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我去台湾接外婆》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7-18 11:42:19

  《我去台湾接外婆》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我去台湾接外婆》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1、《我去台湾接外婆》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和相关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3体会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和平统一的美好感情,激发同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挂图、中国地图以和配乐反映诗中美好意境的动态课件。

  同学:课前收集有关台湾和大陆的风景名胜图片,向爸爸妈妈了解或上网查阅当地的风景名胜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台湾吗?你都了解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中国地图。)这就是台湾,它位于我国东南部,是我国的第一大岛。这里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生活着勤劳而善良的台湾人民(出示台湾风景图片课件)。台湾以它独有的风情吸引着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2如今,香港、澳门这两个失散多年的小朋友都已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而台湾却依然流浪在外,孤零零地站在海的那边呼唤着自身的亲人。“我”亲爱的外婆在几十年前就孤身去了台湾,再也没有回来过,“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外婆啊,今天,“我”就要到台湾去接外婆了。

  3一起读课题:17我去台湾接外婆。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我”怎样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怎样接?)

  (2)“我”为什么要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为什么接?)

  (3)外婆回到家乡后,心情怎样?……(板书:心情怎样?)

  4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次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卡片,采取自读、抽读、齐读、竞赛读的方式,让同学掌握生字词。

  (2)去掉音节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看画面读词语句子,想情景。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语言美

  1同学自主读课文,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畅。

  2同桌练习读。数数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3小组分节竞赛读课文。

  4自由地小声读读这首小诗。考虑:“我”是怎样到台湾接外婆的?你是从哪些小节知道的?

  (1)下面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二节,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着读,还可以做动作读,或者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看看你都能读懂些什么。

  (2)(出示课件:第一节诗)指名读第一节诗。

  我看见了,你读的时候,笑得是那么的开心,我想问一问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呢?(我就要到台湾接外婆了,就要见到我日夜思念的外婆了,所以我心里非常高兴。)

  (3)你体会得真好!谁再读一读(同学读第一节诗)?你读得多么着急呀,你为什么那么着急呢?(我很想早点见到外婆。)你觉得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心情?(板书:追。)

  (4)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读一读,根据自身的理解读出自身的感情,可以是高兴的心情,也可以是着急的心情。

  (5)(出示课件:第二节诗)谁来读一读第二节诗?(出示和第二节诗内容相关的画面课件:白昼鹅驮着“我”从家乡开始起飞,“我”飞过了重重高山,晚上“我”也不肯歇息,早晨“我”又在晨曦中穿行,飞呀飞呀,终于到达了台湾。)看了刚才的画面,你体会到什么?(去台湾路途遥远,“我”历尽了千辛万苦。)从诗中哪些字可以看出来?(板书:翻、过。)你能读出路途的遥远和艰辛吗?指名读,范读,齐读。

  (6)咱们把第一、二节诗连起来读一读,注意体会“我”的急切心情和路途的遥远与艰辛,特别要注意读好诗中红色的字。(齐读。)

  5咱们继续往后读课文,想一想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到台湾接外婆?(板书:看好山河。)你是从哪儿找到答案的?

  (出示课件:第三节诗)这节诗中有一个小问号,你认识吗?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问的语气。)请你和你的同桌试着读一读,读出问的语气来。

  指名读第三节诗。好!你为什么把“好山河”读得那么有感情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我想带外婆去看看这些好山河。)(齐读。)

  6“我”都带外婆看了祖国的哪些好山河呢?(三峡、峨眉。)

  (出示课件:三峡)这就是三峡,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中滩多水急,两岸奇峰耸立,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看了大屏幕,你们觉得三峡的景色怎么样?(板书:美。)

  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峨眉吧。(出示课件:峨眉。)这就是峨眉,它位于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欣赏了峨眉的风景,你们觉得峨眉的景色怎么样?书上用哪个字表示了峨眉很美的意思(秀),(出示第三节诗)你们觉得峨眉的秀和三峡的美一样吗?

  为什么外婆会泪花流呢?能读出景色的`秀美和外婆的激动吗?(同学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练读—齐读第三节。)

  7是啊,外婆是多么想回到自身的家乡啊,台湾人民又是多么想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啊,祖国妈妈又是多么想自身的小朋友回来啊!让我们用自身琅琅的读书声来表达这一美好愿望吧!(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我去台湾接外婆,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小朋友们,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愿望记在心里,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吗?可以参照板书练习背诵,能背的站起来背,可以做做动作。我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同学齐背。)

  9假如外婆回到了家乡,你还想带外婆去哪些地方看一看祖国的好山河呢?

  (1)生交流:九寨沟、长城、张家界、海南……然后用课件展示这些优美的风光。

  (2)仿照课文说话。

  美,

  长,

  乐得外婆。

  10我们的祖国处处风景秀丽,我们的家乡重庆也不例外,想看看家乡的局部名胜古迹吗?(出示流动的画面课件:朝天门、人民大礼堂、大足石刻、万盛石林。)

  11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重庆如今越来越美,我们的祖国也越来越富强,我们一定让外婆回到家乡,回到祖国亲眼看看。让我们怀着深情再次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

  2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3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师:这些字(“泪”、“祖”、“流”)都是左右结构,怎样写,它们才美观呢?

  教师范写“泪”、“祖”、“流”。

  4剩下的几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出错?给大家提个醒。教师范写“秀”、“国”。

  5同学在田字格内临写。

2、《我去台湾接外婆》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本设计以学生朗读时的神情为突破口,询问学生为什么那么高兴,为什么那么着急,为什么读得那么有感情,学生的回答就代表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对于同一首诗、同一节诗,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应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多元感受,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和相关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3体会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和平统一的美好感情,激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挂图、中国地图以及配乐反映诗中美好意境的动态课件。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台湾和大陆的风景名胜图片,向爸爸妈妈了解或上网查阅当地的风景名胜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知道台湾吗?你都了解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中国地图。)这就是台湾,它位于我国东南部,是我国的第一大岛。这里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生活着勤劳而善良的台湾人民(出示台湾风景图片课件)。台湾以它独有的风情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2如今,香港、澳门这两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都已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而台湾却依然流浪在外,孤零零地站在海的那边呼唤着自己的亲人。我亲爱的外婆在几十年前就孤身去了台湾,再也没有回来过,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外婆啊,今天,我就要到台湾去接外婆了。

  3一起读课题:17我去台湾接外婆。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我怎样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怎样接?)

  (2)我为什么要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为什么接?)

  (3)外婆回到家乡后,心情怎样?(板书:心情怎样?)

  4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次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卡片,采取自读、抽读、齐读、比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词。

  (2)去掉音节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看画面读词语句子,想情景。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语言美

  1学生自主读课文,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畅。

  2同桌练习读。数数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3小组分节比赛读课文。

  4自由地小声读读这首小诗。思考:我是怎样到台湾接外婆的?你是从哪些小节知道的?

  (1)下面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二节,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着读,还可以做动作读,或者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看看你都能读懂些什么。

  (2)(出示课件:第一节诗)指名读第一节诗。

  我看见了,你读的时候,笑得是那么的开心,我想问一问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呢?(我就要到台湾接外婆了,就要见到我日夜思念的外婆了,所以我心里非常高兴。)

  (3)你体会得真好!谁再读一读(学生读第一节诗)?你读得多么着急呀,你为什么那么着急呢?(我很想早点见到外婆。)你觉得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心情?(板书:追。)

  (4)孩子们,我们一起读一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情,可以是高兴的心情,也可以是着急的心情。

  (5)(出示课件:第二节诗)谁来读一读第二节诗?(出示和第二节诗内容相关的画面课件:白天鹅驮着我从家乡开始起飞,我飞过了重重高山,晚上我也不肯歇息,早晨我又在晨曦中穿行,飞呀飞呀,终于到达了台湾。)看了刚才的画面,你体会到什么?(去台湾路途遥远,我历尽了千辛万苦。)从诗中哪些字可以看出来?(板书:翻、过。)你能读出路途的遥远和艰辛吗?指名读,范读,齐读。

  (6)咱们把第一、二节诗连起来读一读,注意体会我的急切心情和路途的遥远与艰辛,特别要注意读好诗中红色的字。(齐读。)

  5咱们继续往后读课文,想一想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到台湾接外婆?(板书:看好山河。)你是从哪儿找到答案的?

  (出示课件:第三节诗)这节诗中有一个小问号,你认识吗?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问的语气。)请你和你的同桌试着读一读,读出问的语气来。

  指名读第三节诗。好!你为什么把好山河读得那么有感情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我想带外婆去看看这些好山河。)(齐读。)

  6我都带外婆看了祖国的哪些好山河呢?(三峡、峨眉。)

  (出示课件:三峡)这就是三峡,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中滩多水急,两岸奇峰耸立,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看了大屏幕,你们觉得三峡的景色怎么样?(板书:美。)

  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峨眉吧。(出示课件:峨眉。)这就是峨眉,它位于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欣赏了峨眉的风景,你们觉得峨眉的景色怎么样?书上用哪个字表示了峨眉很美的意思(秀),(出示第三节诗)你们觉得峨眉的秀和三峡的美一样吗?

  为什么外婆会泪花流呢?能读出景色的秀美和外婆的激动吗?(学生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练读齐读第三节。)

  7是啊,外婆是多么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台湾人民又是多么想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啊,祖国妈妈又是多么想自己的孩子回来啊!让我们用自己琅琅的读书声来表达这一美好愿望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我去台湾接外婆,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孩子们,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愿望记在心里,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吗?可以参照板书练习背诵,能背的站起来背,可以做做动作。我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学生齐背。)

  9如果外婆回到了家乡,你还想带外婆去哪些地方看一看祖国的好山河呢?

  (1)生交流:九寨沟、长城、张家界、海南然后用课件展示这些优美的风光。

  (2)仿照课文说话。

  美,

  长,

  乐得外婆。

  10我们的祖国处处风景秀丽,我们的家乡重庆也不例外,想看看家乡的部分名胜古迹吗?(出示流动的画面课件:朝天门、人民大礼堂、大足石刻、万盛石林。)

  11孩子们,我们的家乡重庆如今越来越美,我们的祖国也越来越富强,我们一定让外婆回到家乡,回到祖国亲眼看看。让我们怀着深情再次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

  2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及关键笔画。

  3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师:这些字(泪、祖、流)都是左右结构,怎样写,它们才美观呢?

  教师范写泪、祖、流。

  4剩下的几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出错?给大家提个醒。教师范写秀、国。

  5学生在田字格内临写。

3、《我去台湾接外婆》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同学、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尊重同学的独特体验,尊重同学多样的阅读兴趣,引导同学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同学的精神世界。培养同学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本设计以同学朗读时的神情为突破口,询问同学为什么那么高兴,为什么那么着急,为什么读得那么有感情,同学的回答就代表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对于同一首诗、同一节诗,不同的同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应尊重同学的多元理解和多元感受,最大限度地提高同学的阅读兴趣,让同学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使同学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和相关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3?体会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和平统一的美好感情,激发同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挂图、中国地图以和配乐反映诗中美好意境的动态课件。

  同学:课前收集有关台湾和大陆的风景名胜图片,向爸爸妈妈了解或上网查阅当地的风景名胜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台湾吗?你都了解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中国地图。)这就是台湾,它位于我国东南部,是我国的第一大岛。这里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生活着勤劳而善良的台湾人民(出示台湾风景图片课件)。台湾以它独有的风情吸引着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2如今,香港、澳门这两个失散多年的小朋友都已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而台湾却依然流浪在外,孤零零地站在海的那边呼唤着自身的亲人。“我”亲爱的外婆在几十年前就孤身去了台湾,再也没有回来过,“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外婆啊,今天,“我”就要到台湾去接外婆了。

  3一起读课题:17我去台湾接外婆。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我”怎样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怎样接?)

  (2)“我”为什么要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为什么接?)

  (3)外婆回到家乡后,心情怎样?……(板书:心情怎样?)

  4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次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卡片,采取自读、抽读、齐读、竞赛读的方式,让同学掌握生字词。

  (2)去掉音节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看画面读词语句子,想情景。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语言美

  1?同学自主读课文,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畅。

  2?同桌练习读。数数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3?小组分节竞赛读课文。

  4?自由地小声读读这首小诗。考虑:“我”是怎样到台湾接外婆的?你是从哪些小节知道的?

  (1)下面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二节,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着读,还可以做动作读,或者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看看你都能读懂些什么。

  (2)(出示课件:第一节诗)指名读第一节诗。

  我看见了,你读的时候,笑得是那么的开心,我想问一问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呢?(我就要到台湾接外婆了,就要见到我日夜思念的外婆了,所以我心里非常高兴。)

  (3)你体会得真好!谁再读一读(同学读第一节诗)?你读得多么着急呀,你为什么那么着急呢?(我很想早点见到外婆。)你觉得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心情?(板书:追。)

  (4)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读一读,根据自身的理解读出自身的感情,可以是高兴的心情,也可以是着急的心情。

  (5)(出示课件:第二节诗)谁来读一读第二节诗?(出示和第二节诗内容相关的画面课件:白昼鹅驮着“我”从家乡开始起飞,“我”飞过了重重高山,晚上“我”也不肯歇息,早晨“我”又在晨曦中穿行,飞呀飞呀,终于到达了台湾。)看了刚才的画面,你体会到什么?(去台湾路途遥远,“我”历尽了千辛万苦。)从诗中哪些字可以看出来?(板书:翻、过。)你能读出路途的遥远和艰辛吗?指名读,范读,齐读。

  (6)咱们把第一、二节诗连起来读一读,注意体会“我”的急切心情和路途的遥远与艰辛,特别要注意读好诗中红色的字。(齐读。)

  5?咱们继续往后读课文,想一想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到台湾接外婆?(板书:看好山河。)你是从哪儿找到答案的?

  (出示课件:第三节诗)这节诗中有一个小问号,你认识吗?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问的语气。)请你和你的`同桌试着读一读,读出问的语气来。

  指名读第三节诗。好!你为什么把“好山河”读得那么有感情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我想带外婆去看看这些好山河。)(齐读。)

  6?“我”都带外婆看了祖国的哪些好山河呢?(三峡、峨眉。)

  (出示课件:三峡)这就是三峡,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中滩多水急,两岸奇峰耸立,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看了大屏幕,你们觉得三峡的景色怎么样?(板书:美。)

  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峨眉吧。(出示课件:峨眉。)这就是峨眉,它位于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欣赏了峨眉的风景,你们觉得峨眉的景色怎么样?书上用哪个字表示了峨眉很美的意思(秀),(出示第三节诗)你们觉得峨眉的秀和三峡的美一样吗?

  为什么外婆会泪花流呢?能读出景色的秀美和外婆的激动吗?(同学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练读—齐读第三节。)

  7?是啊,外婆是多么想回到自身的家乡啊,台湾人民又是多么想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啊,祖国妈妈又是多么想自身的小朋友回来啊!让我们用自身琅琅的读书声来表达这一美好愿望吧!(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我去台湾接外婆,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小朋友们,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愿望记在心里,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吗?可以参照板书练习背诵,能背的站起来背,可以做做动作。我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同学齐背。)

  9?假如外婆回到了家乡,你还想带外婆去哪些地方看一看祖国的好山河呢?

  (1)生交流:九寨沟、长城、张家界、海南……然后用课件展示这些优美的风光。

  (2)仿照课文说话。

  美,

  长,

  乐得外婆。

  10?我们的祖国处处风景秀丽,我们的家乡重庆也不例外,想看看家乡的局部名胜古迹吗?(出示流动的画面课件:朝天门、人民大礼堂、大足石刻、万盛石林。)

  11?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重庆如今越来越美,我们的祖国也越来越富强,我们一定让外婆回到家乡,回到祖国亲眼看看。让我们怀着深情再次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

  2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3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师:这些字(“泪”、“祖”、“流”)都是左右结构,怎样写,它们才美观呢?

  教师范写“泪”、“祖”、“流”。

  4剩下的几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出错?给大家提个醒。教师范写“秀”、“国”。

  5同学在田字格内临写。

4、《我去台湾接外婆》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个小女孩给大家,你们愿意和她交朋友吗?(她就诗我们今天这首诗歌地小主人翁,她呀!她的外婆住在遥远的台湾,可是她多么愿望外婆回来团聚啊!谁愿意陪她到台湾接外婆呢?

  2、出示地图。找到台湾,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姐妹岛》找岛台湾,说说那里的风光和特产。

  二、借助拼音读诗句。

  1、师范读诗句。(录音配合)

  2、自读全诗,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多读几遍。

  3、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听,请教同学不认识的汉字。

  4、以活动形式认识生字。

  捕蝴蝶。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都喜欢在野外干什么呢?老师今天带你们到郊外去玩玩。请看,这样多的蝴蝶,多美啊!能干的孩子,看谁捕的蝴蝶最多,只要你认识它,响亮地叫出汉字娃娃地名字,那蝴蝶就是你的咯!试试看吧,孩子!

  5、 同桌考读。。

  6、竞赛读摘掉帽子的汉字。抽生读,男女生读,齐读。

  7、抽生上台把课后的词语贴在相应的图画上。生教读。齐读。

  三、生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美,体会海峡两岸愿望回归的美好感情。

  1、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诗怎样读懂的?与伙伴沟通沟通。师指引。读诗句。(体会诗中人物的感情。)

  2、提出没有读懂的地方,或没有体会到的地方。同学们共同解决问题。

  3、生带着刚才的体会妹妹的品读。

  4、抽生读,齐读,师生评议。。

  5、配音齐读,多美的诗句啊!它把海峡两岸人民的愿望回归统一的强烈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孩子们好好地读吧,把我们的这份心情读出来吧!

  四、课堂延长。

  1、这几年,我们祖国大陆有好大好大的改变哟,有好多好多好美的地方,孩子们,你想把外婆接回来到哪里去看看呢?外婆看了会有什么感受呢?聪慧的热情的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2、老师也愿望早点把外婆接回来,看看我们美丽的祖国,到美丽的地方去逛逛。(课件出示)首先我要带外婆去看看那古老的而又举世闻名的'创举—— 万里长城,再看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你看那山是多么的奇、秀、险,那水是多么的静、清、绿;还有那乐山大佛,大足石刻,和那伟大的奇观——贵州黄果树瀑布,还有我们邻近的永川茶山竹海,家乡的青龙湖,老鹰山,还有那美丽的白云湖……我多项外婆能早点回来啊!外婆,你回来吧!台湾,你快回归吧,我们盼着你。

  3、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反映两岸人民盼回归的诗、歌、画。

  4、带着对台湾回归的企盼心情齐读课文。

5、《我去台湾接外婆》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设计理念

  恰当地运用课件展示祖国的美丽山河,让小朋友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和祖国的美,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情感,并积极启发同学用童稚的语言描绘祖国的山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海峡两岸人民企盼回归的美好感情,激发同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书写,朗读背诵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体会两岸人民的美好心愿和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2课。

  教学过程〖*2一、谈话导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祖国妈妈的儿子——台湾,半个世纪以来,不曾和祖国大陆相聚。有一位小朋友的外婆也随台湾的流浪离开了自身的亲人,几十年来不曾回到祖国,不曾见到亲人。今天,外婆终于要回来了,我们一起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去接外婆吧!

  齐读课题:我去台湾接外婆

  二、初读课题,掌握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主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生字学会,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

  方法与过程:

  (1)出现带拼音的生字词,采取自读、抽读、齐读、互相读纠正等方式,让同学掌握生字词。

  (2)再去掉拼音练读:湾 接 婆 蓝 追 朵 祖 眉 秀 喜 泪 流

  (3)记字的.过程(小组讨论汇报,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指导写字:朵 秀 泪 国 祖 流 婆 蓝

  ①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祖”、“泪”,认识“”字旁,教师示范写,同学书写。

  ②指导写上下结构的字,“秀”、“婆”,认识“秀”字的“”,并指导书写,观察“婆”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并指导书写。

  3.看画面,读词语。(多媒体课件出示,并通过画面引导同学理解词语意思,读出语感。)

  追云朵翻高山过大海接外婆

  好山河三峡美峨眉秀泪花流

  三、熟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读好了生字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1.同学自读儿歌,同桌练习读,相互提醒、评价,抽生读。

  2.学习诗歌第一、二节。

  (1)齐读第一、二节,你读懂了什么.

  (2)同学汇报。

  从“追云朵”、“翻高山”、“过大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和时引导同学看课件中的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3)指导朗读,把“追”、“翻”、“过”这几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通过朗读进行体会和表达。(抽生读,评价、教师示范读,齐读。)

  3.学习第三节。

  教师:接外婆干什么.

  指导读好问句。

  4.学习第四节。

  教师:外婆看到了祖国哪些好山河.(看课件:师出示三峡风光和峨眉山风光,让同学结合课件体会三峡美、峨眉秀,并进行表达。)

  教师:看到这些美景外婆会说些什么.(让同学展开想象。)

  5.指导朗读第三、四节。

  四、拓展训练,深化感情

  1.拓展(一)

  你还会带外婆去看祖国哪些好山河,仿着第四节说一说,可以为:

  瀑布壮泰山雄喜得外婆泪花流

  桂林奇黄山美喜得外婆泪花流

  短命美鱼儿欢喜得外婆泪花流(播放家乡的风光课件)

  2.拓展(二)

  (1)外婆回到了台湾会对其他亲人说什么.

  (2)其他亲人听到外婆说后会怎样.

  (让同学展开想象。)

  教师总结:是啊!台湾人民多么希望回到祖国看一看。我们也多想他们能早日回归。同时我们也相信,台湾的回归将在不远的明天!

  五、全文练习朗读,指导背诵

  教师:让我们把这美好的心愿永远记在心间,把这篇美文背下来。

  六、练习写字,感受汉字美

  1.出示汉字,并让同学认读、组词。

  朵秀泪国祖流婆蓝

  2.让同学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3.教师示范,同学书空。

  4.同学书写,教师强调三个“一”。

  和板书设计:

  17我去台湾接外婆

6、《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3.写完后和同学交流,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难点

  能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策略

  1.习作指导

  (1)指导选材: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抓住让自己突然觉得长大了的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来写。借助教材中的示例和插图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2)指导习作:①写印象最深的事情。②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③把“那一刻”写具体。④写出当时的真实感受。

  2.习作展评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习作,采用师评、生生互评等方式,赏评习作中的亮点,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同时对照习作要求,看学生有没有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指导学生二次习作,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影集、学生日记、学生成长手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语境,导入主题

  1.翻阅影集,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欣赏几组照片。(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中小女孩从婴儿到长大的成长照片)

  (2)请同学们翻阅一下自己带来的成长影集。

  (3)谈一谈翻阅影集后的感受。(学生自由畅谈)

  2.穿插“猜一猜”的游戏。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这里有咱们班一位同学小时候的几张照片,你们猜猜看他是谁呢?(展示班上一名同学婴儿时期的照片)

  (2)学生自由猜测。(展示班上那名同学小学时期的照片)

  3.揭示习作主题

  同父母一起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那一刻,陪奶奶一起聊天、做游戏的那一刻,同学陪我过生日的那一刻,陪父母去探望爷爷奶奶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板书并齐读习作主题。(板书:那一刻,我长大了)

  4.教师小结:同学们翻阅自己的成长影集的时候,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成长中的故事吧。老师欣赏这些照片的时候,也感慨万千。还记得大家刚进入一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经常哭哭啼啼,转眼间变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长大仿佛就在一瞬间。

  【设计意图】用几组学生婴幼儿、孩童、小学的照片导入新课,目的是创设情境,同时让学生感受成长、感受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多彩的回忆,为下面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做好铺垫。

  板块二回忆童年,指导讲述

  1.寻找“那一刻”。

  引导: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学生自由翻看自己带的影集、日记、成长手册……)

  2.讲述“那一刻”。

  (1)指名讲述:回忆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2)指名学生读教材中的示例。(课件出示示例)

  (3)学生交流汇报:示例中的句子,哪些词让你有所触动,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3.指导讲述。

  想一想你是在哪一刻长大的呢?那一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是做了什么?那一刻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组交流。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长大的“那一刻”,说说当时的情景。

  5.全班交流分享。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交流成长故事,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养成说真话、写真实故事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从交流中学会先说具体,再写具体。

  板块三结合课文,指导习作

  1.明确习作要求。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

  61548;请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61548;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学生齐读这些要求。

  2.指导习作方法。

  (1)教师引导: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读中悟写。(课件出示《梅花魂》第3自然段)お

  引导交流:你从这段话中能发现什么写作方法?

  教师点拨:写事离不开写人,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离不开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板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3.指导写出真情实感。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习作打动别人,感染别人,还得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内心被触动的那个瞬间。(板书:真情实感)

  4.教师小结: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除了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外,还需要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选段,从中学到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课文既是阅读的材料,又是写作的借鉴材料,学好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板块四自主拟题,自由习作

  1.指导学生自主拟题。

  (1)本次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这是大主题,同学们可以自己想一个更好的习作题目,题目自拟。

  (2)学生拟定好习作题目。

  2.放手让学生自主习作。

  这次习作要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现在运用今天学到的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开始写作吧!(学生自由写作,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主拟题,放手让学生自主习作,充分发挥学生在本次习作中的自主性。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学生习作才能轻松愉快。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展示习作,和同学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

  2.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能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分享,构建方法

  1.佳作欣赏。

  (1)指名学生朗读佳作。

  (2)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说说展示的佳作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2.例文诊断。

  (1)教师出示学生习作中尚需修改完善的片段。

  (2)师生评议:引导学生从“事情经过是否清楚”“那一刻是否具体”“是否写出了真实感受”三个方面评议。

  (3)讨论修改。

  3.借助课件,指导方法。

  课件出示

  61548;我和妈妈在马路边看见一个小女孩带着她瘫痪的妈妈乞讨,我给了小女孩十元钱,小女孩用充满感激的眼神望着我,那一刻,我长大了。

  61548;我生日那天,爸爸原本答应陪我庆祝生日的,可中午吃饭的时候,爸爸接到一个工作上的电话要出去吃饭,爸爸左右为难,我劝爸爸以工作为重,那一刻,我长大了。

  61548;奶奶天天在家里干家务,最近奶奶身体不适,我放学一回家就帮奶奶干活,还给奶奶捶背,那一刻,我长大了。

  4.教师小结:本次习作最重要的是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怎样才能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最好用上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展示佳作,和同学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例文诊断,全班共同评议修改,帮助学生掌握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板块二修改习作,养成习惯

  1.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鲁迅先生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老师相信爱动脑筋的你们,一定能改出最棒的习作,赶快运用这些好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吧!

  2.同桌交流互评。

  同桌之间互换习作读一读,和同桌交流,看看有没有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根据同桌的意见再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学生再修改习作,老师相机指导)

  3.全班展示交流。

  展示台上展示修改好的优秀习作,全班交流。(优秀习作欣赏)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意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和同学交流互评后修改习作,一改再改,直到满意为止。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提高习作质量,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板块三总结提升,分享收获

  1.学生畅谈收获。

  在本次习作过程中,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我们在习作中要围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那一刻”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誊抄习作,展现成果。

  学生将修改至满意后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意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独特感受及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总结习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习作能力。让学生一吐为快,享受习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板书设计

  那一刻,我长大了

  经过——写清楚

  瞬间——写具体

  感受——写真实

  [教学反思]

  1.环节设计清晰,重点突出。

  这次习作讲评课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认真批阅全班学生的习作草稿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文的立意基本能够体现学生们对主题的思考,但是选材大多比较普通,并且描写不具体,没有说服力。所以我就把该堂习作评讲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如何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上,通过欣赏好段落、修改尚需完善的片段、修改自身习作三个步骤设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以学生自己写的习作为例,提高学生评析习作的热情。

  习作评讲课如果一味是教师传授写作方法,会使整个课堂枯燥、寡味,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师生缺乏互动,实际的学习效率也会很低。所以上课时,我时刻以班级学生的习作为例,引导学生自己读,自己悟,自己说,自己去发现如何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学生很快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中找到了“诀窍”,而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更为扎实,也更利于学生运用到习作中。正因为把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老师只充当了引导者、点拨者,所以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学生的讨论更加激烈,收获也颇多。再拿起自己的习作,学生就能毫不迟疑地改起来,知道怎么改,修改习作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3.从扶到放,层层深入。

  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我安排了两个环节。先让学生集中改某段文字,再让学生去认认真真地改自己的习作,这主要是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全班共改一文,进行实际的操练,并且结合教师的相机指导,更有助于学生茅塞顿开,有所感悟。扎扎实实地落实共改环节,才能切实提高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

7、《圆内接四边形》的优秀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内容是《圆内接四边形》,这是继《圆周角》教学内容之后的第二个课时。教学内容是通过上一节所学的“圆周角定理”得出“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其中还需要讲解“圆内接四边形”概念,及例题。

  我初步设计的教学方案是:通过习题回顾------引出图形“圆和四边形”------介绍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提出讨论:是否每一个四边形均有外接圆?------引发探讨:圆内接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是什么特殊四边形?为什么?(合作交流)------例题讲解(学生探究)------自主练习------总结归纳------布置自行设计的作业(涉及到圆周角定理及圆内接四边形定理的题目,因课本后没有相应练习)。

  开始的教学非常顺利,习题回顾对学生巩固昨天所学起到很好的作用,说明“圆周角”的内容学生应该基本掌握。而且这道题的图形正好出现“圆与四边形”,顺其自然地,我很自然地提出“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并加以讲解。当我提出问题:是否每一个四边形均有外接圆?此时,学生进入到沉思时间,学生们的'思想正在高速运行。令我惊讶的是,短时间中就有学生回答:不一定,理由是必须满足“四个顶点到同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学生的回答让我高兴,说明学生对一个多边形能否有外接圆的要求理解透彻!还说明学生对“圆”的概念理解深刻,还能证明我所教的学生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综合能力强!

  紧接下来,为了保持这种良好的思维程度,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我马上提出问题:圆内接平行四边形是( )。这是一个填空问题,按理说,前面的问题都能很快回答出来,这种题目对学生来说应该简单。但是,出乎预料的是,学生说道的答案竟然有“矩形、正方形”,此时的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竟然有一个数学还好的学生说:矩形或正方形。我马上说:学生还分小学、初中、高中生。他竟然没有反映!但是很多同学反映了,只能是矩形。这位同学可能是站着很紧张,可以愿谅的。

  当大家都认可之后,我提出问题:为什么?

  所有学生都沉默了!

  时间在流失,离下课时间越来越少了。本来才40分钟,不能这样流失。我说:有没有一点思路?接下来又说:证明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方法?

  学生在想,有学生在轻轻回答,当然,他们能把如何证明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说出来,这点我表扬了他们。

  我想还是让学生来答证明方法,必竟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也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

  学生1:因为对边平行,所以邻角互补,又因为另一组对边平行,所以另一组对角互补,所以有角相等。同理,对角相等。当我听到这时,我吃惊了!我说:为什么要证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难道没有学过吗?(因为筹建宜春八中,没有上他们的课),但学生们都说:学过!

  学生2:证明四个角是直角。

  学生3:证明有一个角为直角

  ……

  种种方法,让我哭笑不得。我没有想到,学生对四边形的知识是这样的贫乏。基本理论的缺失,真的让学生解决问题无从下手。我想:这节课我一定会拖堂的(因为我上课从未出现过拖堂现象,但今天必须,我没有办法了)!

  我只有自行解说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又是圆内接四边形,所以对角互补,所以这两个角都等于90度。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学生听后,大声笑了,他们说这么简单?我说:就这么简单,难道你认为有错吗?学生说:没有。

  课后,我想,为什么学生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根据学生这节课的反映,说明他们以前的基本知识缺乏,所以思维没有跟上。在以后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以前的知识与现在知识的联系,多向学生讲解,这样才能有收获!

8、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到超市去购物》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到超市去购物》,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分享中体会大带小的乐趣,激发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①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②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③、活动前讨论:

  师:我们去如海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钱"

  "穿园服"

  "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活动过程: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如海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2.提出要求:

  师:去超市后要和自己的朋友(哥哥姐姐)在一起,哥哥姐姐呀照顾好弟弟妹妹。

  3.超市中好朋友中间可以互相交流:

  4.美食大家分享:

  5.活动后的感想:

  活动反思:

  "数学是美丽的,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并在分享中深化"大带小"活动的价值,培养幼儿责任感及其爱心。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尝试教学带来的成功喜悦。另外,亲友团是开展活动的准备支持,每一个活动的开展都是离不开亲友团的大力支持,从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的交谈,我们都通过日常接送孩子的时间向他们作介绍的,使其了解活动的教育价值,并给予孩子初步的引导,亲友及幼儿的感受,从他们的描述中可见一斑。

  "走进社会、开拓视野"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

9、《外婆辛苦了》的教学反思

  本周我们开展的是园本课程,学习重点在于通过园本课程来帮助幼儿熟悉、了解家乡的文化,从而引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课程开展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孩子对家乡文化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如有的孩子知道家乡的美食有熏豆茶、青团子,七都有一个很大的太湖等等。虽然都只是一些很简单的、经常可以看见的事物,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来说却是培养爱家乡情感最好的媒介。从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孩子们从知道的东西慢慢接触不知道的东西,不但可以引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慢慢拓宽视野,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家乡的特别之处。

  在社会《外婆辛苦了》活动时,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在认识外婆的工作时,仅限于知道外婆在哪里工作、干些什么(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小班后期孩子完整语言有待培养的特点,在活动中我还增设了小朋友与外婆“通电话”的游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积极主动的'自主选择制作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因孩子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我在准备制作材料时,应有层次上的要求。幼儿能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到外婆对孩子的爱,了解到外婆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并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外婆的喜爱之情。但小班孩子的情感萌发,还需依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实现。

10、《摇到外婆桥》教学反思

  在我童年的时候晚上妈妈经常会给我念童谣,有时还会配上身体动作,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首“摇到外婆桥”的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买条鱼儿来烧一烧。头不熟,尾巴翘…那时我们一边念一边做,别提有多高兴。《摇到外婆桥》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这首童谣传送时间很长,陪伴了很多孩子走过快乐的童年。因此,我想把这首歌谣改编一下,孩子们肯定也会喜欢的。

  于是,我把它改编成了一个童谣游戏,减短了歌谣的'长度,配上礼仪教育的内容把它改编成了四句儿歌“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见人要问好,外婆夸我好宝宝。”然后根据儿歌内容配上了简单的动作:摇船,举手,再竖起大拇指做夸奖状。孩子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游戏,玩了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而且还能很好的将我们平时进行的礼仪教育内容创编进去,既玩得开心又加强了礼仪教育,一举两得。

  孩子们玩得开心,回家还将这个游戏教给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家长们对这个游戏显然是不陌生,一家三口玩得十分投入,在园内见到老师的时候还说起这个游戏,回味无穷啊。

11、《外婆家的小屋》教学反思

  一、读中识“小屋”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预习、认识生字以及听完课文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一次认真默读课文,并提出:读完课文之后,你觉得外婆家的小屋怎么样,谈谈自己的体会。当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时,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具体词、句、段,从而做到读中感悟外婆家的小屋。如,陈文峰同学说到小屋很美时,我马上追问:你从课文哪个地方感受出来的?陈文峰回答道:“在第二自然段中写着‘屋子前面是一个小院。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丛丛,一片片,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的 ,花园是美丽的,所以我认为外婆家的小屋也是美丽的。”“真不错!”我禁不住表扬道。见陈文峰受到表扬后,其他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体会,并能较好的从课文中寻到自己的答案的支撑点。何杰同学的回答出乎人意料之外,他认为“外婆家的小屋很温暖,因为在冬天,坐在屋里的火炉边,烤山芋吃。”当然,三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还小,知识面窄读懂一点说一点,不必求全,特别是对于一些独特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都要给予鼓励。

  二、读中理“序”

  这篇课文脉络很清晰,当学生谈完自己对小屋的体会后,设计一个问题: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外婆家的小屋,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问题刚提出来,猴急的谭康恒就大喊起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我马上加问一句:“那么一年当中春夏秋冬是按什么来划分的'呢?”这下一学生答道:“季节。”我再一次问道:“对,是季节,

  那么你们再看看课文除了按季节写之外,还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呢?”张紫涵举手答道:“按屋前,屋后的顺序。”谭以琳补充说:“墙外,屋里。”对于方位顺序,以前我只介绍过空间顺序,为此,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屋前、屋后、墙外、屋里几个关键词,我也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以后写作文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

  三、读中悟“情”

  有人说“花开无声,文字有情”。作者通过对外婆家小屋的回忆,表达出对外婆家小屋的喜爱以及一种浓浓的思乡情,而这种感情对于学生来说,很难领悟到的。教学时,先学习2-5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外婆家屋前小院春天大丽花的美丽,屋后大竹园夏天的舒服、宜人,墙外的瓜棚、豆架里秋夜的虫鸣以及冬天屋里屋外的温暖、快乐。再学习1和6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到通过做梦勾起外婆家小屋的回忆以及通过做梦再一次回到外婆家小屋,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做梦,这样的首尾呼应结构,在第一课《早晨真好》中了解到,所以学生也能很好掌握,也能理解作者对外婆家小屋的喜爱这份感情。

  整篇课文学完之后,我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课文设计初衷围绕“读”展开,但对于精彩段落,读的方式单一,朗读太少,部分学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12、《外婆的澎湖湾》的教学反思

  在这次音乐课上,我教唱的歌曲是《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以其清新明快的音乐风格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孩子。当录音中响起熟悉的歌声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充分品尝到了课前深挖教材、巧妙构思,课上激情互动,灵活多变,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展示平台的快乐。

  成功之处: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欣赏澎湖湾的'美景引入教学,让学生通过情境欣赏,提高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简短的介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澎湖湾的了解,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在教唱的环节中,我采用了解决歌曲的难点节奏,让学生会读节奏,并且能够有节奏性的读歌词,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在演唱过程中,学生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并能够带有情绪、动作,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整节课学生的表现都很活泼,可爱。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课堂气氛很活跃。他们的歌声越来越美,他们充满激情的演唱感动了自己,感动了同学也感动了听课的领导。孩子们在本课教学中也充分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在歌曲节奏的教法上,还存在死板的教学方式,应采用学生较为兴趣的节奏教法,我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到音乐节奏的枯燥、乏味。此外,在审美体验这一环节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的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吸取精华,让自己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总之,本课教学较好的体现了主体性、全体性、创新性和高效性。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上的“调味师”和“魔术师”给孩子们带来教学上更大的快乐和满足。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