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我去台湾接外婆教案一等奖设计
1、一年级下册我去台湾接外婆教案一等奖设计
设计理念
恰当地运用课件展示祖国的美丽山河,让小朋友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和祖国的美,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情感,并积极启发同学用童稚的语言描绘祖国的山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海峡两岸人民企盼回归的美好感情,激发同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书写,朗读背诵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体会两岸人民的美好心愿和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2课。
教学过程〖*2一、谈话导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祖国妈妈的儿子——台湾,半个世纪以来,不曾和祖国大陆相聚。有一位小朋友的外婆也随台湾的流浪离开了自身的亲人,几十年来不曾回到祖国,不曾见到亲人。今天,外婆终于要回来了,我们一起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去接外婆吧!
齐读课题:我去台湾接外婆
二、初读课题,掌握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主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生字学会,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
方法与过程:
(1)出现带拼音的生字词,采取自读、抽读、齐读、互相读纠正等方式,让同学掌握生字词。
(2)再去掉拼音练读:湾 接 婆 蓝 追 朵 祖 眉 秀 喜 泪 流
(3)记字的.过程(小组讨论汇报,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指导写字:朵 秀 泪 国 祖 流 婆 蓝
①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祖”、“泪”,认识“”字旁,教师示范写,同学书写。
②指导写上下结构的字,“秀”、“婆”,认识“秀”字的“”,并指导书写,观察“婆”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并指导书写。
3.看画面,读词语。(多媒体课件出示,并通过画面引导同学理解词语意思,读出语感。)
追云朵翻高山过大海接外婆
好山河三峡美峨眉秀泪花流
三、熟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读好了生字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1.同学自读儿歌,同桌练习读,相互提醒、评价,抽生读。
2.学习诗歌第一、二节。
(1)齐读第一、二节,你读懂了什么.
(2)同学汇报。
从“追云朵”、“翻高山”、“过大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和时引导同学看课件中的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3)指导朗读,把“追”、“翻”、“过”这几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通过朗读进行体会和表达。(抽生读,评价、教师示范读,齐读。)
3.学习第三节。
教师:接外婆干什么.
指导读好问句。
4.学习第四节。
教师:外婆看到了祖国哪些好山河.(看课件:师出示三峡风光和峨眉山风光,让同学结合课件体会三峡美、峨眉秀,并进行表达。)
教师:看到这些美景外婆会说些什么.(让同学展开想象。)
5.指导朗读第三、四节。
四、拓展训练,深化感情
1.拓展(一)
你还会带外婆去看祖国哪些好山河,仿着第四节说一说,可以为:
瀑布壮泰山雄喜得外婆泪花流
桂林奇黄山美喜得外婆泪花流
短命美鱼儿欢喜得外婆泪花流(播放家乡的风光课件)
2.拓展(二)
(1)外婆回到了台湾会对其他亲人说什么.
(2)其他亲人听到外婆说后会怎样.
(让同学展开想象。)
教师总结:是啊!台湾人民多么希望回到祖国看一看。我们也多想他们能早日回归。同时我们也相信,台湾的回归将在不远的明天!
五、全文练习朗读,指导背诵
教师:让我们把这美好的心愿永远记在心间,把这篇美文背下来。
六、练习写字,感受汉字美
1.出示汉字,并让同学认读、组词。
朵秀泪国祖流婆蓝
2.让同学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3.教师示范,同学书空。
4.同学书写,教师强调三个“一”。
和板书设计:
17我去台湾接外婆
2、一年级下册我去台湾接外婆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个小女孩给大家,你们愿意和她交朋友吗?(她就诗我们今天这首诗歌地小主人翁,她呀!她的外婆住在遥远的台湾,可是她多么愿望外婆回来团聚啊!谁愿意陪她到台湾接外婆呢?
2、出示地图。找到台湾,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姐妹岛》找岛台湾,说说那里的风光和特产。
二、借助拼音读诗句。
1、师范读诗句。(录音配合)
2、自读全诗,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多读几遍。
3、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听,请教同学不认识的汉字。
4、以活动形式认识生字。
捕蝴蝶。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都喜欢在野外干什么呢?老师今天带你们到郊外去玩玩。请看,这样多的蝴蝶,多美啊!能干的孩子,看谁捕的蝴蝶最多,只要你认识它,响亮地叫出汉字娃娃地名字,那蝴蝶就是你的咯!试试看吧,孩子!
5、 同桌考读。。
6、竞赛读摘掉帽子的汉字。抽生读,男女生读,齐读。
7、抽生上台把课后的词语贴在相应的图画上。生教读。齐读。
三、生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美,体会海峡两岸愿望回归的美好感情。
1、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诗怎样读懂的?与伙伴沟通沟通。师指引。读诗句。(体会诗中人物的感情。)
2、提出没有读懂的地方,或没有体会到的地方。同学们共同解决问题。
3、生带着刚才的体会妹妹的品读。
4、抽生读,齐读,师生评议。。
5、配音齐读,多美的诗句啊!它把海峡两岸人民的愿望回归统一的强烈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孩子们好好地读吧,把我们的这份心情读出来吧!
四、课堂延长。
1、这几年,我们祖国大陆有好大好大的改变哟,有好多好多好美的地方,孩子们,你想把外婆接回来到哪里去看看呢?外婆看了会有什么感受呢?聪慧的热情的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2、老师也愿望早点把外婆接回来,看看我们美丽的祖国,到美丽的地方去逛逛。(课件出示)首先我要带外婆去看看那古老的而又举世闻名的'创举—— 万里长城,再看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你看那山是多么的奇、秀、险,那水是多么的静、清、绿;还有那乐山大佛,大足石刻,和那伟大的奇观——贵州黄果树瀑布,还有我们邻近的永川茶山竹海,家乡的青龙湖,老鹰山,还有那美丽的白云湖……我多项外婆能早点回来啊!外婆,你回来吧!台湾,你快回归吧,我们盼着你。
3、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反映两岸人民盼回归的诗、歌、画。
4、带着对台湾回归的企盼心情齐读课文。
3、一年级下册我去台湾接外婆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和相关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3体会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和平统一的美好感情,激发同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挂图、中国地图以和配乐反映诗中美好意境的动态课件。
同学:课前收集有关台湾和大陆的风景名胜图片,向爸爸妈妈了解或上网查阅当地的风景名胜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台湾吗?你都了解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中国地图。)这就是台湾,它位于我国东南部,是我国的第一大岛。这里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生活着勤劳而善良的台湾人民(出示台湾风景图片课件)。台湾以它独有的风情吸引着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2如今,香港、澳门这两个失散多年的小朋友都已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而台湾却依然流浪在外,孤零零地站在海的那边呼唤着自身的亲人。“我”亲爱的外婆在几十年前就孤身去了台湾,再也没有回来过,“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外婆啊,今天,“我”就要到台湾去接外婆了。
3一起读课题:17我去台湾接外婆。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我”怎样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怎样接?)
(2)“我”为什么要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为什么接?)
(3)外婆回到家乡后,心情怎样?……(板书:心情怎样?)
4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次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卡片,采取自读、抽读、齐读、竞赛读的方式,让同学掌握生字词。
(2)去掉音节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看画面读词语句子,想情景。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语言美
1同学自主读课文,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畅。
2同桌练习读。数数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3小组分节竞赛读课文。
4自由地小声读读这首小诗。考虑:“我”是怎样到台湾接外婆的?你是从哪些小节知道的?
(1)下面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二节,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着读,还可以做动作读,或者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看看你都能读懂些什么。
(2)(出示课件:第一节诗)指名读第一节诗。
我看见了,你读的时候,笑得是那么的开心,我想问一问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呢?(我就要到台湾接外婆了,就要见到我日夜思念的外婆了,所以我心里非常高兴。)
(3)你体会得真好!谁再读一读(同学读第一节诗)?你读得多么着急呀,你为什么那么着急呢?(我很想早点见到外婆。)你觉得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心情?(板书:追。)
(4)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读一读,根据自身的理解读出自身的感情,可以是高兴的心情,也可以是着急的心情。
(5)(出示课件:第二节诗)谁来读一读第二节诗?(出示和第二节诗内容相关的画面课件:白昼鹅驮着“我”从家乡开始起飞,“我”飞过了重重高山,晚上“我”也不肯歇息,早晨“我”又在晨曦中穿行,飞呀飞呀,终于到达了台湾。)看了刚才的画面,你体会到什么?(去台湾路途遥远,“我”历尽了千辛万苦。)从诗中哪些字可以看出来?(板书:翻、过。)你能读出路途的遥远和艰辛吗?指名读,范读,齐读。
(6)咱们把第一、二节诗连起来读一读,注意体会“我”的急切心情和路途的遥远与艰辛,特别要注意读好诗中红色的字。(齐读。)
5咱们继续往后读课文,想一想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到台湾接外婆?(板书:看好山河。)你是从哪儿找到答案的?
(出示课件:第三节诗)这节诗中有一个小问号,你认识吗?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问的语气。)请你和你的同桌试着读一读,读出问的语气来。
指名读第三节诗。好!你为什么把“好山河”读得那么有感情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我想带外婆去看看这些好山河。)(齐读。)
6“我”都带外婆看了祖国的哪些好山河呢?(三峡、峨眉。)
(出示课件:三峡)这就是三峡,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中滩多水急,两岸奇峰耸立,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看了大屏幕,你们觉得三峡的景色怎么样?(板书:美。)
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峨眉吧。(出示课件:峨眉。)这就是峨眉,它位于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欣赏了峨眉的风景,你们觉得峨眉的景色怎么样?书上用哪个字表示了峨眉很美的意思(秀),(出示第三节诗)你们觉得峨眉的秀和三峡的美一样吗?
为什么外婆会泪花流呢?能读出景色的`秀美和外婆的激动吗?(同学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练读—齐读第三节。)
7是啊,外婆是多么想回到自身的家乡啊,台湾人民又是多么想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啊,祖国妈妈又是多么想自身的小朋友回来啊!让我们用自身琅琅的读书声来表达这一美好愿望吧!(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我去台湾接外婆,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小朋友们,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愿望记在心里,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吗?可以参照板书练习背诵,能背的站起来背,可以做做动作。我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同学齐背。)
9假如外婆回到了家乡,你还想带外婆去哪些地方看一看祖国的好山河呢?
(1)生交流:九寨沟、长城、张家界、海南……然后用课件展示这些优美的风光。
(2)仿照课文说话。
美,
长,
乐得外婆。
10我们的祖国处处风景秀丽,我们的家乡重庆也不例外,想看看家乡的局部名胜古迹吗?(出示流动的画面课件:朝天门、人民大礼堂、大足石刻、万盛石林。)
11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重庆如今越来越美,我们的祖国也越来越富强,我们一定让外婆回到家乡,回到祖国亲眼看看。让我们怀着深情再次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
2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3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师:这些字(“泪”、“祖”、“流”)都是左右结构,怎样写,它们才美观呢?
教师范写“泪”、“祖”、“流”。
4剩下的几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出错?给大家提个醒。教师范写“秀”、“国”。
5同学在田字格内临写。
4、一年级下册我去台湾接外婆教案一等奖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本设计以学生朗读时的神情为突破口,询问学生为什么那么高兴,为什么那么着急,为什么读得那么有感情,学生的回答就代表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对于同一首诗、同一节诗,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应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多元感受,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和相关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3体会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和平统一的美好感情,激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挂图、中国地图以及配乐反映诗中美好意境的动态课件。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台湾和大陆的风景名胜图片,向爸爸妈妈了解或上网查阅当地的风景名胜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知道台湾吗?你都了解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中国地图。)这就是台湾,它位于我国东南部,是我国的第一大岛。这里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生活着勤劳而善良的台湾人民(出示台湾风景图片课件)。台湾以它独有的风情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2如今,香港、澳门这两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都已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而台湾却依然流浪在外,孤零零地站在海的那边呼唤着自己的亲人。我亲爱的外婆在几十年前就孤身去了台湾,再也没有回来过,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外婆啊,今天,我就要到台湾去接外婆了。
3一起读课题:17我去台湾接外婆。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我怎样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怎样接?)
(2)我为什么要到台湾去接外婆?(板书:为什么接?)
(3)外婆回到家乡后,心情怎样?(板书:心情怎样?)
4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次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卡片,采取自读、抽读、齐读、比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词。
(2)去掉音节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看画面读词语句子,想情景。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语言美
1学生自主读课文,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畅。
2同桌练习读。数数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3小组分节比赛读课文。
4自由地小声读读这首小诗。思考:我是怎样到台湾接外婆的?你是从哪些小节知道的?
(1)下面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二节,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着读,还可以做动作读,或者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看看你都能读懂些什么。
(2)(出示课件:第一节诗)指名读第一节诗。
我看见了,你读的时候,笑得是那么的开心,我想问一问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呢?(我就要到台湾接外婆了,就要见到我日夜思念的外婆了,所以我心里非常高兴。)
(3)你体会得真好!谁再读一读(学生读第一节诗)?你读得多么着急呀,你为什么那么着急呢?(我很想早点见到外婆。)你觉得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心情?(板书:追。)
(4)孩子们,我们一起读一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情,可以是高兴的心情,也可以是着急的心情。
(5)(出示课件:第二节诗)谁来读一读第二节诗?(出示和第二节诗内容相关的画面课件:白天鹅驮着我从家乡开始起飞,我飞过了重重高山,晚上我也不肯歇息,早晨我又在晨曦中穿行,飞呀飞呀,终于到达了台湾。)看了刚才的画面,你体会到什么?(去台湾路途遥远,我历尽了千辛万苦。)从诗中哪些字可以看出来?(板书:翻、过。)你能读出路途的遥远和艰辛吗?指名读,范读,齐读。
(6)咱们把第一、二节诗连起来读一读,注意体会我的急切心情和路途的遥远与艰辛,特别要注意读好诗中红色的字。(齐读。)
5咱们继续往后读课文,想一想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到台湾接外婆?(板书:看好山河。)你是从哪儿找到答案的?
(出示课件:第三节诗)这节诗中有一个小问号,你认识吗?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问的语气。)请你和你的同桌试着读一读,读出问的语气来。
指名读第三节诗。好!你为什么把好山河读得那么有感情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我想带外婆去看看这些好山河。)(齐读。)
6我都带外婆看了祖国的哪些好山河呢?(三峡、峨眉。)
(出示课件:三峡)这就是三峡,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中滩多水急,两岸奇峰耸立,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看了大屏幕,你们觉得三峡的景色怎么样?(板书:美。)
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峨眉吧。(出示课件:峨眉。)这就是峨眉,它位于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欣赏了峨眉的风景,你们觉得峨眉的景色怎么样?书上用哪个字表示了峨眉很美的意思(秀),(出示第三节诗)你们觉得峨眉的秀和三峡的美一样吗?
为什么外婆会泪花流呢?能读出景色的秀美和外婆的激动吗?(学生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练读齐读第三节。)
7是啊,外婆是多么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台湾人民又是多么想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啊,祖国妈妈又是多么想自己的孩子回来啊!让我们用自己琅琅的读书声来表达这一美好愿望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我去台湾接外婆,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孩子们,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愿望记在心里,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吗?可以参照板书练习背诵,能背的站起来背,可以做做动作。我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学生齐背。)
9如果外婆回到了家乡,你还想带外婆去哪些地方看一看祖国的好山河呢?
(1)生交流:九寨沟、长城、张家界、海南然后用课件展示这些优美的风光。
(2)仿照课文说话。
美,
长,
乐得外婆。
10我们的祖国处处风景秀丽,我们的家乡重庆也不例外,想看看家乡的部分名胜古迹吗?(出示流动的画面课件:朝天门、人民大礼堂、大足石刻、万盛石林。)
11孩子们,我们的家乡重庆如今越来越美,我们的祖国也越来越富强,我们一定让外婆回到家乡,回到祖国亲眼看看。让我们怀着深情再次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
2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及关键笔画。
3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师:这些字(泪、祖、流)都是左右结构,怎样写,它们才美观呢?
教师范写泪、祖、流。
4剩下的几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出错?给大家提个醒。教师范写秀、国。
5学生在田字格内临写。
5、一年级下册我去台湾接外婆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教学目标】
1.认识“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 伴 却趣这”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伙伴 却 趣这”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教学准备】
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指名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2)师:这一小节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欢做吗?还要做什么事情?
生:踩影子睡觉
板书:踩影子
睡觉
多玩一会儿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2)师:睡觉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开始是怎么想的?
生:大人让我起床上学,我想不上学。
板书:不上学 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 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三、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3一个接一个
踩影子 多玩一会儿
睡觉 不上学
起床上学
上课 没有上课铃
6、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教学反思
《一个接一个》是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是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作品。她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受这个世界,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表达简单的内心世界。诗歌共4节,前三节格式相似,每节共3句话:第一句讲孩子被成人世界惊扰后的不开心,第二句是孩子的希望,第三句是孩子转念之后的喜悦。每一节的第一句连接着上一节的结尾,内容环环相扣,与题目“一个接一个”相契合。最后一节诗中孩子天真的发问,使诗歌更富有童趣,引发小读者们的情感共鸣。
本首儿童诗内容贴近学生的世界,通过与生活的对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首儿童诗需要两节课来完成讲授,我上的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讲授的重难点是识字、写字、正确地读文、简单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可能是有老师们在后面听课,部分学生放不开,稍有些紧张。但是课堂整体的学习气氛还是不错的,作为讲课的教师——我,可以说是内心澎湃,不自觉地跟打了鸡血似的,整节课下来还算顺利,但还是与我上课之前所设想的课堂有些出入,尤其是课后,听了其它语文老师对我这节课的评价,我才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第一点: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
课堂上,我穿的大衣没有扣子,这很影响教师干脆利落的形象。
第二点:虽然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是作为一节公开课,就应该整体把握。
这节课,我在识字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最后课文的读不够,对课文的理解更是我在牵着学生走,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课文中找答案。
第三点:这节课,我重点讲了两个生字:各、这。
对于已经上过一学期的孩子来说,教师完全可以重点讲解一个生字,另外一个生字交给学生自己来学习。对于学生生字的书写,我没有及时地评价、反馈,只是交由同桌来互相检查评价。
第四点:整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不够,形式单一,教师也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课文朗读情况。
我对课文的朗读把握不到位,作为语文教师的我真的是急需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第五点:整节课时间的分配不合理。
在识字上用时过多,生字书写上抓了两个字重点来讲,学生的读很少,这就跟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读书声、学生应该站在课堂中央相违背的。最后在课文的理解上我非常匆促地结束了,学生只能跟着我走,最终,又变成了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机械式的课堂。
虽然这节课已经讲过很长时间了,但老师们对我这节课的评价,我还是记忆犹新。我们都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发现不了问题所在,但是当别人说出来之后,便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阵地,作为阵地整体方向的掌舵者,我们需要不断地用知识来提高自己,并深入学生真正地了解学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真正地上好每一节课。
7、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教学反思
今天我进行了《一个接一个》第一课时的教学。在课堂前半部分,我采用反复的读文,如检查读,师生合作读,指读,练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方式让孩子在读中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语。孩子们的朗读由生涩到熟练,在兴味盎然的朗读中,孩子们把句子读通顺了,把句子读准确了,对词语“各种各样”有了自己的理解,把句子读的有了生命力了。
从课堂的初读到后面的感情读文,文中的生字都呈现突出的红色字体,孩子在一遍遍的读文中,将生字内化,会读,会认,自然而然的识字。
孩子们前半节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兴趣,但在课的中间,我发现孩子们有些疲惫,明显有些累了,对读文的兴趣也不高了,正好此时,我设置了两个检测生字的游戏,踩影子和跳房子。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又重新活跃了起来。这让想到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不能一味的进行读,写的教学,要多设计一些活动性的内容,让课堂张驰有度,孩子们的学习也轻松有趣。
本课在教学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这节课本来设计的内容只是读熟课文,认识生字,写三个生字。可是在上课的时候,我看时间,前面的内容提前完成了三四分钟,于是把原来不准备设计的第一小节指导朗读又放进了本课的内容。于是课堂的容量有些大,导致后面应该写的三个字时间不够,只能写两个字了。
字词巩固的次数较多,对识字方法交流给学生的时间较少,我认为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将生字识记,但还是觉得在字词方面不够扎实。
一节课容量很大,要在平时,这些内容是根本上不完的。而今天,由于听课老师众多,孩子们的课堂纪律特别好,所以课堂的内容就比较多。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课堂组织好教学,让平时的四十分钟也能高效的发挥作用。
8、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感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阅读中体验,入情中感悟。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本案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表达了他们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学生们在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时或快或慢或轻或重的自主获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了灵性的`生命体。
二、适时拓展,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构建了美妙的课堂
充这些图片、资料充分展示出来,就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我国首都北京的美,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实现了语文课与生活的不痕对接,同时也体现了让语文课堂情景化、生活化、审美化的教学理念。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感受到学习的个性和精神的自由释放,纯真感情的自然流露,爱国情感也在无形中自然升华。
不足之处:
课堂上感觉学生与老师配合不是很好,因为教的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高年级要差,面对枯燥的学习,容易疲倦,因此老师的充分调动就尤为重要。备课时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突出趣味性教学,比如说,在识记生字时,编一些的有趣的儿歌用或游戏等形式互动读记生字,在读文及重点句子时,运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比如说在揭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之后,我可以换种方式:让我们的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地读——:女孩子们甜甜地对北京说——:我们怀着对北京无限的热爱一起说——!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中悟、体会感情,最后读出感情。。还有就是在写字时老师讲的过多,留给孩子们自主发现学习的时间少了点,所以很多孩子在写字时没有按正确格式去写,显然写出的字不是很规范。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的补充课文内容的介绍,不但能让学生更多的对课文的了解,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总的来说,课堂是艺术,需要我们去不断改进加以完善。
9、三年级英语下册三年级下册Unit4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对话课,核心句型是Whereis…?It sin∕on∕under….课文通过张鹏和John放学后收拾书包的情景让学生感知该句型的语义及语用情景。
首先,总结一下我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能够感知本课主句型的语义及语用情景;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本课时的.整个过程设计的比较有逻辑性,各个教学环节比较流畅;
3.整堂课,能够做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是:
1.部分学生不能在语境中运用Whereis…Itsin/on/under…来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2.各环节的过度不是很自然,过度语言有些欠缺。
3.时间安排不合理,前紧后松。可以在巩固操练环节中适当增加展示的同学。
改进意见:
1.引导学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运用新句型,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够达到质变。
2.各环节之间的过度语言要到位,使各环节紧密衔接。
3.在巩固操练环节适当增加展示的同学,并且让学生给学生纠错。
10、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省》教学反思
一、本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1、紧抓新课程核心理念
本节课教学过程,创设的各个问题,都是面对每一位学生,体现了“一切为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如通过电脑画面展示内容,分析台湾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台湾农作物与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原因。学生在分析回答问题时,难免有错误,或者不全面。对学生回答过程中正确的观点,教师要赞同,对学生暂时失败和不足之处,教师可热情启发,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请其他同学帮你想一想。这样使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正确把握师生角色与合理补充教材
在授课过程中,师生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更加接近,也就是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行协作学习,感受与他人的讨论、探究和乐趣,体会协作学习带来的成功,而且有利于鼓励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组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二、本节教学设计不是之处
1、教学内容方面
教师评价
(1)在讲授台湾工业关况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强调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分析工业分布沿海平原的有利条件时还可以通过电脑展示,台北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台北还是一片沼泽地,现在已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城市,也是台湾省的省会。以此表明西部发展历史悠久,并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2)在对台湾的海陆位置,自然环境练习题训练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同时授课时,教师说明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如果不说明情况,学生很容易误会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因为地理形图上显示出台湾岛上有很多条河流。
2、课堂驾驭能力方面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个别学生的一些创新观点予以肯定,但在课堂中却经常感觉忽视了这一点。如在讲授过程中,讲到台湾农作物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原因时,此时有学生提出:水稻分布在西部,是因为西部靠近大陆,便于出口。的确,分布在西部便于出口,但这不是农业分布在西部的自然原因。因此,在学生提出创新观点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更好驾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