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6-27 17:27:09

  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1、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一年级下册第二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 揭示课题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四) 课堂独立练习

  六、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

  1、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运用Flash动画及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演示掌握规律。

  2、 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相对于新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熟练巩固知识的目的。为此引用动画《十几减几》,将练习内容融入适当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算法。

  七、课堂实施:

  (一) 揭示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

  出示图片。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动画: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组活动,动手操作,重排退位减法表。(见课本第23页。)

  (提供每组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成一个表。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课本第24页的第1题。)

  a.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这个问题并没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围。所以一开始学生会说出原来学过的10以内差是6的算式,个别学生还可能由14—8=6、15—9=6类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学习的减法算式。对此,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类,然后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复习的退位减法上来。]

  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b.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c.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四) 课堂独立练习

  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方格图小球图)

  2.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动画:十几减几)

2、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一年级下册第二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 揭示课题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四) 课堂独立练习

  六、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

  1、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运用Flash动画及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演示掌握规律。

  2、 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相对于新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熟练巩固知识的目的。为此引用动画《十几减几》,将练习内容融入适当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算法。

  七、课堂实施:

  (一) 揭示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

  出示图片。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动画: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组活动,动手操作,重排退位减法表。(见课本第23页。)

  (提供每组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成一个表。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课本第24页的第1题。)

  a.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这个问题并没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围。所以一开始学生会说出原来学过的10以内差是6的算式,个别学生还可能由14—8=6、15—9=6类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学习的减法算式。对此,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类,然后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复习的退位减法上来。]

  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b.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c.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四) 课堂独立练习

  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方格图小球图)

  2.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动画:十几减几)

3、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系统地回顾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建构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认知结构,提升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初步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2.在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够准确地表达,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的能力。

  3.通过数学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通过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体会“有序整理”和“寻找规律”的教育价值。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体会“有序整理”和“寻找规律”的教育价值。

  教学准备:36张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卡片,奖励卡片。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不退位减法,理解算理,掌握基本方法,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将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进行整理后形成20以内退位减法表;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明确奖励,激发学生竞争的意识

  教师出示自制奖励卡,分设为合作奖、守纪奖、倾听奖、发言奖、思考奖,6个同学分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得奖卡,看看哪组得的奖卡最多。

  【设计意图:奖卡活动的设计既鼓励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为后面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问题素材。】

  二、复习梳理,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1.出示一道2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一道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题,学生汇报两道题的计算方法并区分其不同的算法,体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算法。

  2.揭示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并引导学生体会整理与复习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20以内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复习,使学生建构20以内减法计算的完整体系,并进一步感受到退位的意义。通过对“整理”与“复习”两个词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更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与方向。】

  3.回顾、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单元前4个例题及小标题,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得出:十几减9,十几减8、7、6,十几减5、4、3、2。

  4.学生回忆计算方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并梳理计算过程。

  5.同桌互相说出学具袋中口算题卡的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

  6.练习:按2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标准分类,看看自己手中练习题是属于哪一类。

  学生把自己的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复习梳理的方法,提高整理复习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前4个例题是关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后两个例题是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采用分类复习的方法,重点让孩子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练习,使学生对20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进行复习,进一步巩固算理。学生将手中计算卡片进行分类再次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与不退位减法的不同算法,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理解,及体会“破十”的必要性。】

  三、系统整理,发现退位减法表的规律

  (一)合作整理退位减法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杂乱摆放的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

  师:同学们,这些就是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这样摆在上面你们看着有什么感觉?

  生:摆的太乱了。

  师:怎样才能让它不乱呢?

  生:我们可以摆整齐些。

  师:也就是我们要把这些算式整理一下。怎样整理,使它更有条理呢?

  我们来玩一个整理算式的小游戏。先来看看游戏要求。谁来给大家读读?

  要求:(1)6名同学为一组,组长将算式卡片分给组内同学,大家共同合作。

  (2)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卡片,使它们更有条理。

  (3)边活动边交流:你们是怎样整理的?

  2.学生分小组游戏,每组一套20以内所有退位减法的题卡整理在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将静态地、被动地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变成动态地、主动地找规律,并按照小组找到的规律摆成20以内退位减法表。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不断的互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分享整理过程及找到的规律

  1.小组同学展示整理成果,互相补充交流,从不同角度描述整理完成的算式的规律。

  2.全班同学根据示范小组的汇报再次完整地交流自己小组整理的规律。

  3.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先前记录学生活动及学习过程的照片。

  展示的内容包括:

  (1)学生最初试探的、无序的摆法。

  (2)学生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不断调整的过程。

  (4)学生逐渐调整呈现出有序整理的结果。

  【设计意图:教师记录下学生活动的过程,能够成为学生更好地回忆整理过程的素材。学生们合作整理卡片的同时不断地经历完善修改,这其实就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活动过程,孩子们的思维才会更加缜密,对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才能扎实掌握,灵活运用。】

  (三)不公平的比赛发现规律

  1.两组同学比赛,计算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比比哪组算得更快。

  一组完成没有规律的题,一组完成有规律的题。

  2.比赛后,通过对比,学生发现比赛不公平,获胜组36道题的差是按规律排列的。

  3.学生分享横看、竖看、斜看差的规律。

  4.教师与学生再次进行游戏,擦掉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几个差,学生迅速按照差的规律填出正确答案。

  5.学生分享在游戏中感受到了通过有序整理产生的规律,并加快了运算速度。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过多注重的是被减数与减数的规律,通过这个比赛学生更完整地感受到被减数与减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时差也是有规律的,感受被减数、减数、差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又通过一个小游戏,使学生将规律进行应用,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有序地梳理能够找到规律,运用规律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所以有序地整理,按规律整理是有价值的。】

  四、借助奖励,探究问题的解决

  1.教师引入本单元第二部分内容,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比一比哪组奖励卡最多?统计班级获得各种奖卡的张数。

  3.根据奖卡情况提出数学问题。(结合本单元的题型:有多余条件的问题和比多少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小小的奖卡都能够成为我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素材。小小的奖卡不仅是激励孩子的一种手段,更是课堂上生成的学习素材,一举两得,运用巧妙。】

  五、分享收获,交流各自学习的成果

  学生交流本节复习课上的收获,感受到有序整理的重要。

  师总结:同学们,有序整理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条理,有效的复习能够提高我们学习的质量。所以,每个单元学习完之后都要进行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

  教材在“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分为十几减9、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三个部分,共4个例题。这样的编排,既与20以内进位加法的编排保持一致,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知过程,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认识、理解和训练,又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

  20以内退位减法与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须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对20以内退位减法能从整体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为以后学习作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这节课的内容在全单元起到画龙点睛作用。通过对这节课的深度剖析,我认为复习课不应该只单单地复习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而更应该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形成联系网,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我在本节课初先对比两道计算题(一道是20以内不退位减法,一道是20以内退位减法),在算法上的不同进行了区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当被减数的个位够减减数时就无须退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减数时就应“破十”也就须要退位。通过这两种题型的比较,使学生更加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也为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打好基础。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从题目上看也能够感受到本节课不应该是单纯的重复学习知识,而更应该注重的是对知识的整理和提升及整理复习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育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和深度挖掘,我认为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形成,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加了解其中的规律,还可以使学生在探究中能够进行有序思考。“一堂好课不是在于教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怎么学。”所以我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整理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上,学生起初看到凌乱摆放的卡片想到的是横竖对齐,注重了形式上的整理,而在学生摆齐的过程中渐渐地发现了算式上的被减数和减数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于是学生开始按照发现的顺序进行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大家还是会不断地出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解决问题,学生在不断的摸索中调整,最终形成了按照一定顺序整理出来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我将这个学习过程变成了动态地、主动地找规律,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不断的互动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紧接着,我便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不公平”的计算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发现当被减数和减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时,差也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从而感受到有序整理的必要和价值。这个游戏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按序整理和寻找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性。学生在游戏和比赛的过程中培养了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最后,我又将利用学生得奖卡的情况作为问题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很容易的事情。

4、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一年级下册第二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揭示课题

  (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三)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四)课堂独立练习

  六、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

  1、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运用flash动画及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演示掌握规律。

  2、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相对于新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熟练巩固知识的目的。为此引用动画《十几减几》,将练习内容融入适当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算法。

  七、课堂实施:

  (一)揭示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

  出示图片。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动画: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组活动,动手操作,重排退位减法表。(见课本第23页。)

  (提供每组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成一个表。

  (三)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课本第24页的第1题。)

  a.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这个问题并没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围。所以一开始学生会说出原来学过的10以内差是6的算式,个别学生还可能由14-8=6、15-9=6类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学习的减法算式。对此,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类,然后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复习的退位减法上来。]

  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b.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c.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四)课堂独立练习

  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方格图小球图)

  2.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动画:十几减几)

  .

5、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一年级下册第二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 揭示课题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四) 课堂独立练习

  六、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

  1、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运用Flash动画及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演示掌握规律。

  2、 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对复习的内容已基本掌握,相对于新授课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熟练巩固知识的目的。为此引用动画《十几减几》,将练习内容融入适当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算法。

  七、课堂实施:

  (一) 揭示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

  出示图片。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动画: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组活动,动手操作,重排退位减法表。(见课本第23页。)

  (提供每组一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成一个表。

  (三) 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课本第24页的第1题。)

  a.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b.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c.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四) 课堂独立练习

  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方格图小球图)

  2.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动画:十几减几)

6、《20以内退位减法复习和整理》教学反思

  本节课安排了三项内容:(1)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2)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看、竖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3)对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地应用。

  一是直接揭示课题,口算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我采用的方法是开小火车,每人一道,直接说得数,让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但效果并不理想,因班级里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差异,个别学生因紧张所以学过的“破十法”“ 想加算减法”都运用的不好,口算速度特别慢,另一方面教师的水平有限,没有激发起学生口算的积极性,练习的效果和目的没有完全达到,以后教学设计有待改进。

  二是将重点放在对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探究上面,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我动了一番脑筋,20以内退位减法与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对20以内退位减法能从整体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为以后学习做好准备。教材上的退位减法表是一个静态的整理结果。所以在出现减法表时,我改变了课本内容的呈现方式,如何将静态变为动态要一个创新突破的过程。设计时,我没有将退位减法表填完整,而是让学生去补充,然后是在一起来观察这个表,再来巩固这个表的排列规律。他们其实已经发现了规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又进行了一遍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不仅巩固了算法,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面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多考虑到学生集体的参与性,尽量避免一对一的形式,创设机会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特别是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更应该有耐心,细致的讲解,今后有待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三是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社会经验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给学生留下了充分思考的空间。通过练习,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有收获。

  总之,本课我关注的是学生的计算技能,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速度和正确率、在表格中找到规律便于计算速度。

7、《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最后一小节的“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这一节内容在全单元应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整理大量算式并从中找到规律是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没有一开始出示完整的表格让学生观察归纳,而是充分考虑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加以适当的处理。

  我先出示一张有空缺的减法表,让学生根据已知的算式寻找规律把表填完整,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积极投入。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填的理由,再让学生描述一行或一列的具体规律(竖着看,第一列有什么规律?第二列呢?你发现了什么?横着看,第一行有什么规律?第二行呢?你发现了什么?……),进一步引导他们由发现列或行的.得数规律入手,去寻找、归纳行或列的算式规律。

  这样,填表说理由——看表说规律——重新构建表格,螺旋反复,逐步递进,学生印象十分深刻,有效强化了对整个表格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与复习,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我认为我在本次教学中基本达到了这个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整理和复习是我们平常教学中老师经常容易忽略的教学内容,因而今天的教学中我也是比较保守的完成教学,因为在一年第一学期的整理10以内加法表和20以内进位加法时,我就曾运用这样的整理方式,所以今天对学生我是比较放心的。我觉得根据学生的表现,在根据规律来补充表格这个环节是否可以设计得更开放?如果充分引导学生探究了部分算式的规律以后,是否可以让他们自己根据规律去有创造性地排列出一个表格呢?

8、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口算练习》教学反思

  反思整节课的教与学,本节课有以下一些特点及问题。

  1.基本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本节课把活动课与练习课有机地整合,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问题、解决问题,并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如:设计奖杯这一环节,看似美术课,其实里面包含着辨认图形及图形的运用等数学知识。正是由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所以比较好地体现了本节课是数学的复习课,而不是其他科目的复习课。

  2.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不但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更有小组的合作探讨、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交流中发展自我――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同时,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地发挥。如:这些运动员怎样安排在两辆车内比较合理?这个问题经过学生的讨论,他们的回答让你惊奇,“小狗和松鼠一辆车,猴子和兔子一辆车,车上空余的位置给它们放行李”。

  3.注重数学应用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如设计奖杯、安排车辆等问题,都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与值得思考的地方。

  1.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方面是如何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果能把“动物们的运动会”改为“学校学生自己的运动会”,效果也许会更好;另一方面是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些知识整理与归纳的方法,潜移默化,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

  2.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虽然本节课已经精心设计了小组的分工协作,如: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2人合作:一人提问题并记录,一人解答写算式,然后交换。但实施时,出现一些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做练习等现象。因此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