她不是因为自己吐了难受,而是难过觉得自己拖累了大家。
这些日子,虽然奶奶时有糊涂和轻微健忘,但是她心里是清楚的。她知道姑姑哭了,看姑姑感冒她也心疼,她知道最近姑姑很累,大家也都为她变得有些忙碌,所以,她难过自己不够争气,觉得成为了大家的负担。
站在一边的我,真的再次不知该如何是好?虽然大家受累,不假。可是大家更希望奶奶能够尽快好起来。但是,也许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期许。纵是再好,想要回到正常的健康状态,恐怕都是渺茫。且不说其他,就奶奶这多年的心脏,加上今年多次心衰现象的出现,实在其情堪忧。
因为我也还有上幼儿园的孩子要接,所以下午妈妈去医院后,我就离开了。从医院回来的心情,一直沉重。直到今天,姑姑和奶奶那落泪与难过的一幕,都一直不停的在我的脑海浮现,让我的心被撕拧着,扯痛着,不知该如何思考?
时光如水,它不仅无言,更是无情。
7、打酒岁月心情日记
小街不长,街东头有家酿酒厂,小街空气里终年飘逸着酒香……我家距酒厂一箭之地,每每开了窗棂,便闻到随风飘逸的醇香。
那时,我正读中学,我家离城里有十多里地,授课老师中有几位好喝酒的,为图个方便,时常在星期六下午喊住我,递给我一只塑料壶,让我回家顺便替他们打酒,星期一上课带到学校。这酒,散装的,碎米、稗子、山芋片酿的,老师打的酒多半是稗子酒,6角钱一斤,隔不多久便要打上一壶。
我家时常一如打酒的小站,亲戚六眷的提来大桶小壶,噼哩叭啦摆满了堂屋,屋子里弥漫着醇香,我家二姨夫好酒,母亲常常将我家的酒票给他,二姨夫排了一天的队也不觉累,两只塑料壶灌得满满10多斤酒,脸上笑开了花。打到了酒,晚上在我家吃饭,几盅下肚,酡红着脸,极兴奋地招呼我们兄妹三个人:“来、来,讲个打仗的故事给你们,抗美援朝的,抢占203高地……”这故事,我们听得耳朵起茧了,不想听,可二姨夫每每喝了酒,就讲这故事炫耀,小伢们不听也不行。
打酒的“热潮”在过年,腊月里,酒厂门前唱大戏似的,人头攒动,打到酒的,仿佛中了状元似的乐颠颠地提着壶,没打到酒的,拼命地朝人堆里挤,将壶举过头顶。酒,仿佛饥饿时的粮食,不喝就要饿肚子,仿佛又是过年时的鞭炮、寺院拜佛香炉前的香火,没有便少却了味道与神韵。
高中毕业,我下乡了。每次回家,乘轮船走出码头,临近小街时,远远地便有一缕缕地酒香飘过来,嗅着这酒香,脚踏着酒厂晒在街面上酿过酒的稻壳,回家的感觉浓厚而亲切。我每次回家也不空手,小桶大壶好几个肩背着,都是村子里乡亲们让带打酒的。村子尽管很穷,但逢上红白喜事,酒是不可或缺的,那山芋片酿的'散装酒,虽然廉价,却在旺盛地延续着“无酒不成席”的古训。
斗转星移,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岁月嬗变间,将散装酒蜕变成风起云涌的瓶装酒。酒海泛舟,适者生存,小街酒厂渐渐地成了小城人的一段喝酒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纯正与醇香的酒……
8、吃麻辣烫的岁月心情日记
我一直记得第一次吃麻辣烫时的情形。那时候,初中毕业的我升入小城的一所高等专科学校,从偏僻的小山村走进小城,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吃的东西,我对很多小吃都是闻所未闻。
好友也一样来自农村,但比我见的世面多一些,她常常进城去亲戚家玩,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她很自信地带着我玩,带着我吃。她得到了奖学金,跟我说:“我请你吃麻辣烫吧。”我小心翼翼地问:“好吃吗?是不是很麻很辣很烫?”她乐了:“你说的倒是全都对!”
好友领我去了校园附近的一家小店,那时候还不像现在是自选,看着店家麻利地装好菜下锅煮,我满心期待,又有点担心消受不了那味道。
麻香的麻辣烫端上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一口,“烫死了!”但是真好吃,麻辣麻辣的青菜、豆腐皮和粉丝,越吃越爱吃,越吃越过瘾。好友辣得直擦鼻涕和眼泪,她说没想到我这么能吃辣。
从那以后,我常常去吃麻辣烫。开始还是和好友,后来就和男朋友一起吃了,我拥有了爱情。这时候,我已经适应了小城的校园生活,也懂得享受最初的爱情。幸运的是,男友也极其爱吃辣,我们口味相同,麻辣烫都是要最麻最辣的,吃到最后,我们再同时往麻辣烫里倒陈醋,这是我们的吃法。
年少时什么都不怕,有一次,我和男朋友吃麻辣烫,同时喝冰镇啤酒,结果我得了胃肠炎。去医务室时,年近半百的校医听说我吃了麻辣烫还喝了凉啤酒,就责怪我不知道爱惜身体。挂了两瓶点滴之后终于好了,一个同学跟我说,胃肠炎可能以后还会再犯。她这么说把我吓坏了,我就是害怕以后再也不能吃麻辣烫了。后来发现没事,心又放到了肚子里。
很幸运的是,我的男友最后成为我的老公,有一个口味相同的`爱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一起吃麻辣烫,也一起吃别的小吃,两个人一起吃总比一个人吃更有味道。
婚后我怀孕了,开始改变饮食习惯,想让自己的饮食更健康,麻辣烫也被我划入拒绝那一栏里。要到快生的时候,实在忍不住了,就拉着老公去吃麻辣烫。结果麻辣烫店的老板娘说:“你还是别吃了,这么麻辣的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我一听,很感激人家这样关心我,还怎么好意思非要吃呢。这样一忍又忍到了生孩子和哺乳期结束。
可孩子太小,我又要上班,怎么有心情坐在店里吃麻辣烫呢,于是我学会了自己做麻辣烫,这回在家也可以吃麻辣烫了,老公每次都吃个肚皮滚圆,儿子闻到味道也会忍不住尝尝,小家伙说一声:“辣!”就跑了。我和老公相视一笑,这小子将来也有吃辣的本领。
麻辣烫刺激着我们的味蕾,也是平静生活中的美味点缀。吃着麻辣烫,总想起一起吃麻辣烫的岁月,那些与年轻、友情、爱情有关的岁月。
9、轻拂岁月心情日记
夕谢的花儿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在夕阳的映照下,它更平添了一种风韵,而它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闭上眼睛,忆起那圣洁的童年生活,我仿佛又回到那溢彩流光的时光里。春天,踩着三月的柔风,迈着轻快的步子,到野外踏青去;盛夏,听着小溪流叮咚叮咚的笑声,相互追逐着泼水;金秋,光着脚丫,躺在到草垛上,数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冬天,看着蒙蒙细雨,总希望自己快些长大,为自己编织了许许多多的梦。
如今,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渐渐长大,发现生活不总是晴空万里,也有雨季,苦涩和挫折。
品尝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人就少了童年的那份天真。若无其事的挥挥手,却掩盖不住内心的痛楚,渴求的泪不知撒向何方。成绩的下降给我添加了无穷的烦恼,同学的`矛盾让我感到孤独与无助,老师失望的目光让我无地自容,父母的不懈让我伤心不已……态度的无奈
,太多的坎坷粉碎了令人心醉的梦。
我开始叹息,觉得青春无望,觉得花丛中粉嫩的牡丹不再属于我,绚丽多彩的朝阳不再属于我,蓝天中的那灿烂的梦不再属于我,只觉得烦闷、痛苦、寂寞,感到生活枯燥、单调和乏味。
那时,无助的我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放弃,在苦涩的时间里,我冲出家门,不顾一切的奔跑,感到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朦胧,他们与我之间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一切的一切似乎已进入了休眠期。
可是,我不甘心就这样沦落下去,因为我知道黑夜之后必定是黎明,积雪消融之后便是桃花绯红。只要我有勇气和信念,我心中美好的梦是永不褪色的。于是,我决定重新站起来,从蒙昧走向聪慧,从昏惑走向清明。在与父母、师长、朋友心与心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对我的爱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我终于明白,只要我正确勇敢地面对挫折,那一切苦难都会过去,那愉快的日子也即将来临。
成长中,我们都有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成长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坎坷,才有了奇趣。成长的过程也并不孤独,有清风、流水、朗月、落花相伴左右。
珍惜成长的拥有,痛苦的经历,往往会使你羽化为美丽的蝴蝶,于是天空中便有了你飞翔的印记。
10、尘封的岁月日记
夜深沉,风卷帘拢,独坐在绿苔滋长的木窗下。不去管,那南飞的燕子,何日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扁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
无声的夜悄然蔓延,不知不觉,那尘世的风,带着宁静的倦容,撩动了尘封的心弦,吹疼了我记忆深处的落红,轻易的俘获了我荒芜的流年,抖落了一地的记忆尘烟。我伫立窗前,却无心欣赏窗外的万家灯火,静静的品味老时光里,凝然静止的碎片。
只是偶尔翻一翻那些书。
对着一本粉色的笔记本发呆了很久。
一动不动,仿佛感觉到了什么。
来不及叹息,已纷纷散落在旧苑荒台上,斑驳了久藏的梦,在春暖花开时,惊扰那隔世的孤影。
又一次进入那华丽的曾经,此刻,忧伤如同风般一场一场的刮过,风干了所有潮湿的心结。曾经的我们,欢乐过,伤心过,愤怒过,那一切,如今只刻在这张泛黄的纸上,或如暗香般悄然逝去,乍然间觉醒,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我细数着每分每秒,落寞如荒草般疯长,我用尽了力气,然而终究飞不到你的天空,太远,不是吗?但我知道,那只是一场朦胧而美丽的梦,这一切美妙得如此不真实。
明知它是一场不值得的梦的我,仍傻傻的痴迷之中,看着它,和那尘封的岁月,等着,这则童话最完美的结局。
而今,我将心事搁在秋水之岚,默默体会那细纹间弥留下的温柔。
游荡,空空落落,繁华街景,唯落寞驻满心头,不敢抬头仰望这太过璀璨的夜空,因为每每对峙我总是输,还得吞回眼泪藏起脆弱。
这本笔记虽全是空白页,但在我眼里,上面记满了关于你的尘封的岁月。青色的第一页上没有署名,因为我还不知道,它最终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