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1、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
(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
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
(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二、 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
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学生相互交流)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
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1、交流一: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指名生读)
⑴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⑵ 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2、交流二: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师生共建交流平台:
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指名学生朗读)
⑵ 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
(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
(生自信地朗读)
⑶ 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3、交流三: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⑴ 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⑵ 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⑶ 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 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
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
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 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六、 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
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
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
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
提炼出中心:
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七、小结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掘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重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学习"大舞台"之"花海流连..
一、学生读"花海流连"
1.学生自读,明确其内容及活动要求。
2.学生交流自读感悟二
(1)"赏花姿"养花.与家人一起欣赏。
(2)"解花语"花代表祝福,花种不同,代表的祝福也不同。你知道哪些花语?
(3)"赞花魂"花似人‘也有她的'品质、精神。唱一首花的赞歌或吟一首小诗。
二、教师引导
1.展示一盆花,与同学们一起欣赏,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欣赏花的色、香、形。(1)这种花具有什么特点,能表达什么语意。
(2)教师吟诵有关这种花的小诗。
2.学生交流欣赏体会。
三、学生"赏花姿""解花语""赞花魂"
1.学生展示自己的盆花。
2.学生"解花语",吟诗或唱歌来"赞花魂"。
3.学生评议,教师点评。
4.学生完善自己的小诗或赞歌。
四、活动小结
将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总结一下,与同学们共赏吧。
板书设计:
赏花姿
解花语
赞花魂
3、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读准人物的不同语气,领悟课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网络游戏复习生字。
2、开火车认读此语。
过渡:大家真棒!大家看,老师是这样夸你们的,你们的妈妈是怎么夸你们的?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这些妈妈是怎么夸自己的儿子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们的话。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要读出她们的样子来。
3、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三位妈妈的`话。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第一、二位妈妈的骄傲、自豪。第三位妈妈语气的平淡)
(第三位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相关板书:即聪明又有力气唱歌好听没什么可说的)
4、分角色表演三位妈妈。
5、在妈妈打水回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6、幻灯片出示第8段,学生齐读,你读了这段,有什么发现?
7、指导读出水重的感觉。
8、默读课文最后几段,想: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9、小组讨论后汇报。
(引导结合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说)
10、引导理解:老爷爷看见的儿子是哪个儿子?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孝敬父母)
(擦去没什么特别)
11、看了这三个儿子的做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给第三个儿子戴上一朵大红花。
(板画:花)
过渡:在我们的资料城中,还有许多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大家去读一读,等会儿把你了解到的故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三、拓展阅读
四、打写
1、我能做个好儿子(女儿)。
2、说话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读了课文和资料城里的故事之后,你有新的想法吗?
3、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4、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2、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3、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
4、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
教学重点: 习作
教学难点: 习作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习作、指导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分享了大家发现的乐趣。现在,让我们大家再来交流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
2、同桌交流观察日记。
3、评一评同学的或自己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明白:日记内容重点将观察,以及观察中的新发现。
二、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观察中有什么新发现。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3、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是否写通顺了,写出了自己的新发现没有。
4、再把自己的习作给同伴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改一改。
5、誊写作文。
三、讲评作文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四人小组内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修改誊写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张贴栏内张贴。
四、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article/。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3、齐读巩固。
4、交流各自的发现。
5、区分这些带点字。可以用带点字组新词,可以说说不同的意思。
6、布置课外作业:从本期学过的生字中,举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给它组词。
教学后记:这节课的重点是习作,通过一节可的讲解,让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分组讨论,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观察中有什么新发现。写一篇观察日记。把自己的习作给同伴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改一改。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语文园地四,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5、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复习生字;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检
1.抽读生字
2.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4课——生齐读课题,谁知道“三个小伙伴”分别指谁?(师贴图)
3.它们一起干了一件什么事呀?板书:栽树
师引读第一节:小野猪、小象、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
二、学习第一节
1.出示“一同”,指读,齐读。换词(一起,一块儿)
2.指导读第一节,突出“一同”。
过渡:在栽树的过程中,三个小伙伴遇到了许多困难。那么,它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解决的呀?
三、学习二至五节
1.自读二至五节
2.学习第二节
师:它们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是谁想办法解决的?
(1)出示第二节,指读。
(2)指名答前半题。(没有锄头挖数坑。)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心里会怎么样?(很焦急)对呀,谁来读好这一句。指读,齐读。
(3)是谁想出好办法解决这个困难的呀?(小野猪)小野猪怎么说的?谁来读好小野猪说的`话。小野猪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拱”,指读,谁能做做小野猪用嘴巴拱出一个树坑的动作。谁来读小野猪怎么做的句子。
(4)指导分角色朗读第二节.
(5)指导背诵.
出示幻灯片提示: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怎么办?_________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______________。”不一会儿,______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口头填空,指背,齐背。
师:聪明的小野猪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可是,接着它们又遇到了其他的困难,是什么困难呢?又是谁想办法解决的呀?
3.自学三至五节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1)轻声读3―5节,思考上述问题。
(2)小组讨论问题。
(3)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按小组汇报补充。
(1)紧接着它们遇到的是什么困难?是谁想办法解决的呀?怎么解决的?
(没有箩筐运肥料。小袋鼠用皮口袋运来一堆肥料。)
(2)一人读小袋鼠说的话,其余部分另三人读。
(3)出示幻灯片提示(同上),试背第三节,齐背。
(4)师:这回是聪明的小袋鼠用皮口袋解决了没有箩筐运肥料的困难。于是,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生:坑里),施上——(生:肥料),培上(生:泥土)。栽树的任务完成了吗?为什么?那它们最后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又是谁想办法解决的呀?
(没有水桶浇水。小象用长鼻子吸水浇树。)
(5)一人读小象的话,其余部分另三人读。
(6)出示幻灯片提示,试背第五节,齐背。
没有______________怎么办?_______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___________。”_________跑到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树坑浇得湿湿的。
师: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心情怎么样?
四、学习第六节
齐读第六节,读出高幸的语气。
五、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边读边想加什么动作。
2.指名三人上台表演,一人读叙述部分。
3.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感想呀?(学生自由讲)
【板书设计】
小野猪(图)用嘴巴拱树坑
14.三个小伙伴(栽树)小袋鼠(图)用皮口袋运肥料
小象(图)用长鼻子吸水浇树
6、小学二年级语文《中国美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我引导学失从中华民族丰裕的美食中感觉劳动人民的智慧,明白到我国丰裕的饮食文化,以及我国差异地域的饮食习惯特色。
本节课通过赏美食、说美食、吃美食的`故事,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
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多学科课程很好地整合了起来;
二是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
三是学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的帮助,及与同学的协作、交流,同时利用学生已知信息为基础,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认识,符合教学规律。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深刻认识到: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
7、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雪孩子》一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
一、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朗读感悟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教学片断中,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教学方式,点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每个孩子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例如在最后一段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去练读,说: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第二位学生说: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该如何选择呢,我顺势引导所有的孩子来参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这段话。一边的小朋友在读“很美很美”时,读得比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在读“飞到了空中”时,也读得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另一方的小朋友在读到“很美很美”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在这教学片断中,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的高兴心情;而从另一角度,学生们也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后的悲伤之情。此时,情感的体验就像我们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最后我也只是说了一句中肯的话,发表我的'意见:我认为从“美”这个词,还能看出雪孩子的心灵美。
二、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在理解课文后安排了四人小组讨论“雪孩子会回来吗?”的话题。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毕竟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要深入到各组,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雪孩子还会回来吗?”这是孩子们最想知道的问题,但是老师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以培养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再通过演示课件理解“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去了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雪孩子回来以后,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阅读积累方法的指导,又要注重课内外知识积累的运用、延伸与拓展,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创新思维及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意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8、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进一步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的同的,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太高。而我在教学中也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同时对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今后教学中要注意把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9、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的转折点,是各种能力飞速发展的“腾越期”。尤其是语言概括能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也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如:请学生分别说说两次比试绝招的过程中,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了什么绝招时,请学生用上“尴尬”和“羡慕”两个词语,把比绝招的内容串联起来,既精简了语言,又抓住了重点。又如:小柱子回家以后,在与奶奶的对话中又大受启发,为了让学生理解重点,我就把6个自然段的内容精简成几句话的填空,让学生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大意。
略读课文,更多的应是让学生自由去读,自由去学,自主体会。但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对学生扶的多、牵的多,放的太少。我们今天的课堂,不应该是以学会为目的的课堂,而是应以会学、掌握方式方法、获得人生体验为目的的课堂;是促使人人获得不同发展的课堂,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观;并力求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悟生活的智慧,并经历语文知识的“再创造”,明白课文中所蕴涵的道理。
10、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狐狸为两只小熊分奶酪,结果把奶酪吃得一点儿也不剩的故事。课后我认真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认为:
优点之处:
1.问题引领课文学习
讲授课文时,我以“狐狸给两只小熊分了几次奶酪?”“每一次分奶酪的结果是什么?”导入课文的研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把握主体内容。在第二课时中我通过不断地发问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在学生们畅所欲言后,文章的哲理也就水到渠成地被找到了。最后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如果让你来为两只小熊分奶酪,你会怎么分呢?这样既增强了学习趣味性,又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本文的寓意。
2.以读带讲
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朗读中不光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老师则起指导作用。
不足之处:
1.语言文字训练不足
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没有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时间分配不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的情况下,生字和书写练习时间不够达标。
今后在备课时要备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并在上课的时候,随时看时间,紧凑的掌握上课的节奏。同时要能够把课备得更精练一些,对学生的放手更有操控一些。
11、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妈妈睡了》以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妈妈午睡时的样子。文章共四个自然段,二到四段写了妈妈睡着时的样子。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及妈妈对孩子的爱,母子之间的美好感情。开始时,我先范读课文,为课文正音,再让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接下来集中认识二类字,通过理解字义、偏旁部首法、象形字等来认识生字。其中“粘”字为多音字,在本文读zhan有个别学生读作nián,我及时让学生对照课文读音,通过跟读,齐读加深印象。
在理解课文时,文中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妈妈睡觉时的样子:美丽、温柔、好累。我借鉴视频,向老教师请教,以此为切入点,一段一段展开。在读文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融入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就第三段妈妈睡梦中还会梦见哪些场景?几个学生回答的是妈妈一个人的场景,而不是和我一起在做的事情场景,有些偏离本段主题。课下我反思自己,在引导学生时,提的问题不够细致,没有紧扣课文,如果这样提会比较好:睡梦中的妈妈还会梦见和我在一起的哪些场景?要与我联系起来,学生的回答才不会偏离。
总体来讲,较顺畅的完成了本文学习任务。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一,对课文的朗读不够。低年级的课标要求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也范读和让学生自由读,齐读,但听了其他教师的意见,觉得朗读的太少,还需多读,以多种形式来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读的多了,学生自然就熟悉课文,理解了课文,甚至能达到出口成章,在做题时也就头脑中有课文,心中有数。二是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一节成功的课堂必定是生动有趣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乐学好学,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我对课堂的调节能力还不强,有时不能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调节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后要多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课堂技巧。三是对提出问题斟酌还不够,以致第三段学生联想时,场景是与“我”无关的场面。四是口语习惯不好,个别字读音偏口语化,以后要多说,及早发现及时纠正。
以上就是我对本篇课文反思,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以后希望能查漏补缺,多多学习向其他老教师学习,多种渠道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小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