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一等奖

2023-07-25 15:32:12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一等奖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一等奖

1、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一等奖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2、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通过认真阅读教参,提取有用信息,形成了本节课的教材特点: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本课内容的编者设计精心,文中配有插图,安排了泡泡语,文后安排了要求朗读和交流体验以及积累句子的练习题目,另外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这些内容,提示了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学习进行了有益的提示。

  【教学目标】

  1.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鱼缸、一丝不苟”等词语。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重点词句和探究体验的方法,大多数学生能体会出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3. 通过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青年画技和人品的敬佩赞叹之情,并能够受到感染,养成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 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交流体验

  【教学过程】

  对于这节课,在课标、教材、教参的指导下,以及对学生学情了解的前提下,大致的学习过程如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花港 玉泉 清澈见底 聋哑人 一丝不苟 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

  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段话吗?

  [设计意图:听写生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通过这些词语的启发回忆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3.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的主要内容。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4.同学们,请大家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读课题,当读到“游”这个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游”字,引导学生学习领会课文所在表达的情感。]

  (二)引出主线

  1.引入:这节课就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鱼是怎样游到纸上去的。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书中带有“游”字的句子。

  2.生读书找出书中带有“游”字的句子。

  3.交流汇报。哪些句子带有“游”字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出找到的句子,屏幕出示。

  1.……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2.……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3.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4.……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5.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6.……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啦!……

  7.……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4.读文。老师想请一些同学跟老师配合读课文,看你能不能读出相应的句子。

  [师生配合,读课文]

  (三)研读段落

  1.同学们能读得这样好,一定是知道了这些鱼是怎么游的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第一句先写了鱼在哪游?

  2.可爱的金鱼吸引了许多观鱼人,在这些人中,有这样一个人。

  3.这个青年人来这里干什么?(看鱼,画鱼)他画得好吗?(好)哪几个带有“游”字的句子表明他画得很好?

  4.面对大家的赞美,唯独他没有任何反应。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同来读一读第9到第11自然段。

  5.作者把对青年人的称赞写在了纸上,引发了他们间的一次对话。指名读对话。

  (四)练笔延伸

  抄写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品味作者写作的精妙。

  (五)升华情感

  1.同学们,文章以一个“游”字贯穿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这七个句子,体会一下鱼是怎样游的。

  2.谁能再说一说鱼儿是在哪里游的?如果让你给这三个词排排序,应该怎么排?[鱼在水里游,鱼在心里游,鱼在纸上游。]

  3.对,青年之所以画活了游鱼,是因为他忘我的爱鱼,忘我的观鱼,忘我的画鱼,使鱼游到了心里,才能让鱼游到了纸上。这让我想起茨威格说的一句话来: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当──全神贯注。

  (六)板书设计

  观鱼 如痴如醉

  鱼游到了纸上 先游到了心里 勤奋 专注

  画鱼 栩栩如生

  (设计思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源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学生先从对课题的兴趣入手,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并做到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聋哑青年看鱼专注,做事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好品质。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后能够很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初步感受作者留心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于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也能够有效落实。)

  【教学结果预测】

  (1)针对目标1,设置了操作性评价,知识掌握性评价,学生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品质,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能在此过程中有收获有体验。

  (2)针对目标2,设置了交流式评价,表现性评价,教师能通过小组讨论表现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时评价。大部分学生对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及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能够完成和提高。

  (3)针对目标3、4,设置了交流式评价,表现性评价,通过这种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活动方式,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文意,掌握方法,达到目标。

3、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一等奖

  一 学习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课文。

  3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三 学习准备:学生可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四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 (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 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 自主读书

  1 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 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 澈 壶 缸 徽 聋

  3 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 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5 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复习

  1 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2 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指名(师板书)

  二 读书讨论,解决疑问

  1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 四人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有什么联系?

  三 重点研读

  1 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 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 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2)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 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

  四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 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 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地观察,,刻苦地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着)

  3 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1)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2)举止和神态描写。

  4 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五 讨论“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 自己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 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写一写吧。

  课后反思:

4、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认读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句的含义。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金鱼生活在哪里吗?(在水里)可我见到的鱼却可以在纸上游,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嘛?那就和我一起走进27课吧!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快速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识记生字词:课文中的生字词你都认识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生词:花港清澈见底一丝不苟厂徽聋哑人

  (1)指一人读,纠正字音。

  (2)关于生字词你有什么想说的?(重点指导认记澈、徽两个字,四字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造句)

  (3)指读

  3、指名接读课文: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谁愿意读?请你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

  1、你能用一个词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人?

  2、默读思考:你是从那些语句中体会出这是一个做事专注而忘我的青年呢?请你边默读课文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的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想好的同学在小组内读读画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4、全班交流: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谁先来说说:

  教学预设:

  句一: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神态描写)

  教师点拨:① 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

  ② 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

  ③ 看大屏幕,青年人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现在的神态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

  指导朗读:①指读评价:多么认真,多么专注的青年啊!你能读出青年的专注吗?

  (谁还能读得更好?你读得真棒!我们已经看到了那用心看鱼的青年。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②全班齐读: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句二: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教师点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赞美她?(忘我)

  指导朗读: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一看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教师引读:就这样他老是忘了回家。

  在风和日丽的星期天里,他

  在寒风凛冽的星期天里,他

  在烈日炎炎的星期天里,他在这一年里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过渡:青年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我们还从哪里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句三: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句四: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过渡:这位青年忘我地画鱼,他是怎样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句五: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动作描写)

  以读代讲:① 指名读想象:他花的多细心多专注啊!谁来读一读!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② 想象画面: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③ 自由读: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④ 指名读:谁来读一读,让我们再次感受青年的专注、忘我以及他高超的吧!

  ⑤ 合作读:女生读工笔细描的部分,男生读挥笔速写的部分。

  过渡:你们的朗读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画作,一个女孩惊奇地叫道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补白:(看插图)听到她的叫声,大家不由得向青年人围拢过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朋友们看到他的画喊道:;阿姨看到他的画称赞道:;老爷爷看到他的画赞叹道:;是啊,青年人的画技真是太高超了,金鱼被他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好像是鱼游到纸上

  理解关系:你能用学过的`一组关联词将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吗?(因为所以)

  四、反顾整体

  情感升华:理解得真好!正因为青年人的忘我,正因为它那么勤奋专注的看鱼,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了心里,所以才能落笔升辉,把鱼画活了,让鱼游到了纸上。而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我们一样吗?(聋哑人)

  可以想象他在这学画的一年里会遇到许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付出得也要比我们正常人多得多,可他却能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向命运挑战。

  1、课文学到这儿你想说点儿什么?(学生自由答)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3、作业:

  搜集向青年人这样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因为) 鱼游到了心里

  专注

  忘我

  (所以) 鱼游到了纸上

5、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认读“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句的含义。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金鱼生活在哪里吗?(在水里)可我见到的鱼却可以在纸上游,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嘛?那就和我一起走进27课吧!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快速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识记生字词:课文中的生字词你都认识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生词:花港清澈见底一丝不苟厂徽聋哑人

  (1)指一人读,纠正字音。

  (2)关于生字词你有什么想说的?(重点指导认记“澈、徽”两个字,四字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造句)

  (3)指读

  3、指名接读课文: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谁愿意读?请你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

  1、你能用一个词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人?

  2、默读思考:你是从那些语句中体会出这是一个做事专注而忘我的青年呢?请你边默读课文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的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想好的同学在小组内读读画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4、全班交流: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谁先来说说:

  教学预设:

  句一: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神态描写)

  教师点拨:① 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

  ② “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

  ③ 看大屏幕,青年人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现在的神态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

  指导朗读:①指读评价:多么认真,多么专注的青年啊!你能读出青年的专注吗?

  (谁还能读得更好?……你读得真棒!……我们已经看到了那用心看鱼的青年。……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②全班齐读: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句二: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教师点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赞美她?(忘我)

  指导朗读: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一看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教师引读:就这样他老是……忘了回家。

  在风和日丽的星期天里,他——

  在寒风凛冽的星期天里,他——

  在烈日炎炎的星期天里,他——在这一年里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过渡:青年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我们还从哪里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句三: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句四: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过渡:这位青年忘我地画鱼,他是怎样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句五: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动作描写)

  以读代讲:① 指名读想象:他花的多细心多专注啊!谁来读一读!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② 想象画面: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③ 自由读: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④ 指名读:谁来读一读,让我们再次感受青年的专注、忘我以及他高超的`吧!

  ⑤ 合作读:女生读工笔细描的部分,男生读挥笔速写的部分。

  过渡:你们的朗读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画作,一个女孩惊奇地叫道——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补白:(看插图)听到她的叫声,大家不由得向青年人围拢过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朋友们看到他的画喊道:“——”;阿姨看到他的画称赞道:“——”;老爷爷看到他的画赞叹道:“——”;是啊,青年人的画技真是太高超了,金鱼被他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好像是——鱼游到纸上

  理解关系:你能用学过的一组关联词将“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吗?(因为……所以……)

  四、反顾整体

  情感升华:理解得真好!正因为青年人的忘我,正因为它那么勤奋专注的看鱼,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了心里,所以才能落笔升辉,把鱼画活了,让鱼游到了纸上。而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我们一样吗?(聋哑人)

  可以想象他在这学画的一年里会遇到许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付出得也要比我们正常人多得多,可他却能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向命运挑战。

  1、课文学到这儿你想说点儿什么?(学生自由答)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3、作业:

  搜集向青年人这样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因为) 鱼游到了心里

  专注

  忘我

  (所以) 鱼游到了纸上

6、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的27课《鱼游到了纸上》一文,通过对聋哑青年观鱼、画鱼表现的细致描写,赞美了其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观察细微、构思巧妙成文,写得有情有趣,有声有色,生动感人。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很喜爱阅读的一篇课文。下面是我对《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也是我的座右铭。我虽很难做到,却在努力靠近它。

  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我曾先后设计了3条线:第一次试教:抓课题“鱼游到了纸上”为主线;第二次试教:抓青年的特别为主线;第三次试教:抓课文的7处带“游”字的句子为主线,最后我把教学的核心目标锁定于“感悟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精心找准了进入文本的发窍处:引领学生学习青年看鱼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句子,青年画鱼画得栩栩如生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为主线,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必须先游到心里。

  为了落实《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围绕“读”而展开的。以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抓住关键句、关键词理解课文,感受青年看鱼的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画鱼得栩栩如生,在教学课文的画鱼这一个内容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句式对比、引读、反复强调等方式进行读议结合,在读和议中,认识到聋哑青年身残志坚、勤奋专注、执着追求的品质,并受到感染。教学中反复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有情可抒,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每个人也都要有这种敢于自省、自察的勇气,因为“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只有敢于挑战自身的弱点,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及时纠正,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生命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可能不上公开课,每一次上公开课都是一种历练,每一次历练都是一次超越,每一次超越都是痛并快乐的成长,而每一点的成长都让你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自己还是很难做到游刃有余,有太多的束缚,有太多的担心,感叹于自己的卑微,感叹于自己的渺小,然而,卑微不能成为我鼓足不前得理由,渺小不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我将在卑微与渺小中努力做到不卑微、不渺。

7、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一、紧扣课题,激趣导入

  首先我从课题入手,上课开始我就设计问题: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第一个印象是什么?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随即引出“鱼怎么会游到纸上?是真的游到了纸上吗?是谁让他游到了纸上?”让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并进行探究。

  二、品味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我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文章重点,体现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巧设导语,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在品句训练中逐步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从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中的“游”字可以感受年轻人鱼画得很逼真;从“哟”字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惊奇、惊喜。从“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呆呆地、静静地”这几个词体会年轻人的专注。并从“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引导学生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描”,体会年轻人画鱼时的神态、动作。并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从语段中体会青年的专注。通过朗读,读出青年的专注,读出青年的投入,学生也体会到了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执着追求的品质,并受到感染。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师生间的配合比较默契,但整个课堂气氛感觉有点闷,师生之间有点拘谨,没能达到更好的活而和谐的境界。

8、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一位聋哑青年是如何观鱼画鱼的,赞美了他做事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持之以恒的精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在阅读了课程标准和单元导读后我确立了4个教学目标。一是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忘我、融为一体”三个词语的意思;二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之间的关系;三是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四是培养学生做事专注、持之以恒的品质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游”和“画”的对比朗读;想象鱼的动态的词语进行扩展读;将文字还原成真实的画面来读;通过音乐感受文字来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渗透,即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整体感知,互相交流。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通过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尝试解答。课堂上也应有生生互学的场面。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写在卡片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排序。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克服课堂上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的现象。

  一节课下来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评价的语言欠缺,读中感悟落实不到位。同时也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十分重要。我们一直说:备课,最重要的是备学生。但是,我觉得,教师的备课,除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自己。因为,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才能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设计精彩的课堂语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同时,教师还要有收放自如的应变能力:当课堂中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让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一条主线,把教学目标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语文,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一次的遗憾和失败,虽然让我心情沉重,但也让我在语文的教学之路中不断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带来思考。

9、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文章重点,体现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不足的是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还抠得还不够深,比如说在对"赞叹"进行换词练习时,不要仅仅只是让同学知道可以换为"赞赏","赞美","称赞""赞扬",而应该再往前走一步,为什么用"赞叹",而不用其它的词?从而让学生对这些词的用法有更明确的认识。

  在为"一丝不苟"找近义词时,可以创设多种语境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丝不苟。此外对课文适当进行延伸和扩展效果更好,比如开始教学时对西湖八景作简单的介绍。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师生间的配合比较默契,但整个课堂气氛感觉有点闷,学生没放开,老师也没放开,没能达到活而和谐的境界。我想这主要原因在于我的教学思路不够清晰,问题多而乱,使学生回答得也杂而散。如果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紧扣课题,问"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引导学生抓住青年画鱼的句子进行感悟,体会到句子意思是说青年鱼画得像真的一样。

  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像呢?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青年认真观鱼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这样条理会更好些,也就可以避免学生回答得散乱,师花很多时间去引导了,从而也能更好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0、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看着黑板读“鱼游到了”,你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鱼在水中快活地游动。

  生:我看到鱼在小河边游玩。

  生:我看到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

  生:我仿佛看到鱼游到了大海里。

  师:鱼到底在哪儿游呢?师在“鱼游到了”后面板书“纸上”。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生:自由读课文。

  师:鱼能不能游到纸上?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生:鱼能游到纸上。因为课文里的那位青年画得太逼真了,给人的感觉就像鱼真的游到了纸上一样。(加亮点分)

  (点评:学生有了好奇心,学习就会变得兴奋,思维就会掀起波澜。熊老师正是抓住这一点,创设问题情境,鱼游到了哪里?鱼能不能游到纸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片段二

  师:那位青年的外貌怎样?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用铅笔画上横线。

  生: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师:你找得真准。(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句子。)

  师:玉泉的水有什么特点?(玉泉的水清澈见底。)

  师: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青年的外貌吗?(眉清目秀)

  师:请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生: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再读课文,边读边用铅笔画句子,青年观鱼的句子用小括号,青年画鱼的句子用波浪线。(生按要求读画句子。)

  师:请同桌相互交流画的语句。

  师:指名读青年画鱼的句子。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加亮点分)

  师:“工笔细描”是什么意思?

  生:指青年画金鱼像姑娘绣花那样一针一线,非常仔细。(加亮点分)

  师:“挥笔速写”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金鱼的动态描绘出来。

  师:再指名读,注意“工笔细描”的语速较慢,“挥笔速写”的语速较快。

  师:同桌表演读,一位同学读,另一位同学表演青年画鱼的动作。(师生合作读)

  师:还有哪些句子?

  生: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师:这可以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齐读)

  师:你能说说“融为一体”的意思吗?

  生:青年专心致志地画鱼,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金鱼融合在了一起,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把鱼画活了。(加亮点分)

  师:小女孩怎样赞叹?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读出惊奇的语气,开火车读。)

  师:还有观鱼的句子吗?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这说明他是如何观鱼的?

  生:他看鱼看得入神,全神贯注。(加亮点分)

  师:除了我们找的这些语句外,还有吗?

  生: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他看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他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生:他看鱼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加亮点分)

  师:请同学读一读,读出忘我的境界。(指名读、齐读)

  (点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熊老师紧紧抓住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来引导学生体会青年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的品质,让学生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片段三

  师:我想同学们这时应该明白“鱼先游到我心里”是什么意思?

  生:他爱鱼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生:我们学过胸有成竹的故事。宋朝文同善于画竹子,当时苏轼说他所以画得好,是因为他在动笔以前,心里已经有画成了的竹子的模样。同样,这位青年画金鱼前,心里已经有了金鱼的形象,可以说胸有成“鱼”,所以他画鱼画得栩栩如生,好像金鱼在纸上游动似的。(加亮点分)

  师:“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是什么关系?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

  生:鱼先游到我心里,再游到纸上。

  生:因为鱼先游到我心里,所以鱼游到了纸上。(加亮点分)

  生: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师:你佩服青年什么?(全神贯注、坚持不懈、有毅力。)

  师:我也很佩服他,他是一位聋哑人。有句话说得好:“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门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也想到《触摸春天》中的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点评:如果要把金鱼画活,就要先仔细观察金鱼,使之形象鲜明、生动、深刻。这也就是“鱼游到纸上”与“鱼游到心里”的关系,熊老师让学生在感悟重点语句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结合“胸有成竹”来理解两者的关系,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反思

  语文教学要“求实”,即朴朴实实,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得,真的能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起良好的语文素养。在片段一中,熊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回答“鱼能不能游到纸上”的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习惯。在片段二中,熊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画出青年的外貌和观鱼、画鱼的句子,并细读品味,这实际上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时批画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到阅读的切入口,让学生知道人物的品质,丰富的情感,都是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才会与文本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重点的词句,要细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处,咬出文字的滋味。

  语文教学要“求活”,“活”就是要讲求教学的艺术性,生动地教学,课上师生互动,让语文教学深入人心,润物无声。教师在课堂上因学而导,神彩飞扬;学生在课上学语文如沐春风,在课外学语文其乐融融。在片段二中,熊老师在指导学生感悟青年画鱼的句子时,先让学生理解“工笔细描”与“挥笔速写”的意思,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再同桌表演读,最后师生合作读,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津津有味,这时,师生与文本完全融为一体了。在片段三中,熊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从胸有成竹联想到胸有成“鱼”,这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体现,这是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这也是一种深层的、具有切合学生发展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一教学环节展现了教学的精彩,给所有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

  另外,教师的激励措施为课堂增添了色彩。在教学中,熊老师多次给发言精彩的同学“加亮点分”,这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再加上“实”与“活”的语文教学理念,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11、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叙事文章,主要是赞美一个残疾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1、我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文章重点,体现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不足的是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还抠得还不够深,比如说在对“融为一体”进行换词练习时,不要仅仅只是让同学知道可以换为“浑然一体”,“浑然不知”,而应该再往前走一步,为什么用“融为一体”,而不用其它的词?从而让学生对这些词的用法有更明确的认识。在为“赏心悦目”解释时,可以创设多种语境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赏心悦目。

  2、对课文适当进行延伸和扩展效果更好,比如开始教学时对西湖八景作简单的介绍。

  3、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紧扣课题,问“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引导学生抓住青年画鱼的句子进行感悟,体会到句子意思是说青年鱼画得像真的一样。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像呢?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青年认真观鱼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这样条理更好些,也就可以避免学生回答得散乱,师花很多时间去引导了,从而也能更好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鱼先游到了我心里,又游到了纸上”

  这一重点问题上就非常的得心应手,顺利完成。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