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总结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2023-08-21 13:11:03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1、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学生、老师、家长的高度关注下,落下了帷幕。纵观几套高考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命题已经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

  高考考查的不是一年的功夫,而是多年的实力,仅凭突击想得高分可能性不大。从高一、高二就要开始注重知识积累,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地理能力的提高要依赖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地理学科来看,知识比较庞杂,学习枯燥,与理科相比似乎又较为简单,与文史相比又比较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习能力是根本原则。而能力的积累一是平时需要紧紧抓住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二是提高高考考前复习过程的合理科学性。

  一、平时地理课堂的教学调整

  1、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好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光是知识的探索过程,练习题的探索过程同样能使学生主动展开思维活动,经过探索、发现、创造的全过程,不断发掘内心的潜力,以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如2009年全国卷Ⅲ36题高压对天气的影响,如果在平时训练当中,把反气旋对某地的影响过程完全呈现出来的话,学生很容易得分。再如沙尘暴如果把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其时空分布、发展特点、形成原因就不难记住。

  2、用高昂的热情、高亢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程无论如何改革创新,只要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制度存在,课堂讲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地理教师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主要形式,课堂讲授的教学效率高,这是公认的,那么在课堂上,要有好的效果,教师就要有激情,传播激情,是地理老师讲授的优势。揭示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洋流运动在地理原理上的脉络,渲染旅游审美的内在蕴意,都可以抑扬顿挫,抒发激情。特别容易对地理专业的热爱,地理专业素质的广博精神,特别容易为学生做出亲切的表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热情,学习效益得到保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融合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内驱力,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台风、沙尘暴、地震、火山等,要用翔实的资料、绝美的图像、优美的语言、气势磅礴的激情以及对人类的无限的怜惜之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再如环境问题的讲述,大部分学生觉得枯燥,实际上如果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资料、震撼人心的表情,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产生的深深思考,对环境危害的担忧,对环保责任的认同,自然而然地,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知识都会引起密切关注,难点和重点都会迎刃而解。

  3、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更重视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平时上课时就要扎实、准确、熟练,要有分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同时,学习中要注意三要、三不要: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教程进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结论的背诵;要引导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复习,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习;还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分专题将相关内容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复习,而不要各自为阵。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近几年高考在题目创设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注意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引导学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平时注意收集的信息和材料的质和量,必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吻合,必须与世界的发展主流相一致,必须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还应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帮助学生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高考卷Ⅰ36题沙尘暴就是充分体现人们关注的热点,平时稍稍留意,答题就应当很顺利。

  5、加强课堂限时训练,注重实效

  习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即学科重点、主干内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突出,前后呼应。课堂上及时反馈,协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总结出二级结论,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训练目标。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地图,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如今年高考题从坐标图、柱状图、图表、区域地图等类型较多,都需要平时课堂精讲精练,从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冲刺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回归教材,参照考纲,以"想"为主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回想每一部分内容的出题思路与做题方法使学生系统地熟悉教材,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回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师制定的回扣提纲进行回想。

  教师制订的回扣提纲逐点进行回想并与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对照。回想要目标明确,有计划性,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不仅教师要自己明白复习的目的与复习计划,更要让学生明白,便于师生配合进行复习。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一、二轮复习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习,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可作为前种方法的补充。通过回想不仅能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迁移,而且学生会感到自己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适应高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调整临考状态很有好处。

  在想的时候,要边想,边看地图,想地图,图与知识点的结合更容易理解记忆。

  2、"看"与"想"结合

  主要看教材、看过去整理的错题集及过去做过的练习。"看"要结合回"想"进行,重点看达不到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看看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类型,以及近年高考试题的错解分析等,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重蹈覆辙。

  3、重基础

  高考前的学习,要根据自身各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薄弱科目得到较大的提高。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现在不要再去处理过多的高难度习题了,而应把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回归课本,确保每个基础点都过关。比如2009年高考谷物的分布、气温、降水、雪线的分布等等,无一不是在基础知识上做文章。

  4、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近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习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习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具体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如2009年高考卷Ⅰ36题,三个图中很多信息是题的答案。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要让学生多想、多思,在想、思的基础上,加强看和练的针对性,教师要号准高考的脉搏,切实落实双基,培养学生答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理,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2、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一、注重基础

  试题难易比例与往年差不多,突出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涉及必修一——必修三教材及区域地理、选修内容。试题特点是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命题思想非常清晰,教师必须跟上新课改的理念,必须从旧教材的理念中解脱出来)

  教学启示:备考要着重训练主干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脉络清晰,试题精选,不要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处理偏题怪题,重视知识根基。(本质)

  二、突出能力

  对考生能力要求高,依照大纲。①重视对文字资料,图标概括,画面符号信息的收集和理解能力的考查,突出对文字表达等材料的正确解读,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查。如1—3题。

  ②突出对正确理解地理事象,抓住事物本质和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语言能力考查。如36项,把握降雪量与雪期含义并描述和阐释甲乙两地的差异。

  ③加强对所获得信息,迅速与相关知识内容建立联系的能力的考查。如综合题36(3)小题,融雪侵蚀与流水侵蚀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启示;必须研读大纲,大纲是教学的方向。大纲有两部分一是考核目标与要求二是考试范围与内容。对能力要求要逐字逐句琢磨推敲,体会,并把它落实到教学中。今年试题设计导向性明确紧扣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能力要求。

  三、关注热点

  体现联系生活,关注热点(人类共同面临或关心的或现实的或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思想。

  比如选择题素材:

  1—3题北疆春季洪灾(原因)

  4—5人口红利与人口机会窗的问题(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8跨国公司的增长战略及其伴随增长战略实施过程中而产生转移(切合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9—11中东干旱缺水问题

  综合题:关于荒漠化,东北雪灾,工程建设中的地质考察等与现实生活越贴近,区域地理部分越凸显其作用。

  启示:研究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平时应关注热点并与地理知识结合,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四、创新

  传统考题一般比较直接地考查教材知识点,而今年的地理试题则重视运用了图标与文字等多种信息表达形式,要求学生具体综合分析判断和发散思维能力。能力考查全面。主要在能力上体现区分度。每道题都给考生得分的基础和发挥空间但是考试要求学生要想的宽,答得全,想答好也不容易

  启示:因为试题形式新颖多样化,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

  教师应尽早提高自己出题的能力,创新题多角度多层次考查。

  试题学生反馈:(调查学生对试题的感受)

  1、试题顺序的改变:考前的各种模拟试卷,影响学生容易形成定势。比如:一般地理题前几道题或后几题是地球运动、或按教材的顺序呈现。这次第一题是区域图。学生可能措手不及。

  2、知识点呈现形式的改变:比如:选择题第2题2011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该区域洪灾产生不是由于大规模、持续性降水所导致。在北疆地区春季能发生特大洪灾就只能是大量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只能是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降水偏多。气温偏低,积雪量大‘积雪融化慢,等5月、气温骤升,大量积雪融水汇入形成特大洪灾。知识点呈现是间接的,需要知道是哪、该地区特点,还需要推理和判断,增加难度。

  3、题看不懂,审题出错: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包罗万象,地理知识呈现方式具有多样性,有新颖的文字材料,也有各种图表。审题很关键。例如:4—5题要弄清4个概念。①0—1岁人口数量:指人口一年中新出生婴儿数(可视为人口出生率)②劳动力人口:18—65岁人口。③劳动力人口负担人口:人口需要抚养和赡养的人口数。④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新增人口和步入老年的人口与劳动人口之比最小的时候(人口红利时期)和最大的时候。审题问题需要练,平时就练强调理解题意,提取信息的重要性,平时如果学生题错了,往往是老师先理解题意,讲题,忽视学生可能题都没有看懂,教师应训练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的能力。图表运用的基本技能需细化和细抓。

  4、平时学的好的同学出现异常:可能与平时训练模式有关。本次考试题并没有考到难点,本次考试试题区分度较高,主要是试题灵活。平时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难易有关。这部分同学应该问题出现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全面,并不高于别人。对尖子生的培养和训练要注意基础和灵活性。

3、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一瞬,工作已经一年,回顾20**—20**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感慨万千,有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也有力不从心的无赖,还有感觉自身知识能力不足的压力和快速提高教学和管理能里的急迫。但我相信世上之事为之难者亦已易,天道酬勤,学习和思考总能进步。20**—20**学年期中考试之前我从事高一年级14——19的地理教学和18班班主任工作,期中考试后从事17班地理教学和17班班主任工作。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力求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还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使自己在教学和学习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积极学习管理经验,研究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听课和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因为第一年工作对教材和教法的认识肤浅,必须坚持学习,长期听师傅的新课和选择听平行班级的复习课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经验,基本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尤其是注重对课本图表的分析能力,因为高考地理考试特别注重图表知识的运用和能力。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学生初中地理知识几乎为零,而高中地理知识特别是自然地理难度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这个方面出现了断层,因次教学必须根据具体知识补充基础知识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尤其鼓励学生课后勤思考勤问问题,我基本每个中午都有学生问问题,特别是17班的课代表,进班43名,现在地理第二名,月考第一名。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四、虚心努力学习班级管理经验,管理好班级

  首先,重点放在学习管理经验上,向老班主任学习、向年轻人学习,向杂志学习,获得间接经验,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改进,让间接的经验符合本班的实际。其次,遇见事情勤动脑筋,思考对策,分析原因和影响,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加以总结。再次,付出真心,真情关爱学生,关爱贫困生,单亲学生、留守学生、学习困难生、优秀学生等。

  尽管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4、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学生、老师、家长的高度关注下,落下了帷幕。纵观几套高考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命题已经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

  高考考查的不是一年的功夫,而是多年的实力,仅凭突击想得高分可能性不大。从高一、高二就要开始注重知识积累,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地理能力的提高要依赖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地理学科来看,知识比较庞杂,学习枯燥,与理科相比似乎又较为简单,与文史相比又比较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习能力是根本原则。而能力的积累一是平时需要紧紧抓住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二是提高高考考前复习过程的合理科学性。

  一、平时地理课堂的教学调整

  1、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好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光是知识的探索过程,练习题的探索过程同样能使学生主动展开思维活动,经过探索、发现、创造的全过程,不断发掘内心的潜力,以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如2009年全国卷Ⅲ36题高压对天气的影响,如果在平时训练当中,把反气旋对某地的影响过程完全呈现出来的话,学生很容易得分。再如沙尘暴如果把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其时空分布、发展特点、形成原因就不难记住。

  2、用高昂的热情、高亢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程无论如何改革创新,只要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制度存在,课堂讲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地理教师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主要形式,课堂讲授的教学效率高,这是公认的,那么在课堂上,要有好的效果,教师就要有激情,传播激情,是地理老师讲授的优势。揭示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洋流运动在地理原理上的脉络,渲染旅游审美的内在蕴意,都可以抑扬顿挫,抒发激情。特别容易对地理专业的热爱,地理专业素质的广博精神,特别容易为学生做出亲切的表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热情,学习效益得到保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融合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内驱力,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台风、沙尘暴、地震、火山等,要用翔实的资料、绝美的图像、优美的语言、气势磅礴的激情以及对人类的无限的怜惜之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再如环境问题的讲述,大部分学生觉得枯燥,实际上如果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资料、震撼人心的表情,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产生的深深思考,对环境危害的担忧,对环保责任的认同,自然而然地,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知识都会引起密切关注,难点和重点都会迎刃而解。

  3、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更重视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平时上课时就要扎实、准确、熟练,要有分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同时,学习中要注意三要、三不要: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教程进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结论的背诵;要引导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复习,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习;还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分专题将相关内容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复习,而不要各自为阵。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近几年高考在题目创设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注意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引导学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平时注意收集的信息和材料的质和量,必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吻合,必须与世界的发展主流相一致,必须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还应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帮助学生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高考卷Ⅰ36题沙尘暴就是充分体现人们关注的热点,平时稍稍留意,答题就应当很顺利。

  5、加强课堂限时训练,注重实效

  习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即学科重点、主干内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突出,前后呼应。课堂上及时反馈,协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总结出二级结论,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训练目标。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地图,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如今年高考题从坐标图、柱状图、图表、区域地图等类型较多,都需要平时课堂精讲精练,从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冲刺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回归教材,参照考纲,以"想"为主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回想每一部分内容的出题思路与做题方法使学生系统地熟悉教材,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回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师制定的回扣提纲进行回想。

  教师制订的回扣提纲逐点进行回想并与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对照。回想要目标明确,有计划性,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不仅教师要自己明白复习的目的与复习计划,更要让学生明白,便于师生配合进行复习。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一、二轮复习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习,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可作为前种方法的补充。通过回想不仅能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迁移,而且学生会感到自己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适应高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调整临考状态很有好处。

  在想的时候,要边想,边看地图,想地图,图与知识点的结合更容易理解记忆。

  2、"看"与"想"结合

  主要看教材、看过去整理的错题集及过去做过的练习。"看"要结合回"想"进行,重点看达不到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看看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类型,以及近年高考试题的错解分析等,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重蹈覆辙。

  3、重基础

  高考前的学习,要根据自身各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薄弱科目得到较大的提高。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现在不要再去处理过多的高难度习题了,而应把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回归课本,确保每个基础点都过关。比如2009年高考谷物的分布、气温、降水、雪线的分布等等,无一不是在基础知识上做文章。

  4、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近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习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习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具体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如2009年高考卷Ⅰ36题,三个图中很多信息是题的答案。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要让学生多想、多思,在想、思的基础上,加强看和练的针对性,教师要号准高考的脉搏,切实落实双基,培养学生答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理,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5、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地理科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成绩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现作如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本人总结了上个学期的期考情况,分析了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投身课改。

  由于本人不是地理专业毕业,对地理知识精通不够,因此,课前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

  对教材进行钻研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其他老师请教,做到了课前扫清教材及其涉及问题的所有障碍,每一节课均感到了得心应手的轻松。然而,本人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必定会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及教法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寻求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学法,本人实施了讨论法和设置对手法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自读教材,做好笔记,在小组中讨论,然后随机分配,把学生分成两个对手组,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主动

  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这两个班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制作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

  我校地理教具紧缺,地理挂图不配套,只靠老师的口头描述或者课本中的文字叙述,有的地理知识是十分抽象、难以理解的。为此,这个学期,本人制作了一些教具,用到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四、注重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实践经验证实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辩论中增进了友谊,增加了知识,增强了能力。

  五、成绩和不足

  这学期本人所上的地理课,成绩较上学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月考中取得较好成绩,然而,好的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普通班由于基础差,学习时间少,成绩还较差。

  六、努力方向与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大课改范围和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综合各科情况,培养尖子生,提高优秀率。

6、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地理科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成绩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现作如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本人总结了上个学期的期考情况,分析了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投身课改。

  由于本人不是地理专业毕业,对地理知识精通不够,因此,课前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教材进行钻研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其他老师请教,做到了课前扫清教材及其涉及问题的所有障碍,每一节课均感到了得心应手的轻松。然而,本人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必定会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及教法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寻求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学法,本人实施了讨论法和设置对手法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自读教材,做好笔记,在小组中讨论,然后随机分配,把学生分成两个对手组,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这两个班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制作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

  我校地理教具紧缺,地理挂图不配套,只靠老师的口头描述或者课本中的文字叙述,有的地理知识是十分抽象、难以理解的。为此,这个学期,本人制作了一些教具,用到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四、注重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实践经验证实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辩论中增进了友谊,增加了知识,增强了能力。

  五、成绩和不足

  这学期本人所上的地理课,成绩较上学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月考中取得较好成绩,然而,好的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普通班由于基础差,学习时间少,成绩还较差。

  六、努力方向与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大课改范围和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综合各科情况,培养尖子生,提高优秀率。

7、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初一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评价: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评价,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可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本事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本事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本事。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因为其年级上册地里,理解的资料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进取认真参加团体备课活动。

  在每两周定期参加团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改善工作。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异常是在复习阶段,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经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异常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简便,提高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中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可后反思不够及时,教的学生多,又时对个别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督促不够,这些都有待以后改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