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计划
1、礼嘉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计划
教者:时常武 毛丽菊
日期:2006年2月13日
课程安排:
周 次章 节课时
第一周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2
第二周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2
第三周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2
第四周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2
第五周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
第六周第三节 城市化 问题研究2
第七周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2
第八周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九周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十周复习第一章到第三章内容2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五一假期
第十三周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2
第十四周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问题研究2
第十五周第五章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
第十六周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研究2
第十七周第六章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第十八周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问题研究2
第十九周期终复习2
第二十周期终考试
实施过程: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教学目的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2、人口迁移的形式和原因
3、人口的发展如何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农民工现状
2、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3、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教学目的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3、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城市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城市内部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4、城市化所要经历的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特点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市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人们选择不同住房位置的情况
2、分析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
3、提出你选择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选择恰当位置的住房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4、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三、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是什么样
1、分析资料,了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收集当地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数据,了解适宜在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
2、为家乡的农业园区选择适宜的农业种类
3、根据所给的地图,描述出农业示范区的蓝图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三、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焦作市概况
2、分析焦作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
3、探讨对策,寻求解决焦作市城市转型的途径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的: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自行车现状
2、分析北京市交通拥堵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3、发表意见,探究北京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
使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学生初不建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念
2、礼嘉中学高中二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嘉中学高中二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周
第五章烃
第一节甲烷
1、了解有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特点
2、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掌握取代反应
1、甲烷的化学性质
2、甲烷的分子结构、取代反应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2周
第二节
烷烃
1、掌握烷烃的组成、结构、通式及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烃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分异构现象
3、掌握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和命名方法。
1、烷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烷烃命名。结构模型
第3周
第三节乙烯烯烃
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3、认识乙烯同系物的组成特点、重要化学性质的共同点及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乙烯的结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4周
第四节乙炔炔烃
1、掌握乙炔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通式和重要性质
3、了解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1、乙炔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5周
第五节苯芳香烃
1、掌握苯的结构和重要化学性质,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学会整理、概括、比较的方法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通过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学习和比较,领会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苯的同系物及苯环与侧链的相互影响媒体、实验演示
第6周
第六节石油的分馏及本章的复习
1、常识性的认识石油的分馏及产品和用途
2、了解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概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石油分馏的基本原理媒体、实验演示
第7周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
1、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以溴乙烷为例,掌握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3、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并通过有关卤代烃数据的分析,培养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应用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8周
第二节乙醇醇类
1、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的醇
3、通过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推出醇类的化学性质的通性,渗透“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观点,培养辩证思维。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化学性质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9周
期中复习
1、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醇的化学性质烃类的化学性质及两种衍生物的化学性质试卷、练习
第10周
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习题订正
第11周
第三节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1、了解确定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的方法,掌握有关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
2、通过学习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方法,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媒体
试卷练习
第12周
第四节苯酚
1、了解酚类的定义,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
3、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能从苯酚的结构特点分析、解释苯酚的性质。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苯酚的结构特点和苯酚的化学性质
2、羟基与芳香环的相互影响引起的性质变化
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13周
第五节乙醛醛类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醛的分子结构
3、掌握乙醛与h2的加成反应,乙醛的氧化反应
4、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乙醛与h2的加成反应,乙醛的氧化反应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实质
实验,媒体
第14周
1、理解酯化反应
2、了解羧酸的分类、组成、性质
3、了解酯的组成、结构、性质乙酸酸性、酯化反应原理、酯的水解反应实验
第15周
第六章的复习
各种官能团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练习
第16周
第七章
第一节葡萄糖蔗糖
第二节淀粉纤维素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式,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
2、了解食品添加剂和人体健康的一些知识
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性
4、了解淀粉、纤维素主要用途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1、葡萄糖的结构,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和酯化反应
2、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实验,
第17周
第三节油脂
第四节蛋白质
1、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了解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性质及用途
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
1、油脂的氢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蛋白质的性质、组成
第18周
第八章合成材料
1、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2、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
3、根据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分析、判断单体的结构简式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第19周
有机化学复习5能根据结构判断物质的性质,并根据性质推断物质结构
能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
能形成知识链,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各种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练习
第20周
期末考试
3、七年级上地理教学计划中学地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教与学让学生由莫生到熟悉再到喜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性趣。本学期教学的重点就是打好基础,抓重点——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初二会考为指针,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初一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6个课时。小学升上来的学生对地理完全莫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月一考,作业方面做到单独面批和与小组长检查相互结合的办法,来缓解班级数量太多,作业积压的程度。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针对考试抓重点。
3、更多注重平时读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四、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地球的运动及现象,海陆变迁;
(2)气候与天气.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3、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按排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 2 课时
地球的运动 2 课时
地图 2 课时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计划,
大洲和大洋 2 课时
海陆变迁 2 课时
复习迎考两周
4、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地理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初二年级时一个历经1个学年有序建设的、并颇有成效的年级,年级整体情况较好,生活、学习基本上能按部就班,全年级225名学生,有六个班级,除初二(1)外,均形成了有序课堂。初二(1)班有学生37名,班级分为活跃,最能深度学习,需要完善的是课堂秩序;初二(2)班有学生37名、初二(3)班有学生32名、初二(4)有学生33名、初二(5)班有学生41名、初二(6)班有学生35名,这5个班级基本形成了有序课堂,为有效教学事先存在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地理为中国地理的'区域部分,主题是中国大区域内不同尺度的区域状况。主要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有以下特点:
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2、为高中区域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3、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让复杂的内容变简单
2、让简单的框架丰富起来
3、经营有效课堂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几何地图教学法”和“地理学案”的作用。
(2)强化地理学案,以“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基础化”为思路,深化学案的设计和应用。
(3)充分准备,高质量完成地理会考任务。
2、措施
(1)每一节课强调学习思路,明确整体线索和正在进行的环节。
(2)每一节课强化地理学案,全批全改,要求节节清,人人清。
(3)强化阶段测试,全批全改,要求章章清,人人清。
5、礼嘉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计划
教者:时常武 毛丽菊
日期:2006年2月13日
课程安排:
周 次章 节课时
第一周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2
第二周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2
第三周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2
第四周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2
第五周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
第六周第三节 城市化 问题研究2
第七周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2
第八周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九周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十周复习第一章到第三章内容2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五一假期
第十三周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2
第十四周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问题研究2
第十五周第五章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
第十六周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研究2
第十七周第六章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第十八周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问题研究2
第十九周期终复习2
第二十周期终考试
实施过程: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教学目的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2、人口迁移的形式和原因
3、人口的发展如何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农民工现状
2、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3、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教学目的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3、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城市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城市内部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4、城市化所要经历的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特点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市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人们选择不同住房位置的情况
2、分析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
3、提出你选择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选择恰当位置的住房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4、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三、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是什么样
1、分析资料,了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收集当地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数据,了解适宜在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
2、为家乡的农业园区选择适宜的农业种类
3、根据所给的地图,描述出农业示范区的蓝图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三、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焦作市概况
2、分析焦作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
3、探讨对策,寻求解决焦作市城市转型的途径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的: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自行车现状
2、分析北京市交通拥堵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3、发表意见,探究北京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
使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学生初不建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念
6、八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会学地理”。
二、情况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我校初二级的1--6班。初二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地完成。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物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四、具体措施
1、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注意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6、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7、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7、礼嘉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计划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教学目的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2、人口迁移的形式和原因;
3、人口的发展如何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农民工现状;
2、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3、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一、教学目的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3、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城市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城市内部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4、城市化所要经历的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特点;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市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人们选择不同住房位置的情况;
2、分析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
3、提出你选择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选择恰当位置的住房。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4、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三、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是什么样
1、分析资料,了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收集当地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数据,了解适宜在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
2、为家乡的农业园区选择适宜的农业种类;
3、根据所给的地图,描述出农业示范区的蓝图。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三、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焦作市概况;
2、分析焦作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
3、探讨对策,寻求解决焦作市城市转型的途径。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的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自行车现状;
2、分析北京市交通拥堵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3、发表意见,探究北京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
使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学生初不建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念。
8、八年级地理学科上册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简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有了一定感性的认知,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于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教学中也存在不少误区、盲区,学生知识没有形成系统。两班级之间的成绩相当,有不少学生贪玩,学习方法欠恰当。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中国经济
本学期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1、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及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
方法与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5、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整合。
教学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