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教学中“课堂追问”的反思
1、对英语教学中“课堂追问”的反思
本文从一位美国教师的语言课堂谈起,探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课堂追问在培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指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提高英语课堂的全面性与人文性,加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上课铃响了,美国教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灰姑娘》的故事,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灰姑娘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如果灰姑娘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最后老师再问学生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们说出午夜12点以后灰姑娘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老师惊呼“你们太棒了!”并告诉学生再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鼓励孩子如果将来谁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孩子们为此欢呼雀跃。
虽然只是一节普通的小学语文课文,但这位美国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这些问题是在任何的一本教学参考书上找不到,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然而却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向却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对一连串具有开放性问题的不停追问,美国教师的课堂设计的确使得孩子的'求知欲望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并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都有正面的引导,这一点恰好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吻合。
衍射及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与选修教材,阅读材料包含大量信息,涉及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科技等各个领域。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停留在对课文具体内容、具体细节的重复设问,那样的课堂只是最普通的、低档次的教学。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突飞猛进,对一些基础的,表象的文字性内容的东西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另外,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世界与社会的认识会受到许多外在的现象的迷惑与诱导,会有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与念头的产生。然而这些英语文化知识点的覆盖其实是为学生的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现状与世界的现状进行比较,可以将自己国内产生的想法与国际同龄人的想法与之相比较;可以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再融合;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现状用更为直接的方式进行交流与表达。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促进文化交流与培养学生开阔胸襟的德育培养者。那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够将这两种职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呢?课堂追问要算得上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了。
追问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追根究底的查问,多次的询问。追问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划分成两类:
第一类:对课文知识点的追问,培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机会。老师通过就课堂的某一知识点的追问,促使学生能挖掘出文字表面问题背后所隐含的另外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桥梁与纽带,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长足的发展。 另外,课堂追问也可以为教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机遇。通过对知识的追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展现出自己不同的知识层面、对问题的理解的不同层面以及分析问题的不同途径等,使得课堂的因材施教不是一句空话。
第二类:对学生自我观点的追问,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导向与指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高中英语必修3课本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通过对文章中各种节日的介绍和学习,可以追问学生关于世界文化多元性的认知,发现民族间融合的纽带和重新认定与弘扬自己祖国文化。另外对也可鼓励学生在现代的生活工作方式下新节日的创新与遐想,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辅助Using Language 中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等丰富的背景知识作为承载各国文化的载体,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文化结构,使得学生进一步融入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当中去。Reading and Writing的那个部分更是对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的渊源的追溯,并且结合现代年轻人心目中的西方的情人节,将这两个节日相连接本身就是教材的突破。如果教师在这两种节日的起源中继续引导学生寻根溯源一定也会让学生更深入的挖掘出Valentine s Day与中国的元宵节等更加丰富的节日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的整合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知;另一方面,将 Valentine s Day与中国民间的乞巧节的联系再将Valentine s Day与传统的元宵节在进行比对,学生就可以对教材中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的课堂追问引导学生反思教材,正确对待固定答案的提议,优化学生思维,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答案的深度。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的追问可以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且加以灵活应用,使得学生极大限度地发展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教师的课堂追问塑造了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得学生养成批判性的思维,养成了可以正确看待事物的观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助益。
2、对新基础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中五个问题的追问及反思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
我认为,这种提法不符合事实和逻辑。我的观点是: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为什么这么说?
(1)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课堂学习不完全等同于课堂,它仅仅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如果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那么课堂中的另一类人——教师,是什么?仆人吗?难道以前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是师尊生卑,教师压抑学生,现在的课堂非要以学生为中心,来个生尊师卑,让学生来压抑老师?很显然这是一种二元思维对立的怪论。主人吗?学生是主人,教师也是主人,大家都是主人了,也就无所谓主人不主人了。有主人,就有仆人;有主人,就有客人。那么,我问一句:课堂的仆人是谁?课堂的客人又是谁?既然课堂的仆人、客人不存在,课堂的主人也就不存在!
(3)我觉得,本身争论“课堂中谁是主人”的问题就是错误。因为问题的提出仍然停留在非此即彼、不是黑就是白的二元对立思维的浅层次上。我觉得,用多元思维去观照课堂,多侧面、全方位、动态的认识师生关系,可能更接近事实和本质。即他们是课堂构建的两大基本元素,课堂行为的共同实施者。
2.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要求教师不讲或少讲吗?
我认为,教师必须要讲,不能不讲,更不能一般的提倡少讲。讲不讲,少讲还是多讲,要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
A.为什么教师必须要讲?
(1)教师的讲是教师的正当权利,更是社会交付与他的义务。教师授课,并不仅仅是个体在授课,而是社会、人类、民族、真理、良知在授课。教师的讲,并不仅仅是某个人在发言,而是整个社会在通过某个人发言。教师不讲,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对人类不负责任。
(2)学生是生命,但他是未成熟、没有完全社会化的生命。从来成熟的生命到成熟的生命,由一个“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需要经验和方法。而有些经验和方法是大部分学生依靠自身无法悟得的,所以教师必须要“给”,要“讲”。
(3)学生需要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但创新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无本之木。它需要广博深厚的知识来作为基础。低知识水平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创新。我们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欣赏学生,善待学生,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学生知识水平低,知识摄入量少,知识视野窄,获取、筛选、加工、重组知识的方法稚嫩,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学生在知识方面不足、欠缺的状态,教师的讲是极其重要的手段。
B.什么情况下少讲?什么情况下多讲?
少讲:(1)学生本来就会的,少讲;
(2)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完全有能力获取并掌握的,少讲;
(3)与本课学习目标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少讲;
(4)与当前社会意识形态主流和科学原理不符,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少讲;
多讲:(1)学生感到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时,多讲;
(2)学生感兴趣,又与本课学习目标紧密相关时,多讲;
(3)学生的思维发生偏离和混乱,思想不正确,有悖于道理法律和科学原理及人类正常心理时,多讲;
(4)学生缺少解决学习问题和思想考问题的方法时,多讲;
(5)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时,多讲。
C.怎样讲?
(1)准。抓住重点,切入要害,既准确挖掘知识内质,又准确深入学生内心。
(2)实。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经验。
(3)活。形象,直观,通俗,浅显。
(4)细。准确,细致,体系感,结构化。
3.指责教师“教案意识”太强,对吗?
我认为:不对!为什么?
(1)“教案意识”不等于“执行教案意识”。“教案意识”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有“教案”,“执行教案意识”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光想着“教案”不想着“学生”,不是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灵活机智的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积极调整、补充、完善教案,而是被“教案”束缚住手脚,把学生看成是完成“教案”的道具。一个是“心中有数”,一个是“死搬硬套”。
(2)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教案意识”,预先考虑的课堂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否则,课堂学习就成了“意识流”和“无主题变奏”,师生的学习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感,学生一节课下来就会一无所得。
(2)强化教师的“教案意识”,但同时应该淡化“执行教案意识”。即教师教案要注意“弹性化”设计,要留有师生释放生命激情,互相激发创造思维火花的时间和空间,在执行时要灵活变通,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加以合理、适度的调整。但大目标、大方向、大框架不需要任意改变,否则就离题万里,师生一块放起风筝来了。
4.让学生“动”起来,就是好课吗?
我认为,并不是所有“动”起来的课,都是好课。为什么?
(1)无目的“动”是盲动、乱动、为动而动。
小组讨论的形式很好,学生的发言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可得以很好的培养。但有些问题缺乏创意,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书本和生活经验直接解答,完全没必要进行课堂小组讨论。稀里糊涂看上去,课堂气氛活泼热烈,生生互动,但实则是演戏,纯粹无效劳动。
(2)无价值,无效果的“动”是瞎动,胡动。
现在的研讨课上的自由发言,自由辩论和小组讨论,往往只重“形”不重“神”,只重“外”不重“内”,只重“动口”,不重动“手”,更不重让学生动“脑”,动“心”、动“情”。一节课下来,学生倒是充分活动了,积极主动了,但学习效果差,学习质量水平低,把课堂当成了“座谈会”、“辩论会”、“讨论会”。
应该怎么动?
(1)围绕学习目标动。
(2)围绕核心问题,特别是围绕学生感兴趣,易发散,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问题,动。
(3)集体动、小组动的次数不要多。一至二次即可。
(4)动、静结合。要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练习的时间和机会,不要动辄就讨论,就辩论。
(5)既要让学生动口,又要让学生动手。说一说,划一划,自己个体的操作要有。
(6)既要互动又要单动。教师个体的讲述、点拔、启发;学生个体的揣摩,练习也要有。
5.一堂课不归纳总结,嘎然而止,就是“动态生成”吗?
我认为,不但不是“动态生成”,而且连完整的“动态”都算不上。为什么?
一.“动态生成”中,“动”是手段和外在表现;“生成”才是目的和内在本质。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动”应该以“生成”为追求目标。生生互动也好,师生互动也罢,“动”起来不是重要的,能生成创造性思维成果,才是关键。
二.学生“动”起来了,教师“动”起来了,思维共振了,思维互激了,生成出富有灵性和智慧的问题、解答、观点、方案了,这就算大功告成,任务圆满了吗?不!生成了还需要巩固积累,还需要反馈和课下再创造、再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课课有收获,课课的创造力不断提升,如果不这样,师生共同创造的,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就往往灵光一闪瞬间消失,往往昙花一现旋即飞逝,往往一堂课下来,无实实在在的所得。
三.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新颖见解,他人的独到见解迅速、简要的记录下来,以避免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也为下一次“动态生成”奠定经验基础;每堂课结束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总结、品评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要尽量要点化,体系化,结构化的把本课中动态生成的思维成果和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有效反馈和深刻反思。只有这样,课才有意义,否则,课就成了走过场,瞎胡拢。
综上所述,是我在听新基础教育研讨课时的一些零星感想和表层反思。我再三申明,我只是提出一些问题,以引起同行们的注意,引发同行们对新基础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决无“脑后有反骨”,你说上东我非要上西之意。其实,对于新基础教育的原则和宏观理念,我是完全赞同并努力在实践中尝试的。但赞同不等于盲从,支持不等于迎合,我以为,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个性化的改造重组新基础教育理论,批判的吸收其精华,应该是,也必须是新基础教育实验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我想,这也是叶澜教授一贯提倡并一直期望的。
3、音乐课堂中的“引导到位”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课堂中的“引导到位”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努力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音乐与生活、游戏活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当我们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乐意学习,并且会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节音乐课中,我们怎么才能从一开始就抓住孩子,让孩子在音乐课堂上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呢?
导课是音乐课堂中很重要的环节,作为一节课的开始,想要让孩子对这节课充满好奇和兴趣,导课的设计就至关重要。比如,我在教授《理发师》一课时,利用歌曲第一乐句的节奏进行节奏游戏,我发现这一乐句的节奏和火车行驶的声音很相似,所以我用这个节奏编创了简单的律动,让孩子先学会后,然后让学生首尾相接围成圆圈,模仿火车行驶。这样既让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这条节奏,还给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后面的引出课题和难点解决做了很好的铺垫。
再比如,音乐课上经常会让学生说一说对歌曲的感受,感受这个词虽然很笼统,范围较广泛让学生有话去说,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词语就很抽象,孩子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就会用语言去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感受,我会问:“这首歌曲让你感觉快乐还是想哭?”“这首歌曲你觉得是高亢的还是平缓的?”“你觉得歌曲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这首歌曲适合跳舞还是睡觉?”等等,这样就让感受具体化,也让学生知道:原来这就是对音乐的感受。不仅让学生准确感受音乐,还让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由于一些现实条件,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够高,甚至基本为零,家长的不重视,学生的无所谓,让我的音乐教学理想实现的很艰难。通过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感受到我的学生在音乐教学方面和其他地方的孩子在起点就有着天壤之别,我很想把学习音乐的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慢慢掌握,以便达到自学的能力。一些技能和知识学生达不到,老师的引导也就形同虚设。所以,我在课堂上努力训练孩子们的音乐能力,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我的学生在音乐素养上得到提升,让他们受益终生。
4、音乐课堂中的“引导到位”教学反思
在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努力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音乐与生活、游戏活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当我们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乐意学习,并且会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节音乐课中,我们怎么才能从一开始就抓住孩子,让孩子在音乐课堂上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呢?
导课是音乐课堂中很重要的环节,作为一节课的开始,想要让孩子对这节课充满好奇和兴趣,导课的设计就至关重要。比如,我在教授《理发师》一课时,利用歌曲第一乐句的节奏进行节奏游戏,我发现这一乐句的节奏和火车行驶的声音很相似,所以我用这个节奏编创了简单的律动,让孩子先学会后,然后让学生首尾相接围成圆圈,模仿火车行驶。这样既让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这条节奏,还给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后面的引出课题和难点解决做了很好的铺垫。
再比如,音乐课上经常会让学生说一说对歌曲的感受,感受这个词虽然很笼统,范围较广泛让学生有话去说,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词语就很抽象,孩子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就会用语言去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感受,我会问:“这首歌曲让你感觉快乐还是想哭?”“这首歌曲你觉得是高亢的还是平缓的?”“你觉得歌曲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这首歌曲适合跳舞还是睡觉?”这样就让感受具体化,也让学生知道:原来这就是对音乐的感受。不仅让学生准确感受音乐,还让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由于一些现实条件,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够高,甚至基本为零,家长的不重视,学生的无所谓,让我的音乐教学理想实现的很艰难。通过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感受到我的学生在音乐教学方面和其他地方的孩子在起点就有着天壤之别,我很想把学习音乐的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慢慢掌握,以便达到自学的能力。
一些技能和知识学生达不到,老师的引导也就形同虚设。所以,我在课堂上努力训练孩子们的音乐能力,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我的学生在音乐素养上得到提升,让他们受益终生。
5、音乐课堂中的“引导到位”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求多项交流——交往、互动。教师应主动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强有力的支持者。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可能要走弯路,由此可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恰如其分的课堂引导无疑极为重要。
新课程的“引导”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教学目标,视学生“学”的情况进行“导”。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的引导,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一起铺设的通向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在学生遇到学习的疑难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疑惑的症结,作出相应的提问,让学生茅塞顿开。
一、课堂教学中引导应具备的几点:
1、引导要具有方向性。要让学生学会那些知识,培养那些能力,培养什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定着教师引导的方向,也就是说,教学的目标决定教学的引导方向。
2、引导要具有多样性。教师要实现课堂上的有效引导,还应注重课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充分认识上。有些老师认为,“意外”是学生随机生成的,靠的是教师的教学机智。其实不然,没有教师课前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计划,哪有课堂上面对“意外”的游刃有余。在课堂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大脑的思考,面对几十种想法,要应付几十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所以,有些环节的引导,采用一种引导方案就满足不了课堂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准备多种引导的方案。这样设计多种引导方案,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有清醒的教学思路,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使课堂顺利进行,而不至于出现意外时而手足无措,或错过捕捉和利用课堂中出现的有价值的课堂资源。
3、引导要具有灵活。教师要有开放活跃的思维,要像说话类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上要讲究灵活,不能只顾按自己已设计的教案一成不变地进行着教学程序。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听学生的发言,有灵活敏锐的嗅觉,善于捕捉到学生的想法,及时利用有价值的课堂资源。课堂上恰到好处的引导,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它不仅仅是教师对理解知识的方法上的引导,还应表现在教师的板书、体态动作、多媒体运用等方式手段。
4、引导要具有适时性。教师的有效引导应适时,适度。课堂上,有的教师经常在学生尚未有所思考前进行引导,使学生引而不发,错失引导良机;或在无需学生深思的问题上,教师却在竭力引导,出现教师刚导完,学生思路早走到前的尴尬场面,这样的引导往往只会浪费教学时间。同时教师引导应注意适度,即在引导时应注意控制难度,把握深度,巧设坡度,创激亮度。这样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明思维方向,创设良好思维情境,使教师及时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反之则是对学生思维的严重干扰,导得越多,引发学生思考的反而越少,学生对思考的兴趣也就越低。比如用“谁听懂他的意思了,你能解释一下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方法类似的情况,老师用“与某某方法类似的有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辨析出它们的异同,在比较中深化理解,真正达到成果共享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二、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应关注的几点
1、充分利用差异资源。促进学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当我们承认学生存在差异时,应允许一部分“先知先觉”的学生冒尖,并合理利用他们的意见,以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促进他们共同发展。就上述片段而言,当个别学生提出的方法超越预设的教学进程时,教师可及时调整计划,采用“执果索因”的策略就势进入。
2、引导过程注意激励性。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的培养,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来实现,成功的肯定评价会给学生以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运用激励性的引导。
3、教师导评注意启发性。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限制,决定了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应注意通过提问、讲解、归纳、示范等教学活动,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要注意自然、及时、具体、有序、深入。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片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片,通过折、比、量等操作活动,探究这些图形的特征。然后汇报。
生:我发现正方形是正正的,4个角一样大。
生:平行四边形是歪歪斜斜的,边也不一样长。
生:长方形有两条边是一样长的。
生: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
生:正方形的4个角一样大。
生:平行四边形的角不一样大。
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研究问题,培养其思维的逻辑性。采用开放式教学。学生反馈的信息是丰富多样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中的引导应以学生的自我激发为主,但是教师的导评也不容忽视。教师的导评应该注重启发,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课堂学习引导成为激活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4、导学过程中注意典型性。如某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教师可以随时提出表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随机导评,表面看是中断了学生的学习进程,实际上却用心良苦。教师从整个班级里“捕捉”出这么一个“典型”,接着以一种非常珍视的态度,特别提醒全班同学注意,为的就是树立一个可学性极强的形象。其他学生会觉得这种“典型经验”亲切可亲。而能得到教师如此重视的那名学生,该有多么自豪!所以教师要注重榜样效应,在教学中把握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总之,“导”是放手但不放眼,让学生自主探究,但不失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但不失方向。只要是正确的,学生可以有出乎教师意料的想法,可以不跟着固定的思路走,这就是“创新”。这样的“导”是“引导”,是尊重学生主体的导,是教师把握住了“度”的导,也正是我们新课程所需要的“导”。教师要实现有效的引导,必须做到适时、适人,合情、合理。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为立足点。
通过导向、导法、导思,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要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努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开放民主、互动对话、以学定教、相机生成、充满活力与智慧、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的课堂。
6、对英语教学中“课堂追问”的反思
本文从一位美国教师的语言课堂谈起,探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课堂追问在培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指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提高英语课堂的全面性与人文性,加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上课铃响了,美国教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灰姑娘》的故事,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灰姑娘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如果灰姑娘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最后老师再问学生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们说出午夜12点以后灰姑娘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老师惊呼“你们太棒了!”并告诉学生再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鼓励孩子如果将来谁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孩子们为此欢呼雀跃。
虽然只是一节普通的小学语文课文,但这位美国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这些问题是在任何的一本教学参考书上找不到,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然而却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向却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对一连串具有开放性问题的不停追问,美国教师的课堂设计的确使得孩子的'求知欲望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并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都有正面的引导,这一点恰好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吻合。
衍射及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与选修教材,阅读材料包含大量信息,涉及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科技等各个领域。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停留在对课文具体内容、具体细节的重复设问,那样的课堂只是最普通的、低档次的教学。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突飞猛进,对一些基础的,表象的文字性内容的东西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另外,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世界与社会的认识会受到许多外在的现象的迷惑与诱导,会有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与念头的产生。然而这些英语文化知识点的覆盖其实是为学生的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现状与世界的现状进行比较,可以将自己国内产生的想法与国际同龄人的想法与之相比较;可以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再融合;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现状用更为直接的方式进行交流与表达。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促进文化交流与培养学生开阔胸襟的德育培养者。那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够将这两种职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呢?课堂追问要算得上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了。
追问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追根究底的查问,多次的询问。追问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划分成两类:
第一类:对课文知识点的追问,培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机会。老师通过就课堂的某一知识点的追问,促使学生能挖掘出文字表面问题背后所隐含的另外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桥梁与纽带,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长足的发展。 另外,课堂追问也可以为教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机遇。通过对知识的追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展现出自己不同的知识层面、对问题的理解的不同层面以及分析问题的不同途径等,使得课堂的因材施教不是一句空话。
第二类:对学生自我观点的追问,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导向与指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高中英语必修3课本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通过对文章中各种节日的介绍和学习,可以追问学生关于世界文化多元性的认知,发现民族间融合的纽带和重新认定与弘扬自己祖国文化。另外对也可鼓励学生在现代的生活工作方式下新节日的创新与遐想,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辅助Using Language 中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等丰富的背景知识作为承载各国文化的载体,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文化结构,使得学生进一步融入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当中去。Reading and Writing的那个部分更是对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的渊源的追溯,并且结合现代年轻人心目中的西方的情人节,将这两个节日相连接本身就是教材的突破。如果教师在这两种节日的起源中继续引导学生寻根溯源一定也会让学生更深入的挖掘出Valentine s Day与中国的元宵节等更加丰富的节日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的整合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知;另一方面,将 Valentine s Day与中国民间的乞巧节的联系再将Valentine s Day与传统的元宵节在进行比对,学生就可以对教材中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的课堂追问引导学生反思教材,正确对待固定答案的提议,优化学生思维,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答案的深度。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的追问可以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且加以灵活应用,使得学生极大限度地发展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教师的课堂追问塑造了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得学生养成批判性的思维,养成了可以正确看待事物的观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助益。