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的数据排序》一等奖说课稿
1、《Excel中的数据排序》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Excel中的数据排序》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是xx县职业教育中心的韩xx,我说课的题目是《Excel中的数据排序》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课教学用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第四章Excel中第三节第四部分的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的初步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
Exce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表格处理软件,第三节数据处理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我计划用3课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第1课时:数据筛选;第2课时:数据排序;第3课时:分类汇总。今天所说的内容是第2课时——数据排序,为新授课。
2、目标分析:
根据目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作为重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让学生认识排序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明确默认排序,掌握排序的多种方法及自定义排序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强化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并增强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3、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
难点:理解关键字的含义,学习自定义排序的方法。
4、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幼教班学生,该班全是女生,以前接触计算机机会少,操作能力一般,但学习都踏实认真,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共同完成教学及学习任务。
5、教学环境分析:
在网络机房内进行教学,机房需有控制软件。
二、说教法:
根据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强化应用意识,学科教学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应用了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从数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入手,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教师示范、学生实践等过程,以“学生成绩表”为例,使学生掌握数据排序的方法。
1、创设情境法
有利于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锻炼创造性思维;
2、任务驱动法
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自学能力;
3、直观演示法
有利于学生更快、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
4、讲练结合法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巩固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此,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学习方法,这将使其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施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设计学习方法时,我结合目前中职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
1、看
老师在操作演示时,要求学生注意看老师的操作步骤;
2、听
老师在一边演示的同时,一边在讲解,要求学生一定要听清老师所讲的操作方法;
3、做
自己动手操作练习;
4、答
老师提问时,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以上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运用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点。
其次,我从五个方面说明教学实施过程。本节课从复习数据筛选入手,通过例表“学生成绩表”的分析,展开数据排序的学习。我的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共设计了3种情境,5次任务,4个课堂练习。
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创设“数学课李老师要完成一份调查表”的情境,提出“寻找数学课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的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既复习了自动筛选中的升序排序、降序排序操作,又可以导入数据排序的课题。
教学环节二:新课教学及课堂练习
本节课教师讲得少而精,主要通过创设问题和学生自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本节课主要完成默认排序顺序;数据按列排序;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其中第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用自动筛选中的升序排序方法做课堂练习1,即对不同类型数据的排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默认排序顺序。
例表“学生成绩表”中包含了数值型、文本型、日期型、逻辑值等基本类型和空格,大小写字母等常见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数据类型默认排序顺序的理解。
第二个知识点,数据排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由单关键字排序和多关键字排序两部分知识构成,其中对关键字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在数据筛选的基础上,导入数据排序的第一种方法,排序命令。教师通过示范操作,按“数学”降序排序,指导学生掌握排序对话框中的内容,理解“主要关键字”的含义。学生通过做课堂练习1,按不同字段排序,巩固数据排序的第一种方法,完成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学习及难点概念的理解。
创设情境二“李老师想知道男学生中数学成绩最高的3个人”将学生的思绪引导到多关键字上,指导学生理解“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的意义,“有标题行”、“无标题行”的作用,认识“选项”按钮,并为自定义排序应用“选项”按钮埋下伏笔。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实践完成课堂练习2,巩固多关键字排序的方法,加深对难点知识关键字的理解。
计算机教学要求,同一问题要用多种方法解决。为了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增强自学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寻求数据排序的第二种方法,学生自主探索用方法二再次做课堂练习1和2。
通过反复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强化数据排序的技能,增加操作经验。
创设情境三“李老师想打印一份按班级顺序一班、二班、……、显示的学生情况。”引导学生按“班级”排序,观察分析结果,导入第三个知识点——自定义排序。
自定义排序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教材中没有详细讲解,学生不能通过预习或者实践操作完成自定义排序,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通过讲解概念,示范操作的方法,破JIE难点。学生通过做课堂练习3,按“职务”排序,掌握并巩固自定义排序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使用课堂练习1,2,3,强化操作技能外,我还设计了一个理论知识测验,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掌握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环节三:总结问题,巩固扩充
学生做课堂练习4,通过对数据表“班级量化积分”的操作,发现数据排序中的问题,如选取范围、标题行参与排序等。本环节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法组成,教师演示强调排序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扩充数据排序的内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四:课堂小结
全课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突出教学重点,使知识系统化。本节课堂小结重点强调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和数据排序的三项内容。
教学环节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以下作业:
作业1:找出本班单科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是数据排序的基础练习,既巩固了本节所学知识,又通过学生建立本班成绩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了学习兴趣;
作业2:按要求排序,“区分大小写”、按“笔画顺序”、“按行排序”等是对本节内容的扩充,增加学生探索研究精神,拓展数据排序知识,积累操作经验;
作业3:预习下一节“分类汇总”,为上好下节课做准备,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最后,说教学收获。
一、说教学效果:
通过情境、任务的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知识掌握的很好,技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良好。
二、说教学启示:
1、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个别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容易跑神,教师要多提醒、多提问、多督促,这样在老师的帮助督促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主动性不够的特点,准备合乎教学要求的资料和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操作技能;
3、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对学生多鼓励,慎批评。
在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会真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改进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千方百计地追求“更好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欢迎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2、《Excel中的数据排序》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Excel中的数据排序》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县职业教育中心的韩xx,我说课的题目是《Excel中的数据排序》,我的说课思路分三个部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收获。
首先,我从三方面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课教学用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第四章Excel 2000中第三节第四部分的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的初步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
Excel 2000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表格处理软件,第三节数据处理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我计划用3课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第1课时:数据筛选;第2课时:数据排序;第3课时:分类汇总。今天所说的内容是第2课时——数据排序,为新授课。
2、目标分析:
根据目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作为重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让学生认识排序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明确默认排序,掌握排序的多种方法及自定义排序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强化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并增强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3、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
难点:理解关键字的含义,学习自定义排序的方法。
4、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幼教班学生,该班全是女生,以前接触计算机机会少,操作能力一般,但学习都踏实认真,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共同完成教学及学习任务。
5、教学环境分析:
在网络机房内进行教学,机房需有控制软件。
二、说教法:
根据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强化应用意识,学科教学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应用了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从数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入手,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教师示范、学生实践等过程,以“学生成绩表”为例,使学生掌握数据排序的方法。
1、创设情境法
有利于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锻炼创造性思
维;
2、任务驱动法
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
感,激发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自学能力;
3、直观演示法
有利于学生更快、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
4、讲练结合法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巩固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此,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学习方法,这将使其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施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设计学习方法时,我结合目前中职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
1、看
老师在操作演示时,要求学生注意看老师的操作步骤;
2、听
老师在一边演示的同时,一边在讲解,要求学生一定要听清老师所讲的操作方法;
3、做
自己动手操作练习;
4、答
老师提问时,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以上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运用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点。
其次,我从五个方面说明教学实施过程。
本节课从复习数据筛选入手,通过例表“学生成绩表”的分析,展开数据排序的学习。我的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共设计了3种情境,5次任务,4个课堂练习。
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创设“数学课李老师要完成一份调查表”的情境,提出“寻找数学课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的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既复习了自动筛选中的升序排序、降序排序操作,又可以导入数据排序的课题。
教学环节二:新课教学及课堂练习
本节课教师讲得少而精,主要通过创设问题和学生自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本节课主要完成默认排序顺序;数据按列排序;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其中第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用自动筛选中的升序排序方法做课堂练习1,即对不同类型数据的排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默认排序顺序。
例表“学生成绩表”中包含了数值型、文本型、日期型、逻辑值等基本类型和空格,大小写字母等常见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数据类型默认排序顺序的理解。
第二个知识点,数据排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由单关键字排序和多关键字排序两部分知识构成,其中对关键字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在数据筛选的基础上,导入数据排序的第一种方法,排序命令。教师通过示范操作,按“数学”降序排序,指导学生掌握排序对话框中的内容,理解“主要关键字”的含义。学生通过做课堂练习1,按不同字段排序,巩固数据排序的第一种方法,完成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学习及难点概念的理解。
创设情境二“李老师想知道男学生中数学成绩最高的3个人”将学生的思绪引导到多关键字上,指导学生理解“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的意义,“有标题行”、“无标题行”的作用,认识“选项”按钮,并为自定义排序应用“选项”按钮埋下伏笔。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实践完成课堂练习2,巩固多关键字排序的方法,加深对难点知识关键字的理解。
计算机教学要求,同一问题要用多种方法解决。为了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增强自学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寻求数据排序的第二种方法,学生自主探索用方法二再次做课堂练习1和2。
通过反复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强化数据排序的技能,增加操作经验。
创设情境三“李老师想打印一份按班级顺序一班、二班、……、显示的学生情况。”引导学生按“班级”排序,观察分析结果,导入第三个知识点——自定义排序。
自定义排序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教材中没有详细讲解,学生不能通过预习或者实践操作完成自定义排序,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通过讲解概念,示范操作的'方法,破JIE难点。学生通过做课堂练习3,按“职务”排序,掌握并巩固自定义排序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使用课堂练习1,2,3,强化操作技能外,我还设计了一个理论知识测验,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掌握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环节三:总结问题,巩固扩充
学生做课堂练习4,通过对数据表“班级量化积分”的操作,发现数据排序中的问题,如选取范围、标题行参与排序等。本环节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法组成,教师演示强调排序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扩充数据排序的内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四:课堂小结
全课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突出教学重点,使知识系统化。本节课堂小结重点强调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和数据排序的三项内容。
教学环节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以下作业:
作业1:找出本班单科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是数据排序的基础练习,既巩固了本节所学知识,又通过学生建立本班成绩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了学习兴趣;
作业2:按要求排序,“区分大小写”、按“笔画顺序”、“按行排序”等是对本节内容的扩充,增加学生探索研究精神,拓展数据排序知识,积累操作经验;
作业3:预习下一节“分类汇总”,为上好下节课做准备,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最后,说教学收获。
一、说教学效果:
通过情境、任务的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知识掌握的很好,技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良好。
二、说教学启示:
1、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个别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容易跑神,教师要多提醒、多提问、多督促,这样在老师的帮助督促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主动性不够的特点,准备合乎教学要求的资料和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操作技能;
3、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对学生多鼓励,慎批评。
在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会真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改进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千方百计地追求“更好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欢迎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3、《Excel中的数据排序》一等奖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电子表格Excel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计算报表,本节课是Excel当中最重要的一节课之一,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掌握Excel的计算操作,与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相联系。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法、教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对象
本节课是重庆大学出版社编写的中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第一节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该节分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使用公式、函数计算和统计数据。教材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2、说教学作用地位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处理,像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电话费的收取、工资表格的统计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对处理数据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人工处理数据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计算机成为最有效的数据处理工具。作为中学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数据的处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如何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Excel中的公式、函数进行数据计算和统计。
(2)技能目标:
懂得利用Excel的公式计算日常工作的各种报表(例如:工资表、成绩表等)。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能力,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4)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公正、准确地做好各种报表;不要弄虚作假,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5)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和统计
难点: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和正确使用函数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
2、学法分析
(1)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强调实际应用的讲述和数据处理问题的分析,通过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和运用,通过讲练结合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说教法
1、自学法
对于内容比较简单,并且教材有明确答案的知识点,采用自学法,既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实例演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我特别设计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能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报表实例。通过一边讲解教学内容,一边完成相应的课堂实例的操作演示,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新知识。
3、提问法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在完成实例的过程中,我会通过“提出疑问”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面对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复习与引入(约5分钟)
复习内容:Excel的基本操作(单元格的选定、移动、复制和删除等)
引入新课:
学生看教材P15中的雅典国际奥运会前10强,请一位学生用Word计算该报表。(5分钟)
(目的: 一方面回顾一下Word表格的计算,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利用Word计算该报表十分麻烦。)
如果在Excel中计算该报表,应该怎么样操作?会不会比较方便、快捷呢?接着我说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操作的?
(目的: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8分钟)
教师将用公式计算出奖牌总数。(教师讲解时演示操作过程。)
(二)利用函数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10分钟)
教师将奖牌统计表表格用函数计算出奖牌总数。(既讲述又演示操作过程。)
(三)学生练习操作过程(20分钟)
在excel中,学生打开一个成绩表格,并分别运用公式、函数形式计算出总成绩、平均成绩。
(目的:检验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教学设计一等奖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查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意义。
②掌握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方法。
③能利用这些操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问题。
④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操作主要围绕“高一年级成绩表”进行,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互助学习的方式,处理与自己有关的数据,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还采用小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到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主要给学生提出任务和适时引导,以任务驱动模式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EXCEL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兴趣。
②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③通过实践练习,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
1、基本的数据排序。
2、数据的自动筛选。
3、数据的分类汇总。
三、难点:
1、数据的复杂排序。
2、数据的多条件筛选。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今天,在上课之前,你们的班主任交给班长一个作业,请班长来说一下作业的内容是什么?
生:我这里有本次月考高一的各科成绩,老师交给我四个任务:
(1)计算每个同学的总分;
(2)将成绩按总分高低的顺序排序;
(3)查找出所有“总分”不小于560分的同学;
(4)计算每一个班级的语文平均分。
2、请看第一个任务,同学们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来完成。(请同学演示)
(二)新授:
后面的三个任务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
1、排序
请看第二个任务排序,大家是不是特讨厌排名,没办法只要有高考就得有排名,现在我们也来学习一下排序操作。数据排序就是按表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字段数据重新排列记录顺序。
(1)单个字段的排序。
师: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每一位同学是按照输入顺序排列的,现在我们要求按“总分”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①启动EXCEL,打开“高一年级成绩表”工作簿,再单击“数据”菜单中的“排序”命令,显示“排序”对话框,在“主要关键字”列表框中选择“总分”,单击右边的“降序”按钮。
②单击“确定”按钮,所有同学的顺序就会按照“总分”的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重新排列了。
(2)两个字段的排序。
师:数据也可以按多字段进行排序。例如,请大家按照每个班级总分的高低进行排序。
师: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排序操作要用到几个字段?哪个字段是主要关键字段?哪个字段是次要关键字段?
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进行练习。
操作完成后,请个别学生演示其成果,并讲解其操作方法和步骤。
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筛选:
师:请看第二个任务,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如何查找出所有“总分”不小于500分的`同学?
(1)满足单个条件的记录的筛选。(老师不在先讲解,让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提示:采用数据筛选的方法,可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数据。),请同学演示讲解。
①单击任意单元格,单击“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命令,选择其中的“自动筛选”命令,此时,表格上第一行所有单元格旁都会显示一个向下的箭头符号。
②单击“总分”旁的向下箭头,在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显示“自定义自动筛选”对话框。
③在“总分”列表框中选择“大于或等于”,在右边的文本框中输入“500”,单击“确定”按钮,当前窗口中就会显示综合成绩大于500分的同学记录。
(2)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的筛选。
师:在EXCEL中还可以进行多个条件下记录的筛选。例如,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要求筛选出“总分”介于500——600分的所有二班学生记录。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如何完成这个操作。
①教师提示:要取消筛选状态,再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
②操作完成后,请个别学生演示其成果,并讲解其操作方法和步骤。
③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3、分类汇总:
师:请看第四个任务,如何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汇总出每一个班级的语文平均分?需要用到分类汇总。
(1)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①打开“高一年级成绩表”工作簿。
②按班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③单击第2行的任意单元格,单击“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命令,显示“分类汇总”对话框。在“分类字段”列表框中选择“班级”,在“汇总方式”列表框中选择“平均值”,在“选定汇总项”列表框中选择“语文”。
④单击“确定”按钮,当前窗口中就会在每个班级的最后一行显示语文平均分。
教师提示操作当中的注意点:分类汇总:将已经分好类的字段中数据进行汇总。在分类汇总之前,应首先排序。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出本课所学。
(三)作业:
1、找出总分大于450分2班的同学。
2、计算各科的平均分。
5、《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教学设计一等奖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查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意义。
②掌握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方法。
③能利用这些操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问题。
④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操作主要围绕“高一年级成绩表”进行,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互助学习的方式,处理与自己有关的数据,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还采用小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到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主要给学生提出任务和适时引导,以任务驱动模式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EXCEL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兴趣。
②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③通过实践练习,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
1、基本的数据排序。
2、数据的自动筛选。
3、数据的分类汇总。
三、难点:
1、数据的复杂排序。
2、数据的多条件筛选。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今天,在上课之前,你们的班主任交给班长一个作业,请班长来说一下作业的内容是什么?
生:我这里有本次月考高一的各科成绩,老师交给我四个任务:
(1)计算每个同学的总分;
(2)将成绩按总分高低的顺序排序;
(3)查找出所有“总分”不小于560分的同学;
(4)计算每一个班级的语文平均分;
2、请看第一个任务,同学们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来完成。(请同学演示)
(二)新授:
后面的三个任务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
1、排序
请看第二个任务排序,大家是不是特讨厌排名,没办法只要有高考就得有排名,现在我们也来学习一下排序操作。数据排序就是按表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字段数据重新排列记录顺序。
(1)单个字段的排序。
师: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每一位同学是按照输入顺序排列的,现在我们要求按“总分”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①启动EXCEL,打开“高一年级成绩表”工作簿,再单击“数据”菜单中的“排序”命令,显示“排序”对话框,在“主要关键字”列表框中选择“总分”,单击右边的“降序”按钮。
②单击“确定”按钮,所有同学的顺序就会按照“总分”的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重新排列了。
(2)两个字段的排序。
师:数据也可以按多字段进行排序。例如,请大家按照每个班级总分的高低进行排序。
师: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排序操作要用到几个字段?哪个字段是主要关键字段?哪个字段是次要关键字段?
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进行练习。
操作完成后,请个别学生演示其成果,并讲解其操作方法和步骤。
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筛选:
师:请看第二个任务,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如何查找出所有“总分”不小于500分的同学?
(1)满足单个条件的记录的筛选。(老师不在先讲解,让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提示:采用数据筛选的方法,可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数据。),请同学演示讲解:
①单击任意单元格,单击“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命令,选择其中的“自动筛选”命令,此时,表格上第一行所有单元格旁都会显示一个向下的箭头符号。
②单击“总分”旁的向下箭头,在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显示“自定义自动筛选”对话框。
③在“总分”列表框中选择“大于或等于”,在右边的文本框中输入“500”,单击“确定”按钮,当前窗口中就会显示综合成绩大于500分的同学记录。
(2)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的筛选。
师:在EXCEL中还可以进行多个条件下记录的筛选。例如,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要求筛选出“总分”介于500——600分的所有二班学生记录。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如何完成这个操作。
①教师提示:要取消筛选状态,再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
②操作完成后,请个别学生来演示其成果,并讲解其操作方法和步骤。
③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3、分类汇总:
师:请看第四个任务,如何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汇总出每一个班级的语文平均分?需要用到分类汇总。
(1)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①打开“高一年级成绩表”工作簿;
②按班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③单击第2行的任意单元格,单击“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命令,显示“分类汇总”对话框。在“分类字段”列表框中选择“班级”,在“汇总方式”列表框中选择“平均值”,在“选定汇总项”列表框中选择“语文”。
④单击“确定”按钮,当前窗口中就会在每个班级的最后一行显示语文平均分。
教师提示操作当中的注意点:分类汇总:将已经分好类的字段中数据进行汇总。在分类汇总之前,应首先排序。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出本课所学。
(三)作业:
1、找出总分大于450分2班的同学。
2、计算各科的平均分。
6、《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汇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查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意义。
②掌握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方法。
③能利用这些操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问题。
④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操作主要围绕“高一年级成绩表”进行,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互助学习的方式,处理与自己有关的数据,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还采用小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到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主要给学生提出任务和适时引导,以任务驱动模式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EXCEL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兴趣。
②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③通过实践练习,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
1、基本的数据排序。
2、数据的自动筛选。
3、数据的分类汇总。
三、难点:
1、数据的复杂排序。
2、数据的多条件筛选。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今天,在上课之前,你们的班主任交给班长一个作业,请班长来说一下作业的内容是什么?
生:我这里有本次月考高一的各科成绩,老师交给我四个任务:
(1)计算每个同学的总分;
(2)将成绩按总分高低的顺序排序;
(3)查找出所有“总分”不小于560分的同学;
(4)计算每一个班级的语文平均分;
2、请看第一个任务,同学们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来完成。(请同学演示)
(二)新授:
后面的三个任务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
1、排序
请看第二个任务排序,大家是不是特讨厌排名,没办法只要有高考就得有排名,现在我们也来学习一下排序操作。数据排序就是按表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字段数据重新排列记录顺序。
(1)单个字段的排序。
师: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每一位同学是按照输入顺序排列的',现在我们要求按“总分”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①启动EXCEL,打开“高一年级成绩表”工作簿,再单击“数据”菜单中的“排序”命令,显示“排序”对话框,在“主要关键字”列表框中选择“总分”,单击右边的“降序”按钮。
②单击“确定”按钮,所有同学的顺序就会按照“总分”的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重新排列了。
(2)两个字段的排序。
师:数据也可以按多字段进行排序。例如,请大家按照每个班级总分的高低进行排序。
师: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排序操作要用到几个字段?哪个字段是主要关键字段?哪个字段是次要关键字段?
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进行练习。
操作完成后,请学生演示其成果,并讲解其操作方法和步骤。
教师对学生演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筛选:
师:请看第二个任务,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如何查找出所有“总分”不小于500分的同学?
(1)满足单个条件的记录的筛选。(老师不在先讲解,让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提示:采用数据筛选的方法,可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数据。),请同学演示讲解:
①单击任意单元格,单击“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命令,选择其中的“自动筛选”命令,此时,表格上第一行所有单元格旁都会显示一个向下的箭头符号。
②单击“总分”旁的向下箭头,在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显示“自定义自动筛选”对话框。
③在“总分”列表框中选择“大于或等于”,在右边的文本框中输入“500”,单击“确定”按钮,当前窗口中就会显示综合成绩大于500分的同学记录。
(2)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的筛选。
师:在EXCEL中还可以进行多个条件下记录的筛选。例如,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要求筛选出“总分”介于500——600分的所有二班学生记录。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如何完成这个操作。
①教师提示:要取消筛选状态,再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
②操作完成后,请个别学生演示其成果,并讲解其操作方法和步骤。
③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3、分类汇总:
师:请看第四个任务,如何在“高一年级成绩表”中,汇总出每一个班级的语文平均分?需要用到分类汇总。
(1)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①打开“高一年级成绩表”工作簿;
②按班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③单击第2行的任意单元格,单击“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命令,显示“分类汇总”对话框。在“分类字段”列表框中选择“班级”,在“汇总方式”列表框中选择“平均值”,在“选定汇总项”列表框中选择“语文”。
④单击“确定”按钮,当前窗口中就会在每个班级的最后一行显示语文平均分。
教师提示操作当中的注意点:分类汇总:将已经分好类的字段中数据进行汇总。在分类汇总之前,应首先排序。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出本课所学。
(三)作业:
1、找出总分大于450分2班的同学。
2、计算各科的平均分。
7、《探险开始-数据编辑与排序》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 题 | 探险开始-数据编辑与排序 | 授 课 教 师 | 李新华 | 时间 | ||||||
教 学 设 想 | 本次课题所讲授的内容是Excel2010的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实际关系甚密。运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目标:理解排序和筛选的概念; 技能目标:学会对数据表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排序、筛选 | |||||||||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 重点:排序关键字的'选定和排序方式的选择;自定义筛选的使用,高级筛选与、或条件区的建立; 难点:自定义筛选条件;理解升序与降序两种排序方式 | |||||||||
教 具 准 备 | 多媒体电脑 | 教 法 学 法 | 全体教学演示讲解、引导、提问 思考。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景,点明主题 | 提问:如何求出学生成绩表中学生的总分及名次? | 思考对数据需要进行哪些处理与分析 | 引出数据管理与分析是主要功能之一 | |||||||
二、数据排序 1、明确排序的目的 2、排序的两种方式:升序和降序 3、单关键字排序 | 演示对素材中队员名单简单排序 演示一张学生成绩表(根据总分或单科递减排序) 提问:如何实现根据总分从高到低排列? | (任务:观察和分析排序结果) 观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观察、思考、讨论 | 能正确判断排序依据 能对单个字段进行排序(按列排序) | |||||||
4、多关键字排序 | 提问:“年龄”成绩相同,按“男女”由高到低排列。 | (任务:多关键字为记录排序) 观察、思考得出关键字 | 能对多个字段进行排序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思考排序的特殊意义:分类 举例说明筛选的目的和意义 | 观看,思考主次关键字的含义 思考 | ||
三、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2、高级筛选 | 二、筛选 1、自动筛选 举例演示分数段自动筛选的方法及多个条件的设置,说明自定义筛选的意义(重点、难点) 提问:如何将筛选还原?并演示。 2、高级筛选 演示筛选结果,分析高级筛选的意义 指出条件区的意义和建立方法(重点) 根据学生建立的条件区演示筛选过程 引导学生演示完成练习并给予指导 | (任务:在数据区筛选符合条件的记录) 观看操作,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观察 (任务:复制符合条件的记录) 观察过程,思考高级筛选的意义 观察条件区的建立方法 思考,观察 | 能对数据进行自动筛选,包括自定义“自动筛选” 能取消筛选 能对数据进行高级筛选 能熟练并正确设置筛选条件 |
四、课堂小结 | 要求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然后对重点难点作突出提示 | 回顾课堂内容,讨论总结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知识点梳理 |
二、课后作业
P53页自我检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