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8篇
第1篇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比热容
1.实验:用两相同的电加热器给M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可以看到:1)在通电相同的时间里,煤油的温度升高得高。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则应给水的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
2.结论:质量相同(如:1kg,也叫单位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如:大家都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物理上,把物质的这一种特性叫比热容。
3.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一种物质的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a.单位:J/(kg°C)读作:L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b.符号:C如:C水=4.2×103J/(kg°C)
c.意义:1k在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d.比热表:1)水的比热要记住。水的比热很大。
2)水和冰的比热不一样,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的比热一般不同。
3)液体的比热比固体的比热大。金属的比热都较小。
e.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受温度、质量和物体的形状的影响,但要受物态的影响。
f.练习:关于比热容,下列廉洁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在的吸收的热量多。
C.比热容的单位为J/kg.
D.一桶水的比热容大于一杯水的比热容。
4.热量的计算: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其中:c为该物质的比热容单位一定用J/(kg°C)。M为物体的质量,单位一定用kg.△t为物体升高的温度,单位一定用°C.△t=(t高温-t低温)同样,这个公式,可以应用于放出热量时的计算。只是要把“Q吸”改为“Q放”即:Q放=cm△t,其中△t=(t高温-t低温)
5.公式变形:c=Q吸/m△tm=Q吸/c△t△t=Q吸/cm
Q放=cm△tQ吸=cm△t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物态没有发生变化时。
6.理解公式:c=Q吸/m△t
7.这个公式只是利用已知物体的质量、吸收(放出)的热量、变化的温度时计算物体的比热。一定不要认为:C与Q成正比,与m和△t成反比。因为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一个确定的物质而言,它的比热是一定的,它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体积、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和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7.计算:1)一盆水有25kg,它从25°C升高到了29°C,则这盆水吸收了多少J的热量?
2)一个500g的铝锅内盛有5kg的水,它们从100°C降低到了25°C,则这锅水共放出了多少J的热量?
3)一杯500g20的冷水与杯300g80的热水混合后的温度是多少?是否是冷水上升高的温度就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呢?而冷水吸收的热量是否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呢?
4)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C),使100g从–25升高到–5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8.因为C水>C砂石,所以,它们放出或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的温度是不相同的,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大,水温度将高于砂石的温度。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于砂石的比热小,因而,砂石的温度将高于水的温度。因此,农民常在较冷的夜间往田里加水,而在第二天早上时,便把水放掉。就是利用水的比热大的特性,为禾苗保暖的。而不致于冻死。工业上,也常用水的比热大的这一特性,用水来作冷却剂。
第2篇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整理。
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于平时,但也必须适时进行整理归类。具体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文学常识、古诗文名句、名著阅读等内容。
词语的积累要重点关注本学期已经学过的、在注释和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标注出来的字词的字音与字形。特别要注意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灵活应用。
句子仿写、拟标语广告词和对联撰写是考试热点,能辨识修辞手法和分析其作用。
对规定篇目的背诵与默写(集中在第五单元和最后附录的10首古诗),要做到一个字都不能错。
关注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二、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初二年级前半学期的教学内容还是以记叙类的作品为主(第一、二单元),后半学期将进入说明文的阅读学习(第三、四单元)。所以我们现阶段必须重点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最常见考点有: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2、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4、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5、对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赏析等。
答题方法的指导:
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理解:①从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②语言要简洁概括。
2、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看情节,从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②看描写,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来分析;③看环境,人物所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来分析。
3、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③渲染环境气氛;④烘托人物心情;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4、赏析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段: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联系文章主题,抓住修辞、关键词等进行赏析。
5、赏析写作手法: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白描、前后照应、伏笔、正面与侧面描写、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叙议结合等,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
掌握每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关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五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之、其、而、以、于)、重点句子的翻译,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色等。
四、关注作文题材的积累。
回顾一下本学期来自己所写的练笔和大作文,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克服;找一些优秀作文反复阅读,体会其精妙之处。写作前注意审题,行文要巧妙扣题。材料要有新意,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俗套题材。
第3篇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一、现代文阅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
5、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6、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7、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8、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9、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10、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二、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缺少主语、缺少宾语)
①、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改正:删去”通过”或者”使”,句子就有主语了。
②、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改正:在”流失”后面补充”的行为”,这样句子就有了宾语了。
③、随着救援工作的紧张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已经总结出一些地震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改正:在”干预”后面补充”的方法”,这样句子就有了宾语了。
总结:修改的一般方法–通读句子,找出缺少的或多出的成分,补上或者删掉。
2、搭配不当
①、省委省政府追认他为”湖南省抗冰救灾模范””烈士”等荣誉称号。改正:将”追认”改为”追授”,或者删去”等荣誉称号”。
②、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改正:将”活泼”改为”活跃”或”丰富”。
第4篇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as可作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
1.as
as可以在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①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as可跟在由suc, so, the same修饰的先行词之后。
Such men as heard him were deeply moved.听过他说话的人,都会深受感动。(as在定语从句中作heard的主语)
I've never heard such stories as he tells.我从未听过像他讲的这样的故事。(as在定语从句中作tell的宾语)
He lifted so heavy a stone as no one else can lift.他搬起别人都搬不起的大石头。(as在定语从句中lift的宾语)
比较:
在the same
第5篇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现在进行时】
1.表示现在(说话瞬间)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
[例句] He is reading a newspaper now.
2.表示当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说话时动作不一定正在进行)。
[例句] What are you doing these days?
3.表示说话人现在对主语的行为表示赞叹或厌恶等,常与always, constantly, continually等副词连用。
[例句] He is always thinking of others.
4.表示在最近按计划或安排要进行的'动作。常限于go, come, leave, start, arrive等表“移动”、“方向”的词。
[例句] He is coming to see me next week.
【过去进行时】
1.表示过去某时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句] He was sleeping when Mary came to see him.
2.动词go, come, leave, arrive, start等的过去进行时常表过去将来时。
[例句] She said she was going to Beijing the day after tomorrow.
【一般现在时】
1.表示现在习惯或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与usually, always, sometimes, often, every day / week / month / year等时间状语连用。
[例句] He often does his homework in his study.
2.表示主语现在的特征、性格和状态。
[例句] The dictionary belongs to me.
3.表示客观规律或科学真理、格言,以及其他不受时间限制的客观存在。
[例句] The moon goes around the sun.
4.在有连词if, unless, before, as soon as, when, once, however等引导的时间、条件和让步状语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例句] If you work hard, you won t fail in the exam.
第6篇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巩固
词语搭配
蒙蒙的细雨蔚蓝的天空乌黑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
展开花瓣露出笑容闻到花香
一阵清香 一朵荷花 一幅画 一束金光 一串珍珠
一片花瓣 一首歌曲 一身羽毛 一眼清泉 一对翅膀
词语积累
1、带有"春"的词语:春风化雨 春风得意 春色满园 春花秋月
2、带有"花"的词语:鸟语花香 昙花一现 奇花异草 花枝招展
3、带有"鸟"的词语:鸟语花香 小鸟依人 惊弓之鸟 笨鸟先飞 百鸟朝凤
4、形容天气的词语:风和日丽 秋高气爽 阳光明媚 鹅毛大雪 烈日炎炎
5、带有"雨"的词语:倾盆大雨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近义词
鲜艳—艳丽 灵活—灵巧 逃脱—逃跑 注视—凝视 锋利—锐利
特殊—特别 疲劳—疲惫 寻找—搜寻 展览—展示 露—暴露 俊俏—俏丽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掠过—横过 光景—风景 等闲—平常 清香—芳香 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裁—剪 似—像
反义词
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灵活—迟钝 喜欢—厌恶 鲜艳—暗淡 陡峭—平缓 露—遮盖 消失—出现 俊俏—丑陋 机灵—迟钝 容易—复杂 舒适—难受
坚硬—柔软 特殊—普通 减少—增加 扩大—缩小
随堂消化
一、查字典
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
余几画组词字典中的解释应选义项
窃窃私语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意见)
服气①衣服;②担任;③服从,信服;④吃药;⑤适应
二、对号入座。
陆续继续连续
1、参观的人们(陆续)地走出了大厅。
2、抗洪的战士们在大堤上(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
3、小明病好了以后,又(继续)去少年宫练习钢琴。
无论……都……不但……而且……虽然……但……
1、(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老师。
2、(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差,(但)我绝不泄劲。
3、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风筝飞上了蓝天。(扩句)这只巨大的风筝由我们小心翼翼地放上了蓝天。
2、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改病句)我们必须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大片大片如鹅毛般的雪花飘落下来。
4、万丈阳光把他的脸照得红红的。(改成被字句)他的脸被万丈阳光照得红红的。
5、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缩句)南沙拥有海洋生物。
知识点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巩固
照例子,词语搭配
堵窟窿坐马车修羊圈乘火车骑骏马爬楼梯
接受劝告欣赏风景观赏植物邀请同伴接受帮助
画得准确变得笔直显得高尚
老老实实地画认认真真地看和颜悦色地说
词语积累
1、寓言成语:
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滥竽充数守株待兔东施效颦
狐假虎威井底之蛙自相矛盾叶公好龙南辕北辙
2、形容惊慌、紧张的成语:
胆战心惊心惊胆寒大惊失色惊恐失色
担惊受怕惊慌失措惊恐万状惊魂未定心惊肉跳
3、表现态度的成语:
怒气冲冲和蔼可亲斩钉截铁模棱两可趾高气扬
近义词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教诲—劝告能手—高手发现—发觉
孤单—孤独本事—本领审视—审阅叮嘱—嘱咐
反义词
发现—隐藏愈合——开裂悲惨—幸福熟悉—陌生相信—怀疑
随堂消化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打"√"。
唾沫(tuò√ tù)嫉妒(jì jí√)载誉(zài√ zǎi)
稚拙(zhuó zhuō√)恶劣(liè√ luè)享受(xiǎng√ xiáng)
二、填一填,再归类。
南(辕)北(辙)左(顾)右(盼)五(湖)四(海)七(嘴)八(舌)
(津)(津)有味(彬)(彬)有礼(孜)(孜)不倦(彬)(彬)有礼
①含有反义词的:南(辕)北(辙)左(顾)右(盼)
②描写人物品质的:(彬)(彬)有礼(彬)(彬)有礼
三、想一想,选词填空。
1、严肃严格王老师虽然和蔼可亲,但是对我们的要求还是挺(严格)的。
2、精彩美丽今天,李明表演的节目真(精彩),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3、沉重繁重周玲玲知道自己错了,心情格外(沉重)。
四、我是病句小医生。
1、教育家找来了许多小朋友,让他们三个小朋友做游戏。
用删除号删掉"三个小朋友"。
2、奶奶经常给我讲她过去的往事。
用删除号删掉"过去"或者"事"。
五、"春来了,风儿轻轻地吹,鸟儿喳喳地叫,花儿悄悄地开,阳光暖人心。"从这句话中选一个事物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风儿轻轻地吹,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
拟人句:鸟儿站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
知识点三:阅读详解
第一组: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
第二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
第三组:每篇课文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亡羊补牢》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寓言两则—南辕北辙》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惊弓之鸟》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画杨桃》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想别人没想到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另人没想到的。这四篇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
第四组:本单元教材围绕"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主题编排,包括三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和时间赛跑》能让人获得和时间赛跑就会获得成功的启示;《检阅》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尊重、相互关怀的价值观;《争吵》让人认识到知错就改、宽容待人的好品质;略读课文《绝招》让人懂得勤学苦练方能练成绝招的道理。
随堂消化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用" "画出比喻句。作者分别把槐花比作玉雕的圆球和维召尔族姑娘,写出了槐花美丽的特点。
2、照样子写2个词语:白生生:香喷喷喜盈盈
嗡嗡嗡:啪啪啪嘀嘀嘀
3、写槐花饭香的词语有哪些?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4、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个句子:
第7篇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阿长与《山海经》
骇hài:惊骇;惊诧;惊动。掳lǔ:俘获;抓获。惶急huángjí:恐惧慌张。
疮疤chuāng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诘问jiéwèn:追问;责问。
渴慕kě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霹雳pīlì: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孤孀gūshuāng:孤儿寡妇
震悚粗拙
《背影》
交卸jiāoxiè:解除;解下.
奔丧bēnsāng: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的丧事。
狼藉lángjí:乱七八糟;散乱、零散;也作“狼籍”.
簌簌sùsù∶风吹物体等的声音;形容流泪的样子。
典质diǎnzhì:典押。以物为抵押换钱,可在限期内赎回。
赋闲fùxián: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就把没有职业在家闲住叫赋闲。
颓唐tuítáng:萎靡不振的样子。琐屑suǒxiè:零碎细小。
《台阶》
凹凼āodàng:周围高中间低。
尴尬gāngà∶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行为、态度不正常的;鬼鬼祟祟,不正派
烦躁fánzào:烦闷焦躁。微不足道wēibùzúdào: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
大庭广众dàtíng-guǎngzhòng:本来指在朝廷之上,面对群臣的公开场所,后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第8篇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写作背景
作者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从《鲁迅日记》中可以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添了些钱,买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11月修葺完毕,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老家,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大约住了二十来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29日中午抵达北京,“下午俱到家”。往返大约29天。《故乡》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来。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
字词解释
1.既然:这里是已然的意思。
2.阴晦(huì):阴沉昏暗。
3.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4.影像:这里是印象的意思。
5.心绪:心情。
6.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住。
7.谋食:谋生。
8.寓所:寄居的房子。
9.猹:作者1929年5月4日给舒新城的信中说:“‘猹 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 ”
主要内容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表达思想: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主题思想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这篇小说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