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水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1、观察水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感受生活中的事物。
2、引导学生按一定的观察方法(从外到内)介绍一种水果,并写成通顺连贯的话。
3、尝试让学生在写话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
2、学会从外到内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1、 按一定的观察方法观察事物。
2、 怎样把西瓜的颜色表达清楚。
课前准备:
自己喜欢的水果及与水果相关的资料。
设计理念:
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的欲望。我让生活中真实的水果把孩子的思维激活,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讲台上摆设的各种水果,各小组自带的水果,营造一个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课堂中变单调的看看说说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看水果、摸水果、闻水果、尝水果、说水果、写水果 )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活动中,达到了训练听说能力和思维的目的,使他们身心沉浸在快乐中,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题:
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吗?谁来猜猜。(学生先试猜,然后教师打开包装纸,出示西瓜。)
(一)引导学生观察西瓜的外面
1、说形状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西瓜呢?谁能从形状上来说说?
生:圆形。
生:椭圆(教师相机板书)
生:又大又圆的西瓜(引导学生把西瓜的形状和大小连在一起说一句通顺的话)。
师:椭圆形的西瓜像什么呢?(引导学生说一个比喻句)
生:椭圆形的西瓜像一个篮球。
生:椭圆形的西瓜像大气球。
2、说颜色
师:能说说这个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吗?
生:这个西瓜是绿色的
师:你还知道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西瓜的绿颜色吗?
生:碧绿。
生:浅绿。
生:深绿。
师:真了不起,你们的小脑瓜里积累了很多的词语。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西瓜,谁来指一指这个西瓜上,哪儿是浅绿?哪儿是深绿?(学生边指边介绍)
师:你能把“浅绿”和“深绿”这两个词语连在一起说一句话,来描绘西瓜的颜色吗?
生:浅绿色的西瓜皮上有一道道深绿色的条纹。
师: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深绿色的条纹像什么呢?
生:深绿色的条纹像老爷爷、老奶奶脸上的皱纹。
生:深绿色的条纹像小溪。
生:深绿色的条纹像大海里的波浪。
师:你们把西瓜描绘的多美呀!把条纹比作皱纹、小溪、波浪,运用这样的比喻句,使句子多么形象、多么生动呀!从你们说的这些句子中,老师能够看出你们对西瓜的喜爱之情。老师也想表达自己对西瓜的喜爱之情。
师:绿绿的西瓜皮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想知道“翡翠”是什么吗?翡翠是一种绿色的硬玉。“硬玉”是多么珍贵呀!老师把西瓜皮比喻成一块没有斑点的绿色的硬玉,这是不是也能看出老师对西瓜的喜爱之情呢?
3、说触觉
师:谁来摸一摸西瓜,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西瓜摸起来感觉滑滑的`。
师:“滑滑的”可以用哪个词语换一换?
生:光滑。
生:细腻。
生:西瓜摸起来光滑细腻。
4、说听觉
师:轻轻拍打西瓜,你会听到什么声音呢?
生:我听到了“啪啪“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咚咚“的声音。
师:“咚咚“、”啪啪”是模仿声音的词语,叫拟声词,也叫象声词。生活中,还有哪些拟声词呢?能说说嘛?
生:小鸡“叽叽”的叫声。
生:小狗“汪汪”的声音。
生:小雨“滴答、滴答”的声音。
生:“丁冬、丁冬”是小溪的流水声。
师:我们写话时,也可以用这些拟声词!它能使我们的作文发出美妙的声音。
(二)引导学生观察西瓜里面
(1)、观察西瓜瓤和西瓜籽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西瓜的外面,现在我们打开西瓜来看看西瓜里面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红红的瓜瓤。
师:红红的可以换成哪个词语?
生:通红通红。
生:红彤彤。
师:老师觉得红红的瓜瓤像天边的晚霞。你们觉得红红的瓜瓤像什么呢?
生:红红的瓜瓤像秋天的枫叶。
生:红红的瓜瓤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儿。
生:红红的瓜瓤像冬天的火焰。
师:西瓜里面,除了瓜瓤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黑黑的西瓜籽。
师:黑黑的西瓜籽像什么呀?能展开想象说说吗?
生:黑黑的西瓜籽像一颗颗黑色的珍珠。
师:多么美的西瓜籽呀!像珍珠那样闪着亮光呢!
(2)、闻气味
师:这么美的西瓜,你想闻一闻吗?
生:想。
师:我们来闻闻吧!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我闻到了淡淡的清香。
生:我闻到了浓浓的泥土味儿。
(3)尝滋味
师:看到这么诱人的西瓜,你们最想干什么呀?
生:想尝一尝。
师:让我们来尝一尝吧,说说你尝到了什么味道。(教师给学生每人一小块西瓜。)
生:西瓜吃起来甜滋滋的。
生:我感觉嘴里冰凉冰凉的。
生:真是香甜可口的西瓜呀!
四、小结观察方法及了解关于西瓜的知识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西瓜,谁能说说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观察的?(引导学生体会“从外到内”的观察方法)今后,我们在写一种水果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样的观察方法来写。
师:想知道西瓜适应在什么环境里生长吗?它又含有哪些营养呢?找出你们搜集的资料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资料,然后全班交流。)
五、观察并介绍自己准备的水果
师:你观察了什么水果?能向大家介绍吗?
生:我介绍的是香蕉。香蕉弯弯的,像小船,像月牙,像镰刀。它穿着金黄的外衣,香蕉的果肉是淡黄色,吃在嘴里软软的。
生:我介绍的橘子。这个橘子的皮金黄金黄的,上面还有许多小漩涡,剥开橘子皮,你会看见里面有七、八个橘子瓣儿 ,他们像兄弟一样抱在一起。
……
六、快乐写话。
2、观察水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品尝了解桔子的外形、颜色、味道。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
3.收集有关桔子的资料,了解桔子的用途。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
教学难点:
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
桔子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刘老师教同学们写的就是一种水果,大家想想,写水果应从哪些方面去写?
板书:形状 颜色 味道
(拿出桔子)问:看,刘老师拿出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桔子。
二、指导写作
(一)外表
1.我们先来说说它的形状好吗?谁想说?(圆圆的)
这圆圆的桔子像什么?注意把话说具体说完整。(做动作提示)(像小皮球、像小灯笼)
说得真好!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是个什么句子?(打比方)
2.继续观察。这几个桔子大小一样吗?
有大一点的,有小一点的。用一个词怎么说?(大小不一)
3.放在手里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100克左右)
4.再看看它的颜色。(青绿、金黄、黄里带青、小黑点)
5.谁能连起来说说桔子的形状和颜色?
6.下面该说说它的味道了,谁知道桔子的味道?(学生可能会说是酸甜的)
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是吃出来的。)现在的这个没剥开皮的桔子可以吃吗?
那么,我们除了通过嘴巴吃,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味道?(用鼻子闻)
谁来闻一闻这桔子的味道,然后告诉大家。(淡淡的清香)
7.看桔叶:看到了吗?这桔子上还有片叶子,这说明什么?(新鲜)
谁能说说这叶子的形状和颜色?(椭圆,碧绿)
想想:这片桔叶顶在桔子上像什么?(像一顶帽子)
8.谁能连起来把桔子的外表说一说?(指名说)(板书:外表)
(二)内里
1.注意老师的动作:教师剥桔皮。问: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剥、扒)
2.老师剥桔皮,请一生上台来闻闻,你闻到了怎样的味道?(清香)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桔瓤、白色的经络)这雪白的经络像什么?(纱衣)
3.这桔瓤是有什么组成的?(桔瓣)取出一片桔瓣,看看,像什么?(月牙、小船)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桔瓣?(数)
4.仔细看,动脑想:这些桔瓣围在一起,好像……犹如……用打比方的句子描述一下。指名说,点评。
5.继续看老师的动作:取出一瓣。指名说说老师做的动作。(取、掰)
老师接着做动作,放在嘴里咬上一口,让生说老师的动作。(放、咬)
6.谁能把刚才讲的连起来再说说,注意用上打比方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板书:内里)
7.拿起桔子,大家一起动手剥桔皮、数桔瓣、再放到嘴里品尝一下桔子。要求边做边说。
8.刚才大家品尝了桔子的味道,谁来说说?(甜甜的、酸酸的、甜里带酸)
9.好吃吗?喜欢吃吗?好吃喜欢吃就继续吃吧。吃完了一个,还想再吃吗?
10.桔子不仅好吃,还有好多用途呢?谁知道,说给老师听听好吗?
(三)用途。
1.指名说说桔子有哪些用途。
2.教师归纳
桔子:桔子可谓全身是宝,其果肉、皮、核、络均可入药。桔子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含大量维生素C、枸橼酸及葡萄糖等十余种营养物质。食用得当,能补益肌体,特别对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压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
桔皮:桔皮是一味中药,叫“陈皮”。性温,味辛,有理气化痰,燥湿的功效,制成各样的美味佳肴,不光可以增加食欲,还可以祛除胸腹满,呕吐,咳嗽等多症。可以做桔皮汤、桔皮茶、桔皮酒、桔皮粥等。
提醒:桔子好处虽多,但宜常吃而不宜多吃。中医认为桔子性温,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桔子汁:可防心脏病等
(四)写作文。(略)
3、观察水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关于观察水果作文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品尝了解桔子的外形、颜色、味道。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
3.收集有关桔子的资料,了解桔子的用途。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
教学难点: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桔子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刘老师教同学们写的就是一种水果,大家想想,写水果应从哪些方面去写?
板书:形状 颜色 味道
(拿出桔子)问:看,刘老师拿出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桔子。
二、指导写作
(一)外表
1.我们先来说说它的形状好吗?谁想说?(圆圆的)
这圆圆的桔子像什么?注意把话说具体说完整。(做动作提示)(像小皮球、像小灯笼)
说得真好!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是个什么句子?(打比方)
2.继续观察。这几个桔子大小一样吗?
有大一点的,有小一点的。用一个词怎么说?(大小不一)
3.放在手里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100克左右)
4.再看看它的颜色。(青绿、金黄、黄里带青、小黑点)
5.谁能连起来说说桔子的'形状和颜色?
6.下面该说说它的味道了,谁知道桔子的味道?(学生可能会说是酸甜的)
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是吃出来的。)现在的这个没剥开皮的桔子可以吃吗?
那么,我们除了通过嘴巴吃,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味道?(用鼻子闻)
谁来闻一闻这桔子的味道,然后告诉大家。(淡淡的清香)
7.看桔叶:看到了吗?这桔子上还有片叶子,这说明什么?(新鲜)
谁能说说这叶子的形状和颜色?(椭圆,碧绿)
想想:这片桔叶顶在桔子上像什么?(像一顶帽子)
8.谁能连起来把桔子的外表说一说?(指名说)(板书:外表)
(二)内里
1.注意老师的动作:教师剥桔皮。问: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剥、扒)
2.老师剥桔皮,请一生上台来闻闻,你闻到了怎样的味道?(清香)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桔瓤、白色的经络)这雪白的经络像什么?(纱衣)
3.这桔瓤是有什么组成的?(桔瓣)取出一片桔瓣,看看,像什么?(月牙、小船)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桔瓣?(数)
4.仔细看,动脑想:这些桔瓣围在一起,好像……犹如……用打比方的句子描述一下。
指名说,点评。
5.继续看老师的动作:取出一瓣。指名说说老师做的动作。(取、掰)
老师接着做动作,放在嘴里咬上一口,让生说老师的动作。(放、咬)
6.谁能把刚才讲的连起来再说说,注意用上打比方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板书:内里)
7.拿起桔子,大家一起动手剥桔皮、数桔瓣、再放到嘴里品尝一下桔子。要求边做边说。
8.刚才大家品尝了桔子的味道,谁来说说?(甜甜的、酸酸的、甜里带酸)
9.好吃吗?喜欢吃吗?好吃喜欢吃就继续吃吧。吃完了一个,还想再吃吗?
10.桔子不仅好吃,还有好多用途呢?谁知道,说给老师听听好吗?
(三)用途。
1.指名说说桔子有哪些用途。
2.教师归纳
桔子:桔子可谓全身是宝,其果肉、皮、核、络均可入药。桔子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含大量维生素C、枸橼酸及葡萄糖等十余种营养物质。食用得当,能补益肌体,特别对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压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
桔皮:桔皮是一味中药,叫“陈皮”。性温,味辛,有理气化痰,燥湿的功效,制成各样的美味佳肴,不光可以增加食欲,还可以祛除胸腹满,呕吐,咳嗽等多症。可以做桔皮汤、桔皮茶、桔皮酒、桔皮粥等。
提醒:桔子好处虽多,但宜常吃而不宜多吃。中医认为桔子性温,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桔子汁:可防心脏病等
真诚为人,真诚待人。
(四)写作文。
4、观察水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设计意图:
水果是幼儿十分熟悉的食物,但他们不一定了解水果的切面形态。在该活动中,我紧扣“水果切面”这个点,以问题引路,带领幼儿进行探索,使幼儿获得相关的认知经验。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整个探索过程包括观察感知、猜想验证、游戏拓展三个环节。“观察感知”环节重在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态,初步理解“切面”的概念;“猜想验证”环节则通过让幼儿探索苹果、猕猴桃、香蕉的切面形态,感受水果切面形态的多样性;在最后的“游戏拓展”环节中,让幼儿两两合作,根据六种不同的水果切面进行配对游戏,既为幼儿创设了交流、合作的机会,也对幼儿的认知、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发现水果横切、竖切时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2、能细心观察、大胆猜想,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
1、教具:三块展示板(见图1、2、3),各种水果,实物投影仪,背景音乐。
2、学具:人手一张记录表,若干水果的切面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苹果、香蕉、猕猴桃、梨……)
师:如果我要把梨分成两半,可以怎么切?切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标记表示竖切,见图1。)
二、基本部分
(一)观察感知: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态,理解“切面”的.概念。
1、观察梨的竖切面。
师:“|”这个符号表示把梨竖起来切。你们看看切开后的梨是什么形状。(椭圆形。)
(教师将切开的梨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
师:仔细看看里面还藏着什么?(种子。)数数有几粒种子?它们是怎么排列的?种子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说出梨核,并观察梨核的形状。)
师:我们看到切开后的梨面上有梨核和种子,这个面可叫作水果的切面。
(以“竖切”引入主题,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水果的切面形态,同时形象地理解了“切面”的概念。)
2、观察梨的横切面。
师:除了从上到下竖切,还有什么不同的切法吗?(引导幼儿说出横切的方法,同时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一”标记。)
师:如果把梨横着切会出现什么样的切面呢?会和刚才竖着切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切面的形态。)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自然引出横切的方法,激发了幼儿探索水果横切面的兴趣。幼儿通过观察与比较,大胆推测和假设,产生了探索和验证自己想法的愿望,这为后面的探索活动作了铺垫。)
师:究竟谁猜对了呢?我们还是切开来看一看吧!(教师操作演示,并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画出相应的简笔图。如:看,变成什么形状了?<圆形。>再仔细看看里面的梨核像什么呀?<小花。>数数有几片“花瓣”?每片“花瓣”里藏着什么?<种子。>比比种子的数量和“花瓣”的数量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一样多>)
(在对水果横切面的观察感知中较为自然地整合了形、数量、空间等方面的数学知识。)
3、比较竖切面和横切面的不同。
师:竖切和横切出来的切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从外形轮廓、梨核、种子三方面寻找不同。)
(二)猜想验证:分组探索不同水果的切面形态。
1、明确操作要求。
师: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水果,有苹果、猕猴桃、香蕉,等会儿请你们每人选择一样水果,猜猜把它竖切和横切后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把你的猜想用画画的方式记录在表格里。[
(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水果,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入,让幼儿大胆猜想,这是对幼儿现有知识经验的挑战、幼儿的求知欲就在这种寻根究底的情境中被激发出来。)
2、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教师观察指导(见图2)。
3、交流猜想结果。
教师根据不同小组的猜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如,(香蕉组侧重从外形进行猜想)香蕉竖切后是什么样子的?横切呢?(猕猴桃组侧重从种子的排列进行猜想)看看猕猴桃组的记录,你同意谁的猜想?(苹果组侧重从苹果核的形状进行猜想)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最难猜?
(这种提问方式既避免了拖沓,又突出了重点。)
5、观察水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活动设计】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况且在园的时间也不长还没有养成好的集体游戏的空间,因此选择《水果蹲》这个活动。幼儿的潜力是很大的,因为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东西也许对于他们来说一开始会有难度,但是只要教师愿意多尝试几次,并且通过个别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各类水果名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3、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一些时令水果,与幼儿交谈有关水果的知识经验。
2、准备实物水果和水果胸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律动《摘果子》进入活动室。
二、品尝水果:
1、出示水果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品尝水果。
2、个别提问,边出示卡片: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味道怎么样?你还吃过其他什么水果?
三、教师示范念读,幼儿学念儿歌“水果蹲”几遍。
四、教师介绍游戏“水果蹲”玩法,规则:
1、幼儿戴上胸卡扮演各种水果宝宝。
2、幼儿听老师口令念儿歌,并根据内容做下蹲动作玩游戏。
3、不符合儿歌内容做动作的幼儿就淘汰出局。
4、提醒幼儿要记住自己是扮演什么水果宝宝。
五、幼儿玩游戏。
1、请能力强的幼儿戴上水果胸卡游戏。
2、幼儿戴上水果胸卡按儿歌内容玩游戏,老师及时提出游戏中的不足并加以纠正。
3、幼儿分组念儿歌玩游戏。
4、增加水果品种,幼儿自选水果胸卡听口令儿歌玩游戏。
5、幼儿自由分组玩游戏。
六、经验迁移
将水果换成各种常见的小动物继续玩游戏。
活动小结:
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提出下次游戏要求。
活动延伸:
1、小朋友和教师分享丰收的果实和游戏的快乐。
2、把教具投放在表演区继续表演或游戏。
3、根据孩子的兴趣,自由选择喜欢的动作(或其他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继续表演。
6、数水果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别是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比较等去识字,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动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
然而,老师在识字教学中的“强调”,也很关键,尤其是对孩子们容易认错、写错的字。如我在教学《数水果》一课的识字、写字时,我当时很注重了学生的难记难写的“葡、萄、数”三个字,我让学生观察、分析字形、字音;在忆写时,我也作了范写,并再三强调其结构,尤其是对其中的“数”的书写,由于我以前教高段的孩子时,发现他们有些把“数”写成了上下结构的“数”,对此,我在教低段孩子时就特别注意了,并对孩子们说:“‘数 千万不能写成上下结构,若有人写成了上下结构,我们就罚他写两排,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好”。结果写后,全班没有一个孩子写错了。而在教学“杨”字和“抽”字的书写时,我只让孩子们说了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我心想这两个字简单,也就没作过多的.强调,结果孩子们一写后,我就发现班上有七、八个孩子写错了,把“木”旁写成了“扌”。我当时纳闷了:怎么这么简单的两个字还写错,而以往孩子常易写错的还不错了。这也许就是孩子小,粗心,而老师又觉得简单,没有强调引起的。通过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在识字教学中的“强调”程度,对孩子识字、写字有很大的作用。
7、幼儿园水果教学反思
在这个数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给水果分类。
这个环节原本是非常简单的,分分类对我们中班的幼儿来说是力所能及的。但是在活动一开始时,因我对幼儿的要求没有说明。因此我一出示实物的时候孩子们都兴奋起来了,有的跟身边的同伴说:“这个我家里有的。”有的说:“这个很好吃的。”等等。教室里出来了一阵阵“蚊子”的叫声。这时我再跟孩子们说我们今天要准备给水果分类了,这样得来的效果就不好了。有的孩子还没有回到我的活动中来。
二、感知水果的数量。
在第二个环节中,孩子们对这个环节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对7以内的数量一看就知道。我将5个梨和7个苹果放成两排请一位幼儿上来告诉我这里的梨多还是苹果多,那多几个?那孩子就能马上告诉我是苹果多,多了两个。为了让其他的孩子也能知道我问了一个问题:那你怎么看出是多两个呢?那孩子这个时候就有点不明白了:“我看出来的。”我请那幼儿下去。我告诉孩子们这个是怎么得出来的。我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告诉孩子们最后还有两个苹果没有梨做伴了所以就多了两个。知道方法后孩子们都知道了。我也完成了活动中的第一个目标。
三、游戏“配水果”
最后这个环节有点难孩子们要将5个梨、6个桔子、7个苹果都要分成两份。因为孩子对数的拆分都不熟悉。我就准备了两个盘子请幼儿给我把5个梨放到两个盘子里怎么放。我想给幼儿示范了一下,孩子们能理解了。最后孩子们都能在自己的操作探索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组成一个相同的数。
8、水果拼盘教学反思
本堂综合实践课旨在通过制作水果拼盘,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审美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合作学习和创作学习的活动乐趣。本来想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主参加到综合实践活动来,虽然整节课下来,实验组学生的兴趣、热情还算高涨。这或许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追寻的开放课堂理想的境界吧。但还是由于个人备课等预设不充分,出现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备课预设不充分。由于道具的局限,全班只选择了四个实验小组进行操作,后面的几排同学就活生生的成为大众评委,在感官和行动上都无法很好地参与到课堂,说是评委,最后却也忽略掉他们的评价。教学过程应该是互动的,对于学生,需要有更多的对话、合作与交流,这样学生主体性才能有所体现,个性化才能得到发展,创造性才能得到解放。本次活动中,应该是学生兴致勃勃地介绍,其他学生七嘴八舌地评价。这样一来,生生之间的对话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其次,评价语匮乏。对于学生的回答或者创意不能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无法抓住瞬间机遇,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来栽培它。
最后,对于课堂和课程整体的把握,都无法做到游刃有余。需要学习和提高的还有太多太多。
值得高兴的是,综观整节课,和谐、轻松、活跃!实验组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遨游“创意世界”。四组同学均摆出了高质量的作品,名字也富有诗情画意,令人眼前一亮。看来,综合实践课,也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加强合作!
植树节,我种了一粒叫做“勇敢”的种子,在心里,待它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