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等奖

《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3-06-16 17:27:18

  《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一等奖

《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一等奖

1、《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情境设置:

  自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地区拉开了序幕,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这次改革的亮点,出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和谐相处、人人健康,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健康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以往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渗透的方式进行,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然而,这种重知识传授的教育并不完善,学生很少走出教室,到社会上历练,普遍缺乏切身体会,其结果是他们的保健知识失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开展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整体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是在依据综合实践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周边环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选取他们关注的问题,使主题的确定基于孩子们的兴趣,贴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符合他们发展的需求。在内容的深度上要有伸缩性,在广度上要有可操作性。

  我校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优越。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早餐吃面包,喝牛奶根本不成问题,但是,很多人对早餐不太重视,随便凑合一下就了事。老是到早餐摊点各种面食,带几个包子,喝一杯豆浆,端着一次性饭盒带到校门口吃,一边走一边吃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有一部分同学根本就不吃等等。这种既不卫生又不营养的习惯,应该怎样解决呢?我们觉得应该让孩子在思想根源上引起对早餐的重视。于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关于“早餐学问大”这一主题便确定了。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1 、 通过活动的实施,使学生获得有关早餐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孩子们了解早餐的好处,具有保健意识。

  2 、 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筛选出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体验课题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初步具有发现、筛选、探究的能力。

  3 、 能根据需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逐步具有自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 、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逐渐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具有合作能力, 发展合群性、自治与领导能力,尊重他人,增进团队合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身边小事开展科学研究的意识。

  难点:科学、营养早餐方案的设计。

  五、实施过程及指导策略:

  第一阶段:

  1 、确定主题,小组分工,制订计划。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采取一个有效的方式,促成活动子题的顺利产生,再通过师生协商,确定几个有研究意义的子课题。

  我和学生们经过讨论研究,决定从“营养早餐的观念、早餐的营养搭配、吃早餐的最佳时间、亲手制作营养早餐”这四方面去调查采访,并以早餐为线索锻炼孩子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资料、梳理知识结构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由早餐带给我们的思考。

  2 、成立活动小组

  确定了主题之后, 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及老师的适当调整,全班共分为六大组:调查问卷组、外出采访组、展板宣传组、亲手制作组、主题班会组、广播倡议组,并各组推荐组长、记录员、摄像师等。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小组完成任务,由组长负责,老师作适当的辅导。

  3 、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小组成立以后,各组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日程安排,确定网上查找资料的日期、查阅书籍报刊以及咨询他人的日期、做社会调查的日期等。

  而教师则侧重于策略上的指导。如:每一小组调查哪方面的内容,采用哪种方式方法,组内成员如何分工,什么时间进行。虽然由学生自主决定,但我都给予适当点拨和指导,尤其是人员分配方面,我要求组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恰当地安排,使每个人各尽所能,各负其责,扬长避短。但同时我更强调,每个小组之间、每个成员之间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合作,要体现团队精神。在各组制定好计划之后,我又指导各小组相互交流计划,互相补充,使计划更完善更合理。作为教师同时我又要审定计划,关注计划中有无注意安全问题和安全保证措施,以及其它的一些建议。

  有了具体的活动计划,同学们不等不靠,一切自己去尝试、摸索,力争从不同的方面去解决问题。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空间上掌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

  第二阶段: 分头收集资料,筛选资料。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走向社会去实践,实施和完善小组的计划,并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早餐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1 、各活动小组按照制定的计划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同学们有的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从网上查询资料,有的组采取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同学们紧紧围绕“早餐”这一主题搜集、筛选资料,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大多是围绕着“早餐的知识”、 “早餐的营养”、 “早餐和健康”、 “外国人用早餐”等几方面。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许多有关早餐的知识,也使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筛选出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体验课题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初步具有发现问题,筛选、探究的能力。

  2 、学生们进行调查采访, 我们同学在各小区进行了调查采访。

  3 、学生们小组合作亲手制作了营养早餐。

  学生努力去尝试,亲身投身于社会,力争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感受人们对早餐的态度,掌握了早餐的有关知识。学生在活动中肯定会碰到问题,遇到挫折,从而产生需要。这种需要是学习的动力,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不必代替学生解决困难,而是作为一个指导者,暗示性地提供一些帮助,由学生自行解决,让学生的眼睛教育自己,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某些技能。

  教师随时关注学生们调查的动态进展情况。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阶段交流。目的是:不断整理和修正所获取的信息、资料,确定下一步的调查方向,使研究的内容更清晰、更具有条理。在与学生交谈时,教师让学生说说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遇到哪些困难?怎样解决的……学生们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和教师探讨,提出许多问题和想法,让教师从另一方面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学生们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找到了自己调查时的不足,进行了弥补,重新进行调查,使自己的调查更具有说服力。

  第三阶段 :以板报和倡议书及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关于早餐的知识,并发出倡议

  1 、设计了“早餐学问大”和“今早,你吃了吗”两块主题板报到校门口宣传同时采访同学们看后感想。

  2 、撰写了“早餐学问大”倡议书,并在广播站上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早餐重要,合理膳食,健康我要 100 分”。

  3 、为了把活动推向高潮,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精心设计了“健康我要 100 分”主题队会。他们自编自演了小品“胖子与瘦子”、自编了“早餐歌—— 吃早餐,有营养,长得高,身体壮,小朋友,要记住,少吃零食身体棒“ 等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把这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4 、在学生设计作品时,教师适时点拨,给孩子们提一些建议,让他们的作品更充实一些。孩子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难以估量的。学生设计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以其新颖独特吸引着大家。通过他们的宣传我校学生早餐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四阶段:总结交流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你学到了什么?”通过学生们填写《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表》,阶段性掌握了学生的动态。同时召开了总结会, 学生因为是亲身经历,因而感想都很深刻,发言非常踊跃,谈的也很切实。有的说 通过这次活动,知道了如何配制一份合理而营养的早餐,能力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有的在谈收获的时候说的,学会了怎样去调查,去采访,去上网查资料,学会了写倡议书,学会了设计问卷和如何进行统计;自己的胆子变大了,觉得没什么好害怕的,学会怎样处理随机突发事件,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等等。

  到此为止,四个阶段的活动基本结束。这次活动探索了一条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路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六、体会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于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亲历的时间多了,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活动体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探究和实践中,学生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增强。同时,本次活动也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

  在活动中我们深深感到:

  1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绝不能越俎代庖,而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他们一把,扶他们一下。

  2 、学生在确定计划时,目标要明确,要深入了解所要调查的对象,不能盲目去做。

  3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4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5 、活动要重视实践过程,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及获得经验。

2、《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知识目标:

  1、了解吃早餐的重要作用。

  2、学习“食物金字塔”,知晓各类早餐食品营养成分,根据早餐搭配原则,学会科学搭配早餐的技巧。

  3、学会设计一周早餐安排自己的生活。

  能力目标:

  1、培养对早餐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学会用理论知道生活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体验自我设计生活、合作探究活动的快乐。

  2、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意识。

  3、培养研究饮食的兴趣,提高研究意识。

  教学重点:在合作探究中掌握合理设计营养早餐的原则,科学设计早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搭配早餐的技巧和能力。

  教具学具:“早餐的学问”课件,周铺小学营养早餐卡。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早餐本应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重视的事情,却越来越被人们忽视,特别是在我们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不健康的早餐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这个课题。(出示并板书课题:早餐的学问)

  早餐的学问,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有关于早餐的一些知识。课前我们来做个小调查,今天有哪些同学吃了早餐,哪些没有吃早餐。(板书:不吃早餐,吃早餐)

  请将问题补充完整:

  不吃早餐?(行不行的危害)

  吃早餐?(好处作用)

  吃早餐?(怎样)

  通过大家的探讨我们确定今天要研究的四个问题——

  不吃早餐行不行?

  不吃早餐的危害。

  吃早餐的作用?

  怎样吃早餐?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讨论回答不吃早餐行不行?为什么?

  同学们的回答好像都很有道理。到底谁的想法更科学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信息。让科学实践来论证一下我们的观点。(课件出示——小学生是否每天吃早餐调查统计表)(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等方面,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2、讨论不吃早餐有哪些危害?大家的说法都不错,但都不是很全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吧。(播放——不吃早餐的危害视频)

  通过对前面两个问题的研究,说明早餐对我们的确很重要。那么我们该怎样吃早餐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要搞清楚早餐要起到一个什么作用?说说看大家就这个问题有什么意见?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知道早餐可以为我们补充水分、补充能量(课件出示补充水分、补充能量)。

  3、针对“怎样吃早餐”这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研究哪些问题呢?(吃早餐的时间、早餐的质量、早餐的搭配)

  吃早餐的时间:7点到8点(人的食欲最旺盛)。

  早餐要吃( ),午餐要吃( ),晚餐要吃( )。

  科学合理搭配。

  三、动手实践,联想应用

  1、如何科学合理搭配早餐呢?我们一起到自助餐厅去体验一下吧。(课件出示早餐各类食品)请大家在自助餐台上给自己挑选一份美味早餐,把挑选的食品填写在“小组早餐调查表”里面。

  2、通过同学们提交的早餐调查表来看,大家期望的早餐与我们平时常吃的早餐有的'并不一样,从调查表里发现,同学们的早餐形式大多比较单一。这种早餐的搭配是否合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的建议吧。(课件播放《简单早餐里的大学问》)

  从视频里大家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油炸食品太油,奶油蛋糕能量太高,营养早餐应该包括主食、含钙食品、蛋白质、维生素等)

  下面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信息——油炸食品的能量。

  一根油条含有8-10克油。

  每天吃一根油条一年会摄入油:10×365=3650克。

  一年接近4000克油的摄入相当于4L一壶油。

  1克油=9000千卡热量。

  4000克×9千卡=36000千卡热量。

  6000千卡=增长1公斤。

  36000千卡=增长6公斤=12斤。

  刚才视频里专家的建议有哪些科学根据呢?请看“食品金字塔”这是美国农业部(USDA)在1992年正式发布《食物金字塔指南》,主要目的是指引人们科学饮食。指导认识。

  3、通过刚才对科学饮食的探究,大家总结一下,完美早餐应该如何搭配呢?(主食+蛋白质+补钙食品+维生素)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就知道怎么合理搭配早餐了。请大家再次来到自助餐厅,设计一份一周早餐餐谱吧。

  4、请各小组评选一份最佳早餐餐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解说员对本组优秀早餐食谱进行点评。

  四、总结成果,活动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成功地制定了自己的营养早餐计划,了解了各种食品的营养价值。请大家把你的“营养早餐计划”带回家里,并和自己前面的早餐作对比,给自己的父母制作一个“家庭营养早餐”的方案,以保证家人的身体健康。请大家以自己的方式向你的亲戚、朋友或其他人群推广自己的“营养早餐计划”。

3、《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26~27《搭配中的学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情境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合理有序的搭配方法和策略。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并且感知:要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进行观察与操作。

  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有序的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搭配中的学问

  2、什么是搭配呢?搭配中又有什么学问和奥妙呢?认真学完了这节课,你们就明白了!

  3、“营养配餐中心”的王师傅,交给我们三(5)班的同学一个任务,板书:配菜

  王师傅想在你们当中聘请一名优秀配菜师和两名优秀服务员,你们愿意参加应聘吗?

  (二)、搭配菜谱、探究规律

  活动1:给星期一的菜谱配菜

  1、王师傅考大家来了,请看:

  课件出示:星期一的菜谱

  荤菜

  肉丸子

  素菜

  白菜

  冬瓜

  2、星期一的菜谱里都有些什么菜啊?你们知道什么是荤菜,什么是素菜吗?

  3、王师傅有个要求,请看:一个盒饭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你打算怎样配菜呢?

  4、学生思考并与同座交流自己的想法。

  5、还有别的搭配方法吗?你觉得这样一荤一素搭配好吗?

  6、通过刚才的配菜,大家可以看出来,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可以有几种搭配方法呢?在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上,老师要注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用图例和方案这两种方法来表示出搭配的过程,但不必特别强求和硬性规定,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如果学生有其他有创新的方法,就推荐给大家。

  活动2:给星期三的菜谱配菜

  1、星期一大家总结出有2种配菜方法,那么星期三呢,请看:

  课件出示星期三的菜谱

  荤菜

  牛排

  鱼

  素菜

  豆腐

  油菜

  2、如果你能用一荤一素的方法搭配好所有的菜,我王师傅将聘请你为本店的服务员。

  (1)请同学在小组内试着配菜,并且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上交流。

  (2)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配菜方法说给大家听。

  (3)怎样搭配,才不会重复,又不会遗漏呢?

  (4)怎样按着一定顺序搭配呢?有几种方法?

  (6)其它同学也能按一定的次序进行配菜吗?把你的配菜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7)这两种搭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种配菜现象抽象为数学知识,以荤菜为准,每种荤菜和一种素菜都有2种搭配方法,有两种荤菜就有2乘2等于4(种)方法。

  这次的活动都是2种要注意要回答这个问题时,要让学生发现如果你倒过来写这也只能算是一种方法,要注意学生理解成有4种搭配方法,这种错误的想法。

  活动3:给星期五的菜谱配菜

  1、大家都会配菜了,这是星期五的菜谱,有两荤三素,如果按一荤一素的搭配方法,有多少种配菜方法呢?

  课件出示星期五菜谱

  荤菜

  肉丸子

  虾

  素菜

  白菜

  豆腐

  冬瓜

  2、谁能第一个配出所有的菜,王师傅将聘他为我店配菜部的经理。

  3、请同学们试着配菜,然后说给大家听。引导学生以一种菜为准与另一种菜搭配。

  思考:通过刚才的配菜,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自由发现,然后小结:可以用荤菜的数量×素菜的数量=几种配菜方法

  板书:1荤×2素=2种

  2荤×2素=4种

  2荤×3素=6种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活动1:搭配路线

  1、同学们在课堂上都有非凡的表现,学会了不同的搭配方法,淘气想请你们帮个忙,他要到动物园去参观(出示图)这就是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看图说一说,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说说: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呢?

  (1)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几条路线吗?

  (2)哪一条最近呢?你能帮小淘气选一条吗?

  (3)回来时有几条路线呢?你能用字母把路线表示出来?

  活动2:搭配服装

  其实,不仅菜要搭配,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搭配的地方,笑笑要去外婆家做客,那衣柜里有这样几件衣服:两件是上衣,叫上装,两条裤子和一条裙子叫下装,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要配成一套衣服可以怎样搭配呢?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呢?在配菜的过程中,先让让用序号来表示衣服和裤子,便于叙述。

  2、请你和同桌一起试着配一配。

  3、那么今天下午笑笑穿哪套衣服去做客合适呢?为什么?谁来帮忙选一选。

  4、看来穿衣服也需要搭配,搭配适当,会使我们生活更美好,更加丰富多彩。

  活动3:握手中的学问

  下面有请我们今天应聘成功的两位服务员和配菜部经理。今天,我十分高兴招聘到这么优秀的服务员和配菜部经理,我们向他们三位表示祝贺吧!谁注意到老师是怎样向他们表示祝贺的?

  (四)、联系生活、课后延伸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想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些有关搭配的其它问题吗?

4、《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操作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使学生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体会有序思考思想。

  3、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师:昨天你们根据导学提纲进行了预习,从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反馈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搭配服装

  (1)师:同学们预习的真好,学会了不少知识。但在衣服的搭配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2)学生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③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搭配的?

  ④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都很不错,在搭配时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但是,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要讲究方法。

  (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

  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你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

  (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聪聪吃了早餐,高高兴兴的去秋游了。谢谢大家为她解决了难题。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猜一猜:用数字3、6、7可以摆出哪些密码?并猜一猜老师要试几次才能打开密码箱?

  学生活动策略:

  (1)学生独立完成,作好记录。

  (2)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组数的规律。

  2、汉字排列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汉字游戏。老师给大家三个字:读、书、好

  思考:你们能把这三张字卡通过掉换位置,形成三个字的词语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机动练习

  如果老师想给今天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照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思考,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师也参加进来,四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课下思考。

  课后反思:

  1、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广角”属“实践活动”的范畴,非常注重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上数学之间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我让学生先自学反馈,再动手操作,探索出规律,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让学生在生活问题和实际情境中来学习组合和排列,让学生从穿衣、吃饭这些生活事情中寻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过程、自主探究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排列组合知识比较抽象,教师通过让学生摆一摆、连一连、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在衣服搭配这个环节上,教师又开展小组讨论,选择方法的最优化,找到不重复又不遗漏的科学搭配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在教学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可以确定上衣,也可以确定下衣。在教学例2时,不是例1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例1的基础上增加“拓展”着一块,这样学生对“排列和组合”意义的理解就加深了印象。整堂课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一定顺序的,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着力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5、《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

  2、在具体的搭配活动中,初步掌握搭配的规律,训练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搭配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搭配。

  1、创设情境,出示2件上装和3件下装。

  2、你喜欢穿哪套衣服?

  3、衣服搭配中的学问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吧!

  二、操作探究,掌握方法。

  活动一:衣服搭配

  1、提出问题:2件上装、3件下装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猜想

  2、动手验证猜想

  (1)提出合作要求

  (2)小组合作,用衣服卡片操作衣服搭配的过程,记录搭配方法。

  (3)请学生展示搭配过程

  (4)引导学生做到有序搭配,不重复,不遗漏。

  3、小结

  活动二:饮食搭配

  1、创设情境。

  2、提问:2个荤菜4个素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3、让学生学会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搭配。

  4、汇报展示

  5、小结

  活动三:路线搭配

  1、创设寻宝的情境

  2、看寻宝的路线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3、你想走哪条路?

  4、你能快速找出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吗?

  5、小组讨论。

  6、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发现搭配中的规律。

  7、小结

  三、拓展提高

  活动四照相搭配

  1、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

  5个小朋友都想单独和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河尚各拍一张照片,18张底片了够不够呢?

  四、全课小结:

  大家有什么收获?

6、《包装的学问》的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引领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商品包装上的信息,分析整理,获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帮助他们有效识别商品信息,有效抵制伪劣商品,用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交流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互相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

  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因势利利导,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与交流,既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性;使学生既得到感性的认识,又做到理性的思考。如在第三个环节中,买到不合适的商品该怎么办呢?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交流怎样做更合适。此环节的设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第二个环节小组交流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交流话题,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共享资源,了解更多的商品知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能力。

  在学生汇报成果阶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汇报:如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食品包装信息,采用快板书的形式把药品的包装信息与快板书结合起来学生很感兴趣。不仅学习到了只是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打破课堂壁垒,将活动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中合作探究、自主尝试。

  因为一堂综合课的结束,仅仅是学生社会生活的开始。所以在买到不合适的商品怎么办这个环节结束时,我留给了学生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的网址,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消费知识。同时,在本课结束时,还提示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购物知识购物,并跟同学交流感受。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实现综合活动课的实践性。

7、《看的学问》的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看的学问》的教学反思范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的文章。文中不仅介绍了观察的一些方法,还强调要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由于是以对话的形式介绍的`,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易于被儿童接受。

  初读课文,我感觉这么简单的课文内容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但是在这篇课文教学里边,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语文东西?昨天晚上我几乎搜遍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为这节课定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要引导学生自主把握对话录的内容,明白这几种观察方法的具体做法。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对对话中所阐述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出“看”的学问有哪些,并进行汇报。培养学生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以及在说话时善于举一反三、善于总结的能力。

  4.运用“看”的学问,进行观察练笔。

  根据这个,我确定下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请一位对于我班孩子来说相对陌生的老师到班里找我,然后我让学生谈谈对这个老师的印象认识。这是一个导课环节,取自于网上“真雪无痕”的创意。

  二、自读课文,圈点批注。

  三、展示分节读课文,看是否读流畅。注意倾听,思考:

  1、这篇课文中你积累到了哪些词句?

  2、看的学问到底有哪些?在书上做标记。

  四、汇报交流积累收获。在黑板一角记下几个值得积累的词语:熟视无睹、司空见惯、蛛丝马迹。由“有比较就有鉴别”这句名言引导学生拓展到哲理诗《题西林壁》,强化积累巩固旧知。

  五、通过读课文,老师确实感觉到了“看”的学问很大,如果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梳理方法把“看”的学问清晰的梳理出来就更好了。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并把探究成果展示到黑板上。

  六、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1、积累了部分字词句

  2、知道了看的学问有哪些,同时学到了归纳总结的方法。

  七、丁丁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他和我们一起探讨了很多的语文学习方法,今天从他和老师的谈话中,你觉得该向他学习一些什么?

  八、小练笔

  请同学们把“看”的学问运用到实践中,这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东西,大家看看是什么?展放杨桃课件。完成小练笔《那是什么?》

8、《看的学问》的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的文章。文中不仅介绍了观察的一些方法,还强调要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由于是以对话的形式介绍的,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易于被儿童接受。

  初读课文,我感觉这么简单的课文内容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但是在这篇课文教学里边,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语文东西?昨天晚上我几乎搜遍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为这节课定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要引导学生自主把握对话录的内容,明白这几种观察方法的具体做法。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对对话中所阐述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出“看”的学问有哪些,并进行汇报。培养学生阅读中的整体归纳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以及在说话时善于举一反三、善于总结的能力。

  4.运用“看”的学问,进行观察练笔。

  根据这个,我确定下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请一位对于我班孩子来说相对陌生的老师到班里找我,然后我让学生谈谈对这个老师的印象认识。

  这是一个导课环节,取自于网上“真雪无痕”的创意。

  二、自读课文,圈点批注。

  三、展示分节读课文,看是否读流畅。注意倾听,思考、

  1、这篇课文中你积累到了哪些词句?

  2、看的学问到底有哪些?在书上做标记。

  四、汇报交流积累收获。

  在黑板一角记下几个值得积累的词语、熟视无睹、司空见惯、蛛丝马迹。由“有比较就有鉴别”这句名言引导学生拓展到哲理诗《题西林壁》,强化积累巩固旧知。

  五、通过读课文,老师确实感觉到了“看”的学问很大,如果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梳理方法把“看”的学问清晰的梳理出来就更好了。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并把探究成果展示到黑板上。

  六、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1、积累了部分字词句

  2、知道了看的学问有哪些,同时学到了归纳总结的方法。

  七、丁丁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他和我们一起探讨了很多的语文学习方法,今天从他和老师的谈话中,你觉得该向他学习一些什么?

  八、小练笔

  请同学们把“看”的学问运用到实践中,这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东西,大家看看是什么?展放杨桃课件。完成小练笔《那是什么?》

9、《剪枝的学问》的教学反思

  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里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事情,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充满了哲理,充满了知识。我们必须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但是剪枝对于我们这些城市的孩子来说非常的陌生,因此,为了上好这节课,一开课,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大胆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中探究。我让学生找出表示我心情的变化的词语,然后通过“我看到(听到),--------(心理),于是——。”这一句型,让学生理清整个文章的脉络,感受到作者心情的`一种变化。学生很快找到“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4个词语,并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为读好前后文打下基础。

  接着,在精读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析,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体验,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促进学生在回味品析中领悟到课文内容中蕴含的道理;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发现和探索,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最后我引导学生去思考,除了书上的以外,还有哪些学问是课文外的,但是也非常重要。学生议论纷纷,找到“怎么区别枝条,如何剪”等系列问题,开阔了思维。

10、《搭配中的学问》的教学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摆一摆、猜一猜、记一记等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并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知识是组合简单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教师又不能直接讲解乘法原理,于是要求学生在进行搭配时要做到有顺序,就能够保证计数时不重复不遗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教学中,为了突破重难点,从多方面想办法:

  一、教学设计整体化,内容生活化。

  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把教学内容的例题、课后练习的题目串成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搭配衣服、搭配早餐、搭配路线中,使学生处处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处处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有趣,又处处增长知识。学生不仅玩得高兴,而且也学得开心。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衣服搭配、早餐的搭配、路线的搭配是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然后拓展延伸,让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搭配的情况?再让学生进行词语搭配,了解在语文学科中也有搭配得情况。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从无序思维过渡到有序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明晰化、条理化,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为了让学生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我让学生先动手操作,然后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说说你觉得那种摆法比较好?好在哪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领悟到有顺序的进行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到所有的搭配方法。总之,我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

  然而,本节课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不少问题。

  一、是要努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生在路线的搭配时,没能把搭配的知识迁移到走路,对于一段路和一条路线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不能正确的找到所有的路线,这一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与训练。

  二、如何灵活驾驭课堂。

  特别是操作课或者活动课,课堂很热闹,很多学生急着演示、发言,语言表达能力强,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一不小心被学生牵制住了,因为太充分让学生畅所欲言,所以拖延了时间。

  三、课堂学生讨论演示的必要性和如何生成。

  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随机的现象的处理,还存在着不足。

11、《包装的学问》的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完本课,又进一步的对本节课做了反思:

  一、层层递进,提升探究深度

  本课从包装1个磁带引入复习旧知,到包装2个、3个、4个相同的磁带探究新知,从而逐渐完整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不仅要考虑重叠最大的面,还要考虑重叠最多的面才能减少最多的面积,从而减少包装面积,节约包装纸)。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浅层次,而是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们被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以便学生可以进行深度思考。本课中我充分运用了“猜测、推理、验证”的数学思考方法。在进行两盒磁带的包装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摆放的3种方法,并让学生表述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能力,还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接下来我提出最节省包装纸的要求,学生很容易说出重叠最大面的才符合要求,但这只是一种推测,还需科学的验证。通过让学生思考自己的验证方法,从而得出:计算表面积、只算重合面的面积、不用计算只用推理三种方法,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将最大面重合就最节省包装纸,这是不是正确的结论呢?接着让学生对结论进行质疑——反思——再验证——生成新的结论。本节课在4盒磁带后、最节省的方法依然是将最大面进行重叠即可,好象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结论了。随着4盒磁带6种方案的出现,学生有了质疑,学生通过不同摆法的验证,从而修正了刚才得出的:将最大面重合就最节省包装纸的结论,体会到随着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这个结论是片面的'。从而抓住本课的实质:重合面的面积和最大时才最节省包装纸。

  三、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如本课中对磁带的包装,学生只是通过自己头脑中的想象是很难把摆放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了。在学生出现这个问题时,肯定迫切需要比想象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时老师提出要求,学生理所当然操作实践活动的运用解决了这个难题。

  当然,本课也存在些遗憾,每次欣赏刘德武老师的课后,总感觉思维含量非常的高,他的课堂更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训练,而我的这节课,应该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在设计时,目标的设定更注重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像在研究两个磁带盒中哪种包装方案更为节省时,学生已经说出大面重叠,并说出了理由,而老师还是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去进行验证,正如刘老师说的,是为了验证而验证,不是问了需要而验证,如果能像刘老师说的那样,哪个最节省?哪个最废纸?会节省多少?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通过计算得出来了。在研究四个磁带后,学生得出:最节省的方法依然是将最大面进行重叠即可后,如果让学生继续说出5个、6个甚至更多等等,学生就会从自己的角度产生质疑,提出摞成两摞,并通过计算得出怎样更节省了。总之,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更重要是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越来越灵活,对数学的学习也就会越来越有兴趣。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中的呈现方式是包装两盒糖果,学生不仅没有糖果盒,更不能人手一个。如果让学生做一长方体盒子,不仅费时,规格又很难统一。我发现学生每人都有英语磁带盒,规格相同,而且有实物,学生还能通过测量、摆一摆等活动,亲身经历包装的过程。这样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达到反璞归真的效果。

  2、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数学的目标之一是用数学,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通过学生摆一摆、猜想、验证-结论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出不同的包装方法,猜想怎样省包装纸,验证猜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囊,得出哪种包装最省包装纸。

  4、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拓展应用环节中,对酒瓶、苹果和人进行了包装,使本节课的综合实践得到了延伸。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