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数学广角——推理》一等奖说课稿

2023-09-25 10:03:46

  《数学广角——推理》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广角——推理》一等奖说课稿

1、《数学广角——推理》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广角DD简单推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 “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加之二年级的孩子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所以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了一节猜一猜、做一做的游戏课,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说课稿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说课稿。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试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想猜”中领悟

  平时,只要老师抛出“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样一句话,学生们就来劲了,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急着要猜。可见“猜想”是学生们最乐意解决的问题。我设计了让学生猜想环节,共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瞎”猜(即漫无边际地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我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我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相关密切,为本课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在“游戏”中内化

  游戏活动是学生的至爱,学生一做起游戏就不知疲倦,十分投入。这节课中,我设计猜轻重、猜图形以及价钱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猜想并叙述从中内化了简单逻辑推理的来拢去脉、前因后果,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在“交流”中提升

  这节课中,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清信息,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关键的信息推理出某种结论。通过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培养学生进一步有序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学生讲清思路之后,我又提出能不能用一种简洁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思维过程和结论呢?由此引出连线法,使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思考的好方法。

  四、在“设计”中深化

  用推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问题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设游戏、表演,是对推理知识的深化,进一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思维训练层次提高。

  五、德育渗透与运用新知相结合

  师:“下课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最后一个走,听课老师也不能第一个走。那应该谁先离开呢?真棒!跟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挥挥手说再见吧这一环节既巩固应用了所学新知, 又渗透了文明礼貌的德育教育。

2、《数学广角——推理》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广角——推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广角——简单推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加之二年级的孩子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所以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了一节猜一猜、做一做的游戏课,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试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想猜”中领悟

  平时,只要老师抛出“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样一句话,学生们就来劲了,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急着要猜。可见“猜想”是学生们最乐意解决的问题。这节课引入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猜想环节,共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瞎”猜(即漫无边际地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我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我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相关密切,为本课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在“游戏”中内化

  游戏活动是学生的至爱,学生一做起游戏就不知疲倦,十分投入。这节课中,我设计猜轻重、猜图形以及价钱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猜想并叙述从中内化了简单逻辑推理的来拢去脉、前因后果,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在“交流”中提升

  这节课中,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清信息,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关键的信息推理出某种结论。通过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培养学生进一步有序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学生讲清思路之后,我又提出能不能用一种简洁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思维过程和结论呢?由此引出连线法,使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思考的好方法。

  四、在“设计”中深化

  用推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问题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设游戏、表演,是对推理知识的深化,进一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思维训练层次提高。

  五、德育渗透与运用新知相结合

  师:“下课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最后一个走,听课老师也不能第一个走。那应该谁先离开呢?真棒!跟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挥挥手说再见吧这一环节既巩固应用了所学新知,又渗透了文明礼貌的德育教育。

3、《数学广角——推理》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油翁》——说课稿——部编版初中语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卖油翁》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都是讲述“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向善、务实、求美,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说学情

  本文是一篇短小较浅显的文言文,且学生已经有初一学习文言文的一定基础,所以本文的教学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方法来学习这篇文言文。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合作学习的精神。采用男女生竞赛的'形式,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与交流,掌握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抓住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的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语句分析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得到启发。

  五、说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向学生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是我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写”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习课文。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说教学流程,在这里我安排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析读课文、品读课文、小结作业五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谈话的导入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进一步解释六艺中的“射”,引出一个小小的卖油翁却对此不以为然。进而引入课文《卖油翁》。

  让学生回顾成语,引发他们对旧知识的回忆,巩固已学的知识;接着由教师的解说,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新课。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里,我会先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学生自主汇报介绍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北宋吉州永丰人。欧阳修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颇有建树,留传后世的主要有《欧阳文忠公全集》。欧阳修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接着,我会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给各个部分起个小标题。

  最后,我会播放名家范读,学生边听边正音,并注意朗读的节奏,同时帮助学生感受意境。这一环节既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又可以用标准的范读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的把握。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这里,我将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我的教学。

  层次一:走进康肃公

  我会再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前后4人为一小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康肃公是一个怎样的人?我预设学生会找到如下内容:

  内容一:射箭厉害

  这里我会首先提问学生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待学生汇报出课文原句“善射,当世无双;发矢十中八九”后,进一步提问康肃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箭术的,并请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康肃公夸自己箭术时,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从而感受康肃公对自己箭术的满意和骄傲之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康肃公的骄傲。

  内容二:脾气暴躁

  在学生汇报出康肃公脾气非常暴躁,是通过“忿然”一词能看出来后,我会顺势询问学生“忿然”是什么意思,明确“忿然”是生气的样子。同时思考是什么让康肃公如此生气,找出文中原句“无他,但手熟尔”。通过前面的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康肃公的骄傲,换位思考,很容易理解其生气的情绪。最后发散思维,请学生思考:如果是你的话,针对卖油翁的话你会怎么做的?并畅所欲言。

  内容三:知错能改

  这里我会询问学生从哪里概括出来的,待学生汇报“笑而遣之”后,我会进一步提问这种笑意味着什么。从这个惭愧的笑中可以感受康肃公已经理解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承认了自己不够谦虚,所以说他知错能改。

  层次二:走进卖油翁

  在此,我会引导学生感受卖油翁的人物形象。经过师生互动,引导补充,总结出:

  一,卖油翁沉着冷静、不卑不亢,这主要体现在卖油翁的语言态度上,面对陈尧咨的愤怒,他平静应对,也就是文中“无他,但手熟尔”“以我酌油知之”等内容。

  二,卖油翁身怀绝技而不张扬,这体现在卖油翁的绝活上,他通过对其酌油动作“取”“置” “覆”“酌”“沥”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结果,突出其高超的酌油本领。

  三,聪明、有智慧,这里体现在卖油翁善于运用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大道理,令陈尧咨心服口服,冲突也随之化解。

  环节四:重点品读,领悟情感

  这里我会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哪些启发?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从而使学生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明确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会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卖油翁走后,康肃公会想些什么?他又会干什么?写一篇小短文。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部微型教案,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力图带给评委老师清晰直观的感受,同时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

  结束语: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请问我可以擦黑板了吗?

4、《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

  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 ,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

  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要学生来学习,显得非常空洞,也没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教学模式

  教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四:教学设计

  课前游戏:

  猜年龄,两个数排列,课前活跃气氛。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去数学城堡看看,想进去,得有密码才行,看看要求。生动的情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小组活动,探索新知

  1、给出问题:找出需要注意的点,要明白组数的要求。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才能顺利的进行小组活动。

  2、数学活动: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并记录下来。

  同学汇报总结:教师挑选出的同学汇报,教师在大屏幕投影学生作品,学生解释自己做题方法。预设四种情况(重复、遗漏、位置互换、固定)。前两种无序,比较乱,别人看不懂,还易重复遗漏,后两种有序思考,才能全面,不重复,不遗漏。允许不同方法解决,引导有序思考。学生总结出方法,让学生体会方法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方法解决问题。

  三:体会方法,巩固新知

  1、 涂色练习

  用红黄蓝3种颜色给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请你涂一涂。

  2、 拍照练习

  巩固解题方法与思路,虽然对象不同,但思路相同。

  四:全课总结

  畅谈感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我们要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认识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一)

  有序 互换位置法 固定法

  六:课堂评价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能否准确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能否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是否有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文体资源:教科书、教参、其它教辅资料。

  信息技术资源:多媒体、互联网资源

  环境与工具:课件、给学生准备数字卡片、数位表格、彩笔等。

  生成性资源:学生的疑问,老师的解答,师生互动推动了课程资源。

  八:教学得失

  得: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导入。

  整节课始终用创设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首先由“密码锁”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由引导学生用二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过渡到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然后为了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又创设了三人合影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先让学生按照我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主学习。学生同桌互助交流,一对一帮扶。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的。本节课在教学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时。为了使每一位都能充分参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让每个学生知道在小组内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尽量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教师深入小组中给予恰当的指导。合作学习后,让学生自己评价,即对展示的情况进行补充、质疑。这时,教师再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答疑解惑。以解决师生的双边互动。

  失:

  1、原本预设学生能写出“固定十位法”,但可能是在引入时,让学生产生了定向思维,导致学生反倒没有掌握这种方法。在这里费时较多。

  2、自主学习的环节,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有点多,学生不完全明白要做什么?这里我可以先举一个例子,再由此引入。

  3、数学实践活动中,虽然学生有意识要按规律有顺序地排列。但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就不知道要这样来排?如何渗透懂得有序排列的数学思想?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怎样促进高效课堂?这些都是我感到困惑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5、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课前准备:

  课件、呼啦圈2个、磁性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初步感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脑筋急转弯: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海洋世界(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去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创设实践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理解。

  (一)报名参加数学比赛:四宫数独和六宫数独

  1、师:三年级一班有3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四宫数独,4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六宫数独。

  2、出示参加四宫、六宫数独比赛的学生名单:

  四宫:子宜、佳琳、俊轩

  六宫:子宜、晓晴、子凌、方华

  3、数一数,参加四宫的有几位同学?(3人) 参加六宫的有几位同学?(4人)师:一共有几人参加比赛?

  生:7人或6人。

  师:究竟是6人?还是7人呢?我们请这些同学上台,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好吗? 请以上名字的同学上台(同学们一起喊他们的名字)

  四宫站在左边,六宫站在右边。(矛盾:子宜两边走)

  师:子宜,为什么你要两边走呢?

  同学们,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处理呢?同学们在小组里小声地有序地说说自己的'办法。

  4、小组讨论:请想到方法的同学上台进行调整。(把重复参赛的同学放在两圈的交叉位置,并说一说各个组的名单)

  5、师:探究:如果我们不用语言和动作,还可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

  请同学们在白纸上画一画,画完后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画集合图、韦恩图)。 师生共同画出集合图(利用呼啦圈画,板书)

  师:你真有创意,只用简简单单的两个圈,就把两个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了。这样的图我们把它叫做集合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数学广角—— 集合。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集合)这种图我们也叫它韦恩图或文氏图,因为它是十九世纪英国数学家韦恩最先开始使用的,所以就以“韦恩”来命名了。

  6、观察黑板上的集合图,让学生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

  师:谁来当小老师,介绍一下集合图中各个圈表示的意思啊?

  7、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根据集合图,列出算式。

  小组讨论:写算式,并进行汇报。(算法多样化)

  8、回顾刚才的做法:(课件)

  三、能力提升。

  1、提出问题。

  师:如果三(2)班也有3名同学参加了四宫比赛,4名同学参加了六宫比赛,想一想,他们班可能会有多少人参加了比赛?

  3、学生汇报。

  学生观察,说一说规律:各项目的总人数 — 重复的人数 = 参赛的总人数。

  举例:三年级一共有20人参加比赛,其中跳绳12人,跑步15人。问两项都参加的几人? 12+15-20=7(人)

  四、创设拓展情境,引领学生形成策略。

  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上课开始时老师给大家出的脑筋争转弯吧: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海洋极地世界(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师: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共是几个人?真有这么多人吗?可能会有什么情况?

  2、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排在从前数第9个,从后数第7个,小明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3、小调查:本班喜欢吃苹果的有几人,喜欢吃香蕉的有几人?

  (1)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香蕉的有几人?

  (2)只喜欢吃苹果的有几人?

  (3)只喜欢吃香蕉的有几人?

  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借助重叠图来理解算法),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五、自我小结,共同提高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突出,谁愿意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6、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数的排列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表格,彩笔,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咱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客人,他们都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我也很高兴,所以想带你们去数学广角玩一玩,你们想去吗?

  生:想(出示课件“数学广角”)

  二、新授

  1、师:想要进去必须先解锁(密码问题出示课件)

  提示:锁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其中的一个两位数

  生:12 21(教师板书)

  门锁打开进入下一关

  2、师:顺利打开第一把锁后,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一个超级密码锁,密码是由1、2、3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小组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写一写)?

  提问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1)12 23 13 32 31 21

  (2)12 21 23 32 13 31

  提问哪组方法比较好,怎样才能即不丢不漏也不重复的写出所有两位数?

  生:先拿出数字1和2,组成12和21……观察6个数字找出规律

  师小结:组成的两位数和数字的顺序有关

  3.我们一起进入北城南城(出示课件)用红绿蓝3种颜色给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1)先讨论交流再涂一涂

  (2)展示学生作品

  (3)教师小结:用颜色涂出的城区与颜色的顺序有关

  4.进入数字乐园(课件展示)

  5 7 9 三个数字,选任意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1)小组讨论

  (2)填写答题卡

  (3)集体交流

  (4)教师小结:求两个数的和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5.师:刚刚我们一起闯过了很多关,数学广角里的小朋友都很着急想见我们,朋友见面要握握手,我们 3个人为一组,互相握握手,讨论一下一共可以握几次手。(出示握手图)

  (1)小组讨论,亲自实践握手

  (2)个别学生演示握手

  (3)教师小结,3个人每2个人握一次手,可以握3次

  6.总结:这次去数学广角你觉得有趣吗?你都学到了什么?

  7.布置作业:找自己的2件上衣和2件裤子,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穿法?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

7、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名单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二)探究新知

  1. 情景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通知

  学校定于下周五举行趣味运动会,请三年级各班选拔

  9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8名同学参加踢毽比赛。

  校体育组

  (1)了解信息。

  (2)师:你觉得三(1)班选拔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总人数。

  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

  (1)课件出示三(1)班学生参加跳绳、踢毽比赛学生名单。

  (2)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总人数是17人吗?

  (3)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很快看出哪些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3.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

  (2)汇报交流。

  4.介绍韦恩图

  (1)介绍韦恩图的来历。

  (2)结合例题明确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指生说一说。

  5.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生尝试列式,全班交流。讲清算式的含义。

  6.估计:咱们班可能选拔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8、沪教版数学《数学广场——分段》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沪教版数学《数学广场——分段》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从对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和观察中,探索并体会段数和剪的次数、段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并能以此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数学活动,获得段数和点数的关系,并能以此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合作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从对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和观察中,探索并体会段数和剪的次数、段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并能以此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数学活动,获得段数和点数的关系,并能以此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师生合作:探索段数和剪的次数的关系

  1.圣诞节快到了,小亚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礼物,要剪绳子来包装礼物,在剪绳子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些有趣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师:小亚动手来剪,你来把剪的结果填入这张表格里。

  合作剪纸条活动,并将操作的结果填入表格。

  剪的次数123

  绳子的段数

  剪1次,分成了几段?把它记录下来。剪2次、剪3次呢?

  下面小亚不剪了,请你仔细观察你记录的数据,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填?(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交流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发现规律。

  师:你们真棒!你们发现段数与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段数、次数)

  这个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发现了:段数=次数+1。(板书)

  4.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师:有了这个小秘密,像这样,剪48次,一根绳子会分成几段?要是剪100次呢?那么把一根绳子剪成100段,需要剪几次?

  5.小结学习方法。

  师:看来,有了这个小秘密,解决这类问题就方便多了。出示课题:分段(板书)

  二.小组合作:探索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

  1.像这种关于段数与次数的数学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老师举例,出示媒体。(汉堡、五指)(伸出五指比画一下)

  你能举例说说吗?(可在教室里找一找)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帮助我们解决关于种树的分段问题。

  2.小胖家的旁边有一条马路,在这条马路的一边种5棵树,你想怎样种?

  把直线当作马路(出示在黑板上),一位小朋友在马路一边种树,其他小朋友把种的结果记录下来,你们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种树方案,然后仔细观察,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有学具)

  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

  树的棵树555

  间隔数456

  3.小组学生边上黑板演示边交流。(先让学生贴,再交流)

  (1)两端都不种,间隔数比种的棵树多1。(板书:间隔数=棵数+1)

  (2)两端都种,间隔数比种的棵树少1。(板书:间隔数=棵数-1)

  (3)一端种,一端不种,间隔数等于种的棵树。(板书:间隔数=棵数)

  小结:完成表格。

  三.分层练习:内化知识

  1.下面每一题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一种情况?请你选择编号写在后面。

  ①两端都种②只种一端③两端都不种

  (1)衣服上钉的纽扣( )

  (2)电影院椅子扶手( )

  (3)生活中的木梯( )

  2.判断:

  (1)如果要把一根纸带剪20段,需要剪21次。()

  (2)一根木头锯了11次,一共锯了11段。()

  (3)体育课上10个男生排成一排,他们之间有9个间隔。()

  3.选择:

  (1)小亚家住在三楼,每上一层楼要走16级台阶,那么她从一楼走到三楼要走( )级台阶。

  ①16级②32级③48级

  如果要走48级台阶,小亚要从一楼走到几楼?

  (2)小胖在一根绳上挂气球,绳子的两端都不挂,一共挂了9个气球,把这根绳子分成了( )段。

  ①8段②9段③10段

  4.解决问题:

  (1)在居民小区的路上装路灯,从起点到终点都要装上灯,装8盏路灯有几个间隔?

  (2)如果在一条路上插彩旗,从起点开始插,终点不插,共插了11面彩旗,这一条路分成了几段?

  5.动脑筋:

  小胖和4个小伙伴围成一个圈做游戏,他们之间一共有( )个间隔。

  四.自我小结:归纳方法

  你今天学得开心吗?说说你开心的地方。

  【板书设计】

  分段

  两端都不种:间隔数=棵数+1

  两端都种:间隔数=棵数-1

  只种一端:间隔数=棵数

9、中班数学《相邻数2——5》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且能表述5以内的相邻数。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熊猫指偶、森林场景、房子、动物图片、1——6的数字卡片、筹码若干、课件PPT、音乐、蝴蝶头饰、花等

  2.学具准备:塑料袋(1——6的数字卡片、筹码若干)、记录卡、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找邻居:

  1.找小动物的邻居: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新村盖好了,小动物们搬新家了,熊猫大婶帮助小动物们分好了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它把一号分给了小猴,二号分给了小猫,三号分给了小猪,四号分给了小狗,五号分给了狮子,六号分给了长颈鹿,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因为它们有邻居了,我们一起看一看他们的邻居是谁?小猫的邻居是: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小猫的邻居是小猴和小猪,并依次问其他小动物的邻居。

  2.说一说:小朋友坐在自己旁边的邻居是谁?

  二、学习2的相邻数

  1.找数字2的邻居

  小朋友们刚才帮小动物们找到了邻居也找到了自己的邻居,可小动物房子上的数字宝宝还没找到邻居,我们来帮帮它们吧。让我们给数字宝宝排好队,然后找数字宝宝的邻居是谁。教师出示1-3的数字卡,让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导语,小朋友发现2的邻居是谁呢?(在数字2旁边的就是它的邻居,小朋友看一看它旁边的数字宝宝是几和几)引导幼儿说出2的邻居是1和3 。

  2.发现数字宝宝邻居之间的秘密

  我们来看一看数字宝宝2和它的邻居之间有什么小秘密呢?依次在相应的数字下面粘贴上相应的筹码,让幼儿观察,发现筹码之间有什么秘密吗?2旁边的筹码比1旁边的筹码多1个,比3旁边的'筹码少1个,引出1比2少1,是数字宝宝2的小邻居,3比2多1,是数字宝宝2的大邻居,1和3分别是2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前面的相邻数比这个数少1,后面的相邻数比这个数多1

  三、幼儿探索3、4、5的相邻数及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师巡回指导

  1.幼儿操作学具数字与筹码进行探索,在相应的数字卡下粘贴上对应的筹码,幼儿用筹码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找数字3、4、5的相邻数,找到相邻数粘贴在记录卡上

  3.展示幼儿操作成果,进行评价小结,理解并说出每个数有两个相邻数,前面的相邻数比这个数少1,后面的相邻数比这个数多1

  4.出示课件PPT,总结2、3、4、5的相邻数

  四、游戏“蝴蝶找花”

  1.游戏玩法:每朵花上都有一个数字宝宝,蝴蝶找花上数字宝宝的好朋友相邻数,请小朋友当蝴蝶,蝴蝶身上也有数字宝宝,(想一想自己是哪朵花上数字宝宝的相邻数),蝴蝶找花做朋友。每朵花只有两个好朋友,每只蝴蝶都要找到花做朋友。

  2.师评价总结

  五、延伸活动:分组操作

  1.在记录卡上用各种图形记录相邻数

  2.在记录卡上用圆点记录相邻数

  3.找找画画:在记录纸上把2——5的相邻数找出来,并用相应数量的几何图形在表格中表示出来。

  4.游戏“找朋友”:提供扑克牌,两个幼儿为一组,锤子剪刀布,赢的幼儿出3——5中的一张牌,另一幼儿找出两张牌即该数的相邻数。

10、中班数学活动《羊村patty——分类计数》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物体的分类方法,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计数,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分类的标准;

  2、学习用标记、数字等记录自己的分类、计数结果,培养幼儿分析、归纳,计数、记录的能力和操作兴趣;

  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能用语言表达操作情况,促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

  二、活动重点:

  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计数,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分类标准(为什么这样分)。

  三、活动难点:

  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四、活动准备:

  1、教具:一套大号红绿两色的苹果、红黄蓝三色的糖若干;数字卡、羊村背景图,音乐《郊游》《我们一起喜羊羊》。

  2、学具:小号红绿两色的苹果、红黄蓝三色的糖若干;数字卡,操作盘、桌布(操作底板)

  五、活动过程:

  (一)、探究活动:帮懒洋洋分苹果(红绿两种颜色)

  1、师:出示邀请函,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羊村要开patty了,村长邀请我们去参加羊村patty呢!小朋友们想去吗?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2、幼儿操作:分苹果。

  师:为了今天的羊村patty羊羊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呢,看一看谁来了?出示“懒羊羊”引出活动,懒洋洋请大家吃苹果,师:盘子里有很多苹果,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观察后发现颜色不一样)

  师:懒洋洋觉得这么多苹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太挤了,想把它们分开摆放到桌子上请小朋友吃,小朋友觉得懒洋洋会怎么摆放这些苹果?现在就请你们试一试,帮懒羊羊分一分摆一摆吧!(幼儿操作“苹果”进行“分苹果”(红绿两种颜色的苹果),幼儿自由探究、分类,老师巡回观察。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师:老师看见大家已经帮懒洋洋把苹果分开摆放在桌子上了,现在我想请几位小朋友来告诉我们:你是怎样摆放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4、教师记录、总结幼儿的分类方法,并引导幼儿得出哪一种分法最清楚、最彻底的结论。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做好标记和记录,师:你们觉得哪一位小朋友的分法最好?为什么?(幼儿自由畅谈自己的理由)师小结按颜色分类最好。

  5、再次“分苹果”:现在大家都用这个好方法来试一下吧。

  (二)、计数,并学习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1、计数分类结果。师:小朋友刚刚帮懒羊羊把苹果分得很好,可是它还想知道每一种颜色的苹果各有几个,我们一起来帮它数一数好吗?(幼儿计数每一种苹果的数量,把相应数字卡摆放在苹果旁边。)

  2、幼儿计数分类(不同的苹果的数量)结果,老师示范记录结果。

  3、小结:好了,老师已经记录下了刚才小朋友分苹果的方法和数出的结果了,懒洋洋能清楚地知道每种颜色的苹果有多少了。

  4、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小朋友们帮忙把苹果按颜色分类摆放在自助餐桌上,(请幼儿把苹果按颜色分类)请小朋友不要摆错哦!

  (三)、操作:美羊羊分糖(按颜色分类计数)

  1、出示“美羊羊和棒棒糖”教具,师:美羊羊看到你们帮助懒羊羊分苹果了,方法非常好,想请你们帮她分棒棒糖,小朋友觉得怎么摆放这些棒棒糖呢?现在就请你们试一试,帮美洋洋分一分摆一摆吧!(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棒棒糖)。

  2、幼儿利用“操作卡”分棒棒糖,展示、讲述自己的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3、幼儿计数,并记录分类结果。师:小朋友分得很好,把不同颜色的棒棒糖放到了不同的盘子里,那么每种棒棒糖究竟有几个呢?请大家数一数每个盘子里的棒棒糖吧。(幼儿计数)师: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数出来的结果像老师刚才一样记录下来告诉美羊羊吧!先分类再按照每种的数量摆上相应数字,把分好的棒棒糖按颜色分类摆放到自助餐桌上。

  四、结束活动,幼儿作品评价与展示。

  师:羊村patty开始了!我们一起品尝美味然后在一起跳舞吧!走出活动室结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