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2023-07-14 19:22:11

  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1、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提升学生对圆的认识。

  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

  学生介绍已经知道的圆的知识,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圆心、半径、直径。

  揭示课堂--圆的(再次)认识。

  二、圆的再次认识。

  ⒈感受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⑴按要求画圆。

  媒体分步出示练习十七第2题。

  自己画;媒体出示中规范画圆的方法;仿照媒体中的画法规范画圆,提醒学生们在圆中标出半径或直径。

  ⑵快速画圆。

  媒体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同桌比较圆的大小;量出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多少,半径交流,同桌交流。

  ⑶画最大的圆,

  媒体出示练习十七第4题。

  在正方形内快速画圆;同桌比较圆的大小,合作量一量圆的半径;画一个最大的圆,交流半径是20毫米的'理由;想一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师在“半径”两字的右侧板书:决定圆的大小)

  ⑷利用数据比较圆的大小(班级交流)。

  出示练习十七第5题。

  ⒉感受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⑴媒体分步出示练习十七第6题。

  指名回答问题。

  ⑵同桌说说填填第⑵问,班级交流移动的方法。

  ⑶独立完成第⑶问,指名学生在屏幕上指出圆心的位置。

  ⑷问答第⑷问。教师在圆心右侧板书:决定圆的位置。

  ⒊感受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⑴出示练习十七第7题。

  ⑵同桌合作完成。

  ⑶班级交流你的发现: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图中量直径的方法和道理。

  ⒋欣赏生活中的圆。

  ⑴自然现象中的圆。

  ⑵工艺品和建筑物中的圆。

  ⑶运动现象中的圆。

  三、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⑴看板书,总结全课。

  ⑵布置作业。

  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2、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C=r2

  3.1473.1432

  =21.98(厘米)=3.149

  =28.26(平方厘米)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求圆的周长公式:C=d或C=2r

  求圆的.面积公式:S=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2。()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4)面积:3.1462=3.1412=37.68()

  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⑴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半圆的面积:

  3.14223.142+22

  r=2cm=3.144=6.28+4

  =12.56(平方厘米)=10.28(cm)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C=25.12米求:S=?

  r=25.12(23.14)S=r2

  =4(米)=3.1442

  =50.24(平方米)

  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已知:R=7厘米=0.7分米r=0.5分米求:S=?

  S环=(R2-r2)

  3.14(0.72-0.52)

  =3.140.24

  =0.7536(平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

  1、思考题p71(8)

  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

  (1)围成长方形:31.42=15.7(m)(长和宽的和)

  长宽=面积

  当长和宽越接近面积也就越大,长和宽相等时,此时正方形面积最大.

  (2)围成圆形

  直径:31.43.14=10(m)

  半径:102=5(m)

  面积:3.1452=78.5(m2)

  (3)比较:长方形面积:61.6m2正方形面积:61.6225m2圆面积:78.5m2

  围成圆的面积最大。

  2、思考题p71(9)、(10)

  四、作业。

  课本P71第6、7题。

  教学追记:

  学生在学完圆的面积后,往往容易把圆的面积与周长混淆。因此我特意设计了本堂对比课。对比我,我引导学生分清以下几点:(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2)求圆面积公式是S=r2,求圆周长的公式是C=d或C=2r。(3)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根据以上三方面,帮助学生理清了圆的面积和周长的不同之处,练习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也较好。

3、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第107页第6题。

  (1)出示例图,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口答,全班校对。

  (3)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2.完成第107页第7题。

  (1)自由读题,独立思考完成。

  (2)集体校对。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指名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5)小结。

  3.完成第107页第8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的规律。

  (3)独立试着往下写。

  (4)集体反馈并小结。

  4.完成第107页第9题。

  (1)引导看图,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填的正确。

  (3)全班交流反馈。

  5.完成第107页思考题。

  (1)尝试独立解答,如有困难可请教你的同位或小组成员。

  (2)集体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个条件中的“2倍”在图上表示出来。

  6.自由阅读“你知道吗?”

  (1)自由阅读文字介绍。

  (2)交流获得的信息。

  (3)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信息。

  (4)谈谈了解这些知识后的体会。

  7.作业(小黑板出示)

  (1)一桶色拉油,连桶共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

  ①买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

  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贵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

  三、反馈评价总结升华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4、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利用直观教具正确地用分数表示相关的数。

  2、能利用分数知识将低级单位的长度、钱币换算成高级单位,并用十分之几的分数表示,为下面认识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600÷3320÷4690÷3720÷9

  60×40×7889+2572-56

  80×6080+6015×616×5

  二、在下图中涂上分数所表示地部分。

  3/4

  2/3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6题

  2、做“想想做做”第7题

  提问:为什么第一个括号填写1/10,第二个括号填7/10?

  教师在线段上再任意表上几个括号。

  3、做“想想做做”的第8题

  出示放大图。

  这把尺总长是几厘米?也是几分米?看着直尺说一说1厘米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为什么?也就是几分之几分米?3厘米和7厘米呢?

  4、做“想想做做”第9题。

  5、做“想想做做”第10题

  6、做“想想做做”第11题

  四、全课总结。

5、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6、五年级数学下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练习课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回顾课堂,感觉亮点如下:(1)在合作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本节活动课注重求不规则物体的方法,设计求土豆(或其他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探究,先确定实验目的及分工,然后小组展开讨论,...

  回顾课堂,感觉亮点如下:

  (1)在合作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本节活动课注重求不规则物体的方法,设计求土豆(或其他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探究,先确定实验目的及分工,然后小组展开讨论,确定测量方案,研究试验操作的'步骤,实际测量并计算。这种让学生真正地、实实在在的进行观察和操作,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更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感受数学方法在学习新知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探索中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而这又将成为学生探索的“导航灯”。

  感受: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但还有个别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还需加强练习和个别辅导。

7、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的教学片断及反思

  [片断一]说圆、画圆——初步感知圆

  师:同学们,玩过飞镖吗?有三个小朋友在玩飞镖。(出示图)比一比,谁的成绩最好?你是怎么想的?

  生:那个男生的成绩最好。因为他掷在内圈,离靶心最近。

  师:另外两个人的成绩谁更好一些?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差不多。因为他们掷在同一个圈上。

  师:为什么掷在同一个圈上成绩差不多?

  生:离中心的距离是一样的。

  师:(指着靶上的圆)像这种形状叫——

  生:圆。(课件呈现抽象出圆的过程,板书:圆)

  师:不仅靶上有圆,像光碟、钟面、五环、橙子的切面等都是圆形的。(课件分别出示这些物品)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能见到圆?

  生:茶杯上,硬币上,胶带纸上……

  师:看来,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把这些物体上的圆画下来,可以看出圆是一种平面图形。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么画?

  生1:我会用物体上的圆来描。

  生2:我会用圆规来画。

  师:课前,我们准备了一些画圆的工具,请你打开1号信封,任意选择一样画一个圆,好吗?

  学生画圆。

  师:我们请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是怎样画圆的?

  生1:我是绕着硬币的边画一圈的。

  生2:我是利用尺上的圆洞来画的。

  生3:我是用圆规画的。

  师: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

  学生边说边操作,教师有机地归纳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师:现在请你自己确定一个距离,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圆。画完后,请大家把它剪下来。

  学生画圆、剪圆。

  师:(出示其他平面图形)你有没有发现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圆没有角,圆很光滑,边不是直的,圆容易滚动……

  师: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反思]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惟一一个曲线图形。学生已有的认识常见的直线图形的经验将有助于认识曲线图形,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在教学开始时,我创设了三个小朋友掷飞镖的情境,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首先,靶上的圆是本课的学习内容;其次,通过比较掷飞镖的成绩,引导学生感知靶上有大小不一的圆,掷飞镖的成绩好坏与飞镖离靶心的距离有关,并渗透了同圆的半径相等。

  由于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有圆形的面,并且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圆,因此,圆的形状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真正认识圆的教学是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开始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画圆的工具(包括圆规),一方面为学生自己选择工具想办法画一个圆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用实物描出圆、用绳子绕一圈画出圆既不方便,也不准确,从而愿意学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借助实物描出圆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了圆的边是曲线,圆是曲线图形。学生学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是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实现的,并经历了充分的体验和交流的过程。用圆规画圆,有助于学生初步体会圆的形成过程,并为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积累感性经验。

  [片断二]画圆、用圆——进一步认识圆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形,你能以它的对角线的交点O为圆心,在里面画一个圆吗?

  学生自己画圆。

  师:同桌两人比一比,画的圆一样大吗?怎么会不一样大的?

  生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一样。

  生2:圆的半径不一样。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0毫米,在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半径应是多少毫米?你能试着画一画吗?

  学生再次画圆。

  师:你画的圆半径是多少?

  生:20毫米。因为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师:很好。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更大的圆,你觉得可以怎样画?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播放在操场上画圆的录像。

  生:在操场上画圆和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

  师:这是一个圆形花坛,为了解决人工喷水难的问题,想用自动喷头来给这个花坛喷水,想一想,这个喷头装在哪里比较合适?如果这个花坛的直径是12米,这个喷头的'喷水距离应该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略)

  师:(出示课始学生掷飞镖的情境)现在,你知道这两位同学的成绩为什么一样吗?

  生:因为他们掷的在同一个圆内。

  [反思]

  练习设计重在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圆的认识。这种认识,有的是伴随着观察和测量的操作实现的,有的是通过再一次的画圆而感悟的,有的是伴随着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体会的。比如,在正方形内两次画圆,第一次画圆,能体会一个正方形内可以画出许多个大小不同的圆,圆的大小与它的半径有关;第二次画圆,感受圆与外接正方形的联系,即正方形中最大的圆的直径与其边长相等。再如,让学生观察教师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较大的圆,进一步理解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沟通各种画圆方法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进一步解释生活中的安装喷水装置的问题,既对圆的有关概念及特征进行了巩固,又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8、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练习课》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在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之后进行的,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上都比前两个运算定律更有难度,学生在新课学习和知识的应用的过程中思路还比较清晰,但是在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好多问...

  “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在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之后进行的,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上都比前两个运算定律更有难度,学生在新课学习和知识的应用的`过程中思路还比较清晰,但是在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好多问题,让人感觉孩子并没有对定律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如:(40+4)×25,有时,只用40×25,后面只加上4就行了,还有的把这道题目改成了连乘题,根据孩子出现的问题和练习中出现的困惑,我认真的设计的这节练习课。

  第一,理清思路,,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本节课中,我和学生们一起回顾了乘法的几种运算定律,比较每种运算定律的字母公式,来区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外形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者是两个积的和.从运算符号上我们很快就可以找到它们的不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都只有乘号,而乘法分配律有不同级的两种运算符号。

  第二,优化练习题,实行精练。针对学生在乘法分配律学习后在理解上的困难,及乘法分配律在练习形式上的多变,我找出课本、课堂作业本以及一些课外辅导资料上的乘法分配律的计算题,把他们进行概括总结,把不同类型的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进行练习,讲解。让学生对不同的乘法分配律的解决方法都进行尝试,帮助理解,加深记忆。

  第三,一题多法。例如25×44,学生在利用乘法分配律拆分其中一个数据的时候,有多种方法,有的学生把25拆成20+5,有的是拆了40+4,还有的把25×44转化成25×4×11,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分辨出每一种方法所运用的运算定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

  乘法分配律的练习实在是多种多样,变幻无穷,要想更好的掌握,关键还是要理解,需多练.

9、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练习课》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在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之后进行的,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上都比前两个运算定律更有难度,学生在新课学习和知识的应用的过程中思路还比较清晰,但是在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好多问题。

  “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在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之后进行的,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上都比前两个运算定律更有难度,学生在新课学习和知识的应用的过程中思路还比较清晰,但是在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好多问题,让人感觉孩子并没有对定律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如:(40+4)×25,有时,只用40×25,后面只加上4就行了,还有的把这道题目改成了连乘题,根据孩子出现的问题和练习中出现的困惑,我认真的设计的这节练习课。

  第一,理清思路,,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本节课中,我和学生们一起回顾了乘法的几种运算定律,比较每种运算定律的字母公式,来区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外形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者是两个积的和。从运算符号上我们很快就可以找到它们的不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都只有乘号,而乘法分配律有不同级的两种运算符号。

  第二,优化练习题,实行精练。针对学生在乘法分配律学习后在理解上的困难,及乘法分配律在练习形式上的多变,我找出课本、课堂作业本以及一些课外辅导资料上的乘法分配律的计算题,把他们进行概括总结,把不同类型的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进行练习,讲解。让学生对不同的乘法分配律的解决方法都进行尝试,帮助理解,加深记忆。

  第三,一题多法。例如25×44,学生在利用乘法分配律拆分其中一个数据的时候,有多种方法,有的学生把25拆成20+5,有的是拆了40+4,还有的把25×44转化成25×4×11,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分辨出每一种方法所运用的运算定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

  乘法分配律的练习实在是多种多样,变幻无穷,要想更好的掌握,关键还是要理解,需多练。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