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政治全年教学计划

2023-09-19 10:03:07

  九年级上册政治全年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政治全年教学计划

1、九年级上册政治全年教学计划

  老师与同学一样,对于一个新学期或是一个课时都必须提前做好教学规划,下文为大家做出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全年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由于学校统筹安排,我所任教的班级调整为初三(1)、(3)班。通过上学期期末考试,学校已经选拔了这两个班中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前往大学城学习。可以说,剩下的学生中在思想品德这一科目上的优势并不出彩。但庆幸的是,学生都是自己一手从初一带上来的,学生的品性和成绩都了如指掌。这两个班的学生经过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已进一步懂得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别是经过每学期几次大型考试的锻炼和磨砺,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答题规范和答题要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不够细致和全面,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严谨的学风比较缺乏,仍有相当一部分中下游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要领,这就需要在本学期教学中做好转后递进工作,缩小两头差距,充实中间力量。

  二、教材分析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共分4单元,10课,28个框。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旨在让学生在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感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二单元“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使命这一逻辑角度与第一单元相承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大的逻辑来看,第三单元“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也是从责任与使命这一角度切入的,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三个维度作具体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引导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有所作为,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这样,全书四个单元贯穿“责任与使命”这一核心价值观,凸显 “承担社会责任 迎接希望明天”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通过探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通过教学旨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养成道德。同时,针对即将在明年中考的初三学生,应领导学生通过把握考点的范围与难易程度,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地逐步扩展地进行复习,并以基本知识为起点,对课本知识按照中考大纲的要求,做到了解、理解、运用和创新。 针对初三学生在解题中“以事论事”的狭隘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既要避免题海战术,又要引导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扩展思维,更要精讲典型题目,使学生会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虽然本学期要跨初二、初三年级教学,但是一定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分清主次,以初三教学为重的同时要兼顾初二年级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和中考指导书,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积极参加备课,认真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严抓课堂纪律,落实学生课堂笔记,认真记录好课后反思;认真细致的批改学生作业,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同时,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多听与思想品德学科相关教师的课。

  2.初三的思想品德知识与初一初二相比,难度更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为此,必须要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参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重点培养初三(1)班的尖子生,做好初三(3)班后进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继续之前的“一帮一”活动,鼓励优生带后进生,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向有经验的同行前辈们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为明年的中考服务。此外,还应按时上交教务处要求的教学随笔和论文,进一步提高写作的质量。

  4.面对中考,要积极进取。仔细研究考纲,抓实基础知识之外,要更加关心时事热点,注重探究。要善于捕捉国内外重大时政信息和社会热点并把其同日常的复习、测试结合起来。在复习阶段,要有选择的组织、落实,特别对探究性问题更应该重视。还有,对于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要精心选编试题,强化训练。根据本学科课时量少的现实,注重精化训练,不能大搞题海战术,训练时应拒绝滥题,抛开偏题,善待错题,整理好题,以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注重训练后的评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二框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一二三框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一二三框

  1

  8.31~9.2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一二框

  抗战胜利纪念放假3天

  2

  9.6~9.11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三四框

  第一次月考

  3

  9.14~9.18

  月考讲评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二框

  4

  9.21~9.25

  评讲第二单元练习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一框

  5

  9.28~30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二三框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一框

  国庆放假7天

  6

  10.8~10.10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二三框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框

  7

  10.12~16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二框

  评讲第三单元练习

  8

  10.19~23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二框

  期中考试复习

  9

  10.26~30

  期中考试复习+练习评讲

  10

  11.2~6

  期中考试+试卷评讲

  11

  11.9~13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第一二三框

  12

  11.16~20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第四框

  评讲第四单元练习

  13

  11.23~27

  中考指导书:第一专题复习+练习讲评

  14

  11.30~12.4

  第二次月考+改卷+试卷评讲

  15

  12.7~11

  中考指导书:第二专题复习+练习讲评

  16

  12.14~18

  中考指导书:第三专题复习+练习讲评

  17

  12.21~25

  期末考试复习+练习评讲

  18

  12.28~31

  期末考试复习+练习评讲

  元旦放假3天

  19

  1.4~8

  期末考试复习+期末考试+改卷

  20

  1.11~15

  评讲期末试卷+期末总结

2、九年级上册政治全年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由于学校统筹安排,我所任教的班级调整为初三(1)、(3)班。通过上学期期末考试,学校已经选拔了这两个班中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前往大学城学习。可以说,剩下的学生中在思想品德这一科目上的优势并不出彩。但庆幸的是,学生都是自己一手从初一带上来的,学生的品性和成绩都了如指掌。这两个班的学生经过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已进一步懂得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别是经过每学期几次大型考试的锻炼和磨砺,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答题规范和答题要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不够细致和全面,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严谨的学风比较缺乏,仍有相当一部分中下游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要领,这就需要在本学期教学中做好转后递进工作,缩小两头差距,充实中间力量。

  二、教材分析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共分4单元,10课,28个框。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旨在让学生在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感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使命这一逻辑角度与第一单元相承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大的逻辑来看,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也是从责任与使命这一角度切入的,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三个维度作具体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引导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有所作为,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这样,全书四个单元贯穿“责任与使命”这一核心价值观,凸显“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通过探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通过教学旨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养成道德。同时,针对即将在明年中考的初三学生,应领导学生通过把握考点的范围与难易程度,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地逐步扩展地进行复习,并以基本知识为起点,对课本知识按照中考大纲的要求,做到了解、理解、运用和创新。针对初三学生在解题中“以事论事”的狭隘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既要避免题海战术,又要引导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扩展思维,更要精讲典型题目,使学生会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虽然本学期要跨初二、初三年级教学,但是一定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分清主次,以初三教学为重的同时要兼顾初二年级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和中考指导书,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积极参加备课,认真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严抓课堂纪律,落实学生课堂笔记,认真记录好课后反思;认真细致的批改学生作业,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同时,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多听与思想品德学科相关教师的课。

  2、初三的思想品德知识与初一初二相比,难度更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为此,必须要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参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重点培养初三(1)班的尖子生,做好初三(3)班后进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继续之前的“一帮一”活动,鼓励优生带后进生,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向有经验的同行前辈们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为明年的中考服务。此外,还应按时上交教务处要求的教学随笔和论文,进一步提高写作的质量。

  4、面对中考,要积极进取。仔细研究考纲,抓实基础知识之外,要更加关心时事热点,注重探究。要善于捕捉国内外重大时政信息和社会热点并把其同日常的复习、测试结合起来。在复习阶段,要有选择的组织、落实,特别对探究性问题更应该重视。还有,对于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要精心选编试题,强化训练。根据本学科课时量少的现实,注重精化训练,不能大搞题海战术,训练时应拒绝滥题,抛开偏题,善待错题,整理好题,以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注重训练后的评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3、九年级上册政治全年教学计划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责任的含义;

  ②知道责任的来源;

  ③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④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

  ⑤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⑥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⑦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

  ⑧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能力目标:

  ①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

  ②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③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②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③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④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⑤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

  ⑥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3、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应通过讨论、例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认识上的模糊、矛盾之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

  四、课前准备

  ⑴教师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

  ⑵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

  ⑶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五、设计依据

  ⑴课标要求

  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⑵学情分析

  ①“责任”的概念模糊。

  ②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

  ③对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斤斤计较,一旦不能如愿则怨天尤人。

  ④一些中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⑶总体意图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责任的概念,让学生学会评估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理解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个人、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培育“四有”新人。

  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2课时)

  ㈠板书设计

  责任的含义

  我的角色我的责任责任的来源

  人负有不同的责任

  自己对自己负责

  谁在对我负责负责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

  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㈡教学过程

  1、导入:《放学回家》

  ⑴提供材料(某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发现妈妈病倒在床上,晚饭也没做好……对此,你该做些什么?)⑵学生议论并回答

  ⑶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告诉这样的结果:那个中学生竟然背起妈妈来到了厨房。

  意图: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

  2、讨论:《什么是责任?》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意图:帮助学生明确责任的两层含义。

  应用:学生在学校,应该①上课专心听讲②不抄袭作业③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④不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B)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

  3、录象:《灾难中的新奥尔良》

  (1)观看一段影片,指导学生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⑶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

  意图:⑴使学生懂得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⑵帮助学生了解责任的来源。

  应用:⑴完成教材P6练习;然后在全班交流、

  ⑵完成《QQ练》P7/1/2

  4、角色扮演:《我是谁?》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小纸片,在每张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如“学生”、“子女”、“朋友”、“同桌”、“姐妹(兄弟)”。

  (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要求每个学生依次出示五张纸片,说出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3)按照课本的活动步骤依次进行。

  (4)小组活动结束后,在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

  5、设身处地:《假如你是……》

  ⑴要求学生以小含为例,分析材料中其他人物的行为,如组长、老师、小含及其父母,探讨他们各自的责任、责任的来源等。并思考:谁该为小含负责?

  ⑵分角色回答

  ⑶扩展思考:利用P11的案例,想想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意图:①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首先应该自己为自己负责。

  ②懂得自己负责的好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

  6、小组交流:《我第一次……》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请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自己在当前的生活中,自己独自承担的责任,以及本该由自己承担却没有承担的责任。

  (2)在全班探讨:有些责任本该由自己承担,现在却由他人替自己承担,这会产生哪些后果?

  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明确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逃避责任,自己就无法真正长大。

  7、《学会感恩》

  (1)材料中列举了几项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的、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请学生再补充几例。

  (2)将活动进一步拓展,请学生列举因他人尽到责任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全、更文明的例子。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许许多多的人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的生活,对这些人我们应心存感激,从而激发学生为他人尽责的责任感;感受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初步树立职业责任意识,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打下良好基础。

4、九年级上册政治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1、本级学生已经进入初三阶段的学习了,已进一步懂得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答题规范和答题要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不够细致和全面,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2、学生的严谨、上进的学风比较缺乏,仍有相当一部分中下游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本学期教学中做好转后递进工作,缩小两头差距,充实中间力量。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主要研究三个主题,那就是:

  (1)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2)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3)融入社会、肩负使命;四、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2、本册教材内容难度相对上学期有所增强,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更加紧密,需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框架,进一步培养能力、提高认识和渗透觉悟。

  三、教学目标

  首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突出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政治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强调构造“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发展空间”。

  其次,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上,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突出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经历,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时间、空间和方法指导;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尊重差异,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第三,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改进政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跨越“政治是传授知识”的这一狭隘的认识,而应以学生的健全发展为本,把政治知识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落实过程;认真组织政治活动,通过科学指导下的学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政治知识;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设计和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政治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疑问或偏差时,教师及时启发并引向深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恰当的帮助,以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

  三、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做好自身工作,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决战课堂。

  2、紧跟时代脉搏,认清教学形势,努力提高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思想性和人文性。

  3、继续实行分层教学法,抓两头、促中间,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4、强化对学生认知和记忆知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加强学法指导,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规范答题,严谨求实、勤奋竞争的学习意识和氛围。

  5、加强情感教学,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发现学生思想问题,进行正确的帮助、指导,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本门学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6、加强课外辅导,做好培优转后工作,促进成绩全面提高。

  7、及时进行阶段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四、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1—2周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3周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4周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5周第四课、了解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

  6周期中检测前的复习

  7—8期中复习考试

  9——11周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2—13周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14—15周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16—18周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9周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20周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

  21周———期末检测复习

5、九年级上册政治全年教学计划

  老师与同学一样,对于一个新学期或是一个课时都必须提前做好教学规划,下文为大家做出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全年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由于学校统筹安排,我所任教的班级调整为初三(1)、(3)班。通过上学期期末考试,学校已经选拔了这两个班中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前往大学城学习。可以说,剩下的学生中在思想品德这一科目上的优势并不出彩。但庆幸的是,学生都是自己一手从初一带上来的,学生的品性和成绩都了如指掌。这两个班的学生经过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已进一步懂得了初中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别是经过每学期几次大型考试的锻炼和磨砺,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答题规范和答题要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仍不够细致和全面,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严谨的学风比较缺乏,仍有相当一部分中下游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要领,这就需要在本学期教学中做好转后递进工作,缩小两头差距,充实中间力量。

  二、教材分析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共分4单元,10课,28个框。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旨在让学生在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感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二单元“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使命这一逻辑角度与第一单元相承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大的逻辑来看,第三单元“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也是从责任与使命这一角度切入的,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三个维度作具体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引导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有所作为,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这样,全书四个单元贯穿“责任与使命”这一核心价值观,凸显 “承担社会责任 迎接希望明天”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通过探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通过教学旨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养成道德。同时,针对即将在明年中考的初三学生,应领导学生通过把握考点的范围与难易程度,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地逐步扩展地进行复习,并以基本知识为起点,对课本知识按照中考大纲的要求,做到了解、理解、运用和创新。 针对初三学生在解题中“以事论事”的狭隘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既要避免题海战术,又要引导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扩展思维,更要精讲典型题目,使学生会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虽然本学期要跨初二、初三年级教学,但是一定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分清主次,以初三教学为重的同时要兼顾初二年级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和中考指导书,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积极参加备课,认真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严抓课堂纪律,落实学生课堂笔记,认真记录好课后反思;认真细致的批改学生作业,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同时,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多听与思想品德学科相关教师的课。

  2.初三的思想品德知识与初一初二相比,难度更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为此,必须要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参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重点培养初三(1)班的尖子生,做好初三(3)班后进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继续之前的“一帮一”活动,鼓励优生带后进生,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向有经验的同行前辈们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为明年的中考服务。此外,还应按时上交教务处要求的教学随笔和论文,进一步提高写作的质量。

  4.面对中考,要积极进取。仔细研究考纲,抓实基础知识之外,要更加关心时事热点,注重探究。要善于捕捉国内外重大时政信息和社会热点并把其同日常的复习、测试结合起来。在复习阶段,要有选择的组织、落实,特别对探究性问题更应该重视。还有,对于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要精心选编试题,强化训练。根据本学科课时量少的现实,注重精化训练,不能大搞题海战术,训练时应拒绝滥题,抛开偏题,善待错题,整理好题,以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注重训练后的评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二框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一二三框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一二三框

  1

  8.31~9.2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一二框

  抗战胜利纪念放假3天

  2

  9.6~9.11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三四框

  第一次月考

  3

  9.14~9.18

  月考讲评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二框

  4

  9.21~9.25

  评讲第二单元练习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一框

  5

  9.28~30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二三框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一框

  国庆放假7天

  6

  10.8~10.10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二三框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框

  7

  10.12~16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二框

  评讲第三单元练习

  8

  10.19~23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二框

  期中考试复习

  9

  10.26~30

  期中考试复习+练习评讲

  10

  11.2~6

  期中考试+试卷评讲

  11

  11.9~13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第一二三框

  12

  11.16~20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第四框

  评讲第四单元练习

  13

  11.23~27

  中考指导书:第一专题复习+练习讲评

  14

  11.30~12.4

  第二次月考+改卷+试卷评讲

  15

  12.7~11

  中考指导书:第二专题复习+练习讲评

  16

  12.14~18

  中考指导书:第三专题复习+练习讲评

  17

  12.21~25

  期末考试复习+练习评讲

  18

  12.28~31

  期末考试复习+练习评讲

  元旦放假3天

  19

  1.4~8

  期末考试复习+期末考试+改卷

  20

  1.11~15

  评讲期末试卷+期末总结

6、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年教学计划

  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下文为您准备了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年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80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 、教材分析:本学期内容有五部分

  第一章 因式分解 ; 第二章 分式与分式方程; 第三章 数据的分析;第四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第五章 平行四边形 期考试前两章,后半学期后三章。

  因式分解是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分式是“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研究方法与整式相同.如: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分式、分式方程)的过程,经历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获得分式基本性质以及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体会分式、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符号感. 分式既是前面学习的数与式的知识的引申,又是后续学习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教学. 在素材呈现上,注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知识间的前后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日趋多样化,因此,教科书有意识的安排了一些例习题,以条形统计图、折线图、扇形统计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数据.这样,既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本节课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第二层次,认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出现对于丰富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节课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构建直观的、形象化的平行四边形表象,不仅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使学生能够在教材提供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展开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

  5、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还提供了有关的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

  三、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时间约为19周,分配如下:

  第一章 因式分解 3周

  第二章 分式与分式方程 4周

  第三章 数据分析

  期中复习考试 2周

  第四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周

  第五章 平行四边形 3周

  期末复习考试 3周

  四、教学进度:期中前:1、2、3章,期中后:4、5章

  五、作业优化设计位似中心的确立;课题研究围绕初中生学习兴趣与教师教学方式关系进行展开;课堂教学围绕“深入学习洋思经验,深化问题意识教学,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展开教学。

  六、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与旧知的联系,提高思维能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观察与欣赏中体会知识,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

  2、恰当地把握扎实基础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操作实践中认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不流于形式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避免评价的统一性。

  3、恰当地把握实际背景题目的难度,关注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在设计与创造中应用,真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时间与空间。

  4、积极探索,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活动和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5、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