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的教学反思

2023-06-17 15:32:10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的教学反思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的教学反思

1、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的教学反思

  曾经听过许多老师上这一节内容的公开课,有的老师讲得很精彩,分析也很有水准,很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也做得很好,课堂气氛也较浓烈,使我受益非浅。但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往往不尽如人意,或顾此失彼,或讲解知识有失偏颇。我自己也曾经开过这一节的市级公开课,课后的评价是“效果好,很成功”。

  先不说教学效果是“好”还是“不好”,从老师这一方面来说,共同的一个特点是:课堂上口若悬河,讲得满头大汗;从学生这一方面来说,共同的一个特征是:中等以下的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如坠云雾,晕头转向。

  真的需要老师这么费劲地讲解这一部分的知识吗?真的需要讲得那么多、那么到位吗?如果老师少讲一些,学生就不能学会这一部分的知识吗?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既可以让学生学的效果好,掌握得扎实,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我的感觉是,首先要把老师的知识讲解大幅度地减下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其次,不要一开始就大讲特讲一些概念和名词。再次,要精心设计好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内容。

  基于以上这些想法,这学期,我在上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做了如下的改变。

  一、设计一张表格,让学生绘图,用铅笔(画错了能及时改动)绘出有丝分裂的主要时期的细胞图像,绘出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几个主要时期的细胞图像。

  简要地说明绘图要求,就开始让学生绘图,在投影屏幕上循还播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动画。学生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课本上查找,或观看播放的细胞分裂的动画。在学生绘图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查看,指出学生绘错的地方,以引导思维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思考,寻找正确的知识。

  绘完之后,老师选几张学生绘的图,投影出来,师生一起共同分析,哪个地方画得好,哪里画错了。然后,投影课前老师自己预先画的图,师生一起分析探讨,看哪个地方学生画得比老师的好,哪个地方老师画得好,哪个地方老师画得还不如学生画的好。师生在一起共同比较,共同进步。

  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就用完了。课后布置作业:

  1.自学本节内容,弄清减数分裂的过程,弄清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2.发一张老师精心挑选的习题课后完成,下一节课带来,师生一起分析、讲评。

  这样的一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起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掌握的效果远比一味地听老师的讲解要好得多。而且,减数分裂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只要学生形成了这个映像,所有的知识名词的理解和记忆都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通过对这一节课教学的反思,我得到了这样的认识:

  1.要教会学生怎样学,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老师不能包办代替。

  2.既然老师的讲解是“自己昭昭,使人昏昏”,那么就果断地闭嘴吧,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才不会上课昏昏想打瞌睡,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自己昭昭”。

  3.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老师要设计好让学生进行怎样的有效的思维活动,不能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

  4.有一些生物学的名词和概念可以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去学习和掌握,老师不必一开始上新课,就仔细讲解一大堆  本节要学习的名词和概念。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在这一单元的测试中,我惊喜地发现,这一部分的知识,学生掌握的效果相当不错。

2、《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信息化》教学反思

  1、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

  信息化教学是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学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以下优势:

  (1)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许多知识进入课堂,再者由于学生在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别,教师只能针对多数学生能理解的水平讲课,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差的学生跟不上,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学习的个别化几乎无法实现。

  (2)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其一,有利于记忆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正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刺激,将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生物多媒体网络教学时,指导或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会用电脑、会上互联网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并能上网,应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在网络教学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培养了他们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意识。

  (3)信息化教学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网络上活动的教师与学生一起都成了学习者;在信息化学习中的学生把教师看成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而不是指导者,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了,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他们不仅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同老师探讨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

  (4)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信息化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控制性好,交互性强,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

  2、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所遇到的困难

  (1)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尚未转变。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很好地创设情景,人机间的交互和教师的参与组织,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从而完成意义建构,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但多数教师,还没突破教学中传统思想的束缚,信息化教学受制约。

  (2)缺乏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网上资源丰富多彩,但能适合教学的软件还不多。如果由教师自己制作,不仅要学习有关软件知识,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难免对所教学科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所制课件的实用性、应用性也值得思考。

3、《减数分裂》的教学反思

  本节《减数分裂》内容较为繁琐,其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多样,不同时期的细胞名称不同,而且涉及较多的专业名词,譬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等。学生虽然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有丝分裂》的过程,但对《减数分裂》仍缺乏感性直观的认识,所以本节内容对学生的挑战十分大,同时学生也容易在如此复杂的一个过程中,理不清前因后果,失去学习的.耐心,所以上《减数分裂》这内容对教师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针对以上提出的情况,我把减数分裂过程内容的学习划分为3个层面,化复杂为简单:

  1、以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以问题串的方式逐步帮助学生解决该问题。例如:1个精原细胞分裂成4个精细胞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染色体在何时,怎样才能数目减半?染色体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才会排列在赤道板两侧?这样的探究方式不断引起学生猜想,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原因。

  2、学生大致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后,自行阅读课本内容,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认识,尝试划分减数分裂的间期,第一次分裂时期,第二次分裂时期。

  3、学生尝试说出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的名称。通过这样的分三步走,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在本节内容的导入以及小结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回归课本。导入方面,让学生对问题探讨中的图片进行观察,比较体细胞以及配子染色体的区别,顺利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小结方面,则回归课本减数分裂的概念,并让学生对该概念划分出:范围,时期,特点,结果;同时利用课后练习题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

4、八年级生物下册《有性生殖》教学反思

  一节主要包括两大块内容,一是受精作用(包括动物的受精作用和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作用),二是个体发育(包括植物的个体发育和动物的个体发育)。由于课标对这一部分要求较以往有所降低,所以本节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重要概念和基本过程即可。笔者在进行这一课的设计时,在分析有性生殖的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出这一节课的主线,然后从受精作用和个体发育两个方面展开,教材上是先讲了动物的受精作用过程最后讲了动物的个体发育,为了便是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将教材内容作了调整,将动物个体发育与动物的受精作用放在一起讲,这样整合后的知识系统性也较强。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和植物个体发育内容较多,但多数学生对初中所讲的这部分内容还有印象,尤其是对子房的结构和各结构发育成的果实相应部分都有较深的印象,所以课上只要重点给学生讲解精、卵细胞的大致形成过程和双受精作用即可。上课后的几点体会:一是在讲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和个体发育时,给学生画出子房的结构,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二是在让学生理解受精作用的意义时,通过回忆减数分裂过程中减一的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理解产生配子的多样性,不同的配子又可以随机结合,所以可以产生种类众多的受精卵子。这样分析后学生就能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三是在讲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时,并不需要给学生详细讲解花粉和极核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只要让学生知道它们也是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具体怎样产生并不要求学生掌握。

5、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的教学反思

  曾经听过许多老师上这一节内容的公开课,有的老师讲得很精彩,分析也很有水准,很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也做得很好,课堂气氛也较浓烈,使我受益非浅。但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往往不尽如人意,或顾此失彼,或讲解知识有失偏颇。我自己也曾经开过这一节的市级公开课,课后的评价是“效果好,很成功”。

  先不说教学效果是“好”还是“不好”,从老师这一方面来说,共同的一个特点是:课堂上口若悬河,讲得满头大汗;从学生这一方面来说,共同的一个特征是:中等以下的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如坠云雾,晕头转向。

  真的需要老师这么费劲地讲解这一部分的知识吗?真的需要讲得那么多、那么到位吗?如果老师少讲一些,学生就不能学会这一部分的知识吗?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既可以让学生学的效果好,掌握得扎实,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我的感觉是,首先要把老师的知识讲解大幅度地减下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其次,不要一开始就大讲特讲一些概念和名词。再次,要精心设计好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内容。

  基于以上这些想法,这学期,我在上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做了如下的改变。

  一、设计一张表格,让学生绘图,用铅笔(画错了能及时改动)绘出有丝分裂的主要时期的细胞图像,绘出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几个主要时期的细胞图像。

  简要地说明绘图要求,就开始让学生绘图,在投影屏幕上循还播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动画。学生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课本上查找,或观看播放的细胞分裂的动画。在学生绘图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查看,指出学生绘错的地方,以引导思维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思考,寻找正确的知识。

  绘完之后,老师选几张学生绘的图,投影出来,师生一起共同分析,哪个地方画得好,哪里画错了。然后,投影课前老师自己预先画的图,师生一起分析探讨,看哪个地方学生画得比老师的好,哪个地方老师画得好,哪个地方老师画得还不如学生画的好。师生在一起共同比较,共同进步。

  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就用完了。课后布置作业:

  1.自学本节内容,弄清减数分裂的过程,弄清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2.发一张老师精心挑选的习题课后完成,下一节课带来,师生一起分析、讲评。

  这样的一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起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掌握的效果远比一味地听老师的讲解要好得多。而且,减数分裂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只要学生形成了这个映像,所有的知识名词的理解和记忆都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通过对这一节课教学的反思,我得到了这样的认识:

  1.要教会学生怎样学,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老师不能包办代替。

  2.既然老师的讲解是“自己昭昭,使人昏昏”,那么就果断地闭嘴吧,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才不会上课昏昏想打瞌睡,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自己昭昭”。

  3.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老师要设计好让学生进行怎样的有效的思维活动,不能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

  4.有一些生物学的名词和概念可以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去学习和掌握,老师不必一开始上新课,就仔细讲解一大堆  本节要学习的名词和概念。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在这一单元的测试中,我惊喜地发现,这一部分的知识,学生掌握的效果相当不错。

6、 数学《减数分裂》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细胞的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过程”在高考说明上是C级要求。这节内容历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老师非常头疼的一节课。上这节公开课主要是为了跟同组老师共同探讨这节课最好的教学模式。

  以前上课,我总是“一言堂”先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再介绍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概念,然后才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第二次分裂能讲完,但感觉学生接受不好。这次我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分段阅读、设置问题、设置习题检查训练。虽然使得减数分裂的过程的讲解不完整,但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学分析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概念,然后直接讲解精子的形成过程。采用了多媒体动画比较生动。在讲解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巩固这几个概念。如果再能画些版图来巩固概念、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各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效果会更好。

  这节课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也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领导和同组的老师也向我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现在我把今后要改进的地方总结一下:

  1.导入应更紧凑,讲课多一些激情

  2.课前复习一下有丝分裂这样一节课效果会更好。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