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一等奖说课稿
1、游子吟的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这首诗编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诗歌开头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慈母为游子在灯下缝衣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表现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深情。最后两句运用寸草游子、阳光母亲这样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感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歌大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吟诵,想象品读,结合相关资料理解等方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从而让学生用行动感激母亲,热爱母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品读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母爱;难点为体会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二、说学情
对六年级小学生来说理解此诗并不具有特别的难度,难在学生对诗中感情的理解。学生凭借自身现有的生活体验,非常难透彻诗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的醇厚情怀。因此,学习本课,应主要把握两点:一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入情;二是要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以情促读,以读悟情,由此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操。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建议,关于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建议,对于本首古诗的教学,我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资源整合法、以读代讲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想象交流法、读写结合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课前播放歌曲《母亲》引出课题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7分钟)
1、初读全诗,做到正确、流利
2、听课文录音范读,再读,做到有节奏、有韵律
3、交流感受: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4、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补充资料)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
三)、细读品味,体会意境(12分钟)
1、诗中哪些诗句是描写儿子离家前慈母对儿子的关爱的?找出来,读一读。
2、展开想象,适时朗读
①读着诗句,看着插图,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场景呢?
②母亲心里会想什么?她还会担心什么?
③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你明天就要远行,半夜醒来,蒙胧看到鬓发斑白的老母亲在微弱的小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你密密缝制着衣服,你的心中会怎样想呢?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
4、指导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氛围,用上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展开想象,加强有感情的朗读,从中受到熏陶,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延伸意境,升华情感(8分钟)
出示孟郊另一首《游子诗》。
1、诵读交流:从这首诗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2、当我们再次吟诵同一作者写的两首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时,你的心里涌动了什么情感?并且把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出来(诵读《游子诗》和《游子吟》)
设计意图:《游子诗》适时的拓读,使《游子吟》的诗画得到了延伸,诗意得到了拓展,诗情得到了升华。让学生在感悟母爱的同时,增加对其他作品的了解。
五)、激活表达,提炼感受(8分钟)
1、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吗?用你资料袋中的诗句、名言或是你自己的一两句话来表达吧!(学生交流)
2、感受名句的影响,交流名句的运用(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作品,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加深学生的文化涵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
六)、总结延伸,丰富内涵(2分钟)
1、学唱这首诗,在母亲节献给妈妈。
2、收集赞颂母亲的诗歌和歌曲,在班级开展一次以“伟大的母爱”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设计意图: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激发学生以自己情趣和品味与超文本进行对话,让网络提供的材料拨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灵。
五、说板书设计
游子吟
描写抒情
慈母手中线春晖慈爱的心
爱
游子身上衣寸草感恩的心
六、说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
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继而学生在音乐声中解读诗句、观察画面、想象写话。
二、以读代讲,层层推进引领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文本,在品味中体验情感。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对诗歌产生了独特的感受、理解与体验。
三、延伸意境,升华情感,扩大课堂的容量。
适时链接阅读《游子诗》,使《游子吟》的诗画得到了延伸,诗意得到了拓展,诗情得到了升华。让学生在感悟母爱的同时,增加对其他作品的了解。
2、游子吟的一等奖说课稿
说教材
《游子吟》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主要内容是介绍了母亲对游子的爱。
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由于年龄小,对情感还不能深刻体验,教学中需要教师提供直观图像和语言去引导,去深切感受和理解,使他们真正受到亲情教育。
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情分析,并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了解诗的内容,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孝敬父母。
说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朗读课文,体会伟大的母爱。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诗句的意思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说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快乐的。教学中我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伟大的母爱。
说程序
一、激情导入,初读寻疑。
1、母爱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谈感受,调动学生情感,从而自然而然导入课题。
2、利用大屏幕出示注解,解释诗题,介绍诗人和写诗的背景。
二、细读品味,体会诗境
1、初读感知
播放课件,范读全诗。
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通,读顺,纠正字音,指导朗读。
2、理解古诗。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教学中适时点拨学生:哪些词更能体现出深切的母爱?(学生会找到密密、迟迟)这些词,继而理解这些词所蕴含的感情,并指导学生读出温和厚重、深长的语气,读出母亲的慈爱及儿子亲切的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难以理解。
让学生先来读一读,再说一说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理解重点的词语:“寸草心”“三春晖”的含义。使学生懂得:小草不忘太阳的恩情,儿女又怎能忘记母亲的恩情呢?
三、情读体验,深入悟情
(出示课件)师述: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为孩子缝制衣服,我们就会油然而生地对这位母亲产生一种崇敬的感情,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继而,引导学生:是啊,母爱难忘,母情难舍,请你再来读一读。
通过个人读,分组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情。
四、识字写字
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新词、生字,并指导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体会汉字的形体美,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尝试实践,延续情感
1、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这一天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祝福与感谢,(播放舒缓深情的音乐《母亲》),引导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心声。
2、古诗新唱,背诵古诗。
播放课件,学唱古诗,激发了学生背诵识记古诗的热情。
六、教学评价和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的教学画面,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教学中“解读诗句”的环节松散,使后边的“练笔”时间略显不足。
3、游子吟的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游子吟》是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导读课文。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了母亲对游子的爱。
2、本节课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体会母亲对游子的爱和母亲的无私的爱。由于学生对母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理解、体会母亲的爱应为本文的`重点。
3、本节课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重点掌握理解诗意及诗的写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知识目标的确认与理解,让学生清楚如何报答母爱,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写现代诗。
〈3〉情感目标:通过能力目标的学习,培养学生发挥想象的能力。
二、说程序
1)导入
同学们都体会过母爱。也许听过这样一句话:一提到母亲我的笔总是跪着行走。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有所感悟。
2)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以“苦吟”著称。
3)诗的分析:
首先贯串诗意,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诗意。
问题设计:
(1)作者是如何写母爱的?
(2)母亲是如何爱子女的?
(3)你是如何看待母爱的?
4)小结,布置作业
三、说教法
古语云:教学相长。学生的学需要老师的教,这就需要老师选用恰当的方法。我在授本文时主要用以下方法:
(1)提问法:由于本诗是导读课文,所以提问法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问题设计:作者是如何写母爱的?
(2)母亲是如何爱子女的?
(3)你是如何看待母爱的?
朗读法: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本文是诗读课文,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所以用此法。问题设计:
四、说学法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师的教,重点看学生如何学,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重视课前预习,通过布置预习,设置预习题进行预习。(提前收集材料)
2、课堂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通过对个别句子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3、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总之,本课通过巧妙设疑,多种教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五、板书设计
4、大班古诗游子吟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古诗:游子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欣赏古诗《游子吟》,并能随音乐诵读表演。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
3.通过回忆、绘画,激发幼儿感情从而懂得感恩父母。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游子吟》、录音磁带配乐古诗《游子吟》,视频韵律操《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欣赏古诗
1.小朋友,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诗人的妈妈也很爱这位诗人,有一次这位诗人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官了,听听看他妈妈是怎样做的?
2. 教师播放配乐古诗《游子吟》。
3.幼儿一边听教师播放古诗《游子吟》,一边翻阅幼儿用书《游子吟》。
4.这首诗好听吗?书上的这幅画已表达出了这首诗的意思,请你们想一想,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幼儿讲自己看到的图画)
二、理解古诗
1. 请幼儿尝试结合图片猜测古诗的意思。
2.教师给幼儿解释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三、尝试朗诵古诗
1.幼儿边看图边听朗诵古诗。
2. 请幼儿当小老师带领幼儿朗诵古诗。
3. 请幼儿说一说父母做的一些关爱自己的事情。
4.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爱父母,引导幼儿懂得感恩。
四、画一画、诵一诵
1.幼儿画下父母关爱自己的画面。
2.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表演朗诵古诗。
教学反思:
古诗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兴盛的文学样式,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语言精练,意蕴丰富。为进一步渗透经典国学诵读在我园开展,且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应让幼儿接触一些浅显、具有教育意义的古诗,因此制定本次活动。《游子吟》韵律优美柔和,颂扬母爱伟大,很适合对幼儿诵读、渗透情感教育。
这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比较成功,也很欣慰,并有所收获和思考:
1.课前准备全面、充分是上好课的必备环节。以前我的目标意识不强,上课时针对性也不强,加上教学方法平淡无奇,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备课时目标要具体明确,切合实际,采用幼儿感兴趣、易于接受方式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教师的语言很重要,既要富于童趣,又要具体、生动、活泼,低龄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的求知欲。
5、游子吟教案一等奖
教学理念本课是略读课文,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
教学目标
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亲情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教学准备《游子吟》课件和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渲染亲情。
(一)轻放歌曲,进入氛围。
(二)欣赏图片,感受亲情。看着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二、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一)看图片,猜诗名。这幅图画的是哪首古诗?
(二)读古诗,解大意。慈祥的母亲在孩子即将远行的时候,忍着内心的悲伤一针一线为儿子缝制衣服,把对儿子的叮咛和希望也密密实实地缝在了里面。一方面生怕他受冻着凉,一方面又担心他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母亲的这份慈爱和关怀,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的。
(三)围绕报字引入新课。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什么意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初知账单。
自由读课文,想想文中讲到了几份账单?分别是谁写的?账单中分别写了什么?围绕账单,质疑解惑。
(一)细读账单,大胆质疑。
1.彼得为什么要写这份账单?妈妈呢?
2.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
3.妈妈读了彼得的账单后为什么什么话也没有说?
4.彼得读了妈妈的账单后会想到些什么?
5.从这两份账单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根据学情生成板书)
(二)自主解惑,交流探讨。
(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报酬不同。)
(以上这两个环节根据学情当堂生成)。
(随机穿插:小彼得读着读着,想起了,感到羞愧万分。)
四、诵读品析,感悟羞愧。
(一)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彼得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万分?品读最后一段。
(二)看课文插图,配画外音读第七段。
五、拓展题意,升华内涵。
我们相信,这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亲情,会像缓缓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默默无语地陪伴着小彼得一天天长大。(如果时间能在这时定格,将是一种伟大的永恒。)所以说这还是一份()的账单。(板书:一份账单万分羞愧无价亲情)
彼得把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他也一定会把这个关于报酬的故事永远珍藏在心里,我们也一样。用这个故事来告诉自己:亲情是无私无价的、不求回报的。
六、小结升华。
同学们,因为有了父母爱的滋养,我们的生命之树才会如此亭亭如盖、充满生机;因为有了我们情的温暖,父母的生命之树才会更加枝繁叶茂、永葆青春。那么,就让我们和父母一起永远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在清澈如水、纯洁如雪、博大如海的亲情的养护下互相温暖着、扶持着,健康快乐地走在有阳光普照、也有风雨侵袭的漫漫人生路上。
七、课堂延伸。
1.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生命比作一棵树,为了这棵生命之树的茁壮成长,我们的父母倾尽了心血、付尽了辛劳。在你的成长中也一定留下了父母对你爱的痕迹。(交流照片、贺卡、信件、及其他物品。)
2.如果把父母的生命也比作一棵树,虽然现在这棵树正当壮年,枝繁叶茂,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会渐渐枯萎、老去。它同样需要你们的关心、爱护,在你和父母相处的十年中,有没有留下你对父母爱的痕迹呢?(交流。)
3.看着这两棵装盛着不同份量的爱的树,你想到了什么?
6、游子吟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4、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图片,情感铺垫——(5-6分)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预案: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述: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诗人。)
师述: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
二、节奏朗读,引入情感——(5分)
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动学生的情感)
(1)请学生来朗诵。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三、理解诗意,挥发情感——(7分)
再读一读古诗,你说说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读,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直接向参考书寻求答案)
(1)、你认为在这首诗中,哪几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1-4句)说说你的理解,并告诉老师你是借助什么来理解的? (借助:参考资料、图画、想象、以前的旧知识……)
(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 方法:
A、先来读一读。
B、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点的词语: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
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母亲像春天对小草般的恩情,谁说子女能报答的完呢?——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的。——谁说那些绿茵茵的小草,就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四、情读体验,深入悟情——(10分)
师述: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由于对儿女的爱牵动着她心,坚持到底,一定要为孩子缝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们就会油然地对这位母亲产生一种崇敬的感情,请你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预案: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爱子如命”的母亲、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
表达了她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预案:把自己对儿女的爱心与关切全部融入了一针一线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团圆;游子穿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颗母亲的爱心……)
师述: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你能再来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诗吗?
师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远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着母亲为你连夜赶制的衣服……你会怎样想?
(预案: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恩情不能报以万一,对母亲无限的热爱与崇敬,这是孟郊的心声。……) 是啊,母爱难忘,母情难舍,请你再来读一读最后两句诗。(读出一种深情而感激的语气来。)
五、尝试实践,延续情感——(6分)
(1)、母爱是纯真的,母爱是无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今天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体会到孟郊和母亲之间的互敬,这是一种天伦。同学们,现在就以您的笔,写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板书“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再听刚才的音乐,进入情境后,尝试书写)
(2)、写好一段话,交流这段话。
六、评价交流,深化情感——(6分)
1、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简要评价。
2、在课后可继续学习另外的一首古诗《游子吟》。
附1: 游子吟 乡井土,旧田地,几丘几池; 人已异,景依稀,几回梦里。 山千仞,水万里,阻断归期; 一根烟,一支笔,一纸乡思。 谁能会,游子意,点点滴滴; 待何日,归故里,落红春泥。
附2:游子吟的图片
7、大班古诗游子吟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古诗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兴盛的文学样式,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语言精练,意蕴丰富。为进一步渗透经典国学诵读在我园开展,且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应让幼儿接触一些浅显、具有教育意义的古诗,因此制定本次活动。《游子吟》韵律优美柔和,颂扬母爱伟大,很适合对幼儿诵读、渗透情感教育。
活动目标
1.欣赏古诗《游子吟》,并能随音乐诵读表演。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懂得感恩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古诗《游子吟》,并能随音乐诵读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游子吟》、录音磁带配乐古诗《游子吟》,视频韵律操《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听古诗《游子吟》
1.教师:小朋友,爸爸妈妈爱你们吗?(爱!)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诗人的妈妈也很爱这位诗人,有一次这位诗人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官了,听听看他妈妈是怎样做的?
2. 教师播发录音磁带配乐古诗《游子吟》,连续播发两遍。
幼儿一边听教师播放古诗《游子吟》,一边翻阅幼儿用书《游子吟》。
3. 讨论。
教师:这首诗好听吗?书上的这幅画已表达出了这首诗的意思,请你们想一想,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幼儿讲自己看到的图画)
二、欣赏古诗《游子吟》
1. 教师给幼儿解释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2. 让幼儿再听一遍古诗《游子吟》的录音。
3. 请个别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古诗《游子吟》。
4. 请幼儿说一说父母做的一些关爱自己的事情。
5.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爱父母,引导幼儿懂得感恩。
三、演一演
1. 教师播发事前准备好的视频韵律操《游子吟》,和幼儿一起学唱表演,教师指导。
2. 请部分学得好的幼儿尝试上台表演。
附录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比较成功,也很欣慰,并有所收获和思考:
1.课前准备全面、充分是上好课的必备环节。以前我的目标意识不强,上课时针对性也不强,加上教学方法平淡无奇,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备课时目标要具体明确,切合实际,采用幼儿感兴趣、易于接受方式方法,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2.这节课中幼儿最大的兴趣点是随着视频边唱边做韵律操,真是学得有模有样!是呀,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在唱唱跳跳中认识事物,这也是音乐能让人快乐、使人情感和气质得到熏陶的最大特点。
3.教师的语言很重要,既要富于童趣,又要具体、生动、活泼,低龄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的求知欲。
4.课堂常规很重要,这是我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次课中由于我采用听录音、学做韵律操等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次序才不显太混乱。所以今后要加强课堂常规训练。
5.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今后的目标是加强研读有关一线教师实践经验的书籍,加强提高普通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