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8-25 18:44:13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1、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③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列举:3,5.7,-7,-9,-10,0,-3,-7.4,5.2…

  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2、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

  2、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流程:

  一、情境诱导:

  学校为了创建书香校园,每个班都配有一批图书,现在知道一本书的价格是25元,我们七年级六班要买20本需要多少钱?要买y本书需要多少钱?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像这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那么它还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单项式 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6页)认真阅读课本(56页思考到57页练习,用你喜欢的颜色标注定义、关键词或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并完成下面自学提纲:

  1、填空:

  (1)苹果每千克8元,则买b千克苹果( )元;

  (2)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m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n倍,那么去年的产量是( )件;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 );

  2、你所填式子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单项式?它是怎样构成的?请举例说明。5是单项式吗?x呢?-n呢?

  4、什么是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请举例说明。

  5、你能给0.9b赋予一个实际意义吗?

  6、说出单项式 a , a2h, -mn, -0.8p , 单项式 ,πr2的次数和系数。

  三、展示归纳:

  抽有问题的学生逐个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再发动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老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节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特别强调:单独的一个字母或一个数字还有π都是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单项式的次数必须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四、变式练习:

  1、在式子单项式 , -4x, 单项式 , 0,a-b, 单项式 中,单项式有 ( ) A. 3个, B. 4个, C、5个, D、6个

  2、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①-x2y3与x3没有系数; ( )

  ②-a3的系数是-1; ( )

  ③单项式 πr2h的系数是单项式 ; ( )

  ④7的次数是0。 ( )

  3、说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2xny, (2)-32x2y3 .

  4、(1)如果单项式52x2yn+1的次数是5,则n=___;

  (2)若mx2yn是关于x、y的六次单项式且系数为-2,则m=___,n=_____.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认为难点在哪儿?

  你对同学们有什么提醒?还有哪个知识点没理解?

  六、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1,2,3

  选做题 :

  观察下列单项式-a , 2a2, -3a3 , 4a4 , -5a5 ,…

  (1)写出第20xx个和第20xx个单项式:;

  (2)试写出第m个和第m+1个单项式(m为正整数).

3、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制作一个五角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有两个内容,即学习画五角星和学习制作五角星,两部分相比较而言,学制作比较难,因为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动手能力比动笔能力明显要差,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载体,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教育的极好素材,除此之外,它还是今后学习比例线段(黄金分割)、正多边形和圆等知识的基础,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学生学会画五角星,会制作五角星。

  2、难点

  五角星制作的探究过程。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画一个五角星,会用一张纸制作一个五角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二)数学思考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感知、观察、试验、操作等活动充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创造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尊重理解他人的意见,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电脑演示

  升国旗仪式,把图案定格在国徽上的五角星。

  2、继续演示

  闪闪发光的五角星在引导学生感知五角星的和谐、完美的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

  首先让学生再次体验升国旗时庄严肃穆的氛围,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上,闪闪发光的五角星,心中便升腾起一种美好的希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造、联想的积极性。

  (二)感知体验

  1、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五角星,让学生用各种方法画出形态各异的五角星。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2、提出问题,对比于演示的五角星,如何画出完美、和谐的五角星?(学生讨论3~5分钟)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3、启发学生

  电脑演示(1):规则的五角星围绕它的中心旋转。

  学生发现规则的五角星的五个顶点在以五角星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

  提出探究问题:五点在同一圆上的五角星是否一定是规则的五角星?

  电脑演示(2):五点在同一圆上的不规则五角星。

  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五点均匀分布。

  电脑演示(3):规则的五角星五个顶点均匀地分布在圆上。

  学生讨论:计算出的周角被五等分,每个角。即五等分圆周。

  学生虽然不知道其中的数学道理,但可以通过图像演示来感知。

  4、师生共同小结画五角星的步骤

  (l)任意画一个圆;

  (2)以圆心为顶点,连续(即)的角,与圆相交于5点;

  (3)连接每隔一点的两个点;

  (4)擦去多余的线,就得到五角星。

  5、继续启发学生

  (l)你能说出这种画法(等分圆周的方法)的道理吗?

  (2)类似的,你能画一个六角星、七角星、……、n角星吗?

  6、教师归纳

  用较简单的几何知识说明。

  (三)体验探究

  1、小竞赛

  学生动手,看谁能以最好的方法和最快的速度将所画的五角星剪下来?

  2、师生共同探究

  电脑演示(l):利用画好的五角星直接剪

  (竞赛过程中启发学生)

  电脑演示(2):民间艺人以很快的速度用各种彩纸剪出各种栩栩如生且具有对称性的各种图形……

  学生动手实践:将五角星对折一次。

  在学生感知、体验的过程中渗透几何知识。

  电脑演示(3):演示该过程

  启发学生将其余四个角对折,发现五角星被折痕分成十个相同的三角形。

  学生动手实践:如何将相同的十个三角形折叠到一起,找出最简捷、最快速的折叠方法。(书本的方法)

  电脑演示(4):五角星带路法。

  3、学生归纳出折叠法剪五角星的方法

  提示学生:折叠时注意角度,下剪时如何选择角度剪出的五角星才完美、和谐?才更接近于国旗上的五角星?

  将五角星画法的原理推广,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思维得到创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四)放飞联想的翅膀

  1、小游戏

  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所画的五角星、六角星涂上最漂亮最丰富的色彩,贴在黑板上,将黑板变成一条美丽的星星河……。

  2、启发小结

  五角星、六角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很简捷很完美的几何图案。

  3、举例

  天上的星星,折的幸运星,飘飞的雪花,……。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是美的,是有用的。

  四、设计说明

  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教师先画、先折再剪,学生跟着模仿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造成教师独断专行,变成教师的表演,那么学生学会的只是“照葫芦画瓢”,别无他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升国旗创设情境(渗透人文教育),借助CAI课件和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学生发现五角星的画法;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发现,将画五角星的原理进行推广;在学习折叠法剪五角星时,我们也没有像课本那样撇开先画后剪法,而是以先画后剪法得到的五角星为模型,试着将五角星“返璞归真”,返回到剪后还没展开时的状态,让学生在不断地折叠和尝试中探究和感悟,力求恢复当初发明者创造折叠法时的火热思考。

  数学活动课到底该怎么上?活动课要不要探究?要不要创新?这节课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和回答: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不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画五角星时,笔者也没有因为画法的原理超出了学生的已有知识,采用教师先行,学生尾随的作法,而是通过一个动画让学生来体验和感知,最后又通过“如何画n角星?”这样一个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来内化认知结构;如何教用折纸法制作一个五角星?这个过程又进行了再设计:(多媒体)提示:类比观察、发现返璞归真实验探究发现、创新。

4、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制作一个五角星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时的想法,并乐展示。

  3、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并围绕主题展开口语交际。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大方地与人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小制作,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围绕主题“我们的小制作”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三)课前准备:

  1、小手工制作的课件。

  2、课前组织学生完成自己的手工制作。

  3、制作小卡片、小奖状。

  4、分四人小组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氛围,激趣导入

  1、小朋友,老师带你们看一些东西,比比谁的眼睛亮,从中看出与众不同的地方。

  (1)课件演示小手工制作过程及各式各样漂亮的小制作。如:小公鸡、天鹅、布娃娃、青蛙、花篮等等。

  (2)学生观赏后交流、评议。

  2、师生共同展示“我们的小制作“。

  A: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小制作,自我展示作品。

  B:教师也出示自己制作的作品。请大家和屏幕上的小手工艺品比一比,看看谁是我们班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能说会道的“小话家”?(出示“能工巧匠”、“小话家”强调、粘贴)(用多姿多彩的小手工艺品吸引学生,在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和老师的小制作进行比赛,向学生提出争当“能工巧匠”、“小话家”的目标,为学生营造一种自我展示的氛围、一种相互交流的氛围、一种竞赛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参与交流的热情。)

  二、以小制作激趣,明确要求

  1、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小白兔”。(出示“做的是什么”、强调、粘贴)

  (1):你们猜,我做的是什么作品?学生自由猜测。

  (2):想想我是用什么做成的?(出示:“用什么做成的”,强调、粘贴)学生自由说自己的想法。

  (3):你们喜欢我的作品吗?(出示“你喜欢吗”、强调、粘贴)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部分小朋友都是很喜欢可爱的小白兔的,老师趁机引导学生多说。教师适时鼓励、点评,还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学生个人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制作与大家共同分享?给大家讲讲,你做的是什么吗?是怎样做的?其他小制作家要认真听,看他(她)讲清楚自己做的作品了吗?听后评一评,好吗?

  生a:介绍自己的`小作品,并问:你们觉得我的小制作怎么样啊?其余生:进行评议,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参与其中。师:还有哪位小制作家能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勇敢地站起来讲讲自己的作品?(有了第一个学生的示范,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再请学生示范,效果会比第一个更好,同时老师在评价中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说自己的作品,并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别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激发情感促说,多向互动

  1、四人小组内介绍自己的作品,每个小组准备选出一个做得好、说得好的小朋友作为代表上台来介绍。

  2、小组代表上台展出自己的作品。

  3、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可随机引导做代表的学生充分说自己的作品,一边看作品一边听介绍的学生充分评同学的作品,并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别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丰富的想象,让其余同学有跃跃欲试的说话欲望。)

  4、学生跨组交流作品。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有一双小巧手,话说得就更好了。你们一定还想看看其他小组的作品吧?那就快带上你的作品去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吧!学生自由找好伙伴,相互介绍自己的小制作,评别人的作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别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好学生,使整个交流自由而不随意。)

  5、创设情境,赠送作品,深化主题小朋友,老师被你们的作品和话深深地感动了,如果把你们的作品送给更多的人看,把话说给更多的人听,一定会感动更多的人,那多好啊!那该把作品送给谁呢?小组商量商量吧!(小组商量送作品的对象,讨论为什么送给这个人。)

  师:好,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送给别人(包括听课老师),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呢?并说说自己赠送的原因。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把自己的作品赠送给别人,并把自己的想法、愿望或建议说给对方听。(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一步展开交际活动。)

  师:小朋友,看了他们的表演有什么话要说?如语言流利、规范吗?说话有无礼貌、表情、神态各方面呢?学生先在小组说说,然后派说得好的同学上台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在全班讨论、评议。师:小朋友真能干,演得入情入境,评得头头是道,还有哪位愿意表演?学生自由找小伙伴进行表演,并在班上交流、评议。(给每一位学生表演、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表扬激励,拓展延伸,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小朋友,你们既是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又是能说会道的“小话家”。

  a)现在请大家在班上推荐出五名“能工巧匠”和五名“小话家”来进行颁奖。

  b)围绕本节课开展的活动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并试着写下来。

  c)下课后,我们一起办一个小小展览馆,把所有的小制作都展示出来,共同分享我们的劳动成果。

5、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探究的过程,学习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2、能力目标:通过推导两个有理数相乘法则的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经历由几组算式推导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观察给定的乘法算式,从哪几个角度概况算式的规律。

  三、课前准备:

  1、复习小学的乘法法则

  2、出几道小学里已经做过的两数相乘的题目,并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根据课前准备,小学我们计算的两个数相乘都是正数乘正数或者正数乘零,现在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三类,根据这种分类,你能说出两个有理数相乘会出现哪几种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各种类型)

  预设:学生可能会把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当作一种情况,教师可引导为两种。

  (二)观察归纳,学习法则(设计说明:法则的得出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分类探究(说明:3组探究重点是探究1)

  探究1(师生共同活动)

  问题1、观察下面熟识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3=9

  3×2=6

  3×1=3

  3×0=0

  预设: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观察两个因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积有什么变化规律。

  这样会得到规律:左边因数都是3,右边因数依次减1,而积依次减3。

  问题2、根据这个规律,你能填写下面的结论吗?

  3×(-1)=

  3×(-2)=

  3×(-3)=

  问题3这组数据的规律,对其他组类似规律的数据也成立吗?自己根据这个规律构造一组数试一试。

  问题4、以上两组数相乘属于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你能类比加法法则,从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再来观察他们存在什么规律吗?

  归纳可得:(板书)正数乘正数,结果为正,绝对值相乘;正数乘负数,结果为负,绝对值相乘。

  阶段性学习方法小结:回想探究1的结论,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得到的?

  (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教师适当引导,得出主要环节:观察-猜想-归纳)

  (说明:设计意图有两个,一是初一学生学法意识的形成,二是为探究2,3的学习做好引导)

  探究2(小组讨论)

  根据刚才得到的规律,你能得出下面的'结果吗?能据此总结出规律吗?

  3×3=9

  2×3=6

  1×3=3

  0×3=0

  (-1)×3=

  (-2)×3=

  (-3)×3=

  (选一组代表上讲台分析,得出结论)

  归纳小结:

  (负数乘正数,结果为负,绝对值相乘)

  探究3(同桌交流)、

  利用上面的规律填空,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3)×3=

  (-3)×2=

  (-3)×1=

  (-3)×0=

  (-3)×(-1)=

  (-3)×(-2)=

  (-3)×(-3)=

  由学生总结得出:负数乘负数,结果为正,绝对值相乘。

  第二部分归纳总结、

  问题1:总结上面所有的情况,你能试着说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吗?

  在师生共同交流下,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问题2:你认为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应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运算?可类比加法的运算方法。

  (说明: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及类比思想,再次形成学法体系)

  (三)、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1:计算(1)(-3)×9=(2)8×(-1)(3)(-3)×(-4)(4)6×0

  例2:用正数、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高山,每登高1千米,气温变化量为-6℃,攀登3千米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五、归纳与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存在?

  六、作业:课本练习题1、2、3

  板书设计

6、七年级数学上册听课学习反思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新的学期,孩子带着新的希望回到校园,我们也有新的任务。时间飞逝,转眼间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回首这一个月,有收获,也有遗憾,下面是我这一月的反思:

  这个月我们学习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使学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使学生能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对这一章学习的还可以,通过练习,学生们能分出方向,只是有些学生,在路线问题上,还有待提高,我是让孩子们先确定位置,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再画路线和方向。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要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的探究过程,会口算除数,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并能用乘法验算,掌握估算的方法,形成估算的习惯,用所学知识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孩子们对这一章的学习掌握的不是很好,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但是有些学生现在还不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当中间不够商一的情况,还有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关于0的问题,还有学生比较粗心,不认真出错。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这学期要努力了,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改,争取每次都能面批,不仅要求质量,也要要求认真程度,要求孩子们书写认真,把字练好。上课多提问中下等的学生,看他们掌握的程度,让他们也能在学习中取得乐趣。这一个月进度不是很快,就是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

  下一步将继续进行补差工作,分到的学生,不仅要提高数学成绩。还要提高他们的整体成绩。我还要多听课,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处,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上课不能总是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这样既能避免单调、避免说教,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能力,能加深理解,还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一步一步提高自己。

7、七年级数学上册听课学习反思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我认为数学课的导入最好是走近小学生的生活,从他们身边的一些事例出发,或者设置一些题型、或引用一些数字、或改编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然后进行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我有幸听了一位数学老师的两节数学课,这位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的导入对学生很受启发。先谈谈陈老师的一节课的导入,陈老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课本上设计的导入是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一般小数的加减法进而直接开始探讨新授内容,陈老师却是从课本出发,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她从去年我校测量过的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出发,通过设疑解决谁比谁高、谁比谁重的生活化问题来引导学生探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高涨,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解决了问题又有成就感,教学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使整个课堂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许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数学导入方法,有善于设疑者、有喜于归纳者、有惯于直奔主题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数学最终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越接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当然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乐趣。

  我有幸听课了的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混合运算》,课本上的设计是通过男女学生的过河乘船来导入进行教学的。事实上我们有好多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乘船的经历,并且不懂“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的含义,因此如果老师直接引用课本上的例题进行教学,或许好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会很高,想当然效果不会太好。幸好我们鹿老师在备课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把学生的“过河乘船”改成“咱班学生坐汽车参观动物园”,这样一来,有好多学生因为有亲身体验,所以学习兴趣极高,课堂气氛宽松,不知不觉一节课下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

  解决实际问题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应是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语,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数学问题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质量,使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8、七年级数学上册听课学习反思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9月21号学校组织了九课全体任课老师赴马牧池中学学习教学经验,听了俩节数学课收获较大。

  老师的教法各有风采,但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竞争,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解决,不讲求该节课的内容完成如何,重在讲求解决问题的力度,深度,范围的大小。这样的课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效果较好。

  课上学生忙,课前老师忙。要想课上学生不懒,需要教师课前不懒。只要老师课前做好精心的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学法指导、备好.......,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自我、放飞自我,这样呈现出的课堂就肯定是有用课堂、高效课堂了。

  总之,做到了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我想在这样的教法下,在老师每节课的不断积累总结下,经验会越来越丰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9、七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备课上课教学反思

  1.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2.研究好《同步学习》,将课本与《同步学习》进行整合。

  3.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要在课前分工协作。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4.课后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员间既分工又合作,通过实际操作、研讨,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了生活中去。

  5.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让他们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要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这样得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和。

10、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课本P10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具学具:

  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一:

  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入场时要组织一个花束队,鸡大婶让蓝猫和非非准备一束花,鸡大婶说:“他们拿的分别是红花和蓝花。”蓝猫说:“我拿的不是红花。”鸡大婶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蓝猫和非非分别拿的是什么花?”

  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二、游戏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数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什么书。”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3)、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又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学生猜,交换进行。

  三、游戏三:

  1、找三名同学配合,创设真实情景,根据例题做一做,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师 :把猜一猜的游戏规则说一说。4人一组轮流进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进行活动。教师不做任何规定,让学生撇开思维,自己去猜。

  C、小组交流,向全班汇报活动过程。

  3、观察比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4、巩固练习:师生一起做游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在游戏中都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故事导入新课等于抓住了儿童的天性,激起了他们玩的乐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游戏活动,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活动,一起在活动中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随意玩,鼓励他们玩出新意,教师捕捉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11、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本周三县教研室的各位领导来校听课,并进行了座谈。通过座谈交流让自己受到很大的启发,受益匪浅,对课堂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悟读。到底要打造怎样的课堂?能否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绪飞扬,课堂就是要进行让人成为人,让人成为高尚的人的教育。我们的课堂从以下些许方面更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提升。

  1、面向全体。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这是谈教育成功与否的前提。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是否都在我们的`视野?我们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少数学生不能参与到学习探究环境中,不能达成目标,让面向全体的课堂教育多少有点尴尬。

  2、架构知识体系。注重搭建历史框架,拓展性的贯穿历史要素、及其线索。不要就教材谈教材,缺少整个知识的体系,缺少延伸。构建网络,注重联系。本来很完整的知识体系,人为的零碎化。一节课下来,让人有整体的感觉。

  3、全面发展。不要将课堂教育简单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以知识目标为载体呈现、落实。不要将课堂蜕变成智育课堂。

  4、加强教师的备课。从教材的广度、深度拓展。强调古今知识、世界历史、时事政治等的联系。历史教师同样学会“合并同类项”。新旧知识进行迁移,内涵外延到位,落实教育目标。

  5、学案是教师的第二课程。学案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加工、再提炼、再整合、再升华,是教师自己的教材,这个教材才是最适合教师本人的,也应该最适合所教的学生的。精当设计,不降低难度。注重创设、营造解题的情景和状态。要问题的答案,更要解题的过程、更要思维的过程。

  6、小组“真合作”。小组学习有形式,更要有内容。探索小组评价的科学策略。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有足迹,清晰可见。

  7、历史思维课堂。历史课堂同样需要思维。切记问题讨论不要过于简单,直来直去,讨论了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整合多媒体资源,利用好,使用好。搜集整合利用好网络资源。

  8、增强驾驭课堂的态势,教师的气场达到教室的角角落落,达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教师要hold住。.

  反思我们的课改,不要返回到抓分数上来。成绩重要,成长更重要。

12、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复习,要求达到一要了解,二要掌握,三要会用的目的。即进一步了解数据整理、统计图表的意义和用途;比较熟练地掌握数据处理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等基础知识;对统计图表要学会看、学会制、学会用。在复习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复习内容和复习形式,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基本训练,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一、改进复习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整理与复习更应如此。复习时,我避免直接提供给学生一些材料(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把它们排列、统计,或者在“万能表”(方格纸)上涂色,画线,然后背条文,做练习。而是创设一些具有生活化、情境化、问题化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收集——统计——整理——分析的全过程,再根据整理复习的要求,分别制成统计表和各种统计图,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和感悟统计图表及各种统计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描述和反映事物的不同特征方面的优势,使之相得益彰。这样的复习,既可以克服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弊端,又可以使学生在统计知识的整理、各种图形的制作规则以及制作图表的操作技能等方面,得到训练与加强。由于学生是在一种充分自主的情况下从事整理复习的,因此,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突现和张扬。

  二、加强习题训练,增强应用意识

  在复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沟通联系、综合提高。训练包括学会整理数据、制作图表、看图表、分析说明四个方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