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影评观后感
1、芳华影评观后感
芳华,和好朋友一起看的,约好结束后交流观影心得,也未读原著,只看了影版。源于约定,从没有写过影评的我写下了这篇观后感,若格式或者内容有什么不对或冒昧之处,还望大家别计较,多包涵。
影片结束后,大家说的最多的是好人没好报,我想说好人处事也要活道,也要自护,也要争取,也要勇于反抗。生活中,对于爱情,现实和理想总有一墙之隔。
影片中,在刘锋表白抱着丁丁,被他人看到并对丁丁出言不逊时,刘锋呆了,丁丁怕了,可以看出人言的可怕。所以,刘锋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去澄清、解释、维护丁丁;人言可畏,丁丁恐慌之下做了下下策。
后面的故事,刘锋被发配到川滇,但即使到了战场,刘锋依然做到了连长,保家卫国。这证明好人,不论扔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生活,总是给我们无限的希望,但同时也会给我们些许伤痛。出现了伤痛,我们能做的不是在伤口上撒盐,而是去面对,去疗愈,以获得平和的心境、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生活状态。
故事的另外一位主角何小萍,从小生活多坎坷,父亲不在身边,母亲的'重组家庭不接受自己,原以为到了部队,到了文工团,就会好起来,就会是一个新的开始,但理想和现实总有一墙之隔。她看着自己爱的人被欺负被下放,自己也伤心绝望,后来也被下放了,小萍做了战地护士,抢救革命战士,后来成了英雄,但突然聚集的关注度和心理落差太大,让她精神崩溃,住进了精神病院,好在天顺人愿,她好了起来。
影片的最后,何晓萍和刘锋一起生活,他们虽然没有结婚,但是依然携手伴余生。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公平不公平,但之于感情,有些等待总是值得的,时间会把你应得的带回给你。
其实,在现在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人言的力量依然强大,比如网络热搜、社会舆论导向、网络语言暴力等等,他们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于干扰一些人的精神状态,看到影评,我们发现不公,去指责去谩骂,但现实中可能我们自己也是不公的制造者、传播者,反观生活,反省自己,也给他人一个机会,给自己多一抹阳光。
其实,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平淡,亦复杂,亦令人羡慕。生活,之于我们,之于爱情,给了太多考验,但人生不就是如此吗,谁说我们不是痛并快乐着呢?
在观影后,大家可能会羡慕何小萍和刘锋最后的相守,想要拥有知己、知音、爱人般模样的人相伴,可现在我们为什么还是一个人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还是一个孤独的灵魂?追根揭底,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可能你不愿承认,可能你会抱怨现在的社会或者现在的人。但,冷静一想,自己是不是也和他人一样,不敢付出,不敢等待,亦或一样现实。就像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便不想再自己起灶。
其实,婚姻,最终不过是一个人打包到另一个人的生活里。什么房啊车啊,够住就好,什么婚礼酒席,最终累的不过是自己。我们要的不过是一个人,一个家。诚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有一墙之隔。
最后,我想说:我在等一人,一世一双人,简简单单,相伴走一生。那么,此刻阅读的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新年愿望呢?
2、十月围城观后感影评
《十月围城》讲述的是清朝末年,一九零六年时,清政府羸弱,外墙侵略,民不聊生的国情。在水生火热中,国父孙中山先生率领着一批仁人志士,誓以鲜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该片以时间为线索,拍摄了孙中山先生到香港前七天至达港之日发生的刻骨铭心的事件。
影片用饱含深情的镜头,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中国风貌,刻画了一群伪走向共和到死不顾,引颈就戮的英雄人物。他们以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唤醒了民众沉睡的意识——商人、学生、老板、脚夫、苦力、赌徒甚至乞丐,这些人参与舅父孙中山先生的目的多种多样——为了老板,为了兄弟,为了爱情,为了救赎,但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那些安静的灵魂已浸染了一份革命的崇高,值得所有的人仰望和铭记。
《十月围城》中所暗含的情感是无法简简单单用言语来表达的。电影中的父子情、夫妻情、兄弟情和儿女情在导演的拍摄下勾勒出一个个侠骨柔情的热血男儿。一向演正派的胡军,此次在电影中十足的演了一个大恶人。这个暴躁但忠烈的清军官阎孝国被胡军演活了。那份报效朝廷的愚忠、顽固和病态都融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可谓入木三分。也揭示了再那个年代里,那些腐朽的制度和思想,那些与历史潮流作对的人,必将为自己的愚昧行为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没有以前的革命烈士,如果没有以前的鲜血,怎么会换回我们新一代的辉煌成就?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以前为了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英雄们。《十月围城》就是一部将近70分钟的激烈的舍生取义的交锋站。
正是因为残酷,冷血的场面充满了悲剧色彩,正是因为每一位英雄充满了爱国之情,正是因为每一位演员都完全投入到演习中。我为这部电影而哭了足足四次。王复明的顽强,方红的勇敢,李重光的坚持使我催泪不止。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被从赌徒到革命志士,父子之情,主仆之情,同志之情所深深的感动了。这所有的“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家国天下的大情怀。这部电影它没有说教式,没有口号式语言,却能把爱国主义表现得如此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我认为《十月围城》它已经让每一位观众们在不知不觉中经受精神洗礼,它使我感受到了博大的爱国情怀。
我敬佩电影当中的每一位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哪来我们的今天?今天这些没好的日子是无数中国同胞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虽然,现在的中国已经变得繁荣富强了,不用我们去打斗。可是,我们要努力学习啊,要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因为,我们也是中国的一份子。
我谢谢《十月围城》朴素的情感展现,谢谢它展现了英雄最为人性化的一面,谢谢它让我明白了爱国,保护国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3、十月围城观后感影评
《十月围城》这个电影,群星荟萃。影片中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但是我觉得这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是影片中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国人士通过他们最最朴实的行为所表现爱国精神的情节,
影片中描写的是在清朝末年,政府比较弱势和胆小,外强入侵,导致民不聊生,一批爱国之士希望能够推翻封建落后的制度,建立明主的法度而发起的一场改革。
在影片中,孙先生将于1920_年10月15号抵达香港,和来着中国各地的革命人士召开一次秘密会议。这次的会议的目的是要将全国各地的革命人士聚集在一起,将全国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而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等这些社会上最普通的人自愿的参加保护孙中山先生的故事。这次的影片跟以往的影片有所不同,并没有刻意的去描述伟大的人物,而是以看似最简单最朴实的方法去描写普通的人。
整部戏以“家国情怀”做文章,最好的篇幅都在孙文到港的前三天,一方是清廷鹰犬磨刀霍霍,一方是革命党人紧张应对,各路人马交替登场,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可谓剧力万钧,为随后的“六十分钟”连场恶战做足铺垫。在这过程中大家都“舍生取义”,演的丝丝入扣,极具层次感。其中的十位壮士让人感慨,让人印象深刻,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鼓掌。
李玉堂商人;李玉堂之子李重光(接受过西方教育,三民主义);李玉堂之友陈少白,同盟会会员,革命党人;王复明,少林寺和尚,流落以炸臭豆腐串为生;沈重阳,赌徒,李玉堂小妾之前夫。阿四李玉堂车夫,对主人忠心耿耿;刘郁白,为情所困,爱错了人,由堂堂公子哥沦落为乞丐,李玉堂友人;等。
这些人只是最朴实的普通人,他们跟政治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我的印象中,臭豆腐在被人连捅几十刀后,仍然站起来,拼尽自己的最后一口气,保护阿四他们前进。方红与李重光本身都是弱者,十六七岁的孩子,本在父亲保护之下一边怄气一边天真地生活着,弱者去做自己力所不达的事情时,是很容易让人感动的。他们是让人敬佩的。刘郁白最后的打斗场面衣衫飘然,别有一番美感。
这部戏提及了各种感情,阿四与阿纯的纯真的爱情,还有沈太太与沈重阳有恩有爱的压抑过往,刘郁白对父亲的女人的苦恋不得,李玉堂对陈少白的友情,对爱子的保护心切,陈少白宁舍“人生而平等”论也不舍李重光送死的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软肋,在情义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做出了最艰难的选择。编剧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人物的生命悉数展现,淋漓尽致。
这影片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对革命的期待,对明主的向往。为了国家的大义,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4、《芳华》观后感
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影《芳华》昨天上映了,轩主也赶了一回时髦,昨天晚上买票去看了冯小刚这部新片。由严歌苓创作的小说已经看过,电影是严歌苓和冯小刚联手打造的,也是他们对于自己那个时代的一种总结吧。
说实话,电影并不特别吸引人,也没有大片的那种震撼感。可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还是把人带入那个特殊的的历史时代,这也许就是编剧、导演的本意所在吧?
电影浓墨重彩的描写了部队文工团的好人刘峰,还有文工团的几个女演员。好人刘峰被称为“活雷锋”,在那个年代这是个了不起的称号。记得轩主小时候学习就号召“学雷锋,做好事”,雷锋精神可谓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而被称为“活雷锋”的刘峰也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是一个完人,不能有自己的私生活。这就是刘峰的悲剧所在。女一号何小萍是刘峰带到部队的新兵,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到来却引起了文工团老战士的一致反感,所以何小萍在部队过的并不如意,好像人人都在故意针对她一样,当然,好人刘峰除外。何小萍的一切都成了别人嘲笑的对象,因为身体有味道,跳舞的是时候没有男演员愿意和她跳,还是刘峰出来拯救了她。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恋爱是一种罪过,特别是部队这样一个雄性云集的场所,女性凤毛麟角,而文工团却又是女性集中的地方,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恋爱风气的蔓延。所以当刘峰抱了林丁丁之后,被严肃处理也就不奇怪了。当然,领导还是手下留情了,并没有开除他的军籍,只不过把他调离了文工团。何小萍在唯一的朋友离开之后,也失去了留下来的理由,所以才有了她去卫生所的一幕。最起码在卫生所,通过自己的努力,何小萍融入了所在的群体,这和她在文工团的遭遇大相径庭。
说句题外话,看了好人刘峰的遭遇,轩主有些明白了早些时候退伍军人闹事的原因了。一个过去总是模范的军人,一个战争中立下战功的英雄,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处处受到刁难,怎么能够让军人安心?而我们整个社会仿佛已经忘记了他们,这对于他们是不公平的,对整个军人团体也是不公平的,我们不能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
当然电影也有一些细节值得磋商,比如说电影中说好几个战友的亲人都解放了,言外之意是她们的父母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在那个年代,政审如此的严格,亲友中有问题的人肯定不能进入部队吧?那个年代讲究一个“根正苗红”啊!当然如果是大人物另当别论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代人的芳华终究会有落幕的一天,愿芳华能够被人重温吧!
5、《芳华》观后感
昨晚看了电影《芳华》,老实说昨天看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情节很平淡,但是因为是严歌苓的作品,我喜欢这个女作家,所以还是坚持看完了,看完后当时也没啥大感触,毕竟自己没有那种年代感,没法做到触景生情,但是脑子里有个疑问:作品是以穗子的口吻叙述的,她在影片开头说这篇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她,而是刘峰和何小苹,可是整个一部影片看下来,我并没感受到故事就是围绕他俩展开的,与其说是围绕他俩,还不如说是围绕那整个文工团,但是为什么,叙事者又认为是围绕他俩来写的呢?
带着这样的思索,我得出了自己的一点感悟,刘峰与何小苹身上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简单和善良,刘峰热心于帮助他人,凡事都为人着想,可是这样的一个好人最终只是因为自己追求纯洁的爱情而身陷囹圄,人家都觉得这样的好人只适合做万能胶,而不配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而其实他自始至终对爱情非常忠诚和坚持,可是他不被理解!最后在战争中失去手臂,之后的生活也拮据和清贫!
而何小苹呢?她也是个苦命的孩子,父亲坐牢,母亲改嫁,从小被忽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严重缺爱,受尽欺负,她是孤独的,可怜的,原本以为当兵了可以赢得新生,但是还是受人欺负,只有刘峰真心地帮助她,尊重她,她感受到了刘峰的善良和值得信赖,她内心为刘峰这样的好人没有得到好报充满了愤恨和对人性悲凉的心寒。
若干年后,文工团解散,大家各奔东西,每个人都变了,或许变得世故,或许变得圆滑,或许变得冷漠,或许变得现实,人各有志,每个人的机遇与遭遇都是不同的,其实改变是多么的正常,但最后,穗子孩子的婚礼上,大家重新聚到一起,穗子以叙述者的口吻告诉我们:大家都改变了,似乎大家都有点小小的失落,而唯独刘峰与何小苹反而有一种平静中渗透出来的知足!
我觉得这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芳华易逝,唯一能永恒不变的是什么?是人性中本真的善良与平和,刘峰和何小苹从表面上看历尽生活的磨难,而到中晚年,虽然经历生活的洗礼,但他们收获了平和,保持了本真,我觉得这就是他们得到的生活最好的馈赠,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永远留住了自己的芳华!
6、《芳华》观后感
白露,霜寒,冬至,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不由得感叹:年末了。
又到此时,我不想说又是年末,只想说:时光芳华,我们不老。
冯小刚的《芳华》上映派生出很多文字,其中或多或少都感慨那一代人的青春芳华,或自己的岁月芳华,但无不强调易逝。妇孺皆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其实,时间也一样,没有两天完全相同的时光,夕阳唤醒了星星,星星照亮了晨曦,晨曦通透了露珠,露珠耀眼了太阳……一个事物的隐退总演绎出另一种事物,万事万物就这样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我们能说昨天的日子和今天的日子是完全相同吗?
“冬天都过去了,春天还远吗?”是的,四季更替是自然规律,时光流逝也不可抗拒,它的“逝”让我们得到生命的诠释,让我们懂得过日子的过程,让我们获得生活的馈赠……这些“得”是时光的“逝”的淬炼和升华,它是崭新的,芳香的,青春的,也是原汁原味的。时光里浸润了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崭新和芳香,它纯粹、酣畅、浓烈、香醇!
每一个日子,每一个年华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可复制,不可雷同,站在岁末展望新年,走进新年耕耘岁月,我们用我们的芳华书写岁月的芳华,岁月用它的芳华充实我们的芳华,我们和岁月一起度过年年岁岁的三百六十五天,怒放生命,盛开芳华,时光不老,我们不老!
7、《芳华》观后感
元旦临近,前日就在网上预购了电影《芳华》的门票。昨天午后,驱车22公里从沈抚新城去到了横店影院抚顺市印象新城店,观看了由旅美华人美女作家严歌苓编剧、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
电影《芳华》既是文艺片,也是青春爱情片,还是战争片,影片讲述了部队文工团一群文艺兵跌宕起伏的青春故事。影片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爱情和战争是文艺创作的两大永恒主题的文学艺术理论。这也是继《高山下的花环》之后少有的一部以隐晦方式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争影片。
笔者记得,从小到大曾看过很多部战争影片,比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南征北战》、《车轮滚滚》、《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战上海》、《上甘岭》、《三大战役》等等。与《芳华》同为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争影片,是于33年前的1884年冬天上映的《高山下的花环》。
《芳华》和《花环》都是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争影片,笔者认为《花环》是战争正片,而《芳华》并不是战争正片。从艺术创作的主题来看,《花环》的人物命运是为那场战争的艺术化呈现来服务的;而《芳华》的战争场景与过程是为刘峰与何小萍等人物命运的艺术化呈现来服务的。就其艺术内涵来说姑且不论,只说战争场面的拍摄,《芳华》影片更加震撼人心!
过去的电影在拍摄战争场景时,多数都是远景拍摄的,万炮齐发、炮火连天、烽烟滚滚……近景都是灰头土脸、浑身鲜血……得益于当今先进的化妆术、道具术和布景术等电影技术的高度发展,《芳华》的战争场景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其中有连续六分钟的战争近景拍摄,枪林弹雨、爆炸残肢、鲜血飞溅、血肉横飞、成片尸体、重度烧伤……等等,这些写真拍摄几乎都是过去的战争影片中所看不到的,而且都是近景拍摄,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尤其是在影院观看,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震撼!连续六分钟不切换镜头的战争场景拍摄,而且还是爆炸近景拍摄,要求演员一步差错都不能出现,否则将片刻殒命……这就是这部战争影片所带给观众的巨大视觉冲击力,近景战争场景震撼人心!
《芳华》的演员阵容也基本上都是新面孔,她们扎实的舞蹈功底,着实令当今一些明星们汗颜!拉出当今的那些鲜肉萝莉偶像明星们来看看,有谁能有《芳华》剧中演员们扎实的舞蹈功底?而且这些舞蹈还是民族舞加芭蕾舞……《芳华》剧的演员,没有整容、没有雕琢、没有矫情、没有造作……从容貌到神情都散发着一种天然的美……难怪影院中坐着很多银发的老人观众……艺术就应该回归自然!
剧中何小萍战士的那段精神病患者的独舞,令所有在场的观众不分男女老幼潸然泪下!不论你是柔弱小女子还是铮铮铁骨汉,在影院看《芳华》影片时没有眼睛不湿润的……战争不但摧毁了人的生命,也摧毁了人的身体,更摧毁了人的精神……
电影《芳华》同时也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忘却那场渐渐远去的战争……在当今这个和平、幸福与繁华的年代,战争的不测随时都有可能再次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忘战必危!
铭记历史,不忘战争,缅怀先烈,珍视和平!
8、《芳华》观后感
也许是才气过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严歌苓吸引了我,也许是大名鼎鼎的冯导吸引了我,让我在一个冬日的下午,如此安静地坐在影院里,感受青春,感受芳华,感受挥之不去的忧伤。
宽大的银幕,不断切换的场景,一个女性的旁白娓娓道来……手持一瓶温凉的矿泉水,温度在掌心里一点点升高,上一世纪80年代的唯美浪漫青春时光在手中被绵密地抻开,不可言说的美妙由内而生。我找到了存在感,并带着一份情怀去追忆那段美好时光。
《芳华》塑造了一组文艺兵群像。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芽。质朴善良的“好人”刘峰、因不良习气被集体歧视的何小萍以及林丁丁、郝淑文、萧穗子等情感的缠绕、交集,大相径庭又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电影用四十余年的跨度,展开他们命运的流转变迁,有着对一段历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变迁的复杂感怀。
世界是安静的,整个观影过程是安静的,即便是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画面袭来的那一刻,我觉得我不是观众,更不是旁观者,我身临其境,就活在那个场景里。
电影《芳华》的拍摄手法有别于冯导的其他影片,温情贯穿影片始终,我认为电影的主题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和情感安放。电影前半部分的俊男靓女,悠扬的音乐,清澈的和鸣,木纹质地的暖色地板,柔软曼妙的肢体,女性身体散发的清香以及暗生情愫的涌动……画面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纯真、美好和干净,让人有种不被时间蚕食的温暖。电影的后半部,涉及到了那段不轻易碰触的战争,尽管枪林弹雨,血肉模糊,这些芳华的年轻人经历战争的残酷洗礼,甚至付出生命却没有退缩。最惨烈的是,前期曼妙舞姿的轻柔肢体与后期残肢断臂的强烈对比,画面的矛盾和冲击直抵心灵,那些光鲜年轻的脸庞,那些平时被人忽略的.细微章节,终归还是让观众获得了某种罕见的崇敬和震撼。
青春是整个片子的主线,但一切都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展开的,电影的故事情节唤起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有人说,这是一部以情怀取胜的电影。是的,无论是影片里呈现的集体主义与个性的压抑,还是禁欲主义与青春荷尔蒙的矛盾,还是时代更迭与个体命运的苍白和茫然,都不足以让人轻易释怀。唯一可以释怀的是电影带给我们的纯真,纯真是主体,纯真不仅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那种做人的底线、对别人的友善、对真爱的追求、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伟大祖国的捍卫,都需要纯真。
自由、真诚、冲动,懵懂,叛逆,不置可否,暗生情愫,秘密对抗……对青春的诠释隐秘而幽暗。没有人会讨厌自己的青春,尤其到了中年或者暮年,那段刻骨铭心的时光,一定会在内心世界里翻涌。
我们一直在与时间和记忆较真,但在历史大潮的汹涌下,在历史的变迁中,那些人性的丑陋和黑暗,那些扼腕叹息的感慨和愤懑都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一直活不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此刻,我们只需要在宽大的荧幕前回望青春芳华,找到活着的证据,存在的痛点。
特别打动我的是文工团那段内敛的抒情,我们凭借所谓的“现代视角”返回那个特殊年代,本身就带着情感,小心卑微地察看内心世界里的光与影,洋溢的青春碎片在父辈们身上即可看到。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剧团工作,那熟悉的场景和气息一直在梦里缠绕。那时候,剧团里的演员们平时在大舞台上排练,留给幼小的我对舞台艺术这种表演形式的无限向往。我们一群孩童,照着大人的样子劈叉、下腰、拿大顶、踢腿、练功,所有让身体变得柔软的方式方法都一一尝试,乐此不疲……
那个时代,剧团还是很光鲜的。父亲是乐队的演奏员,他和年轻的演员们走在希望的原野上,背着琴弦,意气风发,生活充满了浓浓的诗意。有时候没有出去演出任务,剧团里的演员们就神圣地走在游行队伍里,肩上扛着巨幅领袖像,游行的木制大车上坐着四处观望的我,街两旁围观的人群瞬间让我觉得剧团的游行队伍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那些光鲜靓丽的演员走在人群中很是耀眼。
记忆较深的是两个连接东西两个方向的大院里,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唱,一起跳,那些女演员在餐厅吃饭,翘着兰花指拼命地挑拣肥肉,男演员们将碗伸过去,眼睛闪耀着光芒……
最崇高的事,最容易破碎。后来剧团处于边缘化,大家还是走散了。
还有八十年代的那场战争,我们刚上初中,被战斗英雄的事迹感动的直掉眼泪,每次英模报告会都会哭得一塌糊涂,如若那天有沉闷的类似雷声的响动,校园里会有人惊奇而神秘地说,这是老山前线的炮声呢。学校的黑板报上每次都有文学爱好者的文章,我就是在一个落霞的傍晚,清晰地记住了抄写板报的丁俊玲,她将自己的一篇《母亲》规范规整地抄在黑板上,我看到了一位母亲盼望前线儿子早日凯旋的复杂心情……对于老山战争的所有记忆,都在校园里,都在青春里。
我父辈们的青春,我们的青春甚至下一代的青春,都因这场电影而芬芳。电影《芳华》从某种意义上说,让我们找到了青春年华的影子,也找到了彼此,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回望和感慨——逝去的芳华永远回不来。
我只想说,现实中我们更期待芬芳年华里的纯真和温情。
9、芳华观后感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芳华观后感作文55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昨晚看了电影《芳华》,老实说昨天看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情节很平淡,但是因为是严歌苓的作品,我喜欢这个女作家,所以还是坚持看完了,看完后当时也没啥大感触,毕竟自己没有那种年代感,没法做到触景生情,但是脑子里有个疑问:作品是以穗子的口吻叙述的,她在影片开头说这篇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她,而是刘峰和何小苹,可是整个一部影片看下来,我并没感受到故事就是围绕他俩展开的,与其说是围绕他俩,还不如说是围绕那整个文工团,但是为什么,叙事者又认为是围绕他俩来写的呢?
带着这样的思索,我得出了自己的一点感悟,刘峰与何小苹身上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简单和善良,刘峰热心于帮助他人,凡事都为人着想,可是这样的一个好人最终只是因为自己追求纯洁的爱情而身陷囹圄,人家都觉得这样的好人只适合做万能胶,而不配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而其实他自始至终对爱情非常忠诚和坚持,可是他不被理解!最后在战争中失去手臂,之后的生活也拮据和清贫!
而何小苹呢?她也是个苦命的孩子,父亲坐牢,母亲改嫁,从小被忽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严重缺爱,受尽欺负,她是孤独的,可怜的,原本以为当兵了可以赢得新生,但是还是受人欺负,只有刘峰真心地帮助她,尊重她,她感受到了刘峰的善良和值得信赖,她内心为刘峰这样的好人没有得到好报充满了愤恨和对人性悲凉的`心寒。
若干年后,文工团解散,大家各奔东西,每个人都变了,或许变得世故,或许变得圆滑,或许变得冷漠,或许变得现实,人各有志,每个人的机遇与遭遇都是不同的,其实改变是多么的正常,但最后,穗子孩子的婚礼上,大家重新聚到一起,穗子以叙述者的口吻告诉我们:大家都改变了,似乎大家都有点小小的失落,而唯独刘峰与何小苹反而有一种平静中渗透出来的知足!
我觉得这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芳华易逝,唯一能永恒不变的是什么?是人性中本真的善良与平和,刘峰和何小苹从表面上看历尽生活的磨难,而到中晚年,虽然经历生活的洗礼,但他们收获了平和,保持了本真,我觉得这就是他们得到的生活最好的馈赠,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永远留住了自己的芳华!
10、电影芳华观后感
芳华,和好朋友一起看的,约好结束后交流观影心得,也未读原著,只看了影版。源于约定,从没有写过影评的我写下了这篇观后感,若格式或者内容有什么不对或冒昧之处,还望大家别计较,多包涵。
影片结束后,大家说的最多的是好人没好报,我想说好人处事也要活道,也要自护,也要争取,也要勇于反抗。生活中,对于爱情,现实和理想总有一墙之隔。
影片中,在刘锋表白抱着丁丁,被他人看到并对丁丁出言不逊时,刘锋呆了,丁丁怕了,可以看出人言的可怕。所以,刘锋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去澄清、解释、维护丁丁;人言可畏,丁丁恐慌之下做了下下策。
后面的故事,刘锋被发配到川滇,但即使到了战场,刘锋依然做到了连长,保家卫国。这证明好人,不论扔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生活,总是给我们无限的希望,但同时也会给我们些许伤痛。出现了伤痛,我们能做的不是在伤口上撒盐,而是去面对,去疗愈,以获得平和的心境、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生活状态。
故事的另外一位主角何小萍,从小生活多坎坷,父亲不在身边,母亲的'重组家庭不接受自己,原以为到了部队,到了文工团,就会好起来,就会是一个新的开始,但理想和现实总有一墙之隔。她看着自己爱的人被欺负被下放,自己也伤心绝望,后来也被下放了,小萍做了战地护士,抢救革命战士,后来成了英雄,但突然聚集的关注度和心理落差太大,让她精神崩溃,住进了精神病院,好在天顺人愿,她好了起来。
影片的最后,何晓萍和刘锋一起生活,他们虽然没有结婚,但是依然携手伴余生。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公平不公平,但之于感情,有些等待总是值得的,时间会把你应得的带回给你。
其实,在现在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人言的力量依然强大,比如网络热搜、社会舆论导向、网络语言暴力等等,他们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于干扰一些人的精神状态,看到影评,我们发现不公,去指责去谩骂,但现实中可能我们自己也是不公的制造者、传播者,反观生活,反省自己,也给他人一个机会,给自己多一抹阳光。
其实,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平淡,亦复杂,亦令人羡慕。生活,之于我们,之于爱情,给了太多考验,但人生不就是如此吗,谁说我们不是痛并快乐着呢?
在观影后,大家可能会羡慕何小萍和刘锋最后的相守,想要拥有知己、知音、爱人般模样的人相伴,可现在我们为什么还是一个人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还是一个孤独的灵魂?追根揭底,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可能你不愿承认,可能你会抱怨现在的社会或者现在的人。但,冷静一想,自己是不是也和他人一样,不敢付出,不敢等待,亦或一样现实。就像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便不想再自己起灶。
其实,婚姻,最终不过是一个人打包到另一个人的生活里。什么房啊车啊,够住就好,什么婚礼酒席,最终累的不过是自己。我们要的不过是一个人,一个家。诚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有一墙之隔。
最后,我想说:我在等一人,一世一双人,简简单单,相伴走一生。那么,此刻阅读的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新年愿望呢?
11、刺青影评观后感
刺青影评(一)
昨天看了《刺青》,这不算是部新片,其实很早就有听过这部电影,但是直到昨天才从头到尾完整的看了一遍。我这个人很少会对电影写些什么,我总认为,电影都是假的,看完,无论剧情怎样,哭或笑,都是虚拟的,过去就过去了。但是看完这部,却很想说点什么,也许是看之前,其他人的评论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所以我是带着一些评论去看的,没想到看完之后,反而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是一个讲述同性恋的故事,但是却是一个很让人心疼的故事。主人公有两名,竹子和小绿。故事围绕刺青展开,竹子是一家刺青店的老板,她认为,每个人的刺青都代表着一个故事,所以她会根据每位客人的特点,来为他们设计刺青。小绿是一名webgirl,也就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情色视讯聊天。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人,在小绿某天来到竹子的刺青店后改变。
竹子的左臂上面,有着一大束彼岸花的刺青,也就是这个刺青,永久改变了她的命运。竹子上学的时候,曾经爱上同班一个女同学,一天晚上,她们相约到这个女同学家里面过夜,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那天晚上发生了地震,竹子早上赶回家,发现自己家的房屋已经在地震中坍塌,年幼的弟弟坐在废墟上,呆呆的望着已被掩埋,只剩下一条手臂在外的爸爸,那条手臂上面刺着的图案,是一大束彼岸花。弟弟从此失去记忆,只记得那个刺青。于是竹子决定在自己的手臂上面刺上同样的图案,开始担负起照顾弟弟的任务,而出于内心的内疚,她最终还是隐藏了自己的感情,与那个女同学分开了。多年来,带着什么也不记得的弟弟,掩盖着自己的内心。
小绿是一个被遗忘的孩子。她的妈妈离开了她,爸爸则被关进监狱,只剩下她和阿嬷相依为命。她最常做的事,就是拿着一个玩具电话,想象着爸爸或者妈妈在电话那端,自言自语的说着话,想象着和他们重逢的情景。在一个傍晚,小绿遇到了竹子,那是她的初恋,那天,她带着一顶绿色假发,对着刚放学回来的竹子说:“你好,我叫小绿。”
多年后,她们在竹子的刺青店重逢,小绿一眼就认出了竹子,但是竹子却毫无印象。于是小绿邀请她到自己的博客,并给了她一张名片。但殊不知,此刻,警方已经开始注意这个视讯网站。于是小绿发现,一个ID叫做Silence的人经常登录,并经常和她聊天,但他又和别人不同,他选独占,却从不要求她脱衣服,只是聊天,并屡次劝她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小绿一直以为,这个关心自己的人是竹子,她来到刺青店,也要在身上刺上彼岸花。但竹子拒绝了,她说,彼岸花是通往地狱的。她为小绿设计了另外一个刺青,是一朵小茉莉。同时,她也渐渐想起来当年的情景。但地震的阴影始终在她脑海里,于是她依旧压抑自己,她会上网,但从不告诉小绿自己是谁。
但小绿却始终没有放弃,她不断提醒竹子,不断的告诉她,自己的感情。而最后,竹子也终于卸下负担,接受了小绿。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那天晚上,竹子的弟弟自己从疗养院离开,来到一块空地,却看到了和竹子刺青一模一样的花,他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但却也再次发生了意外。再也无法接受的竹子,只能告诉小绿,自己从此再也不刺青了。
小绿仍抱着一丝希望,她留言说,自己会在线一直等。
直到有一天,警方出击要查处这个网站。Silence发现小绿竟然在线,情急之下,他用麦克风告诉小绿,要她下线。而这时,小绿才发现,一直说喜欢她的人,不是竹子!无法接受现实的小绿,放声大哭。
这部片子,贯穿始终的,是一种浓厚的孤独。渴望被人记住的小绿,因内疚而背负起弟弟整个人生的竹子。两个孤独的人走到一起,总是碰撞出淡淡的悲。空旷的草地上,拿着电话自言自语的小小绿;视讯那边,抱着双膝,哭着哼唱童年记忆歌谣的小绿,还有这边捂着头流泪的竹子;以及突然发现原本以为喜欢自己的人不是竹子,瞬间崩溃痛哭的小绿,是那么的忧伤。
这不是一部有着波澜起伏剧情的电影,但却让我印象十分的`深刻。我想,每个体会到其中孤单的人,大概都会为剧情而感伤过。这部电影,需要用心去看。
刺青影评(二)
一场地震,造就一世宿命。
小绿:“人,为什么要刺青呢?它算是穿衣服呢,还是裸露啊?”
竹子说:“每个刺青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做为刺青师,必须了解这一切的秘密,可是不能说破它。”
彼岸花——虽修得同根,然终其一生,花叶无缘相见。寓意生死轮回阻隔的两人。
短发,白衬衫,棒球帽,黑框眼镜,俨然一个帅气逼人的小帅哥。
长发,后车座,微笑,唇红齿白,眉目清秀,最是青春韶华的小女孩。
她的手圈过她的腰,欢声笑语。
这夜,相互好感的两人,叠加缠绵。
这响,贯彻天地的震动,轰然倒塌。
竹子呆愣着,注视弟呆坐在废墟上一语不发,凝视父亲外露瓦片之外刺有彼岸花的手臂。
灾难后的阿青,选择性失忆,什么都不认得,只依稀记得那一抹来自彼岸的花。
竹子深感自责,满是愧疚,她在手臂上刺一样的刺青,妄图减缓弟的创伤,自我解脱。
小绿说,她的初恋在9岁半。
她的记忆如此好,好到不差一丝一毫。
一场雨,沾湿小茉莉,一个人,浸染谁的心。
风拂过荒原,行走足踏。
小绿那自得其乐的幻想,对竹子撒谎说地震中死去的母亲,习惯用玩具手机自言自语。
离家出走的母亲,常年在狱的父亲,年老眼盲的奶奶,掉落在地的真相,多么残忍。
短暂相遇的两人,一个不曾记得,一个深刻缅怀。
小绿贸然闯进竹子的刺青店,声音娇媚的对她说要刺墙上挂着的黄色花。
竹子承受过往的伤痛,这花,是往地狱去的。所以,不行。
庭院,深夜,竹子给阿青讲关于刺青背后的故事,每晚如此。
每个刺青背后,都有一个秘密。
透过刺青,标志自己。
活在自己梦幻里的幻影。
小绿给竹子留了blog的地址,希望竹子能来,看她在占主导的位置上演绎风情万种。
年轻有口吃的警察,放了钩子,想要引得小绿掉入陷阱。
殊不知,一步步渐入困境的是他自身。
不停猜测,谁是竹子。
误以为的那个,对自己说:因为我是真的喜欢你,希望你好。
没有意识到的是,只是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的以为。
竹子:传说竹子开花会带来灾祸,科学家研究发现大旱灾前夕,竹树便会大规模开花并枯萎。
双臂刀刃的混混对着自己失落的手臂尖叫,寻彼岸花的阿青又一次遭遇横祸。
原来,你的温存是假的。
但刺了一半的刺青,是真的。
我仍可感觉到,它在隐隐作痛。
听着手机留言里小绿凄凄的“小茉莉”,一直在亲情爱情中挣扎,一直在逃避与自罚的竹子,突然将山崖边的“彼岸花”狠狠踩碎。这一次,她决心挣脱宿命的桎梏。
拉开的门帘,光线明亮,布满视界。
竹子微笑。
小绿迎面走来。
月光静静薄暮垄罩小茉莉
等候著你走进我的梦里。
《刺青》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爱情故事,可以理解、可以感动,并不复杂。这就是关于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爱情、友情与亲情;背叛、离弃与坚守。这也是关于人和人之间的情绪:欣喜、快乐和幸福;悲伤、孤寂和哀怨。可以相爱,能够相守,那是多可珍视的情感。只不过,这相爱的两个人,都是女生而已!
导演周美玲这样解释片名的意思:刺青师竹子以刺青的痛楚,让自己受创的心不那么痛;视讯少女小绿,藉由虚拟网路里的幻象与捏造,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阿东追寻着刺青带給他的力量;竹子的弟弟阿青,则在刺青的图像中遗忘,以度过生命中最大的抛弃……
渴望关爱,期待未来,祈愿幸福,所有想要好好对自己好好待他人的人们,都应该是这样的吧?这一点,不分男女,也与性向无关。
刺青有影,而爱情无形。标记有印,而感觉无型。每个人,都有难以忘怀的往事,都有值得珍藏的回忆,都有想要留住的痕迹。那些过往曾经,可以刺在身上示之于人,也可以记在心头藏之于己;个中缘由,或想对人言,或只自己知。或许,那回忆的印记,只是让人想起,为什么,还不愿忘记!所以,不拘形式如何,全在心意为何罢?
只属于自己的,爱的印记,会有多美丽?
刺青影评(三)
《刺青》是一部由周美玲导演的台湾电影,叙述了女同性恋竹子和小绿的爱情故事,小绿年幼孤寂,遇上帅气的竹子就再也无法忘怀,为了躲避孤独,她活在视讯情人的网络中。竹子在一次与小绿的约会中丧失了父亲,让弟弟患上了解离症,从此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认为是错爱的惩罚,她在手臂上刻下父亲身上的刺青也是弟弟唯一的记忆地狱之花——彼岸花,并成为一名刺青师傅将自己封存在刺青的虚幻世界中。两个无法面对现实的女孩,在再次的相遇中无法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然而在她们痛苦依偎的时候,悲剧再次发生,然而这一次,竹子没有退却与小绿坚决的走到了一起。
导演周美玲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对同性恋题材情有独钟,2002年她同时以《私角落》与《极端宝岛》两片,获得“台湾奖──评审团特别奖”及“国际竞赛类──评审团特别奖”,陆续受邀参加国际影展。2004年,周美玲完成第一部35MM电影剧情长片《艳光四射歌舞团》,继续获邀与入围国际影展,并勇夺同年两项金马奖。《刺青》是她第二部长片新作,她似乎也有意将《刺青》拍成一部挖掘同性恋深度的影片,然而很可惜这部影片只是一部商业电影,影片的内容融合了敏感题材女同性恋和典型的青少年亚文化视讯情人和刺青,由偶像杨丞琳和粱洛诗主演,受众矛头直指青少年。
影片整体看来不是很流畅而且内容非常简单,不过由于运用插叙的手法,弥补了这一缺点,主题揭示也很明显,从小自卑的男孩由于手臂上有了双刀的刺青,勇气大增而欺负路人,结果被砍下双臂,暗示了刺青只是虚幻,导演运用悲剧揭示它我想也是为了服务受众增加一点血腥的视觉冲击而已,竹子的弟弟重伤昏迷是第二次悲剧,但清醒后的弟弟解离症却康复了,竹子和小绿也走到了一起,其实结局是一个大喜剧,这又使得被砍双臂这一情节显得基调不吻合,所以说是一部纯商业电影。周美玲被誉为为台湾新秀导演中最具潜力的一位,如果单从这一部来看那么言过其实。不过最后想提一下,弟弟的扮演者演的不错。
12、明日边缘观后感影评
01
我可以理解此片为讲诉人生挫折,阿汤哥一个前途无良的年轻有为青年少校,在制度森严的队里,因一次无畏的顶撞上司被贬为小兵蛋子,从此开启一段拼搏奋起的奇幻之旅。新队里,他企图用言语证明自己曾经的辉煌过往,可能有人相信但是无人在意,有甚者怀起其是冒充官被流放。流放伊始,没有尊严没有技能训练没人在意你的死活,直接推上未知生死战场,这个战场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重新开始的新舞台,一次一次的死亡可以理解为为了适应新角色的一次一次失败后的总结与尝试,向着人生新目标的不断的尝试奋进,无疑阿汤哥是幸运的,也在于他死之前的拼死一搏干掉了中级有能力重启时间的boss,他的初“死”也就是第一次失败是有重大意义的,起码在新的岗位,他能有机会不断死亡不断复活,能不断总结失败经验,那些没有被boss血沾染的战士死了也就没了总结经验继续尝试的机会,j小队也算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个惦记他们安危并能带领他们无限复活尝试的阿汤哥,j小队,从开始怀疑阿汤哥精神错乱,到被阿汤哥的执着与认真打动并深信,并快速成为可以相互依靠的生死的兄弟,为了一个目标,舍命相陪,最终终遂愿,结局可谓圆满,自己在,生死兄弟在,佳人亦在,更意外的是,阿汤哥重回当年的荣耀,且比过往更加辉煌。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年少轻狂免不掉犯错,被贬也是大多数人的经历,但是作为个人不能放弃当前岗位的,更不能沉浸于过去,立足本岗哪怕你只是新团队的一个不被尊重的新兵蛋子,也要心系团队,认真对待,大胆付出,即便失败也能赢得不断尝试的机会,总有一天你会在新岗位重新崛起,同时感谢那些能给你机会不断尝试的人,正是因为你有机会如此你才能重回巅峰,人生就是如此,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溺于过去,不懂重新开始,害怕重新开始。
02
生命是宝贵的……
耶稣曾经这样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太福音16:26)在这里的“生命”是单数,指的是一条生命。在耶稣眼里,全世界的金银财宝甚至都比不上一条生命!富翁的、乞丐的、总统的、清洁工的……,任何一条生命,无论高低贵贱,在耶稣看来都是那样地宝贵。
生命之所以宝贵的部分原因就在于生命只有一次,人不能死两次,死了就似乎一了百了了。以前我就常在想,如果我们可以死两次,死三次,……死无数次会发生什么呢?前几个星期看到一部电影《明日边缘》,就是在探讨这样一种可能性。男主角比尔。凯奇在一次战斗中死去以后,忽然发现自己拥有了死里复活的能力(在电影中叫“时间重启”),于是,他一次次地在战场上死去,又一次次地在军营里醒来。当我们处在这种状况当中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几乎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一遍又一遍地经历同一天,凯奇拥有了先知般地预言未来的能力,而且他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之间学习,一点点进步,最后他从一个贪生怕死的战场菜鸟,变成了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
也许有些人以为这样的情节只发生在科幻电影中,与我们这些平常人没什么关系。但如果深入想一想,其实这部电影就是在隐喻我们的日常生活。难道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不是一次重启吗?太阳照常升起,我们起床、刷牙、洗脸,然后沿着固定的路线去上班、上学、办事,面对着同样一帮同事,同样一群家人,同样的早午晚餐,同样的时间上床睡觉……,每一天只有一点儿不同,今天下雨,明天出太阳……,但到最后,我们还得起床、刷牙、早餐、晚餐、睡觉。有人说睡觉就是“小死”,所以我们起床大概是“小活”了吧。确实,我们的每一天就是死了又活的过程。
难怪对于世人来说,看破红尘是最高境界,这样平凡日复一日的生活,让更多人看来,人生真是充满了无聊,唉,感叹好死不如赖活着吧!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就像电影中的凯奇中校,在这惨淡的人生中,努力寻找人生的正能量,每天都要涨一点儿智慧,每天都进步一点点……,然而最后呢?还不是一死了之,我们这一天天的“小死”和“小活”会被永远的死亡终结,爱情、财富、名气、成功的意义在哪里呢?现在有像《明日边缘》这样的电影,正是反映了人想要摆脱这种生死循环,寻求真正生命的渴望。
因此,圣经的《传道书》指出,人生不过是虚空,是虚空的虚空。我们就像笼中的小白鼠,真是苦啊,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呢?谁来终结这痛苦的生死循环呢?
只有一位有这样的能力——那就是神的儿子耶稣,除他以外,没有第二位。这认识生命之宝贵的耶稣,同样能终结这无意义的生死循环,他从永恒中来到我们这,正在为生命短暂而苦痛的`世间,在更加苦痛的十字架上做了一个替换,将我们短暂的生命换成了他的永生,也就拯救了我们,脱离了注定以死亡告终的生死循环。
当我们相信耶稣,接受他的永生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太阳升起、刷牙洗脸、早中晚餐、上床睡觉、与人相伴等等都有了新的意义,原来,神让这一切发生是为了向我们启示他的儿子耶稣,让我们渴望永生,是给我们机会,认识永生。是啊,我们仍然还是要死,但那是向着无聊死,向着罪恶死,向着世界死,这是我们的生命与耶稣生命合为一体,与他一起从死里复活的必要步骤。当我们与他一起死的时候,我们就会与他一起活,向着平安活,向着永恒活,向着真理而活,这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历程。
所以,用我们这短暂的生命做点儿什么吧,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去寻找那能给我们真正生命的那一位吧!他能赋予我们生命的每一天以真正的意义!
03
开篇先放结论,在该片中,无论是基础拟态操纵者阿尔法,还是最终大脑欧米伽,都不是拟态这一外形殖民物种的终极存在,他们至少还有更高一级的形态存在,在电影中未做出展示但可以推理得出。姑且称之为伽马。
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呢?我认为电影中有两个点作为佐证第一:白宫首席科学家对于此生物的解释,提到了这是一种漂浮在宇宙中的霸主级的殖民生物,部分个体拥有一定条件下重置时间并保留意识的能力,所以可以在星球殖民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这部分:个人认为这个科学家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严重低估对手的错误,他认为入侵地球的欧米伽级别的拟态,只有一只,而且它就是拟态这一物种的核心命门,在不杀死阿尔法触发欧米伽自动重置机制的前提下干掉这只欧米伽,就可以解救全人类于这次战争之中,科学家的这套理论看似完备,其实经不起推敲,在影片的设定上来看,人类的科技显然是十分落后于拟态的(我们的武器是三维的,人家的是四维的),但是未必其他被殖民的星球的科技也如此落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其他很多高科技星球应该都具有“斩首”能力,即发现欧米伽级别的拟态核心,并绕过拟态防线单独予以击杀的实力(片中阿汤哥一个咸鱼小分队加一家破飞机就搞定了,凭啥其他星球的高智慧生物搞不定?)。但是如果拟态这么容易被打败,那它如何称作霸主级殖民生物?这一问题留在结论中解答。
第二:也是更关键的一点,第一点如果只是对于欧米伽拥有上级存在的猜想,那么第二点就是对伽马的存在的直接证明。这就是片中大家吐槽最多的一点,也就是影片结尾。是的,按照科学家的逻辑,以及女主的逻辑,主角最后一行其实是注定有去无回的,男主最后引爆炸弹直接在欧米伽中心爆炸,欧米伽铁定是死了(而且欧米伽肯定是第一个死的,那种认为爆炸先炸死了阿尔法,阿尔法血再次浸染阿汤哥,然后欧米伽死前又重置了一次的理论我认为完全站不住脚,太牵强了,而且又是阿尔法故技重施不是很无聊?),那么失去重置能力的主角和其他人,按理说全都一起死了无解,那么这个欧米伽为什么还能重置时空,而且重置的时间还要比之前更早?这在众人看来就是一个巨大的BUG,是导演为了凑出一个合家欢的结局强行设定的不合理结尾,所以很多人也因此降级给了3星或4星的评价,但我要说的是,其实最后这个结尾的处理,恰恰表达了导演隐藏着的更大的野心和企图!
没错,伽马,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在伽马存在的基础上再次重演一遍该片的剧情,一切就都合理了。
在某个时期,宇宙中出现了一种称之为拟态的生命,它们的生命并不随时间线性存在,而是普遍存在于一整个时间段内,如果在某一时刻死亡,它的上级可以得到反馈且自动触发重置机制,将它的下一级拟态重置到一个较早的安全时间,并保留其意识,以便避免即将出现的”意外“,显然这种设定的存在,在它的时间线的最终,它将殖民统治一整个时间线的平行宇宙,因为它会主动选择最优结果,但是没有生命是完美的,这种生命也有BUG,那就是他的能力和身份均潜藏于其血液之中,当出现它的下级死亡时血液浸染到了其他生命体的特殊情况,它的上级不会分辨它的下级是否还是原来的意识和本体(正如科学家所说,”人性“即是它们弱点),而是直接重置那个拥有下级拟态血液的生命体的时间线,并同样保留其意识,这就给了其他生命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机会,情况就变复杂了(所以需要更复杂的幻想欺骗等操作来弥补错误)。
拟态在其他星球的殖民战争暂且不谈,时间发展到拟态来到地球,故事是这样的:一只伽马坐镇太空之中(反正离得很远,越高级的拟态控制下级的可控距离越远,从阿尔法操纵杂兵拟态必须亲临战场以至于被阿汤哥炸死,欧米伽藏身卢浮宫却可以控制远处的阿尔法可以看出),一只欧米伽携带若干阿尔法和大量杂兵拟态直接进攻地球,遭到剧烈防抗,但是每当阿尔法战死欧米伽都对其重置,阿尔法积累了超大量经验一步步战胜了人类(说不定期间欧米伽其实也死过,但是伽马给它重置到更早了,而且当时拥有重置能力的人类估计也被清理干净了,这也回应了我的第一点疑问,外星球文明即使能斩首欧米伽,但对于更远处的伽马就无从下手了,所以被打败)。直到碰到了女主,然后被女主以300多次经验积累加牺牲前男友为代价打输了凡耳登战役,此时欧米伽发现了女主的存在并成功以幻象骗其进入圈套,最后剥夺了她的阿尔法同等地位,但是此时凡尔登战役已成定局,因为旧的阿尔法被女主替代,女主也失去了能力,旧阿尔法彻底死亡,没有新阿尔法死亡的情况下,战局已不可扭转,欧米伽只得将计就计,示弱退却,蓄谋最终一战来彻底歼灭人类的有生力量,完成殖民统治。结果这最终一战碰到了帅的跟BUG一样的阿汤哥,哦嚯,完蛋!故技重施,阿尔法莫名其妙的跑到最前线来送人头了,还送给了当时还菜如狗的主角(玛德ZZ,要是送给女主,那估计用不了几个复活币就通关了),然后欧米伽就炸了,什么情况?哪个**阿尔法带队这么菜,死了几百次还没干掉那些愚蠢的人类,送人头?我心好累!然后故技重施再次把主角吸引至圈套,奈何阿汤哥不是女主,进了圈套立马反应过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一秒五送能力,把在场的阿尔法拟态秀的一脸懵逼(欧米伽老大人真不是我杀的),最后被阿汤哥主角光环全开成功找出欧米伽所在地以最后一条命强行上高地……那么高潮来了,本来故事剧情该是这样的,欧米伽被越过阿尔法强杀,众人欣喜,牺牲性命终于通关,同归于尽,这波不亏,但是伽马此时冷笑一身,直接触发重置机制,欧米伽时间线回到阿汤哥坐飞机那一段……此时阿汤哥记忆是不保留的请注意,但是欧米伽的记忆会保留,也就是说,阿汤哥还是会去威胁四星上将,还是会被当逃兵丢到海边,但是这次他面对的,呵呵哒(阿尔法:小的们给我上,往死里打,对,就是那货!)但是,惊喜来了,欧米伽当时的情况是被炸弹直接炸粉碎的,本体直接不存在了,血液呢,直接飙到了当时处于后面的阿尔法和欧米伽之间的阿汤哥身上!没错,此时此刻,是升级的声音!恭喜阿汤哥从平民升级成阿尔法,又失去阿尔法资格之后,直接跳级升级成了欧米伽!!哈哈,伽马估计还蒙在鼓里,一个响指把欧米伽重置了,其实重置的是阿汤哥,然后真正的欧米伽这下彻底死了,而且是全时间线的死亡(它的存在本来就是非时间线性的),所以阿汤哥回到直升机醒来的时候,刚好广播就在说,由于未知原因出现了能量冲击(其实就是欧米伽死了),低级拟态全线溃退,阿汤哥醒来看到队友和老婆都还活蹦乱跳的,欣慰一笑,深藏功与名(内心独白:哥现在是欧米伽了,现在还有谁?谁能赐我一死!?)。
最后要说的是关于续集了,我猜测是伽马发现情况不对,地球上咋没动静了,派过去的欧米伽怎么没反应了,然后再派新的拟态去到地球的然后发生的故事,或者阿汤哥再次开挂,反向搜索发现伽马或者更高级外星拟态的存在,然后带领地球军反攻balabala的。
13、非诚勿扰观后感影评
非诚勿扰2仍然是冯小刚的风格,一本正经地不正经。葛优还是那个葛优,只是已经变成“苍孙”了,“苍孙”在北京话里就是老帅哥的意思,当然不无调侃,葛优也在一贯的戏谑下多了一丝沧桑和无奈;舒淇也还是那个舒淇,但越来越像大陆人了,真是近朱者赤,《非诚勿扰》中的那个充满台湾味的宝岛妞,已经成长为京片子。
作为续集,自然从两人自北海道归来说起。黄昏的长城上,秦奋向笑笑求婚,却没有被接受,只是得到了试婚的允诺,似乎也符合今日潮流。紧接着的一幕是全片的华彩,秦奋主持了一场旷世离婚典礼,今天的夫妻离婚好合好散,倒也不稀奇,稀奇的是还正儿八经地搞了一场可与结婚典礼媲美的离婚典礼,这就只有电影才会有,尤其冯氏电影才会有。这个逆反的离婚典礼,奠定了《非2》跟《非1》基调的不同:冯小刚不想只让电影剩下笑。
《非2》的惊喜是增加了一对有意思的人,孙红雷和姚晨饰演的.香山和芒果,这两个人仿佛成了秦奋和笑笑之外另一种婚姻的参照,他们一开场就离婚,而且还是以罕见的盛大离婚典礼表现,于是这两对都不正常的“婚姻”让大家一直思考,今天的家庭都怎么了?直至最后香山临死前举行告别人世的仪式,总让我感到孙红雷是代冯小刚说点什么,比如人生,比如家庭,比如友谊,不如宽容等等。换句话说,冯小刚除了继续让我们笑出眼泪以外,还想再调出我们一点苦泪。而且也几乎成功。
与其说《非2》是对《非1》的延续,倒不如说是对《非1》的升级,男女关系从恋爱升级到试婚,人物关系从单调的一对升级到两对,制片人王中磊说导演让《非2》在感情和诚意上升级。升级了的《非2》不知是否在票房上还能升级否?
变的是节奏慢了、喜感少了、悲感多了,不变的是《非2》仍然有一大堆经典的台词,俯拾皆是,“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幸福不一定在一起,倒霉一定在一起”、“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是人挤人”等等。
有了怎么演都成的葛优,有了不笑怎么都不成经典台词,再多了一丝淡淡的中年人的落寞和感怀。这样的片子还能比好片坏到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