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最新

2023-09-13 19:41:42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最新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最新

1、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最新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来之际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儿的中国风记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体”,以美食为承载,以新年作为一个符号,去讲述中国人年节时下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影片用温暖的镜头记录着繁复的制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游子们漫漫回乡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着美好的象征,那些对团圆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对新年的希望和愿景……都在这部娓娓道来的《舌尖上的新年》里。

  以前的“舌尖”讲美食,通过镜头的记录,带着你去体味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间小吃、街头蜜饯,美食中又蕴含着华夏儿女为人处世的事故哲学。而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则是用美食品尝日日冲淡的年味儿。许多儿时对于新年的美好向往都随着镜头的远近摇移慢慢浮现出来。当大都市里日渐被洋节日侵占的时候,乡野民间却还保存着年节时祭天祭地送灶王爷的习俗。

  你是否还记得,那首小时候一直传唱的年俗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每当细细读起来这首有趣的民谣,心里都是对过年的怀念和回忆。小时候的我们,过年就是最大的欢乐。可以买到过年的新衣,走亲访友,吃不完的瓜子、糖果,还有很多长辈们给的“嘎嘣响”的崭新的压岁钱。那时候的年味儿之于我们,就是过年整的枣花糕、大花卷、饺子就着腊八蒜,还有一根根的吊在屋檐子前的风干腊肠。或许,那些90年代的记忆已经永远的成为了过去,可是《舌尖上的新年》还是那么恰巧的戳中了泪点。那些父辈的人们,就仿佛被时光停驻了一般,他们依然坚守着流传几千年的年俗,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或许,有这样感慨的人不在少数。生活在都市的我们被一个个精心包装的洋节日迷得团团转的时候,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春节,却在年年的“越来越没年味儿”中渐渐失去了欢乐。以前,老辈儿的人讲,过完了大正月,这个年才算完。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就连个正月十五都过不到就要紧锣密鼓的回来上班,如何还有“闹花灯”的闲暇和心境呢?有时候想,对于春节最大的保护,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尊重,让我们有闲暇也有心情去扮靓我们民族的节日。

  当然,感慨是个人的。影片本身还是很欢乐的。看完电影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舌尖上的新年》是适合吃饱了看,还是饿着肚子去看?有人说,得吃饱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饿不行,怕根本坚持不住;也有人说,还是饿着看吧,不然吃饱了看完还得吃,太长肉了。反正我是饿肚子去看的,一个字,馋啊~人还在电影院,心早已飞在了春节奔驰的火车上,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大团圆和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2、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经于4月18日播出,它不仅仅是一档为喜欢美食的“吃货”而创作的节目,更重要的是以美食为窗口,让观众感悟美食之外的生活。

  透过这档节目,我们“看”到了家乡的味道,看到了美食之外,生活的辛酸,为了美食,为了生活,多少人在奔波劳累?多少人背井离乡?……

  感谢《舌尖上的中国》,提醒我们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的,值得被尊敬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第二季的第一集《脚步》直接选择中国人的迁徙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让深夜看片的人格外觉得生活的无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来重视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又何以会四处奔波?这一集的泪点不光在正在消失的麦客脸上那深深的皱纹,在盼了大半年终于盼到父母回乡共同制作一罐鱼酱,却在短短半个月的相聚后就要与之分离的苗家女孩的眼泪,在那个为了女儿用五年时间学会了捕猎弹跳鱼的父亲,以及从他口中说出的那句“爸爸可是很能干的”时女儿满脸的崇拜,更在快到片尾处的那一句“这是巨变的中国”。

  正如有人评论的:那奔波的人群,你看到自己的身影了么?

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最新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来之际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儿的中国风记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体”,以美食为承载,以新年作为一个符号,去讲述中国人年节时下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影片用温暖的镜头记录着繁复的制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游子们漫漫回乡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着美好的象征,那些对团圆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对新年的希望和愿景……都在这部娓娓道来的《舌尖上的新年》里。

  以前的“舌尖”讲美食,通过镜头的记录,带着你去体味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间小吃、街头蜜饯,美食中又蕴含着华夏儿女为人处世的事故哲学。而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则是用美食品尝日日冲淡的年味儿。许多儿时对于新年的美好向往都随着镜头的远近摇移慢慢浮现出来。当大都市里日渐被洋节日侵占的时候,乡野民间却还保存着年节时祭天祭地送灶王爷的习俗。

  你是否还记得,那首小时候一直传唱的年俗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每当细细读起来这首有趣的民谣,心里都是对过年的怀念和回忆。小时候的我们,过年就是最大的欢乐。可以买到过年的新衣,走亲访友,吃不完的瓜子、糖果,还有很多长辈们给的“嘎嘣响”的崭新的压岁钱。那时候的年味儿之于我们,就是过年整的枣花糕、大花卷、饺子就着腊八蒜,还有一根根的吊在屋檐子前的风干腊肠。或许,那些90年代的记忆已经永远的成为了过去,可是《舌尖上的新年》还是那么恰巧的戳中了泪点。那些父辈的人们,就仿佛被时光停驻了一般,他们依然坚守着流传几千年的年俗,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或许,有这样感慨的人不在少数。生活在都市的我们被一个个精心包装的洋节日迷得团团转的时候,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春节,却在年年的“越来越没年味儿”中渐渐失去了欢乐。以前,老辈儿的人讲,过完了大正月,这个年才算完。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就连个正月十五都过不到就要紧锣密鼓的回来上班,如何还有“闹花灯”的闲暇和心境呢?有时候想,对于春节最大的保护,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尊重,让我们有闲暇也有心情去扮靓我们民族的节日。

  当然,感慨是个人的。影片本身还是很欢乐的。看完电影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舌尖上的新年》是适合吃饱了看,还是饿着肚子去看?有人说,得吃饱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饿不行,怕根本坚持不住;也有人说,还是饿着看吧,不然吃饱了看完还得吃,太长肉了。反正我是饿肚子去看的,一个字,馋啊~人还在电影院,心早已飞在了春节奔驰的火车上,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大团圆和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最新

  我想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近年最好的小说,它在开头写溃兵的那一部分尤其精彩。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这么一段,一帮烂兵痞突然决定要做一顿猪肉炖粉条——

  死东北佬的表情在忽起的蒸汽升腾中变得柔和起来,他闭上眼,深吸,我忽然觉得被蒸汽濡湿了的那张脸属于一个想家的孩子。他睁开了眼,看着锅里,也用树枝翻腾着锅里,又变得怒气冲天,好像随时要打折了谁——然后他发表了一篇长篇诗作:

  “这是他妈猪肉炖粉条吗?猪肉炖粉条不是这样做的!好好一锅子全让你们死关里人给祸祸啦!咋不放酱油呢?酱油招你们惹你们啦?你们跟白菜有仇啊?整这么大锅子白菜梆子?粉条啊!我的妈耶!没土豆粉也就得了,烦啦你那整捆子死地瓜粉条全搁进去啦?你个土豆脑袋欠削啊?猪肉呢?猪肉跟酱油叫小日本抢光了?抢回来啊!天爷嗳,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哪儿是这么做的?你们整这一锅子是他妈粉条子白菜汤啊!”

  看这一段的时候我笑得前仰后合又感动不已。食物的记忆能让颠沛流离的人落地生根,行尸走肉有了魂,一帮烂人废物因此得了救赎。我对兰晓龙的这个设定万分信服。

  莼鲈之思到底太风雅了。舌尖上的故国实在要粗粝得多。匈奴人退走漠北,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牛羊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一食一色,草原民族看得最简单透彻。可是焉支山还有发菜,李渔尊为“河西物产第一”,说“浸以滚水,拌以姜醋,其可口倍于藕丝、鹿角菜”。哀歌里没提,大概那时候匈奴民族还不大会吃这种东西。

  这是汉族得势的时候,后来两宋积弱,北地拱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记过这么一个故事:“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恺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人得一裹,自赞曰:‘李和儿也。 挥涕而去。”一包栗子而引故国之思山河之恨,而至于悲慨挥泪,这个故事比“家祭无忘告乃翁”还催人涕下。

  几年前跟一个广东的老华侨吃饭,老人家青年携妻子去国,在美国开画廊,卖国画,算是有所成,老大归来,走路说话都在哆嗦。桌上端来一盆白斩鸡,满头白发,一直沉静不语的老太太忽然使劲拍老头的胳膊:“诶诶,走地鸡呀!”飞快地夹一块给老头,又自己夹一开,连筷子头一起吮在嘴里,闭眼,满脸都是笑,叹一口气:“好好味喔。”

  那一瞬间满桌的年轻人互相看看,脸上都是很温柔的笑,女孩子好像要哭。我承认我那会儿想起的是辣椒炒虾米,腌菜煨豆腐,毛栗子烧鸡。

  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我毫不介意去爱别人的故乡,譬如菌子的云南,腊肉和豌豆尖的四川,干丝的南京,肉饼的香河……

  意识形态或者利益立场千差万别,总归舌尖上的中国才是我们的,有灵魂的中国,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古今左右海峡两岸内外蒙古都有彻底达成共识的可能。

  基于这一共识,我认为中国的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其中一些譬如沙县、成都、广州、沙湾、昭通、金华、桂林、德州更加神圣而不可分割。

  没有猪肉炖粉条的东北不是东北,没有火腿的金华不是金华,没有龙井虾仁的杭州不是杭州,不能好好吃的中国也就国将不国。

  谁不让我们踏踏实实的吃,就咬死他们。

5、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最新

  仿佛一夜之间,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轰动了。

  本来,近几年的经验使我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儿都持续一种谨慎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可鉴于这次的导演是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吃货、有色人种、网络名人陈晓卿老师,倒使我实在闹不清楚这部片子的红火究竟包内含多少诚意,又有多少营销的成分在内,于是毅然决定,还是先看一看再说。

  平心而论,片子拍得并不沉闷,甚至用“引人入胜”的考语来形容也不算谬赞,但几集看过,隐约总觉得什么地方差着点儿意思。于是扭头问一同观看的妻,有什么想法。她倒是毫不犹豫的说了句:主题很散......是嘛,主题很散。一共七集,虽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题,但有很多资料总觉得似乎是强扭到一齐,关系并非那么紧密和理所当然,而有些资料又是重叠的,重复的,有些东西明明就是累赘,看着冗长又剩余,这些东西,给熟悉中国的我们看起来,似乎理解起来毫不费力,因为讲述的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有很多时候,还会因为各种乡愁引爆泪腺,但给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到达同样的效果。常年在国外,我们也都喜欢看各种纪录片节目,所以看到类似的节目,总是免不了会设想一下,假如同样的题目,discovery会怎样拍,BBC会怎样拍......比较之下,其间确实还是有高下的分别,不论是地理类,人文类还是历史类节目,哪怕分支剧情再复杂,并行线索再繁琐,BBC的纪录片总是会给人一个很清晰的线索,相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们小学时候应付差事的作文,各种含混不清,各种眉毛胡子一把,各种泥沙俱下,各种一锅乱炖,但是不要紧,最后总会喊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用来总结了账,统一主题

  全集看下来,还让我发现,抛开那些令人感动的选题优点之外,这部片子的的确确是央视嫡传,有着最纯正的新中国纪录片科班印记,又带着明显的旧中国血统渊源。确切的说,就是高高在上,假装亲民;宏大叙事,空洞造作;装神弄鬼,语焉不详。片子仿佛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实却又是游离的,其游离的神色,恰与鲁迅在一开始调侃的“船上文豪”感慨农家之乐时的姿态相似仿佛;而解说词中,类似“这不仅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这类莫名其妙的屁话更是俯拾皆是;至于装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这部片子里,“神奇”“神秘”这类用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心里也就会有数了。在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按说发酵过程的生化原理本该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头戏,但在这部分当中,科学的理性成分被“中国人最早利用发酵菌”“发酵菌欢乐的歌声”“中国人能从黄酒中品出刚柔两重境界”这类煽情、似是而非、感性弥漫、民粹主义的解说词彻底湮灭了,从而使一部本能够很精彩很理性很纯粹的纪录片,变成了一部夹带超多民族强心剂和兴奋*成分的宣传片。尤其令我难以承受的,是几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现的那些刻苦劳动的普通人,应导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张张笑脸,那些笑脸

  是满含诚意的,是发自内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题外之意却让我不忍卒读......

  在看片过程中,另有一个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围的人,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很饿,似乎只有我感触的是中国民生的多艰。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现的央视员工一家,似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容易,离乡背井,承受着极繁重枯燥的劳动,45岁仍要重装潜水,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后的全家团聚,而收入比较与他们所做的付出,是那么微不足道。比较BBC所做的一些人文类节目中,那些保留传统技艺的西方古老手工业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只能说是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由他们手里生发出来的财富,绝大部分被流通环节攫取,极端的状况下,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无缘享用从自己手中流出后,被抬到了天价的那些美食。而他们对着电视所说的套话,竟是对这种状况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个正常的人,应对这种状况很难感到自豪,但他们的那些话说出来,听上去却是那么的诚恳,我想,正如这部片子的整个基调一样,这真是一种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6、最新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听说这部纪录片在网上很火,但真正让我看下去的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内容都与云南有关”,不由决定在异国他乡一饱眼福。

  看完《自然的馈赠》第一集,我就想到一句话:永远心存感激。

  感激家乡。作为一个云南人,我有幸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食物供应的包围中长大。高中毕业后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只有两次回家的机会。现在工作,离家更远,大概一年要回家一次。在很多人眼里,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风光优美,毒枭可怕。曾经因为来自云南而自卑,曾经不喜欢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思想的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羞愧。我知道:我的家乡云南,不应该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争夺GDP。它永远不会因为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而成为经济强省。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更好地保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电影里卓玛在找松茸,我就想起了在农村工作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努力,我就不会有今天。无论走到哪里,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别人知道我是云南人时惊讶的表情。“你普通话怎么说得这么好?”你英语说得这么好;你走了这么远.“是的,我来自云南。我离开家乡不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落后,而是我在那里的生活太安逸了。年轻的时候就想追求挑战和超越,想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遍海外。总有一天,“蔡赟孩子”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卓玛采松茸,林红旗出海打鱼,老鱼头,兄弟们挖藕,老鲍和阿良种竹笋,诺登和他的儿子发展火腿.都是普通人,为了生活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正是这些淳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享受到了人间的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用“皮不存在,毛就附着”来形容。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大自然是人类真正的母亲。

7、最新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就听说这部纪录片风靡网络,但真正驱使我观看的动力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资料都与云南有关”,身在异乡的我忍不住便决定一饱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后,我只想到了一句话: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家乡。作为云南人,我有幸从小在美丽的自然风光环绕下长大,在丰富的美食给养中长大,自从高中毕业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仅有两次回家机会,如今工作了,离家更远,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许许多多人眼中,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恐怖的毒枭。我曾因自己来自云南而自卑,曾嫌弃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我思想逐渐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惭愧。我懂得:云南,我的家乡,不应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拼GDP,受限于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它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较好地保存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而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玛,我想到了终生在农村耕作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的这天。无论我走到何处,最开心的是看到别人明白我是云南人时诧异的表情,“怎样可能,你普通话说得那么好;你的英语说得那么好;你居然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来……”没错,我是云南人,我离开家乡不是嫌弃它落后,而是那里的生活过于安逸,年轻的我要追求挑战与超越,我要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到海外。总有一天,“彩云子弟”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采摘松茸的卓玛、出海打渔的林红旗、年迈的鱼把头,还是挖藕的兄弟俩,亦或是种笋的老包、阿亮,研制火腿的诺邓父子……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为了生活干着平凡的事业。但正是这些生活简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能够享受到一道道人间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形容,是大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命,自然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母亲。

8、最新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这段时间,观看了中央一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的情景让我非常感动,在大流口水的同时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有如下的体会:

  一、纪录片里面很多美食我们没吃过

  第一集至第七集都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们吃过的寥寥。而且我们发现,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费功夫的。在速食泛滥的今天,在流水线充斥的现在,在添加剂无所不能的当下,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贵的馈赠,哪里才有浸透着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这一切,只能在电视里,不能在肚子里。是电视唤起了我们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灵感的转化

  我是陕西人,看了第二ji“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较熟悉。那个陕北卖黄馍馍的人我似曾相识。

  他说,老天爷会把钱给勤快人,不会给懒人的。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豆子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豆腐,大米经过发酵可以酿成美酒,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转化为美好和幸福。

  三、我们的田野

  钢筋和水泥里长不出来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尝不了美味,但是我们都已经为了生活住进了城市。被钢筋和水泥锁定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却一直存在着一片长满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们心里的净土。为了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师傅让人拉了三卡车土,把自己的楼顶开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长满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鸟语花香,晚上有邻居聚餐,楼顶上满是开心和快乐。

  中国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看过中文纪录片最好的一部,感觉像是看到了bbc《美丽中国》的续ji,里面有不少镜头就是直接从《美丽中国》剪切的,甚至连海报都有几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国》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之前央视出品的不少纪录片,拖沓冗长,解说沉闷,而这部纪录片明显借鉴了《美丽中国》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镜头切换简洁明快,解说词设计得也恰到好处。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人文的关怀,虔诚的态度,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导演陈晓卿表示“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9、最新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非常好的美食节目,当然我也不会放过这本书。我不仅是被,书中的美食所吸引,更多的是从美食中体会到人生百态。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是啊人们的成长相爱别离是啊,人们的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常常被凝聚在美食之中。一道平淡无奇的家常菜往往会成为味觉的种子深深的埋在你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当你怀念故乡时,家的味道也会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家常》这一个章节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烧肉,它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味觉与嗅觉的盛宴,还会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最淳朴的爱。

  主人公紫玉的家庭并不富裕,母女俩,租住在学校附近,他们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有独立卫生间,四户合用厨房,但房租便宜,这就是他们的家。

  我发现一个看似奇怪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章节里,有许多内容,其实与红烧肉并没有关系,和总是与食物本身不一样,偷偷在告诉我们什么。比如“五年来,父亲从没有来过上海。”我在这里会感受到,父亲争取每分每秒挣钱,想让紫玉过上更好的生活,表达出了无私的父爱。“五厘米厚的笔记已是第四本,女儿的专业课,妈妈从未缺席过。”妈妈记得如此细致的笔记,代表着他对女儿的期望,也代表着细腻入微的母爱。这样普通的红烧肉,凝聚了一家人的爱,我们家也是如此。

  时间很快过去了,哥哥越来越大,已经不怎么爱说话了,每次回家爸爸妈妈都会准备丰盛菜品。也只有聚在餐桌上时,冷漠的哥哥才会找回一点热情,家里也会找回更多的温暖。

  就像书中告诉我们的:“总有一种味道,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10、最新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的二月,洋溢着传统节日的安祥喜乐。表达和抒发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吃是大众最为喜闻乐见的庆祝方式之一吧。那一年的春节,央视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国》,今年春节,我读了《舌尖上的中国》。

  一语天然万古新,今时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厌倦了各种调料品和繁复的程序共同作用后的食物,喜欢享受天然食物。最令人难忘的食物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比如江南餐桌上常见的笋,尤其可以和肥腻的肉类脂肪形成的美妙的平衡。从小到大,每逢初春,爸爸就会做上海家庭饭桌上最常见的腌笃鲜,几片冬笋,几块排骨与咸肉和几个闲雅的百叶结,总也会让我食指大动,一种天然好滋味。

  如果人生可以分段,大约分三段吧。在小时候,我还真是为了美食企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忙碌的父母才会有时间去为我们精心准备着可以与饭店媲美的美食。大约离过年前一两周的时间,我们根据通知去生活大院的各种地方帮父母排队领各种年货,一边感受着父母们之间愈来愈浓的过年气氛,一边和小朋友们尽情嬉戏。渐渐地从我家的厨房里会飘出各种美食的香味,我跟着我家的春节首席大厨爸爸做个试菜员,那些味道,那种快乐无法忘记,也不可能忘记。随着长大,我的需求也不再是停留在马斯洛的初级阶段,在心中传统的节日已不似儿时那般重要,但也许错失了人生一些重要的美景。而后时间还在继续,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依旧盼望着过年,虽然已不是为了美食,但心情是一样的。快乐容易在家里互相传染吧,盼着过年,盼着看春晚,甚至让我有一个念头”好好学烧菜,早日自己为一家老小烧一桌年夜饭”,就像当年同样也是婚前厨艺小白的父母,为了让一家人有个美食春节,尽力去学做菜,在实践中慢慢提高厨艺。因为孩子,重温了儿时过节的快乐,体会时间的味道,传承家庭文化。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个与美食有关的故事,是人类与自然,人类与时间,人类感情的故事等等。在我们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这些故事构建了食物的历史,也构建了每个人每一天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珍惜食物,珍惜生活。

11、最新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这一集里不仅讲了五谷,更是讲了一种“情”。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讲卖黄饽饽的老黄。

  老黄是一个在农田中辛苦劳作的农民,他每个周要去两次城里卖黄饽饽。老黄上上下下都是实在的:黄饽饽是实在的,人更是实在的。他每个饽饽一块钱,决不降价。他认为流水线上生产的饽饽,远远没有用自家石磨磨出来后亲手做的好吃,这个做黄饽饽的粮食是一种叫糜子的东西。糜子其实做饭并不好吃,但一经老黄的手就会变得又香又软又甜。老黄做这些黄饽饽要三天,从早上三点到晚上九点,要经过七道工序,非常麻烦。

  可老黄的儿子明明就在城里,而且还赚了很多钱,可老黄仍住在他的.土房里,他在城里卖饽饽,只能勉强糊口。他放着舒适的生活不干,是因为他很热爱他的工作。他有一个意识,就是要把祖先们留给我们的美食文化继续代代相传,这就是美食的传统--手工制造。

  看完之后,爸爸也和我说了他的童年记忆,爸爸的感受可比我多多了。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大人们从来不给孩子们买零食吃,孩子们只能等到过年。”父亲不禁深情地说:“我小时候,天天都盼着吃奶奶做的麦芽糖。做麦芽糖的那天,很早爷爷奶奶便开始生火煮麦芽水,当我发现麦芽水开始慢慢地蒸发的时候,我便赶忙去烧火,直到麦芽水越来越少,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用筷子去搅拌。就这样,从早上一直守到下午,麦芽水中的糖分终于开始慢慢地凝固,成为了稀疏的麦芽羹,用筷子一挑,几滴黏在筷子上,可又慢慢地滴进锅里。”说着,爸爸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的眼里流露出一种既怀念又神往的神情,我感觉好像有一个大锅就在爸爸身旁,锅里正散发着麦芽糖的清香。

  在爸爸的回忆中,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一集中说“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代代相承的,父母亲手做的食物,如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粒种子,无论走多远,飞多高,长大后都会想起自己的家庭。”

  我相信,不止是父母给我亲手做的食物,还有许多,如同父母今天陪我看电视,我都会把它们当做最美好的回忆,代代相传下去。

12、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这是陈晓卿舌尖1之后新的一部美食纪录片,今天有幸提前看完了第一集,觉得很值得一看,所以想推荐一下

  我本人算是陈晓卿的半个粉丝,特别是看完圆桌派他做嘉宾那几期之后,果然是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拍出打动人的美食纪录片

  第一集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贯穿了整个亚欧大陆,寻找陆地两头的人所共有的饮食时才和习惯,以及各自的特色

  当然如果这只是讲吃的,就很普通了,和舌尖三并无差别;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人们对一口美食的坚持,每一种食材,都不是轻易得来,每一种味道,都有对应的时节,需要经历等待

  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有两个,一个是镖鱼小哥,在东北风与浪潮之中,捕捉自己等待已久的猎物;另一个是爷孙俩,坐在土阶上,面前是一片麦田,爷爷给孙女带上了一顶草帽

  食物本来就是随着人产生的,所以纪录片本身的.关注点还是在人身上;夫妻、祖孙,父子、家庭、家族、朋友之间,每一桌简单的饭菜或一场豪华的盛宴,都建立在这样的关系上

  多的就不再说了,我相信每个人看完都有不同的体验;唯一遗憾的是每个故事之间的转接稍显强硬,以及这种片子还是不适合用IMAX看,因为荧幕太大有点来不及看完每一个画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