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7-18 10:22:10

  《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1、《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谁愿意说一说。

  生1:爸爸买一双鞋和一个足球要165元钱,爸爸付200元钱,阿姨找给爸爸35元。

  生2:……

  师:同学们,调查得真多,(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

  板书:200-183=17(元)

  200

  -183

  17

  师:小明说什么?

  生: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

  师: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减法的验算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减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②做一做:教科书第28页。

  ③比一比,看谁聪明。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④啄木鸟捉害虫(电脑显示)

  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147780464

  -28-51-223

  129739241

  ●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⑤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实践活动: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到3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

  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看看谁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出示)比一比,谁最快打开金锁链(小组合作)

  2、在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打ü

  634359663404869239

  -184+471-282-186-578+571

  552830845318291800

  ()()()()()()

  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3、选择。在正确答案的格里涂上黄色。

  563+528=696+241=70+260=

  991837330

  1081937230

  10911037267

  4、教科书第30页,6

  小精灵说:再开始时客轮上有多少人?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吗?

  5、教科书第31页,8

  小精灵说: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每个小组提出三个问题,并计算。

  6、小结:通过这节练习课你知道了什么?

  (自己总结,小组交流)。

  7、作业:

  ①第29页,3、4

  第30页,5、7

  ②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2、《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生:互相说说,再请同学发表意见。

  师:(挂图1)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1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从图1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

  生2:从图1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

  师: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

  135

  +48

  183

  师:看小精灵说什么?

  生: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加法的验算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②做一做:教科书第27页。

  ③数学门诊部。

  ④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75329259

  +62+464+148

  137843307

  ●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3、《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累计30多个常用偏旁部首,能说出其名称、表示的大概意思,能写出偏旁部首和例字。

  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能够根据偏旁部首猜猜字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孩子们,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的部首,也交了很多朋友,快到期末了,部首们想挑战你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它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部首们可聪明着呢,它们设置了许多的关卡,看看你们能不能闯关成功。

  二、 闯关

  1、第一关:说出下列生字中的部首名称和表示的意思。要求每人依次说一个部首并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再读读字。(抽生汇报)(设计意图:部首与生字相结合,生字大多数为本学期认字表中及写字表中生字,既巩固了部首又复习了生字)

  师:你们好厉害啊!全都认识了。你还知道什么部首?

  师:恭喜过关,继续闯关。有的部首宝宝们长得可像了,你们来

  2、第二关:火眼金睛 辨一辨(生字中的部首有什么不同)(抽生说

  出部首的名称,再教读部首对应的生字)(设计意图:区别本学期所学的相似部首)

  师:哇,我们又闯过一关了。部首宝宝们可喜欢交朋友了,除了你们,它们还想交更多的朋友,你能给他们找找朋友吗?

  3、第三关:找朋友(让生写出部首对应的汉字,可以出示相应题单,抽三名,依次展示并及时让其他孩子补充)。(注:既然是写一写,就可以结合写字表。所出部首为语文天地中应掌握及写字表部首出现较多。设计意图:既巩固部首又复习生字)生汇报

  4、第四关换新衣 快过年了,部首们也想穿穿新衣,看看你能给它换几件新衣服呢?(做做部首加减法,可出示题单。请一人汇报然后再让他出一个字考考其他同学)(注:所找练习题为语文天地中题)生汇报

  5、做游戏还有些部首宝宝们也想换新衣,拿出你们的制作的卡片,在小组内拼拼字吧!(设计意图:巩固部首和字)

  小组汇报,师出示“讼”让生猜猜,拿出字典查查。引出捉迷藏。

  6、第五关 捉迷藏 现在想和你们捉迷藏,你瞧,都跑到字典里去了,你能快速地在字典里面找出它们相对应的.字吗?要求,分组查字(ppt出示用表格的方式出示要查的字 览、舀、翔、醉,分组查字)(注:所选字为认字表中生字,部首是本册要求掌握的。设计意图:运用部首查字)生汇报。

  师:孩子们, 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忙,部首给你们的帮助可大了,如果你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部首猜一猜哦。

  7、第六关 想一想 猜一猜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根据部首猜字义猜读音)

4、《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出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2、通过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以及估算的策略的灵活性。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 第102-103页。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完成第102页第1题。

  2、指名算得对又快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复习笔算。

  1、问: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同桌同学互答。

  3、教师综合归纳万以内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4、学生完成第102页第2题。(要求计算要认真)

  三、复习估算。

  1、猜一猜,这些数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

  老师说数,学生猜。

  2、估算。

  792+186 587+412

  629-348 436-247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完成第102页第3题。

  四、数学活动。

  1、口算练习。

  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在相同时间内说得又多又对的老师发给奖品。

  2、笔算练习。

  (1)教师给出一些数写在黑板上。

  180 360 450 340

  (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用以上的两个数来出加减法题目,另一人计算,每做完一题后,两人互换角色。

  (2)自己想一些数做做看。

  3、估算练习。

  (1)学生讨论,怎样估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5、《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师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

  ①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估算。教师在引入主题,展会讨论,巩固练习等五一节上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如收集矿泉水瓶,乘火车和乘飞机,购物,看书等。以生活化的情境为载体,以估算为内容,把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和估算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在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②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想出来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估算时鼓励学生寻求多样化的合理估算方法,肯定学生独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时,学生就想出了多种合理的估算方法,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也看出他们理解了估算,懂得运用估算。

  ③发展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流利的数学表达能促进更广阔的数学思考。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估算过程。学生在表达中加深了对估算过程的印象,对估算理解也更准确。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③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第98、100页采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矿泉水瓶能再利用吗?矿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进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一班一个月来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电脑展示例题5;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①根据统计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量吗?

  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教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并提出:

  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c.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第三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a.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么列式?

  板书:192+219=

  师:不计算,估一估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作出预测和解释。

  教师板书学生的估计过程:w w W.xxjx SJ.cn 小学 教学 设 计网

  190+220=410(个)。(把192看做190,把219看做220,一个少看2,一个多看1,结果应该非常接近正确答案)

  200+200=400(个)。(192接近200,219也接近200,合起来大约是400,一个少看19,一看多看8,这样会比实际的结果少一些)

  190+200=390(个)。(192接近190,把219看做200,两个数都少看了,结果也会比实际少)

  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b.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送一次?

  四人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教师板书结果。

  500-410=90(大约再收集90个,又可以送一次)

  500-400=100(大约再收集100个,又可以送一次)

  500-390=110(大约再收集110个,又可以送一次)

  ③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适机进行环保教育)

  a.小组讨论

  b.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板书学生的问题及解答过程。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设计上半月大约比下半月多收集几个矿泉水瓶?

  上半月:180+340=520(个)

  520-410=110(个) (大约多了110个)

  520-400=120(个) (大约多了120个)

  520-390=130(个) (大约多了130个)

  二年一班一个月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520+410=930(个) (大约一共收集930个)

  520+400=920(个) (大约一共收集920个)

  520+390=910(个) (大约一共收集910个)

  师追问:年级四个班一个月大约共能收集多少个?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板书结果)

  900+900+900+900=3600(个)

  1000+1000+1000+1000=4000(个)

  师再追问:那全校6个年级一个月大约共能收集多少个?(量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全校一个月能收集非常多的矿泉水瓶)

  3600+3600+3600+3600+3600+3600=?个

  4000+4000+4000+4000+4000+4000=?个

  不要求学生能算出答案。

  师继续追问:全校一个月能收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讨论,适机进行环保教育)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①估一估,连一连,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利用投影仪演示结果)

  ②解决问题:练习二十第6、7、8题。

  a.第6题

  同桌讨论,集交流: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b.第7题

  c.第8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最后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③说说生活中的估算现象,在小组内交流。

  四、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哪部分你最喜欢?

6、《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不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

  最新文章 在学校开展的以级为单位的达标课推优活动中,我讲授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三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口算、笔算、估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因此本节课适合采用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来让学生自主突破新知。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总结如下:

  1、在备课时,我在思考根据教材36页内容,能够让学生感觉到难度的是什么,从自身认知出发,我发现对于情境图的理解算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情境图是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图案,在课本提供的数学信息中还有学生很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几个词语“湿地、哺乳类、爬行类、麋鹿”等,当我拿到课本吸引我的也是这些东西,我在想学生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心理好奇需求呢?于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决定把时间放置在10分钟左右,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去完成对知识的求知欲。

  2、由于是计算课,所以在定位学习方法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各个环节问题的解决,都是以学生的做为先,然后再在评价环节引领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和竖式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3、对于课堂学习活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安排了三个数学活动,活动一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出数学问题。活动二是以“啄木鸟”的角色来寻找大树(竖式)生病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计算时候的`注意事项。活动三是争当班级“计算小能手”。

  本节课的优点是:

  1、设计理念中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2、课堂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评价用语不随意,能够基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具体的进行表扬与建议。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由于教师的很多想法是突发奇想的,所以往往是只有想法却没有对这个想法的预设和生成情况的各种可能性的提前预案,因此在处理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赶环节,走流程的情况发生。例如:在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把自己想要提的问题以及可以提的问题书写在学习卡上,当时郝宇佳同学第一个汇报所提的问题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老师只是肯定了这个学生所提问题很好,却用了不恰当的语言过渡了一下“好,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下面我们开看看人家所要让我们解决的问题”,等于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没有解决而暂时搁置了,回想起来,觉得如果这样的处理的话“好,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我想这样会更恰当。

  2、因为对很多预设的处理不到位,没有关注到细节,所以导致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处有点脱节,连贯性不够强。

  3、没有及时的板书课题,对于这一点,我是觉得本节课提出课题《不连续进位加法》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准备在第二课时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之后经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此类万以内数加法的特征。

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本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着眼于学生计算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亲历探索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在学习验算之前,设置了一个买衣服和鞋子的.情境,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并算出了得数后,很自然的有一个疑问:“算得对不对呢?”从而产生了验算的要求,使加法的验算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学习的。

  在新授的教学中,因为验算是学生第一次碰到,学生在讨论验算方法的时候还是出现了问题,学生感觉有点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所以我结合情境,让学生分析一套运动服的价钱、一双运动鞋的价钱、付的总钱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小组讨论验算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着去写验算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然后再让学生交流方法。这种体验的过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算法、算理。

8、《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如《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出现了这样几种口算方法:

  (1)把185看作200,500-200=300,因为多减了15,所以300+15=315。

  (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方法,虽然学生没有想到,我还是提示学生相处了第(3)种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为被减数少了15,所以,300+15=315。当然,例3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有了例2的基础,例3的笔算也就不成问题了。我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自己上来把你的算法说说同学听听,再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他的理由。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