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一等奖

2023-07-20 19:22:12

  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一等奖

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一等奖

1、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高中的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等。本节内容主要是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2)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和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需要教师指导并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就地取材,搜集生活区域内的外国商品的实物或照片、资料。(包括汽车、电器、生活日用品音乐、服饰、外国餐饮店等),上网搜集或实地调查打入外国市场的中国企业。调查了解这些现象给人的切身感受,进而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有个初步的评价和感性的认识。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的外国事务,不用出国也可以感受到国外的生活,同学们能举出我们生活中的外国商品吗?我们中国的商品打入外国市场的又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之上,教师适时抛出问题:这些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的什么现象?为什么在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经济全球化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请同学们思考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经济全球化趋势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学生:结合材料,积极思考)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古人能轻易地得到国外生产的物品吗?为什么他们没有感受到经济的全球化呢?

  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动力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1-92页内容,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要介绍)空中客车(AIRBUS)是世界上最先进、舒适、可靠的民用客机。乘客身处其中,如同在空中(AIR)乘坐“客车”(BUS),这是它得名的来由。

  空中客车工业的制造和设计主要是由来自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的`宇航公司共同承担。另外,包括北美洲几百家供货商在内的1,000多家供货商中的约10万人也参与了空中客车飞机的制造。

  全球目前正在运营中的3700架空中客车中,将近半数的飞机已经装配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问题:为什么一架飞机要由许多国家生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一个产品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资源和劳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是讲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表现:

  a生产全球化

  你还知道哪些产品是由许 多国家共同生产的?

  (材料):贴上“日本制造”销售的SONY:芯片——美国,外壳——印度,部分零件——韩国,组装——马来西亚

  波音747飞机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近10个国家,1000多家大企业,15000多家小企业。

  英国装配的汽车:发动机来自瑞典;控制设备来自德国;底盘、弹簧来自美国;车身来自意大利。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得到了一个什么称号:

  ——世界工厂!这说明我国在生产全球化潮流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b贸易全球化

  材料: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其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降至0。1%,双方93%的产品贸易关税已降为零。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开放市场,形成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6万亿美元GDP总值的经济区。

  这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表现,是什么呢?

  ——————贸易的全球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外贸的发展给我国经济的推动是举足轻重的!

  在投资合作方面,2003年至2009年,东盟对中国实际年投资额从29。3亿美元增长到46。8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从2。3亿美元增长到30亿美元,增长超过13倍。今年上半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约31亿美元,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约12亿美元。截至今年6月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总额约694亿美元,其中东盟对华投资累计约598亿美元,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投资累计约96亿美元。

  这又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什么表现呢?

  c资本全球化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3页漫画材料,想一想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资本总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加快。哪里有利润就到哪里去,哪里利润高就流向哪里,资本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技术与信息全球化、消费全球化、规划全球化等,但教材只要求我们了解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三个表现。

  那么,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是靠什么实现的呢

  (4)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想一想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 什么作用?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含义)他利用世界各国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作用)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师:想一想: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吗?

  展示华尔街金融危机图片,并对之进行简要介绍。

  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文明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的同时,还带来了灾难。于是有人把经济全球化比作一把“双刃剑”,以说明对世界同时带来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告诫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全面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P94第一段)

  A、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极影响: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94材料,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突出表明当今世界财富分配的严重两极分化。

  A、使世界贫富分化现象更加严重;

  B、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师:这些现象(负面影响)的出现,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有关,它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经济全球化 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它们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简介一些反全球化的事例。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如果只看重它带来的积极影响,行不行?

  那如果我们仅仅注意它的消极影响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同学们都回答得很不错。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小故事:

  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拿出本国的国粹——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只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你猜他拿出了什么)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走上前来,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举杯相敬,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如)我们要有充分吸收世界经济的营养,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的发展,真正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3)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经济全球化,那么,我们是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重点)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重点)

  4、跨国公司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

  十、教学反思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不在于教材的更新,而在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我认为,

  1、备课时要做到:点面结合,树立整体意识。“点”是指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面”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把握知识的整体,对教材的处理要有整体意识,大胆地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寻找出一节课的知识线索,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整堂课显得更加流畅、自然。

  2、上课时应注意:扶放相伴。所谓“扶”,就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诱导,适时点拨。所谓“放”,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更多自己学习、体会、交流、评价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体会、创新。

2、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内容

  (一)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

  (二)主要学习内容: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

  融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相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

  ,增强综合国力?(2)发展先进文化

  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

  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三、设计思想

  (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

  (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1-

  -2-

  -3-

  -4-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框内容是本课的核心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知道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国际竞争中有重大作用,我们要从中体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理解发展文化事业,特别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3、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一等奖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

  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 职能⑥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⑦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⑤联系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

  ②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增强法治意识

  ③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标导学】

  (一)商品vv

  1、含义

  商品是用于 。

  2、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含义:使用价值是指 。

  (2)价值

  含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 。

  商品交换实质上是 。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 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 中分离出来, 地充当 的 。

  3、货币的本质是 。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4、货币的职能

  (1)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 ,它是 的体现。

  (2)根源:在于货币的` 。

  (3)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所具有的 其他一切商品 的职能。

  B.计量单位:

  C.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 表现出来的 。

  D.特点: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 货币,只需要 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 含义:货币充当 的职能。

  B.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及对生产者的启示:

  含义:以 为媒介的 。

  公式:

  启示:

  C.特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用 的货币,不能用 的货币。

  (4)其他职能: 、 、

  5、货币流通规律:

  (三)纸币

  1、产生

  2、含义 。

  纸币是 。

  3、纸币的优点

  4、纸币发行规律

  (1)发行规律:

  (2)回忆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合作探究】

  1.【思考】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判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探究】P6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4.判断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纸币的购买力也由国家决定。纸币发行的越多越好?

  【当堂达标】

  1.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2.从货币的产生看,一般等价物是货币生产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这是因为( )

  A.扩大的物物交换,使商品交换越来越困难

  B.它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C.一般等价物具有固定性

  D.一般等价物能充当交换的媒介

  3.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是( )

  A.代表商品的价格 B.价值不变的商品

  C.现实的货币 D.观念的货币

  【课后练习】

  1.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指( )

  A.每个生产者的具体劳动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交换关 系

  C.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

  2.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和一切商品交换,这表明( )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 商品

  B.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仍然是商品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钱作为货币,其本质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这是因为( )

  A.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表明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数量关系

  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大小

  C.现实货币放在商品上容易被偷走

  D.用观念上货币来说明商品的价值表明可以讨价还价

  4.货币之所以能度量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因为( )

  A.货币可以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B.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人们乐于接受

  C.货币本身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D.货币本身有价值,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5.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

  A.纸币只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基本职能

  B.流通中的纸币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C、纸币发行量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

  D.纸币的面值是不固定的

  6.通常在一定时间内,在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发行量( )

  A.与待销售的商品量成反比 B.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D.与人民币自身价值成反比

  7、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表现的?

  本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当堂达标】CBAC

  【课后练习】DBACC B

  7、(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交换劳动的关系,即生产关系。

  (2)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职能表现出来的,即通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表现出来的

4、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一等奖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反思一: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今天开始采用尝试法,首先让学生在作业提纲的引导下进行自学,然后再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然而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根本不会去自学,有些学生教材都不想翻开,教师提示他翻开教材后他也不会去看教材,也就是出现我在课堂上经常讲的状况-----"不是学生在看书,而是书在看学生"。这是传统的讲授法转换成尝试教学法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学校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学校的班生规模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比讲授法下更容易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因为在采用讲授法的情况下,即使学生不是很积极地想听,但教师的讲授还是会强制性地影响学生,学生或多或少还会听一些。而在学生自学的情况下,学生如果不想看,就有可能真的一个字地都不看。

  而对于学习积极性高一点的学生而言,学生的阅读能力真的有待提高,学生连最基本的举例说明都难于做到,这是尝试教学法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反思二: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文化与经济、政治》这一框是《文化生活》这本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讲的还是文化的基本理论,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理论性的知识较多,与上一个框题《体味文化》相比,内容较多;同时也是考试时答题常考的内容。本课堂的评议记录如下:

  一、本课遵循的是"五个环节教学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作业布置来开展这一框的教学,教学结构完整。运用了我们备课组的集体教学案进行辅助教学。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在导入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的探究活动来引出经

  济、政治、文化这三者之间不可分离、相互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二、充分网络备课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材料,设置情景,使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讲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的表现"的时,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并以这个案例为依据提出相应的问题,来讲解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案例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我在讲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的时候,运用了《变形金刚》这部电影的拍摄背景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已经在电影中灌输的美国式的价值观进行了教学,和相对抽象的理论进行了结合,学生容易理解且感兴趣。

  三、课堂讲解与考试相结合。在讲解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的表现"时,转换成一种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如何使得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得更好"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考虑到了考试时以这种方式为命题的情况可能性比较大来设置的。

  反思三: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今天,在三个班上了《文化与经济政治》,课堂的效果比预想中的好,因为这个框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但在课堂中三个班的学生都比较集中精神在听课,三个班中两个理科班的学生没有学生伏在桌子上的,倒是文科班有三两个学习伏在桌子上想睡。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有这样的效果是不错的。这可能是我教学设计的功劳,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了大量的例子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不过在这个过程在有个别平时很认真的学生却显得不太想听,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不是这些学生觉得这些事例与课本的内容关系不太,听了也没什么用,这需要进一步了解。

  当然这也可能与学校加强对课堂的监督有关。以前校长极少出现在教室外面巡课,现在校长副校长经常在巡课,这至少在短时间内对班主任对学生都有一定的作用,长期作用就不得而知。但愿望学校新领导班子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进入新的发展期。

  但这种课堂也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真正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我们这种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5、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一等奖

  教学设想:

  两文居于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三个板块“湖山沉思”。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已经教完;第二板“感悟自然”块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也已经教完。第三个板块“湖山沉思”是表达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潜藏着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沉思”更有在教训面前的思考,更有对自然规律的顿悟,教学主要在散文的阅读理解上,理解句子的含义。文章不难,所以用指导阅读的方法处理。

  教学目标:

  1、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理念;

  2、理解某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课时:1

  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主要是让我们学会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第二板“感悟自然”是让我们体会自然风物引发的.人生感怀。马上我们要学的第三个板块“湖山沉思”是表达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潜藏着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沉思”更有在教训面前的思考,更有对自然规律的顿悟,下面我们看看,两篇文章有怎样的“沉思”和顿悟?

  二、字词积累

  听写和注音:

  蓊郁( ) 游弋( ) 惬意( ) 峻峭( ) 懒惰( ) 虚掷( ) 挥霍( ) 徜佯( ) 缪斯女神( ) 黑魆魆( ) 瓶塞( )注意(塞北、堵塞的读音) 喧嚣( ) 混浊( ) 吞噬( ) 涟漪( ) 厮守( ) 水漉漉( ) 一泓湖水( ) 清澈( ) 深邃僻隐( ) 一瞥( ) 引擎( ) 油腻( )

  嗥叫( ) 山崖( ) 驯服( ) 迸发( ) 拾遗( )(注意拾级而上) 毛骨悚然( ) 嘎啦( ) 砰砰( ) 嬉戏( ) 蠕动( ) 枪膛( ) 无动于衷( ) 闪烁( ) 饿殍( ) 疲惫( ) 湍急( )

  三、整体理解

  1、了解作者

  (1)美国作家梭罗,19世纪美国作家。1845年,他摒弃繁华生活,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若干年后出版了《瓦尔登湖》这本文学名著。《瓦尔登湖》一向被人们称为“梭罗的精神自传”,是那种彻底拒绝浮躁的好书,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美丽神韵蕴藏在里面。进入瓦尔登湖,里面惯有的虚静与孤寂、思想与灵光,犹如涓涓细流注入当下人们心灵的荒原,给人以一种清新冲淡通脱之美。课文《神的一滴》节选自梭罗《瓦尔登湖》中的《湖》一篇,题目是编者所加。

  (2)奥尔多利奥波德19世纪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被称为“近代环保之父”。课文《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2、理解文章的思想理念

  (1)阅读下面的文段,说说文段里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观念?

  “现在,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村民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如今却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给他们洗碗洗碟子了。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地圣洁的水!而他们却想转动一个开关,拔起一个塞子就利用瓦尔登的湖水了!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段,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本文原题是《湖》,现在题目改成“神的一滴”,如何理解?

  “火车从来不停下来欣赏湖光山色,然而我想,那些司机和那些买了月票的旅客,常看到它,他们多少是会留心这些风景的。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 。”

  答案

  作者高度赞扬瓦尔登湖的神圣。瓦尔登湖的清纯、圣洁如同神灵一般,她可以让你涤荡灵魂,悔赎原罪。那一滴是她俯视天下,哀怜众生的泪

6、《经济全球化》教学反思

  今天是实习以来,第一次站上讲台,我上的是九年级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之前在学校实习,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事先总会打好招呼,大家互相配合下,可是这次面对的是一群孩子。

  今天是实习以来,第一次站上讲台,我上的是九年级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之前在学校实习,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事先总会打好招呼,大家互相配合下,可是这次面对的是一群孩子。之前交流不多,心里一直害怕自己不能驾驭课堂,所以一直紧张。我早三天前已备好课,自己在家练了很多遍,但是当自己真正站上讲台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难免的紧张让我语速很快,原本两分钟的导课,我只用了四十秒,到说完第二大部分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时,才上了十几分钟,接下来的内容我不得不去好好把握一下时间,到这个时候课堂气氛渐渐活跃,我之前的紧张也消退了。在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时引导的欠妥,内容稍抽象,现在反思一下:

  1.板书。板书处理的不够好,稍显拥挤,太过细致,今后要注意详略。

  2.时间。内容时间分配不合理,处理欠妥。

  3.与学生互动。多多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教材内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把握的还不是很清晰,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今后还要多下功夫,不光是备教材,还要吃透教材。

  5.心态。紧张导致语速快,教态不是很自然,以后有机会要多锻炼。

  我尽最大努力想要做到脱稿,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尽可能的在旁边引导,限于自己水平,恳请王老师批评指正,多提意见。我以后多多学习,虚心请教,通过实习,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力求做到更好。

7、《经济全球化》教学反思

  这堂课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兴起原因,经济全球化影响;另一部分是世界贸易组织,讲解世贸的概况,中国加入世贸的原因和影响。

  吸取上次汇报课的经验,这次汇报课我找了大量材料以辅助教学,比如课程的导入:

  家住市区的李娜早晨起床后先用潘婷(美国保洁公司品牌)洗发水洗头后,然后用佳洁士(美国)牙膏刷牙,洗脸时用了欧莱雅(法国)洗面奶,穿上阿迪达斯(德国)外套和耐克(美国)运动鞋,吃了昨晚买的肯德基(美国)汉堡,喝了杯雀巢(瑞士)咖啡,带上索尼(日本)mp3和诺基亚(芬兰)手机,刚出家门遇见邻居王叔叔开着新买的奔驰(德国)汽车……

  这种方式,直观、容易理解,而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还可以调动学习兴趣,把本来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得课堂轻松活跃。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问题:

  1、在知识处理上,对教材挖掘不深不透。

  在分析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出现的问题时,注意给学生提供史料,让学生从史料中提炼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出现的问题,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表现、作用、认识时,直接展示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并没有很好地对一些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也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对教材仅仅是进行了梳理知识,没有上升到一个高度,需要加强自身的历史专业素养。

  2、在多媒体运用方面。

  本课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播放可口可乐、麦当劳、摩托罗拉、海尔等画面,通过地图动画展示波音飞机的组成过程,让同学们感受经济全球化带给他们和世界的影响。结果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学生的反应很热烈,比较容易接受。但随之而来,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个弊端,画面过于花哨,反而冲淡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

  3.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方面。

  对于学生的把握始终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弱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注重个别学生,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能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分而不用,流于形式,从而使得教学模式和方法显得单一而薄弱,这也是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能真正使学生的活动和思维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体会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当的采用这样的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4、在课堂评价语言方面

  课堂评价语的恰当运用,对于创设良好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强化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中心,多形式、多角度地运用各种课堂评价语,优化教学效果。我曾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在一次校公开课上,成健同学在归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时,因为回答不完整,我让他的同桌起来补充,结果还是不完整,我脱口而出,“真是同桌啊!”下课后,我觉得非常不妥当,我讽刺了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引以为戒!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反思。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8、《经济全球化》教学反思

  反思一:教学方法

  本课采取了比较教学与材料教学法。

  1、用表格的方式整理考点知识,既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设疑引思,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3、在合作探究环节中,以材料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从而加强对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的基本能力的培养。

  反思二:本课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也叫结构主义,其最早思想可追溯到皮亚杰。其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主义强调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交流”是强调学习的条件和过程,而“意义建构”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2、问题解决的原理

  在试图解决某个问题前,要先对它进行明确的阐述和规定。

  要避免把注意力只局限于问题的一个方面。

  要当心和避免产生功能固定和负迁移的可能。

  反思三:本课优点

  1、利用表格形式

  由于是历史高考的二轮复习,因此在一轮复习已完成的主干知识复习的基础上,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达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而表格形式则有助于在横纵向的对比中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或者灌输式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在本专题的复习过程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互相交流与倾听,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合作探索,学会分析、各抒己见,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能力、创造力与协同能力。

  3、及时巩固的训练。通过课堂上的限时训练以及专题测试,使复习过程及时得到巩固。

  反思四:本课存在的不足

  1、时间有限,专题复习内容较多,课堂容量过大。

  2、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在此过程中被忽视。

  反思五:解决的措施

  1、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进行课前指导。

  2、将学习成绩较好、活跃的学生安排到每一小组,以此带动、帮助学习困难生。

9、《经济全球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的来说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不过在这里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很值得我对此进行反思,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善。

  首先,我通过例举同学们身边常见的外国商品以及他们所知道的外国市场上常见的中国商品,让他们明白经济全球化其实就在大家身边,从而导入本堂新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比较感兴趣,这对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好的基础。接下来,先给同学们展示了美国波音飞机的生产过程、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以及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让学生针对这些材料和漫画得出经济全球化的三个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并且结合它的表现得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这个过程中由于选择的材料比较有针对性,学生都能很顺利的得出结论。对此给我一个启示: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创设非常重要,情景的重要性在新课改中尤其能够体现,在今后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

  其次,通过上面的讲述以及开始上课时所举的肯德基的例子,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经济的全球化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学生会说是通过到国外开公司实现的,由此也得出了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含义、目的都很好理解,但是跨国公司的意义学生一般都很难想到,不过在提示的过程中也能顺利回答出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个部分教师的指导工作必不可少,在这个方面作为一个新教师我觉得自己还存在不足,在今后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最后,通过中国从国外购买彩电技术到目前向国外出口彩电的材料,给学生一个印象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发展有很多好处——积极影响,对于这个重点问题,学生能概括出其中的几个方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但是很少能概括完整的。课后我反思了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上面的这段材料反映的不全面,这依然说明了情景及材料的重要性,另外这个知识点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所以他们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在课前能自己去搜查一些有关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对影响有了初步的印象。对于这个方法只是我的一个初步的设想,不过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在将来的教学运用于实际。

  这些只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但是通过下面的一段材料,学生就能很快明白经济全球化除了积极影响还有消极的影响。我所用的材料是书本上现成的,不过针对性很强,学生都能看出经济全球化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富裕而发展中国家更加贫困,在这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其实已经显现出来了——发达资本主义在这里起主导作用。不过在这个消极影响的过程我由于一时的心急就把两方面的消极影响都展示给了学生,到课后的复习过程中我才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于风险全球化这点还是存在疑问的。所以,作为新教师不能自认为知识点简单就忽视学生的感受,这个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重视的,除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以上的这些都是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课进行的,虽然预期目标几乎都能达到了,但是在这里所存在的一些不足还是要引起我足够重视的。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不断努力,尽快成长。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